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盘点:十大借势奥运经典营销案例

盘点:十大借势奥运经典营销案例

盘点:⼗⼤借势奥运经典营销案例授权转载⾃:营销头条(yingxiaonews)今天,2016 年夏季奥运会就在巴西⾥约拉开帷幕了。

⾃1896年第⼀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后,历经百年发展历程,奥运会如今已成为世界体育顶级赛事,不仅吸引了⼤批世界⼀流选⼿参赛,更加成为品牌争相营销的对象。

毕竟,奥运是如此的受⼈关注,令⼈为之狂热;奥运,⼜给我们太多的精神、物质资产,给我们太多亲近消费者的机会。

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下,国内外⼗⼤借势奥运经典营销案例。

杜蕾斯:反其道⽽⾏之虽说杜蕾斯不是伦敦奥运会的赞助商,不敢吹嘘⾃⼰和奥运会有什么关系,但单单为伦敦奥运会奥运村免费提供15万只避孕套就很劲爆了。

不过更劲爆的事还在后⾯,伦敦奥运会不过才进⾏到了第5个⽐赛⽇的时候,奥运村内免费发放的那15万只避孕套却已经⼏近⽤光,供货告急,为此杜蕾斯公司不得不紧急追加供应。

杜蕾斯奥运期间制作的⼀则⼴告也得到了很多⼈的认可,我们都知道奥运精神是追求更快,更⾼,更强的,⽽杜蕾斯的奥运逆向⼴告则⽤五种颜⾊的⼩杜杜组成的奥运五环,下⾯⼀⾏字:不是每个男⼈都希望⾃⼰是世界上“最快的那个⼈”。

你懂得。

安踏:押宝体育明星1999 年,安踏签约孔令辉作为形象代⾔⼈,随后,孔令辉夺得了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单打⾦牌,⽽安踏也在这场豪赌中摘得了胜利的果实,孔令辉那句“我选择,我喜欢”,让全国⼈民记住了安踏。

“这对安踏来说,是⼀个巨⼤推进。

”安踏总裁郑捷曾坦⾔,孔令辉的成功,让安踏获益不少,这也成为安踏在借势奥运营销上做出的第⼀次巨⼤成功案例。

骏丰频谱:产品进驻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健康对于每个⼈都⾮常重要,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其意义更是⾮同寻常。

骏丰频谱敏锐地找到了这个点,结合⾃⾝产品的特⾊,在运动员紧张备战奥运之际,于 2015年正式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达成合作,其⽣产的“内喝外照”系列频谱产品为训练局内的运动员缓解肌⾁紧张、消除疲劳,有效治疗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为运动员的训练康复提供帮助。

奥运会优秀营销案例分析

奥运会优秀营销案例分析

奥运会优秀营销案例分析宝洁公司——为母亲喝彩2012年2月28日,宝洁中国作为中国奥委会荣誉合作伙伴正式在中国启动宝洁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母亲喝彩”主题活动,这是宝洁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活动,同时也是宝洁与国际奥委会签订10年合作伙伴关系以来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主题活动。

宝洁公司旗下的9大知名品牌,潘婷,飘柔,海飞丝,舒肤佳,玉兰油,帮宝适,佳洁士,金霸王和吉列都加入此活动,为中国奥运健儿背后的无名英雄喝彩,为母亲喝彩。

“我们相信在每个运动员身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宝洁公司全球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执行官毕瑞哲表示:“宝洁公司一直致力于帮助妈妈们。

通过‘为母亲喝彩’主题活动,我们将全力支持每一位母亲——不只是运动员的妈妈,我们感谢所有默默付出成就孩子梦想的伟大母亲们。

”BWM——ALLFORJOYQQ上的为悦全力以赴,我为奥运唱响的活动2012是伦敦奥运年,作为中国奥委会官方汽车合作伙伴的BMW(中国)为奥运之悦全力以赴。

著名音乐人陶喆谱写的这首充满悦之激情的《为悦全力以赴》,我们希望由你亲自来精彩演绎,以你嘹亮的歌声激励中国健儿在伦敦赛出骄人成绩!宝马中国联手QQ的亿人助力,悦享奥运的主题活动,QQ用户可以点亮QQ、微博“悦”图标,领取微博徽章,并可以参加唱响活动。

