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连云港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连云港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连云港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课题背景和意义:纵观国内外港口城市的发展轨迹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昨天和今天,港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种区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随之加快,港口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并对其它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水陆联运和洲际海运的重要枢纽,连云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连云港港,小而言之是带动苏北发展的龙头;大而言之可以带动江苏全省的发展;再大一点,从全国区域范围可以带动经济协调发展。

东西部互补,东部沿海与西部大开发协调发展。

随着连云港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已成为推动连云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但与国内其它港口相比,连云港物流总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所以发展连云港港口物流尤为重要。

二、课题简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分析连云港的区位特点,并且用SWOT分析方法对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进行分析。

根据连云港港口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连云港港口发展港口物流还是有很大潜力的,但同时又存在很多不足。

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存在哪些优势?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进一步发展其港口物流?国内外其他港口物流发展的特点、趋势及其借鉴意义有那些?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对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等。

本文还结合自己在连云港港口集团实习的经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研究结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希望有助于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本文的关键问题是:1.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2.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实施步骤。

这两章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问题,对于战略规划这一块要分别阐述各个战略规划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规划?具体怎么规划?且该怎样实施?具体步骤是什么?这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摘要:为通过构建港口产业集群,提升连云港港口竞争力,在阐述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连云港港口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临港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临港工业1 前言江苏省委提出的“三沿”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江苏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东陇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将连云港摆上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

顺应东陇海产业带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加快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迅速形成东陇海产业带的“龙头”增长极,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连云港市面前。

发展临港产业既是连云港市蓬勃振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召唤,更是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取向。

1.1 临港产业集群的内涵临港产业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群。

集群是同一价值链中运营的独立组织在地理区域内的集中。

临港产业集群是以港口服务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具有较强相关性,并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接近,能够产生较大外部经济性的产业集合。

1.2 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多种形式影响港口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企业座落在产业集群内部,较有机会接近专业员工、元件和信息。

港口区域内部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能产生范围经济效应。

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部相关产业作业效率的提高。

其次,临港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可以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投资,并节省物流和信息流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集群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能够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相关企业加入集群,并引进技术和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提升港口竞争力。

最后,在集群区域内,港口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更容易察觉到产品、服务或供应链需要改进之处,这刺激新企业的成长,进而扩大临港产业集群的规模。

2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条件分析2.1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因素从外部宏观环境看,国际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大进大出型工业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港口地区转移,连云港市发展临港工业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从自身要素禀赋看,连云港市具有良好的港口、区位、资源等诸多潜在和比较优势,迅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和竞争优势,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奠定了现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及前景作者:王晓姗学号:070319105 院、系:公共治理学院专业班级:海事治理071指导教师:朱春江二○一○年六月二日浅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及前景摘要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都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进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进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以及制约其进展的要紧因素,并以宁波港、日照港为比较对象,借鉴其成功体会,从而提出加快连云港港进展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连云港港进展现状前景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of Lianyungang PortAbstract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open coastal cities, Lianyungang is a Collection of geography, location, policy, technology and other advantages. But its growth rate is relatively slow. We have to consider about th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in the need to address problems by analys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Lianyung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city’s characristic,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some successful city’s experience such as Ningbo Port and Rizhao Port.Key words:port in Liangyungang;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spec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Key words:port in Liangyungang ,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 prospect (II)第一章连云港港概况 (1)第二章连云港港的区位特点 (2)2.1 地理位置优越 (2)2.2 区域经济地位重要 (2)第三章连云港港的进展现状 (3)3.1 连云港市经济进展概况 (3)3.2 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及集装箱运量 (4)3.3 其他港口进展状况 (5)3.3.1 宁波--舟山港 (5)3.3.2 日照港 (5)第四章制约连云港港口进展的要紧因素 (6)4.1 内在因素 (6)4.1.1 连云港市经济不够发达 (6)4.1.2 早期缺乏对港口建设的重视 (6)4.1.3 港口服务意识不高 (6)4.1.4 专门人才的匮乏 (7)4.2 外在因素 (7)4.2.1 港城关系的不和谐 (7)4.2.2 区域边缘化 (8)4.2.3 行业竞争猛烈 (8)第五章促进连云港港口进展应采取的措施 (9)5.1 政府要加大对港口进展的扶持力度 (9)5.2 改善港口服务,增强港口竞争力 (9)5.3 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港〞战略 (9)5.4 〝以港兴市〞与〝一体两翼〞战略的提出 (10)5.4.1 连续贯彻〝以港兴市〞战略 (10)5.4.2 〝一体两翼〞战略 (11)5.5 进展连云港市都市经济 (11)5.6 大力加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信息港形象 (12)第六章连云港港的进展前景与展望 (13)结语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一章连云港港概况连云港港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宏伟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年最多降水量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连云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

