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 热带植被类型

新几内亚岛南部接近的生物类型。位于澳洲北部地
区的卡卡杜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重要的国家 公园,也是澳洲第一批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国家 公园。
5、季雨林类型及我国季雨林(自习)
热带季雨林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
1)半常绿季雨林:在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热
带季雨林中只有最高大的第一层乔木有部分落叶的 现象,整个森林的外貌是终年常绿的,这种热带季 雨林被称作半常绿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中木质藤 本、绞杀植物、附生植物、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各
第五章
第一节
世界植被地理
热带的植被类型
一、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
(一)环境特征 1、气候条件_____赤道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雨量充沛均匀、大于1800毫米,有 些地方达3500毫米。温差小、白天温度一般在30摄 氏度左右,夜间约20摄氏度。无显著冬季和旱季。 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2、土壤条件_____砖红壤,酸性、含营养盐类和腐 殖质很少,土壤营养物质显得贫乏,但与其它环境 因素配合,仍是植物种类最丰富地区。热带雨林中 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 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 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 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 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 实并不肥沃。
悉尼皇家国家公园亚热带雨林中的附生植物
悉尼蓝山暖温带雨林中的桫椤和攀援植物
茎花现象
藤本植物
板状根
7、动物种类很多,但个体数量较少,特有种类较
多。生活于冠层的树叶之间的大多数草食性动物很
少降到地面,它们善于摆动、攀爬、滑行和跳跃,
猩猩、犀、象等在地面生活,犰狳、盲螈、等则穴
第五章第一节主宰两只看不见的手读后感

第五章第一节主宰两只看不见的手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第五章第一节主宰两只看不见的手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第五章第一节“主宰两只看不见的手”,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书里说的这两只看不见的手,就好像是两个神秘的小精灵,在我们的生活里悄悄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两只手啊,一只叫市场,一只叫政府。
你们想想看,市场不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自由游乐场吗?在这个游乐场里,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去买卖东西。
比如说,我喜欢吃冰淇淋,卖冰淇淋的人觉得能赚钱就卖给我。
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努力,这时候市场就会自动调节,让东西的价格和数量变得合适。
这难道不神奇吗?再来说说政府这只手,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
比如说,如果市场这个游乐场里有人不遵守规则,乱涨价或者卖不好的东西,政府就会站出来,制定规则,惩罚那些坏人,保护我们的利益。
我就想到了我们班组织的义卖活动。
大家都把自己的玩具、书拿出来卖。
这时候市场的那只手就在起作用啦,好看的漫画书很快就被抢光了,价格也高一些;而那些有点旧的玩具就不太好卖,价格就得低一点。
这可不就是市场在调节嘛!可是,如果有人在义卖的时候偷偷骗人,把坏的东西当好的卖,这时候要是没有老师来管管,那不就乱套了吗?老师这时候不就像是政府嘛,让义卖活动能公平公正地进行。
读了这部分内容,我就在想,要是没有这两只手,我们的生活得变成啥样啊?那肯定是一团糟!市场能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政府能让我们感到安全,不用担心被坏人欺负。
所以说,这两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太重要啦!它们就像两个好伙伴,一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觉得啊,我们得好好了解这两只手,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它们,让自己过得更幸福!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示例文章篇二:《第五章第一节主宰两只看不见的手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第五章第一节的“主宰两只看不见的手”,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一开始,我还不太懂这“两只看不见的手”到底是啥意思。
第五章第一节:宗教改革的背景(共17张PPT)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 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西方宗教史》
结论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新旧文明的冲突,改革的必然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思考: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
端”的形式?
