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中考物理模拟真题及答案(2)

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猫照镜子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日晷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B.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C.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矿泉水瓶的瓶盖上制有条纹4.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里冰在逐渐的化成水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初冬的早晨树枝出现了霜5.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B.笔记本电脑C.电冰箱D.电暖器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7.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照相馆用切纸刀切割照片B.取碗夹子C.核桃夹子D.羊角锤子8.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B.控制灯的开关接火线零线都可以C.我国家庭电路交流电的频率是220HzD.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功率的仪表9.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燃气电站B.风电站C.水电站D.太阳能电站10.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C.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D.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11.下列实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地面滚动的足球,足球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推力对汽车做了功C.起重机竖直吊着重物水平移动,拉力对重物做了功D.人用力把气球压瘪,压力对气球做了功12.电烤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某电烤箱有“高温档”和“低温档”两种工作状态.只闭合开关S1,电热丝R1、R2同时工作,电烤箱处于“低温档”状态;当开关都闭合时,只有电热丝R1工作,电烤箱处于“高温档”状态.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A.B.C. D.1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冬天有暖气的教室内温度约为8℃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C.教室的门宽大约为85cmD.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球质量为50g14.如图所示电路为小明设计的一种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计的工作原理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关于潜水器下潜过程中,该电路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增大B.R0两端的电压增大C.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增大D.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15.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本大题共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温度升高时,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热量多D.质量相同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热值大的放出热量多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通常情况下,石墨、人体、陶瓷都是导体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D.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可制成发电机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现象,但宇航员仍有惯性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D.不考虑空气的作用时,被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作用三、实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其中20~28题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9题为多选题.)20.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A.3.7cm B.3.7mm C.2.70cm D.2.7mm21.如图所示,家用电能表的读数是()A.7996.6 kW•h B.7996.6 kW C.79966 kW•h D.79966 kW22.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沿正确方向射出的是()A.OB B.OC C.OD D.ON23.如图所示,标出了四个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其中正确的是()A.B.C.D.24.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25.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对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B.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镜子的大小C.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可用光屏接收到,也可用眼睛观察26.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A. B. C. D.27.在物理实验中,把难于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通过转换变成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或者把某些不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转换为易于显示的现象的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下列实验中利用了转换法的是()A.在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B.在探究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关系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C.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时,用物体推动木块移动距离表示动能大小D.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是否有关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28.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另一个充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充气的气球会变大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C.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会掉下来D.金属块质量会不变29.物理学中研究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实验中,需要控制电阻不变的是()A.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B.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流的关系C.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D.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强弱跟螺线管线圈匝数的关系四、实验解答题(共30分,30、31、33、36~38题各3分,34、35题各2分,32、39题各4分)30.小刚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在实验中他边观察现象,边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1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1.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先将牛奶倒入烧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93.5g,接着小明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cm3.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kg/m3.3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1)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时,再移动光屏,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则应将光屏向调节(填“上”、“下”).调好光屏后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处,光屏应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33.小军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与通过R的电流I的关系.他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了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1)请你根据实物电路连接情况画出实验电路图.(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小军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由现象可判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A.变阻器短路B.电阻R短路C.电流表断路D.电阻R断路(3)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A.(4)小军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随通过电阻的电流I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当电流I为0.2A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为W.34.小钢利用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F=.35.小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匀速推动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困难,请你根据小刚这一发现,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36.如图所示,小莲用柠檬做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成功的点亮了二极管.接着她想探究影响柠檬电池电压的因素.(1)下表是她实验中记录的一部分数据,分析三组实验数据可知,水果电池电压大小可能与有关.(2)小莲做完第3次实验后,无意中将铜片和锌片同时向柠檬里插入得深了一些,发现电池电压有变化,根据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37.小明猜想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为了验证猜想,他准备了三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并将三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 A<R B<R C),浸在煤油中,再用带有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的橡胶塞封住瓶口,如图甲所示.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停表各一块,把图甲中的烧瓶①用导线连成如图24乙所示的电路.接下来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a.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0.3A.通电时间为5min时,停止计时,记录此时温度计的示数40℃,断开开关.b.用烧瓶②替换下烧瓶①,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划片,使电流表示数仍为0.3A.当温度计示数为40℃时,停止计时,读出通电时间3min,记录数据,断开开关.c.用烧瓶③替换下烧瓶②,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划片,使电流表示数仍为0.3A.当温度计示数为40℃时,停止计时,读出通电时间2min,记录数据,断开开关.