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口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合集下载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临港 产 业 泛指 布 局 于 港 口及 周 边 区域 中 除 长 江 外 以 它 的 港 航 条 件 最 好 , 誉 为 是 发 展 临港 工 业 的 一 个 基 本 立 足 点 。 港 被 临 内 , 托 港 口资 源 和 转 运 优 势 而 形 成 的 产 中 国的 “ 茵河 ” 苏 北 的 “ 浦 江 ” 还 有北 产 业 选 择 应 建 立 在 留 住 这 些 过 境 资 源 、 依 莱 、 黄 。 转 业 群 。 群 是 同 一 价 值 链 中 运 营 的 独 立 组 翼 港 区 的 柘 汪 、 头 等 港 区 , 全 市 1 集 海 是 5 化 这 些 资 源 优 势 为产 业竞 争 优 势 上 。 7
织 在 地 理 区 域 内 的 集 中 。 港 产 业 集 群 是 k 岸 线 中 水 深 条 件 最 好 的 一 段 , 干 散 临 m 以 以 港 口服 务为 中心 形 成 的 一 系 列 具 有 较 强 货 、 体 散 货 和 散 杂 货运 输 为 主 , 步 发展 液 逐 生较 大 外 部 经 济 性 的 产 业 集 合 。
1 2 临港产 业集 群 的竞 争优 势 . 港 产业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矿 业 用地 , 受 国 家 宏观 调 控 。 不 较发 达 地 区 产 业 集 群 通过 多 种 形 式 影 响 港 I 竞 争 : 1 ② 独 特 的 区 位 优 势 和 现 代 化 交 通 体 具 有 明 显土 地 成 本 优 势 。 些盐 田 既 毗 邻 这
( ) 港 产 业 布 局 的 空 间优 势 。 2临
连 云 港 完 全 具 备 发 展 临 港 工 业 的 空 相 关性 , 在 地 理 空 间上 相 互 接 近 , 并 能够 产 成 为 腹 地 经 济 发 展 和 后 方 临 港 工业 服务 的 间 , 市沿 海 共 有7 0 m 田 , 田 用地 成 全 0k 盐 盐 综 合性 港 区 。 云 港 及 两 翼 组 合 港 群 为 临 本 很低 , 为 农 用地 的 1 % ~5 % , 连速 将 这 些 优 势 转 化 为 现 实 和 竞 争 优 势 , 省 区经 连 云 港 港 运 输 的 货 物 总 量 的 7 %以 0 江 苏 省委 提 出 的 “ 沿 ” 体发 展 战 略 为 大 力 发展 临港 工业 奠定 了现 实 基 础 和 优 上 ; 三 总 腹地 丰 富 的 矿 产 资源 及 其 相 当的 生 产 能 力 和 充 足 的 劳 动 力资 源 等 丰 厚 的 物 质 条

关于推进连云港市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连云港市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连云港市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港产城一体化”是连云港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的核心发展战略。

近几年,连云港市港口、产业、城市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港口“一体两翼”组合格局基本形成,T型产业带不断丰满,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由“带状”形态发展为“一心三极”的组团递进格局,海滨城市形象日渐显现。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聚焦,特别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长三角发展规划》多重发展机遇叠加,将连云港港口、产业、城市的联动发展问题推向前沿。

因此需要对港产城之间的关系及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做好前瞻性谋划,以更好地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连云港市;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建议1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1港城支撑融合不足,产业间关联度不足目前,连云港港口以通过型海陆联动功能为主,港城在产业功能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港口相关的物流、信息、金融等服务业和依托港口发展的加工业尚未建立,产业链条短。

既没有发挥港口对城市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没有体现出城市产业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对城市和港口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

1.2 T型产业带初步构建,但产业园区无序蔓延,产业用地使用效率较低,冲击城市发展生态本底按照T型产业布局,沿海产业带上形成了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赣榆开发区、柘汪临港产业区、燕尾临港产业区、堆沟港临港产业区。

沿东陇海产业带上形成了市开发区、高新区南部拓展区、新浦开发区、东海开发区。

各园区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但存在以下问题:(1)土地使用效率低,项目开工率不足。

市开发区、徐圩新区、高新区南部拓展区、新浦开发区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空闲用地、土地使用不集约、产业不集聚等问题。

