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_网格型问题
中考专题之网格问题

• 6. 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 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是网格线的 交点)和点A1. (1)画出一个格点△A1B1C1,并使它与△ABC全等 且A与A1是对应点; (2)画出点B关于直线 AC的对称点D,并指出 AD可以看作由AB绕A点,如图,平移即可: (2)作图如下, ∵AB= 10 ,AD= 10,BD= 2 5,∴AB2+AD2=BD2。 ∴△ABD是直角三角形。 ∴AD可以看作由AB绕A点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 考点:弧长的计算;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圆 周角定理。 • 分析:求弧AC的长,关键是求弧所对的圆心角,弧所在 圆的半径,连接OC,由图形可知OA⊥OC,即∠AOC= 90°,由勾股定理求OA,利用弧长公式求解. • 解答:解:连接OC,由图形可知OA⊥OC, 即∠AOC=90°, 由勾股定理,得OA= 5 5 90 5 ∴弧AC的长= 180 = 2 •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的运用. 关键是熟悉公式:扇形的弧长=
n r . 180
• 4. 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 2,宽为1,A.B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也在 网格格点上,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 则满足条件的点C个数是( ) • A.2 B.3 C.4 D.5
•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 • 分析:根据三角形ABC的面积为2,可知三角形的 底边长为4,高为1,或者底边为2,高为2,可通 过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图得出结果. • 解答:解:C点所有的情况如图所示: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此类题 应选取分类的标准,才能 • 做到不遗不漏,难度适中.
• 【答案】(Ⅰ)23。 • (Ⅱ)如图,让直尺有刻度一边过点A,设该边 与过点B的竖直方向的网格线交于点C,与过点B 水平方向的网格线交于点D,保持直尺有刻度的 一边过点A,调整点C、D的位置,使CD=5cm,画 射线AD,此时∠MAD即为所求的∠α。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网格型问题

网格型问题一、选择题1.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 B 的值为(B ) A.12 B.22 C.32 D.33【解析】 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则AD =BD =4,∴AB =42,∴cos B =442=22.(第1题)(第2题)2.如图,在方格纸上,△DEF 是由△ABC 绕定点P 顺时针旋转得到的.如果用(2,1)表示方格纸上点A 的位置,(1,2)表示点B 的位置,那么点P 的位置为(A )A .(5,2)B .(2,5)C .(2,1)D .(1,2)【解析】 提示:连结BE ,AD ,分别作BE 和AD 的中垂线,其交点即为点P 的位置.3.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 平移后的位置如图②所示,那么下面平移中正确的是(C )(第3题)A .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左平移1格B .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左平移2格C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1格D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4.如图,扇形OAB 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若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B )(第4题)A.12B.22C. 2 D .2 2【解析】 展开图的圆心角=r l ×360°=r 22×360°=90°,∴r =22.5.如图,点A ,B ,C ,D ,E ,F ,G ,H ,K 都是7×8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DEM ∽△ABC ,则点M 应是F ,G ,H ,K 四点中的(C )(第5题)A .点FB .点GC .点HD .点K【解析】 ∵△DEM ∽△ABC ,∴DE DM =AB AC =46=23. ∵DE =2,∴DM =3,即点M 应是点H .6.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是两格点,如果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 的个数是(C )(第6题)A .6B .7C .8D .9【解析】 如解图,作AB 的中垂线过4个格点,分别以A ,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圆过4个格点,共8个.(第6题解)二、填空题7.如图,∠1的正切值等于13.【解析】 提示:∠1和以(2,3)为顶点的角相等.(第7题)(第8题)8.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连结其中的三个顶点得△ABC ,则AC 边上的高是355.【解析】 ∵AC =22+12=5,S △ABC =2×2-12×1×1-12×2×1×2=32,∴12×5·h =32,解得h =355.9.二次函数y =-(x -2)2+94的图象与x 轴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7个(提示:可利用备用图画出图象来分析).(第9题)【解析】 可画出草图如解图.(第9题解)图象与x 轴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7个,为点(1,0),(1,1),(2,0),(2,1),(2,2),(3,0),(3,1).10.如图,在一单位长度为1的方格纸上,△A 1A 2A 3,△A 3A 4A 5,△A 5A 6A 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 1A 2A 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2,0),A 2(1,-1),A 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 2016的坐标为(2,1008).