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会议日程-成都理工大学
2014年中国材料大会征文通知

G.多铁性材料 征文主题:多铁性单相化合物、多铁性复合材料、 多铁性薄膜与外延异质结构、多铁性与磁电耦合 理论、多铁性表征方法与技术、多铁性材料的应 用。 分会主席:刘俊明、南策文、李晓光、陈湘明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支持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联系方式:颜志波 南京大学 13770701603 zbyan37@
P.高温合金 征文主题: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备、高温合金性能、 高温合金防护涂层、高温合金损伤、修复及寿命 评估 分会主席:张健、Manfred Roth、冯强、张军、 杜金辉、肖程波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支持单位: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开发研究所、北 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北
四、分会及论坛信息
能源与环境材料
A. 纳米材料与能源 B. 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 C. 矿物与油气田材料 D. 环境功能材料
新型功能材料
E. 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 F. 电子材料 G. 多铁性材料 H. 智能材料 I. 钒钛与稀土功能材料 J.生物材料
K.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结构材料
一、组织机构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副秘书长:陈 辉、胡常伟、刘枫、刘 颖、朱建国、 秘 书 处:杜 瑛、干 静、韩 杰、蒋 青、李红蕾、 罗 娜、李 蓉、牟德富、马晓梅、潘松柏、宋戈杨、 王宇翔、夏建刚、袁 雯、叶 勇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第29卷 第1期2021年1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29 No.1Jan.,2021DOI:10.3969/j.issn.1672 0539.2021.01.013收稿日期:2020 05 01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外语专项课题“世界文化名城视角下成都地区语言景观的动态研究”(SC18WY010);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一带一路”国际化项目资助作者简介:李颖(1981-),女,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多语语言景观研究、跨文化传播、语言教学);冯丽娟(1996-),女,四川苍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综述李 颖1,冯丽娟2(1.成都中医药大学 外语学院,成都 611137;2.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59) 摘 要:近年来,语言景观研究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热点。
采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分析,可见我国语言景观研究具有以下研究特点:自2013年以来,期刊发文量逐年稳步上升,国内研究的理论创新有一定突破,但高级别学术论文数量仍偏少;相关硕士学位论文逐年呈上升趋势,但博士论文极少,缺乏专著和译著成果。
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来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语语言景观、语言政策与语言规范、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等方面,这与国外研究相比极为不足;我国语言景观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主,非材料性研究为辅,而且非材料性研究比例偏低。
从研究趋势看,未来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将分为两大方向:纯理论层面的非材料性研究和社会价值层面的实证性研究。
关键词:语言景观;文献计量法;语言政策;语言规范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0539(2021)01 0081 06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语言景观研究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掘,该领域已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成都理工大学复试参考书目

性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相统一。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是荣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国家一级” 称号的四川高校档案馆。学校还主办学术期刊 6 种,其中核心期刊 4 种。
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己任,为社会输送了 10 万多名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 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业务骨干,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专家,为我国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第一个藏族院士、十七大代表多吉,中共四川省委 常委、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十七大代表王少雄,原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董事长、十七大 代表王小牧,中央企业工委监事会主席、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丁贵明,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颜 其德,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副主席王之敬,国际著名学术刊物《GCA》副主编朱晨,国际著名天体 地球化学家陈鸣,国家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胡瑞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 者黄润秋等杰出人物。他们的出色业绩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41
09 020209 数量经济学
42
10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3
11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4
12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45
13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46
14 050302 传播学
47
15 070101 基础数学
48
16 070102 计算数学
49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 学理念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校上下正齐心协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 斗志,努力建设优势特色显著的高水平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_成都理工大学考研

65.68
环境与土 0393 木工程学 106166081800132 宋兵
院
学术 一志愿
地质工程
282 79.40 65.60
型 上线
环境与土 0394 木工程学 106166081800209 邱豪
院
学术 一志愿
地质工程
268 83.40 65.52
型 上线
环境与土
学术 一志愿
0395 木工程学 106166081800088 李苏申 地质工程
工程
型 上线
院
环境与土
地下水科学与 学术 一志愿
0336 木工程学 106166081800229 王正
278 77.80 64.48
工程
型 上线
院
环境与土
地下水科学与 学术 一志愿
0337 木工程学 106166081800036 韩莉璧
297 71.00 64.04
工程
型 上线
院
环境与土 0338 木工程学
院
学术 一志愿
地质工程
272 85.40 66.80
型 上线
环境与土
学术 一志愿
0386 木工程学 106166081800117 张骞棋 地质工程
299 76.40 66.44
型 上线
院
环境与土
学术 一志愿
0387
106166081800141 胡华伟 地质工程
288 79.40 66.32
木工程学
型 上线
环境与土 0352 木工程学 106166081800178 黎佳
院
学术 一志愿
地质工程
339 82.80 73.80
型 上线
2015-20165学年度贵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汇总表

2016优秀党务工作
者 1分
-
一般期刊(天津农业科学)20
0分
20
3.贵大2015优秀党
-
0
-
0
20
优秀 50
院级
40 日二等奖 15分
67 157
34.20
0.5
15
4.国家级主题学术
论文征文二等奖 40