连云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

连云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连云港是江苏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也是我国东海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业务的不断扩大,连云港港口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连云港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港口容量不足连云港港口目前的年吞吐量已接近2亿吨,但是港口吨位的承载能力仍然有限,这导致了船只的等候时间变得越来越长。

此外,随着连云港港口在物流方面的优势日渐彰显,越来越多的货物涌入该港口,港口没有提供足够的空间,进一步加剧了港口容量问题。

对策:针对连云港港口容量问题,应该加快建设新的码头和卸货区域,提高港口的承载能力,使得港口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货物涌入。

同时,可以通过港口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吞吐能力。

二、船舶安全问题连云港港口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一年中有各种类型的船舶进出港口,但是在航行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机械故障、天气波动等危险因素,这给港口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对策:为了减少船舶安全问题,应该不断加强港口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港口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预防控制的能力。

应该严格执行防污染法律法规,确保与港口相关的企业的环保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也可以在港口周边建立应急救援保障设施和机构,加强对各种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三、环保问题连云港港口紧邻海洋,大量的货物运输和船舶交通必然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港口周边的水质、海洋生态环境等问题,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对策:连云港港口应该在各项运营活动中加强环保意识,建设与当地环保标准相符的环保治理设施和机构,制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和生产流程,降低对环境的冲击和污染。

同时,也要大力推广低碳和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技术,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匮乏随着港口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港口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因为港口的专业性较强,人才的资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在招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与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连云港港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集装箱运输因其运速快、安全性强、运量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已成为全球港口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

连云港经济腹地广阔,具备发展集装箱运输的重要优势。

一、连云港港口发展概况(一)地理位置连云港港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北部是长达6公里的东西连岛,南部则江苏省诸山的最高峰——云台山,现为江苏省最大的海港,也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

(二)发展进程连云港港口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开始对外开放的大浦港。

当前的港口地址是1933年以后逐渐建设起来的。

建国后,国家对连云港原有的港区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改造,兴建大型码头和泊位,扩大主要作业港区的建设规模。

目前,连云港港已成为集旅客集散、货运管理、中转运输、装卸搬运、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交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三)发展现状1.港区发展现状。

连云港港口由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灌河港区五个港区构成。

其中,连云港区是连云港的主港区,赣榆和前三岛港区位于北部,徐圩和灌河港区位于南部。

2021年年底,徐圩港正式通航,初步形成“一體两翼”组合大港的局面。

2.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和江苏省政府都很重视连云港港口的发展,不断推进港口航道建设,兴建大型深水码头,以满足大型集装箱船舶对港口航道和码头的要求,并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目前港口已建成30多个码头泊位,开辟有40多条班轮运输航线,可到达欧美、中东、东北亚等国家和地区。

3.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情况。

连云港港口的经济腹地覆盖了我国中部与西部的广大地区。

其中,苏北地区作为连云港港重要的经济腹地,受到国家和江苏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政府大力促进苏北地区经济、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推动港口腹地的城市化进程。

4.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连云港港集装箱量运量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546万TEU,排名全国第九。

连云港港区铁路运输现状和改进建议

连云港港区铁路运输现状和改进建议

连云港港区铁路运输现状和改进建议作者:程学军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08期摘要:受球金融危机、到卸下滑等因素的影响,连云港港区铁路运输面临严峻形势。

我们必须积极拓展货源,改进不足之处,才能安渡铁路运输市场的困难时期,为港口提供充足运力支持。

关键词:连云港港区铁路运输不利因素改进建议一、港区铁路运输的基本情况连云港港是我国目前十大海港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原地区最近的出海口之一,也是陇海铁路的东起点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

近年来,在江苏省政府、连云港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港口吞吐量不断大幅攀升,08年吞吐量突破亿吨。

连云港港口地区主要有4个车站,其中云台山站为编组站,主要担负港区货物列车的到发编解任务,连云港东站与港务集团东联公司专用线接轨,中云站与港务集团庙岭港区专用铁道接轨。

东联公司专用线共有20条装卸线,主要发送氧化铝、化肥、矿砂,到达杂货。

庙岭港区专用铁道内有39条货物装卸线,主要发送矿砂、集装箱、粮食、豆粕,到达煤炭、焦炭、集装箱、杂货。

连云港港区在上海铁路局的货运到发和运收中占据重要地位,港区四站08年发送货物1902万吨,占全局的9.5%,货运收入13.1亿元,占全局的11.6%,其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海局任务的完成和连云港港口的发展。

二、港区铁路运量情况港区四站货运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随着连云港港口吞吐量的大幅攀升和管界调整后上海局的大力支持,08年港口四站多项货运指标均大幅增长,发送吨同比增长了16%,但远低于港口33%的吞吐量增幅。