(2)产业园区发展定位雷同,各园区之间恶性竞争,未能形成相互错位,优势互补局面。

(3)产业园区无序蔓延,超出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冲击城市生态本底。

高新区南部拓展区、新浦开发区跨过高速向外围拓展,超出了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建设手续批不下来。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摘要:为通过构建港口产业集群,提升连云港港口竞争力,在阐述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连云港港口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临港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临港工业1 前言江苏省委提出的“三沿”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江苏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东陇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将连云港摆上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

顺应东陇海产业带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加快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迅速形成东陇海产业带的“龙头”增长极,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连云港市面前。

发展临港产业既是连云港市蓬勃振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召唤,更是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取向。

1.1 临港产业集群的内涵临港产业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群。

集群是同一价值链中运营的独立组织在地理区域内的集中。

临港产业集群是以港口服务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具有较强相关性,并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接近,能够产生较大外部经济性的产业集合。

1.2 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多种形式影响港口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企业座落在产业集群内部,较有机会接近专业员工、元件和信息。

港口区域内部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能产生范围经济效应。

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部相关产业作业效率的提高。

其次,临港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可以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投资,并节省物流和信息流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集群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能够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相关企业加入集群,并引进技术和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提升港口竞争力。

最后,在集群区域内,港口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更容易察觉到产品、服务或供应链需要改进之处,这刺激新企业的成长,进而扩大临港产业集群的规模。

2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条件分析2.1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因素从外部宏观环境看,国际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大进大出型工业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港口地区转移,连云港市发展临港工业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从自身要素禀赋看,连云港市具有良好的港口、区位、资源等诸多潜在和比较优势,迅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和竞争优势,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奠定了现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连云港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连云港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规 模 上 看 :注 册 资 本 在 2 0 0 0 万 元 及 以 上 企 业 6 家 , 占 4 % ;
注 册 资 本 在 10 0 0 万 元 ~ 2 0 0 0 万 元 的 企 业 10 家 , 占 5 % ;注
册 资 本 在 5 0 0 万 元 ~ 2 0 0 0 万 元 的 企 业 16 1 家 , 占 8 8 % ;注 册
数量上
,还是质量上
都有
了飞跃 性
的发展
作 为一

个发展 中
的 港 口 , 连 云 港 的 国 际 货 代 市 场 有 其 自身 的 特 点 。
首先是 国际货代市场增长快 ,但规模较小 , 服 务功能有
待 完 善 。 一 方 面 , 从 企 业 数 量 规 模 看 :从 2 0 0 4 年 7 月 l Et 前
务能力的竞争性 。
第三 ,人 员培训力度进 一 步加大 ,但高端 国际运 输人 才 缺乏 , 从业 人 员综合能力还 有待提高 。 自 20 0 3 年连云 港市开 始 国际 货运 代理 企 业 从业 人 员资格 考试 后 , 不 断加 大培训
力度 。 目前该 市 已 获 得 国 际 货代从业 人 员 资格 证 书 近 3 5 0
务功能还 有 待进 一 步完善 。
其 次 , 港 口 战略地 位初步显 现 , 但企业 运 输方式单一 ,
多式联 运 有 待发 展 。 200 6 年 8 月 16 日 , 国务 院审议 通 过 了 《全 国 沿 海 港 口 布 局 规 划 》,将 连 云 港 定 位 为 于 依 托 上 海 国 际 航运 中心 长 江 三 角洲地 区港 口 群 的主要 港 口 。 但作为亚 欧
用 , 规 范企 业 经 营 , 帮助 企 业 提高业 务 能力 。 2 . 加 强 基础 设 施 建设 , 开 发新 的货 源市场 。 一 方 面 进一 步加强我市港 口 的基 础设 施 建设 ,增加航线

连云港港口介绍.

连云港港口介绍.

连云港港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 岸和重要的煤炭装船港”,连云港区以集装箱和大宗散 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
发展目标
• 一是吞吐量,2005年达到5000万吨,力争 2010年进入亿吨大港行列;
• 二是集装箱,力争每两年上一个百万标箱 台阶,到2010年争取达到300万标箱;
连云港港拥有包括集
装箱、散粮、焦炭、煤 炭、矿石、氧化铝、液 体化工、客滚、件杂货 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 位30个;与16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 航关系,辟有至欧洲、 美洲、中东、东北亚、 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 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 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 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
近年来,连云港港的战略区位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
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2009年国务院把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 国家战略,2010年又把连云港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范畴, 2011年正式批准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 区,并把连云港确立为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 家战略四重叠加的政策机遇,为连云港港插上了崛起腾飞 的翅膀 。
连云港港口介绍
结构
• 连云港港简介

