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
生化课展示生物素

引起皮炎,但鸡蛋加热凝固后,则没有此作用。 • 1933年Allison等研究豆类根瘤菌的生长时,从中分离出一种固氮细
菌,被命名为“辅酶R”。 • 1936年,德国Kogl和Tonnis从煮熟的鸭蛋黄中分离出一种结晶物质,
简介
维生素H
(维生素B7) 又称生物素、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
简介
生物素:
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 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
是一种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和正常人体 机能所必须的水溶性维生素。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中,是人类和 动物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因而得 名。
发现
• 生物素的发现,历经了40余年。 • 1901年,Wildiers发现有一种物质是酵母生长所必需的,他称这种
用途
诊断寄生虫病,现场调查及虫种鉴定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 改造变异的基因; 检测饮用水病毒含量 。
分离衰老红细胞
• 通常,人们使用物理技术来分离特定的红细胞亚 群(衰老红细胞的密度、体积、表面电荷和渗透 脆性等物理特性与年轻红细胞相比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但是,由于使用这些技术进行的研究并 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它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质疑。
• 作为药品,用于治疗动脉硬化、中风、脂类代谢 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和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
• 用于化妆品,可提高血液循环在皮肤血管中的速 度,在0.1%-1.0%的浓度范围内,易于配方中的 油相相混合。在护肤雪花膏、运动药液、脚用止 痛膏、刮胡须液、洗发液中均可使用。
目前已有产品
生物素标记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Biotin-Avidin—System,BAS) 放大系
生物素

生物素原发表日期: 2007-03-29--------------------------------------------------------------------------------------------分子式:C10H16N2O3S分子量:244.31熔点:231-233℃-----------生物素(biotin),又名维生素H,其补充物为右旋生物素(D-生物素)制剂,纯品一般含 D-生物素98%以上,是一种近白色结晶性粉末,在冷水中溶解度低,随水温升高其溶解度增加,但高温时稳定性受到影响,配制生物素溶液时,最适温度为50℃左右。
生物素是稳定性较好的一种维生素,对氧化、还原、微量元素都很稳定,强酸、强碱、紫外线对生物素稍有影响,生物素对热敏感。
生物素在饲料中使用量极微,其饲用商品制剂一般为含D-生物素1%或2%的预混合料。
其产品有两种形式即载体吸附型生物素和与一定载体混合后经喷雾干燥制得的喷雾干燥型生物素制剂。
喷雾干燥型粒度比前者小,其水溶性和吸湿性因载体不同而不同。
两种产品在干燥密闭条件下都较稳定,在含有微量元素的干燥预混合料中有少量损失,在干粉料的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生物素的损失不大,但贮存温度明显增加生物素的损失。
在低于70℃的一般制粒条件下,生物素的损失一般为5%~10%.随调质蒸气量增加,饲料在调质器中停留时间的延长,压制颗粒温度的提高,生物素的损失增加,高者可达40%~50%。
制粒温度超过80℃时,生物素的损失为20%~30%,随后贮存期的月损失率也增加为2%~5%。
膨化处理对生物素的破坏也较大,为15%~20%,膨化饲料在贮存期间生物素的损失不大,约为每月2%。
宠物罐头饲料的灭菌处理和贮存期间生物素的损失极微。
随灭菌温度和时间的不同,生物素的损失为10%~30%。
物化性质:无色至近无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232-233℃。
25℃时的溶解度(mg/100ml):水-22;95%乙醇-80。
生物素名词解释

生物素名词解释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 族维生素。
生物素在人体内参与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细胞生长、毛发和皮肤健康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还在一些酶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参与羧化反应等。
生物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如动物肝脏、蛋黄、牛奶、豆类、坚果和一些蔬菜等。
人体一般不易缺乏生物素,但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素食、某些肠道疾病或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生物素的吸收不良或缺乏。
生物素

*忧郁、郁闷、失眠、容易打瞌睡等神经症状
*容易疲倦、慵懒无力、肌肉涨痛,与缺乏其他B群维生素的症状相同
生物素H化学式
*少年白发或已有秃顶迹象者
*好吃生蛋者
*正服用抗生素或璜胺药剂者
主要食物:
*牛肝、猪肝、猪肾、鸡肉、羊肉、蛋黄、牛奶、水果、糙米、小麦胚芽、啤酒酵母、酵母菌
生物素 - 补给须知:
*生物素与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碱酸合并使用功效更佳
*生物素的补充剂为锭剂或胶囊,应整颗和水吞服,不可咬碎。此外,若非医生特别指示,否则应在用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以降低对胃部的刺激。
生物素 - 需要人群
1、好吃生鸡蛋和饮酒、喝咖啡的人需要补充生物素;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药剂的人每天至少要摄取25μg;
3、头发稀疏的男性摄入生物素,防止脱发效果明显;
4、在妊娠期间,生物素会明显流失,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补充。
扩展阅读:
由上海斯诺美(国际)授权生物医学技术服务中心A83部斯诺美-全球生物医学美容领军品牌!客户服务:客户服务顾问: 杨小姐 18621669856联系人:戴先生 斯诺美总机:021-31001871招商传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51685936官方网站:
生物素 - 主要功能:
生物素H草莓来源
*帮助脂肪代谢
*协助代谢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
*促进汗腺、精神组织、骨髓、男性性腺、皮肤及毛发的正常运作和生长
*预防白发及脱发,有助治疗秃头
*维持皮肤正常功能,减轻湿疹、皮肤发炎症状
*缓和肌肉疼痛
缺乏症状:
*头皮屑多,容易掉发,少年白发