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请你针对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3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强有关.水平桌面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带滑轮的木板,两个大小不同、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带挂钩的立方体木块A和B,弹簧测力计和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东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39.实验室备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形金属块、水、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请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40.阅读下面的短文,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25)是: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路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洁净空气量(CADR)是反映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CADR=(V表示房间容积;t表示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运行的时间)某空气净化器铭牌如下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分子在(3)该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A.(4)此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是J.(5)某房间的使用面积约大为18m2,高度大约3m,此空气净化器是否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通过计算说明,并写出估算过程).六、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41.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并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8V,电阻R2消耗的电功为4W.求:电阻R1的阻值.42.如图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提升机机械由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和罐笼几个部件构成,用它能把建筑材料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如果罐笼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100kg,将400kg建筑材料,匀速竖直提升8m,不计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和钢丝绳子所受的重力,取g=10N/kg,求:(1)提升机提升建筑材料的有用功为W有(2)提升机此次提升建筑材料的机械效率η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考点】I1:电压.【分析】根据对各物理量单位的掌握分析答题.【解答】解:A、安培是电流的单位,不是电压的单位,故A错误;B、伏特是电压的单位,故B正确;C、焦耳是能量的单位,不是电压的单位,故C错误;D、瓦特是功率的单位,不是电压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猫照镜子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日晷【考点】A6:光的反射;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日晷及影子等;(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3)平面镜成像、倒影等是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A、小猫照镜子,是一种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 不合题意.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日晷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B.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C.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矿泉水瓶的瓶盖上制有条纹【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是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该选项符合题意;B、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矿泉水瓶的瓶盖上制有条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里冰在逐渐的化成水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初冬的早晨树枝出现了霜【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正确.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故B错误.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飘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故D错误.故选:A.5.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B.笔记本电脑C.电冰箱D.电暖器【考点】HF: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电视机和笔记本电脑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音;电冰箱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ABC不合题意;电暖器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热效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考点】1L: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要加快液体的蒸发,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解答】解:A、地膜覆盖住农田后,使农田与外界隔绝,减慢了农田上方空气流动,所以减慢了蒸发.故A错误;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后,减慢了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所以减慢了蒸发.故B错误.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加快了头发周围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C正确D、用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减弱了空气流动,所以减慢了蔬菜内水分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照相馆用切纸刀切割照片B.取碗夹子C.核桃夹子D.羊角锤子【考点】7O:杠杆的分类.【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B、取碗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C、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D、羊角锤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B.8.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B.控制灯的开关接火线零线都可以C.我国家庭电路交流电的频率是220HzD.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功率的仪表【考点】IO:家庭电路的连接;CT:交流电;J6:电功的测量.【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用于用电器和插座之间互不影响,所以都是并联的关系;(2)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控制灯的开关应该接到火线上;(3)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4)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解答】解:A、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和插座之间互不影响,所以它们都是并联的,故A正确;B、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控制灯的开关应该接到火线上,即开关处于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故B错误;C、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故C错误;D、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故D错误;故选A.9.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燃气电站B.风电站C.水电站D.太阳能电站【考点】K2:能源的分类.【分析】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根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来作答.【解答】解: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所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燃气发电.故选A.10.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C.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D.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考点】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水吸收了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合题意;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 符合题意;D、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合题意.故选C.11.下列实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地面滚动的足球,足球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推力对汽车做了功C.起重机竖直吊着重物水平移动,拉力对重物做了功D.人用力把气球压瘪,压力对气球做了功【考点】EA: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解答】解:A、在水平地面滚动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足球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足球所受重力对它没有做功;故A错误;B、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车受到推力作用,但在推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B错误;C、起重机竖直吊着重物水平移动,拉力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重物在拉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D、人用力把气球压瘪,在压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压力对气球做了功;故D正确;故选D.12.电烤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某电烤箱有“高温档”和“低温档”两种工作状态.只闭合开关S1,电热丝R1、R2同时工作,电烤箱处于“低温档”状态;当开关都闭合时,只有电热丝R1工作,电烤箱处于“高温档”状态.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后附极详细的解析、分析、考点、答案解释等】