(第10题)【解析】∵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的纵坐标的长度为斜边的一半,点A2(1,-1),A4(2,2),A6(-1,-3),A8(2,4),A10(-1,-5),A12(2,6),…,得到规律:当字母下标是2,6,10,…时,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字母下标的一半的相反数;当字母下标是4,8,12,…时,横坐标是2,纵坐标为字母下标的一半.∵2016÷4=504,∴点A2016在第一象限,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2016÷2=1008,∴点A2016的坐标为(2,1008).三、解答题11.已知梯形ABCD,请使用无刻度直尺画图.(1)在图①中画一个与梯形ABCD面积相等,且以CD为边的三角形;(2)在图②中画一个与梯形ABCD面积相等,且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第11题)【解析】(1)如解图①所示,△CDE即为所求.(第11题解)(2)如解图②所示,▱ABFG即为所求.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Rt△ABC,且点A(-1,3),B(-3,-1),C(-3,3),已知△A1AC1是由△ABC旋转得到的.(1)旋转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旋转角的度数是________.(2)以(1)中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分别画出△A1AC1顺时针旋转90°,180°的三角形.(3)设Rt△ABC的两直角边BC=a,AC=b,斜边AB=c,利用变换前后所形成的图案证明勾股定理.(第12题)【解析】(1)O(0,0),90°.(2)如解图.(第12题解)(3)由旋转可知,四边形CC 1C 2C 3和四边形AA 1A 2B 都是正方形. ∵S 正方形CC 1C 2C 3=S 正方形AA 1A 2B +4S △ABC , ∴(a +b )2=c 2+4×12ab ,即a 2+2ab +b 2=c 2+2ab , ∴a 2+b 2=c 2.13.如图①,在矩形MNPQ 中,点E ,F ,G ,H 分别在NP ,PQ ,QM ,MN 上.若∠1=∠2=∠3=∠4,则称四边形EFGH 为矩形MNPQ 的反射四边形.图②,图③,图④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AB =4,BC =8.理解与作图:(1)在图②,图③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作出矩形ABCD 的反射四边形EFGH .(第13题)计算与猜想:(2)求图②,图③中反射四边形EFGH 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 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启发与证明:(3)如图④,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M ,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解析】(1)作图如下(如解图①,解图②).(第13题解)(2)在解图①中,EF=FG=GH=HE=22+42=20=25,∴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8 5.在解图②中,EF=GH=22+12=5,FG=HE=32+62=45=35,∴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2×5+2×35=8 5.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为定值.(3)证法一:如解图③,延长GH交CB的延长线于点N.(第13题解③)∵∠1=∠2,∠1=∠5,∴∠2=∠5.又∵FC=FC,∠FCE=∠FCM=90°,∴△FCE≌△FCM(ASA),∴EF=MF,EC=MC.同理,NH=EH,NB=EB.∴MN=2BC=16.∵∠M=90°-∠5=90°-∠1,∠N=90°-∠3,∴∠M=∠N,∴GM=GN.过点G作GK⊥BC于点K,则GK=AB=4,KM=12MN=8.∴GM=GK2+KM2=42+82=4 5.∴四边形EFGH的周长=GH+HE+GF+EF=GH+HN+GF+FM=GN+GM=2GM=8 5.证法二:∵∠1=∠2,∠1=∠5,∴∠2=∠5.又∵FC=FC,∠FCE=∠FCM=90°,∴△FCE≌△FCM(ASA),∴EF=MF,EC=MC.∵∠M=90°-∠5=90°-∠1,∠HEB=90°-∠4,∠1=∠4,∴∠M=∠HEB,∴HE∥GF.同理,GH∥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FG=HE.又∵∠1=∠4,∠FDG=∠HBE=90°,∴△FDG≌△HBE,∴DG=BE.过点G作GK⊥BC于点K,则GK=AB=4,KM=KC+CM=GD+CM=BE+EC =8.∴GM=GK2+KM2=42+82=4 5.∴四边形EFGH的周长=2(GF+EF)=2(GF+FM)=2GM=8 5.。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网格作图题(含答案)

专题复习(三)网格作图题1.拟)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四边形ABCD(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按要求画出四边形AB1C1D1和四边形AB2C2D2.(1)以A为旋转中心,将四边形ABCD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四边形AB1C1D1;(2)以A为位似中心,将四边形ABCD作位似变换,且放大到原来的两倍,得到四边形AB2C2D2.解:(1)如图,四边形AB1C1D1为所作.(2)如图,四边形AB2C2D2为所作.2.二模)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写出B1点的坐标;(2)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2,写出B2点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B1点的坐标是(1,0).(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的三角形,B2点的坐标是(0,1).3.