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合集下载

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

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

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土壤剖面是指在地表以下,从表层到深层的土壤堆积体的纵向结构和特征。

具体来说,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壤层次:土壤剖面通常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称为土壤层或土层。

土壤层次的数量和厚度取决于土壤形成过程和地貌条件。

常见的土壤层次包括表土层(也称为A层)、渗透层(B层)和母质层(C层)。

色泽:土壤剖面中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颜色。

这是由于土壤成分、有机质的含量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所导致的。

常见的土壤颜色包括黑色、褐色、红色、黄色等。

土壤颜色可以提供关于土壤成分、含水量、通气性和气候条件的信息。

质地:土壤剖面中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质地。

质地是描述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的属性。

常见的土壤质地包括沙壤土、壤土、粉壤土和黏壤土等。

质地对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和渗透性等性质有重要影响。

结构:土壤剖面中的不同层次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土壤结构包括块状结构、砂粒结构、团粒结构等。

土壤结构对土壤的渗透性、通气性和根系生长空间等产生影响。

根孔和生物通道:部分土壤剖面中可能存在根孔和生物通道。

根孔是植物根系经过后遗留下来的空隙,对水分渗透和土壤通气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通道则是由土壤动物或其他生物活动造成的空隙。

特殊结构和物质:在某些特殊的土壤剖面中,可能存在特殊的结构和物质,如硬质土壤层、石块、腐殖质或岩屑的聚集等。

这些特殊结构和物质对土壤的根系生长、水分渗透和养分循环等都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土壤层次、色泽、质地、结构、根孔和生物通道,以及特殊的结构和物质。

这些特征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物质组成和力学性质,对土壤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林业大学土壤与土壤资源学课件∶第三章 土壤形成和土壤剖面

东北林业大学土壤与土壤资源学课件∶第三章 土壤形成和土壤剖面
脱硅富铝化过程是在湿热条件下的主要
成土过程,形成具有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红、 黄壤,砖红壤等)。
(1)脱硅富铝化过程
在土体中进行的脱硅富铁铝过程,简称富铝化
过程。
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的干湿季
节条件下,铝硅酸盐类发生强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盐
基物质,硅和盐基大量淋失,铁铝相对富集,使土体
呈现鲜红色,甚至形成铁盘(下图)。
第三章
土壤形成和土壤剖面
第一节
土壤形成的因素
土壤形成因素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美国土壤学家H.詹尼(Jenny H) 于1941年发表了 《Factors of Soil Formation》,提出 土壤形成的 ‘clorpt’函数式:
S = f ( Cl, O, R, P, T, … )
5 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
时间是决定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因素。时
间作为成土因素,决定了土壤形成发展的历 史动态过程。气候、生物、水文和地形等对 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母质 的作用则随着时间延续而逐渐减弱。如图。
不同地带土壤剖面发育与成土年
龄相关示意图(据Gerrard,2000)
在稳定条件下土壤发育的时间序列
图3-2 由土壤粘化过程所形成的模式土层示意图
(2)粘化过程的类型
★ 残积粘化
粘粒未经移动,原地发生的粘化(残积母质).
★ 淋淀粘化
上部形成的粘粒经机械淋洗聚积在下部土层。
请注意:由粘化过程形成的粘化层,是一些土
类(棕壤,褐土,黄棕壤)的重要诊断层,在土壤
发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脱硅富铝化过程





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 剖面发育 profile development 发生层 horizon(layer) 有机质层 organic layer 腐殖质层 humus layer 矿质土层 mineral horizon A、 B、 C层 A、B、C horizon 淋溶层 eluvil horizon 淀积层 illuvial horizon 潜育层 gleying horizon

