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化学基础知识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学基础 • 实验探究与实践
01
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基本概念
01
02
03
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将物质分为纯净物、混合 物、单质、化合物等。
化学式与分子式
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式 子,包括分子式、实验式 、结构式等。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操作规程
掌握实验操作规程,遵守 实验安全规则,确保实验 安全。
实验安全防护
了解常见的实验安全防护 措施,如戴防护眼镜、手 套、口罩等。
实验事故处理
掌握常见的实验事故处理 方法,如火灾、烫伤、触 电等事故的处理措施。
02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组成 、电子云等概念。
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意识
实验安全知识
01
了解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环保意识培养
02
强调绿色化学理念,提倡减少实验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处理实
验废弃物,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03
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正确使用实验室安全设施,积极参
分类。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共价键理论
了解共价键的形成原理、极性共价键 等基本概念,以及共价键的类型和特 点。
分子轨道理论
了解分子轨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 及分子轨道的能级图和电子云的排布 。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沸点、溶解 度等物理性质,以及影响因素。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ppt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氮气
1、氮元素的存在及单质的物理性质
存 游离态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在 化合态形式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及有机物中
物 理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性 难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0.02体积的氮气。
思考题
1、1molMg在足量的氮气、空气、纯氧气、二
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 的固体质量由大到小的 排列次序是_二__氧__化__碳__>__氧__气___>_空__气__>__氮__气_____.
点燃
2Mg + O2 →2MgO
点燃
3Mg + N2 → Mg3N2
(40g) (100/3g)
2Mg + CO2 →点燃2MgO +C (46g)
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工业上怎样制取氮气?利用氮气的什么性质?
空气
液化
先气化 液态空气
氮气 b.p -195.8℃
后气化
氧气 b.p -18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氮的固定------把大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 1生物固氮
豆科作物根瘤中的固氮菌常温下将空气中的氮 气转化为硝酸盐。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1PPT课件

三、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 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 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NaHCO3)
胶头滴管用 过后应立即 洗净,再去吸 取其他药品. 滴瓶上的滴 管与滴瓶配 套使用.
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
⑴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不能和灯芯接触; ⑵集中加热前要预热; ⑶加热固体药品时,位置在盛药品的地方;加热液
体药品时,位置在其中下部; 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
液体加热时,管内容积不超过1/3,试管与桌面成 45度角,管口不能对着人; ⑸容器外壁的水加热前要擦干,防炸裂; ⑹加热完毕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炸裂.
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 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 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练习: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 应印有下列危险品标志中的
A
B
C
D
练习:在贴有下列图标的试剂中,你认为应密 封,谨慎存放在冷暗处的是( A、B、C、D)
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②可加热,常温时用作少量物质的 反应容器。 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①用于搅拌 ②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流 ③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
用来夹持试管。 防止烧损和腐蚀。
酒精灯是化学实 验加热时常用的 热源.
见使用及加热部分
胶头滴管用于 吸取或滴加少 量液体,滴瓶 用于盛放液体 药品.
【思考】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PPT课件 图文

H2SO4
2H+ + SO42-
从电离的角度给出酸的定义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 化合物。
思考与交流
写出 NaOH、KOH、C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
Na+ + OH-
KOH
K+ + OH-
Ca(OH)2
Ca2+ + 2OH-
从电离的角度给出碱的定义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那么这
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呢?
回顾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思考: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铁、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K2SO4溶液、铜。
小结: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小试身手:
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哪些能导电?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CO2 ④H2SO4 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电解质:②④⑧ 非电解质:③⑨
能导电: ①⑤⑦⑧
Na++HSO4_
NaHSO4 Na++H+ +SO42-
NaHCO3
Na++H++CO32-
NaHCO3
Na++HCO3 _
强酸酸式盐氢离子和酸根分开写 弱酸酸式盐氢离子和酸根不分开
拓展——酸、碱、盐的定义(电离角 度)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ppt课件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 硫酸铜溶 液中
铝丝上有红色物 质生成,溶液颜 色逐渐变淡
C1
铜丝浸入 硝酸银溶 液中
铜丝上有银白色 物质生成,溶液 由无色逐渐变为 淡蓝色
C2
铜丝浸入 硫酸铝溶
没有明显变化
液中
2Al+3CuSO4==3Cu+Al2(SO4)3 Cu+2AgNO3==2Ag+Cu(NO3)2
溶液反应.
Al能否与 NaOH溶液
反应?
现象:Al片放入盐酸、NaOH溶 液中都有气泡产生,点 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铝的特殊性:既能跟酸 反应产生H2,又能跟强 碱溶液反应产生H2。
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中的氧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性金 属 的 通
物理:
有金属光泽 导电 导热性 良好的 延展性和机械加工性.
化学: 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
一、钠的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观察
金属钠是 怎样保存的?
钠有哪些 物理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具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 质软; 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用刀切开 的一小块钠, 观察断面有 什么变化?