模)如图,已知A(2,3),B(1,1),C(4,1)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点.(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画出△A1B1C1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2B2C2;(3)若△ABC中有一点P坐标为(x,y),请直接写出经过以上变换后△A2B2C2中点P的对应点P2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根据题意,可得P的对应点P2的坐标为(-x,y-3).4.拟)如图,在9×7的小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在网格的格点上.将△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再将△ABC按一定规律依次旋转:第1次,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C1;第2次,将△A1BC1绕点A1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2;第3次,将△A1B1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2;第4次,将△A2B2C2绕点B2顺时针旋转90°得到△A3B2C3,依次旋转下去.(1)在网格中画出△A′B′C′和△A2B2C2;(2)请直接写出至少在第几次旋转后所得的三角形刚好为△A′B′C′.解:(1)△A′B′C′和△A2B2C2的图象如图所示.(2)通过画图可知,△ABC至少在第8次旋转后得到△A′B′C′.5.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和点O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请画出△A2B2C2,使△A2B2C2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3)在(1)、(2)中所得到的△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吗?若成轴对称,请画出对称轴;若不成轴对称,请说明理由.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直线a,b即为所求.6.级二模)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A ,B ,C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将△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A 1B 1C 1,然后将△A 1B 1C 1绕点C 1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2B 2C 1.(1)在网格中画出△A 1B 1C 1和△A 2B 2C 1;(2)计算线段AC 在变换到A 2C 1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算)解:(1)如图,△A 1B 1C 1和△A 2B 2C 1为所作.(2)线段AC 在变换到A 2C 1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S =2×2+90·π·(22)2360=4+2π.7.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将△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 1B 1C 1;(2)请画出△AB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 2B 2C 2;(3)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找出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1,-1),连接BA′,与x 轴交点即为P.如图所示,点P 坐标为(2,0).8.模拟)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3),B(-1,0),C(4,0).(1)经过平移,可使△ABC 的顶点A 与坐标原点O 重合,请直接写出此时点C 的对应点C 1坐标;(不必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2)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画出△A′BC′并写出A′点的坐标;(3)以点A 为位似中心放大△ABC ,得到△AB 2C 2,使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为1∶4,请你在网格内画出△AB 2C 2.解:(1)∵经过平移,可使△ABC的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A点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故C1坐标为(1,-3).(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A′点的坐标为(-4,4).(3)如图所示,△AB2C2即为所示.。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38课 网格型问题

点评:(1)本题给出一段资料,提供网格作为探索问题的工具,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
线、高的性质以及特
较大.
(2)理解λA 的意义,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1)如解图 10,作 BC 边上的中线 AD.∵AC⊥DC,∴λA=CBDD=1.
边上的高和中线,点
D
是垂足,点
E
是
BC
的中点,规定:λA
=DE.特别地, BE
当点 D,E 重合时,规定:λA=0.另外,对λB,λC 作类似的规定.
(1)如图 38-10②,在△ABC 中,∠C=90°,∠A=30°,求λA,λC;
(2)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 1 的 4×4 的方格纸上,画一个△ABC,使其顶点
4aa++kk==30,,解得
a=-1, k=4,
∴y=-(x-2)2+4=-x2+4x.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可得到另一条符合题
意的抛物线,
可平移 6 次,
∴一共有 7 条抛物线.
同理: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也有 7 条.
∴满足上述条件且对称轴平行于 y 轴的抛物线条数是 7+7=14.故选 C.