第九章-土壤形成过程及土壤剖面全

第九章-土壤形成过程及土壤剖面全
微生物是分解者、还原者。 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大,对土壤的形成,肥 力的演变起着重大的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是作为分解者推动土壤生物小循环不 断发展。微生物一方面将有机质完全分解;另一方面
合成土壤腐殖质,其后又进行分解。这样构成了土壤中 营养元素循环,并导致腐殖质的形成和土壤腐殖质层中 能量及有机元素的积累。
第九章 土壤形成和土壤剖面
第一节 土壤形成过程 第二节 土壤剖面
第一节 土壤形成过程
一、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 二、土壤形成因素 三、土壤的基本成土过程
一、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
(一)物质的地质大循环
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母质,使封闭在岩石内 部的各种营养元素,由不溶状态转变为可溶 状态,不断遭到淋洗,首先流入江河,再汇 入海洋,绝大部分营养元素沉于海底,变成 各种沉积岩,然后,又重新露出地面,再进
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A.一方面是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 B.另一方面是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条件方面 发生差异,以及接受降水或潜水在土体的重新分配 方面的差异。
1. 地形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
地形:地表的形态,又称地貌 地貌类型:高山、低山、谷地、平原 地形部位:岗、土旁、冲,在不同地形部位分布不同的母质 和土壤。
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生发育时间的长短。 土壤年龄分为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绝对年龄是指该土壤在当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 开始发育时算起迄今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年表示。 相对年龄: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
土壤剖面发育明显,土壤厚度大,发育度高,相对
年龄大;反之相对年龄小。相对年龄可用来描述土
壤形成过程的速度和发育阶段更替的速度。
(二)有机质聚积过程
有机质在土体中的积聚是生物因素在土壤形 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但生物创造有机质及 其分解与积累又常受到气候与其它成土因素 的综合影响,一般有以下几种: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1、粒状结构和团粒结构
⑴ 土粒的结持体外观形态近似圆球形:0.25~10mm,
旱土中多此类。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水田中多为此 类
a. 在水中分散的,为粒状结构;
b. 在水中能稳定存在的,为团粒结构。
⑵ 特征:
a.多形成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表层,以根系附近分布 较多。
b.结构内部,毛管孔隙丰富,蓄水保肥能力强,结构体
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班级:资堪1102

学号:110440227

姓名:宋凯
A
1
一、土壤剖面形态
1、土壤剖面 2、自然土壤剖面 3、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4、水田耕作土壤剖面
A
2
• 1、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所挖出的垂直切 面叫土壤剖面。
• 2、发生层:土壤剖面一般是由平行于地表、 外部形态各异的层次组成,这些层次叫土 壤发生层或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 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 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 发生层 )
⑴土粒结持体沿纵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柱状。
⑵柱面交角明显的,有清晰的棱角、棱面的, 称为棱柱状结构。
⑶柱面交角不明显的,没有清晰的棱角、棱面 的,称为柱状结构。
⑷多出现在心土层和底土层中,旱土为不良结 构,水田为良好结构。
A
32
5、片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水平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A
37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3、大气干旱时,表土水 3、表土失水,体积也要
份蒸发,体积收缩,可切 搜索,但小孔隙过多,不

黄土─土壤结构剖面构型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黄土─土壤结构剖面构型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黄土─土壤结构剖面构型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黄土是中国特殊的土壤类型,由于其在形成过程中凝集了大量细微颗粒,所以其剖面构型特征独特饱满,非常重要。

黄土天然形成,其剖面结构层次分明,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土层、中土层和底土层,分别由多种不同类型的颗粒组成。

上土层以粗颗粒为主,主要有砂砾、卵石,以及斑砾、片状等,这些粗颗粒有利于提高地面稳定性,防止侵蚀。

中土层以夹层状构造为主,由粒度中等的小卵石、斑砾还有腐殖细㪣组成,这也是黄土的典型结构。

底土层以细颗粒给支持,主要是微粒状的黏土、砂砾及腐殖颗粒等,它们有利于土壤的多孔性,更敏感地响应地下水的变化及充分收集降雨过程中的水分。

黄土的剖面构型,一方面可以改善水文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吸收和保存水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碳氮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水源污染,防止沉积物形成,展现更为出色的水质保护效果。

