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港作业区一期工程1#引桥改造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港作业区一期工程1#引桥改造施工组织设计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目录一工程概述 (4)1.1、编制依据 (4)1.2、编制原则 (4)1.3、工程概况 (5)二施工条件分析 (10)2.1、工程特点分析 (10)2.2、场地条件分析 (10)2.3、材料供应条件 (11)三施工总部署 (12)3.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2)3.2、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 (12)3.3、临时供电供水 (12)3.4、消防 (12)3.5、通讯 (12)3.6、施工场内交通 (12)四施工组织机构和管理方法 (14)4.1、组建的基本要素 (14)4.2、施工组织架构设立 (14)4.3、项目各部门的职能 (16)五施工总体部署 (17)5.1、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17)5.2、工程总体目标 (17)5.3、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方案及材料计划安排 (18)5.4、施工总体安排 (18)六工程测量与检测 (21)6.1、工程测量 (21)6.2工程检测 (24)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6)7.1、码头拆除施工 (26)7.2、引桥结构修复 (27)7.3、面层现浇砼 (32)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4)8.1、项目质量目标 (34)8.2、质量保证组织体系 (34)8.3、质量目标管理网络 (35)8.4、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36)8.5、分项质量控制程序图 (37)8.6、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38)8.7、质量管理三级监督体系 (39)8.8、一般性质量保证措施、奖惩办法 (43)8.9、季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7)8.10、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48)8.11、回访保修服务控制程序 (50)九工期保证措施 (52)9.1、施工工期目标 (52)9.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 (52)9.3、工程工期监督措施 (53)9.4、组织保证措施 (53)十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 (56)10.1、大体积砼质量控制 (56)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59)11.1、安全目标 (59)11.2、安全保证体系 (59)11.3、本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 (60)11.4、安全管理计划措施 (60)11.5、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62)十二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65)12.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网络 (65)12.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5)12.3、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68)12.4、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措施 (68)12.5、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措施 (70)十三主要附图附表 (71)附表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71)附表二施工进度横道图 (72)附表三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73)附表四临时用地、临时占用水域计划表 (73)附表五承包人驻地建设一览表 (73)附表六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73)附表七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77)一工程概述1.1、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港作业区一期工程1#引桥改造招标文件。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港口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

港口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港口码头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港口码头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节点,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港口码头的地理位置、物流运输需求、竞争环境、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2. 港口码头地理位置分析港口码头的地理位置是其可行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附近的自然条件、水深、气候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港口与主要货物来源地和目的地的距离、交通便利性等因素。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确定最适合建设港口码头的地理位置。
3. 港口物流运输需求分析港口码头的可行性还需考虑到物流运输需求。
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来源地和目的地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港口码头的潜在运输需求。
此外,还需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预测,以确保港口码头能够适应未来的物流运输需求。
4. 竞争环境分析在港口码头的可行性研究中,竞争环境的分析尤为重要。
通过了解周边地区已有的港口码头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运营模式、运价等因素,可以评估新建港口码头的竞争优势。
同时,还需考虑到政府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竞争环境的影响。
5. 投资成本分析港口码头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因此,投资成本的分析是评估港口码头可行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投资成本的分析应考虑到建设港口码头的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人力资源以及运营成本等方面。
通过分析投资成本和预计的回报率,可以评估港口码头的经济可行性。
