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终端测试规范(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 L A N)终端测试规范(报批稿)C h i n a M o b i l e W L A N T e r m i n a l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测试环境 (3)5.测试前提 (4)6.测试项目优先级说明 (4)7.测试用例 (4)7.1.基本要求 (4)7.1.1.WLAN功能基本要求 (4)7.1.2.发射功率 (7)7.1.3.发射频谱模板 (7)7.1.4.中心频率容限 (12)7.1.5.码片时钟频率容限 (13)7.1.6.Power-On and power-down 斜坡 (15)7.1.7.射频载波抑制 (17)7.1.8.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17)7.1.9.接收机邻道抑制 (19)7.2.功能要求 (22)7.2.1.WLAN通信开关 (22)7.2.2.飞行模式 (23)7.2.3.WLAN接入点信息管理需求 (24)7.2.4.搜索WLAN接入点 (27)7.2.5.连接WLAN (28)7.2.6.断开WLAN (31)7.2.7.代理功能 (32)7.2.8.TD-SCDMA或GSM的CS域与WLAN 并发 (34)7.2.9.TD-SCDMA或GSM的PS域与WLAN 并发 (36)7.3.WLAN优选要求 (37)7.4.WLAN认证要求 (43)7.4.1.WLAN认证、加密基本要求 (43)7.4.2.WAPI要求 (45)7.4.3.WEB自动认证(基于WEB认证) (47)7.4.4.使用浏览器完成WEB认证 (50)7.4.5.Cookie认证 (52)7.5.终端WLAN性能要求 (56)7.5.1.接收灵敏度 (56)7.5.2.连续下载时间 (57)7.5.3.WLAN和蓝牙的互干扰 (58)7.5.4.极限吞吐率 (59)7.6.终端UI要求 (64)7.6.1.WLAN状态标识要求 (64)7.6.2.WLAN连接界面 (65)7.6.3.快捷图标 (66)8.编制历史 (67)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终端技术规范》需要测试的内容提出了测试要求、测试用例及详细的实施方法。
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计算机间通信的网络,具有高数据传输 速率和低误码率等特点。
局域网组成要素
局域网的组成包括网络硬件(如服务器、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等) 和网络软件(如操作系统、协议软件、应用软件等)。
局域网拓扑结构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等,不同的拓 扑结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网络服务配置与优化
配置网络服务
根据局域网的需求,配置相应的网络服务,如DNS服务、DHCP服务、文件共享 服务等。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服务的端口号、协议类型、访问权限等参数的 设置。
优化网络服务性能
通过对网络服务的监控和分析,找出性能瓶颈,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如调整服 务参数、升级硬件设备、增加网络带宽等,提高网络服务的稳定性和效率。
04 局域网维护与故障排除
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网络连接故障
数据安全问题
无法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可能是 网线、网卡、路由器等硬件故障,或 者是IP地址、DNS等网络配置错误。
数据泄露、篡改或损坏,可能是病毒、 木马等恶意软件攻击,或者是非法访 问、误操作等人为因素造成。
网络性能下降
网络传输速度变慢,可能是网络带宽 不足、网络设备性能下降、网络拥塞 等原因导致。
故障诊断方法和技巧
观察法
查看网络设备的指示灯状态,了解网络连接情况;观察电脑桌面 右下角的网络连接图标,判断网络是否正常连接。
测试法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状态,检查网络是否通畅;使用 tracert命令跟踪数据包路径,定位故障点。
替换法
替换疑似故障的网络设备或部件,观察网络状态是否恢复正常,以 判断故障点。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研究与测试

可 以与 P r l o a 服务器通信 , 可访 问一些 内 t 也
部服务器 。在认证 过程 中 , 的认证请求 用户
图 l 基 于 P P E认 证 的无 线 局 域 网 网络 框 架 被重定 向到 Pr l Po ot 服务 器 , Pr l 务器 a 由 ot 服 a
P P E认证 是一 种成熟 的认 证方式 , Po 实
取必要 的安全技术 , 包括访 问控制 、 认证 、 加 密、 数据完整性及 不可否认性等 。
2 1认 证 .