更重要的是,黄土剖面构型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及其破坏的影响,有效减少降雨蒸发和土壤侵蚀,促进坡面植被的生长,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使得土壤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

总之,黄土剖面构型对人类生存环境至关重要,其形成及维护不仅影响土壤质量,而且还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及其破坏,带来更好的环境效益。

《土壤地理学》课后答案

《土壤地理学》课后答案

1 怎样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和‎人的关系?地位及作用‎: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处于人类智‎慧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和相互作用‎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境‎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

P6~P7土壤与人的‎关系: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向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物质,故土壤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通过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分解和净化‎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因而土壤即‎是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首端,又是维持生‎存环境质量‎的净化器。

2 解说土壤剖‎面中的新生‎体和侵入体‎,并说明研究‎它们的意义‎。

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的或聚积‎的物质称为‎新生体。

新生体是判‎断土壤性质‎,土壤组成和‎发生过程等‎非常重要的‎特征。

侵入体:位于土体中‎,但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聚积和产生‎的物体。

一般常见耕‎作土壤,是判断人为‎经营活动对‎土壤层次影‎响所达到的‎深度,以及土层的‎来源等的重‎要依据。

3 土壤形态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土壤形‎态的意义是‎什么?、土壤形态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上,包括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土壤结持性‎、孔隙度、干湿度、新生体和侵‎入体。

4 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利用土壤?5 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组成。

土壤的三类‎基本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封肥力的‎物质基础。

6 结合我国土‎壤粒径分级‎系统,简述进行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土壤料‎径分级系统‎为<0.001mm‎为黏粒 0.001mm‎~0.005mm‎为粗黏粒0.005~0.01为细粉‎粒 0.01~0.05为粗粉‎粒0.05~0.25为细砂‎粒 0.25~1.0为粗砂粒‎1.0~3.0为细砾 3.0~10.0为粗砾>10.0为石块。