6. 可行性评估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港口码头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根据地理位置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最适合建设港口码头的地点。
通过物流运输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分析,我们评估了港口码头的潜在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
最后,我们还对投资成本进行了分析,评估了港口码头的经济可行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港口码头的可行性给出以下建议: - 建设港口码头的地点应选取地理位置优越、与物流运输需求相匹配的地区; - 应考虑到周边港口码头的竞争优势,寻找自身的竞争定位; - 对投资成本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港口码头的经济可行性。
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某码头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首先,对码头工程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建设目的和功能进行了阐述。
随后,通过对环境分析、市场需求调研以及投资回报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评估了该码头工程的可行性。
最后,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引言码头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我们研究了某个码头工程的可行性,以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有所贡献。
2. 背景介绍2.1 码头工程的位置和规模该码头工程位于某市沿海地区,总面积为XXXX平方米,设计停泊位X个。
2.2 码头工程的建设目的本次码头工程的建设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提升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3 码头工程的功能主要提供货物装卸、储存、仓储和配送等功能,为外贸企业提供便捷的出入口服务。
3. 环境分析3.1 自然环境该码头工程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缓,水文条件良好,适宜码头工程的建设。
3.2 社会环境该地区交通便利,且人口密集,具备较为成熟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
3.3 法律政策环境该码头工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具备合法的建设条件。
4. 市场需求调研4.1 当前港口行业市场状况当前全球贸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码头行业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4.2 潜在市场需求考虑到该地区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预计码头工程在土木建筑、国际贸易等行业具有较大市场需求。
5. 投资回报分析5.1 投资成本估算对该码头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行了详细估算,包括土地购置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建设人员工资等,总计约XXX万元。
5.2 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调研结果和产品定价策略,预测该码头工程的年收益约为XX万元。
5.3 投资回报指标计算通过计算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综合评估该工程的投资回报状况。
6. 可行性评估结果综合考虑环境分析、市场需求调研以及投资回报分析的结果,本次码头工程整体上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散货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散货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散货运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散货运输主要包括散装散货、液体散货和固体散货等。
而散货码头作为散货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散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二、问题的提出散货码头的建设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环境影响等。
本报告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散货运输市场现状及前景如何?2.散货码头建设所需资金及投资回报如何?3.散货码头建设可能面临的技术和环境问题有哪些?4.散货码头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措施如何设计?三、研究方法本报告将采用市场调研、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对散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
四、散货运输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散货运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大宗商品贸易、煤炭运输、粮食运输等都需要散货运输。
散货码头可为这些行业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
2.市场前景:未来几年,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散货运输市场前景广阔。
散货码头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五、散货码头建设资金及投资回报分析1.建设资金:散货码头的建设需要考虑土地、设备、人力等多方面成本。
根据初步测算,投资额约为5000万元。
2.投资回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散货码头的年收入预计可达3000万元,年利润率约为20%。
投资回报期约为5年。
六、技术和环境问题分析1.技术问题:散货码头建设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确保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需求。
同时需要考虑航道深度、装卸设备等技术问题。
2.环境问题:散货运输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如噪音、污染等。
散货码头的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减少环境风险。
七、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措施为确保散货码头的盈利和稳定经营,需要设计合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措施。
