第二章 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某露天煤矿边坡失稳破坏模式与稳定性分析new

某露天煤矿边坡失稳破坏模式与稳定性分析new某露天煤矿边坡失稳破坏模式与稳定性分析黄明利,管晓明(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摘要:针对某露天矿边坡工程,介绍了工作帮和非工作帮边坡工程背景和滑坡现状,结合地形与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及破坏模式。
结果表明:持续的降雨和大规模露天开采是滑坡的外在因素,不利的地貌特征、岩土体的自身性质较差及软弱层构造是其内在因素,滑坡破坏模式表现为顺层滑坡、圆弧滑坡、圆弧-顺层滑坡和崩塌4种形式。
运用基于有限单元法的MIDAS GTS 软件构建了边坡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稳定系数,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毕肖普法对几种工程性质较差的土层进行了边坡台阶高度参数的优化分析。
结果表明:工作帮坡顶砂土位移较大,上部3个台阶均可能发生局部滑坡,稳定系数为1.4125,表明边坡整体保持稳定;非工作帮坡脚的高岭土层位移较大,滑坡结构面类型为高岭土层,加之地表重物堆载加剧滑动,稳定系数为0.8625,表明边坡已经发生失稳破坏。
泥岩1和泥岩2在开挖高度为6米时可基本保持稳定;而砂土和粘性土层建议在低于6米台阶高的情况下进行开挖;粉砂岩1在台阶高为8米时都将保持稳定。
关健词:露天矿边坡;影响因素;破坏模式;稳定性分析;台阶参数优化中图分类号:TD 824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instability and failure mode and stability of anopen-pit mine slopeHUANG Ming-li,GUAN Xiao-ming(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For an open pit slope engineering, describes the work to help and work to help non-landslide slop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nd status, combined with the terrain and topography,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lope stability and failure m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tinuous rainfall and large-scale open-pit mining is to slide the external factors, unfavorable topography features, the nature of rock and soil of their own poor and weak layer structure is the internal factors, landslide damage along the landslide model performance, round landslide arc, arc - bedding landslides and avalanches four kinds of forms. Use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MIDAS GTS software build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of the slope, calculated using a stable strength reduction factor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nd the Bishop method of using severa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soil were less Slope step height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work to help offset the larger sand hill, the top three steps are possible local landslides, stability factor of 1.4125, indicating that the overall slope stability; non-working to help the larger slope of the kaolin layer displacement, landslide surface structure type of kaolin layers, coupled with increased sliding surface heap load weight, stability factor of 0.8625, indicating that the slope unstable failure has occurred. 1 and 2 in the mudstone shale excavation height is 6 meters will be basically stable; the proposed sand and clay layers below 6 m in the case of high-level excavation; siltstone in steps 1 to 8 meters high will remain stable.Key words: open-pit mine slope;stability;limit equilibrium method;path search method;parameters sensitivity;slope reinforcement1工程概况某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中东部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在西乌珠穆沁旗东北78km处,煤炭年生产量达700万t。