1.2土壤形态

1.2土壤形态

四、质地 土壤颗粒的粗细状况。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五、土壤结构:土壤颗粒胶结情况
结构体:固体颗粒彼此孤立的存在着或相互
粘结在一起形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团聚体
常见的土壤结构:团粒、块状、片状、柱状、 棱柱状、核状、角块状等 结构体的发育程度分:无结构、弱发育结构、 中度发育结构、强发育结构。
六、土壤的结持性 指土壤对机械应力所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粘着
三、土壤颜色
1、影响土壤颜色的因素 (1)有机质 (2) 矿物质 白色:石英、高岭石、碳酸盐、长石、石膏 及可溶性盐有关 红色: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 黄色:水化氧化铁 棕色:含量伊利石 和不同水化 程度的氧化铁 混合物 (3) 水分 (4)质地 (5)生物活动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 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
1. 概念
是从地面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具 有若干个大体与地面平行的土层。
(1)是从地面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
具有若干个大体与地面平行的土层。 (2)土壤剖面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外部表现,是 成土因素长期作用的历史记录,是认土、用土、 改土的主要依据之一。
O层 A层
2.土壤发生层(土层)
土壤在成土过程中分化形成
石膏或硅的淀积、碳酸岩淋失等
母质层[C]:矿质层
母岩层[R]:坚硬基岩
砖 红 壤
红 壤
黄 棕 壤
暗 棕 壤
灰 褐 土
黑 土
黑钙土景观及剖面特点
紫色土景观及剖面特点
漠境盐土 景观 新疆库东
内陆盐 土景观 新疆库 尔勒市
3、土壤剖面构型 Ⅰ、根据土壤发育程度的强弱:(A)C剖面、AC剖面、A (B)C剖面、ABC剖面 Ⅱ、根据土壤剖面发生的特征: a.简单剖面: 原始剖面:AC剖面,石质土、黑色石灰土 弱分异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发育于冲积母质上的潮土 正常剖面 侏儒剖面:土层完整,厚度薄,如某些棕漠土 巨型剖面:超深厚剖面 侵蚀剖面(截头剖面):弱度:残存部分A;中度:缺A和 残B;强度:缺A、B b.复杂剖面:异源母质剖面、埋藏剖面、多元发生剖面、堆 叠剖面、翻动剖面、人造剖面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母质层
位于淀积层之下,是土壤发育 的基础,其特征取决于成土母 岩的性质。
岩石层
位于最下层,由岩石构成,无 明显层次。
土壤剖面的颜色和质地
颜色
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其发育程度和所含 矿物的类型,如红壤、黄壤等。
质地
土壤质地决定了土壤的松紧程度和肥 力特性,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土壤剖面的石块和侵入体
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01
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土壤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 力,包括抗侵蚀、抗风化和抗变形等。
02
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土壤颗粒的组成和排列。
03
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维护土壤健康、防止水 土流失和提高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03 土壤剖面形态与土壤结构 的关系
形象性命名
根据土壤的形态或某些特征进行形象化的命名,如石 块地、石缝地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相关。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土 壤的物理性质和肥力状况,对植
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质地分类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颗粒的组成和比例对土壤进 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土壤质地分类包括砂质土、壤质土、黏质 土和砾质土等。
不同土壤质地对土壤的物理性质、水分保持能力、 养分状况和植物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地形因素还影响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分布,进而影响土壤的肥 力状况。在低洼地区,由于水分聚集,可能形成沼泽或湿地 土壤;而在山坡地带,由于水分流失较快,土壤可能较为干 燥。
母质因素
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其矿物组成、机械组成、化学性质等对土壤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例如 ,富含石英、长石等矿物的母质容易形成砂质土壤;而富含粘土矿物的母质容易形成粘土质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母质层:未受成土作用影响的土层。
• 自然土壤剖面:
• 4、旱地耕作土壤的剖面:
旱地耕作土 壤的剖面: 旱地耕作土 壤剖面一般 也分为四层: 即耕作层(表 土层)、犁底 层(亚表土 层)、心土层 及底土层
耕作层 犁底层 心土层
底土层
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 (1)耕作层 :
概念:又称表土层、熟土层、活土层。 指经常被耕翻的土壤表层,厚15~20 cm。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5、单粒结构 土粒彼此不胶结,呈孤立存在。
“松沙土”
(生产中,只有团粒结构是有利于通气透 水和保水保肥的结构体,其余结构体都有各 种各样的生产问题。所以,生产中,把土壤 中有丰富的团粒结构称为有结构土;而其余 结构都归为无结构土)。
断与土体下部相连的毛细 易完全切断,下部土壤水
管,阻止下部水份上升补 份可源源上升补充蒸发,
充蒸发,水份损失小,土 水份损失大,土壤抗旱力
壤抗旱力强。
弱。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4、团粒内部,常为水份 4、在土壤较干时,有机 占据,有机质行腐化而积 质行矿化释放,但因缺水, 累;团粒之间,常为空气 植物不能吸收养分;当水 所占据,有机质行矿化而 份含量高,植物能够吸收 释放。既有保肥,也有供 养分时,有机质又行腐化 肥,保肥供肥较为协调。 而积累,释放的养分少。
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班级:资堪1102

