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草地退化防治措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阐述了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从自然因素、放牧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对草地退化与沙化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地;退化;沙化;现状;成因;治理对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长期以来,草原牧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等不利自然因素及人口发展和牲畜超载、滥垦滥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鼠、虫害和毒草滋生,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1-4]。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近年来退化与沙化越来越严重,草地的利用性能下降、土壤肥料丧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牧区生态系统[5-6]。
研究锡林郭勒盟退化、沙化草地现状和建设措施,对于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包括锡林浩特、阿巴嘎、东乌珠穆沁、乌拉盖、镶黄、西乌珠穆沁、苏尼特左、苏尼特右、二连浩特9个纯牧业旗(市、区)和正镶白、正蓝、太仆寺、多伦4个旗县的纯牧业苏木及半农半牧苏木(乡),共21个牧业苏木,564 个嘎查,58 308户牧业户,牧业人口26.56万人。
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北纬41°35′~46°46′,东经111°9′~119°58′,总面积19.14万km2,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17.77万km2,天然草地面积是我国重点牧区中面积最大的。
海拔800~1 400 m;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4.8 ℃,极端最高气温39.9 ℃,极端最低气温-42.4 ℃;无霜期100~136 d,年降水量150~400 mm,而且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日照时数为2 900~3 200 h;年蒸发量,大部分地区在1 500~2 000 mm,西北部可达2 500~3 000 mm;全年平均风速为3.5~5.6 m/s。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方腹地,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造成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恶化的主要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是导致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草原资源,但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大规模的矿产开采和能源开发导致土地沙化、水源枯竭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气候变化也是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气候变暖加剧了干旱和沙尘暴的频发,进一步加速了内蒙古的草原退化和荒漠化。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影响,破坏了内蒙古的生态平衡。
农牧业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
农牧业在内蒙古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不合理的农牧业发展模式和草原过度放牧,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也加剧了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
少数地方政府和居民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变化。
一些企业和居民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为了改善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资源开发的管理和监控。
应制定严格的资源开发规划,加强对矿产开采、能源开发等活动的监管,避免过度开发和损害生态环境。
应加大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力度。
加强对内蒙古沙漠化、草地退化等问题的治理和恢复工作,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应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和适应能力的建设。
提高农牧业的抗旱能力,推动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工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的培养。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业的环境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合力来解决。
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广大居民应提高环境意识和行动,共同努力保护内蒙古的生态环境。
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策略

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策略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壤和水资源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草地退化的原因1.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牧动物过多过密,长时间的踩踏和过度啃食使草地无法恢复生长,导致其退化。
2. 土地过度利用过度利用土地会使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草地的生长。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也会对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水资源枯竭水资源的不足是草地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的枯竭,导致草地无法正常生长。
二、草地退化的防治策略1. 合理管理放牧合理管理放牧是防止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实行合理的放牧方案,如轮牧、合理草场留牧期等,有助于草地的恢复和保护。
2. 实施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关键。
通过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有效的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保护草地生态系统。
3. 促进土壤保护与改良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草地的生长能力。
采取措施包括有机肥的使用、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合理的耕作方式等。
4. 种植本地植物物种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选取适应性强、生长能力优良的本地植物物种进行种植,可以增加草地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草地的恢复能力。
5. 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管加强对草地退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草地资源。
同时,加强监管措施,对违规放牧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结语:草地退化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合理管理放牧、实施水资源管理、促进土壤保护与改良、种植本地植物物种以及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草地退化问题,保护好我们宝贵的草地资源。
让我们共同关注并共同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草地退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草地退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草地退化是指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物种多样性减少、土壤质量恶化等现象。
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草地退化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草地退化的原因1. 过度放牧和过度利用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地的植被丧失平衡,影响草地的更新和生长。
过度利用草地,如频繁的割草和采草,也会破坏草地的生态稳定性。
2. 土壤侵蚀对草地的退化起到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是最常见的土壤侵蚀形式之一,它会剥夺土壤肥力并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往往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森林砍伐和地表覆盖变化等因素有关。
3. 入侵物种是导致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外来入侵植物,如忍冬、一年生杂草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快速繁殖能力,会占据草地的生境并抑制原生植物的生长。
4. 气候变化也对草地退化产生了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和降水分布不均,这对草地的生长和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和洪涝灾害会破坏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草地退化的防治措施1. 合理管理放牧和利用草地资源。
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放牧制度,合理安排放牧强度,防止过度放牧。
采用轮牧和休牧,以促进草地恢复生长。