另外,卸车出现了大幅下降,09年1-2月日均仅卸402车,较07年下降一半以上,连云港已经由原排空港转变为配空港,需要大量配空来保证装车。

三、港区铁路运输面临的不利因素虽然从目前来看,连云港港区铁路运输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但受球金融危机、到卸下滑等因素的影响,港区铁路运输依然面临严峻形势。

1、港口货源不稳定,特别是主要发送品类矿砂(08年占港区总装车的68%),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目录连云港港 (1)一、连云港港 (3)(一)港口简介 (3)(二)港口功能 (3)(三)港口建设 (3)(四)自然条件 (4)(五)交通条件 (4)(六)经济腹地 (4)(七)区位优势 (5)(八)历史沿革 (5)(九)发展现状 (5)(十)港区分布 (6)(十一)港口成绩 (6)二、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8)(一)发展简史 (8)(二)公司简介 (8)(三)历史沿革 (8)(四)企业文化 (9)(五)招聘信息 (9)(六)竞争优势 (10)(七)竞争劣势 (11)(八)未来展望 (13)一、连云港港(一)港口简介连云港港开港于1933年,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和12个区域性枢纽港之一,是中西部地区最重要、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岸,全球百强集装箱港,江苏省唯一的大型海港。

连云港港位于江苏省的东北端的连云港市.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现为中国十大港口之一,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连云港港是全国十大海港之一,亿吨大港。

港口现有万吨以上泊位30个,2009年,连云港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1378.3万吨,名列全国第八,仅次于大连港。

连云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多个港口有着密切的通航关系和贸易往来。

连云港港目前主要作业港区由马腰港区(原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等组成,已形成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

(二)港口功能连云港港以集装箱运输和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商贸流通功能和临港工业发展并重,客运与货运相结合,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综合服务及保税、加工、商贸、旅游等多种功能,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及港口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
连云港港位于黄海西部的海州湾,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大型海港,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连云港港始建于1933年,1934年陇海铁路展筑延伸至此,同年港口开埠,作为陇海铁路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因位于港池两侧的天然屏障连岛和云台山而得名,初名连云港;1963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因此港口更名为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主港区由马腰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旗台港区组成,现正在主港区的南北两翼新建灌河港区、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

江苏省最大海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区之一。

连云港港区位优势明显,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欧洲,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纽带,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中西部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连云港港口集团依托码头装卸、现代物流、港口建设、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加速由货物吞吐港向发展带动港、要素聚集港、产业支撑港、绿色和谐港的转变,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17%的平均增长,集装箱位列江苏港口第一、大陆港口第九、世界港口23位,基本实现了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集疏网络化、园区特色化、装备现代化、应用信息化。

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备,最大泊位30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超亿吨;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万吨级;辟有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近60条;依托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开行散货、散粮直达列车以及集装箱国内班列、过境班列,布设十余个内陆“无水港”,建成各类特色物流园区;拥有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和现代信息平台,具备国内一流的通关环境。

借助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战略机遇,连云港港正在“一体两翼”的港口规划引领下,以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为目标,加快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港口集疏运设施
港口集疏运设施可分为港区外围集疏运设施,港区内外集疏运衔接设施,目前连云港区的集疏运设施现状情况如下:
1、港区外围集疏运设施
连云港区目前已形成以陇海复线铁路和沿海高速、连霍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宁连高速公路、204国道、242省道等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的外部交通网络。

其中,中西部地区主要通过新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铁路)铁路来运输。

江苏腹地主要通过公路(大港路、中云路衔接国省干线公路)运输。

2、港区内外集疏运衔接设施
铁路:港区自西向东一次有4个国铁车站——云台山站、连云港东站、墟沟站和连云站。

其分工为,云台山站是连云港地区内的技术作业站,站型为一级三场横列式布置,办理客货列车到发(通过)、无调中转及改编货物列车到发、改编车流的集结、解体及编组作业。

连云港东站为陇海铁路东端的客运起(终)点站,同时也是货运二等站,和港内的墟沟站、连云站两个中间站相连,其中墟沟站主要服务西港区,与外运公司仓库等专用线接轨。

连云站主要服务东港区,与东联公司等专用线在车站接轨。

公路:连云港区现有南疏港路(大港路)、中山路两条东西向集疏运主干道和东疏港路一条南北集疏运主干道。

南疏港路(大港路)为港口专用货运通道,与徐连高速公路相连,旗台作业区以东段尚在扩建中。

东疏港路起自马腰作业区,通过后云台山互通与南疏港道路连接,下穿中山东路后,以隧道方式穿越后云台山及炮台顶,向南以路堑方式通过中云台山,与242省道相交,在大岛山附近接入连徐高速公路。