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后附极详细的解析、分析、考点、答案解释等】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杯B.陶瓷碗C.铁锅D.塑料勺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B.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3.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4. 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B.电热水器C.抽油烟机D.电冰箱5.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积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6.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7. 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ℎ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ℎ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B.s1<s2C.ℎ1>ℎ2D.ℎ1=ℎ28.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轮胎上制有花纹C.用起瓶器夹紧瓶盖D.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9.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核桃夹子C.撬棒D.食品夹子10. 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用湿手按已接电源的插座上的开关B.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用湿布擦拭电视机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11.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13. 小玲家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烤箱、电饭锅和电视机各一个,按照每度电0.5元的计费标准,将这三个用电器正常工作1小时的用电费用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烤箱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高B.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低C.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烤箱的电流大于通过电视机的电流D.在一个月内,小玲家电烤箱的用电费用一定比电饭锅的用电费用多1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B.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15. 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B.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B.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该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C.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方向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方向有关D.利用撒在磁体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18、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B.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升高C.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温度低于0∘C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B.只要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的机械能就发生变化C.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盐水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用锤子将铁钉钉入木板,锤子对铁钉的作用力与铁钉对锤子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三、实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20、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A. B.C. D.21、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石蜡是非晶体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C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C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22、中国科技馆有一个“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在展台中可以做模拟“发电纤维发电”的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压电薄膜振动,使得一些与压电薄膜相连的小灯发光;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振动得更剧烈,发光小灯的数量增加.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压电薄膜振动时可以产生电压B.小灯发光说明振动的压电薄膜中产生了电流C.发光小灯的数量与踩动踏板的频率有关D.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发电的总功率变小23、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质量为74gC.金属块的体积为60cm3D.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kg/m324、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D.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25、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用“仰仪”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好处?B.声波的波长越大,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大吗?C.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跟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吗?D.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哪些因素有关?26、小林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及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应为2.5VB.图乙中的电流表示数为2.5A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5ΩD.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5W27、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C的恒温源,其截面图如图1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20∘C的房间内,每隔10min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B.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C.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C的恒温源换成−18∘C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实验时,干电池两端电压会随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而改变,在不拆改电路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的探究问题,利用这个电路进行实验能完成的是()A.电路中的电流一定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吗?B.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吗?C.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吗?D.电阻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吗?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液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C.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的受力面积是需要控制的变量D.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需要控制的变量30、如图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R 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当开关S、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开关S、S2闭合,开关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R 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R x=I2−I1I2R0 B.R x=I2R0I1C.R x=I1R0I2D.R x=I1R0I2−I1四、实验解答题(共29分,31~35题、38题各2分,36题、37题、39题各3分,40题、41题各4分)3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32、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34、有一种用新型材料制成的电阻,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该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将该电阻、电流表和开关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先用冷风使电阻降温,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示数为I1,并记录,断开开关.再用热风使电阻升温,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示数为I2,并记录.他发现:I1<I2.则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35、在串联电路中,探究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U跟该电路中某个可变电阻R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当电阻R=5Ω时,电压U=________V.36、在验证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中,小东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他把小磁针(图中没有画出)放在直导线AB的正下方,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故障.(1)请你猜想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2)写出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________.37、为了比较活性炭和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小东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相同的下端带有漏水小孔的透明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活性炭、锰砂、石英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在甲容器里依次装入活性炭、石英砂、锰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每种材料的厚度均为3cm,如图甲所示.在乙容器里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三种过滤材料,每种材料的厚度均为3cm,如图乙所示.把摇晃均匀的一瓶泥水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缓慢全部倒入甲、乙两容器中,发现经甲容器过滤后的泥水比经乙容器过滤后的泥水透明程度高.于是小东得出了结论:活性炭对泥水的过滤效果比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好.(1)请写出小东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2)请你针对小东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步骤:________.38、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的实验中,需要控制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为了控制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小华选用了体积相等、质量不等的金属球A和B,利用如图所示的带滑槽的轨道进行实验.小华认为:如果A、B两球先后从轨道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则A、B两球到达轨道零刻度线处的速度大小相等.小刚对小华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请你根据实验需要,添加适当的器材,设计实验检验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请你写出检验的实验步骤.3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为F,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小明认为:任何情况下,F都与V成正比.