地基破坏型式、承载力、土坡稳定分析

0
p
s
冲剪破坏型式的 压力~沉降关系曲线
第二节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临塑荷载pcr是指地基土中将要而尚未出现塑性变 形区时的基底压力.在压力与沉降的关系曲线中, 整体剪切破坏的曲线有两个转折点,相应于A点的 荷载,为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时的基底压力。 地基极限承载力pu是地基承受基础荷载的极限压
剪应力的增加 外在因素: 水压力的作用 内在因素:土体自身抗剪强度的降低
此外,还与边坡岩石的性质及地质构造,边破的坡形
与坡度,以及地下水渗流等有关。
简单土坡:土坡的顶面和底面都是水平的,并伸至无 穷远,土坡由均质土组成。
坡肩 坡顶
坡高 坡底 坡脚
坡角
简单土坡
简单土坡的稳定性分析: 1.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地基破坏型式及地基承载力
第一节 地基的破坏型式
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
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地基剪切破坏的型
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 三种。 地基剪切破坏的型式,主要与土的压缩性质有 关。一般地说,对于坚硬或密实的土,地基将发生 整体剪切破坏;而对于软弱粘土或松砂土,将出现 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p
s 局部剪切破坏型式的 压力~沉降关系曲线
局部剪切破坏
3.冲剪破坏
冲剪破坏先是由于基础下软弱土的压缩变形使
基础连续下沉,如荷载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基
础可能向下“切入”到土中,基础侧面附近的土体
因垂直剪切而破坏。冲剪破坏时,地基中没有出现
明显的连续滑动面,基础四周的地面不隆起,基础
没有很大的倾斜,压力与沉降的关系曲线与局部剪
西南某滑坡基本特征及多种破坏模式稳定性分析

西南某滑坡基本特征及多种破坏模式稳定性分析陈彦;黄勇;肖洋;曾阳益【摘要】西南某滑坡5.12强烈地震后发生明显的失稳破坏迹象,该滑坡是古滑坡,前缘发育有一次级滑坡,该滑坡规模较大,受连续降雨及施工扰动等外界因素的不断影响,通过现场调查、钻孔监测等途径掌握滑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并根据刚体极限平衡法对3种不同的破坏模式进行稳定性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为滑坡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The southwest landslide after the 5 .12 earthquake occurred obvious signs of loosing stability fail‐ure .The landslide is the ancient landslide ,and the front development has a secondary landslide .This landslide is with a large scale by the influence of som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continuous rainfall and the construction disturbance .T 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drilling monitoring w ay to master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deformation andfailure ,and according to the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o make a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s to stabilit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o three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s for landslide dispose .【期刊名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17)001【总页数】7页(P80-86)【关键词】滑坡;基本特征;破坏模式;稳定性计算;稳定性评价【作者】陈彦;黄勇;肖洋;曾阳益【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某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成因、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全 系数取值 为 1 . 3 , 倾倒 式危 岩稳定安 全 系数取值 为
