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建港条件之分析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连云港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连云港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连云港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课题背景和意义:纵观国内外港口城市的发展轨迹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昨天和今天,港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种区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随之加快,港口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并对其它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水陆联运和洲际海运的重要枢纽,连云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连云港港,小而言之是带动苏北发展的龙头;大而言之可以带动江苏全省的发展;再大一点,从全国区域范围可以带动经济协调发展。

东西部互补,东部沿海与西部大开发协调发展。

随着连云港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已成为推动连云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但与国内其它港口相比,连云港物流总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所以发展连云港港口物流尤为重要。

二、课题简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分析连云港的区位特点,并且用SWOT分析方法对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进行分析。

根据连云港港口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连云港港口发展港口物流还是有很大潜力的,但同时又存在很多不足。

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存在哪些优势?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进一步发展其港口物流?国内外其他港口物流发展的特点、趋势及其借鉴意义有那些?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对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等。

本文还结合自己在连云港港口集团实习的经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研究结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希望有助于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本文的关键问题是:1.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2.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实施步骤。

这两章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问题,对于战略规划这一块要分别阐述各个战略规划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规划?具体怎么规划?且该怎样实施?具体步骤是什么?这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摘要:为通过构建港口产业集群,提升连云港港口竞争力,在阐述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连云港港口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临港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临港工业1 前言江苏省委提出的“三沿”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江苏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东陇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将连云港摆上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

顺应东陇海产业带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加快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迅速形成东陇海产业带的“龙头”增长极,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连云港市面前。

发展临港产业既是连云港市蓬勃振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召唤,更是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取向。

1.1 临港产业集群的内涵临港产业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群。

集群是同一价值链中运营的独立组织在地理区域内的集中。

临港产业集群是以港口服务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具有较强相关性,并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接近,能够产生较大外部经济性的产业集合。

1.2 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多种形式影响港口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企业座落在产业集群内部,较有机会接近专业员工、元件和信息。

港口区域内部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能产生范围经济效应。

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部相关产业作业效率的提高。

其次,临港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可以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投资,并节省物流和信息流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集群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能够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相关企业加入集群,并引进技术和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提升港口竞争力。

最后,在集群区域内,港口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更容易察觉到产品、服务或供应链需要改进之处,这刺激新企业的成长,进而扩大临港产业集群的规模。

2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条件分析2.1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因素从外部宏观环境看,国际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大进大出型工业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港口地区转移,连云港市发展临港工业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从自身要素禀赋看,连云港市具有良好的港口、区位、资源等诸多潜在和比较优势,迅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和竞争优势,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奠定了现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简述某地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简述某地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简述某地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在某个地方建港,其实是个大事情,咱们先聊聊这里的自然条件,真是有说不完的好处!港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想想看,倘若能依山傍水,那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了。

这里有山环绕,水又特别清澈,风景美得让人想长住,简直是“人间仙境”!海岸线曲折多变,天然的港湾简直是个“天然的宝藏”,进出船只轻松无比,简直让人感觉像开车上高速,畅通无阻。

说到水深,那可是一大亮点!这片水域深度刚好,既不浅得像个水塘,也不深得让人害怕,货轮进出简直是轻而易举。

想象一下,庞大的货轮轻松靠岸,卸货时就像拆开礼物,期待又兴奋。

再说了,海水流动性好,风浪小,船只在这里停靠,绝对是稳稳当当的。

即便刮风下雨,船只也不会摇摇欲坠,真是让人心里安稳得很。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想吃什么都有!鱼虾海鲜应有尽有,简直是“海鲜大餐”随叫随到。

港口一开,周边的渔民也会乐开花,生意肯定红红火火,大家的日子都能过得富足。

再加上周边的交通网络也是十分便利,公路、铁路都通得顺畅,货物运输简直是“畅通无阻”,想要什么,直接就能送到,省时省力。

哦,别忘了气候条件!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阳光明媚又不热,简直是“好天气”的代名词。

这样好的气候,建港根本不需要担心天气问题,反而能增加港口的活动频率。

别的不说,光是这阳光下的港口景象,那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忙忙碌碌的工人和来来往往的船只,组成了一幅热闹的景象,真让人心情愉悦。

此外,周边的人文环境也是相当不错的。

当地的人热情好客,欢迎外来客商,简直是把“和气生财”演绎得淋漓尽致。

大家在这里不仅能做生意,还能交朋友,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一片热情洋溢的土地,让人忍不住想多待几天,除了赚钱,享受生活也是一门高技术。

再说,这里的生态环境也非常友好,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连带着港口周边的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这样的地方,真是让人觉得“有山有水有文化”,一切都和谐得如同天作之合。