名师点拨
与图形变换有关的网格型问题,常常会考查网格中的 画图、图形描述或图形操作、运动轨迹的路径(面积)、以 及利于网格进行图案或方案设计等方面,一般而言,这类 问题常常会以我们学过的平移、旋转与对称的知识为基 础,难度不大,掌握图形变换的本质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预测演练 3-1】 如图 38-8,8×8 方格纸上的两条对称轴 EF ,MN 交于中心点 O,对△ABC 分别作下列变换:①先以点 A 为中心顺时针 方向旋转 90°,再向右平移 4 格,向上平移 4 格; ②先以点 O 为中心 作中心对称图形,再以点 A 的对应点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 90°;③ 先以直线 MN 为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 4 格,再以点 A 的对应 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其中能将△ABC 变换成△PQR 的是
专题02网格类作图题中考题型训练(原卷版)

专题2 网格类作图题中考题型训练1.(2022•荆州)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图中△ABC为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作图,不需证明.(1)在图1中,作出与△ABC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要求所作格点三角形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不与△ABC重叠;(2)在图2中,作出以BC为对角线的所有格点菱形.2.(2022•宁波)图1,图2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分别按要求画出图形.(1)在图1中画出等腰三角形ABC,且点C在格点上.(画出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以AB为边的菱形ABDE,且点D,E均在格点上.3.(2022•丽水)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1)如图1,作一条线段,使它是AB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2)如图2,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和AC是它的两条边;(3)如图3,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4.(2022•衢州)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点A,B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在格点上),并写出结论.(1)在图1中画一条线段垂直AB.(2)在图2中画一条线段平分AB.5.(2022•长春)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网格中△ABC的形状是;(2)在图①中确定一点D,连结DB、DC,使△DBC与△ABC全等;(3)在图②中△ABC的边BC上确定一点E,连结AE,使△ABE∽△CBA;(4)在图③中△ABC的边AB上确定一点P,在边BC上确定一点Q,连结PQ,使△PBQ∽△ABC,且相似比为1:2.6.(2022•湖北)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是边AD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m,使m∥AB;(2)在图2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n,使n∥AD.7.(2022•江西)如图是4×4的正方形网格,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的角平分线;(2)在图2中过点C作一条直线l,使点A,B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8.(2023•锡山区校级模拟)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C均落在格点上,点B在网格线上.(Ⅰ)线段AC的长等于;(Ⅱ)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在线段AB上有一点P,满足AP=AC.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P.9.(2023•鄞州区校级一模)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均在格点上,在图1和图2中分别画出一个以点A,B为顶点且另两个顶点均在格点上的正方形,并分别求出其周长.10.(2023•衢州模拟)如图在7×7的方格中,有两个格点A、B.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画图.(1)在图1中画线段AB中点C;(2)在图2中在线段AB上找一点D,使AD:DB=1:2.11.(2023•宁波模拟)作图题(1)填空:如果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2,那么对角线的长为.(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端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不要求写画法和证明,但要标注顶点).①在图1中,画一个面积为4的菱形,且邻边不垂直.②在图2中,画平行四边形ABCD,使∠A=45°,且面积为6.12.(2023•杨浦区一模)新定义: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如图,已知在5×5的网格图形中,△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S△ABC=;sin∠ABC=;(2)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线段AB上求作一点P,使S△ACP=S△ABC.(不要求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13.(2023•武汉模拟)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7×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1)在图(1)中,A,B,C三点是格点,画经过这三点的圆的圆心O,并在该圆上画点D,使AD=BC;(2)在图(2)中,A,E,F三点是格点,⊙I经过点A.先过点F画AE的平行线交⊙I于M,N两点,再画弦MN的中点G.14.(2023•乌鲁木齐一模)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图①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ABC为格点三角形.在图①中,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M;(2)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AD∥BC,∠A=∠D,画出BC边的垂直平分线n.15.(2023•靖江市校级模拟)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9×7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三个格点都在圆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1)画出该圆的圆心O,并画出劣弧的中点D;(2)画出格点E,使EA为⊙O的一条切线,并画出过点E的另一条切线EF,切点为F.16.(2023•九台区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照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中作△ABC的中线BD.(2)在图②中作△ABC的高BE.(3)在图③中作△ABC的角平分线BF.17.(2023•迁安市模拟)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画图结果用实线表示.(1)在图(1)中画△ABC的高CH;(2)在图(1)的线段AC上画一点D,使得S△ABD:S△CBD=2:3;(3)在图(2)中C点的右侧画一点F,使∠FCA=∠BCA且CF=2.18.