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40、实验桌上有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以及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烧瓶.烧瓶内装有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相等且不变的电阻丝R,甲烧瓶内装有水,乙烧瓶内装有煤油,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如表所示.以上器材均能满足实验要求,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的比热容有关.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水和煤油的比热容c/[J⋅(kg⋅∘C) −1]煤油 2.1×1041、实验台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所受重力为1N的钩码2个,带支架的杠杆1个.杠杆上相邻刻度间距离均为0.05m,刻线上下靠近杠杆边缘处均有圆形小孔,可用来挂钩码或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动力臂L1保持不变,则F1=k F2 L2”,式中F1表示动力,k是常量,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五、科普阅读题(共5分,42题3分,43题2分)42、阅读《洛阳桥》回答问题.洛阳桥被誉为“福建桥梁状元”的洛阳桥坐落于福建泉州洛阳江上.又名“万安桥”,如图1所示.洛阳桥始建于北宋1053年,工程历时七年.桥原长1200多米,宽约5米,有桥墩46座,扶栏500个,石狮28个,石亭7座,石塔9座,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由当时的郡守蔡襄主持兴建.洛阳桥的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水深流急,建造桥基十分困难,桥基随时可能陷落坍塌、甚至被冲入海.洛阳桥的建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影响深远.像近代桥梁的“筏形基础”,在国外尚不足百年;“浮运架梁法”今日还很通行;“种蛎固基法”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堪称绝妙.关键性的工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首先在江中沿桥址中线,向江中抛填石料,形成一条横跨过江的矮石堤.石堤宽约25米,而长度达500余米.然后,匠师们利用洛阳江里盛产牡蛎这一自然条件,在矮石堤上散置蛎房.由于牡蛎繁殖力强,石堤里外间隙,成片成丛、密集繁生,两三年时间,就将原本松散的石堤胶结成一牢固整体.同时,石堤经受浪潮往复冲击,逐渐密实,底层石料嵌入流沙,使整条石堤变得格外稳固.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用作桥基,即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所谓“筏形基础”,既增大了基础的面积,又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在“筏形基础”上,再用巨型条石,齿牙交错,互相叠压,逐层垒砌,筑成桥墩,墩的上下游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基间亦置大量牡蛎胶粘,潮汐来去,不能冲动.两墩间净孔,约在一丈五六尺.沿岸开采的石梁,预先放在浮排上,等到两邻近桥墩完成后,即趁涨潮之时,驶入两桥墩间,待潮退,浮排下降,石梁即可落在石墩上,全桥石梁300余条,每条约二三十吨重,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而成.洛阳桥的建成,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历经地震、飓风、水患和战争,洛阳桥经受了几百年的考验,依然屹立,堪称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伟大创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经勘测发现某地块承载能力比较薄弱,如果要在该地块建筑一座高塔,容易发生局部沉降或坍塌.为了避免发生局部沉降和坍塌问题,请你借鉴洛阳桥成功建桥的经验,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并写出你的理由.(2)如图2所示为洛阳桥船型桥墩的示意图,水流在桥墩前一分为二,沿柱面两侧向后流动.①请写出洛阳桥桥墩被设计成船型的优点;②请你展开想象,就洛阳桥船型桥墩的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六、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43、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1)电流表的示数I;(2)电源两端的电压U.44、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A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使重900N的建筑材料A在5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1m,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移动了2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为5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拉力F的功率P.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答案】C【考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玻璃杯、陶瓷杯、塑料勺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铁锅属于导体.故选C.2.【答案】A【考点】光的反射(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初中物理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模拟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梳子 B.橡皮 C.铅笔芯 D.玻璃杯试题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试题3: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增大了压强的是试题4:评卷人得分图3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试题5: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烙铁 B.电风扇 C.电动机 D.抽油烟机试题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来到,积雪熔化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试题7: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试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重机吊着水泥板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水泥板做了功B.运动员将篮球投出,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篮球做了功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D.小磊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磊对书包做了功试题9:与图5所示实验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6中的试题1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冰箱冷藏室约-15℃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试题11:举重比赛要求运动员将杠铃举过头顶后,在空中至少静止3秒钟,在这3秒钟内A.运动员所受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运动员对地面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支持力是平衡力D.杠铃对运动员压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试题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容易摔跤C.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 D.用力将物体抛出,物体最终落到地面试题13: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017年中考物理二诊试卷(含解析)

2017年中考物理二诊试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初三学生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N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00cmC.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大约是300WD.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8.6℃2.提出光纤通信的构想,使得用光进行通信的幻想得以实现的科学家是()A.牛顿 B.欧姆 C.高锟 D.伏特3.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A.煤B.石油 C.天然气D.太阳能4.物理课本有很多的插图,对于我们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描述做功改变物体内能B.电磁感应实验C.给受油机加油时,空中匀速飞行的加油机机械能不变D.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5.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科学探究方法.下列实验探究采用了“理想模型法”的是()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透明玻璃替代平面镜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一定C.学习光现象时,引入“光线”D.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将数据填入表格里6.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的主要作用是()A.可以节省电能B.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C.保持电路电压不变D.保证用电器电功率不变7.我国的“三农”政策极大的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其中村级道路的实施,为农民奔向小康生活铺平了道路.下列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B.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般为0.22m,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抗压能力,防止路面被压坏C.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切割成一段一段的,可以改变路面的比热容D.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灌时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鹅卵石,是为了减小路面的密度8.下列自然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涓涓溪流;②夏天,清晨草叶上晶莹的露珠;③深秋的早晨,漫天的白雾;④冬天,树上玲珑剔透的雪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游戏中的“手影”B.钢勺“折断”C.水中的“倒影”D.天空中的“彩虹”10.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11.教室里面的节能灯、电风扇、班班通都工作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阻越大B.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功率越大C.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动能D.它们之间是并联的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为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然发光但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表C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B.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1.25AC.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D.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0.75W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3.小蒋同学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身高为162.00 (填写长度单位).14.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期间,城管人员通知跳坝坝舞所有人员,这段时间不得跳舞.从声现象角度看,是从处控制噪声的干扰的.15.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点火升空时,伴随大量的烟雾出现,这是大量高温水蒸气形成的壮观景象.