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室内照明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照明规范设计要求-含建筑物标准

2 照明种类
➢ 在由于工作中断或误操作容易引起爆炸、 火灾和人身事故或将造成严重政治后果和 经济损失的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
➢ 应急照明宜设置在可能引起事故的工作场 所以及主要通道的出入口。
➢ 应急照明必须采用能瞬时点燃的可靠光源 ,一般采用白炽灯或卤钨灯。
2 照明种类
(二) 根据照明的目的与处理手法分类 1、明视照明 目的 :保证照明场所的视觉条件。 处理手法:要求工作面上有充分的亮度 ,亮度应均匀,尽量减少眩光,阴影要 适当,光源的光谱分布及显色性要好。 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办公室等。
2 照明种类
2、气氛照明 (环境照明) 目的 :为照明场所造成一定的特殊气氛 。 处理手法:亮度按设计的需要,故意用 暗光线造成气氛;有意采用亮、暗的强 烈对比与变化的照明造成不同感觉,或 用金属、玻璃等光泽物质,以小面积眩 光造成魅力感;故意将阴影夸大,起着 强调、突出强调作用;采用特殊颜色做 色彩照明夸张手法。 建筑物的泛光照明、城市夜景照明、灯 光雕塑等。
3 照明质量评价
2、 公式 点光源S在圆柱体侧表 面计算点P处的平均柱 面照度。
平均柱面照度
Ec-平均柱面照度,单位为lx I-点光源的光强,单位为cd Φ-点光源的光通量,单位为lm A-柱体侧面表面积,单位为m2
r-柱体半径,单位为m h-柱体半径,单位为m l-光源至计算点的距离,单位为m
3 照明质量评价
Ec与所取的圆柱体的表面积无关,只与光 源的光强I、光强与垂直圆柱体的轴线之间夹角 θ的正弦成正比,与光源到计算点之间的距离 平方成反比。 3、 适应范围
适用于以显现人的仪表为主的场合,如 ,会议厅、礼堂。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引言:照明对于建筑物的美观、舒适度和功能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照明设计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各行业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照明设计的规范和标准,从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到具体的应用细则,为读者提供参考并帮助他们实现符合规范的照明设计。
一、建筑物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照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照明设计的目标是为建筑物提供合适的光环境,使其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和活动需求。
基本的设计原则包括适度、均匀、充分利用自然光、能效高、舒适性等。
1.2 视觉需求和舒适性视觉需求是指人们对于不同场所和活动所需的照明水平。
舒适性包括光照均匀性、色温合适性、光强度适度等因素。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制定相应的照明要求和舒适性指标。
1.3 节能和环保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节能和环保需求,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和照明系统,减少能源浪费和光污染。
二、建筑物不同区域的照明设计规范2.1 公共区域照明设计规范公共区域包括大厅、走廊、楼梯等,要求照明均匀度高、亮度适宜,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舒适。
应选择合适的灯具、调控系统,根据不同区域和活动需求,制定照明水平和光色的标准。
2.2 办公区域照明设计规范办公区域的照明设计关系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要根据不同工作区域的要求,合理布置灯具,减少眩光和反射,确保光线均匀,并提供充足的自然光。
2.3 商业区域照明设计规范商业区域的照明设计旨在提升商品的展示效果和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和风格,选择适当的灯光效果和色温,营造良好的氛围。
2.4 居住区域照明设计规范居住区域的照明设计要求兼顾实用性和舒适性。
根据不同房间的功能和使用习惯,选择适当的灯具、照明布局和调光系统,提供舒适而温馨的照明环境。
三、建筑物照明设计技术要求3.1 照明系统设计要求照明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照明需求,合理选择灯具类型、数量和位置。
要保证照明光线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可调节性。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室内照明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能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视觉效果,还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为了确保照明设计的质量,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需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1. 光线充足:室内照明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强度,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照明需求。
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照强度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可参照相关的照明设计标准。
2. 光线均匀:室内照明应确保光线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强弱照明差别较大的情况。
可通过合理布置灯具和采用适当的照明控制手段实现。
3. 光线稳定:室内照明应保持光线的稳定性,避免闪烁、频闪等问题对视觉造成的不适。
采用质量可靠的照明设备,以及合适的照明电路设计,是确保光线稳定的关键。