除此之外,宝马还准备很多线下活动,7月14日晚,BMW悦盛典(BMWJoyNight)将在北京奥运会主场——“鸟巢”璀璨上演,本次活动也是今年3月广州奥林匹克计划启动盛典的精彩延续。

届时,奥运明星和海内外乐坛巨星将为奥运梦想齐聚鸟巢,为中国奥运军团加油助威;曾在北京奥运闭幕式“伦敦八分钟”演唱的英国小天后LeonaLewis也将再次唱响鸟巢;在回顾宝马爱心基金爱心历程之际,歌坛巨星周华健还将用歌声诠释对责任和分享之悦的理解。

同样难得的是,来自上世纪30年代的传奇车型BMW328老爷车也将首度亮相京城,BMW电动概念车i8亦将惊艳登场,BMW全球顶级培训师与BMW赛车手——德国巴伐利亚州王子联袂演出,率领宝马特技车队及BMW、M、MINI全系百余辆酷车,呈现空前盛大而精彩的创意车舞表演。

奥运营销以少胜多的案例

奥运营销以少胜多的案例

奥运营销以少胜多的案例奥运会作为全球最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不仅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也成为了企业们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平台。

在奥运会运动盛事上,通过巧妙的推广策略和创造性的广告营销,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还能够增加销售额并吸引新的客户群体。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奥运营销案例,展示了奥运会上“以少胜多”的推广策略。

1.麦当劳的奥运赞助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赞助商之一,麦当劳聪明地利用奥运会的影响力,推出了与运动员形象相关的广告。

他们与奥运会有关的广告一直致力于传达健康、爱心和梦想这些积极的价值观,并借此来塑造他们的品牌形象。

麦当劳还借奥运会之名进行许多活动,如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推出奥运早餐和米奥时尚潮衣。

此外,麦当劳也为奥运健儿和运动员筹集奖金,同时在奥运会期间举办趣味性活动,提供给客户们机会亲身与体育明星交流。

这种以奥运为背景的推广策略成功地让麦当劳赢得了公众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

2.宝洁的奥运市场营销作为美国消费品巨头,宝洁集团通过奥运会的全球影响力,采用精巧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广产品。

宝洁旗下的许多品牌,如宝悦、奥莱和海飞丝等,都与奥运会合作进行联合推广,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特别是在奥运期间,宝洁旗下的西门子家电、奥迪汽车和品客咖啡等品牌都推出了以奥运会为主题的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宣传活动通过将品牌与奥运会的正能量联系起来,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共鸣。

此外,宝洁还通过赞助奥运健儿、运动员和运动队来展示其品牌的体育精神,并提高公众对其产品的认可度。

例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宝洁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合作,成为中国体操队的官方赞助商。

3.耐克的奥运市场营销耐克作为全球领先的体育品牌,多年来一直以来奥运会的赞助商,并成功运用奥运会推动品牌的市场营销。

他们通过赞助奥运精英运动员,设计运动员特别版服装和鞋子,并推出与奥运会相关的广告活动。

耐克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通过奥运会推动其创新和设计理念,例如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推出的“基于性能的激励奖牌奖赏计划”,旨在鼓励运动员积极参与比赛。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1984年奥运会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1984年奥运会

案例分析:尤伯伦斯经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的奥运会是特别的,因为美国洛杉矶不只是举办奥运会,更是第一次“经营”奥运会,扭转了之前逢办必亏损的奥运会举办局面。

1984年洛杉矶不但没有亏损,而且赢利亿美元。

谁是这届奥运会的经营大师呢尤伯伦斯。

他又是怎样经营奥运的呢一、深挖产品,确立信条要制定成功的市场营销策划,尤其是对于一个市场正值萧条的产品,首先要充分了解产品现状,以市场推广的角度认识产品利弊,然后极尽去扬长避短。

