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季风气候》PPT课件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70张)

(3)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强化训练:
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热带季风气候
(1)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2)该气候的气候特征是: 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3)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 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③④
• 7、读“亚欧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B • (1)从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降水量/mm
600
15
500
0
400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1 4 7 10(月) 1 4 7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地中海气候
降水量/mm
海洋性 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 暧热多雨. 冬季 寒冷干燥
全年温和 降水分配 均匀
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 全年干燥
完成94页活动题
气候
相同特 征 主要差 异
强化训练:
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热带季风气候
(1)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2)该气候的气候特征是: 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3)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 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③④
• 7、读“亚欧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B • (1)从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降水量/mm
600
15
500
0
400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1 4 7 10(月) 1 4 7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地中海气候
降水量/mm
海洋性 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 暧热多雨. 冬季 寒冷干燥
全年温和 降水分配 均匀
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 全年干燥
完成94页活动题
气候
相同特 征 主要差 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对工业的影响
工业布局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化工等工业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也有利于轻工业如纺织、食品等的发
展。
工业生产效率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保持工厂生产环境的恒定,提 高生产效率。
工业灾害
季风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对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如暴雨、 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工厂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太阳能利用
充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丰富太阳能资源,发展太阳能热 水器、光伏发电等产业。
风能开发
02
03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为清洁能源做出贡献。
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 农作物品种和养殖品种,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亚热带季风气候
目录
• 气候概述 • 亚热带季风气候表现 • 与其他亚热带气候类型的比较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挑战与策略
01
气候概述
定义与特点
温暖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最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 热多雨,春秋两季温暖宜人。
06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挑战与策略
防洪抗旱措施
防洪工程
加强堤防、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洪涝灾害 的发生。
排水系统
完善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确保在暴雨天气下能够快速排水,减轻 内涝压力。
抗旱措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01
地形因素
多分布于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对气候影响 不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摄氏度,最冷月气温在0-15摄 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多在800-1600毫米,下半年降水通常占全年的70%。需要注意的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与亚热带 季风气候相似,但其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未形成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亚热带大陆东岸,纬度25°-35°间,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 地区,地学界亦有学者认为大巴山区比秦岭山区更适合作为中国亚热带北界。日本、朝鲜半岛南部亦有亚热带季 风气候分布,但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其海洋性的特征相对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季风性特征明显;从地域来看,降水总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 海可达2000毫米,而长江流域为1000毫米;从时间来看,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45%,夏季为30-50%, 秋季为15-20%,冬季仅有10-15% 。
自然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亦称之为亚热带季风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 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 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 柑橘树、甘蔗等。
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中国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 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 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 。在山地高原区,农作物的种植区域也会向高海拔地 区移动,但面临的农业气象灾害也将增加,如病虫害的增加,作物生育期的缩短等 。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的中间地带,其温暖指数不足175摄氏度每月,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具有 海洋性暖湿气候特点,特别是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丰富,大多为1000-1500毫米。年 均温多在16-20摄氏度左右,最冷月均温一般在2-8摄氏度之间,冬季绝大部分地域比较暖和 。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亚热带大陆东岸,纬度25°-35°间,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 地区,地学界亦有学者认为大巴山区比秦岭山区更适合作为中国亚热带北界。日本、朝鲜半岛南部亦有亚热带季 风气候分布,但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其海洋性的特征相对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季风性特征明显;从地域来看,降水总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 海可达2000毫米,而长江流域为1000毫米;从时间来看,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45%,夏季为30-50%, 秋季为15-20%,冬季仅有10-15% 。
自然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亦称之为亚热带季风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 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 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 柑橘树、甘蔗等。
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中国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 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 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 。在山地高原区,农作物的种植区域也会向高海拔地 区移动,但面临的农业气象灾害也将增加,如病虫害的增加,作物生育期的缩短等 。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的中间地带,其温暖指数不足175摄氏度每月,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具有 海洋性暖湿气候特点,特别是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丰富,大多为1000-1500毫米。年 均温多在16-20摄氏度左右,最冷月均温一般在2-8摄氏度之间,冬季绝大部分地域比较暖和 。
《气候》中国的自然环境PPT课件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影响因素:
P29
2、夏季风与冬季风
我国夏季风的来源,风向、性质、影响范围?
(1)夏季风
夏季风
源地
性质
风向
影响范围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偏南风
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出现怎样的现象?
降雨
我国雨带的移动
夏季风的进退
5月
南岭一带
6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1、多个温度带: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来划分
(1)划分依据:
(2)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
气温(0℃)
20 16 12 8 4 0 -4 -8 -12 -16 -20 -24 -28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
分析海南省与黑龙江省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32
西沙 22.9 ℃
漠河 零下30.6 ℃
南北温差大
第二章 气 候
-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
3
2
6
5
4
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A
E
D
C
B
F
G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为什么我国气候类型种类会如此复杂?
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我国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
2、台风:
时间:每年6—10月份
危害:狂风和特大暴雨
益处: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3、寒潮:
大气环境——气候类型的PPT课件