随着无线 局域 网应用 的 日益广泛 , 安 其
全 问题也越 来 越受 到人们 的关注 。对于 有 线 网络 , 据 通 过 电缆 传输 到特定 的 目的 数 地, 通常在物 理链 路 遭 到破坏 的情况 下 , 数
的范围 内, 端都 可 以接 收到无线 信 号 , 终 无 线接人点 ( P 不能将信号定 向到一个 特定 A) 的接 收设 备 , 因此无线局域 网的安全问题显
得尤 为突出。 2 无线局域 网安全技术研究 、
要经过认证 验证身 份 以决 定其 是 否具有 相
关权 限 , 再对用 户进 行 授权 , 许用 户接 入 允
展新 的增值 业务。图 2是基 于 WE B认证 的 无线 局域 网 网络框架 。
P P E认证 是 出现最 早 也是 最 为 成熟 Po
的一种接人认证机制 , 现有 的宽带 接人技术
多数采用 这种接 人认 证方 式 。在 无线 局 域 网中, 采用 P P E认 证 , Po 只需对 原有 的后 台
些射频故障 ( 图 2 如 所示 ) 。
安捷伦 86 9o测试装 置是多种射频与协 议 前一致性验证 和一 致性 验证 测 试 系统 的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
Ø“必需,实用,先进” Ø模块化教学 Ø先思路再设计的原则
突出职业道德的 培养、职业素养 的养成以及学习 和思维方法的学 习,做到“授人 以渔”,具备自 主学习能力
Ø无线设备安装 Ø无线设备配置 Ø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6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以实际案例解决方案来分析,说服更有力
从 “为何需要(why)” 、 “技术原理(principle)” 、 “怎样实现(how)” 三方面加以阐述,确保学 生学以致用。
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断纠正
将独立的无线网络技术, 然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 将有线的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
让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提出最佳的答案
12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教学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要求
1、包括多年积累的课件,虚拟动画仿真、教学录像、习题答案 2、参考书籍 3、精品课程网站 / 4、各类网络技术网站
13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从“课内教学”转向“课内外结合教学” 从“校内教学”转向“校内外结合教学” 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
14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学的知识,参加各种企业实习
教学模式 —实施任务驱动导向教学模式
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任务学习任务都是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15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WPH”教学法
启发引导教学方法
“森林”与“树木”关联教 学法
分组讨论教学方法
《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标准

《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标准《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许多场所,有线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而无线局域网技术则能够提供灵活、便捷的网络连接,因此,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对于现代人才来说非常重要。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无线局域网的设计、部署和管理,培养学生解决无线局域网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无线局域网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1、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无线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协议、无线网络安全等。
2、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和部署,包括无线网络规划、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
3、无线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包括无线网络优化、故障排除、安全管理等。
4、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包括移动办公、物联网、云计算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师要求本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并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实验设施要求本课程需要提供相应的实验设施,包括无线局域网设备、网络分析工具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程实施建议1、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引入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无线局域网技术。
九、课程评价本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个方面。
评价结果将作为修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通。
本实验旨在研究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终端设备。
实验环境为一个室内空间,包括有障碍物和无障碍物的区域,以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二、实验步骤1. 设备设置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电源,并通过网线将其与宽带接入设备(如光纤猫)连接。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并选择适当的加密方式(如WPA2)。
2. 终端连接打开多台无线终端设备,搜索并选择目标无线网络。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终端设备将成功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3. 信号强度测试在不同位置放置终端设备,使用信号强度测试工具(如无线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强度。
记录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4. 速度测试使用速度测试工具(如Speedtest)测量无线局域网的上传和下载速度。
在不同位置和时间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评估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5. 干扰测试在实验环境中引入干扰源(如其他无线设备或电磁干扰源),观察无线局域网的表现。
记录干扰对信号强度和传输速度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安全性测试使用网络安全工具(如Wireshark)监控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分析是否存在未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泄露风险。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信号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在无障碍物的开放区域,信号强度较高且稳定。
