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数控 机 床 夹具 努 力使生 产 工 序 相对 集 中 , 也 就是说 , 促 使 每 个工 件 装 夹 具 后 可 以 从 各
. 2 加工 技 术要 求的 分析 般 情 况下 , 轴 类 零 件 的 精 度 必 须 要 满 2
主要可以分 为以下两类 : 一是 支承轴 颈 。
在 夹具 上 安 装 对刀 工具 , 能 够 在 选 择 起 支 撑 作 用的 轴 颈 时 我们 一 般 进 行 加 工 的 铸 件 轴 时 , 则 要 根 据 所 加 工 的 带来 了便 利 。
在 进 行 找 正 使 刀具 和 制 件 能 够 快 速 准 确 的 定位 。 对刀 会选用精度较高的 ( I T5 ~I T7 ) 。 而 选 择 用 余 量 最 小 表 面 进行 找 正 处 理 。
于 装 配 传 动 件 的 轴 颈 一 般 选 用精 度 要 求 较 低的 ( I T6 一 I T 9 ) 。 的过 程 中要 尽 量 选 择 那 些 表 面 平 整 的 加 工 装置 由刀块 与 塞尺 构 成 , 铣 削 时产 生 的 切削
并 伴 随 着一 定 强 度 的 震 动 , 因此 , 零件 , 避 开零 件 的 浇 口结 合 处 。 选 择 那 些 较 力较 大 ,
持 在尺 寸 的 公差 允许 范 围内。 针 对那 些 对 其 还 要尽 量 选 择 那 些 设 计 基 准 或 者 装 配 基 准 于l ~1 . 2 5 为 最佳 状 态 。
几何 精 度要 求 较 高 的 内外 圆的 表面 , 必 须 在 图纸 中 明确 表 明其 有 效 的 误 差范 围。
的功能。 然后根据 定位夹紧的理论知 识来完成夹具的设计。 . 。
关键词 : 轴奏零件
轴类零件加工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加工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前言 (3)一.轴类零件 (3)二.机械加工工艺 (3)第二节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4)一.零件的结构特点 (5)二.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5)三.零件材料 (5)第三节进行毛坯的选择 (7)一.确定毛坯类型及制造方法 (7)1.毛坯类型 (7)2.制造方法 (7)二.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及公差 (7)三.毛坯的技术要求 (7)第四节选择基准 (8)一.粗基准选择 (8)二.精基准选择 (8)三.定位基准选择 (8)第五节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9)一.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9)二.加工顺序。
(9)第六节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10)第七节选择机床及工艺 (11)一.选择机床 (11)二.选择工艺设备 (11)1.偏心加工工艺 (11)2.螺纹加工工艺 (13)3.选择刀具 (13)第八节确定切削用量 (14)一.背吃刀量 (14)二.进给量 (14)三.切削速度 (15)四.主轴转速 (15)第九节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6)一.工件装夹示意图 (16)二.工艺卡片 (17)毕业总结 (20)致谢 (22)参考文献 (23)第一节前言一.轴类零件轴是穿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但也有少部分是方型的。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
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
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根据轴线形状的不同,轴可以分为曲轴和直轴两类。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又可分为:①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是机械中最常见的轴,如各减速器中的轴等。
②心轴,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扭矩,有些心轴转动,有些心轴则不转动,如支承滑轮的轴等。
传动轴,主要用来传递扭矩而不承受弯矩,轴的材料主要采用碳素钢合金钢,也可采用球墨铸铁或合金铸铁(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等。
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

1
2
3
4
5
6
7
8
9
图 2-1 犁刀变速齿轮箱传动示意图 1-左臂壳体 2-犁刀变速齿轮箱体 3-操纵杆 4-啮合套 5-犁刀传动齿轮
6-轴承 7-右臂壳体 8 犁刀传动轴 9-链轮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附图 1 得知,其材料为 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
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1.6
G
80
66±0.20
168±2
Φ8N8(--00..000235 )深12 0.1 B
D
4-M12-6H22 0.5 R B D 孔深28
40
Q
3.2
R12 4-Φ22 锪平
18
其余
50° 50° 47
Φ102
A-A
B
Φ80H7(+00.030)
3.2
0.04 A-B
B向
0 -0.1
38
R5
6
2.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掌握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 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来。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应用。 (二)设计的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律定为:制订 xx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生产纲领为中 批或大批生产。
班
级
学
生
指 导 教师
教研室主任
200 年 月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犁刀变速齿轮箱体是旋耕机的一个主要零件。旋耕机通过该零件的安装平面(即附图 1 零件图 上的 N 面)与手扶拖拉机变速箱的后部相连,用两圆柱销定位,四个螺栓固定,实现旋耕机的正确 联接。N 面上的 4-Φ13mm 孔即为螺栓联接孔,2-Φ10F9 孔为定位销孔。 如图 2-1 所示,犁刀变速齿轮箱体 2 内有一个空套在犁刀传动轴上的犁刀传动齿轮 5,它与变 速箱的一倒档齿轮常啮合(图中未画出)。犁刀传动轴 8 的左端花键上套有啮合套 4,通过拔叉可以 轴向移动。啮合套 4 和犁刀传动齿轮 5 相对的一面都有牙嵌,牙嵌结合时,动力传给犁刀传动轴 8。 其操作过程通过安装在 SΦ30H9 孔中的操纵杆拔叉而得以实现。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论文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通过对轴类零件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夹具设计方案。
实验证明,该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方案能够大大提高轴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1. 引言轴类零件是机械中常用的零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等领域。
由于轴类零件长且细,加工难度较大,对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2.1 轴类零件特点分析轴类零件具有长、细、对称等特点,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变形和振动。
这些特点使得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较为困难,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2 轴类零件加工流程分析根据轴类零件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加工流程。
该流程分为粗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处理三个阶段。
粗加工阶段主要进行外形修整和粗留余量的加工;精加工阶段采用滚刀进行细加工,以提高加工质量和表面光洁度;表面处理阶段主要进行抛光和涂漆等表面处理操作。
3. 轴类零件夹具设计3.1 夹具设计原则根据轴类零件的特点和加工流程,夹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稳定性原则:夹具应能够牢固固定轴类零件,防止产生振动和变形。
(2)可调性原则:夹具设计应能够根据不同的轴类零件进行调整,满足加工要求。
(3)易操作性原则:夹具应设计成易于操作和安装的形式,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3.2 夹具设计方案根据夹具设计原则和轴类零件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夹具设计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中心定位夹具和两个侧面固定夹具的结构,能够稳定地固定轴类零件并保证加工精度。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方案的实验,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案对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轴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5. 结论本论文通过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方案。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院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指导教师:张玉兰班级:09机制一班姓名:韩彦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评定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一、论文题目: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二、论文要求:1.目的2.进度安排3.具体要求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