( 1 ) 边 坡危 岩体 位 于 向斜 的 核部 ,受 构 造压 应 力 和剪应 力作用 下 ,形成 由顶部 拉张 节理 造成 的陡
1 . 5 , 计算结果见表 2 。 WY1易沿 下部 裂 隙发生 滑移破 坏 , 后 缘 裂 隙还 未 完全 贯通 , 处 于半 切 割状 态 , 稳 定性 较差 , 危 险性 大, 建议清除; WY 9 受后缘陡倾结构面控制 , 下部岩 体风化剥落形成I 临 空面, 由于危岩体“ 根部 ” 拉裂面 未 完全 贯 通 , 处 于半切 割 状态 , 稳 定性 极 差 , 危 险性 大, 建 议采 用 长锚 杆 支护 , 并设 置 主 动 防护 网 , 如果
性按 下式 计算 ( 图 1 1 ) : ( Wc o s e - Q s i n O - V s i n 0 - U) t g  ̄ b + C 一 : 一
—
'
l
—
r 1 、
Ws i ne + O c o s V c o s 0
式中:
— —
危岩稳 定 性系数 :
危 岩体 与基 座 接触 面倾 角 o ) , 外 倾 时 取正值 , 内倾 时取 负值 ; 危 岩体重 心到倾 覆 点 的水 平距 离 ( n 1 ) ; 危岩体 重心 到倾覆 点 的垂直 距离 ( m) 。
4 . 2 计算 结果 分析
计算 工况 按天然 和暴雨 两种 工况 条件 来计算 危 岩 体 的稳 定性 。计算 所用参 数 主要依 据室 内试 验结
3 . 2 危岩体 破坏 模式 分析
由于结 构 面的切 割 。 危 岩体 “ 根部 ” 未 完全 断开 , 从 现 场调 查 情况 看 , 未 发 现 张裂 缝 明显 的拉 张 扩展 迹象 , 危岩 体斜 靠或悬 挂 于陡 坡上 , 局部 结构 面未 完 全 切 割 贯通 , 在 坡 表形 成 凸起 。除 了 受原 生 结 构 面
第二章边坡破坏类型及特点

滑坡的识别
滑坡的勘察
滑 坡 防 治 技 术 研 究
滑坡动态监测
滑坡预报
滑坡防治技术
平、断面测量 物探 钻探 坑洞探 监测 滑动面鉴定和连结 滑带土物理力学试验和参数选择 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 地面位移监测 地下位移和滑动面监测 地下水变化监测 应力监测 宏观迹象预报 位移速度预报 预报理论和方法 绕避 防治滑坡的原则 防止老滑坡复活 滑坡预报 防止新滑坡恶化 地面排水 地下排水 滑坡治理 减重、反压 支挡工程 滑带土改良 滑坡灾害与治理的经济评估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倾倒破坏:由陡倾或直立板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层走向与 坡面走向近平行时,在自重应力的长期作用下,由前缘开始向 临空方向弯曲、折裂,并逐渐向坡内发展的现象称为倾倒破坏 (弯曲倾倒)。
滑移式崩塌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临近斜坡的岩体内存在软 弱面倾向与坡向相同,则软弱 面上覆的不稳定岩体在重力作 用下具有向临空面滑移的趋势, 当岩体的重心滑出陡坡,产生 突然的崩塌。降水渗入岩体裂 缝中产生的静、动水压力以及 地下水对软弱面的润湿作用都 是岩体发生滑移崩塌的主要诱 因。
(1)无层滑坡:均质、无层理的岩土体
(2)顺层滑坡:
原生、次生的软弱夹层 ,上部松散堆积物与下部 基岩接触带
(3)切层滑坡:
多发生在岩层近于水平的平迭坡,构造面控制
滑坡单一指标分类
序 号 1 分类指标 按滑体物质组成 土质滑坡 岩质滑坡 牵引式(后退式)滑坡 推动式滑坡 古滑坡(全新世以前的) 3 按滑坡发生时代 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现未活动) 新滑坡(正在活动) 4 按主滑面与层面的关系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小型滑坡(10万立方米) 5 按滑坡的规模 类 型
某山区锣锅山危岩体成因、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某山区锣锅山危岩体成因、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田野【摘要】By the method of field geological survey,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ailure mode of unstable rock mass are an-alyzed.According to unstable rock feature,the paper evaluates the stability of unstable rocks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This paper provides a basis for forecast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stable rock and treatment.%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危岩体特征对其形成影响因素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危岩体稳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为危岩体发展趋势预测及治理提供基础。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6(030)004【总页数】6页(P622-627)【关键词】危岩体;破坏模式;稳定分析【作者】田野【作者单位】湖北省城市地质工程院,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7锣锅山崩塌危岩体位于叙永县落卜镇三台村3社,大树河右岸。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3′~105°40′,北纬27°42′~28°31′。