港口码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港口码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四)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五)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报告;六)场址条件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总占地面积约XX公顷,计划建设XX 个泊位,主要用于货物装卸和集散,同时还将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
四、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座现代化、高效率、安全可靠的港口码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五、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场址选址、工程规划设计、安全卫生、项目公司、投资匡算、财务评价等方面。
六、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X年,其中前期准备阶段约X个月,主体工程建设阶段约X年,后期运营管理阶段约X年。
第二章、项目优势一、区位优势本项目位于某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直接通往XX省、XX市等地,区域内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二、政策支持本项目获得了相关政策支持,享受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政策,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建设和发展。
三、港口腹地工业基础雄厚本项目所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有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市场需求量大,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某某集团鼎力支持某某集团是本项目的主要投资方之一,具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第三章、项目背景一、建设背景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有的港口码头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新建一座现代化、高效率、安全可靠的港口码头。
二、项目建设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区域物流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港口码头运营效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四章、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一、吞吐量市场分析根据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报告,本项目所在地区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港口码头位置和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区原有的港口码头设施老化,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建港口码头将有利于提升港口码头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需求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报告,本项目建成后,将有望吸引更多的货物流通和集散,预计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XX万吨,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港口码头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港口码头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一、项目背景港口码头作为通信和物资贸易的重要枢纽,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物流配送能力,本报告将对某港口码头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
二、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在全球贸易和物流领域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港口码头作为货物进出口的关键环节,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该地区的物流需求逐年增长,因此建设港口码头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 技术支持在建设港口码头的过程中,将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旨在提高装卸速度和作业效率。
通过运用自动化装卸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码头作业流程。
同时,这些技术手段将有效减少人力投入和人为错误,提升整体运营效益。
3. 政策环境政府在促进港口发展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鼓励投资者参与港口码头项目建设,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土地使用权等服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 地理位置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自然条件适宜港口建设。
地处临海地带,水深适中,能够容纳大型船只靠泊。
同时,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便捷,能够有效地将港口与内陆物流进行衔接。
5. 财务可行性通过对港口码头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出项目前景广阔。
投资回报率(ROI)以及净现值(NPV)等财务指标显示,该项目具备良好的财务可行性,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长期收益。
同时,根据预测的市场需求和运营状况,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实现盈利。
三、项目建议基于对港口码头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我们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1. 建设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地理条件,建议项目建设规模适度,既能满足当前的货物吞吐能力要求,又具备一定的扩展潜力。
可根据港口的实际情况和预测的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扩建计划。
