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总结
岩心渗透率的测定实验

岩心渗透率的测定实验【实验目的】1、加深渗透率的概念和达西定律的应用,学会推导气测渗透率的公式;2、掌握气测渗透率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与使用;3、进一步认识油气层的渗流特性。
【实验装置】QTS—2气体渗透率仪如图所示主要有下列部件:1.环压表。
用采指示橡皮筒外部所加的压力值。
2.真空阀。
接真空泵。
3.放空阀.打开此阀放掉环压,使橡皮筒内的压力达到常压。
4.环压阀。
打开此阀,使高压气体进入岩心夹持器与橡皮筒之间的环形空间。
使橡皮筒紧贴住岩样,也紧贴住岩心夹持器的上下端塞。
5.气源阀。
供给渗透率仪调节器低于1MPa的气体,再通过调节器的调节产生适当的上流压力。
6.压力调节器.用来调节气源进入的气体,并减压,控制岩心上流所需要的操作压力值。
7.干燥器。
使进入岩样前的气体进行干燥,然后再进入岩样。
8. 上流压力表.用来指示岩心的上流压力。
9. 装岩心用的岩心夹持器。
10.流量计。
用来计量岩样出口端气体的流量。
:图1-1 QTS—2型气体渗透率仪操作面板图1.环压表 2.真空阀 3.放空阀 4.环压阀 5.气源阀6.减压阀7.干燥器8.上流压力表9.岩心夹持器 10.浮子流量计图1-2 气体渗透率仪流程图【实验方法与步骤】1) 用游标卡尺测量岩心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出横截面积A ;2) 检查仪器面板上各阀门与夹持器上的手轮是否关闭(参照渗透率仪操作面板图);3) 拧松岩心夹持器两边固定托架的手轮,下滑托架,滑出夹持器内的加压钢柱塞;4) 将测量过几何尺寸的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的胶皮筒内,用加压钢柱塞将岩心向上顶紧,拧紧手轮;5) 开、关一下放空阀。
6) 打开高压气瓶减压阀,将气瓶的输出压力调节到1MPa ,打开环压阀,使环压表显示为1MPa ,关闭环压阀(参照渗透率仪操作面板图);7) 打开气源阀,调节减压阀,此时上流压力表开始显示压力,压力应由小至大调节;8) 选择其中一个浮子流量计,读出与之上流压力对应的流量(流量计的选择与使用见附录),要求每块岩芯测量4次不同压差下的流量;9) 当岩心测试完毕后,调节减压阀,使上流压力恢复至零,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阀和放空阀,使环压降至零,取出岩心。
低渗透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总结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试方法:1、稳态法2、脉冲衰减法3、周期振荡法一、 稳态法测量渗透率1、 测试原理根据达西定律Q / S=-k A P/n L式中;Q 为流量(m3/s ); S 为样品横截面积(m2); L 为样品长度(m ) ; n 为流体黏 滞系数(Pa - s ); k 为渗透率(m2); △ P 为样品上、下游的压力差(Pa )。
在岩样 的上、下游端施加稳定的压力差 通过测量流经样品的流量Q 得到渗透率,或者保持恒定的流量Q 而测量上、下游端的压力差△ P 而得到渗透率。
2、 适用条件达西定律定压法测渗透率适用的条件之一是测试介质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需达 到稳定状态,对于中高渗岩样来说$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较短,因而测试时间 较短但是对于低渗岩样达西实验装置提供的较小压差达到平衡状态时间长伴随 长时间平衡过程带来的是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增大3、 实验装备1)定压法石油工业所熟知的达西实验原理即是采用的定压法2)定流量法定流量法是通过提供稳定流量监测岩样两端压力变化因为高精度压力监测比流 量计量更准确因而测量也更精确:誠盘扭剎AUK\ 助轶左向上販动 :A r -Z---^ IB '1 ____hi 忙瞅向上狡劫 昏塞駅成定流量法测试渗透率装置简图4、优缺点此法对于渗透率大于10X 10-3卩m2中高渗透率的储层岩石,测试结果较为准确, 但是若为了保证精度,对设备装置的要求就很高,并且在测量时需要很长的流速稳定时间二、 脉冲衰减法1、测试原理及装置图解与常规稳态法渗透率测试原理不同,脉冲衰减法是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理论,通 过测试岩样一维非稳态渗流过程中孔隙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数据, 并结合相应的数 学模型,对渗流方程的精确解答和合适的误差控制简化, 就可以获得测试岩样的 脉冲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方法。
1)瞬态压力脉冲法:瞬态压力脉冲法最早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系数时提出其原理并给出其近似解在测 试样两端各有一个封闭的容器,测试时待上下容器和岩样内部压力平衡后, 给上 端容器一个压力脉冲。
岩石渗透率与孔隙结构特性的综合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岩石渗透率与孔隙结构特性的综合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岩石渗透率与孔隙结构特性是岩石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用于准确评估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特性。
1. 初始准备为了能够有效地测试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特性,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岩心样品。
