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盲道建设及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盲道建设及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盲道建设及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长春市盲道建设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号--2009年10月15号调查地点: A.长春市重庆路

B.长春市南湖公园

C.长春市红旗街

D.新天地购物公园

调查对象:长春市市民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

调查小组:尚上团队

小组成员:任新莉王美玲董莉丽冯雪妮高文静

林琳王海洋李明

组长:王美玲

盲道,是城市人行道上的一条窄窄的淡黄色纹线,是盲人朋友穿

越城市的通道。它不仅是城市文明标志的体现,更让人感受到社会人文关怀所体现的平等与尊重。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今天,盲道的建

设及使用也更加引人注目。但是,盲道建设的不合理及占用盲道的消息屡见报端,为了了解盲道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我们小组成员在长春市区内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300名市民进行了一次有关盲道的调查。

我们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盲道设计及建设状况

2.盲人如何使用盲道及盲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普通市民对盲道的关心程度、认知途径和相关建议

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调查人数:300人):

此图反应的是不同年龄段对盲道认识的比例,在18-40岁之间有96%

的人知道盲道,在41-65岁之间有94%勺人知道盲道,由此可知知道盲道的人主要集中在18-65岁之间,而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对忙道知道甚

少。

■知道

■不知道

此柱状图为不同学历的人对盲道的认知情况,初中以下的人知道盲道的占89%而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几乎完全知道盲道,由此可见随着学历的提高人们对盲道认知的比例逐渐增大。

以上是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和不同职业进行调查的汇总

通过上表可知,在知道盲道的人中,通过校园教育、电视广告和其他途径(包括亲朋好友、公益讲座等)知道盲道的人占有较大的比例。

大众认为最好的认知途径

■校园教育

■电视广告

—广播

-报纸书刊

□互联网

■I其他

此图为大众认为最好的认知盲道的途径,由图可见:电视广告、校园

教育和互联网是大众认为较好的认知盲道的途径,因此可以加大以上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认知盲道

由饼图可知有47%勺人知道盲道是黄色的,但一半以上的人还是不知

道盲道的颜色的。由此可见大众对盲道的基本认识还是不够完善。

47%

此图显现47%勺人认为盲道设为黄色更能引起大众的警视,41%勺人

认为是公色,仅有12%勺人认为其他颜色如:绿色、蓝色等更能引起大众注意。由以上两图表明盲道设为黄色是比较合理的

市民行走时是否注意盲道

71不注意

□偶尔注意经常注意

60%

由图可知22%勺人在行走时经常注意盲道,60%勺人在行走时偶尔注意盲道,18%勺人在行走时基本不注意盲道。

无所谓,没挡自己的路 这些人没素质,但只是心里想想

上前规劝

向有关部门反映

当市民遇到盲道被占用时,人们心里瞬间最大的想法就是这些人没素 质,但只是心里想想,这些人占有65%的比例,而仅有8%勺人会上前

规劝。法

瞬 市民遇到盲道被占用时心里瞬间想法

比例

I 系列1

盲道被占用的原因

由比例图可知,盲道被占用的主要原因是市民关于盲道只是认识不

够,占有1/2的比例。

综上所述,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大盲道的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宣传盲道的方式途径,让人们真正的认识盲道,更有责任的维护盲道,这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对盲道使用情况的调查,并且结合图表的使用,我们了解到,有

18%勺长春市民认为盲人需要在亲友的陪同下才出门,基本不需使用盲道;而32痂民认为盲人应当是正常使用盲道;另外,24%勺人认为盲人是独自出门的,并且使用盲杖儿不走盲道;只有27%勺市民不清楚盲人使用情况。

对盲道是否起作用的调查,我们可知占绝大部分的市民认为盲道对盲人的行走起了一定的作用;只有36%勺认为盲道没有任何作用。由此, 我们知道盲道在帮助盲人行走时起到不小的作用。

通过此比例图,我们了解到有34%勺市民认为加强公众维护意识是最好的方式;也有22%勺人认为政府制定保护规章是首要的、最需要的方式;占有28%勺人认为加强宣传力度是最好的;另外,有16%勺长春市民认为严厉打

击,加强管理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我们可知市民认为上述四种方法都对盲道保护有作用。

此图,反映了各占30%的人分别认为无人管理,恶性循环和宣传不到位,很多群众不到这是盲道是导致盲道现状的主要原因;少数比例的人认为保护意识薄弱和法律保护不够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相当大比例的人觉得大众素质不高也是一个原因。从中,我们可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以杜绝盲道被占用的情况。

根据此图,大部分人认为人行横道上适当分贝的盲人通行指引是容易实现的盲人辅助设施;大、中型商场,超市盲人购物帮助也是较为容易实现的;少数人觉得公共图书馆增加盲人指引是容易实现的。由此, 我们可知,在盲人经常行动的公共场所建立成本较低的设施是有必要的且容易的。

经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盲道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盲道建设中的缺陷

由于盲道建设的比重在建设施工中的比例较小,使用率不高等因素是建设者不关注盲道的建设,从而从用料到施工都存在着缺陷。另外,不同施工单位在盲道使用过程中的依次作业,使城市公共设施的

安置与盲道相冲突,如环卫垃圾箱、小区的配电箱、电力设备的稳固装置、地下管道的出入口等。

3.盲道使用过程中的宣传普及力度的忽视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大多数人认为保护和使用盲道最好的宣传方式是电视广播等。市政部门在公共设施完工后,不能及时宣传保护及使用盲道

的相关知识,相关部门(如城管部门、交通部门)责任范围不明确,是盲道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被有效的利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普通市民都认为在盲道或者盲道旁边以适当的文字明文标注,让路人认识到这是盲道。

4.盲道使用过程中维护的不及时

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盲道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情况,而像管理部门不能及时维护,而盲道使用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安全的道路不被盲人朋友接受。据我们小组成员调查发现有少数人曾在盲道摆放过车辆等私人物品,而他们当时的想法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也就跟着做了或者没注意到这是盲道。

5.盲道发展的不完善和创新意识的疏漏

盲道在出入口、十字路口和大型建筑内部等处的建设的不完善是盲人不能有效利用盲道的主要原因。建设者应该充分考虑,适当引进先进的辅助设施完善盲道的建设,而不是一味的盲从。设计者也应从国内外盲道建设的先进城市吸取相近的设计理念,使设计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如冬天积雪的及时消除,冬日厚鞋底对使用道路的不方便等。在我们调查中大多数人赞成在厕所,公交站点,大型购物场所等特殊场所设计盲道。

总结

从三地的调查情况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盲道的使用率很低。在调查过程中没发现有盲人行走盲道。我们小组认为,归根结底,如果我们在设计、建设、使用、维护过程中都遵循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他人的使用权平等、尊重的对待,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这更需要我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加强。

助残事业永无止境,平等关爱、相互尊重,盲道虽窄,尽显社会无限

温情。只有将助残事业大力宣传,提高社会认知,才能赢来残疾人朋友的光明大道!

调查报告分工:

1.拟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目的,编写调查问卷。

参与者:任新莉、王美玲、董莉丽、冯雪妮、林琳、

高文静、王海洋、李明

2.出外调查:任新莉、王美玲、董莉丽、冯雪妮、林琳、

高文静、李明、王海洋

3.整理数据:李明、王海洋

4.分析汇总:冯雪妮、董莉丽

5.编写调查报告:王美玲、林琳

6.PPT制作:任新莉、高文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