细菌中生物素的作用

细菌中生物素的作用
在细菌中,生物素具有以下作用:
1. 辅因子:生物素是许多酶的辅因子,它能够与酶结合并参与酶催化的反应,促进酶活性。
生物素通过与酶的一个亚基结合形成活性复合物,以促进特定代谢途径的进行,例如脂肪酸合成、葡萄糖分解等。
2. 羧化酶底物:生物素参与了多种羧化酶(carboxylase)酶的
反应,例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和丙
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等反应。
这些羧化酶的活
性依赖于与生物素结合的羧化酶载体蛋白,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基团,参与代谢途径的进行。
3. 基因表达调控:生物素在细菌中还参与了基因的表达调控。
细菌中的生物素复合物可以与DNA结合,在一些特定的启动
子区域上调控基因的转录水平,影响基因的表达。
综上所述,生物素在细菌中具有辅因子、羧化酶底物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作用,参与了细菌的多种代谢途径和生物学过程。
生物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生物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生物素是一种B族维生素,也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
其在人体内是一种重要的辅酶,可促进细胞内酶反应的进行,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本文将介绍生物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生物素的合成生物素的合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体合成和生物素环的形成。
前体合成依赖于微生物合成,而生物素环的形成则是通过独特的酶催化活性完成的。
生物素的前体合成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7,8-二氢生物素合成,第二阶段是由7,8-二氢生物素转化成生物素。
该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包括淀粉酶、戊糖酶、甘氨酸羧化酶等。
而生物素环的形成则是由生物素合成酶完成的。
二、生物素的应用研究由于生物素在细胞代谢和酶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将介绍生物素在生命科学研究、检测技术和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1.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生物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分离和富集含生物素结构的蛋白质和核酸,诊断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细胞信号传导等领域。
如ELISA、Western blot等免疫学实验技术中,也广泛应用生物素进行检测和标记等。
2. 检测技术领域生物素作为一种标记反应物在荧光、化学发光、金颗粒染色等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生物素素染色技术能够使分子的位置和数量得到高效的检测,并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步骤简单等优点。
3. 药物开发领域生物素及其衍生物也常用于药物开发领域。
例如,在生物素与荧光染料的偶联反应中,可以设计出一种具有良好细胞渗透性的细胞成像探针,从而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三、结论生物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辅酶,在细胞代谢和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生命科学研究和检测技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未来,随着技术和研究的不断进步,相信生物素及其应用研究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素作用和功效

生物素作用和功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者生物素B7。
它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功效。
生物素是一种可溶性维生素,对于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我们常常可以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生物素,也可以通过维生素补充剂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生物素在人体内有着多种重要的作用,生物素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它可以帮助人体细胞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进行代谢。
生物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分解,从而产生能量。
生物素也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再生,对于皮肤、头发和指甲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物素对于皮肤的健康有着显著的功效。
生物素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更新,使肌肤更加明亮、光滑。
生物素还可以帮助保持皮肤水分,减缓皮肤老化的过程。
许多护肤产品都含有生物素成分,以帮助改善皮肤质地和亮度。
生物素也对头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素可以促进头发的生长,减少脱发现象。
缺乏生物素会导致头发变得脆弱、干燥、易断裂。
摄入足够的生物素对于头发的健康十分重要。
指甲的健康也需要生物素的支持。
生物素可以增加指甲的硬度和强度,降低指甲易断裂的风险。
生物素也可以改善指甲的质地,使其更加光滑、有光泽。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用和功效,生物素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作用。
生物素可以帮助调节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
生物素还能够帮助维持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第二篇示例:生物素(又称为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它对人体的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生物素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不能够自行合成。