设备包括渗透率测试仪器、压力计、温度计等,在实验之前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
岩心样品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以确保所得到的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渗透率测试方法2.1 渗透率理论基础岩石渗透率是描述岩石孔隙连通性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于评估岩石中流体的渗透性和储集性。
根据多孔介质流体力学理论,岩石渗透率可以通过达西定律计算得到:K = Q × L / (A × ΔP)其中,K表示岩石的渗透率,Q是流体流动的体积流量,L是流体通过岩石样品的长度,A是岩石样品的横截面积,ΔP是流体在岩石中的压力差。
2.2 渗透率测试步骤首先,将岩石样品放置在渗透率测试仪器中,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和保养,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然后,通过施加一定压力差来驱动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记录所施加的压力差和岩石样品上流体通过的体积。
根据达西定律的公式,可以通过计算岩石的渗透率。
3. 孔隙结构特性测试方法3.1 孔隙结构理论基础岩石的孔隙结构特性是指岩石中孔隙的分布、形态和孔隙度等特征。
孔隙结构对于岩石的渗透率和储集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准确测定。
现代科学技术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的孔隙结构参数。
3.2 孔隙结构特性测试步骤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岩石样品进行图像采集。
采集到的图像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在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等方法来提取岩石中的孔隙信息,得到孔隙分布、孔隙体积分布等参数。
特低渗透岩心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验 得 到的相对 渗透率 数据 而求得 平 均相对 油水 相对 渗透率 曲线 , 曲线 中油 水 相对 渗 透 率 比值 与 含水 饱 和度呈较 好 的指数相 关 , 即 :
文献 困提 出的标 准 化 方法 , 再 对标 准 化 曲线 进行 回
熊
健等. 特低渗透岩 心相对渗 透率实验研究
会 一 e气 一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重 大 油 气 专 项 ( 2008 ZX0 50 13 一02 一02 )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1 年
第3期
始上 升快 , 在含水 饱 和度增 加 的后 期 ,水 相相 对渗透 率增 加越来 越快 2 ( ) 直 线型 ( 图 2 ) 水 相 的相 对 渗 透率 曲 线 的变
:
20 30 0 4 50 0 6 70 80 90
含水饱 和度,% 图3 油 水 平 均 相 对 渗 透 率 曲线
凡 与 X 邝 S, 的关 系模式 油水相 对渗透 率 比值 与油 藏 的含水 上升 率密 切 油水相 对渗 透率 比值 与含水饱 和 度 的关系模 根据 实
式反 映不 同沉 积储层 孔 隙结构 的渗 流特 征
1 15 4 m g/ L
表 1
序号
3 7 6 2 3 4 2
(45 口 ) 下用 非 稳 态 方 法 测 定 C
根 据测 定 的实 验 数
据 , 水相 相对渗 透率 曲线 形态可 分为 两类 : 直线 型 和
岩 心 基本 数据
上 凹型
岩心 长度/m
5 . 86 5 4 . 5 15 7 . 12 1 5. 534 5. 073
CO 3型 , 总 矿化度 为 5 26 6 mg/ L , 其 中 K 十+ N a 为 + 1 67 0 m g/ L , C: 2 为 118 m g/ L , Mg 十 为 37 mg / L , 50 不 2为 Z O3 Om g / L , H CO: 为 2 5 7 mg / L , CI一为
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电参数测试方法

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电参数测试方法刘丽;张红欣;闵令元;顾辉亮;杨怀建【摘要】岩石电阻率参数(简称岩电参数)是利用测井资料开展油藏含油饱和度评价及储量计算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室内岩心测试是获得岩电参数的唯一途径.以胜利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岩心为测试对象,从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2个角度,开展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电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岩电参数的单因素比对实验,研究驱替方式、驱替介质、温度、围压及水矿化度对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及岩性系数a和b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渗透隔板法的准静态驱替过程与油藏成藏过程相似,且不受驱替介质类型影响,岩电参数对实验温度变化不敏感,但受围压和地层水矿化度影响显著.