环境好,人心齐,建港的计划自然水到渠成。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及前景作者:王晓姗学号:070319105 院、系:公共治理学院专业班级:海事治理071指导教师:朱春江二○一○年六月二日浅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及前景摘要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都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进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进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以及制约其进展的要紧因素,并以宁波港、日照港为比较对象,借鉴其成功体会,从而提出加快连云港港进展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连云港港进展现状前景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of Lianyungang PortAbstract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open coastal cities, Lianyungang is a Collection of geography, location, policy, technology and other advantages. But its growth rate is relatively slow. We have to consider about th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in the need to address problems by analys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Lianyung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city’s characristic,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some successful city’s experience such as Ningbo Port and Rizhao Port.Key words:port in Liangyungang;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spec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Key words:port in Liangyungang ,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 prospect (II)第一章连云港港概况 (1)第二章连云港港的区位特点 (2)2.1 地理位置优越 (2)2.2 区域经济地位重要 (2)第三章连云港港的进展现状 (3)3.1 连云港市经济进展概况 (3)3.2 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及集装箱运量 (4)3.3 其他港口进展状况 (5)3.3.1 宁波--舟山港 (5)3.3.2 日照港 (5)第四章制约连云港港口进展的要紧因素 (6)4.1 内在因素 (6)4.1.1 连云港市经济不够发达 (6)4.1.2 早期缺乏对港口建设的重视 (6)4.1.3 港口服务意识不高 (6)4.1.4 专门人才的匮乏 (7)4.2 外在因素 (7)4.2.1 港城关系的不和谐 (7)4.2.2 区域边缘化 (8)4.2.3 行业竞争猛烈 (8)第五章促进连云港港口进展应采取的措施 (9)5.1 政府要加大对港口进展的扶持力度 (9)5.2 改善港口服务,增强港口竞争力 (9)5.3 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港〞战略 (9)5.4 〝以港兴市〞与〝一体两翼〞战略的提出 (10)5.4.1 连续贯彻〝以港兴市〞战略 (10)5.4.2 〝一体两翼〞战略 (11)5.5 进展连云港市都市经济 (11)5.6 大力加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信息港形象 (12)第六章连云港港的进展前景与展望 (13)结语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一章连云港港概况连云港港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宏伟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连云港市宏观环境发展概况(1)

连云港市宏观环境发展概况(1)

连云港市宏观环境发展概况、连云港市(一)、战略定位:1.亚欧大陆桥的东头堡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 的东头堡,是这条连接东亚、 欧洲以及中东地区的运输大 动脉上重要的国际运输枢 纽。

连云港市同时也是陇海-- 兰新铁路沿线11个省市自治区最近的出海口,将成为整个 陇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的重要 组成部分2 .大东北亚经济圈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最南端的连云港,随着海陆联运枢纽港的地位日益显现,经济 战略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

连云港可以利用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球经济 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重新调整自身定位,进一步提高在中国东部沿海 城市中的地位。

3 .渤海,长三角经济圈,徐连经济带连云港在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辐射带的交汇处,随着经济圈中心城市的迅猛 发展,大量产业面临着转移扩散到苏北地区的趋势,连云港将凭借其大陆桥东头堡的港 口优势,以徐连经济带为依托,成为整个苏北经济发展的发动中心。

"IW I■P许庇港苗比!卡业出玩北,=1阡芋:北卞勺盟直妄也陀甘南 茴西,帖宣拿餐駛黑圧■ JCA+_±®-*M9H 经需闕地形劈團内靈古內出叵4LA-化严"*、y *咅盒yf ”;气二訂K 扇直0■堆山西.山文半曳必祿T 、¥ 一徐连经济带:包括徐州、连云港两市及所辖9 县,土地面积和人口占全省的20% 左右。

连云港港口作用的发挥制造业将成为港口进出货物的重要依托。

4.连云港市发展目标:将徐连经济带建成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强与经济发达地区,使该地区在陇兰经济中内联外引的枢纽地位加强。

徐州都市圈:包括徐州市,宿迂市及其所辖县市,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市县。

徐州都市圈和徐连城镇发展轴要加强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技术扩散和转移;发展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加强各城市间优势互补;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服务,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后发优势。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年最多降水量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连云港及港口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连云港港位于黄海西部的海州湾,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大型海港,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连云港港始建于1933年,1934年陇海铁路展筑延伸至此,同年港口开埠,作为陇海铁路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因位于港池两侧的天然屏障连岛和云台山而得名,初名连云港;1963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因此港口更名为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主港区由马腰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旗台港区组成,现正在主港区的南北两翼新建灌河港区、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