生物素在人体内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对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生长发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素的主要作用和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细胞代谢:生物素在细胞中参与了多种代谢反应,特别是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谢。
生物素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正常新陈代谢,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缺乏生物素会导致体内某些物质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使得身体不能正常运作。
生物素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素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生物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维生素B7。
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中的一员。
生物素在人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等生理过程。
它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修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生物素主要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肉类、鸡蛋、豆类、坚果和蔬菜等。
此外,肠道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产生生物素,为人体提供额外的补充。
生物素在人体中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它是许多酶的辅酶,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的催化作用。
其次,生物素对于葡萄糖的合成和释放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生物素还对皮肤、头发和指甲的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生物素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其作用涉及能量代谢、细胞生长和生物合成等多个方面。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生物素的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此外,生物素在医学和美容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值得期待。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生物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概述,引入读者对于生物素的认识。
此外,还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生物素的定义、来源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在生物素的定义部分,会对生物素的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说明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功能。
生物素的来源部分会介绍生物素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和合成途径,展示出生物素分布的广泛性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而生物素的作用部分会系统地介绍生物素在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理功能,例如作为辅酶参与多种酶促反应、影响基因表达等。
结论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归纳出生物素的主要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生物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安排,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生物素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素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
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生物素、亲和素的概念,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的主要类型,原理和临床应用;
熟悉: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的类型、原理及临床应用;
了解:生物素及亲和素特性及其结合抗体的制备方法,各检测技术方法的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胶体金与免疫金制备:生物素及亲和素特性及其制备,生物素的制备。
2.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的类型、原理。
3.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临床应用与评价。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既能用于标记蛋白质氨基,又能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是
A.BNHS
B.BCHZ
C.BHZ
D.MPB
E.BCNHS
2.间接法BA的反应模式为
A.Ag-(Ab-B)-A*
B.Ag-Ab1-(Ab2-B)-A*
C.Ag-(Ab-B)-A-B*
D.Ag-(Ab-B)-AB*C
E.Ag-Ab1-(Ab2-B)-A-B*
3 下列哪一项属于长臂活化生物素
A.BNHS
B.BHZ
C.BCNHS
D.BCHZ
E.MPB
4.MPB是氯化生物胞素与3-(N-马来酰亚胺-丙酰)-N-BNHS在什么溶液中反应后制得的
A.二甲基甲酰胺
B.碳二亚胺
C.N-羟基丁二酰亚胺
D.马来酰亚胺
E.水合肼
5.每个亲和素能结合多少个分子的生物素
A.1
B.2
C.3
D.4
E.5
6.生物素通过噻吩环戊酸侧链上的什么部位与多种大分子偶联
A.羰基
B.-NH
C.
羧基
D.-CH3
E.-NH2
7.常用于标记抗体的活化生物素是
A.BNHS
B.BHZ
C.BCNHS
D.BCHZ
E.MPB
8.在生物素标记抗体时,生物素:IgG 的比例(mg/mg)为多少时,效果较好
A.1:1
B.3:1
C.4:1
D.2:1
E.5:1
9.在用生物素标记酶时,酶活性会降低的是
A.HRP
B.葡萄糖氧化酶
C.β-Gal
D.AP
E.LDH