重要性

历史概况

发展现状

发展目标
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洲湾西南岸、 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 (主要港区)。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 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 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 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 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建设亿吨大港对策

连云港港建设亿吨大港对策
维普资讯
第8 第期2 - 月 永 邑 管理 2 7 0e 0r 67 -
连 云港 港 建设 亿 吨 大 港 对 策
连 云 港 中 联 理 货 有 限 公 司 总 经 理 刘 先 富
【 摘
要 】 分析连 云港港建设亿 吨大港 的区位优
_
势 。 出存在 问题 , 出建设亿吨 大港 的应对措施 。 找 提
必须要有 在 中国东部 沿海有 4 经济 发达地 区 , 别是珠 全 面发展第 二产业实 现跨越式 的经济发展 , 个 分 技术 、 市场 、 人才 、 与理念 等要 素的支 管理 三角 、 三角 、 长 环渤海 经济圈和东 北老 工业 基地 , 这几 足够 的资金 、 而这一 系列要素 的获得在 当前 国际 、 国内背景下 , 个 地区 占了全 国经济 比重 的 35 / 以上 , 是我 国最发达 的 持 , 从境外 引入 经 济带 , 同时也应 当成 为引导 中国经济发 展最重要 的 又 以区外特 别是境外 的引进 为主要途径 。 资本又受 以下 几个 因素 的影 响 :) 才获得的便 1人 战略 经济带 。在这 一经济带 中部 , 连云港 与徐州所 在 资金 、 2 交通运输 的便捷程 度 ; ) 3 地价 的高低 ; ) 4 其 的淮 海经济 区既是 东部 沿海的经 济低 谷 区 , 也是 江苏 利程度 ; )
5政府服务效率;) 6获得信息的便 经济发展 的低谷 区 ; 既是连 云港桥头堡的经济腹 地 , 又 他商业成本的高低; )
连 与中国沿陇海线地 区有 着紧密 的战略关联 。 这些 地 区 捷程度 等 。 云港 引入 上述要 素资源最有利 的条件就 的崛起对江苏 、 国的经济 发展都有重 要战略 意义 。 全 是借 助长三角 和江苏 的 “ 四沿” 战略 , 因为就 连云港港

盐城、连云港区域经济发展比较

盐城、连云港区域经济发展比较

单位:亿元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7
2008
工业总产值
2009
2010
2011
盐城 连云港
图 4-2
140
120
100 80 76.58
60
40
35.04
20
0 2007
工业用电 (单位:亿千瓦时)
84.71 36.37
93.42
111.86
41.34
53.99
132.29 69.84
430.68
盐城
895.09
500.23
盐城
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亿
191.35
141.39
盐城
269.04
180.08
盐城
元)
年末经融机构 1995.98 存款(亿元)
1227.26
盐城
2320.16
1367.85
盐城
表 4-3(续)
4.4 表 4-3 分别从两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
32.53
连云 港
27.92
249.08 盐城 542.78
568.17 盐城 856.98
14891
5454 盐城 765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4.48
连云 港
28.62
310.44 盐城 644.81
745.59 盐城
13886 盐城
6111 盐城
38.57
连云 港
362.73 盐城
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亿
65.45
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西部以水稻土、粘土为主,沿 海地区以沙土为主

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现状及发展路经的研究

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现状及发展路经的研究
套能 力 差 , 以形 成 产 业 集 群 , 资环 内部还存在严莺 的区域壁 垒 , 0 难 投 2 5年 0
直低于 全省平均水平 。 0 5 连云 境受到影响 , 利于引进外资 , 20 年 不 也不利 以前城市 的两个 区之间甚 还设 有公 ( 四)劳动力成本劣势 表面上看 ,连 云港及整个 苏北地
连云港 市 的进 出 口总 额 由 2 0 总值 水平低 , 而导 致引致进 口需 求 产 品加 工 、 口还 没 有 形 成 规模 。 业 00 进 出 工
年 的 48 .5亿 美元 上 升 到 2 0 0 5年 的 水平 低 。
行业 内存在产业链 短 ,行业 问存在相 互脱节 、 自为 战的局面 , 各 既难 以形成
低于其它各市 。 0 5年只相当于 全省 周边 各市都存在 工业基础 差、 区生 20 地
出 口额 的 增 长 速 度 看 , 2 0 外 , 除 0 4年