1、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事件:
失败
①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失败
②14C-15C,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与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③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切寄人托于是来神世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组织“十字军东征”,垄断军事; 兜售赎罪券,掠夺财富; 导致封建王权衰落。
十字军东征
兜售赎罪卷
二、宗教改革前的西欧
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严格控制 ②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 外衣。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 版画 罗马 1498年
而罗马帝国内忧外患——312年,君士坦丁受洗皈依,次年6月 发布《米兰敕令》(das Tolerantedikt von Mailand)成为基 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结束了对基督教的长期迫害,恢 复了信仰自由与和平。 ❖ 5.公元329年,狄奥多西一世诏令全国,正式承认基督教为罗马 帝国国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宗教。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 也蒙上浓厚的宗教愚色人彩船 布罗尼穆斯·博斯
油画 荷兰 1470年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 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 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 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第五章第一节: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对英国资产阶级而言, 对英国资产阶级而言,主要任 务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务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法国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 法国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尖 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 锐的社会矛盾,导致1789年 锐的社会矛盾,导致 年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 标本” 中心” “标本”和“中心”。
(一)、英国 )、英国
英国的启蒙运 动是在资产阶 级取得政权之 后发生的。 后发生的。
任务: 任务: 扫除封建主义因素是英国启 蒙运动的一大任务; 蒙运动的一大任务; 同时也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 的一些丑恶现象。 的一些丑恶现象。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小说 这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 这是 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 贡献。 贡献。
第一节 概 述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 二、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 的比较 三、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启蒙文学发展概况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 18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欧洲 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 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 文化的理性调整时代。 理性调整时代 文化的理性调整时代。 18世纪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大 世纪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大 张旗鼓的进行思想启蒙和张扬 理性的时代。 理性的时代。
后者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后者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前者则以冷静而又富有哲理的 前者则以冷静而又富有哲理的 眼光透视现实生活, 眼光透视现实生活,更能把握 其本质。 其本质。 启蒙现实主义更鲜明地表现出 启蒙现实主义更鲜明地表现出 客观性、社会性和理性的特征。 客观性、社会性和理性的特征。
发展经历: 发展经历: 1.17世纪末——18世纪30 世纪末——18世纪30年 1.17世纪末——18世纪30年 形成时期。 代,形成时期。 诗歌方面的代表:蒲柏, 诗歌方面的代表:蒲柏,英 国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 国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笛福 斯威夫特。 和斯威夫特。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带传动

V带已经标准化,每根V带顶面都有水洗不掉的标记。
普通V带标记:
A2000 GB/T11544——1997
标准号 基准长度Ld=2000mm A型普通V带
(二)普通V带轮的典型结构
材料:灰铸铁、铸钢、铸铝、工程塑料
带轮由轮缘、腹板(轮辐) 和轮毂三部分组成。 轮缘指带轮的工作部分,制
有梯形轮槽。
轮毂是带轮与轴的联接部分。 轮辐(腹板)是连接轮缘与 轮毂的部分。
(二)普通V带轮的典型结构
V带轮按腹板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实心带轮 dd≤(2.5~3)d d—轴的直径
腹板带轮
dd≤250~300mm
孔板带轮 Dd=250~400mm
椭圆轮辐带轮 dd> 400 mm
三、V带的安装与张紧装臵 1、V带的正确安装与使用
(1)保证V带的截面在轮槽中的正确位臵。
二、普通V带与带轮的结构、型号 (一)普通V带的结构、型号
V 带为无接头环形带 , 带两侧
工作面的夹角α称为带的楔角 , 一
般取α=40°。
有帘布芯结构和绳芯结构两种。 帘布芯结构的V带抗拉强度较高,制造方便; 绳芯结构的V带柔韧性好,抗弯强度高,适用于转速较高、 带轮直径较小的场合。 现在生产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绳芯结构的V带。
带的弹性滑动
产生的原因 带的弹性、松边与紧边拉力差
弹性滑动的特点
不可避免的
对带传动影响
传动比不准确、效率降低、带的磨损加重
带的打滑
带打滑时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
外载荷增加,使得 F F f max 如何避免带发生 打滑?