而在有障碍物的区域,如墙壁或家具的遮挡下,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因此,在设计无线局域网时,应合理规划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信号受阻。
2. 速度测试结果显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和网络负载有关。
通信网络-详解无线局域网测试方法

WLAN测试方法方法一传统的协议分析观点早期无线网测试基本上都以协议分析作为主要方法,这是因为,无线的传输基于微波,通过空间传输,网络传输的介质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因此完成对传输数据包分析测试,从网络应用角度上完成网络传输的性能问题测试,就足可以完成无线网络的测试工作。
常见的这类协议分析多数是基于软件对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捕包和解码及分析等功能来实现的。
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是相当多的网络管理人员熟悉的手段,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协议分析技术能完全解决无线网络的测试需求。
事实并非如此,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其实更需要测试。
无线网络虽然摆脱了传统有线网络介质上的物理特性约束,但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理层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三维空间是无线网络传输的媒介,微波是数据传输的载体。
以802.11b为例,2.4G的传输频率是公共的无线频率,与蓝牙、微波炉以及各种微波设施相同,无线网络的信号是否会埋没在各种干扰噪声之中呢?此时无线传输的各种信道的信号强度、噪声强度,信噪比成为检测无线局域网物理层传输性能的最基本的参数。
这与局域网中对五类和六类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参数测定一样,衰减、近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性能参数决定了铜线的布线系统通信质量。
方法二无线射频分析观点由于无线局域网是基于微波射频传输的,因此有人就认为对它的测试主要集中在对射频分析上,它能够完成无线局域网物理层的全部测试,也就完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装测试问题。
这种测试类似于布线测试,如五类链路测试和光缆链路测试。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反映无线局域网链路层以上的传输性能情况,就如我们不能说马路宽敞平直,就认为这是一条畅通的道路一样。
没有实时的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吞吐量测试以及协议和应用统计,就无法真正满足无线网络性能以及安全性的测试需求。
在双绞线为基础的网络中,布线阶段和网络建设阶段是非常明确的两个阶段。
由于综合布线建立的是一个与应用无关的布线系统,所以在布线过程中只对布线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不考虑网络的传输问题。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试题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一、单选题(共50题,250分)1、下面关于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叙述错误的是()。
(5.0)A、因特网采用静态的、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B、 RIP是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RIP选择一个到目的网络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最短路由)。
C、 OSPF最主要特征是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全网的拓扑结构图)D、 BGP-4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BGP所交换的网络可达性信息是要到达某个网络所要经过的自治系统序列。
正确答案: A解析:2、频分多路复用属于()。
(5.0)A、未调制信号B、基带信号C、宽带信号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C解析:3、在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中,远程登录所使用的命令是()。
(5.0)A、ftpB、smtpC、mailD、telnet正确答案: D解析:4、一般来说,用户上网要通过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其英文缩写为()。
(5.0)B、 ICQC、 ISPD、 ISQ正确答案: C解析:5、在下列选项中,()是非法的IP地址。
(5.0)A、 122.164.0.198B、 150.313.25.45C、 143.194.210.13D、 15.0.45.61正确答案: B解析:6、显示当前TCP/IP配置的命令是()。
(5.0)A、 ipconfigB、 pingC、 netD、 tracert正确答案: A解析:7、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简写是()。
(5.0)A、 LLCB、 MXCC、 LLXD、 MAC正确答案: D解析:8、数据终端设备简写是()。
(5.0)B、DCEC、 DETD、DEC正确答案: A解析:9、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路由选择。
(5.0)A、网络层B、表示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正确答案: A解析:10、数据终端设备简写是()。
(5.0)A、DTEB、DCEC、 DETD、DEC正确答案: A解析:11、以下属于广域网技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模块)
一、模块概况
1.1 模块名称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
1.2 模块定义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是指对无线局域网进行构建、管理、测试及安全防护的技术1.3 模块等级
本模块设一个等级,相当于国家职业标准四级。
1.4 模块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 模块能力特征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高中及以上学历)
1.7 鉴定要求
1.7.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无线局域网组建、维护与测试的职业人员或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
1.7.2 申报条件
试运行期间参照试运行鉴定申报条件
1.7.3 鉴定方式
采用一体化鉴定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考核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7.4 鉴定场所设备
在具有照明良好、性能良好的无线局域网计算机房中进行。
二.工作要求
模块介绍: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模块包括以下四部分:
1、无线通信基础
2、无线网络(介绍无线网络类型,及无线局域网的规划、组建等)
3、无线局域网维护
4、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
2.1“模块功能”、“工作要求”一览表
2.2 各等级工作要求
2.2.1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