同时, 以港 口为 中心的水 、 讯 、 电、
进出 口额 最高 的苏州市的 1 6 / 9 从进 产 总值水平 低的特征 。因此 , 业配 路 等基 础 设 施 建 设 还 不 够 完善 ,城 市 产
临 宁 波 、 海港 的挤 压 。 宁 波 、 海 港 区 都 普遍 具 有 劳 动 力 成 本 优 势 。 但劳 上 上
外 贸依存度是进 出口总额 占该地 已先后完成 了 电子 V岸建 设 , I 既提高 动力成本优势应该体现为同等劳动效 区 GD P的比重 ,通常情 况下代表 该 了通关效率 , 又为进出 口商 降低 了成 率情况下的低 _资水平 。如果考虑到 T
维普资讯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p://
遥 港市 《 经 现 及 展 经 研 云 外f 济 状 发 路 的 究 l 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港口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姓名: 学号:
摘要:文章主要对江苏省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概
述了制约连云港港发展的因素,分析了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三个方面
探讨了港口的发展。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 经济 发展 前景

1 连云港港的发展现状
连云港市近年来积极实施 “开放兴市”战略,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大
力发展向外经济,经济增长迅速。连云港市2009年的GDP为941.13亿元,比
2005年的453.9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对于向连云港这样的港口城市来说,港口
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是密不可分的。连云港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连云港港
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因此,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培育壮大城市化经济,
才能逐渐实现了港口与城市的互促联动,协调发展。

2 制约连云港港口发展的主要因素

2.1连云港市经济不够发达
连云港市最先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经济发展比较迟缓的,这主要由于连
云港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链和较好的。商品流通市场。
而且其所依托的腹地主要是以能源、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品运输为主的、经济发展
状况相对落后的地区,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制约了连云港港的发展规
模和水平。

2.2早期缺乏对港口建设的重视
连云港建港时间虽然较长,但其建设发展未得到足够重视,从单一的能源输
出港发展到综合性港口,运输规模扩大了,但港口功能没有实质性变化,临港工
业处在起步阶段,港口的商业功能仍较为薄弱,港口客运功能没有恢复。但当时
许多人满足于现状,缺乏对长远发展的考虑,没有新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这也导
致连云港港的硬件条件越来越难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港口码头不适应船舶的
靠泊要求,甚至出现了压船压港的现象。

2.3物流联盟程度低
港口物流的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港口物流业基本上处在无序竞争状态,码
头前方装卸与后方仓储、运输不协调,尤其是后方仓储,运输业规模小,粗放式
经营,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2.4 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
不利于港口物流业的建设和发展。港口的管理体制仍存在“政企合一”的现
象,使港口企业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致使与港口关
联的临港工业、商贸业、运输业、港口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得不到相应发展,港
口功能结构不合理,且较为单一。

3
促进连云港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3.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港口的快速稳定发展需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与努力,更需要上级政府的大
力支持。港口的发展将会给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和港口腹地经济带来巨大收益。
近几年,国家和省市政府对连云港港口的发展都相当重视。温家宝总理已多次
来连云港港口视察工作,用行动表明国家对港口发展的重视程度。连云港市政
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出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权利推动港口建设
工作。
3.2建立港企联合机制
港口企业间联合。各自为政、封闭经营的港口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但随
着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港口功能的转变,现代港口的运作机制需要创新,港
口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赢得更快发展。 港口物流企业可以与船舶公司联合建
立船舶公司专用码头,既提高了效率,又能满足班轮个性化的需求。
3.3引进高科技人才,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促进港口发展。连云港港口已经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对港口
发展的影响,不断地引进先进科技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在人才战略方面,连云港自由港的建设,涉及港口、规划、物流、外贸、
金融、企管、法律等多方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是辟建连
云港自由港市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大人才机制
改革和人才培训的力度,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开放型的高级技工人才;2、大力引
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3、企业还可以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对其内部员工进
行专业的培训并予以内部提升,从而为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和智
力支持。
3.4发展连云港市城市经济
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升连云港市的工农业产值。
连云港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天然的良港,有陇海铁路线的支撑,有较好的
高速公路网,有云台山脉,有飞机场,有良好的平原条件,也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也有很好的农业生产,更有着兴旺的旅游业的支持。连云港市在诸多方面的优势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港口的迅猛发展,成为港口发展的坚强后盾。反过来说,
港口的发展也将会进一步促进连云港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的人流、物流、信
息流、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服务将会对连云港市的起到强大的推到作用,从而使
城市和港口的发展得到同步且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连云港港http://baike.baidu.com/view/492274.htm
[2] 程铁,我国发展港口物流的思考[J]港口装卸,2005,(2).
[3] 朱鹏颐,海峡西岸发展港口物流业的战略思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