打滑的特点
可以避免的
带的磨损急剧增加、从动轮的转速急剧下 降,直至传动失效。
第五章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3、与人类的关系:
②
苔藓植物可形成燃料
有些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遗体 一年年的堆积后形成泥炭。在我国西部 和东北的一些地区,泥炭是重要的燃料 资源。
卷柏
铁线蕨
鳞毛蕨
肾蕨
贯 众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特点:
叶
根
茎
比苔藓高大得 多,叶常呈羽状, 茎大多长在地下。 有根、茎、叶的分 化,具有专门的输 导组织。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 输导组织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 分化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 输导组织
2、如果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 壁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 些绿膜可能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现象? 养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 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 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养鱼缸中的水 会逐渐变绿。贴在鱼缸壁上的藻类植 物会形成绿膜。
一般都很矮小, 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 的分化,但是茎中没 有导管(即无输导组 织),叶中也没有叶 假 根 脉,根非常简单,称 为假根。
叶 茎
3、与人类的关系:
苔藓植物可做监测空气 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
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 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所以,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很难见到 苔藓植物。
2、这些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
3、藻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们 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
思考:
这些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地表。
2、形态特点:
没有根、茎、 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的整 个身体都浸没在水 中,全身都能从环 境中吸收水分和无 机盐,都能进行光 合作用,没有专门 的吸收养料植物。俄国著 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形容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是窃取 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 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 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你能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吗?
第五章 第一节 商品流通环节

• (一)批发环节
•
是商品大批量在流通中转移的流通环节,这一环节主要由生产推
销部门、商业批发企业、代理商、经纪人、贸易货栈、农副产品批发
市场所构成。批发环节位于流通渠道的始端和中间部位,其社会功能
在于把分散在各地的生产企业的产品输入流通过程中,并完成商品在
流通过程中间阶段移动的任务。因此,商业批发企业是生产过程和流
第五章 商品流通环节 与渠道
学习重点
• 1、批发交易的功ຫໍສະໝຸດ 及批发市场的性质与类 型• 2、商品流通渠道与环节的含义、内容以及 形成不同商品流通渠道的原因
第一节 商品流通渠道和环节
• 一、商品流通渠道与环节的概念 • (一)商品流通环节概念和内容 • 商品流通环节,就是指组成商品流通过程
的每次买卖行为。由于商品交换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分离,通常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要 发生多次交换,其中每次交换就是每次买 卖行为,由商业经营者与生产者、消费者 或商人之间来进行。
通过程的衔接纽带,是社会产品进入流通的第一阀门。同时,由批发
关口进入的商品,决定商品流通输出的程度与速度,进而决定整个商
品流通的效率。商品在流通过程的运动,有可能经过多次批发环节, 把商品送到更运的地点,如我国的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批发企业。
(二)零售环节
•
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及服务的环节,包括生产企业所设的门
集中,需求规模大,需求品种单一的生产 资料、农副产品等
(二)产销分离的流通渠道
• 4种类型 • 1、生产者-产地批发-销地批发-零售商-消费
者 • 2、生产者-销地批发-零售商-销售者 • 3、生产者-销地零售商-销售者 • 4、生产者-代理商-用户或消费者
(三)产销结合的流通渠道
教育学第五章第一节教师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入职教育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三、教师职业的专业素质、职业角 色与形象
(一)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 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 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具有多样性、 时代性特征,而且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特征主要包 括: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2.合理的专业知识 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 4.崇高的专业道德 5.强健的身体素质 6.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职业的职业角色与形象
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与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教师的职业形象:
1.教师的道德形象 2.教师的文化形象 3.教师的人格形象
2014.11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
(一)、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 :就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 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产生:原始社会就存在兼职教师。专职 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奴隶社会) 教师职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 量。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国外学者富勒和鲍恩认为教师发展大致可分为 四个阶段:
1、从教前关注阶段 3、关注教学情景阶段 2、早期求生阶段 4、关注学生阶段
国内学者叶澜将教师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非关注”阶段 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 4、“任务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纳米(nm)=0.000000001米=10-9米
103 101 101 101 103 103 Km m dm cm mm μm nm
10-3 10-1 10-1 10-1 10-3 10-3
四、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测多算少)法: 如测一张纸的厚度、铜丝直径等
想一想
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实验步骤: 1.不包含书的封面与封底,选取100页厚度 相同的纸; 2.将这100页纸压紧,测出其总厚度为D; 3.每张纸的厚度d的表达式为d=D/50. 选择不同纸张数测三次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2.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78cm
注意:
1、当物体与某一刻度对齐时,估计值 为零
2、刻度尺零刻度被磨损,物体可以对准某 一刻度线
0 cm
1
木块A的长度是__1_._10___cm.