2.钠与氧气的反应
现象:
切开的光亮的金属断面 很快地变暗。
反应:
4Na + O2 = 2Na2O (常温下)
结论:
★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024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所有幻灯片ppt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所有幻灯片ppt课件•绪论与基本概念•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目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01绪论与基本概念化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的意义探索自然、改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物理、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密切相关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分类原子与分子1 2 3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及其表示方法摩尔与物质的量摩尔的概念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相同数目的基本单位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摩尔浓度等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升0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原子结构模型及发展历程周期族原子序数03020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特点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F除外);最低负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减去8(金属性与非金属性03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的形成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较大,形成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类型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形成和特点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化学键类型与物质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氢键与物质性质0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的应用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外接直流电源;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闭合回路。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 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归纳与整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引言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ຫໍສະໝຸດ 件【全册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归纳与整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册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全 册】目录
0002页 0106页 0157页 0221页 0256页 0340页 0431页 0506页 0595页 0666页 0760页 0881页 0925页
引言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归纳与整理 附录2 后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一ppt课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
烧瓶
用于较多量液体的反应或 蒸馏,需配合冷凝管使用 。
滴定管
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 液体,有酸式滴定管和碱 式滴定管之分。
容量瓶
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 度的溶液,不能加热。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
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 体。
分液漏斗
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滴加液体。
晶体的性质
晶体的性质包括熔点、沸点、硬度 、导电性、导热性等。这些性质与 晶体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是晶体 应用的基础。
03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 2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注意标明各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和单位、 正负号等。
3
反应热的计算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可燃性、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等)。
有机合成与推断
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
有机推断的基本方法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官能团、根据数据推断官能团数目、根据性质推 断官能团位置等。
02
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 桌上,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要 紧挨着试管口。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物质的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先预热,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 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 放液体的部位加热。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流入试管 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现代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回顾区
知识回顾区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1.实验室中常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使用酒精灯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 添加酒精 ,以免 引起火灾 ;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 点燃 另一只酒精灯;
本
(3)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盖灭 ,不可用 嘴吹灭 ;
课 栏
A.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⑦
(C )
本 C.①④⑤⑥
D.①④⑦
课
栏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判断易燃易爆品。汽油、油漆是熟知的易燃
目
开 品,NH4NO3、黑火药都是易爆品,可排除 B、D 选项;
关
食盐、(NH4)2SO4 和生石灰既不是易燃品,又不是易爆品,可排除 A
选项,故选 C。
学习探究区 理解感悟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课 栏
①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 烧杯 、 烧瓶 、 蒸发皿 等。
目
开
关
①给液学体习加热探时究,可区使用试管、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
、
等。
②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或 坩埚 。
思考:试管加 热为什么试管 口向下倾斜?
本 课
②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或
探探究究点点二 二常见的常实验见操的作方实法验操作方法
1.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的根本保证。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
探究下列各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
(1)药品的取用
本 课 栏 目
?? ?
固体?????粉块末状状药或品小 :颗 用粒镊状子药取品用:用
药匙
取用
?
开 关
①药品的取用 ???液体???一少定量量液液体体::用用胶头量滴筒管量或取移液管吸取
而且将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等提
供更多的有效实验。所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化学都要经常进
行实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
本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课 栏
(4) 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
要熟记常用危险化学品的警示性标志,严格遵
本 课
守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规则,了解常用物质的
栏
目 性质,明确哪些是剧毒品,哪些是易燃品,哪些
开
关 是腐蚀品等,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观察,
如在马路上常见到装有汽油的油罐车,就要注意
其罐体上有什么样的标志,体会化学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
学习探究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 ??大量液体:可直接倾倒
学习探究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②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 接触 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特别是气体 )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后剩余的药品
(Na、K 除外)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要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内。
本 (2)加热
学习探究区
【归纳总结】
1、常见危险品得分类和标志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气体标志 易燃液体标志 易燃固体标志
爆炸品 自燃物品 氧化剂
剧毒品
腐蚀品
学习探究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本
课
一级
栏
目
开
关
二级 放射性物品标志
三级
2、常用危险品存放应注意的问题: 易燃易爆、
本 课
C.浓硫酸 ——腐蚀品
D.酒精——易燃品
栏
目
开 解析 烧碱属于腐蚀品,汽油属于易燃品,浓硫酸属于腐蚀品,酒
关
精属于易燃品。
学习探究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2.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 NH4NO3 ②(NH4)2SO4 ③食 盐 ④油漆 ⑤汽油 ⑥黑火药 ⑦生石灰,从化学性质判断,
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
(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
目
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
开
关
知识回顾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2.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
起中毒。为防止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
雾的实验应在 通风橱中进行,外加 尾气 处理装置。
栏 目 开
用NaHCO3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NaHCO3溶液,若浓硫酸
关
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干布拭去,再进行上述处理。
(5)浓碱洒在实验台上
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
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6)若眼睛被化学物质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2)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 本 课 后要把手洗干净。
栏 目
(3)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 有毒物质 ,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
开 关
造成中毒。
(4)不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知识回顾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3.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支持了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探究点一 化学实验安全措施
探究点一 化学实验安全措施 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存放
危险化学品常分为不同的类别,具有不同的图形标志,如:
本
课
栏
目
开
观察上述图标,回答下列问题:是 A ;盛有大量酒精的容器封装
后应贴的图标是 D 。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要密封存放在冷暗处;易
燃、易爆药品还应远离火源和电源放置;剧毒药
品要单独专柜保存。
学习探究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活学活学用活] 用】
1.在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下列化学品名称
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A)
A.烧碱 ——剧毒品
B.汽油——易燃品
(2)贴有图标 B、D 的化学试剂应 密封 保存,放置在远离 火源和
电源 的地方。
学习探究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2、常见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1) 玻璃割伤以及其他“机械类”创伤先除去伤口的玻璃 (或其他物品),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最后敷药包扎。
(2)烫伤 找医生处理
本 课
(3)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 迅速用湿布或沙子盖灭 (4)大量浓酸洒在实验台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1.能识别化学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 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本 课 栏
目开【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