江苏省最大海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区之一。

连云港港区位优势明显,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欧洲,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纽带,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中西部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连云港港口集团依托码头装卸、现代物流、港口建设、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加速由货物吞吐港向发展带动港、要素聚集港、产业支撑港、绿色和谐港的转变,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17%的平均增长,集装箱位列江苏港口第一、大陆港口第九、世界港口23位,基本实现了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集疏网络化、园区特色化、装备现代化、应用信息化。

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备,最大泊位30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超亿吨;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万吨级;辟有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近60条;依托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开行散货、散粮直达列车以及集装箱国内班列、过境班列,布设十余个内陆“无水港”,建成各类特色物流园区;拥有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和现代信息平台,具备国内一流的通关环境。

借助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战略机遇,连云港港正在“一体两翼”的港口规划引领下,以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为目标,加快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连云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连云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中型229209903、经济长期被边缘化与战略区位优势的矛盾。

连云港地理位置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陆达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连云港是太平洋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关节点,具有重要的国际开发价值;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交汇点,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与环渤海湾城市群连接的中转站,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江苏唯一的沿海港城,视作区域经济不可代替的增长极。

但由于历史上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边缘地带,周边及相关地区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区位优势目前还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以连云港为龙头的陆桥经济带是三条国土轴中最弱的,全线基本都是欠发达地区;以连云港为中心的环海州湾海岸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洼地,实力亟待提升;以连云港为门户的淮海地区是四个省的地理边缘及经济薄弱区域,发展水平有限。

发达地区经济合作正逐步走向一体化,而淮海经济区市场化程度不高,工业化进程不快;且省际政区割裂,难以协调互动;又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仅处于都市圈培育的雏形。

可以说,现有周边区域环境对连云港发展助力极其有限。

没有新型工业化铸造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没有城市化演进构筑出崛起的城市群,连云港打造区域性航运、商务、金融、信息、物流、旅游六大中心,还缺乏借势而上可靠稳定的支撑平台。

4、现有市区规模偏小对中心城市扩容的制约。

“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城市面貌显著改观,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度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中②,跻身第39位。

这是用市区指标衡量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说明连云港城区实力相当强。

但是缺少优势强县,县域经济薄弱。

虽然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市区反差仍然很大,人均GDP仅是市区的一半。

连云港与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基本是县域经济差距造成的。

而城乡结构性矛盾一直较尖锐,主要是受制于县域面积和人口规模太大、城市规模过小。

2000年末连云港市区人口在苏北与盐城基本相当并列第二位,但到2010年末却跌到了最末,因为其间另四个市都有县并入市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市建港条件之分析
作者:苏进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第04期
摘要:连云港港是我国重要的海港之一,拥有良好的港航资源,处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优越区位,面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在连云港市“以港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规划吞吐量要翻一番,跻身我国的亿吨大港的行列。

关键词:连云港市;建港条件
连云港市是我国1984年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连云港港位于连云港市东部的连云区境内,现在的港址建于1933年,经过7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实现年吞吐量达6016万吨,集装箱 100万标箱。

为进一步增强连云港港在连云港市及东陇海经济带发展中的引擎带动作用,提升港口在我国海港中的位置,“建大港,兴大市”,连云港市“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连云港港的年吞吐量达1.2亿吨,集装箱为400万标箱。

这就要求五年时间内连云港港的年吞吐量要增加6000万吨,为过去70多年发展所达到的水平。

这种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必须依托各种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可靠的实现。

1港口岸线较多,分布较广。

连云港市具有176.5km的海岸线[1],海岸线的北端是苏鲁两省的分界线绣针河口,南端是连云港市与盐城市的分界处灌河口。

从绣针河口向南约47km是海州湾的湾顶--临洪河口,为沙质岸线。

此段岸线分布有柘汪、海头、青口等县级地方港口、盐场及海产品养殖场。

临洪河口向东约16km到西墅村,逐渐成为基岩岸线(连云港的前身大浦港的港址就在此段内),现作为远景预留岸线,建港条件较好。

从西墅村到排淡河口约52km,是基岩岸线,为江苏省近千公里海岸线中仅有的基岩岸线。

目前已被港口岸线、海滨旅游及城市岸线等用了约
21km,正在开发和尚未开发的岸线中,有多处可建10~30万吨级泊位的大型深水码头。

从排淡河口到灌河口长约60km是淤泥质岸线,分布有燕尾港、堆沟港、盐场及海产品养殖场。

灌河口是本段最大的入海河口,灌河是江苏省境内除长江外入海河流中水深条件最好的河流,河面宽450m到900m,水深一般为7m到9m,河床冲淤变化不大,有公路和内海航道交织其间,集疏条件好,可建万吨级泊位。