10.亲和素-生物素化碱性磷酸酶(ABAP)复合物的制备是将亲和素溶液与生物素化AP按多少浓度比反应后制得
A.1:1
B.2:1
C.3:1
D.4:1
E.5:1
11.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是
A.BHZ
B.MPB
C.光生物素
D.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
E.BNHS
12.标记蛋白质巯基的活化生物素是
A.MPB
B.BNHS
C.BHZ
D.光生物素
E.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
13.制备ABC复合物时,亲和素的浓度不能高于
A.10ug/ml
B.20ug/ml
C.30ug/ml
D.35ug/ml
E.40ug/ml
14.标记核酸的活化生物素,下列哪项除外
A.MPB
B.光生物素
C.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
D.BNHS
E.BHZ
15.用活化生物素标记核酸的方法,下列哪项除外
A.缺口移位法
B.光化学法
C.化学偶联法
D.放射免疫法
E.末端标记法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记反应时,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应有适当比例
B.一般每个抗原或抗体分子标记1-3或3-5个生物素分子较为适宜
C.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
D.生物素与酶结合后,酶活性不受影响
E.为减少空间位阻影响,常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
17.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
A.缺口移位法
B.化学偶联法
C.光化学法
D.末端标记法
E.电化学法
二、填空题
1.不受位阻效应影响,更易发挥生物素活性作用的是()。
2.用于标记蛋白质醛基的,适用范围较BHZ宽的活化生物素是()。
3.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光敏基团可转变为芳香基硝基苯而直接与腺嘌呤N7位氨基结合
的是()。
4.生物素化蛋白质衍生物有二类,一种是(),另一种是()。
5.用于亲和素标记的物质中,最常用的是(), ()和()。
三、名词解释
1.亲和素
2.BA法
四、简答题
1.简述常用于标记核酸分子的活化生物素有哪几种。
2.简述生物素化蛋白质衍生物的特性。
3.简述BAS的特点。
4.简述几种常用于标记不同类型生物大分子的活化生物素。
5.简述BAS在应用中的二种基本类型。
五、论述题
1.试述ABC法的原理。
2.试述BAB-ELISA夹心法测抗原的原理及过程。
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与题解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 B
2 B
3 C
4 A
5 D
6 C
7 A
8 D
9 D 10 D
11 E 12A13.E 14.A 15.D 16.D 17.E
二、填空题
1 BCNHS
2 BCHZ
3 光生物素
4 生物素化的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抗原、抗体),标记材料(如酶)结合生物素后制成的标记
物
5.酶,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胶体金
三、名词解释
1.亲和素:亲和素亦称抗生物素蛋白、卵白素,是从卵蛋白中提取的一种由4 个相同亚基组成的碱性糖蛋白,每个亲和素能结合4 个分子的生物素。
2.BA(或LAB)法是以标记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直接与免疫复合物中的生物素化抗体连接进行检测。
四、简答题
1.①光生物素:是一种化学合成的衍生物,用于DNA或RNA的标记。
生物素通过噻吩环戊
酸侧链上的羧基与多种大分子偶联活化后,可用于标记各种蛋白质形成生物素化蛋白质衍生物。
而且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联结多个生物素分子,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比活性,在和亲和素反应中成为多价。
生物素化大分子的多价性,是BAS 多级放大作用的物质基础。
生物素化蛋白质衍生物有二类,一种是生物素化的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抗原、抗体),另一种是标记材料(如酶)结合生物素后制成的标记物。
②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先将生物素与某种脱氧核苷酸连接成活化生物素,再采用缺口移位法而掺入到双链DNA中。
③BNHS和BHZ:二者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与核酸胞嘧啶分子中的N4氨基交联,使核酸分子
生物素化。
2.BAS 在反应中的基本类型有二种:一类以游离亲和素为中间物,分别连接包含生物素化大
分
子的待检反应体系和标记生物素,称为BAB 法;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亲和素-生物素化酶复合物技术(ABC)。
另一类是直接用标记亲和素连接生物素化大分子反应体系进行检测的BA法,或称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LAB)。
3.①灵敏度高,②其反应呈高度专一性,③稳定性高,④适用范围广,⑤实验成本低。
4.①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如BNHS,BCNHS。
②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如BHZ,BCHZ。
③标记蛋白质巯基的活化生物素,如MPB。
④标记核酸的活化生物素,如光生物素。
5.BAS在反应中的基本类型有二种:一类以游离亲和素为中间物,分别连接包含生物素化大分子的待检反应体系和标记生物素,称为BAB法;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亲和素-生物素化酶复合物技术(ABC)。
另一类是直接用标记亲和素连接生物素化大分子反应体系进行检测的BA 法,或称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LAB)。
五、论述题
1.其原理是预先按一定比例将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与酶标生物素结合,形成可溶性的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 或SABC)。
当其与检测反应体系中的生物素化抗体(直接法)或生物素化第二抗体(间接法)相遇时,ABC(或SABC)中未饱和的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结合部位即可与抗体上的生物素结合,使抗原-抗体反应体系与ABC(或SABC)标记体系连成一体进行检测。
2.BAB-ELISA夹心法测抗原的原理:用生物素化的抗体替代常规ELISA中的酶标抗体,与
已与固相抗体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然后连接亲和素及酶标生物素,从而使反应信号放大,提高检测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