尤伯伦斯把此次奥运会策划看作是一次市场经营,他首先查阅了1932年洛杉矾奥运会以来所有奥运会举办情况的材料,他从浩瀚的资料中看到了奥运会财政"灾难"及其产生的原因,也独具慧眼地看到了另一个不赔钱的"窗户":不再大搞新建筑、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同时直接让赞助者为各项目提供最优秀的设施。

同时他把“不再大搞新建筑、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同时直接让赞助者为各项目提供最优秀的设施。

”作为奥运会组委会工作的信条,并公开宣称: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

尤伯伦斯确立的工作信条是对策划奥运会最大问题的解决,同时真正看见并开发了奥运会的潜在价值。

这个工作信条,类似于一个市场和员工都熟知的企业理念,是组委会成功经营奥运的长期战略的基础,也是营销目标。

二、审时度势,提升资源价值对于奥运会的广播转播权以及吸引赞助商来说,参赛的国家越多,竞争就会越激烈,比赛也就越精彩,电视转播就越好看,越能赚钱。

难题是如何让更多的国家参赛。

上个世纪80年代是冷战时期,奥运会在美国举办,距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不足3个月的时间了,这时却发生了苏联等东欧国家宣布抵制这届奥运会的事件。

尤伯罗思的工作因此而变得富有戏剧性,他经常作为一名少有的"穿梭外交家"往来于各国之间,显示出了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尤伯罗思以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最终未能说服苏联等国家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事件营销的典型案例分析文化自信的转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事件营销的典型案例分析文化自信的转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事件营销的典型案例分析文化自信的转折新动向与闪光点中国元素闪闪发光2008年是中国年,因为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这个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国家举行,全球的眼光都在看中国,中国也必将影响着全球未来的经济浪潮。

在这种背景下的国际品牌的赞助商,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进行营销,就成为在中国市场取得进一步成功的关键密匙。

因此无论是国内赞助商品牌还是国际赞助商品牌,利用中国元素,打上中国印记才能让中国让全世界的眼光聚焦于这个品牌,中国元素自然成为沟通无障碍的通行证。

首先打上这个印记的是本土的乳品企业伊利,与13亿国人共同努力,“为梦想创造可能”,通过大量线上线下活动,将“有我中国强”的传播理念进行病毒式传播,目前伊利在整个国人心目中的品牌美誉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应该说,伊利的奥运营销主题真正契合了国人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在北京奥运这个环境下显得尤为夺目。

因此,这是品牌借助民族精神传达的胜利,很好地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奥运情怀。

当然,来自国际的运动品牌似乎也不甘示弱,阿迪达斯在中国大地上也显示出了其深谙中国文化的营销功底。

在阿迪达斯的终端,标有“中国”、“北京2008”以及中国印的阿迪达斯运动服放在显著位置,并运用了祥云、龙和明亮的传统颜色。

同时,阿迪达斯设计的中国运动员领奖服也缀上了富有奥运和中国风格的祥云图案。

甚至,为了展现阿迪达斯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在2008年1月份奥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装的新闻发布会上,阿迪达斯还别出心裁地把T型台换成了传统的京剧舞台;而在使用奥运会的体育明星中,和中国的奥运冠军“一起2008”也成为了阿迪达斯拨动中国消费者心弦的一个点睛之笔。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显示,在2008年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因此2008年奥运也是中国人心理和精神的奥运,与中国消费者共鸣是奥运营销取得效果的关键,而要想默契地和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奥运梦想实现良好的沟通,挖掘中国的元素和中国的文化内涵是其根本。