当它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时,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的.在远地点时,它的能最大.16.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汽车速度表的示数是Km/h.17.中国核潜艇在捍卫中国领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的核反应堆是将核能转化为内能.为了执行任务,当它从长江潜入到东海时,假设潜入深度不变,则所受浮力,潜艇机身所受液体压强(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8.如果没有摩擦,就(选填“能”或“不能”)用手握笔解答试卷;如果没有重力,腾空的滑雪运动员就(选填“能”或“不能”)回到地面;飞机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的关系;卡车的限速要比家用汽车的限速低,主要原因是:.三峡船闸是利用的原理来工作的.19.电视机的三原色是红、、蓝;教室里面的班班通与学校中心机房通过电缆线连接,采用的是信号传输信息(选填“模拟通信”或者“数字通信”).班班通电源连接线采用三孔插头,其作用是:当三孔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就将机壳与相连,能够有效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20.手机是利用传递信号的,废旧的手机电池(选填“能”或“不能”)随意乱丢,否则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属于通信.21.钻木取火是通过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工作的;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工作的.22.如图为小明家里的电能表“220V 5(10)A 3000r/kW•h”,此时示数为kW•h,他家允许同时长期工作的用电器最大总功率为 kW.若只让一只台灯工作,电能表2min转了5转,则这只灯泡消耗的电能为 J,台灯的功率是W.三、作图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23.完成凸透镜成像作图.24.如图是起重机的示意图.请你分别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25.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和S极,以及电源的“+”、“﹣”极接线柱.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26题6分,27题14分,共20分.)2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光屏放在65cm位置,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选填字母)的成像特点.A.幻灯机 B.放大镜 C.照相机(2)保持凸透镜在50cm刻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3)保持凸透镜在50cm刻线处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得到蜡烛清晰的(选填字母)的像.A.正立、放大B.倒立、放大C.倒立、缩小.27.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5V,额定功率约为1W,电源电源恒为6V.(1)用铅笔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2)若有三个滑动变阻器.规格为R1(5Ω,2A),R2(20Ω,1A),R3,应该选择(选填R1,R2,R3).(3)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应最,即滑片应位于端(填“A”或“B”).(4)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5)故障排出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5V时,电流表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6)断开开关,换用“4.5V 2W”的小灯泡重做实验.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往端(填“位置不变”、“A”或“B”)调,使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值.五、综合应用题:(28题7分,29题8分,30题8分,共23分)28.如图是一款无人驾驶汽车.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情况.如果该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8km,消耗92号汽油1.5L.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在此路段运动过程中,(汽油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热值为4.5×107J/kg),求:(1)汽油是(选填“可再生能源”或者“不可再生能源”);(2)完全燃烧1.5L汽油释放的能量;(3)该汽车在此路段运行时间是多少?(4)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9.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模拟打捞水中物体的情景.用滑轮组将重200N的实心物体从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提起,容器中水面由90cm下降到70cm.已知每个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水的阻力及滑轮与中心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1)所打捞的物体的密度;(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3)物体被完全提出水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3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2)R0的阻值及电源电压;(3)当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阻R0消耗的功率.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中考物理二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初三学生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N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00cmC.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大约是300WD.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8.6℃【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电功率.【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初三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0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在150W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提出光纤通信的构想,使得用光进行通信的幻想得以实现的科学家是()A.牛顿 B.欧姆 C.高锟 D.伏特【考点】物理常识.【分析】从牛顿、欧姆、高坤、伏特作出的突出贡献进行判断.【解答】解: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有关光导纤维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故选:C3.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A.煤B.石油 C.天然气D.太阳能【考点】能源的分类.【分析】根据天然气、煤、石油、太阳能在使用时的产物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天然气作为气体燃料,虽然比较洁净,但燃烧时也产生一些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B、煤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C、石油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在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属于清洁能源,故符合题意.故选D.4.物理课本有很多的插图,对于我们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描述做功改变物体内能B.电磁感应实验C.给受油机加油时,空中匀速飞行的加油机机械能不变D.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频率及音调的关系;电磁感应;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摩擦生热现象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2)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4)声音的音调与与刻度尺伸出的桌面的长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A、人从滑梯上滑下克服摩擦做功,通过做功增加了内能;故A正确;B、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C、空中以相同速度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受油机,其速度不变,但质量变大,故其动能变大;高度不变,质量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C错误;D、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可以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长度的不同,确保力的大小相同;即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刻度尺,观察刻度尺振动快慢的变化,比较声音音调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C.5.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科学探究方法.下列实验探究采用了“理想模型法”的是()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透明玻璃替代平面镜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一定C.学习光现象时,引入“光线”D.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将数据填入表格里【考点】物理学方法.【分析】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叫模型法;然后对每个选项中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正确答案.【解答】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物理学中,用透明玻璃替代平面镜,属于等效代替法,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一定,属于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为了学习光方便,在学习光现象时,引入“光线”这一物理模型,属于理想模型法,故C符合题意;D、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将数据填入表格里,属于列表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的主要作用是()A.可以节省电能B.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C.保持电路电压不变D.保证用电器电功率不变【考点】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分析】空气开关是由电磁铁、衔铁、触点和弹簧组成的,当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使电路中电流过大,电磁铁会产生较强的磁性吸引衔铁,则脱扣器将产生作用使脱扣机构中的锁钩脱开,于是主触点在弹簧的作用下被迅速分断.【解答】解:当电路中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中的电磁铁会产生较强的磁性吸引衔铁,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B正确,ACD都错误.故选B.7.我国的“三农”政策极大的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其中村级道路的实施,为农民奔向小康生活铺平了道路.下列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B.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般为0.22m,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抗压能力,防止路面被压坏C.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切割成一段一段的,可以改变路面的比热容D.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灌时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鹅卵石,是为了减小路面的密度【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比热容的概念.【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越厚,其抗压能力越强;(3)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互相挤压而损坏.