(2022•碧江区校级一模)操作理解,解答问题.(1)如图1:已知△ABC,AB=AC,直线CD∥AB;①完成作图: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CD于点P,连接PB.②试判断①中∠ABP与∠B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已知△ABC是格点三角形,点C在直线n上,且n∥AB;在直线n上画出点P,连接PB,使得∠PBA=∠CAB.(不用尺规作图)19.(2022•丽水模拟)图1,图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一个以AC为底边的等腰△ABC,使点B落在格点上.(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AC为对角线且面积为6的格点矩形ABCD(顶点均在格点上).20.(2022•婺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4×4的方格中,点A,B,C为格点,利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满足以下条件的图形(保留必要的辅助线).(1)在图1中画△ABC的中线BE.(2)在图2中标注△ABC的外心O并画出其外接圆的切线CP.21.(2022•海陵区校级三模)如图(1)(2),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均落在格点上,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1)图(2)所示的网格中,在半圆O上画出点P,连接AP,使AP平分∠CAB.22.(2022•吉安模拟)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的重心.(2)在图2中作∠AGB=∠ACB,且G是格点.23.(2022•绿园区校级模拟)如图①,②,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顶点A,B均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点C在小正方形的边上,以AC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画图.(1)如图①,在半圆上确定点D,使OD∥AB.(2)如图②,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确定点E,使AE=AC.(3)如图③,在线段AC上确定点F,使AF=AB.24.(2022•南关区校级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不写作法,保留画图痕迹)(1)在图①中,在BC上画一点D,使S△ABD=S△ACD.(2)在图②中,在BC上画一点E,使S△ABE:S△ACE=2:3.(3)在图③中,在ABC内画一点F,使S△ACF:S△ABF:S△BCF=2:3:3.25.(2022•长春模拟)图①、图②分别是10×8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两点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请在图①、图②中各取一点(点C必须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要求.(1)在图①中画一个△ABC,使∠ACB=90°,面积为5;(2)在图②中画一个△ABC,使BA=BC,∠ABC为钝角,并求△ABC的周长.26.(2022•二道区校级二模)图①、图②、图③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EF、MN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ADB=45°;(2)在图②中,画∠APB=45°,且点P在线段EF上;(3)在图③中,画∠AQB=45°,且点Q在线段MN上.27.(2022•香坊区校级三模)如图1、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以A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点B在小正方顶点上;(2)在图2中画出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C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ACD的面积为8,并直接写出tan A的值.28.(2022•瑞安市校级三模)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六边形构成的网格图,网格上的点称为格点.已知格点线段AB,利用网格图,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来完成下面几何作图.(1)请在图①中作一个格点等腰三角形△ABC;(2)请在图②在线段AB上求作点P,使得AP:BP=3:4.(要求: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29.(2022•江夏区模拟)用无刻度直尺作图:(1)如图1,在AB上作点E,使∠ACE=45°;(2)如图1,点F为AC与网格的交点,在AB上作点D,使∠ADF=∠ACB;(3)如图2,在AB上作点N,使=.(4)如图2,在AB上作点M,使∠ACM=∠ABC.30.(2022•阿城区模拟)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的方格纸中,线段AB和线段DE,点A、B、D、E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方格纸中画出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使△ABC的面积为10,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直接写出tan∠ABC的值;(2)在方格纸中画出钝角三角形DEF,使∠DEF=45°,点F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31.(2022•长春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A、B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作图,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①中,画等腰三角形ABC,使其面积为3.(2)在图②中,画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使其面积为5.(3)在图③中,画平行四边形ABEF,使其面积为9.32.(2022•朝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在8×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格点上,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要求说明理由.(1)如图1,过点A作线段AF,使AF∥DC,且AF=DC.(2)如图2,在四边形ABCD边上求作一点E,使点E与四边形ABCD某一顶点连线,能把该四边形分成的两部分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不重叠的三角形.(画一个即可)(3)如图3,在边AB上求作一点G,使∠AGD=∠BGC.。
中考数学复习:网格型问题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考点解析汇编网格型问题一、选择题1. (2011•台湾20,4分)如图为一张方格纸,纸上有一灰色三角形,其顶点均位于某两网格线的交点上,若灰色三角形面积为421平方公分,则此方格纸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公分( )A 、11B 、12C 、13D 、1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网格型。
分析:可设方格纸的边长是x ,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可求解.解答:解:方格纸的边长是x ,21x2﹣21•x•21x ﹣21•21x•43x ﹣21•x•41x=421x2=12.所以方格纸的面积是1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关键看到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得解.2. (2011湖北潜江,7,3分)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中A 、B 、C 为格点.作△ABC 的外接圆⊙O,则弧AC 的长等于( )A .π43B .π45C .π23D .π25考点:弧长的计算;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圆周角定理。