伦敦奥运互动营销经典创意四则

伦敦奥运互动营销经典创意四则
章鱼 保罗念 念 不忘 。 在粉 丝 中掀 起 了_ “ 更 一股 追戏 ” 和
“ 测”的热潮 。 预
起 亚 欧 洲杯 的营销 团 队伊 诺盛 广告 公 司为 品牌进
归来 ” 动 使许 多粉 丝从 头 至 尾对 这个 活 动保 持 着关 行 推广 的策 略, 活 是将 创 意与终端 相 结合 的双 重投 注 。 以 “ 预测 比赛 结果 ” 为活 动创 意 , 并结 合 这一创 意 开发了 “ 投你 索 好 ” P 投 注游 戏 。整 个活 动 期 间 ,“ 你 索 AP 投 好 ” P 的下载量 突破 了87, AP o) 粉丝们 积极参 与 的程 度 , -
方 式开 展线 上 的实 时互 动 营销在 中国 国诞 生 后对 欧 洲杯 每场 比赛 的预测 。
3 酷视 频 网站搜 索 “ . 优 欧洲杯 ” 关键词 时, 罗归来 保
0 也 合 做 博 同步更 新 , 每个 比赛 日上线 一集 视 频 , l 视 视 频 就列在 前 1名, 是唯 一一 个 以企业 品牌名 义发 布 在 2集
在 伊 诺 盛 广 告 公 司 为 起 亚 品牌 设 计 的 推 广 方 式
当然 , P 的开发创 意是首 要 因素 , 如 何去 宣传 上 , 次 的渠道 共有 三种 : 上 网络视 频及 新 浪微 博 、 AP 而 此 线
也 是另 一大课 题 。
智 能手机 终 端 、 下活 动。 当下一 线城 市最 为受 欢 迎 线 在 的微 博平 台开通 了拟 人化 的 “ 起亚 章鱼 预言 帝 ” 微博 ,
影 响力和传 播力 。 文中说 , 虽然 中国军 团在 奥运奖 牌 榜 希 望将 品牌 活动 最 大化 地传 递 给 消费 者 , 就 要 求 这
上滑 落到 了第 二 的位置 , 中国微 博 用户对 于奥运会 的 牌 寻 找 到最 合适 的营 销平 台。 但 而微 博正 是 这 样 一 个平

奥运营销案例分析.doc

奥运营销案例分析.doc

奥运营销案例分析,,,xx奥运是如此的受人关注,令人为之狂热,不仅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选手参赛,更加成为品牌争相营销的对象。

为此,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篇1安踏:押宝体育明星1999 年,安踏签约孔令辉作为形象代言人,随后,孔令辉夺得了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而安踏也在这场豪赌中摘得了胜利的果实,孔令辉那句“我选择,我喜欢”,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安踏。

安踏今年提出了“去打破”这一奥运营销主题,像这个口号一样,安踏也突破了自身的传统营销方式,在营销中加入了更多的参与度和代入感。

“安踏的资源丰富,已经签了四个运动管理中心24支国家队,因此可以讲很多故事,做整合性的推动。

”安踏总裁郑捷说,安踏赞助所有资源和赛事,一方面是推动奥林匹克项目在中国的普及,建立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另一方,更是携手中国奥委会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在国内的发展和发扬,从而也提升安踏的价值理念和行业影响力。

同时,安踏在线下营销也同时发力。

如线下店铺主题画面的延展,奥运主题商品的售卖、领奖服及比赛装备的展示、店铺形象的包装、围绕奥运会做促销活动等。

篇2搜狐:看奥运上搜狐作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 并且是北京奥运会唯一的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 搜狐在不经意间复制着韩国品牌三星的成功。

自从2005年11月7日搜狐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以来, 搜狐利用这一强大的平台, 在奥运战略的旗下做了很多献礼奥运的品牌活动, 让人们看到了搜狐的“魅力”。

搜狐, 以其资源称王, 搜狐囊括与奥运有关的网络资源。

搜狐的奥运报道资源是通过其他的一系列合作而获得的。

在“攫取”资源方面, 首先, 搜狐是一系列奥运官方网站的承建者。

此外, 搜狐还与华奥星空达成了奥运战略合作, 在体育报道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再者, 搜狐还是200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赞助商,所以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信息掌握的资源方面也占有独家优势。

用搜狐体育中心总监敖铭的话来说: 我们做这些网站是因为这些机构对于搜狐资源的优势。

体育营销成功案例

体育营销成功案例

体育营销成功案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体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和品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与体育相关的项目、赛事或运动明星进行合作,企业可以借助运动的影响力来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产品曝光度、扩大受众群体,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的体育营销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体育营销的成功之道。