2. 技术应用在项目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入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装卸效率和运营水平。
同时,注重保障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加快燕尾港港口建设的相关问题
加快燕尾港港口建设的相关问题发布时间:2021-12-27T08:16:45.990Z 来源:《文化时代》2021年第4期作者:成殿军[导读]灌云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成殿军灌云燕尾作业区港口发展基本情况一、地理区位优势。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位于灌河口西岸,具有海河联运的天然优势。
对外可直达我国沿海及其他国家各主要港口,对内可通过灌河,经盐河、通榆河等内河航道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相连,是苏北、皖北、鲁西南等地区最佳出海口之一。
1. 港口建设情况。
一期、二期码头总长880米,共分为4个生产泊位:其中301泊位、302泊位为2万吨级泊位2个;5万吨级(水工兼顾)泊位2个。
堆场面积:25.16万平方米。
仓库面积:约1.1万平方米。
2. 港口运营情况。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于2013年3月开港运营,当年即完成吞吐量60万吨。
随着港口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后方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燕尾作业区港口吞吐量连年攀升,2014年完成82.22万吨;2018年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2020年完成1300万吨。
3. 口岸开放情况。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于2016年12月获批临时开放,2018年12月获批了口岸正式开放,2019年通过国家级开放验收。
4. 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二、尽管近年来燕尾港港口建设运营和口岸开放工作取得巨大突破,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货源结构不理想,运营效益不佳。
燕尾作业区自开港以来,一直主要由新龙港港口公司负责运营。
多年来港口吞吐量连年攀升,但砂石建材等低费率货种占绝大多数货源比例,矿石、钢铁、煤炭、集装箱等高费率货种占比过低,导致码头企业运营效益一直不理想。
二是内外贸、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衡。
对于燕尾港口岸开放建设,虽然灌云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目前对港口运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尤其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外贸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是港口与产业的联系不强。
目前园区内通过港口运输货物的企业不多,企业对港口运输的需求不高;港口对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对后方腹地的辐射范围和能力不够。
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
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港口发展和物流业务的增长,建设一个新的码头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需求。
本项目将进行码头可行性研究,以评估该码头项目的可行性,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项目目标1. 研究市场需求和需求预测,评估码头项目的市场潜力。
2. 确定码头建设的交通便利性和运输成本,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3. 分析环境影响和规划要求,评估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4. 评估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和回收期,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三、市场需求及预测1. 调查相关港口的货物流量和增长趋势,分析市场需求和潜在业务增长。
2. 研究货物运输需求和市场供应,评估码头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3. 预测未来几年的货物流量增长,评估项目的潜在市场。
四、交通便利性和运输成本1. 分析码头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评估项目的交通便利性。
2. 确定项目的运输成本,包括货物运输和人员交通等方面。
3. 研究相关港口的运输服务和办公设施,评估码头项目的优势与劣势。
五、环境影响和规划要求1. 分析码头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资源和水体污染等方面。
2. 研究当地的规划要求和环境保护政策,评估项目的符合性。
3. 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为环保管理提供建议。
六、投资收益率和回收期1. 评估码头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运营成本,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2. 分析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收期,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3. 考虑风险因素和利润预测,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
七、结论及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该码头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可行性。
在投资者选择该项目时,需要考虑市场竞争、环保要求和运输成本等因素。
我们建议制定详细的规划和风险控制措施,并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毕业设计题目: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摘要】本设计的任务是新建设2万吨级泊位的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散杂货码头。
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於,适合建设万吨级深水码头在内的许多专业性深水泊位,由于现有港口的通过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本工程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该项需要对码头的水工结构进行方案设计及部分构件的技术设计。
其设计内容包括码头工程设计中的资料分析、库场面积计算、码头总平面布置、结构选型、内力计算、构造设计及施工等有关问题。
最后的设计成果包括计算书、说明书和三张大图。
根据该码头的营运资料和自然条件,码头的总平面布置为:码头为顺岸式,设后方桩台,并由引桥连接前方码头与后方堆场。