A 热带沙漠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ABC三点各为什 么气候,形成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第34页/共4C5页亚热带季风气候
指出字母代表 的气候类型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E 温带海洋性气候 F 地中海气候
第35页/共45页
第一步:以最热月定南北半球。如果气温曲线向上凸出,或最热月在7、8月份,说明是 北半球,反之是南半球。
第二步:以最冷月定温度带。 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 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者,为温带、寒带的气候。
第10页/共45页
第三步:以降水状况定气候类型
都分为旱季、雨季。不同之处表现在: (1)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
毫米。 (2)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且
干、湿季明显。 (3)从降水过程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
第23页/共45页
类型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年变化判断
该地纬度是 。 该地气温和降水特征是 。 气候类型是 。 22°N; 夏热多雨 冬温少雨(或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 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第24页/共45页
类型八:根据气温、降水玫瑰图判断
北半球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25页/共45页
甲 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乙 北半球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17页/共45页
依据表格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ABC三点各为什 么气候,形成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第34页/共4C5页亚热带季风气候
指出字母代表 的气候类型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E 温带海洋性气候 F 地中海气候
第35页/共45页
第一步:以最热月定南北半球。如果气温曲线向上凸出,或最热月在7、8月份,说明是 北半球,反之是南半球。
第二步:以最冷月定温度带。 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 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者,为温带、寒带的气候。
第10页/共45页
第三步:以降水状况定气候类型
都分为旱季、雨季。不同之处表现在: (1)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
毫米。 (2)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且
干、湿季明显。 (3)从降水过程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
第23页/共45页
类型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年变化判断
该地纬度是 。 该地气温和降水特征是 。 气候类型是 。 22°N; 夏热多雨 冬温少雨(或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 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第24页/共45页
类型八:根据气温、降水玫瑰图判断
北半球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25页/共45页
甲 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乙 北半球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17页/共45页
依据表格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主要原因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区域植物;农业生产
中国分布;代表城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 同,陆地比热容小, 较之海洋,升温快, 降温也快。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 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即导致季风的形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示意图
分布地区
南 北 纬 25° 35° 的 大 陆 东 岸 ~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湿润。
降水特征:平均年降水 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
区域植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特 征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 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 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 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樟树
典型 植物
茶树
橘树
杨梅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等
油料作物: 油菜 花生 茶树等
水果:橘子 脐橙 甘蔗等
中国分布
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型以北的地带
赣州 成都
上海
代表城市
武汉
厦门
广州
亚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主要原因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区域植物;农业生产
中国分布;代表城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 同,陆地比热容小, 较之海洋,升温快, 降温也快。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 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即导致季风的形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示意图
分布地区
南 北 纬 25° 35° 的 大 陆 东 岸 ~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湿润。
降水特征:平均年降水 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
区域植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特 征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 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 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 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樟树
典型 植物
茶树
橘树
杨梅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等
油料作物: 油菜 花生 茶树等
水果:橘子 脐橙 甘蔗等
中国分布
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型以北的地带
赣州 成都
上海
代表城市
武汉
厦门
广州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27张PPT)

冬冷夏热,温差大 降水较少
(十)寒带(极地)气候
1.分布:高纬度地区。 2.特点:终年严寒,降水较少。
(十一)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 高原
1.分布: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 3.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 降水少
地形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七)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 西部
1.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 西部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600 2.特点
15 0
············540000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0
1 4 7 10 月份
(八)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部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时间是否稳定 多变(不稳定)
变化不大
世界气候的分布图
阅读上图,完成下表。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 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南部
1.分布: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其中以 中国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15
(十)寒带(极地)气候
1.分布:高纬度地区。 2.特点:终年严寒,降水较少。
(十一)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 高原
1.分布: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 3.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 降水少
地形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七)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 西部
1.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 西部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600 2.特点
15 0
············540000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0
1 4 7 10 月份
(八)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部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时间是否稳定 多变(不稳定)
变化不大
世界气候的分布图
阅读上图,完成下表。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 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南部
1.分布: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其中以 中国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15
高考地理考前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页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为38°N)分布的纬度 位置高于我国(北界为34°N),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海洋 性,中国亚热带季风呈大陆性。原因:
1、日本属于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 与同纬度地区比较,气温较高;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上,距离亚洲 高压较近,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低。所以在我国分 布温带季风气候的纬度上,日本仍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3、气温年较差不同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
两 知种识气梳候 理的 :不 亚同 热亚点 带: 季热风气候带的成因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 4.1月份,北半球冬季,F岛吹西北风(偏北风),经过洋面的增温增湿,气温较同纬度大陆高,岛屿西侧正值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图中甲附近气温低,为山地位置。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 季节变化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4——9 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 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主要原因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区域植物;农业生产 中国分布;代表城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 同,陆地比热容小, 较之海洋,升温快, 降温也快。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 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即导致季风的形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示意图
25° 35°
樟树 橘树
典型 植物
茶树
杨梅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等
油料作物: 油菜 花生
茶树等
水果:橘子 脐橙
甘蔗等
中国分布
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型以北的地带
赣州
成都
上海
代表城市
武汉广州ຫໍສະໝຸດ 厦门分布地区南 北 纬
~
的 大 陆 东 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湿润。
降水特征:平均年降水 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
区域植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特 征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 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 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 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亚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主要原因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区域植物;农业生产 中国分布;代表城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 同,陆地比热容小, 较之海洋,升温快, 降温也快。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 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即导致季风的形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示意图
25° 35°
樟树 橘树
典型 植物
茶树
杨梅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等
油料作物: 油菜 花生
茶树等
水果:橘子 脐橙
甘蔗等
中国分布
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型以北的地带
赣州
成都
上海
代表城市
武汉广州ຫໍສະໝຸດ 厦门分布地区南 北 纬
~
的 大 陆 东 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湿润。
降水特征:平均年降水 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
区域植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特 征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 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 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 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