分
5.贵州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表4区
-
0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100
学员,1分
合计 72
50 35 31
综合成绩
其他计 分
成绩 排名
81.90
8
77.90
9
62.90
10
57.10
11
5
资环 学院
硕士
2014
敖明
中文核心(生态学杂志)60
-
0 分;
60
-
0
-
0
60
良好 30
-
0
-
0
30
57.00
12
14
资环 学院
硕士
2014 薛洪其
15
资环 学院
硕士
2014 陈宗娅
小计
及分值
小计
83
良好 30
-
1.贵大第四届研究
生体育节健美操团
体八等奖 1分
2.资环学院20140 2015优秀记者 1分
42
3.贵州省土地学会
优秀论文2篇优秀奖
40分
81
优秀 50
-
0
-
0
66
良好 30
-
60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2011年10月21—23日贵州关岭会议组织机构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合作主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承办贵州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协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大地球与空间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大会组织委员会顾问委员:吴新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品先同济大学张弥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周志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邱占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邱铸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项礼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曹瑞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穆西南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汪啸风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郑守仪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沙金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郝守刚北京大学朱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主席: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主席: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革沈阳师范大学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万晓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尹崇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军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元青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文利北京自然博物馆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训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伟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向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宇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成文吉林大学王汝建同济大学邓胜徽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冯伟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卢立伍中国地质博物馆白志强北京大学任东首都师范大学刘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刘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刘家润南京大学华洪西北大学孙革吉林大学孙元林北京大学孙春林吉林大学孙柏年兰州大学巩恩普东北大学吴亚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兆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张兴亮西北大学秘书长:张喜光云南大学李勇长安大学李奎成都理工大学杜品德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波常州中华恐龙园沈树忠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木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陈孝红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周传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欧阳辉重庆自然博物馆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武涛中石化西北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卓中山大学郑晓廷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金昌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姚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施贵军南京大学洪天求合肥工业大学姬书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训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高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黄清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黄智斌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彭进贵州大学曾勇中国矿业大学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詹仁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秘书长:蔡华伟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刘建波北京大学张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纪占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何卫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跃武吉林大学单华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学术秘书:王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闫德飞兰州大学胡东宇沈阳师范大学尹士银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许晓音常州中华恐龙园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8期会讯欢迎词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和参会代表:欢迎您于金秋十月来到古朴秀丽的贵州关岭,参加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学会工作汇报

李卫国 核电子学与核探测器分会 第13届年会 届年会
西安, 西安,2006年10月25日 年 月 日
1
我代表分会汇报一下上一次年会以来分会所 做的工作, 做的工作,
一、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005年 10月15日至 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 年 月 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 日至 所召开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 所召开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 46个单位共计 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个单位共计76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个单位共计 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主任委员李卫国研究员作《 主任委员李卫国研究员作 《 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总结报 秘书长屈云河作《第五届委员会财务报告》 告》;秘书长屈云河作《第五届委员会财务报告》 ;学会 刊物《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编辑部朱志虹主编作《 刊物《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编辑部朱志虹主编作 《会刊 编辑出版报告》 编辑出版报告》。