关键词:高桩码头,面板,纵梁,横梁,配筋,钢筋混凝土【abstract】The design task is the new building berth of 20000 tons of class of Lianyungang Port River irrigation area dovetail operation area bulk cargo wharf. Harbor Bay broad depth of water, land and wide, mild climate,ice-free,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10000-ton deep-water wharf, many professional deep-water berths, the port through capacity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the construction is very necessary.The need for hydraulic structure of the terminal design and component design.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design of wharf engineering data analysis, storage area calculation, wharf of general layout, structure selec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stru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levant problems. The results include the statement, instructions and three big picture.According to the terminal operation data and natural conditions, the general layout of terminal: terminal for the alongshore, located behind the pile, and the bridge connecting the front and rear yard quay.Keywords: high pile wharf, panel, rails, beams, reinforcement, reinforced concrete目录一、设计资料 11.1 设计需求 11.2 自然条件 11.3 货运量及船型91.4 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13二、设计任务142.1设计任务142.2设计内容14三、设计成果153.1码头主要平面尺度拟定 15 3.2装卸工艺153.3码头主要建设规163.4 总平面布置16四、计算内容194.1荷载194.2面板计算194.3纵梁计算214.4横梁计算254.5桩力估算,桩长确定264.6引桥设计34五、技术设计385.1面板技术设计385.2横向排架设计455.3横梁斜截面抗剪验算62 参考文献.63致谢64一、设计资料1.1 设计需求连云港港位于江苏省北部沿海、陇海铁路东部起点,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我国沿海中部能源外运和外贸运输的重要口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设计的任务是新建设2万吨级泊位的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散杂货码头。
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於,适合建设万吨级深水码头在内的许多专业性深水泊位,由于现有港口的通过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本工程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该项需要对码头的水工结构进行方案设计及部分构件的技术设计。
其设计内容包括码头工程设计中的资料分析、库场面积计算、码头总平面布置、结构选型、内力计算、构造设计及施工等有关问题。
最后的设计成果包括计算书、说明书和三张大图。
根据该码头的营运资料和自然条件,码头的总平面布置为:码头为顺岸式,设后方桩台,并由引桥连接前方码头与后方堆场。
关键词:高桩码头,面板,纵梁,横梁,配筋,钢筋混凝土目录一、设计资料 (1)1.1 设计需求 (1)1.2 自然条件 (2)1.3 货运量及船型 (15)1.4 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 (21)二、设计任务 (22)2.1设计任务 (22)2.2设计内容 (23)三、设计成果 (24)3.1码头主要平面尺度拟定 (24)3.2装卸工艺 (25)3.3码头主要建设规 (26)3.4 总平面布置 (26)四、计算内容 (29)4.1荷载 (29)4.2面板计算 (30)4.3纵梁计算 (32)4.4横梁计算 (37)4.5桩力估算,桩长确定 (38)4.6引桥设计 (49)五、技术设计 (54)5.1面板技术设计 (54)5.2横向排架设计 (62)5.3横梁斜截面抗剪验算 (82)参考文献 (63)致谢 (64)一、设计资料1.1 设计需求连云港港位于江苏省北部沿海、陇海铁路东部起点,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我国沿海中部能源外运和外贸运输的重要口岸。
连云港港历经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成绩显著,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港口区位优势显著增强,港口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
根据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最新编制的《连云港港总体规划》,连云港港今后将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即由湾内连云港区、湾外北翼的赣榆、前三岛港区和南翼的徐圩、灌河港区组成的总体格局。
其中灌河港区作为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发展的重要依托,与徐圩港区互为补充,为地方经济发展及临港产业区服务。
按照港区功能定位,灌河港区主要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及后方临港产业区服务的功能,目前已有部分化工企业、物流企业和修造船工业落户。
根据灌河港区后方产业区发展规划,该区域将继续巩固化工及修造船工业发展,同时将依托港口建设物流园区,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
根据《连云港港总体规划》,预计2010年及2020年将形成400万吨和1000万吨的货物吞吐量需求。
目前灌河地区水运运输需求主要通过连云港区解决,同时由于灌河港区目前缺少吨级较大泊位,并且现有的千吨级泊位装卸条件有限,许多货运需求通过陆路解决,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为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减少灌河地区大宗散杂货的运输成本,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灌河口西岸新建一座2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泊位,以满足吞吐量增长的需要,促进灌河地区经济发展。
1.2 自然条件1.2.1 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灌河口西岸,地理概位坐标:北纬34︒28′,东经119︒47′。
灌河是苏北唯一未在干流上建挡潮闸的入海河流,地处苏北沿海的北段,海州湾南缘,毗临连云港。