4. 照明色彩适宜:室内照明的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应根据不同空间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以及保证人眼的舒适感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照明色温选择有暖光、中性光和冷光等。
5. 节能环保:室内照明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光等,是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手段。
二、照明设计的空间布局要求1. 功能性照明: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不同区域的需要,合理规划照明布局。
例如,在办公区域,需要提供光线充足、均匀的照明;在展示区域,可采用特色照明手法突出展示品;在长廊和走道等区域,需保证良好的安全照明等。
2. 照明高度和角度:室内照明的高度和角度应根据空间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照明设备的安装高度应符合人眼的视觉要求,不造成过高或过低的感觉。
3. 照明平面分布:在室内照明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以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
同时,在照明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照明设备间的互补和避免照明死角。
三、照明设计的技术规范要求1. 照明设备:在室内照明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包括灯具、光源等。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照明设计是为了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增强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并确保人们在建筑物内、附近的活动安全和舒适。
按照国际标准和市场需求,下文总结了建筑物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原则1.1 照度水平建筑物内、外照明应满足良好的照度水平,以便人们可以正常进行活动和识别物体。
不同场所的照明需求不同,如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公共空间等,应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确定照度水平。
1.2 均匀度照明设计应注意保持均匀的光照分布,避免强烈的光照差异对人们的视觉造成不适。
通过合理布置灯具和进行光照计算,达到合理的均匀度要求。
1.3 色温与色彩还原性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选用适当的色温,如暖色、冷色等。
同时,要保证照明系统具备良好的色彩还原性,以准确还原物体的真实颜色。
1.4 能耗与环保照明设计应考虑到节能和环保要求,尽量采用高效、可持续的照明设备,并合理控制照明亮度,避免能源浪费。
二、照明布局与设计2.1 主体照明主体照明是建筑物内、外照明中最基本的部分,提供基本照度和光源,确保良好的照明环境。
主体照明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空间要求来布局和选用适当的光源类型。
2.2 辅助照明辅助照明是为了增强照度、突出重点区域或物体而设置的。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采用墙面、地面或天花板上的投光灯、射灯等。
2.3 装饰照明装饰照明是为了强调建筑物的美感和氛围,在建筑物的外观和特定空间中设置的照明设备。
如立面灯光设计、景观照明等。
注意装饰照明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
2.4 应急照明为了应对突发事故和断电情况,建筑物照明设计需要设置应急照明系统,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基本照明需求。
应急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维护保养。
三、照明设备要求3.1 光源类型根据不同照明需求,可以采用荧光灯、LED灯、卤素灯、金卤灯等光源。
选用光源时,要考虑其光效、色温、寿命等指标。
3.2 灯具安装灯具的安装位置要符合功能需求和人们的视觉感受,避免出现眩光、阴暗或光线过度集中的情况。
建筑设计中的照明系统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照明系统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中的照明系统的规范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以建筑设计中的照明系统规范要求为主题,探讨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灯具选择、照度要求以及能源节约等方面。
一、照明设计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照明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一系列原则。
首先,照明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需求确定照明的类型,如常规照明、弱光照明、景观照明等。
其次,照明系统应与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相协调,营造出统一且舒适的视觉效果。
此外,照明系统的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和控制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灯具选择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灯具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灯具类型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使用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灯具。
白炽灯具有良好的颜色还原性,适用于需要较高颜色还原指数的场所,如商业展览场所。
荧光灯具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大面积照明的场所,如办公室和商场。
而LED灯具具有寿命长、能效高、调光性好等优势,既适用于室内照明,也适用于室外景观照明。
三、照度要求照度是衡量照明效果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场所和功能要求需要不同的照度水平。