基于上述认识,确定适用于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岩电参数测试方法:根据地层水矿化度配制等矿化度的实验用水,采用半渗透隔板法进行气驱水或油驱水,在室温条件下模拟地层有效上覆压力,开展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电参数测试.【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8(025)001【总页数】7页(P106-112)【关键词】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电参数阿尔奇参数驱替方式驱替介质实验温度净围压水矿化度【作者】刘丽;张红欣;闵令元;顾辉亮;杨怀建【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五钻井工程公司,河北河间0624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1电阻率测井是获取油藏含油饱和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岩电参数(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及岩性系数a和b)是含油饱和度计算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岩石的孔隙度越低,岩电参数对饱和度的影响程度越大,因此,对于低孔、低渗透油藏而言,获得准确的岩电参数尤为重要。
室内岩心电阻率测试是目前获得岩电参数的唯一途径[1-5]。
岩石物理实验

摘要油藏岩石和流体的物性参数是油田开发和油藏工程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和计算储量、研究储层性质、进行油层对比、分析油田动态的重要依据。
油田开发实验是获取这些岩石、流体以及流体与岩石共同作用的物性参数的主要手段,而孔隙度、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测量是开发实验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本文通过文献的调研,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实验室对低渗和特低渗油藏岩心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归纳了实验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以增强低渗油气田开发实验技术对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力度。
0前言油藏岩石和流体的物性参数是油田开发和油藏工程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和计算储量、研究储层性质、进行油层对比、分析油田动态的重要依据。
油田开发实验是获取这些岩石、流体以及流体与岩石共同作用的物性参数的主要手段,而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测量是开发实验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渗透率是表征流体在储层中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因此准确测定储层的渗透率参数对正确认识储层特性、制定油气藏的开发方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能受测试手段和解释方法的限制, 目前国内实验室仍主要用达西稳定流的方法对渗透率进行测定。
1渗透率的基本概念对于石油工程师来说,渗透率无疑是一项必须加以重点关注的地层参数。
它是确定一口井是否应当完井和投产的依据。
在确定储层渗透率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渗透率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对油气储层的意义。
1.1渗透率在有压力差的条件下,岩层允许流体流过其孔隙孔道的性质称为渗透率。
岩石的渗透率的大小是决定油气藏能否形成和油气层产能大小的重要因素。
常用渗透率来定量表示岩石的渗透性。
根据达西定律,岩层孔隙中的不可压缩流体,在一定压力差条件下发生的流动,可由下式表示:(式1-1)式中,—流体的流量,;A—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的岩石横截面积,;L—流体渗滤路径的长度,;∆P—压力差,;μ—流体的粘度,mPa•s;K—岩石的渗透率,。
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毛管压力曲线测定及应

应用之三:确定油层储能损失及产能界限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岩心测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分别作出
相应的直方图。根据这些直方图中的曲线来选择油层的界限值,进而确定出
油层损失储量及产油能力的大小,并找出最佳界限值,对油层的储集性能和
渗透性能进行评价。
10000 1000
石东4井清水河组孔渗关系图 (2657.04m~2669.14m)
13
三 常规物性特征参数的应用
1、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应用
应用之一:
碎屑岩储集层评价标准
是 计 算 油 田 储 量 分类参数
Ⅰ
Ⅱ
Ⅲ
Ⅳ
Ⅴ
的基本参数,也
孔隙度 %
>20
15~20
10~15 5~10 <5
是确定油层有效
渗透率 10-3μm2
>100 100~10 10~1 1~0.1 <0.1
厚度的基础数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孔隙度,%
石东4井清水河组渗透率直方图 (2657.04m ~2669.14m )
40 百分含量,% 累计百分含量,%
35
30
25
100 90 80 70 60
20
50
40 15
30 10
20
5
15 10
0
0