2.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建立梯田、植树造林、修建防护林带等,减少水土流失。
合理选择耕作方式,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技术,保持土壤肥力。
3. 控制入侵物种的扩散。
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方法,如人工清除入侵植物、喷洒除草剂、引入天敌控制等,以减少入侵物种的对草地的影响。
4. 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灾害防治。
通过建立降水收集、水资源管理和洪水排涝设施等,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
开展合理的气候变化适应研究,推动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适应。
综上所述,草地退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生态问题。
为了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草地退化原因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

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首先,气候变化是内蒙古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导致了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这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非常关键的。
在过去几十年里,内蒙古草原的降雨量明显减少,尤其是在夏季。
少雨导致了土壤水分的减少,给草本植物的生长带来了困难,并使得本应为草地的土壤裸露,容易受到风力侵蚀。
其次,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也是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内蒙古草原是主要的牧区,长期以来,人们依赖放牧为生。
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放牧的数量和强度超过了草原可承受的范围。
过度放牧使得草原无法得到充分的恢复和休养,导致植被退化和土壤贫瘠。
此外,过度开垦也剥夺了草地的土壤层,造成土壤侵蚀和水源的枯竭。
第三,草原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草原管理不当包括了对放牧的管理不善、过度利用草原资源以及缺乏科学的草原保护和恢复措施等。
由于缺乏科学的草原管理方案,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现象长期存在,无法有效地保护草原的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缺乏良好的草地保护政策和法规也使得对草原资源的利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限制。
最后,人类活动的增加也是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包括旅游开发、采矿和城市扩张等人类活动,不仅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和污染,还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尤其是旅游开发和采矿活动,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导致了土壤贫瘠和植被退化。
总结而言,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开垦、草原管理不当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等。
为了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包括加强草原保护和恢复措施、推行科学的草原管理方案、加强对草原资源利用的监管和限制,以及推动人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等。
只有综合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内蒙古草原的退化,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草原退化原因及逆转措施研究

内蒙古草原退化原因及逆转措施研究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近年来,草原退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能的逆转措施。
首先,内蒙古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度放牧。
内蒙古是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人们依赖草原来养育牲畜,这导致了过度放牧和过度踩踏草原的情况。
在大范围的过度放牧下,草原的植被无法得到恢复和更新,导致土地逐渐退化。
其次,过度农牧综合开发也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人们不断开垦和开发草原地区。
这种开发方式会造成土地的破坏和植被的消失,从而导致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
另外,气候变化也是造成内蒙古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干旱和降水不均等气候现象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草原的植被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草原退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针对内蒙古草原退化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逆转措施来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首先,加强草原管理和监测是非常关键的。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草原退化的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要加强对放牧和农牧综合开发行为的监管和引导。
可以通过限制放牧的数量和面积,实施合理的放牧制度,使草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恢复和休养。
同时,鼓励农牧民改变传统的农牧方式,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模式,减少对草原的压力。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也是逆转草原退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研究,了解草原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恢复机制,针对不同的退化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需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草原保护和管理技术,提高草原的恢复能力。
最后,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草原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开展草原保护教育和培训,使公众了解草原退化的危害和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和改善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为广阔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包括沙漠化、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1、草地退化内蒙古有大片的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
然而,近些年来,草原的退化问题越来越明显。
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草地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变化、沙漠化等自然原因。
这导致草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化加剧,动物资源减少,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威胁。
2、沙漠化内蒙古是我国沙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内蒙古的沙漠化程度和速度正在逐年加剧。
沙漠化会侵蚀水土资源,引发风沙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据统计,内蒙古的沙漠化区面积已经超过7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3、水资源短缺内蒙古的水资源短缺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内蒙古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上干旱气候,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另外,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是问题之一。
水资源短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同时也加剧了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
4、大气污染内蒙古的大气污染也比较严重。
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产生的大量废气排放,以及污染治理技术不完善。
大气污染带来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恶化,健康问题增加,甚至引发雾霾。
二、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草地保护内蒙古在草地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草原移民搬迁工程、推广增殖放牧技术、增加草地禁牧区等等。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草地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保护草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增加牲畜数量和提高质量。
2、沙漠化治理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也在得到有效的治理。
其中包括荒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工程、沙石植被保护等措施,旨在提高沙漠环境的生态稳定性、泥沙旋流度和生物多样性,减轻沙尘暴的影响。
草原退化、荒漠化

面对草原退化, 我们该怎么办?
