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控制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

合集下载

2024年医院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医院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医院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计划各相关科室及卫生院:为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医疗机构,控制污染并减少排放,打造绿色医疗环境,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益,减少浪费与消耗,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确保有效供给,结合我国及县卫生局相关规定,本院特制定如下节能降耗管理措施。

一、节能降耗的组织领导本院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因此特设立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组长:____副组长:____组员:____及其他科室主任、护士长。

领导小组职责包括制定全院相关政策并监督实施,确保政策执行与落实,协调各相关科室以配合工作。

总务科负责具体实施要求,组织检查、奖励与宣传,并制定年度计划及具体措施,确保节能降耗工作得以有效执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并为医疗活动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二、节能降耗管理规定(一)纸张使用规定1、纸杯仅供来宾使用,员工应使用个人水杯。

会议期间,请与会者自备水杯。

2、优先使用电子邮件和局域网发布公文,减少纸张使用。

3、复印和打印时双面使用纸张。

单面使用过的复印纸可翻转后再次使用,或裁剪为便条纸或草稿纸。

4、尽量使用再生纸,包括但不限于公文用纸、名片和印刷品,以减轻环境污染。

5、使用手帕或毛巾擦汗和手,减少卫生纸和面纸的浪费。

尽量使用抹布。

6、文件应使用小字号字体以减少用纸。

(二)其他物品的使用规定1、优先使用回形针和订书钉,减少苯类溶剂产品如胶水、修正液的使用。

2、不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鼓励使用可更换笔芯的原珠笔、水笔和钢笔等。

3、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4、推广使用充电电池,并妥善回收,避免挤压损坏。

(三)设备管理与维修规定1、对于损坏的设备,如空调、计算机设备、传真机、复印机、办公桌椅等,应及时报告并维修,减少资源浪费并节约资金。

2、采购冰箱、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时,应考虑环保指标如节能、低辐射、耐用性等,而不仅仅是价格。

(四)水资源节约规定1、发现水龙头、水管、马桶漏水时,能自行修复的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通知主管部门。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25•【字号】汉政发〔2023〕11号•【施行日期】2023.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汉新区、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现将《汉中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3年6月25日汉中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陕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陕政发〔2022〕2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我市落地见效成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2023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

2023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

2023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2023年度是全球减排行动的关键之年,各国纷纷提出具体的碳排放减排目标,力求实现减排目标和气候变化应对的双赢。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也需要明确自己的减排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

本文将围绕2023年度碳排放减排目标展开讨论,从减排目标设定的必要性、减排目标的设定原则、减排目标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减排目标设定的必要性1.1应对气候挑战的迫切性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碳排放量快速增加,导致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因此,设定减排目标,积极应对气候挑战,成为当务之急。

1.2履行国际承诺的必要性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我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因此,设定减排目标,履行国际承诺,是我国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1.3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在全球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

设定减排目标,推动我国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减排目标的设定原则2.1科学性原则减排目标应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确保减排目标的设定保持在可行和有效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减排目标的目的。

2.2可持续性原则减排目标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同时,减排目标的设定也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确保生态环境的整体健康。

2.3公平性原则减排目标应遵循公平原则,充分考虑各方面利益,确保减排成果能够惠及各个层面的人群,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2.4国际合作原则减排目标的设定也应借鉴国际经验,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减排目标的具体内容3.1减排总量目标在2023年度,我国应设定具体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即全国总体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数值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25•【字号】内政发〔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5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精神,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完成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10%以上。

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明显提升,重点行业能效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15•【字号】浙政发〔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22〕2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2022年8月15日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我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制度,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

到2025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比2020年下降5%左右、控制在1.24亿吨左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5.50万吨、4.76万吨、5.43万吨、0.36万吨。

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一)工业节能降碳工程。

开展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和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15000家以上。

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化纤、造纸、纺织等七大行业为重点,开展公共用能系统能效诊断,每年组织实施百个省级重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

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为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根据《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翩E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美丽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 1.6万吨、0.04 万吨、2.08万吨、0.99万电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三、推动实施重点工程(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

全面推进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分行业制定节能改造目标,组织实施重大节能技改项目,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效水平。

用好产能置换政策,引导钢铁企业内部退出转炉建设电炉,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高炉等设备。

开展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石化、铸造、平板玻璃、垃圾焚烧、橡胶、制药等行业深度治理。

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

加强数据中心用能管理,持续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既有数据中心节能改造。

〃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o到2025 年,全域电炉钢产能比例达到25%左右,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达到300家以上。

(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

开展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诊断,在绿色产业集聚、能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系统挖掘园区绿色发展潜力。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08•【字号】青政〔2022〕46号•【施行日期】2022.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2022〕4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2022年9月8日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精神,确保全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准确把握“三个安全”战略定位,严格执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强化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完成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2.5%的基本目标,力争完成下降14.5%的激励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0.48、0.03、0.55、0.15万吨。