【解答】解:A、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越厚,其抗压能力越强,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般为0.22m,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抗压能力,防止路面被压坏.故B正确;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水泥路面一段一段之间被锯断,不能改变路面的比热容,这些伸缩缝是为了防止因热胀冷缩损坏公路.故C错误;D、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灌时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鹅卵石,是为了增大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而不是为了减小路面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B.8.下列自然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涓涓溪流;②夏天,清晨草叶上晶莹的露珠;③深秋的早晨,漫天的白雾;④冬天,树上玲珑剔透的雪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凝华.【解答】解:①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②大气中水蒸气遇冷凝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露珠,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③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④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态小颗粒,是凝华现象.故选C.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游戏中的“手影”B.钢勺“折断”C.水中的“倒影”D.天空中的“彩虹”【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现象主要有三种: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解答】解:A、灯光下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C、水面上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A.10.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分析】(1)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和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而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再根据压强公式p=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解答】解:(1)鸡蛋漂浮在甲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浮=F乙浮;(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G鸡蛋+G甲液体=G鸡蛋+m甲液体g=G鸡蛋+ρ甲Vg,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乙=G鸡蛋+G乙液体=G鸡蛋+m乙液体g=G鸡蛋+ρ乙Vg,因为F甲浮=F乙浮,所以ρ甲>ρ乙,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因为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强公式p=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教室里面的节能灯、电风扇、班班通都工作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阻越大B.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功率越大C.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动能D.它们之间是并联的【考点】电阻的并联;能量的相互转化;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功率.【分析】(1)家庭电路为并联电路,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2)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功率之和;(3)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家庭电路为并联电路.【解答】解:A、教室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用电器开得越多,相当于多个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可知,总电阻会变小,故A错误;B、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功率越大,故B正确;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教室的电路与家庭电路相同,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故D正确.故选A.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为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然发光但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表C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B.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1.25AC.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D.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0.75W【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分析】知道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发光,小于额定电压时灯泡能发光但较暗;所以先根据灯泡的工作情况判断出灯泡的连接方式,再结合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确定电表的性质,最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个解答.【解答】解:根据P=UI可知:灯泡L1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1额===1A,灯泡L2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2额===0.5A;由P=得:灯泡L2的电阻R2===12Ω;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1A,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小于I2=0.5A,由此可知:通过L1、L2的电流不相等,所以L1、L2并联;则A一定是电流表;B是相当于导线的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C是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量电源电压;由于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c电压表示数为U=U1额=3V;故A正确,C错误;则I2===0.25A,则干路电流I=I1+I2=1A+0.25A=1.25A,故B正确;灯泡L2的实际功率P2=UI2=3V×0.25A=0.75W,故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3.小蒋同学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身高为162.00 厘米(填写长度单位).【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计量小莉身高用“厘米”做单位.【解答】解: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估计人的身高大约在100厘米﹣﹣200厘米之间,故小莉身高为162.00 厘米.故答案为:厘米.14.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期间,城管人员通知跳坝坝舞所有人员,这段时间不得跳舞.从声现象角度看,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干扰的.【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解答】解:根据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可知,城管人员通知跳坝坝舞所有人员,这段时间不得跳舞,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15.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点火升空时,伴随大量的烟雾出现,这是大量高温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壮观景象.当它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时,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在远地点时,它的势能最大.【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3)势能与高度有关,物体越高势能越大.【解答】解:(1)“天宫二号”点火升空时,伴随大量的烟雾出现,这是大量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时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3)在远地点是位置最高,势能最大.故答案为:液化;静止;势.16.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38.7℃,汽车速度表的示数是110 Km/h.【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分度值表示刻度上的一个小格表示的数值.(2)由图示速度计可以读出汽车的速度.【解答】解:(1)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物 理注意事项: 1.本卷g=10N/kg .2.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这个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C .“恐惊天上人”表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声音是一种波,只能传递信息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B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 3.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乙图中,桥在水中的“倒影”可用光的反射来解释C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具有荧光效应D .丁图中,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gB .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1A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5.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声波属于电磁波B .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C .电磁波传播速度是340m/sD .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B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太阳是恒星,是宇宙的中心 D .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7.下列机械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第3题图乙8.如图所示,小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 .小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 .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C . 牛奶压力的作用D .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9.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线 B .家用电能表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 .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发生短路 D .熔丝熔断后,可用铜丝来代替10.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B .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会慢慢停下来11.如图是小制作“神奇转框”,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可导电的柱形磁体两侧,金属框就能持续转动,以下各图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12.