1. 宝洁与奥运会的成功合作宝洁公司自1992年开始与奥运会进行合作,通过赞助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等多个项目,在奥运会期间推出大量的宣传广告和促销活动。

宝洁公司通过与奥林匹克项目的合作,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达到了全球市场推广的目的。

宝洁还将奥运会资源与自身品牌形象相融合,让宝洁品牌加深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2. 耐克与体育明星的成功合作耐克一直是体育营销的领头羊,与众多知名的体育明星进行合作,并将他们推广成为品牌代言人。

例如迈克尔·乔丹、勒布朗·詹姆斯、罗杰·费德勒等众多体育巨星都成为了耐克品牌的代言人。

耐克通过与这些体育明星的合作,成功地将品牌形象与体育项目相结合,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耐克在新品发布时,也会借助体育明星的影响力来进行品牌推广,提升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

3. 阿迪达斯与体育赛事的成功合作阿迪达斯与世界杯足球赛、欧洲杯足球赛等众多足球赛事进行合作,通过赞助球队或者球员等方式,提升了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阿迪达斯还通过体育赛事赞助做到了从球场到全球市场的转变,使得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巨大的宣传和推广。

阿迪达斯在赛事期间推出的联名款式球衣、定制鞋款等产品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带动了其他相关产品的销售。

4. 奥利弗与马拉松赛事的成功合作奥利弗是一家健康食品品牌,他们成功地和各大马拉松赛事进行合作,通过赞助赛事、提供能量补给等方式,宣传了品牌的理念,强调了专业运动营养品对于长时间运动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运营销案例记录国内外众多企业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北京2008,聚焦在奥运会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电视转播机构”的中央电视台身上,奥运节目作为稀缺性的媒体战略资源,成为商家品牌营销的必争之地。

自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北京奥运便成为畅想中国经济最火热的词汇。

现代体育突破了竞技场的围栏,变成大众的狂欢盛宴。

雅典奥运会只有2万名运动员,100多万张门票,而全球有46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

电视给体育插上翅膀,更让企业的品牌营销如虎添翼。

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可口可乐是1%的水和99%的广告”。

1999年,可口衫殖浞掷 冒略嘶酺OP赞助商权益,在悉尼奥运会主播台澳大利亚7台投放海量广告,刺激产品销量迅速增长,短期内确立了可口可乐在澳大利亚市场绝对强势的品牌地位。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3个月,可口可乐即宣布已全部收回TOP赞助商的天价投资。

奥运会不仅是世界各国顶尖体育精英竞技的舞台,也是国内外强势品牌的必争之地。

早在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之时,海尔便率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祝贺申奥成功的广告,成为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品牌与事件营销完美结合的典范。

从那时起,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北京2008,聚焦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电视转播机构”的中央电视台,奥运节目作为稀缺性的媒体战略资源,成为商家品牌营销的必争之地。

北京2008,中央电视台将赋予奥运五环更多的品牌魔力,为渴望成功的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对于中央电视台奥运节目资源和北京奥运赞助企业合作的成功案例,我们将在本文中进行回顾,而新的借助北京奥运成功实现品牌升级和突破的案例,必将在未来更多地涌现。

海尔申奥广告:民族情结和企业诉求的完美结合。

北京申奥在中国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都是关注度极高的事件。

有了前一次北京申奥的失利,这一次更加调动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度。

能够利用奥运会这样具有全球性关注度的赛事向全世界宣传自己,也是所有想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的最优选择。

2001年7月13日,在北京申奥成功的第一时间,海尔在中央台投放的祝贺广告在申奥成功后即刻播出。

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请奥运会成功的时候,声音刚一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四套马上插播了“全球海尔人祝贺申奥成功!”的广告。

海尔集团有关负责人事后表示,海尔7月13日申奥直播前后活动中在中央电视台1000万左右的广告投入,其市场效果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