危岩区宽约220 m,坡向260°~350°,坡度62°~78°,高程840~1 150 m,高差约310 m,立面面积约11 440 m2。
危岩区主要出露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下部的灰岩和钙质泥岩互层。
岩层产状为23°∠12°。
危岩带分布于斜坡上部,高程1 100~1 150 m,立面面积495 m2,均厚20 m,体积约9 500 m3,主崩方向320°。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1. 崩塌灾害崩塌是指陡峻的山坡上的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这里所说的崩塌灾害是指由于崩塌的发生已经或者可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否则就是一种普通到地质现象。
崩塌多发生在大于60-70度得斜坡上。
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
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或者裂隙很深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
崩塌的分类:1、崩积物崩塌:山坡上已有崩塌岩屑和沙土等物质组成的堆积,由于它们的质地很松散,当有雨水侵湿或受地震震动时,可再一次形成崩塌。
此类崩塌常发生在水易渗透和汇集的地点。
其性质是有其母岩的性质决定的,由花岗岩、变质岩、凝灰岩、泥岩形成的崩积土最易崩塌。
2、表层风化物崩塌:是在基岩表层生产的风化物的崩塌,是崖崩中常见的类型。
这是因为在表层有风化层,它与基岩之间的渗透系数不同。
在水流汇集或者地下水沿风化层下部的基岩面流动时,可引起风化层沿基岩面崩塌。
崩落的土层较浅,是一种小规模的滑动,但发生的次数最多。
大多发生在从缓变陡的斜坡变化点的地方。
3、沉积物崩塌:有些由厚层的冰积物、冲积物或火山碎屑物组成的陡坡,结构松散,按沉积时的状态形成性质不同的沉积土层,透水性和土的强度有差异,在积水的地方引起崩塌。
4、基岩崩塌:一般在坚硬的岩石的斜坡上,由于节理、层理面、断层面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产生崩塌,在这种裂隙是沿容易崩塌的方向伸展时和在夹有粘土、泥岩等成分时容易发生崩塌。
落石属于小规模的岩石崩塌。
2.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分析危岩体失稳方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常失稳方式有三种,即坠落式、倾倒式和滑塌式。
根据对工作区内崩塌危岩总体形态、发育规模、基底和底界层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内危岩的失稳破坏方式以坠落、倾倒-滚落和滑移-倾倒-滚落方式居多。
滑移-倾倒式21强风化滑塌式倾倒式坠落式图3.2-1 危岩体失稳方式示意图灰 岩灰 岩灰 岩灰 岩图3-2 危岩失稳方式示意图1 坠落式受裂隙切割和下部岩腔影响,高悬于陡岩上端和岩腔顶部的危岩体,随卸荷裂隙不断加深加宽,一旦裂隙发育切割整个危岩体,使其脱离母体,危岩在重力作用下从母体突然脱离失稳产生崩塌。
土质边坡破坏模式与稳定性计算公式课件

气候下施工,如雨季、寒冬季节。
1、地形条件:坡度一般要大于岩屑的休止角,要大于33°; 坍塌产生于易风化的土质边坡
坡地的相对高度大于50米时,可发生大型崩塌.2、地质条 和类土质边坡,尤其在膨胀土边坡
坍 塌
件:软弱面与坡面的倾向和倾角的关系不同,斜坡发生崩 或处于冻胀作用强烈区的边坡,一 塌的可能性也不一样.3、气候条件:温差较大,降水较多的 般发生在坡度大于20°时,随坡度 地区易发生崩塌.4、地震,强烈的融冰化雪.5、人工开挖边 增大发生坍塌的几率也越大,在暴
C
结构面倾角: 结构面的存在,降低了土体的整体强度, 增大了坡体的变形性能,加强了土体的流变力学特性,
加深了岩土体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非连续性等性
质。边坡的稳定系数随接触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稳
定系数与接触面倾角的tan值呈线性关系) 14
四、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1.内在因素 临空条件:
① 、坡高: 边坡稳定性随 坡高的增加成幂函数减小, 在20m以下边坡的稳定性 变化较大,坡高大于20m, 稳定系数的变化趋势趋缓。 坡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较大,属于敏感因素。随 着坡高的增大,边坡发生 破坏时位移和应变急剧增 加,发生突变,由此可将 其视为坡体即将发生破坏 的依据;
水湿陷,或对边坡浸 2.张裂:
泡,水下渗使下垫隔 3.湿陷;
水粘土层泥化等
4.高或超高边坡可能出现高
速滑坡
10
三、均质土边坡各种破坏模式
3.均质土边坡各种破坏模式
根据上表, 可以看出土质边坡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土体 强度和水的作用, 而产生的破坏形式以滑坡为多, 崩塌和坍塌是开 挖边坡过程中常见的(该处应该加上坡高、坡角、坡形的影响)
•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考虑施工步骤 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坡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使有限元计算保持足够的计算精度,那么有限 元法较传统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a)能够对具有复杂地貌、地质的边坡进行计算;