图甲是某种压力传感器的工作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U =28V ,定值电阻R 0=20Ω.图乙是压力传感器的阻值R N 随压力F 变化的图像.以下正确的是( ) A .当压力变大时,R 0两端电压与压力F 成正比 B .当压力传感器受到300N 的压力时,它的阻值等于14ΩC .当压力传感器受到400N 的压力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28WD .当电流表示数为0.56A 时,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为200N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A .羊角锤B .筷子C .起瓶器D .独轮车甲 乙第12题第11题图第7题图第10题图第8题图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a)、(b)所示,由图像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车是静止的;乙车的运动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记录的时间为s.(c)第13题图14.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C919客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有效实现“减重”,这表明该材料的(填一种物质的物理属性)相对较小.同时,由于这种材料的使用,C919舱内噪音有望降到60分贝以下,这是从(选填“人耳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减小噪音.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其来源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A、B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N、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15N(选填“>”、“=”、“<”).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40N,货物重300N,货物上升的速度为0.3m/s,拉力的功率为108W.则货物被提升时绳端的拉力是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货物上升3m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J;若不计绳重,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J.17.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被细线系住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甲.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上述剪断细线后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此木块的密度为kg/m3.18.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1)刚倒入时液体总体积为V 1,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液体总体积为V 2,则V 1 V 2.(2)小芳想测量该混合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2017年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及其参考答案

2017年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各2分,本题共30分)1.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A.牛顿B.帕斯卡C.瓦特D.焦耳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2题图 3题图 4题图3.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上有一个吸盘式挂衣钩。
则与挂衣钩的重力相互平衡的力是()A.大气对挂衣钩的压力B.挂衣钩对墙面的压力C.墙面对挂衣钩的静摩擦力D.挂衣钩对墙面的静摩擦力4.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A.5.04×105J B.4.2×105J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5.如图所示,a、b、c、d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5 10 15 2020406080甲水温度/℃时间/min5题图 6题图 7题图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7.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
这个现象说明()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8.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
2017年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单选压轴题及答(一)

2017年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单选压轴题及答(一) 1,15.(海淀区)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液体。
将物块A 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物块A ,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接触,A 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F 1,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为p 1;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将物块B 系好,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且不与容器接触,B 静止时其所受的浮力为F 2,液体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p 2。
已知物块A 与B 完全相同,细杆、细线与相应物体间的作用力均不为零,忽略细杆、细线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1<p 2B .F 1<F 2C .若撤去细杆,物块A 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小D .若剪断细线,物块B 静止时,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2,西城区3,(朝阳区)15.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酒精。
现将体积相等的铝块、铁块分别放在甲、乙量筒中,如图10所示,此时量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若将两个金属块取出,甲、乙量筒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无法判断4,(丰台区)15.初三学生小明在水平路面骑行共享单车,经测量,每只车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50cm 2,该共享单车的质量为15kg ,试估测小明骑行时对地面压强A .6.5×104PaB .1.3×105PaC . 3×103PaD .0.3Pa 5,(石景山区) 15. 图7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定值电阻,R t 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7乙所示。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B C .电流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 图8 图10D .电压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6,(通州区)15.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有一个展品名为“静电滚球”,如图所示.展品由一个中心电极、一些金属小球和一个接地的环形金属板三部分构成,当观众转动手柄时,金属小球会在中心电极与接地的金属板之间循环往复运动.转动手柄时,使中心电极带正电,此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小球内原本无序的电荷会重新排布,靠近电极一侧带负电荷,远离电极的一侧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些金属球开始运动时,与中心电极间的距离将(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有的变大有的变小7,(房山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抛出去的铅球下落时,重力做功越来越快C .机械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8,(门头沟区)15.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满水的烧杯,将质量为m 1的小球A 放入水中,从烧杯中溢出质量m 2的水,如图所示.在未放入小球之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1,放入小球之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2.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 )A .m 1<m 2B .m 1>m 2C .P 1=P 2D .P 1>P 22017年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单选压轴题及答(一)答案1, C 2,A 3,B 4,A 5,C 6,B 7,B 8,C 图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猫照镜子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日晷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B.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C.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矿泉水瓶的瓶盖上制有条纹4.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里冰在逐渐的化成水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初冬的早晨树枝出现了霜5.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B.笔记本电脑C.电冰箱D.电暖器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7.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照相馆用切纸刀切割照片B.取碗夹子C.核桃夹子D.羊角锤子8.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B.控制灯的开关接火线零线都可以C.我国家庭电路交流电的频率是220HzD.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功率的仪表9.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燃气电站B.风电站C.水电站D.太阳能电站10.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C.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D.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11.下列实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地面滚动的足球,足球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推力对汽车做了功C.起重机竖直吊着重物水平移动,拉力对重物做了功D.人用力把气球压瘪,压力对气球做了功12.电烤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某电烤箱有“高温档”和“低温档”两种工作状态.只闭合开关S1,电热丝R1、R2同时工作,电烤箱处于“低温档”状态;当开关都闭合时,只有电热丝R1工作,电烤箱处于“高温档”状态.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A.B.C. D.1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冬天有暖气的教室内温度约为8℃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C.教室的门宽大约为85cmD.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球质量为50g14.如图所示电路为小明设计的一种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计的工作原理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关于潜水器下潜过程中,该电路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增大B.R0两端的电压增大C.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增大D.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15.