一般来说,办公室和商业场所的工作区域需要较高的照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注意力集中。
而会议室、休息区等场所则需要较低的照度,以营造出轻松和舒适的氛围。
此外,特殊场所如医院手术室和实验室对照度要求更为严格。
四、能源节约在建筑设计中,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为了达到能源节约的目标,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如LED灯具,在保证照度要求的情况下,减少能源的消耗。
其次,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间和使用需求,合理地调节照明的亮度和开关时间。
另外,通过优化照明设计方案,合理布置灯具,避免过度照明和灯光的重叠,也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一、前言建筑物照明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辨识度,还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提升居住和工作的质量。
因此,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建筑物照明设计应当考虑用户的安全。
例如,在公共场所中,应当采用明亮而均匀的光线,避免盲点和阴影,从而防止盗窃和其他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 节能性原则建筑物照明设计应当考虑节能。
例如,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光源,合理配置照明设备和照明控制系统,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3. 舒适性原则建筑物照明设计应当考虑用户的舒适感。
例如,应当采用温和柔和的光线,避免过强或过弱的照明,以及刺眼的闪烁和反射,从而创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
4. 美观性原则建筑物照明设计应当考虑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辨识度。
例如,在建筑物外部,可以使用灯光设计强调建筑物的形态和轮廓,提高建筑物的辨识度和美观度。
三、设计步骤1. 确定照明需求首先,需要确定照明需求,包括照明区域、照明任务和照明要求。
例如,照明区域可以包括室内、室外、公共区域、私人区域等,照明任务可以包括通用照明、局部照明、装饰照明等,照明要求可以包括亮度、色温、色彩还原等。
2. 选择照明设备和光源根据照明需求,选择适宜的照明设备和光源。
例如,可以选择LED灯具、荧光灯、卤素灯等,也可以选择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符合要求的光源。
3. 设计照明方案根据照明需求和选定的照明设备,设计照明方案。
例如,可以选择照明布局、灯具安装高度、照明角度等,确定适宜的照明方案。
4. 设计照明控制系统根据照明需求和照明方案,设计照明控制系统。
例如,可以选择手动和自动控制、光感控制、时间控制等,制定适宜的照明控制方案。
5. 编制照明设计文件根据照明需求、选定的照明设备、照明方案和照明控制系统,编制照明设计文件。
文件应当包括设计图纸、照明设备参数、照明控制方案等。
四、设计要点1. 照明亮度照明亮度是照明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一、引言建筑物的照明设计是为了创造舒适、安全、高效的照明环境,提升建筑物内外的美感和品质。
本文旨在总结建筑物照明设计的规范和要求,以辅助设计师和业主在进行照明设计时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二、照明设计原则1. 照明需求分析在进行照明设计之前,必须了解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建筑物,如商业建筑、住宅、办公楼等,其照明需求和设计重点各不相同。
因此,在进行照明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照明需求分析,明确需要照明的区域、功能和特殊要求。
2. 视觉舒适性建筑物的照明设计应该保证在满足照度要求的同时,不产生眩光、阴影等不良影响,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合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的组合,创造出舒适的视觉效果。
3. 能效与环保照明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灯具,并优化灯具的布局和控制系统。
合理利用自然光,降低照明能耗,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4. 安全性建筑物的照明设计要考虑人员的安全需求,保证照明充足、均匀,避免出现暗角和有害的光线。
合理设计照明布局,确保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5. 色彩和氛围照明设计还要考虑使用场所的需求,创造适合的氛围和体验。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色温和色彩,营造出符合建筑风格和功能要求的照明氛围。
6. 维护和管理建筑物照明设计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选择易维修和耐用的照明设备,合理规划配电线路和控制系统。
同时,也要兼顾照明设备的美观性和易于更新的特点。
三、建筑物内外照明设计规范1. 入口和大堂照明建筑物的入口和大堂是重要的门面和功能区域,需要兼顾美观和实用性。
入口处应使用明亮、均匀的照明,以提高建筑物的辨识度和安全性。
大堂的照明设计应该注重室内采光和灯光的结合,提供充足的照明亮度和舒适的视觉效果。
2. 办公区域照明办公区域的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视觉需求和工作效率。
光线应均匀、充足,避免产生眩光和阴影。
合理安排工作台位和光源位置,使用可调节的照明设备,以满足不同工作任务的要求。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在建筑领域,室内照明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室内照明不仅可以为居住或工作区域提供充足的照明,还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健康。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室内照明设计规范,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一、照明设计原则1.1 能量效率: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能量效率,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