木块A长 0.0110 m
小木块的长为__1_7_.8_0_c_m_
3 1 113 3
Km m dm cm mm μm nm
-3 -1 -1 -1 -3 -3
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56cm= 1.56
m
= 1.56×109 nm;
100cm= 1
m
= 1×10-3 km = 1×106 μm;
0.0365dm= 3.65×10-6 Km
= 3.65×106 nm
(1)国际单位制(SI制) 每个物理量有且仅有一个国际制单位 (2)常用单位
二、长度的测量 1、单位
(1)国际制单位 米 符号: m
(2)常用单位 千米 俗称:公里
符号: Km
分米 符号:dm
厘米 符号:cm (俗称:公分)
毫米 符号:mm
微米 纳米
符号:μm 符号:nm
1千米(km)=1000米=103米 1分米(dm)=0.1米=10-1米
铜丝直径的测量: 注意:(1)用圆柱形笔
铜丝直径=D/n
(2)要密绕铜丝
2.平移法:
如测乒乓球、硬币的直径, 测圆锥的高度
3.化曲为直法:
如测出地图上铁路的 实际长度,蚊香的长 度,树的圆周长
4.滚轮法:火车,汽车的里程计
五、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其他常用单位:
小时(h)、分(min)
)
A.55.2cm
B.55.3cm
C.55.27cm
D.55.267cm
[例]在长度测量中,测量结果产生误 差的原因可能是( C)
A.由于刻度尺没放正 B. 读取数据时视线没与尺面垂直 C. 刻度尺的刻度不够均匀 D. 刻度尺的零刻度已经磨损
练习:
同一物体长度的5次测量记录分别是25.1mm, 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有一次 是错误的,则可判断 27.2mm 是错误的,这一 物体的长度记作 25.2mm 。
2,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 (1)中学生的身高1700 mm;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dm ; • (3)一课桌的高为0.72 m ;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dm ; • (5)一张纸的厚度为0.09 mm ; • (6)教学楼每层楼的高度约为30 dm ;
2、长度的测量工具 (1)常用工具: 刻度尺
3.5cm 2.78cm
(4)记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 和单位组成。
结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字+单位
数字=准确值+估读值
3、其它的测量工具 卷尺 (皮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卷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5.45678
4、测量工具的选用原则 (1)最小分度值满足使用要求
比如:配窗户玻璃 毫米刻度尺 体育课跳远的距离 厘米刻度尺
1 min=60 s 1 h=60 min=3600 s
2、时间的测量工具 秒表
9min39s
注意: 1、秒表的分度值: 0.5s 0.1s 2、秒表读数时,不需要读估计值
3min38.3s
1min46s
巩固练习
1.中学生身高1.63m = 16.3 dm 2.旗杆高度为17m = 0.017 km 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μm = 7.5X10-2 mm 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5m = 17.5 cm 5.一本字典的厚度约为3.5cm = 3.5X104 μm 6.地球的半径约为6.4 x 103km = 6.4X108 c m 7、1h15min= 1.25 h, 150min= 2.5 h
(2)量程: 尽可能一次性的完成测量
三、误差 1、误差: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注意: (1)误差不是错误 (2)误差只可减小,不可避免
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例].某同学三次测量一张课桌的长
度 , 分 别 为 55.4cm 、 55.1cm 、
55.3cm,则该课桌的长度为 B (
D、1.210cm
( c)
B
B
C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硬币直径时,下 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8、4.5min= 270 s
9. 小明测量多次同一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如 下:则错误的是( D )
A、1.21cm B、1.22cm
C、1.20cm D、1.11cm
10. 几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
得到的结果如下: 则错误的是( D )
A、0.121dm
B、1.22cm
C、12.0mm
第五章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测量的意义 1、单凭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
视觉是不可靠的(一)
视觉是不可靠的(二)
2、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传说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各用自己的腰围做 标准,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因结果不同而互 相争吵,这说明什么?
3、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 做单位。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刻度尺的使用
• 看、放、读、记
(1)看
看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 分度值、量程。
零刻度
分度值
量程
单位
(2)放
1. 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待测物体,放正刻 度尺的位置,使其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A 哪个
B
(3)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