既然基本原因已经认识到, 那么再采取措施就可 以有的放矢了: 1.要弱化人们穿皮衣, 羊毛衣, 吃羊肉习惯. 鼓励 人们穿人造纤维或棉织品的衣服, 这样就可以大 大减少牧业生产的产量, 进而就可以使草场得到 有效的休养生息, 有个十几年草场就可以恢复到 一定水平. 但由此带来的牧民们拿什么来生存呢? 畜牧业产量减少了, 畜产品价格必然会增高. 想 吃羊肉, 想穿皮衣, 掏钱吧. 同时可以减少些牧 业人口, 把这些多余牧业人口动员去从事三产, 旅游, 或加入到城市服务业的的行列中.
面对草原退化, 我们该怎么办?
2.做好退耕还牧, 还草, 还林的工作. 多多 种植草, 树以增加水土的保持能力. 修补 草原, 治理沙漠. 北京密云县境外的燕山 主峰雾灵山在清朝时期封山育林200年, 今 日才有那郁郁葱葱的“黄山景色.” 3. 加强草原环境的监管力度, 完善法律制度, 对于破坏草场的人和组织坚决予以追究责 任. 在草原上修公路, 铁路, 旅游点, 一 定要照顾好草场, 不要使草场遭到破坏.
内蒙古草原的退化
现状与原因
根据25年前公开出版的资料整理的‘内 蒙古草原基本形势图’
草原,在我们心中是这样
综述草原退化的原因
把草原退化的责任简单地归咎于哪个具体的 民族不是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应 当是: 找出草原退化的具体的原因, 如自然条件,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国家当时的产业政策, 人
原因分析
6.除此之外, 国家有关部门对草原的监督管理不利 也是草原退化的一个原因. 主要表现在法律不健 全,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监测手段方法落后, 缺乏操作性, 用于监测的经费不足或被有关部门 挪用也无人过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很多人利 用草原发了财, 收羊毛(一麻袋羊毛, 里面发现很 多土和石头), 羊皮, 羊肉. 这种活动可以说是对 草原的掠夺性开采. 发了财, 有了钱, 也没有把 钱再用到维护草原生态上, 而是进城做了买卖. 草原监管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该受处罚的 人却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从古代起,?蒙古族牧民就在这里放牧着牛羊。
近一百多年来,?由于盲目开垦、采伐、过牧等破坏了植被,?结果使草原退化,?出现了大面积沙漠。
解放后,?在防治草原退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草原退化还在继续发展。
六十年代初,?内蒙古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目前退化面积已占草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因此,?防治草原退化已刻不容缓。
一、?内蒙古草原退化现状
国家环保局统计(1999)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377%。
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草原面积12?亿亩,80?年代下降为18亿亩,90?年代下降为10.37?亿亩。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退化面积达50%左右,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从60?年代占草原面积的15%增加到80年代的49%。
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95?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67?亿亩,截至2005?年,草原退化占可利用草场的74%。
据内蒙古草原勘探院调查显示,内蒙古33个典型牧区旗县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现象,截至2002年除极个别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均超过了50%,有的旗县像翁牛特旗、乌审旗、鄂温克自治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特中旗甚至达到了100%,这样的退化速度是令人害怕的。
本来内蒙古有五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现如今,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三大草原基本消失,特别是乌兰察布草原成为内蒙古土地沙化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生
活最贫困的地区。
二、?内蒙古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草原退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⑴气候干旱
