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一)D卷

合集下载

北京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1)

北京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1)

北京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1)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

B.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C.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A.错误。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除旧”“守岁”等各种习俗。

然而随着最近几年过洋节风气的盛行,过中国年的“年味”渐淡。

为增加我国传统的“年味”,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下列建议中不是很适合的一项是()A. 写春联贴家门增加过年喜庆气氛。

B. 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以庆贺新年。

C. 全家人驾车出游过有意义的新年。

D. 街坊邻居之间互相道个喜拜个年。

【答案】 C【解析】【分析】写春联,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街坊道喜拜年这几种都属于传统习俗,有“年味”。

驾车出游属于现代。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能力。

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文化常识的积累,考生在做该题时要明确题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注意对选项进行仔细的辨析。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 C【解析】【分析】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2.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作品之一。

C.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一般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

北京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

北京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

北京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云南)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2. (2分) (2019九下·犍为模拟)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C .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汉阴”指汉水北岸。

D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3. (2分) (2018八上·乐陵开学考) 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 .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戏剧人物的塑造,大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来进行。

C.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D. 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雷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答案】 D【解析】【分析】D项,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雷雨》是话剧作家曹禺的话剧。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B.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C.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

D. 1978年“归来”以后,诗意变得更警策,通过镜像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答案】 C【解析】【分析】C选项描述的是泰戈尔《园丁集》的特点。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做本题时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B.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D.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2024北京中考语文试题

2024北京中考语文试题

1.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A.《朝花夕拾》(答案)
B.《野草》
C.《呐喊》
D.《彷徨》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描绘的是哪种情境?
A.诗人落榜后的失落
B.诗人中举后的喜悦(答案)
C.诗人游山玩水的闲适
D.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3.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
A.忍辱负重(答案)
B.破釜沉舟
C.闻鸡起舞
D.指鹿为马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
A.杜甫
B.陆游(答案)
C.王安石
D.白居易
5.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聊斋志异》(答案)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绘的是哪个地区的景色?
A.江南水乡
B.北方草原(答案)
C.西南山地
D.东南沿海
7.下列哪个词语与“慷慨激昂”意思相近?
A.兴高采烈(答案)
B.郁郁寡欢
C.心平气和
D.垂头丧气
8.“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A.项羽(答案)
B.刘备
C.曹操
D.孙权
9.下列哪部作品是曹雪芹的著作?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答案)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中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答案)。

北京2024中考语文试卷

北京2024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罗贯中B. “诗仙”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C.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梁山好汉反抗欺压的故事(正确答案)D. 《西游记》的背景设定在明朝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轻轻地问:“你,好吗。

”B.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C. “快来呀”!她兴奋地喊道。

(正确答案)D. 书架上摆满了书,有《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急待B. 脍灸人口C. 竭泽而渔(正确答案)D. 世外桃园下列对古诗词名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孤独感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答案)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现了诗人对月光的恐惧下列关于文学流派或运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现实主义强调表现个人情感和想象,忽略客观现实B. 浪漫主义文学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为创作原则C.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正确答案)D. “现代主义”文学主张回归传统,强调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下列成语典故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项羽(正确答案)B. 指鹿为马——刘邦C. 闻鸡起舞——祖冲之D. 完璧归赵——廉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

(正确答案)C. 能否坚持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D. 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B.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称为“榜眼”C.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正确答案)D.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和兰下列对古代诗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唐代诗人,其作品以沉郁顿挫著称。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专项总复习之文学常识(含答案)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专项总复习之文学常识(含答案)

2018年北京中考总复习 第四部分 文学常识1.右侧这幅油画中的主要人物是名著《 》中的 和 。

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现当代文学馆,文学馆里一定会有以下谁的名字?( )A.雨果B.梁启超C.吴敬梓D.鲁迅3.鲁迅先生十分喜爱梅花,曾请人刻过一枚“只有梅花是知己”的印章,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也爱梅花,书屋的后园就植有几株腊梅,曾为少年鲁迅的书塾生活增添几分趣味。

我们学习过鲁迅叙写这段往事的作品《 》,这篇文章收录在他的散文集《 》中。

4.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佩戴一脸谱头盔(见下图),获得了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语,用一句话写出头盔上所绘的人物和她的主要事迹。

(不超过12个字)5.下面的文字是学校图书馆中某部名著腰封上的推介语,阅读后完成填空。

这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启迪心灵的名家大作,它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告诉人们保护海洋资源与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人们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