1.2 舒适性:室内照明设计应以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为目标,充分考虑光源的亮度、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使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1.3 安全性:照明设计应确保室内空间的安全性,包括避免眩光、尽量减少阴影和提供足够的照明,使人们在室内活动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环境。
1.4 灵活性:照明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和使用需求下的照明要求。
可以采用可调光、可调色温等技术,根据不同场景和活动进行照明调整。
1.5 艺术性:室内照明设计应结合建筑的风格和功能,注重灯光的艺术表现和美学效果,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品质和视觉效果。
二、照明设计参数2.1 光强度:根据不同区域和活动要求,确定适当的光强度水平。
一般来说,工作区域需要较高的光强度,而休息区域可以适当降低光强度。
2.2 色温:根据室内环境的需求和氛围要求,选择适当的色温。
一般来说,较高的色温可以提高集中注意力和警觉性,而较低的色温则有助于放松和舒缓情绪。
2.3 色彩还原指数:根据室内功能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色彩还原指数。
对于有特殊颜色要求的场所,如艺术展览馆或商业展示区域,应选择具有高色彩还原指数的照明设备。
2.4 模拟光源:对于照明设计中的特殊需求,如模拟日光、黄昏或夜间照明效果,可以采用模拟光源技术,以提供更接近自然光的照明效果。
三、照明设计布局3.1 主照明:主照明是通过主要照明设备提供整体照明效果的区域。
它应考虑照明的均匀性和光强度的合适程度,以确保整个室内空间具有足够的照明。
3.2 辅助照明:辅助照明是通过辅助照明设备提供某些特定区域或任务的照明,如阅读灯、工作台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室内照明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照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良好的室内照明不仅可以提高空间的舒适度和实用性,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室内环境。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建筑物室内照明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和设计原则。
一、照明规范要求
1. 照明亮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和使用需求,照明亮度有明确的要求。
如一般办公室的照明亮度要求为300-500勒克斯,会议室和图书馆的照明亮度要求则更高。
2. 色温要求:色温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常用的单位是开尔文(K)。
不同场所和功能的建筑物对于色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如办公室一般要求色温在4000-5000K之间,而博物馆和画廊则多选择色温较低的光源。
3. 均匀度要求:为了避免照明的不均匀对人眼产生刺激和疲劳,照明的均匀度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而言,建筑物室内照明的均匀度要求大致在0.7-0.8之间。
4. 显色指数要求:显色指数是衡量光源还原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
一般而言,室内照明的显色指数应达到80以上,以确保照明环境能够真实还原物体的颜色。
二、照明设计原则
1. 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光是最自然、最舒适的照明资源。
设计师
应尽可能设计出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的建筑布局和窗户设置,以
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程度。
2. 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需求:不同功能区域的建筑物对照明的需求
有所差异。
例如办公区域需要较为均匀柔和的照明,会议室则需要较
高的照明亮度,而休闲区则需要更加柔和、舒适的照明氛围。
3. 考虑人眼适应性:人眼在不同亮度场景下有不同的适应性。
为了
避免眼睛的疲劳和不适,室内照明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亮度差异进行
合理的调整,并避免强烈的阴影和眩光。
4. 节能环保设计: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该尽可能采用节能的照明
设备和技术。
如LED灯具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并且寿命长、易于控制。
此外,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也可以在非使用时自动关闭照明,以
降低能耗。
5. 照明与室内环境的协调:照明设计应与室内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
整体。
例如,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氛围,选择适合的灯具造型和颜色,以增强照明与内部装饰的协调性。
总结起来,建筑物室内照明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和设计原则来
进行设计和实施。
除了满足亮度、色温、均匀度和显色指数的要求外,照明设计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光、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关注人眼
适应性、重视节能环保和与室内环境协调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要求
和原则,我们可以打造出舒适、实用且环保节能的建筑物室内照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