专题:网格型。
分析:求弧AC 的长,关键是求弧所对的圆心角,弧所在圆的半径,连接OC ,由图形可知OA⊥OC,即∠AOC=90°,由勾股定理求OA ,利用弧长公式求解.解答:解:连接OC ,由图形可知OA⊥OC,即∠AOC=90°,由勾股定理,得OA =2212+=5,∴弧AC 的长=180590⨯⨯π=25π.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熟悉公式:扇形的弧长=180rn ∙∙π.3. (2011•西宁)如图,△DEF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ABC( )A 、把△DEF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把△DEF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把△DEF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把△DEF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考点:平移的性质。
中考复习数学 网格作图与相关计算问题

网格作图与相关计算问题
D C
A
O
B
O
归纳总结
考题再现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 面直角坐标系△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2,-5),C(5,-4), (1)将△ABC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 画出两次平移后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画出△A1B1C1绕点C1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2B2C1,并写出点A2坐 标; (3)在(2)的条件下,求点A1旋转到点A2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 留π).
求点B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π)
O
x
考题再现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 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A(3,1),B(4, 4),C(2, 4). (1)请画出△ABC 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直 接写出点B1的坐标 (2)请画出△ABC 绕点O逆时针旋转 90°后的△A2B2C2. (3)在(2)的条件下,求点C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π).
y
O
x A
C B
考题再现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 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三个顶点 A(5,2)、B(5,5)、c(1,1)均在 格点上. (1)将△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画出△A1B1C1绕点C1顺时针旋转 90°后得到的△A₂B2C2,并写出点 A2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求△A1B1C1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y
C
中考数学题型专项(六)网格作图题(含答案)

题型专项(六) 网格作图题网格作图题是对图形变换的综合考查,在网格中可以同时考察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几种图形变换.此类题目属于图形的操作问题,在网格中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时,图形的每一个顶点都是关键点,可以将图形的变换操作转化为点的变换操作.此类题目属中档题,复习时注意练习即可.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3,-3),C(0,-4).(1)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解:(1)△A1B1C1如图所示.(2)△A2B2C2如图所示.2.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和△A1B1C1成中心对称.(1)请在图中画出对称中心O;(2)在图中画出将△A1B1C1沿直线DE平移5格得到的△A2B2C2;(3)要使△A2B2C2与△CC1C2重合,需将△A2B2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则至少要旋转90度.解:(1)如图,点O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3.山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3),B(-3,1),C(-1,3).(1)请按下列要求画图:①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画出△A1B1C1;②△A2B2C2与△ABC关于原点O中心对称,画出△A2B2C2;(2)在(1)中所得的△A1B1C1和△A2B2C2关于点M成中心对称,请直接写出对称中心M点的坐标(2,1).解:(1)①如图:△A1B1C1即为所求.②如图:△A2B2C2即为所求.4.拟)在下列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ABC中,∠C=90°,AC=3,BC=4.(1)试在图中作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1C1;(2)若点B的坐标为(-3,5),试在图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A,C两点的坐标;(3)根据(2)的坐标系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并标出B2,C2两点的坐标.解:(1)△AB1C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A(0,1),C(-3,1).(3)△A2B2C2如图所示,B2(3,-5),C2(3,-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3)、(-4,1)、(-2,1),先将△ABC沿一确定方向平移得到△A1B1C1,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1,2),再将△A1B1C1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2,点A1的对应点为点A2.(1)画出△A1B1C1;(2)画出△A2B2C2;(3)求出在这两次变换过程中,点A经过点A1到达点A2的路径总长.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3)OA1=42+42=42,点A 经过点A 1到达A 2的路径总长为52+12+90·π·42180=26+22π. 6.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3,1),C(-1,4).(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2)将△ABC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2BC 2,请在图中画出△A 2BC 2,并求出线段BC 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 2BC 2即为所示, 线段BC 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S =90×13π360=13π4. 7.