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 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本大题共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温度升高时,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热量多D.质量相同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热值大的放出热量多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通常情况下,石墨、人体、陶瓷都是导体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D.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可制成发电机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现象,但宇航员仍有惯性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D.不考虑空气的作用时,被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作用三、实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其中20~28题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9题为多选题.)20.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A.3.7cm B.3.7mm C.2.70cm D.2.7mm21.如图所示,家用电能表的读数是()A.7996.6 kW?hB.7996.6 kW C.79966 kW?h D.79966 kW22.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沿正确方向射出的是()A.OB B.OC C.OD D.ON23.如图所示,标出了四个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其中正确的是()A.B.C.D.24.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25.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对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B.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镜子的大小C.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可用光屏接收到,也可用眼睛观察26.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A. B. C. D.27.在物理实验中,把难于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通过转换变成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或者把某些不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转换为易于显示的现象的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下列实验中利用了转换法的是()A.在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B.在探究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关系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C.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时,用物体推动木块移动距离表示动能大小D.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是否有关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28.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另一个充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充气的气球会变大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C.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会掉下来D.金属块质量会不变29.物理学中研究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实验中,需要控制电阻不变的是()A.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B.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流的关系C.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D.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强弱跟螺线管线圈匝数的关系四、实验解答题(共30分,30、31、33、36~38题各3分,34、35题各2分,32、39题各4分)30.小刚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在实验中他边观察现象,边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1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时间012345678910t/min温度t/℃505866738086919698989831.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先将牛奶倒入烧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93.5g,接着小明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cm3.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kg/m3.3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1)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时,再移动光屏,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则应将光屏向调节(填“上”、“下”).调好光屏后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处,光屏应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33.小军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与通过R的电流I的关系.他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了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1)请你根据实物电路连接情况画出实验电路图.(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小军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由现象可判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A.变阻器短路B.电阻R短路C.电流表断路D.电阻R断路(3)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A.(4)小军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随通过电阻的电流I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当电流I为0.2A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为W.34.小钢利用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F=.G/N2345678 F/N0.9 1.3 1.7 2.1 2.5 2.9 3.3 35.小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匀速推动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困难,请你根据小刚这一发现,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36.如图所示,小莲用柠檬做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成功的点亮了二极管.接着她想探究影响柠檬电池电压的因素.(1)下表是她实验中记录的一部分数据,分析三组实验数据可知,水果电池电压大小可能与有关.序电极规格(铜片和锌片)电极间插入深电池电号长度(mm)宽度(mm)距(mm)度(mm)压(V)1701530300.84270830300.76370810300.52(2)小莲做完第3次实验后,无意中将铜片和锌片同时向柠檬里插入得深了一些,发现电池电压有变化,根据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37.小明猜想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为了验证猜想,他准备了三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并将三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 A<R B<R C),浸在煤油中,再用带有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的橡胶塞封住瓶口,如图甲所示.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停表各一块,把图甲中的烧瓶①用导线连成如图24乙所示的电路.接下来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a.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0.3A.通电时间为5min时,停止计时,记录此时温度计的示数40℃,断开开关.b.用烧瓶②替换下烧瓶①,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划片,使电流表示数仍为0.3A.当温度计示数为40℃时,停止计时,读出通电时间3min,记录数据,断开开关.c.用烧瓶③替换下烧瓶②,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划片,使电流表示数仍为0.3A.当温度计示数为40℃时,停止计时,读出通电时间2min,记录数据,断开开关.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请你针对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3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强有关.水平桌面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带滑轮的木板,两个大小不同、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带挂钩的立方体木块A和B,弹簧测力计和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东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39.实验室备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形金属块、水、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请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40.阅读下面的短文,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25)是: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路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洁净空气量(CADR)是反映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CADR=(V表示房间容积;t表示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运行的时间)某空气净化器铭牌如下表:规格额定电压频率额定功率洁净空气量(CADR)GH﹣2034A型220V50HZ44W138m3/h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分子在(3)该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A.(4)此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是J.(5)某房间的使用面积约大为18m2,高度大约3m,此空气净化器是否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通过计算说明,并写出估算过程).六、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41.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并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8V,电阻R2消耗的电功为4W.求:电阻R1的阻值.42.如图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提升机机械由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和罐笼几个部件构成,用它能把建筑材料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如果罐笼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100kg,将400kg建筑材料,匀速竖直提升8m,不计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和钢丝绳子所受的重力,取g=10N/kg,求:(1)提升机提升建筑材料的有用功为W有(2)提升机此次提升建筑材料的机械效率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