3.2 6.4 12.5 25 50 100 200 400
测试
煤油中抽空饱和
压汞 法
接样
烘样、称重
测孔隙度、气体渗透率
出分析报告
处理资料
测试
图2 毛管压力曲线测定流程 12
二 孔渗及毛管压力曲线测定分析
页岩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定(编制说明)

《页岩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定》(委员会送审稿)编制说明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2015年06月一、任务来源及工作简要过程《页岩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定》为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制订项目。
根据能页标[2015]4号文件《关于印发2015年页岩气标准制修订和标准科研工作协调会会议纪要的通知》的精神,该标准由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地质实验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
按照标准制起草工作程序的要求,成立了标准制定工作组,从2015年1月开始到2015年12月30日,完成了标准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的起草工作。
制定的简要过程如下:(一)制定标准编写大纲(1月1日~3月20日)1月1日~2月20日,制定工作运行计划,设计调查表格,收集本标准引用的标准。
2月21日~3月20日,编制了本标准的制定大纲。
(二)编写标准工作组讨论稿(3月21日~4月30日)3月21日~4月30日,完成《页岩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定》的工作组讨论稿,由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牵头,征集参加编制单位的修改意见,并进行梳理和汇总。
(三)编写征求内部意见和编制说明(5月1日~5月30日)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组织编写人员召开讨论会,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将讨论稿发送至参编单位征求意见,进行了再次修改完善,并编写了编制说明。
(四)征求意见(6月1日~6月30日)秘书处6月初统一将征求意见稿发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单位收到意见。
(五)修改征求意见稿,形成送审稿(7月1日~7月30日)7月1日~7月30日:收到专家意见后,参与编写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送审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试方法:1、稳态法2、脉冲衰减法3、周期振荡法
一、稳态法测量渗透率
1、测试原理
根据达西定律Q / S=-k△P/ηL
式中;Q 为流量(m3/s);S 为样品横截面积(m2);L为样品长度(m);η为流体黏滞系数(Pa·s);k 为渗透率(m2);ΔP 为样品上、下游的压力差(Pa)。
在岩样的上、下游端施加稳定的压力差ΔP,通过测量流经样品的流量Q 得到渗透率,或者保持恒定的流量Q 而测量上、下游端的压力差ΔP 而得到渗透率。
2、适用条件
达西定律定压法测渗透率适用的条件之一是测试介质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需达到稳定状态,对于中高渗岩样来说$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较短,因而测试时间较短但是对于低渗岩样达西实验装置提供的较小压差达到平衡状态时间长伴随长时间平衡过程带来的是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增大
3、实验装备
1)定压法
石油工业所熟知的达西实验原理即是采用的定压法
室内常用定压法测渗透率装置简图
2)定流量法
定流量法是通过提供稳定流量监测岩样两端压力变化因为高精度压力监测比流量计量更准确因而测量也更精确
定流量法测试渗透率装置简图
4、优缺点
此法对于渗透率大于10×10−3μm²中高渗透率的储层岩石,测试结果较为准确,但是若为了保证精度,对设备装置的要求就很高,并且在测量时需要很长的流速
稳定时间。
二、脉冲衰减法
1、测试原理及装置图解
与常规稳态法渗透率测试原理不同,脉冲衰减法是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理论,通过测试岩样一维非稳态渗流过程中孔隙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数据,并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渗流方程的精确解答和合适的误差控制简化,就可以获得测试岩样的脉冲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方法。
1)瞬态压力脉冲法:
瞬态压力脉冲法最早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系数时提出其原理并给出其近似解在测试样两端各有一个封闭的容器,测试时待上下容器和岩样内部压力平衡后,给上端容器一个压力脉冲。
然后上部容器压力将慢慢降低,下部容器压力慢慢增加,监测两端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直至容器内达到新的压力平衡状态。
瞬态压力脉冲法原理图
通过上下游压力衰减曲线可求得测试样渗透率。
W F Brace给出了计算渗透率的近似解析解:
Δp(t)
P i
=e−θt(1)
θ=kA
μw C w L (1
V u
+1
V d
)(2)
式中Δp(t)——岩样两端压差实测值;P i——初始脉冲压力;θ——衰减曲线斜率;V u、V d——上下游容积体积