(b) 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弹塑性本构关系,以及变形对应力的 影响; (c) 能够模拟土坡的失稳过程及其滑移面形状。由图可见滑移 面大致在水平位移突变的地方,也是在塑性区塑性发展最充 分的地方,呈条带状;
tg j tg
[2C j cos( ' ) 2 t sin( ' )] sin
gH sin sin( ')
4.5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
计算剖面
4.5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
地震力
计算荷载
P
面
重力 土:重度取值
CL W
浸润
D Ft
Nw
(FLAC)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基本规定
边坡: 岩质边坡与土质边坡。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按下表划分:
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主要结构面与坡向的关系、结构 面倾角大小和岩体完整程度等因素。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时, 由坚硬程度不同的岩石互层组成且每层厚度小于5m的岩质边坡宜 视为由相对软弱岩石组成的边坡。当边坡岩体由两层以上单层厚 度大于5m的岩体组合时,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
研究边坡稳定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地层岩性的差异往往是 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不同地层不同岩性各有其常见的变形破坏形式,古老的 泥质变质岩系,如千枚岩、片岩等地层,都属于易滑地层,
在这些地层形成的边坡,其稳定性必然较差。
3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2)地质构造和地应力
地质构造主要指区域构造特点、边坡地质的褶 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特征以及区 域新构造运动活动特点等。它对边坡岩体的稳定,特 别是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在区域构造 比较复杂的地区,边坡的稳定性较差。
2 边坡的破坏模式
折线型滑动:滑体内部软弱面不规则的情形,或者路基 填方界面为折线形。实际工程 中滑坡滑面往往呈折线形,规 则的圆弧形(土质)、平面滑 动(岩质)都是特殊的情形。
2 边坡的破坏模式
局部坍塌,是上层、堆积层或风化破碎岩层 斜坡,由于土壤中水和裂隙水的作用、河流冲刷或 人工开挖坡陡于岩体自身强度所能保持的坡度而产 生逐层塌落的变形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一直塌到岩土体自身的稳定角时方可自行稳定。
2 边坡的破坏模式
破坏模式:
整体破坏:平面滑动、圆弧滑动、折线滑动、
楔形体滑动。
局部破坏:局部坍塌、崩塌、落石、碎落。
2 边坡的破坏模式
平面滑动:其特点是边坡岩体沿某一结构面如层面、节理或 断层面发生滑动,通常发生在滑 动面的倾向与边坡面的倾向一致, 而滑动面的倾角小于边坡角,但 由于其内摩擦角的层状或有粘土 夹层的岩体中,也可能发生在有 较厚破碎带的岩体中。这类破坏 一般情况下走向范围可能较大。
首先将滑体自重 G分解为垂直交线 BD 的分量 N和平行交线 的分量 ( 即滑动力 Gsinβ) ,然后将 N 投影到两个滑动面的 法线方向,求得作用于滑动面上的法向力N1和N2,最后求 得抗滑力及稳定性系数。 可能滑动体的滑动力为 Gsinβ ,垂直交线的分量为 N = Gcosβ 。将 Gcosβ 投影到△ ABD和△BCD面的法线方向 上,求得法向力N1、N2
极限分析法
Bishop 条 分 法 瑞 典 圆 弧 法 Janbu 条 分 法
数值分析方法
块离 体散 形理 单 分论 元 析和 法 不 连 续 变、 边 界 元 法 快 速 拉 格 朗 日 法
斯 宾 塞 法
平 面 滑 动 法
传 递 系 数 法
有 限 单 元 法
流 形 元 法
(DDA)
(DEM)
(FEM)
SLIDE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主要针对 土质或岩石边坡进行圆弧或非圆弧失效面的稳定性计算。 主要特色特色包括: 圆弧或非圆弧滑动面的滑面搜寻法; Bishop、Janbu、Spencer、GLE/Morgenstern-Price以及其 它分析方法; 包含各向异性、非线性莫尔-库仑材料和其它多种材料模型; 地下水-皮兹面、Ru因子、孔隙压力网格和有限单元渗流分 析; 边坡稳定性概率分析,给出边坡失效的概率(或可靠指标); 外载-线性、均布以及地震力的作用等; 支护-土钉、锚索(杆)、桩等的前后处理与分析; 可视化功能强大。
3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3)岩体结构
结构面被认为是特别重 要的影响因素,结构面强度 比岩石本身强度低很多,一
个或多个结构面组合边界的
剪切滑移、张拉破坏和错动 变形是造成边坡岩体失稳的
主要原因。
结构面:岩体中具有一定方 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 两向延伸(或具 有一定厚 度)的各种地质界面(或 带)。包括物质分界面、 岩层层面、软弱夹层和溶 蚀面等,规模大者如断层 带,小者如节理。由于这 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 性,故又称不连续面。 结构体:是由不同产状的结 构面组合起来,将岩体切 割成各种形状的单元块体。
边坡的稳定性系数
N1tg1 N 2 tg 2 C1S ABD C 2 S BCD G sin