龙区二模)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将△ABC 先向左,再向下都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2)请画出将△ABC 绕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 2B 2C 2;(3)在x 轴上求作一点P ,使△PAB 周长最小,请画出△PAB 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3)如图,△PAB 即为所求,P(2,0).8.拟)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和O 点都在正方形的顶点上.(1)以点O 为位似中心,在方格图中画出将△ABC 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A ′B ′C ′;(2)△A ′B ′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 ″B ′C ″,并求边A ′B ′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图形面积.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如图,△A″B′C″即为所求.S=90360π(22+42)=14π·20=5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格型问题一、选择题1. (2011•台湾20,4分)如图为一张方格纸,纸上有一灰色三角形,其顶点均位于某两网格线的交点上,若灰色三角形面积为421平方公分,则此方格纸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公分( )A 、11B 、12C 、13D 、1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网格型。
分析:可设方格纸的边长是x ,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可求解.解答:解:方格纸的边长是x ,21x2﹣21•x•21x ﹣21•21x•43x ﹣21•x•41x=421x2=12.所以方格纸的面积是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关键看到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得解.2. (2011湖北潜江,7,3分)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中A 、B 、C 为格点.作△ABC 的外接圆⊙O,则弧AC 的长等于( )A .π43B .π45C .π23D .π25考点:弧长的计算;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圆周角定理。
专题:网格型。
分析:求弧AC 的长,关键是求弧所对的圆心角,弧所在圆的半径,连接OC ,由图形可知OA ⊥OC,即∠AOC=90°,由勾股定理求OA ,利用弧长公式求解. 解答:解:连接OC ,由图形可知OA⊥OC, 即∠AOC=90°,由勾股定理,得OA =2212+=5,∴弧AC 的长=180590⨯⨯π=25π.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熟悉公式:扇形的弧长=180rn ∙∙π.3. (2011•西宁)如图,△DEF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ABC( )A 、把△DEF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把△DEF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把△DEF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把△DEF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考点:平移的性质。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网格图形的特点,结合图形找出对应点的平移变换规律,然后即可选择答案. 解答:解:根据图形,△DEF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可得到△AB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的性质以及网格图形,准确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2011湖北十堰,9,3分)如图,在网格中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若以该三角形一边为公共边画一个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一起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除了有一条公共边外,没有其它的公共点,新三角形的顶点不一定在格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新三角形有()A.4个 B.6个 C.7个 D.9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应用题;网格型。
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可知:以原三角形每条边为底边分别可以画出两个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一起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有6个,以原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腰画出一个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一起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以原三角形每条边为底边分别可以画出两个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一起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故3×2=6,同时,还可以以原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腰画出一个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一起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符合要求的新三角形有7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同时需要认真分析,避免遗漏,难度适中.5.(2011广东深圳,7,3分)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 B、 C、 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本题主要应用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分别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2只有选项B的各边为1与它的各边对应成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原三角形的三边长.6. (2011福建福州,10,4分)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A.B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个数是()A.2 B.3 C.4 D.5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三角形ABC的面积为2,可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高为1,或者底边为2,高为2,可通过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图得出结果.