连云港市共有14个海岛,其中近海岛屿和沿海岛屿各七个。

东西连岛是最大的海岛,距岸2.5km,岸线长17.7km,是连云港港的天然屏障,1993年竣工的长度为全国之最的拦海大堤,通过7.6km长,顶宽12m的大堤,把连岛与陆地相连,在云台山与连岛之间形成一个面积为30km2环抱式良好港湾,拓宽了港口岸线,并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风浪的掩护条件。

前三岛距岸27海里,岸线长6km,离岛10m至20m处,水深即可达-25m,由岛屿作掩护,具备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也可在其附近自然深水区,建设55万吨及以下各种单点系泊轮船泊位若干个,可以作为石油,天
然气,矿石等装卸运输的优良港区。

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连云港港可以建设成世界级大型海港。

秦山岛距岸5海里,岛屿岸线2.65km,岛南岸泊稳条件好,-5m等深线距岸不过一二百米,可建3000至5000吨码头。

连云港海域水深条件好,风浪较小,泥沙冲淤基本平衡,海岸陆域较宽阔,建港库场用地较多。

气候温和湿润,自
然灾害较少,海面常年不冻,具有多方面建港尤其是建深水大港的天然条件。

2港航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连云港港现有三个生产港区,老港区是以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为主,大中小泊位共存的通用杂货港区。

庙岭港区是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并重的综合性港区,以5万吨级至10万吨级泊位为主。

墟沟港区是以5万吨级泊位为主的通用杂货港区。

3个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31个,年综合通过能力近4000万吨,运营30个大类、150多个货种,港口航道总长超过20km,水深-9m至-29m,底宽160m至270m,可供3.5万吨级船舶双向航行,5万吨级船舶单向航行,1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港作业。

港口装卸设备齐全,工艺先进,陆上最大起吊能力150吨,水
上最大起吊能力200吨,拥有全国第一套双重功能,各为100吨的散粮装卸线, 煤炭、木材、矿石、散化肥、液体化工品码头配套,港口的外部环境优越,高速公路、铁路延伸到码头,供水、供电、邮政通讯等市政建设较为完善。

吞吐量是港口规模大小的直接体现,吞吐量越大港口竞争优势越明显,其对所在地城市的发展所起的带头作用越大。

港口吞吐量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港航资源的开发利用。

当今世界海洋运输日益朝着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化的方向发展。

要跨入亿吨大港行列首先要有大型深水码头及与之相适应的集疏运设施,这样才能使港口在国内外航运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赢得更多的分额(见表一)。

连云港港具有建设亿吨大港所必备的良好的港航资源。

表一连云港港规划到港几种大型远洋轮简明数据表[2]
3优越的区位是货源充足的有力保障
区位是所在地区自然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座标”,属于空间资源。

连云港港具有非常突出的区位优势。

3.1 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岸线的脐部,东边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距日本长崎825海里,距韩国釜山522海里,遥对台湾海峡与对马海峡,扼守东北亚至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要道。

北边是环渤海湾经济带,距青岛107海里,南边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距上海383海里,西边是广阔的内陆。

港口附近公路纵横,横跨国内东西的连(云港)——霍(尔果斯,新疆)主干道与纵贯南北的同(江,黑龙江)——三(亚,海南)主干道在这交汇, 204、310、327等国道,宁连、连通、汾灌等十多条省市干道构成的公路网,使连云港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为3.3km以上,被交通部纳入长江三角洲“半日交通圈”的规划范围内。

境内有大小干支流河道40余条,其中有17条直接入海,有盐河等直接与运河及长江水系相通,即将竣工的新墟运河与通榆运河相连,使连云港港与长江干流水运主通道,京杭运河(济宁-杭州段)水运主干道,淮河等相通,实现海河联运。

港口距白塔埠民航机场约50km,机场有多条航线可飞往国内主要大中城市。

3.2连云港港是陇海兰新铁路东端出海港。

4130km长的陇海兰新铁路穿越我国东、中、西部的苏北、鲁南、皖北、河南、晋南、川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1个省区,分布于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的广大区域是我国经济格局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云港港的腹地。

腹地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亿。

东部的苏北、皖北,中部的河南、川北不仅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商品粮基地,也是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西北五省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基地,腹地内矿藏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120余种,占全国矿种总数的80%左右,有煤、石油、天然气、盐、铝、锌、铁、锰等。

腹地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其中10余个棉花产区的产量居全国之首,农林牧副等产品种类丰富,其中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是我国三大畜牧基地。

腹地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以煤炭、电力、冶金、石化、机械、军工等重工业为主, 且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的实力。

参考文献:
[1]刘京.黄金海岸长度变为176.5公里.苍梧晚报.2006-11-27.
[2]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连云港年鉴2006[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