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目录第1章前言 0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1)2.1 零件图 (1)2.2 零件图分析 (1)2.3 确定加工方法 (1)2.4 确定加工方案 (1)第3章工件的装夹 (3)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3)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3)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3)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3)3.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3)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4)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4)4.2 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4)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5)4.4 确定切削用量 (5)第5章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 (6)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5.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8)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9)5.4 手工编程 (11)第6章结束语 (14)第7章致谢词 (15)参考文献 (16)第1章前言在机械加工工艺教学中,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都要学习数控车床操作技术。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25 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1)、毛坯类型;2)、余量确定;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1)、工序图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五、起止日期: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年月日八、设计评语:九、设计成绩:年月日本文主要介绍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其次设计钻两斜孔的钻孔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设计“CK6133车床"床头箱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中批量生产)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1 绪论 (3)1.1课题背景 (3)1.2夹具的发展史 (3)1.3小结 (3)2 CK6133床头箱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2.1零件的分析 (4)2.1。
1零件的作用 (4)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2确定生产类型 (5)2。
3确定毛坯 (5)2。
3。
1确定毛坯种类 (5)2.3。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5)2.3。
3绘制铸件零件图 (5)2。
4工艺规程设计 (5)2.4。
1选择定位基准 (5)2.4.2制定工艺路线 (6)2.4。
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9)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2。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2.5。
1工序1:粗精铣轴承座底面 (11)2.5.2工序2:粗精铣轴承座两端面 (13)2。
5.3工序3:铣座孔上顶面 (15)2.5。
4工序4:粗、半精、精(细)镗Φ110H6、Φ125H6轴承孔 (16)2.5。
5工序5:攻4xM8螺纹孔 (24)2.5。
6工序6:钻17Φ孔 (25)2。
5.7工序7:扩17Φ孔 (26)2。
5。
8工序8:铰17Φ孔 (27)2。
5.9工序9:锪32φ埋头孔 (28)2。
6本章小结 (29)3 专用夹具设计 (29)3.1镗孔夹具设计 (29)3.1。
1问题的提出 (29)3。
1。
2夹具的设计 (29)3。
2本章小结 (39)结论 (39)设计心得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1)装配图、零件图附后 (42)1绪论1。
1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
I轴法兰盘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论文)题目 I轴法兰盘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2015 年 4 月13 日毕业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据我所知,除设计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的成果。
对本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设计说明书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摘要I轴法兰盘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AbstractThe flange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the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design and the three part special fix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should first of all parts to analyze, understand parts of the process and then design a blank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good parts of the machining datum, designs the process routes of the parts; then the parts each step process dimension calculation, the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amount of each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then a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for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 design, such as the connecting part positioning device, clamping element, a guide element, clamp and the machine tool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positioning error caused calculate fixture when positioning,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ity and deficiency of fixture structure,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nd will design in.Keywords: process, process, cutting, clamping, positioning,目录1 序言 (6)2 零件的分析 (7)2.1零件的形状 (7)2.2零件的工艺分析 (7)3 工艺规程设计 (9)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9)3.2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9)3.3 制定工艺路线 (10)3.4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10)3.4.1 机床选用 (10)3.4.2 选择刀具 (11)3.4.3 选择量具 (11)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3)4.1 工序Ⅰ切削用量的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4.2 工序Ⅱ切削用量的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5 钻3Xφ9mm孔夹具设计 (19)5.1 夹具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装置 (19)5.2 夹具的导向 (20)5.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0)5.4 钻孔与工件之间的切屑间隙 (23)5.5 钻模板 (24)5.6定位误差的分析 (24)5.7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24)5.8 确定夹具体结构和总体结构 (26)5.9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总结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1 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按照结构类型不同,轴可以分为很多种如:阶梯轴、锥度心轴、空心轴、凸轮轴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