勿庸置疑,海尔是投资申奥直播的最大赢家。

而国人在多年后再回味这一历史喜悦时,同时也会想起曾经与他们一同分享成功的民族品牌,海尔的广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梦娜袜业:为梦想做足功夫。

2006年8月8日晚,一台以《我们的奥运》为主题的“梦娜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

这是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第二次牵手奥运的大动作。

浙江梦娜袜业成立于1994年5月,以前主要发展海外市场,2006年欧盟提高了中国纺织品的进口关税,因此,梦娜袜业调整了战略规划,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

2006年3月1日,浙江梦娜袜业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袜类产品独家供应商,也是首家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独家供应商。

尽管是独家供应商,但梦娜袜业并不能以奥运供应商名义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必须想办法利用其他的方式把这一价值变现,因此,常规广告宣传和特殊项目的广告投放十分必要。

今年下半年,为了变现奥运会独家供应商的价值,梦娜袜业在央视招标段推出名为“为梦想做足功夫”的广告片,并独家冠名中央电视台《我们的奥运》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主题晚会,大大提升了梦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恒源祥:强化“纺织业惟一奥运赞助商”形象。

2005年12月22日,恒源祥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赞助商。

作为纺织行业历史上惟一的奥运赞助商,恒源祥的目标是把“恒源祥成为奥运会赞助商”打造得和“恒源祥”一样广为人知,而央视这个高端的传播载体,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多年投放央视招标段的基础上,恒源祥还针对性地选择了央视的奥运资源节目。

2006年8月8日,恒源祥特约播映《好运北京——北京奥运倒计时两周年》特别节目播出,一方面强化恒源祥奥运赞助商的印象,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联想:一起奥运,一起联想。

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会签约,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技术设备和服务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中国企业有史以来第一次跻身于世界顶级品牌的“五环俱乐部”。

成为TOP成员后,联想需要将这一信息最大范围传播出去,央视自然是不二选择,而央视独有的奥运节目则是企业品牌与奥运概念最佳的结合平台。

竞标独家冠名中央电视台《奥运倒计时标版》栏目成为联想整个奥运营销计划最贴切的表达。

2006年11月18日,在CCTV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联想集团以1.6201亿中标《奥运倒正计时标板》独家冠名。

2007年3月27日,联想迎着“奥运倒计时500天”之风扬帆启航。

4月26日,联想还冠名了最引人注目的奥运火炬发布仪式。

通过冠名奥运倒计时节目和火炬发布仪式,联想进一步巩固并加深了自己“全球知名品牌”的地位与良好形象。

中国银行:成功演绎“我的奥林匹克”。

2006年1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中国银行运筹帷幄,在与多家国内外奥运合作伙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中标央视《我的奥林匹克》和《谁将主持北京奥运》两个栏目的独家冠名,凸显其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的企业实力。

“中国银行——我的奥林匹克”是中央电视台2007年全力打造的一档以“人物与奥运之间的关系”为关注点的电视人物专题节目。

该节目是2007年在CCTV-1播出的第一档奥运栏目,通过记录奥运会和即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以及在幕后默默奉献的教练员以及杰出的国际奥林匹克人士,展示了他们与奥林匹克的精彩故事。

中国银行将品牌元素与节目有机结合,其形象代言人奥运冠军杨扬也作为“中国银行——我的奥林匹克”节目的形象代言人在公众场合频频亮相。

中国银行与奥林匹克这两大百年品牌的合作,实现了中国银行“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与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和谐统一。

青岛啤酒:激情欢动,奥运同行。

2005年8月,青岛啤酒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内啤酒赞助商。

几乎在青岛啤酒签约北京奥组委仪式举行的同时,青岛啤酒赞助奥运的消息、带有奥运赞助商标识的产品和广告宣传,已经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亮相,并在全国市场掀起了一场奥运营销风暴。

在此之前的6月,青岛啤酒就借助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梦想中国”大型电视活动,对“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进行了广泛传播,这一品牌主张与后来揭晓的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谋而合。

2007年4月,青岛啤酒再次携手央视经济频道,启动“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政府资源和奥运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全资源联动与互动,全新打造蕴涵旅游文化和奥运精神的中国“城市名片”,同时把青岛啤酒的品牌主张灌输到每一个城市理想中去,展示并诠释“人”背后的城市。