9
目前, 大部分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已经确定, 如下: 目前, 大部分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已经确定, 如下:
10
5
核探测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吕军光(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任委员:吕军光(高能物理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谭继廉(兰州近代物理所) 张乃昌( 副主任委员:谭继廉(兰州近代物理所);张乃昌 (原子 能所) 能所) 委员: 班勇(北京大学) 蔡勖(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班勇(北京大学)、蔡勖(华中师范大学)、 张志勇(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张传飞( 张志勇(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张传飞(中国工程物理 研究院) 付志(防化指挥工程院) 孙立平( 研究院) 、付志(防化指挥工程院)、孙立平(核工业总 公司262厂)、张光明(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汪晓莲(中 张光明(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汪晓莲( 公司 厂 国科技大学) 吴丽萍(四川大学) 欧阳晓平( 国科技大学)、吴丽萍(四川大学)、欧阳晓平( 西北核 技术研究所) 陆双桐(核工业总公司261厂)、陈元柏( 陈元柏( 技术研究所)、陆双桐(核工业总公司 厂 高能物理研究所) 唐开勇(防化院二所) 过惠平( 高能物理研究所)、唐开勇( 防化院二所)、过惠平(西 安二炮工程学院) 安二炮工程学院) 秘书:蔡啸(高能物理研究所) 如人名有误, 秘书:蔡啸(高能物理研究所), 如人名有误, 请指出 11
长安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规定

长安大学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规定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
为了促使研究生了解本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成果,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就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规定如下。
一、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在《长安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重要期刊目录》上发表与本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含3篇),其中有1篇论文被检索或在一级学会主办的刊物上发表。
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5篇以上(含5篇),其中必须有2篇论文被检索或在一级学会主办的刊物上发表。
论文作者排序为第一位、或排序为第二位但第一位为其指导教师的,发表1篇按1篇计。
在长安大学主办的期刊(《中国公路学报》和《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除外)上发表论文超过1篇者按1篇计(本条从2006级起实施)。
二、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三、硕士研究生在下列情况下要求在国内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论文,或者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论文且评价参考值在三星级以上(含三星)。
1.申请提前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2.受留校察看处分,处分解除后,申请硕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国内核心期刊指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类,包括管理学),以及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收录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类,包括管理学。
四、论文作者署名第一单位须是长安大学。
五、博士研究生递交学位论文时,须提交发表刊物的原件及复印件。
六、本规定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规定经2007年1月18日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
长安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地学学术论文一级学会期刊目录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1 沉积学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2 地球化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3 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会4 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学会5 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学会6 古生物学报中国古生物学会7 矿物学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等8 矿物岩石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等9 岩石学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10 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11 自然资源学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长安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地学学术论文重要期刊目录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1 长安大学学报长安大学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成都理工大学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4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 地球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6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长安大学7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8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9 地质地球化学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10 地质科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1 地质与勘探冶金工业部地质勘探总局12 高校地质学报南京大学13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14 矿床地质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15 兰州大学学报兰州大学16 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学17 石油大学学报石油大学18 微体古生物学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 西北大学学报西北大学20 中国地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1 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2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北大检索中文核心期刊,建议增补(李永军)23 地层学杂志全国地层委员会24 地质科技情报中国地质大学25 地质通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6 新疆地质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7 现代地质中国地质大学28 岩石矿物学杂志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29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30 物探与化探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31 古地理学报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32 地球与环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5-14:20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探讨