总而言之这是作者对于种种社会现象的含蓄回应。

这部名著是 (《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镜花缘》)。

作者是 。

6.下面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语句,对其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选自《范爱农》B.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选自《狗·猫·鼠》D.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选自《藤野先生》7.《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主要讲述 号潜艇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下面《海底两万里》的连环画,表现了尼摩船长性格特点是。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

北京市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一)C卷

北京市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一)C卷

北京市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一)C卷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八上·鄞州月考)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或者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包括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而特写不是一种通讯。

B . 标题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C . 新闻角度的选择要考虑受众的特点,不同的新闻媒体,面对的读者群不同,新闻写作编辑的角度就不同,这是读者意识的体现。

D . 司马迁从着手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到完成《史记》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

这体现了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

2.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小说《热爱生命》表现了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意志,戏剧《威尼斯商人》则刻画一个著名的吝啬鬼夏洛克的形象。

它们的作者杰克·伦敦与莎士比亚都是英国人。

B . 《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捕蛇者说》中的“说”这种文体或因事而论,或抒发感触,都是为表达一个道理。

C . 《在烈日和暴雨下》细致描绘日之烈与雨之暴,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的痛苦;《故乡》通过“回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的对比描写表现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

D . 高尔基的《海燕》与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都是散文诗,《史记》与《左传》分别是记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柳宗元与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2分)(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学。

《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则是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一)D卷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 . 早上B . 中午C . 傍晚D . 下午2. (2分)下列对《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有非凡的想象力,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

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

B . 《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1866年,有人在海上见到,误以为是一条独角鲸。

C .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一行人一路经历了许多险情,例如:土人围攻、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在印度洋和鲨鱼搏斗,尼摩船长还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D .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有许多科学幻想,如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3. (2分)(2019·钦州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 .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 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

C . 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 .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

4. (2分) (2017八上·澧县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B . 《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是纪弦。

C . 《一片槐树叶》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一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

D . 《樵夫,别砍那棵树》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5. (2分)(2018·凉山)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 .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130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裰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要孩。

C .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D . 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6. (2分)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A . 《新诗》B . 《诗镌》C . 《诗创造》D . 《诗》7. (2分) (2017七上·浦东期中) 下列知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代表人物,前者为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后者属于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B . 批注读书法中,批注的内容大体可以归为注释、提要和批语三类。

C . “净”俗称花脸,包拯、张飞、曹操等人物形象都属于“净角”。

D . 对比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同”是对比的前提和关键,“异”是对比的基础和重点。

8. (2分)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 . 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 .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 . 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 . 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9. (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当的一组是()A .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的作者涂元季是钱学森的秘书。

B . 《梁思成的故事》作者李辉,现代建筑学家。

C . 《克隆拔术的伦理问题》作者邱仁宗是当代学者。

D . 《我们这双手》作者恩里克科佩里亚斯是西班牙的当代作家。

10. (2分) (2016九上·江苏期中) 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等名著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A . 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 . 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 .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起起落落的拉车生涯,展现了旧北京穷苦人生活的世俗风情,揭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D .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11. (2分)(2017·巴中)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 . 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居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12. (2分)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A .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 . 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 . 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 .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13. (2分)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 .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C . 乡里无不称其善也D .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4. (2分)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

B .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

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

C . 传说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D . 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

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

15. (2分)“香山居士”是下面哪位文人的号?()A . 苏轼B . 欧阳修C . 李白D . 白居易16. (2分) (2017九上·灯塔月考)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格列佛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B .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流落到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

C . 《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

D . 《格列佛游记》中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17. (2分)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A . 月老B . 千金小姐C . 新郎D . 岳父18. (2分)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

()A . 曲艺B . 相声C . 杂剧D . 话剧19. (2分) (2017九上·建瓯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B .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 . 《故乡》《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 .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20. (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课文《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 .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头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 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构成: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她又像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梦幻”和“求索”是贯穿小说的比喻。

D .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21. (2分)曾在厦大任教的史学家顾颉刚,不但是“疑古派”的代表,在其它方面也多有建树。

他曾于30年代创立了()A . 史地学报B . 禹贡学会C . 史料学派D . 甲骨学派22. (2分)古人创作讲究精益求精,唐代诗人贾岛就曾有过辛苦的创作经历,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两句诗是()A .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B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C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3.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 . 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为60年。

D .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出清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2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它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B . 《秋水》选自《庄子》,成语“望洋兴叹”就出自本文。

C . 《扁鹊见蔡桓公》告诉我们大与小、多与少是相对的。

D . 《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

25. (2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A . 《论语》B . 《孟子》C . 《战国策》D . 《墨子》26. (2分)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小说在唐代叫做()A . 传奇B . 话本C . 拟话本D . 小说27. (2分)下面哪句是道家语()A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B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C . 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D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