灌河自灌南县盐东东三汊到燕尾港入海口全长74.5km,流经淮阴、盐城、连云港三市,与京杭大运河相连,从上游陈家港至河口长11km的河段,水深都在6.0m以上,河宽180~1100m,河段平均潮位水面宽度820~1100m,自然水深可达8~10m。
1.2.2 气象拟建工程区域地处暖温带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温和湿润,雨水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根据响水县气象站和燕尾港多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本地区气象特征值如下:(1) 气温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8.7℃(1967年8月27日),累年极端最低气温-17℃(1969年2月6日),多年平均气温13.9℃。
累年最高月平均气温26℃(7月、8月),累年最高月平均气温-2℃(1月)。
(2) 降水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其中7~8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0%。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891.2mm年最大降水量1224.6mm (1971年)年最小降水量515.6mm (1978年)最大一日降水量699.7mm (2000年8月31日)≥25.0mm降水日11.6d (燕尾港)(3) 风况据响水气象站1965~1984年测风资料统计:常风向ENE向,次常风向ESE向,占全年频率的9.7%和9.6%,2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6m/s,方向为NNE向,瞬时极大风速20m/s,发生在1969年9月,方向为NNE向。
另外,根据灌河口燕尾港气象站资料统计结果,该地区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灌河口常风向为NNE向和ENE向,频率分别为12%和11%,次常风向为ESE向和SSE向,频率都为9%,强风向为NNW-NNE向,其NNW向频率为7%,N向为7%,NNE向为12%,次强风向为E向频率4%和SSW向频率为8%。
最大风速约为20m/s,出现在NNW-NNE向,以NNE向为最多。
全年≥8级风日数约为7d(1959~1977年的平均值),6~7级大风日数年平均为37d。
风玫瑰图见图1。
图1 燕尾港风玫瑰图根据邻近地区气象站热带气旋资料统计,1949~1997年本地区共受热带气旋影响110次,平均每年2.24次,多集中于每年7~9月份,热带气旋的风力一般为6~8级,最大风力12级,1987年7号台风路经苏北沿海,实测瞬时最大风速为20.0m/s。
(4) 雾况本地区以平流雾为主,一般多发生在冬、春两季。
累年最多雾天数38d(1976年),累年最少雾天数16d(1975、1977年),多年平均雾天数24.6d。
(5) 雷暴本地区多年平均雷暴天数27d。
(6) 相对湿度本地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
1.2.3 水文(1) 潮汐性质灌河潮汐状况受黄海潮波系统控制,外海潮波自灌河口传入后,沿灌河河道上溯,工程所处燕尾港的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类型。
(2) 基面关系本工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面,当地各基面间的关系如下图:图2 基准面关系示意图(3) 潮位特征值根据1961~2002年燕尾港站资料统计,特征潮位值如下:累年最高潮位 3.71m (1992年8月31日)累年最低潮位-2.95m (1987年11月26日)累年平均高潮位 1.93m累年平均低潮位-1.31m平均海平面0.26m最大潮差 5.39m最小潮差0.89m平均潮差 3.24m平均涨潮时间5h03min平均落潮时间7h22min(4) 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2.56m (高潮累积频率10%)设计低水位-1.78m (低潮累积频率90%)极端高水位 4.02m (重现期50年一遇值)极端低水位-2.79m (重现期50年一遇值)(5) 潮流灌河河道内基本为顺河道方向的往复流,河段潮流流速较大,根据2004年6月水文测验资料统计分析,灌河河口段潮流特征如下:灌河内最大涨潮垂线平均流速接近2.0m/s,最大落潮流垂线平均流速为1.67m/s;小蟒牛站大潮最大涨潮流速为1.99m/s,大潮最大涨潮垂线平均流速为1.30m/s,大潮最大落潮流速为1.66m/s,大潮最大落潮垂线平均流速为1.06m/s,即涨潮流速一般大于落潮流速。
涨潮最大流速出现在高潮位之前1~2小时(略高于中潮位),落潮最大流速出现在中潮位附近。
落潮流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河道内测点涨潮流历时小于口门处涨潮流历时。
燕尾港附近垂线大潮平均涨潮流历时为5h10min,平均落潮流历时为7h15min。
(6) 冰况灌河口水域水温最低月(2月)的平均水温4.5oC左右,不结冰。
1.2.4 波浪连云港海洋站位于灌河口西北约40km,其海底地形坡度与灌河口水域相似。
根据连云港海洋站35年(1967~2001年)各向年极值波高和1967~1982年波高、周期的实测资料,分析本工程海区的波浪特征如下:本海区风浪年平均出现频率为93%;兼有风浪和涌浪的混合浪。
常浪向为E向,年出现频率为20%,次常浪向为W向,年出现频率为14%。
冬季常浪向为NNE向,春、夏、秋季常浪向为E向。
工程区域主要波向的5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见表1-1。
表1-1 码头前沿5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1.2.5 泥沙(1) 含沙量根据1994年8~9月灌河水文测验和2004年6月水文测验资料分析,灌河内水流流速大,水流狭沙能力强,水体含沙量较大。
灌河及口外垂线平均含沙量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口内段河道含沙量高,口外含沙量明显低于口内;落潮含沙量大于涨潮含沙量,大潮大于小潮。
1994年8~9月观测的燕尾港到小蟒牛工程河段大潮全潮平均含沙量为1.71kg/m3,小潮全潮平均含沙量为1.07kg/m3。
灌河内平时(非大风浪天)的含沙量可以认为在1.0~1.8kg/m3范围;2004年6月水文测验期间正遇5~6级大风,灌河内和口门附近含沙量较以往观测资料明显增大,灌河口内涨、落潮平均含沙量达4kg/m3以上,口门附近含沙量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23kg/m3和2.20kg/m3,详见表1-2。
表1-2 灌河涨落潮平均含沙量(2) 悬沙粒径和底质粒径灌河及口外悬沙粒径较细,2004年6月观测中值粒径为0.002~0.011mm,1994年灌河测验悬沙粒径为0.018~0.0043mm,多数悬沙(75%)采样值小于0.01mm。
灌河口内河床底质组成主要为粉沙和淤泥,与口外海床泥沙基本相近。
1994年灌河口到陈家港采样底质30个,底质中值粒径最小和最大粒径范围为0.0011~0.09mm。
2004年6月灌河河道内底质中值粒径0.018~0.082mm。
(3) 泥沙来源与运动趋势灌河上游建闸,只有在排洪季节短时间开闸放水,径流量和泥沙量都不大,对口外水域的影响也不大,灌河口外存在大片浅滩(即沙嘴),波浪掀沙作用明显,灌河内泥沙主要来源于口外,悬沙输移是主要运动方式。
灌河及口门附近起主导作用的是潮流和潮流输沙,灌河口内巨大的潮量是维持灌河河道良好航道水深的主要因素。
根据有关文献对沿岸输沙量估算,灌河口外地区波浪沿岸输沙的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平均年净沿岸输沙量约3万m³。
这一结论与遥感图像解译结果所得的河口泥沙输送趋势是一致的,根据卫星图片显示,灌河口东侧含沙水流自废黄河口尖凸岸滩向灌河口方向输移的趋势,无疑为泥沙自东南向西北输移并在口门形成沙咀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