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更加完善,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控制水平显著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节能减排的建议10条关于节能减排的建议(优秀)

节能减排的建议10条关于节能减排的建议(优秀)

节能减排的建议10条关于节能减排的建议(优秀)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面向广大企业和公众,贴近生产生活,组织全民参与,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切实做到思想上坚定不移、工作上坚持不懈、节奏上均衡持续,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宣传重点(一)加大宣传各级关于节能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宣传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和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宣传全市节能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企业、机关、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等。

(三)宣传《省节约能源条例》、《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及市“十二五”节约资源实施意见、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四)宣传和推广节能降耗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宣传节能产品惠民政策和国家淘汰白炽灯的方案要求;宣传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师、能耗总量控制、碳交易、节能量交易等节能管理新机制;宣传能效对标、能效标识和能效领跑者制度。

(五)宣传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等;宣传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宣传太阳能等新能源知识及太阳能展会等。

(六)宣传我市在低碳发展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采取的政策措施。

(七)宣传我市在强化节能执法、促进依法用能方面的重要举措,反映在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揭露、曝光严重浪费能源的行为和查处的`节能违法典型案件。

三、主要活动(一)印发《2023年全市节能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重点,分解宣传任务,落实职责分工。

(二)组织好“节能宣传周”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量控制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
【摘要】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实际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实施总量控制时段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完成。

【关键词】总量控制;节能减排;环境管理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工作,是环境管理的迫切需要。

1 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二是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三是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跨度。

通常有三种类型:目标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

目前我国的总量控制基本上是目标总量控制。

它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基本出发点是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
质限制要求。

为实施水污染防治的总量控制,首先应通过制订区域性的水质规划,拟订排入水体各主要污染源及各企业的污染物允许排污总量,还应与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提出的排污总量相互协调统一。

污染物总量控制可使水环境质量目标转变为流失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之中,它是环保监督部门发放排放许可证的根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考虑各地区的自然特征,弄清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和转移规律与对污染物的净化规律,计算出环境容量,并综合分析该区域内的污染源,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字模式,计算出每个源的污染分担率和相应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求得最优方案,使每个污染源只能排放小于总量排放标准的排放总量。

2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节能减排包括节能和减排两大技术领域,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般地讲,节能必定减排,而减排却未必节能,所以减排项目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减排结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

3 节能减排与总量控制
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

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8次提到“节能”,8次提到“减排”。

报告同时坦陈,2011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

那么,在处于“十二五”承上启下重要阶段的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该如何面对严峻挑战?全国两会期间,节能减排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3.1 以“总量控制”目标倒逼节能减排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最好是有一个比较紧的目标,以此来达到控制效果。

3月7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民盟小组讨论时透露,国家能源局负责编制的《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正在抓紧制定中,预计上半年出台。

该方案针对“十二五”期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出总体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省,再由各省逐级向下分解。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将成为考核地方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

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安排部署,至少在“十二五”期间,可再生能源、煤矸石煤泥发电,煤层气与页岩气、余热余压发电暂时
拟将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考核统计当中。

姜克隽认为,这个做法等于是对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的弱化,应该坚持较紧的目标不放松。

“十二五”期间高耗能工业的发展速度将会非常缓慢,今年开始将尤其明显。

“因此,我认为要实现‘十二五’总量控制目标还是很有可能的。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倒逼”机制。

3.2 通过总量控制目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好节能减排。

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加快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迫在眉睫。

在所谓长效机制中,市场和行政是缺一不可的两种必要手段。

在经济手段上,“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被林伯强称为是解决众多能源问题,促进节能减排的核心。

其中,煤电价格机制的形成更是重中之重。

林伯强认为,煤电矛盾已经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刻,不解决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

“中央政府需要着眼长效机制,如煤电联动,以及解决煤电联动机制下的相关问题,包括提高补贴控制终端电价,和抑制煤价上涨过快等。

”姜克隽表示,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应该维持能源价格合理的上升,用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来引导公众的能源消费。

以电价为例,电价上升了,公众可能会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公众的节电意识会进一步增强,可能因此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

3.3 实施低碳发展道路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成绩来讲,中国节能水平在稳步提升,以比较低的能源消费支撑了经济较快的发展。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进展,清洁能源比重在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节能科技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为展示我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向全社会宣传节能减排经营理念、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激励社会向节能减排行业先进单位学习,以榜样的力量引领中国节能事业的发展,在第三届节能中国推介活动发布仪式上,对在不同领域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十个单位进行了表彰,并评选出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十大新技术。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强调,绿色经济、低碳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是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的转变。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及早落实低碳发展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 结束语
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期待首先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一直以来,我国能源发展都强调保障供给,强调能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新形势下,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
由能源保障供给转变到科学调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发挥能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通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倒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转方式、调整结构,以能源的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