瞬态压力脉冲法在非稳态下测量渗透率,较传统稳态法所需测试时间大大缩短,而且高精度的压力计量要比传统流体计量更准确,因而测试结果也更精确。
目前此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致密低渗岩样的测量实验中。
但是W F Brace 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率求解过程中是假定岩样孔隙度为零,这在计算致密孔岩样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计算页岩等孔隙度相对不能忽略的岩样时其误差较大,后继研究者在求解方法上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精确的解析解和图解法。
A I Dicker等详细讨论了上下端容器体积对测量过程的影响,S C Jones提出的渗透率测量装置下限达到0.01μd目前基于此原理制备的PDP-200已有商业制品出售,在测量如页岩气等超低渗储层岩心方面效果较好。
S C Jones改进瞬态压力脉冲法装置图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压力脉冲法在数据处理和测量装置上不断得到改善,在测量煤层气(页岩气等低渗超低渗储层渗透率方面,压力脉冲法效果极好。
目前国内亦有厂家基于此原理研制渗透率测试装置,但精度较之国外尚有较大差距!瞬态压力脉冲法不适合测量渗透性高的岩石,因为对于渗透性高的岩石,压力脉冲平衡时间过快,测试时间太短,初始脉冲造成的压力紊乱使得数据记录过程中,尚未检测出压力衰减曲线中的稳定压力下降过程,压力已经达到平衡。
因此推荐测量渗透率在0.1×10−3μm2以下的岩样。
2)变容压力脉冲法
压力脉冲法测渗透率实验,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前者受设备密封、环境温度、微生物滋扰影响较大,后者则受人为操作影响。
传统压力脉冲法测量渗透率,由于岩样上下端容器容积是固定的,因此对某一测量介质,,其压缩储容是固定的,这就限制了仪器的测量范围。
国内学者王颖博士针对此情况研制了变容压力脉冲法测渗透率装置
变容压力脉冲法测渗透率装置图
2、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脉冲法技术适用于测量超低渗以下的岩样,在测试高渗透岩样时误差很大,这限制了此方法的测试范围,变容压力脉冲法在实验原理上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已有按此原理制作的设备,其测量范围大7个数量级,商业制品尚未查到。
三、周期振荡法
近些年来,对超低渗透率测量出现了周期振荡法,其测量下限可达10−10μm²。
周期振荡法最早由Kranz等借鉴热扩散系数测量而提出,被运用到测量低渗岩石渗透率上。
1、测试原理
Fischer等详细阐述了周期振荡法的理论背景,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处理,将测试岩芯作为一个衰减与阻尼器。
首先在岩芯的一端输入一个振幅及频率一致的正弦振荡压力波,穿过岩芯在另一端输出一个振幅及相位发生衰减和延迟的同频率正弦波,振幅衰减和相位延迟与岩石渗透率有关。
正弦压力波在岩芯中的传播过程类似一维扩散:
ð2P ð2X =
μβS
K
ðP
ðt
式(1)
式中:P 为孔隙压力;k 为渗透率;μ为流体的黏滞系数;βs为岩芯-流体系统的比储流率。
式(5)的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为
式(2)式中:x = 0 选择在下游端面处;Sd为下游容器体积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式(2)式(1)的解为
式(3)
从式(3)可以看出,周期振荡法可看成稳态法和脉冲衰减法相结合的一种混和法。
下游压力对上游应力的响应由两部分组成,既存在由于压力突然变为正弦波的一个瞬时响应(也呈指数衰减),也存在一个稳定的正弦周期引起的稳态响应从方程(3)的前半部分看出,相对上游的压力,下游的响应会在幅值上发生衰减(衰减因子α)和相位发生延迟θ。
通过测量上、下游幅值比α和相位延迟θ即可计算样品的渗透率。
根据Fischer研究结论,上、下游压力幅值比α和相位延迟θ可以表示为 2 个无量纲参数ψ和γ的函数:
式(4)式中:
式(5)
式中:γ、ψ为叠加过程中产生的 2 个无量纲值。
由以上的各类参数得到的渗透率为
式(6)
式中:T 为孔隙压力的振荡周期(s)。
由以上方程,从实验室中测得的振幅比α和相位移θ,求出了 2 个无量纲值ψ和γ,并由式(6)可得渗透率k。
表 1 三种方法在测量低渗透时的比较
结论:1)岩石超低渗透率测量在核废料储藏,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稳态法和脉冲衰减法进行超低渗透率测试,在测试精度、稳定性和测试周期方面还存在不足,探索高精度超低渗透率的方法十分重要。
2)相比稳态法和脉冲衰减法,周期振荡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用时短的优点。
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互谱法等信号处理方法可提高数据信噪比,提高超低渗透率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
3)周期振荡法由于需要产生正弦变化的周期压力波,因而对测量仪器的性能要求也高,代价比脉冲衰减法要大。
目前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用周期振荡法测超低渗储层渗透率为较优的选择方案,但目前国内外具备周期振荡法测试的仪器还不多,国内只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采用周
期振荡法超低渗测量系统,应用在断层岩、砂岩等岩芯的渗透率测量中。
周期振荡法的装置图和具体参数等资料较少,无法得到相关参考数据,对于进一步确定测试方法形成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