谢光武(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分院院长/教高)
14:20-14:45
水利工程水环境保护要点
曾怀金(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教高)
14:45-15:10
四川省水环境保护概况及重点行业案例分析
主持人宣布开会,介绍嘉宾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代执行副会长
张金汉
9:05-9:25
相关领导致辞发言
9:25-9:35
颁发“2016年度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和“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特邀主旨报告(9:40-12:00)
时间
内容
演讲人
主持人
9:40-10:30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土壤修复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
全国“十三五”环境监测规划解读
罗毅(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原司长/高级工程师)
杜明(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站长)
14:40-15:20
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实践
张建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总工/研究员)
茶歇(15:20-15:40)
15:40-16:20
跨省水质风险分析与应急处置实践
向运荣(广东省环境监测
中心副站长/教授级高工)
16:20-17:00
生态环境网格化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及经验分享
陈荣强(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17:00-17:40
四川省土壤污染特点及监测质量提升建设
张世熔(四川农业大学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17:40-18:20
提高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质量的思考
史箴(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
廖嘉玲(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高工)
15:10-15:35
水系统综合治理全过程模式及案例分析
潘留明(桑德国际水环境综合治理
分院院长)
茶歇(15:35-15:40)
15:40-16:05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阳生教授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叶宏
10:30-11:20
产学研一体化下的水污染防治
哈尔滨工11:20-12:00
“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的环境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学院
裴向军教授
午餐(12:00-13:00)成都理工大学香樟餐厅三楼
5月19日
通报2016年环境监测专委会工作情况,布置2017年工作任务
晚餐(18:00-19:00)成都理工大学香樟餐厅三楼
分会场三:
水环境保护理论方法与技术专题研讨会
时间
内容
演讲人
主持人
5月19日
13:30-18:10
地点: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9A-207
13:30-13:55
岷江中游水环境变化分析
李克锋(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会议日程
时间
内容
演讲人
主持人
5月18日
14:00-20:00
报到地点:成都怡东国际酒店
(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旁)
5月19日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研究生院)国际学术报告厅
5月19日
上午
早餐(7:30-8:30)
年会开幕式(9:00-9:30)
9:00-9:05
陈文清(四川大学教授)
刘国(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委会主任委员)
13:50-14:10
土壤污染电化学修复影响因素研究
陆春海(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14:10-14:30
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瓶颈之个人见解
陈能场(广东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刘勇(上海傲江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总经理)
16:50-17:10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钒污染生物修复示范工程
彭书明(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
17:10-17:30
纳米矿物对矿区重金属迁移及处理研究
刘璟(西南科技大学教授)
17:30-17:50
四川省天府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研究
陈银松(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副总经理)
17:50-18:10
包气带中六价铬迁移规律的离心试验研究
张俊杰(成都理工大学博士)
晚餐(18:00-19:00)成都理工大学香樟餐厅三楼
分会场二:
发挥环境监测技术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作用专题研讨会
时间
内容
演讲人
主持人
5月19日
14:00-18:30
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14:00-14:40
14:30-14:50
天然生物质基环境功能材料开发及其在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中的应用
蒲生彦(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
14:50-15:10
土壤样品采集的数学问题
邓仕槐(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15:10-15:30
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土壤钝化和植物萃取联合修复技术
雷泞菲(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15:30-15:50
四川省土壤环境问题与管理现状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科技推广与产品评价工作委员会
晚餐(18:00-19:00)成都理工大学香樟餐厅三楼
分会场一: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专题研讨会
时间
内容
演讲人
主持人
5月19日
13:30-18:30
地点: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研究生院)国际学术报告厅
13:30-13:50
四川镉污染农田修复问题分析
水环境保护理论方法与技术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9A-205
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防治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空气专业委员会
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9A-107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的监测管理与宣传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辐射专业委员会
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9A-203
加快科技应用与推广服务环境质量改善
下午
分会场研讨会(13:30-18:00)
地点
主题
承办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国际学术报告厅
土壤与地下水污
染防治与修复技术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发挥环境监测技术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中的作用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
成都理工大学第九教学楼9A-207
康宁(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处长)
15:50-16:10
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与展望
李云桢(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所所长)
邓仕槐(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16:10-16:30
吸附作用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历史定年准确性的影响
王新宇(成都理工大学博士)
16:30-16:50
土壤修复技术工程化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