根据零件的结构类型、及其功能,运用定位夹紧的知识从而完成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轴类零件、轴颈、夹具、工艺分析目录目录 (1)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 (2)1、1尺寸精度 (2)1、2几何形状精度 (2)1、3 相互位置精度 (2)1、4表面粗糙度 (2)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 (3)2、1 轴类零件的选材 (3)2、2 轴类零件的切削用量选择 (3)第三章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 (4)3、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4)3、2 轴类零件加工注意事项 (4)3、3节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4)第四章夹具设计 (6)4、1夹具的现状与发展 (6)4、2夹具的作用 (7)4、3夹具的分类 (7)4、4定位原理 (9)第五章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 (11)5、1主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11)5、2选择零件材料 (12)5、3确定零件加工方法 (13)5、4定位基准 (13)5、5加工尺寸的切削用量 (14)5、6定工艺过程 (14)第六章心轴的编程及加工路径 (15)6、1心轴的编程编制 (15)6、2 心轴的加工路径 (16)结束语 (18)谢词 (19)参考文献 (20)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1、1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1、2、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1、3 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1、4、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2、1 轴类零件的选材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2、2 轴类零件的切削用量的选择2、2、1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5mm,半精车余量可选用1.5mm。
加工尺寸可由此而定,见该轴加工工艺卡的工序内容。
2、2、2车削用量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可根据加工情况由工人确定;一般可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或《切削用量手册》中选取第三章轴类零件加工要求方法3、1 轴类零件加工注意事项在学校机械加工实习课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是学生练习车削技能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项目,但学生最后完工工件的质量总是很不理想,经过分析主要是学生对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制订不够合理。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一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
(3)粗基准选择: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
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
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精基准选择: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
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3、2 轴类零件的热处理(1)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3)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4)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3、3 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1)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通常为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
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3)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4)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
第四章夹具的设计一、现状及发展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夹具的现状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
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
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2)能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5)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2.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1)标准化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已有夹具零件及部件的国家标准:GB/T2148~T2259-91以及各类通用夹具、组合夹具标准等。
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
(2)精密化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
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μm。
(3)高效化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
例如,在铣床上使用电动虎钳装夹工件,效率可提高5倍左右;在车床上使用高速三爪自定心卡盘,可保证卡爪在试验转速为9000r/min的条件下仍能牢固地夹紧工件,从而使切削速度大幅度提高。
目前,除了在生产流水线、自动线配置相应的高效、自动化夹具外,在数控机床上,尤其在加工中心上出现了各种自动装夹工件的夹具以及自动更换夹具的装置,充分发挥了数控机床的效率。
(4)柔性化机床夹具的柔性化与机床的柔性化相似,它是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
工艺的可变因素主要有:工序特征、生产批量、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
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
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夹具的作用(1)保证加工精度采用夹具安装,可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工件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其加工精度高而且稳定。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用夹具装夹工件,无需找正便能使工件迅速地定位和夹紧,显著地减少了辅助工时;用夹具装夹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可以使用多件、多工位夹具装夹工件,并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采用夹具后,产品质量稳定,废品率下降,可以安排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明显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3)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使用专用夹具可以改变原机床的用途和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例如,在车床或摇臂钻床上安装镗模夹具后,就可以对箱体孔系进行镗削加工;通过专用夹具还可将车床改为拉床使用,以充分发挥通用机床的作用。
4.1夹具的概念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