青岛啤酒希望激起全民参与奥运的热潮,让每一个观演者成为充满激情的参与者,共同来分享奥运的激情与梦想。

借助奥运,青岛啤酒在塑造自己全新的品牌形象的同时,也使品牌美誉度、亲和力获得快速提升,为其巩固和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2008年将至,北京奥运鼓荡的期待和精彩将愈发浓烈。

期待和精彩不仅仅来自于民众、体育健儿,更来自于无数的企业和品牌。

在过去的时间里,已经有众多的品牌在央视的平台上演绎了一幕幕经典的奥运营销故事。

央视与奥运赞助商积极沟通从2006年7月份起,央视广告部启动了与北京奥运赞助企业的常态性沟通会议,广泛征求赞助企业对于奥运报道节目及营销方案的意见,与奥运赞助企业一对一的沟通从2006年7月份起,央视广告部启动了与北京奥运赞助企业的常态性沟通会议,广泛征求赞助企业对于奥运报道节目及营销方案的意见,与奥运赞助企业一对一的沟通。

在企业积极寻求与奥运合作的同时,中央电视台北京奥运的营销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2008年奥运会的广告营销将秉承“整合资源、统一营销”的理念和“统一策划、统一定价、统一推广、统一销售”的宗旨,电视、平面(报纸)、互联网多媒体整合联动,通过六个层级为企业品牌提供传播服务,从最基本的贴片广告投放,到最个性化的奥运节目定做,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品牌搭起通往2008的“彩虹之桥”,从而把“2008年奥运会中国大陆地区独家转播机构”这一资源优势( 3261.984,-108.01,-3.21%)打造成为企业品牌的优质传播平台。

为实现这一目标,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央视就成立了奥运广告营销方案起草小组,开始了北京奥运营销方案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另外,从2006年7月份起,广告部启动了与北京奥运赞助企业的常态性沟通会议,一方面广泛征求赞助企业对于奥运报道节目及营销方案的意见,另一方面与奥运赞助企业一对一沟通,更具针对性地了解企业的奥运传播需求,制订广告方案。

奥运广告营销方案起草小组成立。

2006年5月10日,中央电视台成立了奥运广告营销方案起草小组,2008北京奥运会的广告营销策划工作正式进入方案撰写阶段。

2005年以来,央视广告部持续展开体育营销系列研究,进行了悉尼、雅典奥运会的收视分析与客户投放分析,重点研究了东道国媒体广告经营策略,广泛吸取了各方面专家和业界资深人士的研究成果,为奥运广告营销策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奥运广告营销方案起草小组成立后,将对前期的研究成果与实战经验进行汇总,确定了奥运营销方案的起草进度和研究计划。

首届CCTV体育营销高峰论坛及奥运赞助企业意见征求会。

2006年7月26日,由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办的CCTV体育营销高峰论坛及首次奥运赞助企业意见征求会举行。

中国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领导,以及包括联想、中国移动、阿迪达斯、海尔、伊利、三星、青岛啤酒、北京现代等多家在体育营销上取得较好成绩的企业参加了会议。

论坛首次发布了北京奥运广告营销的基本原则、广告产品的设计理念,还进行了“奥运背景下的企业营销”主题对话。

通过深入探讨体育营销的运作模式,总结体育营销案例的成功经验,央视广告部与国内外众多品牌首次完成关于奥运营销的面对面交流。

CCTV体育中心、广告部与大众举办奥运营销研讨会。

2006年9月9日,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广告部与大众举办的奥运营销研讨会召开。

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介绍了2008奥运的报道思路和2007年的奥运前期项目,广告部何海明副主任介绍了汽车企业在央视标段和世界杯投放的成功案例。

这是体育中心与广告部首次联合与奥运赞助商进行的一对一沟通,通过沟通,中央电视台对大众在中国的奥运策略有了深入了解,同时大众对于中央电视台的高品质节目资源和奥运报道方案也有了全面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