内蒙古草原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00-400毫米之间,?而且雨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一年中六、七、八三个月占年降雨量的70?%?左右,?尤其七、八两月最多,?冬春雨雪稀少,?春旱经常发生,?如遇夏早,?给草原带来的危害更大。
⑵沙多风大
内蒙古草原的土质多为砂壤土、轻壤土,?少数为中壤土,?通常表层覆盖着砂层。
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年平均大风日数在10天以上,?阴山以北在50天以上,?鄂尔多斯在40天以上,?呼伦贝尔在30天以上。
干早的冬春季节是草原上风大而多的季节,?大风日数占全年的60%以上,?风力一般八、九级。
春季地表解冻后风蚀与沙埋现象最严重,特别是靠近沙漠的农村、牧区,经常遭受风沙危害。
⑶鼠害、虫害严重
由于草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缩短,食物网趋于简单化。
草原上害鼠、害虫的天敌,?如鹰、雕、蛇、刺猬、蜻蜓、螳螂、瓢虫都急剧减少。
相反,?鼠害、虫害大量繁衍,?泛滥成灾。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鼠害面积4700万公顷,蝗虫成灾面积常年达66万公顷,?严重地区虫口密度每平方米存200?头以上,?牧草全部被啃光。
大规模鼠虫害的发生严重破坏草原植被,?加剧草原的退化。
⑷过渡放牧
过度放牧,?使牧草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或破坏,?使植物丧失繁殖能力,?生草土被踏紧,?土壤营养减低,?以致植物种类改变,?优良牧草衰退,?生产力下降。
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都相随降低。
造成内蒙古草原过渡放牧的原因有①草场使用权不固定,双方都尽量哄赶畜群到边界地方放牧,?结果造成这些地区的草场严重退化;
②借场放枚,农区或半农半牧区每年都把牲畜赶到毗邻的牧区放牧,?这就增加了毗邻牧区草场的负担;
③无计划乱牧。
内蒙古草原过去有些地区实行二季或三季放牧营地制度,?由于牲畜数量增加,?季节营地比例失调,?因而出现乱牧、滥牧现象;
畜量过高由于盲目追求牲畜数量,?结果导致草场载畜量日益加重。
⑸开垦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大面积沙漠主要是历史上滥垦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到1973年开垦草原1400多万亩,?严重地破坏了草场资源,?阻碍了牧业生产的发展。
被开垦的草原一般都是丰美的天然牧场。
开垦后一般三年左右,?由于风蚀和土壤肥力下降,?最后撂荒。
由于撂荒地缺乏植被保护,?很快就变成了沙化地和沙源地。
⑹乱砍、乱伐
乱砍乱伐也对我去草原退化造成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①砍伐野生植物。
牧区绝大部分地区居民主要依靠天然植物作嫩料、盖房、围库伦、修栩圈等也需要相当数量的天然植物,?甚至拧绳子也要用艾友草和马蔺,?因此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据伊克昭盟统计,?每年砍伐沙篙,?沙柳10亿斤以上,三十年来因采樵草原退化、沙化面积达30多万亩。
②挖药材。
据伊克昭盟统计,?每年收购甘草30多万斤,?麻黄20多万斤,?三十年来,?该盟因挖药材破坏草原也有几十万亩。
③打草、楼草。
呼伦贝尔草原连年打草,?既不留草带,?又不轮休,?结果导致打草场退化。
据调查未打草地段羊草高40?厘米上下,?盖度60%?,?一平方米内284株,产量占草群总重量的60%。
多年连续打草地段羊草高30厘米,?盖度20%,?一平方米内仅有82株,?在草群中的重量下降为12%。
锡林郭勒草原草层低矮,?有的地方使用铁耙子楼黄草,不但把草根都刨了出来,?而且破坏了地表结构,使土壤沙化,?从而影响翌年牧草再生。
此外,?在草地上随意开车造路对草原的破坏也是严重的。
如锡宝公路沿线的草场产草量和二十年前比下降了70%。
三、?内蒙古草原退化防治措施
⑴林牧为主。
实践证明,“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是符合内蒙古的自然规律的。
应严格禁止开垦草原,?对已开垦的地方应退耕还林还牧。
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沙漠及沙漠化土地以林为主,?林牧结合,?在牧区以牧为主,?以林养牧;
在干早缺水不能种树的地方或土壤钙积层深厚,?树木不能扎根的地方,?要大力种草;
局部自然条件较好的下湿滩地,?可以发展农业,?建立饲料基地。
⑵造林治沙、防风、护牧,?解决群众用材问题。
内蒙古草原地区沙漠面积9?亿亩,沙漠化面积6?亿亩,?二者合计5?亿亩,?相当草原面积的1/3?。
所以治沙是草原建设的重要措施,治沙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造林、种草。
应建立带、网、片结合,?乔、灌、草结合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