4.4 多平面滑动
边坡岩体的多平面滑动, 分为一般多平面滑动和 阶梯状滑动两个亚类。 阶梯状滑动,破坏面由多个实际滑动面和受拉面组 成,呈阶梯状,其稳定性的计算思路与单平面滑动 相同,即将滑动体的自重 (仅考虑重力作用时)分 解为垂直滑动面的分量和平行滑动面的分量。
N sin 2 G cos sin 2 N sin 1 G cos sin 1 N1 ;N 2 sin(1 2 ) sin(1 2 ) sin(1 2 ) sin(1 2 tg1 N2tg2 C1SABD C2 SBCD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基本规定 4)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根据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 坏形式,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土质边坡和较大规模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 用圆弧滑动法计算; (2) 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 法计算; (3) 对可能产生折线滑动的边坡宜采用折线滑动 法计算; (4) 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法 进行分析。
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2 稳定性分析方法
圆弧法:均质土层。
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2 稳定性分析方法
平面滑动法:顺层、岩土层界面滑动。
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2 稳定性分析方法
折线滑动法:滑动面不规则的情形。
4.3 楔形体滑动
楔形体滑动的滑 动面由两个倾向 相反、且其交线 倾向与坡面倾向 相同、倾角小于 边坡角的软弱结 构面组成。
原生结构面 构造结构面
次生结构面
主控结构面同边坡的产状组合关系是决定岩
质边坡稳定性的敏感因素。
a.垂直坡、大角度斜交坡对稳定有利
b.当结构面的走向与边坡面走向近于平行时,则对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结构面的倾角和倾向。
c.当结构面呈水平状态时边坡属稳定边坡。 d.当结构面的倾向与边坡倾向方向相反时,边坡也 属稳定边坡。
2 边坡的破坏模式
崩塌,是陡坡上的巨大岩体或土体,在重力 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崩塌过 程中岩体 ( 或土体 ) 猛烈地翻滚、跳跃、互相撞击, 最后堆于坡脚,原岩体 ( 或土体 ) 结构遭到严承破 坏。
崩塌形成机理示意图
2 边坡的破坏模式
落石:局部块体的崩落、滚落
2 边坡的破坏模式
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求得的滑动面所示,它是最先贯通的 塑性区。塑性区贯通并不等于破坏,当塑性区贯通后塑性发展 到一定程度,岩体发生整体破坏,同时出现第二、三条贯通的 塑性区,程序还可以动画模拟边坡失去稳定的过程,从动画演 示过程可以看出边坡的破坏过程也整体破坏的过程。
首先贯通的滑动面
滑动面继续发展
建筑荷载处理
4.5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 计算公式
4.5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
计算公式
4.5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 计算工况
工况一(现状工况):天然状态 工况二(校核工况):天然状态+地震 工况三(雨季工况):天然状态+暴雨 工况四……
SLIDE软件-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系统
(d)能够模拟土体与支护的共同作用,图7为无锚杆(锚杆单 元被杀死)时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1,图8为有锚杆支护时 安全系数为1.5,且塑性区后移。 (e)求解安全系数时,可以不需要假定滑移面的形状,也无需 进行条分。
(a)SLIDE V. 5.0界面
(b)极限平衡分析
(d)加固效果分析 (c)滑动面搜索 图1 SLIDE软件及其分析结果
工 学性质(室内试验: 应力条件(建筑物 试 程 (地层、岩性、结构面特 作用力、天然应力、 验 地 求变形、强度参数) 水压力、地震力等) 法 质 征及分布、地下水等) 研 究 地质模型建立 岩体力学性质,力学参数 开挖后的重分 方 法 (平、剖面图) (现场试验、模拟试验) 布应力、大小 数学、 力学模型建立(介质模型、应力、力学参数、变形破坏机理、边界条件…..) 力学 分析 法
边坡岩体地质特征
岩块、结构面力
稳定性分析计算(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有限元…..)
安全系数
综合 评价 法
工程设计要求
工程设计 施工
综合评价
其它判别指标
稳定、合理
不稳定、不合理
修改方案或修改角
边坡研究框图
4.5 数值方法: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
进行强度折减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要有一个过硬的非线性 有限元程序和收敛性能良好的本构模型。因为收敛失败可能 表明边坡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能仅仅是有限元模型中 某些数值问题造成计算不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