解答:解:C点所有的情况如图所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此类题应选取分类的标准,才能做到不遗不漏,难度适中.7. (2011福建厦门,5,3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将△ABC绕点A旋转后得到△ADE,则下列旋转方式中,符合题意的是()A、顺时针旋转90°B、逆时针旋转90°C、顺时针旋转45°D、逆时针旋转45°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此题根据给出的图形先确定出旋转中心,再确定出旋转的方向和度数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图形可知: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可得到△ADE.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在解题时,一定要明确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8. (2011甘肃兰州,4,4分)如图,A、B、C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CB 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B’,则tanB’的值为()A.12B.13C.14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分析:过C点作CD⊥AB,垂足为D,根据旋转性质可知,∠B′=∠B,把求tanB′的问题,转化为在Rt△BCD中求tanB.解答:解:过C点作CD⊥AB,垂足为D.根据旋转性质可知,∠B′=∠B.在Rt△BCD中,tanB= CD:BD= 1 3,∴tanB′=tanB= 1 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后对应角相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值的求法.9. (2011•玉林,10,3分)小英家的圆形镜子被打碎了,她拿了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一块碎片到玻璃店,配制成形状、大小与原来一致的镜面,则这个镜面的半径是()A、2B、5C、22D、3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
专题:网格型。
分析:再网格中找两点A、B(如图),根据OC⊥AB可知此圆形镜子的圆心在OC上,由于O 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故OA即为此圆的半径,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OA、OB,∵OC⊥AB,OA=OB∴O即为此圆形镜子的圆心,∵AC=1,OC=2,∴OA=22OCAC+=2221+=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根据题意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 (2011浙江嘉兴,3,3分)如图,点A 、B 、C 、D 、O 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 是由△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A .30°B .45°C .90°D .135°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网格型;数形结合.分析:△COD 是由△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由图可知,∠AOC 为旋转角,可利用△AOC 的三边关系解答;解答:解: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得,AC=4,∵OC2+AO2=(2+(2=16,AC2=42=16,∴△AOC 是直角三角形,∴∠AOC=90°.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角相等,本题也可通过两角互余的性质解答. 11. (2011浙江金华,10,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 ,B ,C 作一圆弧,点B 与下列格点的连线中,能够与该圆弧相切的是( )A .点(0,3)B .点(2,3)C .点(5,1)D .点(6,1) 考点:切线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专题:网格型。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的性质得出圆心所在位置,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OBD+∠EBF=90°时F 点的位置即可.解答:解:∵过格点A,B,C作一圆弧,∴三点组成的圆的圆心为:O(2,0),∵只有∠OBD+∠EBF=90°时,BF与圆相切,∴当△BOD≌△FBE时,∴EF=BD=2,F点的坐标为:(5,1),∴点B与下列格点的连线中,能够与该圆弧相切的是:(5,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垂径定理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得出△BOD≌△FBE 时,EF=BD=2,即得出F点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 (2011浙江舟山,3,3分)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 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A.30°B.45°C.90°D.135°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网格型;数形结合。
分析:△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由图可知,∠AOC为旋转角,可利用△AOC的三边关系解答;解答:解: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得,OC=2222+=22,AO=2222+=22,AC=4,∵OC2+AO2=(22)2+(22)2=16,AC2=42=16,∴△AOC是直角三角形,∴∠AOC=9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角相等,本题也可通过两角互余的性质解答.13.(2011山东青岛,6,3分)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的每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4,3)B.(4,3)C.(﹣2,6)D.(﹣2,3)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先写出点A的坐标为(﹣4,6),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即可判断出答案.解答:解:点A变化前的坐标为(﹣4,6),将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14. (2011山东省潍坊, 4,3分)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涂黑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两个小正方形涂黑.得到新的图形(阴影部分),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本题需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沿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对每一个图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沿某直线折叠,分成的两部分能互相重合∴它是轴对称图形B、∵沿某直线折叠,分成的两部分能互相重合∴它是轴对称图形C、∵绕某一点旋转180°以后,能够与原图形重合∴它是轴对称图形D、根据轴对称定义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在解题时要注意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实际相结合是本题的关键.15. (2011山东淄博9,4分)下列各个选项中的网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利用函数的图象解方程5x﹣1=2x+5,其中正确的是()A. B.C. D.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