学号:110440227

姓名:宋凯
一、土壤剖面形态
1、土壤剖面 2、自然土壤剖面 3、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4、水田耕作土壤剖面
• 1、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所挖出的垂直切 面叫土壤剖面。
• 2、发生层:土壤剖面一般是由平行于地表、 外部形态各异的层次组成,这些层次叫土 壤发生层或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 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 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 发生层 )
特点:土体中保水保肥的重要土层, 也是作物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
(4)底土层:
概念:位于心土层以下的土层。一般 在地表50~60 cm以下。
5.水田土壤的剖面 耕作层:通常厚12~18 cm,多锈斑。 犁底层:厚10 cm左右,青灰色,也多锈斑,可防止水
分渗漏过快。 渗育层: 是受灌溉水浸润或淋洗影响而形成的层次,
故土壤保肥供肥关系不协 调。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5、团粒结构,土质疏松 5、土体紧实,不利于根
多孔,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系生长,也不利于农业操
土壤结构对肥力的影响
土壤结构主要影响土壤的孔隙性,通过孔 隙性来影响水、热、气、肥的运转。
类型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团粒结构) (其余结构体)
特征
土粒间是小孔隙,土团 共同点: 间为大孔隙。
不同点:
1要、是小毛孔管隙孔主隙。1是、无小效孔孔隙隙主。要 大小孔隙相互 大小孔隙相互 贯通协调。 贯通不足。
特点:受人类耕作活动影响最多,有 机含量高,疏松多孔,理化与生物学形状 好,肥力高。
(2)犁底层:
概念: 是受农具耕犁压实,在耕作层 下形成的紧实亚表层,厚约l0 cm。
特点:呈片状结构,通气透水不良,影 响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传递,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根系境。
(3)心土层:
概念:是介于犁底层和底土层之间的 土层,也叫半熟化土层。一般厚度为20~ 30 cm。
土壤形成结构体的性质以及结构体的特 征就称为土壤的结构性。
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
1、粒状结构和团粒结构
⑴ 土粒的结持体外观形态近似圆球形:0.25~10mm,
旱土中多此类。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水田中多为此 类
a. 在水中分散的,为粒状结构; b. 在水中能稳定存在的,为团粒结构。 ⑵ 特征:
3、自然土壤剖面:
(一)自然土壤剖 面:
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分 为四个基本层次: 腐殖质层、淋溶 层、淀积层和母 质层。
(二)自然土壤剖面分为四层:
• (1)腐殖质层:有机物质的聚集层。 • (2)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而使物质迁移
和损失的土层。
• (3)淀积层:是淋溶层迁移和损失的物质 聚集的土层。
厚10~20 cm,颜色灰白,夹有少量锈纹、锈斑或铁结核。 潴育层:是受水分浸润,含铁矿物水化而显黄和灰色
层次,有大量的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 潜育层:是由于水温、土温过低,通透性不良,还原
性物质积聚而形成的层次。 母质层:母质层包括母质岩和母岩。
暗棕壤剖面图
潮土剖面图
黄绵土剖面图
龟裂性土剖面
4、柱状结构和棱柱状结构
⑴土粒结持体沿纵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柱状。
⑵柱面交角明显的,有清晰的棱角、棱面的, 称为棱柱状结构。
⑶柱面交角不明显的,没有清晰的棱角、棱面 的,称为柱状结构。
⑷多出现在心土层和底土层中,旱土为不良结 构,水田为良好结构。
5、片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水平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
a.多形成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表层,以根系附近分布 较多。
b.结构内部,毛管孔隙丰富,蓄水保肥能力强,结构体 之间,通气透水能力强。
2、块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长、宽、高三向发展,外观形态近 似立方体, 常出现在粘土耕作层或表土层中, 不良结构体:
①大块状结构:直径大于5cm ② 块状结构:3~5cm ③ 碎块状结构:0.5~3cm 3、核状结构 多存在于粘质底水时,水份 2、由于大孔隙少,水份 沿大孔隙向土壤中渗透快,进入慢,常沿土表流失。 然后再向团粒中运动。水 水份损失大,土壤冲刷大, 份接纳充分,损失少,土 水土流失严重。 壤冲刷小。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3、大气干旱时,表土水 3、表土失水,体积也要
份蒸发,体积收缩,可切 搜索,但小孔隙过多,不
红壤剖面图
褐土剖面图
灰化土剖面图
黑土剖面图
黄壤剖面图
灌淤土剖面图
栗钙土剖面图
石灰土剖面图
磷质石灰土剖面
灰钙土剖面图
石膏盐盘棕漠土剖面图
海滨盐土剖面图
二、土壤结构
土壤的结构性是对土壤中土粒存在方式 的一种描述。
土壤中的土粒:或者彼此不粘结,呈单 粒态;或者彼此相互粘结,形成具有一定 形状和大小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即为结 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