中山路是港口与城市的共用道路,与310国道相连。

北疏港路正在建设中,南起连徐高速公路零公里处,从大堤西侧接入大堤作业区。

2010年底开工建设,争取与大堤作业区码头同步建成通车。

图1--港口集疏运通道
连云港市政策
1、“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实,连云港提出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连云港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进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市国税部门专门出台了落实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推动徐圩新区、赣榆、灌河港区等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简单地说,所有承接连云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企业(主要包括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的纳税年分期,可以享受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2、“走出去”政策
为了解决港城企业“出国”的障碍,市地税局专门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一带一路”税收服务专栏。

分国别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指南,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政策,提示对外投资税收风险。

开通办税绿色通道。

当连云港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其可以在办税服务厅办税优先使用绿色通道,方便其高效快捷地办理相关涉税事项。

此外,连云港还构建多部门参与的“一带一路”服务联合体。

请国税局、发改委、商务局、外管局、经信委等部门商讨建立“走出去”企业服务联合体,系统解决“走出去”企业遇到的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种问题。

3、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
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是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外汇管理局于2009年2月11日联合发文批准设立的公共型保税物流中心,是江苏省第5个保税物流中心,也是苏北首个保税物流中心。

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位于连云港中云台山东侧,规划面积1.39平方公里,地处连云港市规划建设的临港产业重地徐圩新区内,紧邻港口“一体两翼”布局中的南翼港区和烧香河内河港区,距连云港主体港区前沿10公里,呈现“前港后区”的便捷优势,通过东疏港快速道路与主体港区、226省道和
沿海、连霍两大高速公路互通。

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一期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6%,可从事保税储存、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等业务,并享有国外货物进入中心暂缓征税,国内货物进入中心视同出口,企业可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等优惠政策,业务操作上真正实现“境内关外”。

4、物流业“营改增”政策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连云港市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定位,重点做好物流业“营改增”政策落实:即对试点纳税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服务选择更加优惠的方法缴纳增值税,进一步推动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对取得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台湾海峡两岸间水路运输许可证”且公司登记地址在台湾的航运公司,其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将在我市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推动连云港港与台湾阳明海运、万海航运的交流合作。

5、“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政策
作为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措施,连云港市国税局推进了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启运港退税条件的企业申报出口退税,加快退税审核进度,并通过政策解读的方式,让更多的连云港企业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

港口运量及经济状况。

今年1至7月份,江苏连云港港努力拓展市场,加强进出口货源揽货力度,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14亿吨,同比增长9.3%。

图2--2016年上半年连云港市主要经济指标
另外,2016年也是“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战略先导区建设的突破提升之年,港口作为全市发展的核心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地位作用明显。

日前召开的全市港口口岸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将围绕“以港兴市”战略,加快推进“两基地”建设,实现中哈物流合作再深入,上合物流园见形象,综合改革显成效,生产经营上台阶。

全年将实现港口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分别增长5%。

中哈物流基地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我市的特殊定位,今年我市将重点围绕“两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实现新突破。

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建设方面,做大中哈一期运营规模,确保货物转运量突破25万标箱,实现量效双增。

力争中哈二期码头改造年内完成,粮食筒仓建成试投产。

加快启动中哈三期项目,推进中哈四期项目。

同时,加快上合物流园建设,做优做强园区多式
联运,加快集聚工业物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发展业态。

出海通道能力提升是“两个基地”效应发挥的重要保障。

今年,确保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努力建成徐圩港区东、西防波堤,全面形成双环抱港区框架。

实施港口能力扩容工程,建成旗台作业区2~4#液体散货泊位,力争开工建设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同时,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建成启用北疏港高速公路、南疏港四期工程。

围绕构建“一港四线”海河联运网络,打通连云港服务苏北及长江经济带通道。

今年,港口将推动航运市场开发实现新拓展,由单一吞吐量的增长向量质齐增转变。

集中力量突破市场开发,加强货源开发组织,着力开拓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立陶宛等国家的物流合作,加强与日韩、新加坡等重要节点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港口落实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为此,港口将着力拓展多式联运模式,确保连新亚班列实现每周不低于5列的运营规模,连新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

巩固拓展至波斯湾地区的大陆桥物流运输新通道,争取开行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经连云港至日韩的多式联运班列,全力突破海河联运,确保海河联运量突破300万吨。

与此同时,加强与中远海运、PSA、马士基、兴亚海运合作,加密航线航班,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推进铁矿石、煤炭、粮食等中转配送交易市场建设,加强铁矿石、氧化铝、胶合板等主货种、特色货种航线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