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张爱玲散文集《姑姑语录》
张爱玲语录

张爱玲语录张爱玲语录210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语录都不陌生吧,语录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
究竟什么样的语录才是优秀经典的语录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张爱玲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我一直喜欢下午的阳光,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
2、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
时代是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3、最讨厌是自以为有学问的女人和自以为生得漂亮的男人。
4、谁都希望一段感情会有结果,谁都不希望美好的爱情最后是一场痛,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想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态度,再美好的感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豆蔻年华稍纵即逝,何必要在不长的人生里再品尝一次苦涩呢。
5、她听说过,有一个人逛了庐山回来,带了七八只坛子,里面装满了庐山驰名天下的白云,预备着随时放一些出来点缀他的花园。
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的傻么!6、他说,我累了,让我冷静一段时间,好吗?你就说好,因为,他是来通知你的,不是来取得你同意的。
7、他们在沉默中听着那苍老的呼声渐渐远去。
这一天的光阴也跟着那呼声一同消逝了。
这卖豆腐干的简直就是时间老人。
8、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9、人生就象高速行驶的列车,初恋正如路边美丽的风景。
我们可以坐在车上静静的欣赏它,却不能跳下车去流连忘返。
毕竟,终点站才是我们最终目的地。
10、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11、篱上的藤努力往上爬,满心只想越过篱笆去,那边还有一个新的宽敞的世界。
谁想,过了篱笆,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空得眩晕。
12、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
张爱玲散文集摘抄

张爱玲散文集摘抄秋雨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童言无忌从前人家过年,墙上贴着:"抬头见喜"与"童言无忌"的红纸条。
这里我用"童言无忌"来做题目,并没有什么犯忌讳的话,急欲一吐为快,不过打算说说自己的事罢了。
小学生下学回来,兴奋地叙述他的见闻,先生如何偏心,王德保如何迟到,和他合坐一张板凳的同学如何被扣一分因为不整洁,说个无了无休,大人虽懒于搭碴,也由着他说。
我小时候大约感到了这种现象之悲哀,从此对于自说自话有了一种禁忌。
直到现在,和人谈话,如果是人家说我听,我总是愉快的。
如果是我说人家听,那我过后思量,总觉得十分不安,怕人家嫌烦了。
名人优美文章段落

名人优美文章段落名人优美文章段落名人优美文章段落1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飞入了处处帘栊。
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而且,电影似的人生,又怎样能挣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广座里高谈。
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
她怕见旧时的挚友。
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
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
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张爱玲《迟暮》小姐有一副嵌着两只闪烁的眼睛的明朗的脸庞,金色的头发像黄河波浪般被垂在身后。
她嘴上总带着温柔的微笑,只是有些时候,为了显示老成持重的样子,她才嘴角下垂,眉头紧皱。
小姐虽然身高体重并不超常,但任何人站在她面前都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这是因为她性格里的深湛智慧和丰富经验是无法从外貌上去估量的。
张爱玲《牧羊者素描》关于职业妇女,她也有许多意见。
她觉得一般人都把职业妇女分开作为一种特别的类型,其实不必。
职业上的成败,全看一个人的为人态度,与家庭生活里没有什么不同。
普通的妇女职业,都不是什么专门技术的性质,不过是在写字间里做人罢了。
在家里有本领的,如同王熙凤,出来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经理人才。
青绿丝线穿着的一块宝石,冻疮肿到一个程度就有那样的淡紫红的半透明。
张爱玲《姑姑语录》在那不可解的喧嚣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刹那,听得出音乐的调子,但立刻又被重重黑暗上拥来,淹没了那点了解。
画家、文人、作曲家将零星的、凑巧发现的和谐联系起来,造成艺术上的完整性。
我们对于战争所抱的态度,可以打个譬喻,是像一个人走在硬板凳上打瞌盹,虽然不舒服,而且没结没完地抱怨着,到底还是睡着了。
张爱玲流言的经典语句及赏析

张爱玲流言的经典语句及赏析《流言》是张爱玲的散文集。
张爱玲是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的写。
她以小说著名,然而她的散文比小说更本色,更真实,也更有味。
她以抒写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多愁善感为开端,从饮食男女、服饰吃用到身边的细故琐碎,从亲友的描述到往事的追寻,从电影戏剧美术的评述到读书写作的自由,贯穿她文章的,始终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她的语言别具一格,行文流丽,议论风生,神采飞扬,正如傅雷赞叹的,那是“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的文章”。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评价说:“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
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列。
”(一)不久我母亲动身到法国去,我在学校里住读,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惜别的表示,她也像是很高兴,事情可以这样光滑无痕迹地度过,一点麻烦也没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的人,心真狠呀!”一直等她出了校门,我在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望着那关闭了的红铁门,还是漠然,但渐渐地觉到这种情形下眼泪的需要,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张爱玲散文《私语》)美段赏读:这眼泪似乎来得有些迟,人走了才来。
和大多数人在与人告别时痛哭,人一走就擦干眼泪笑不同。
这是张爱玲式的告别方式,毫不造作,却真实感人。
(二)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
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自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
Beverley Nichols(贝弗利·尼科尔期)有一句诗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
”我读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
我也知道我父亲决不能把我弄死,不过关几年,等我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了。
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
我把手紧紧捏着阳台上的木栏杆,仿佛木头上可以榨出水来。
最全张爱玲语录摘抄

最全张爱玲语录摘抄张爱玲是中国笔墨界的一位巨匠,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她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感悟。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著名语录,下面我们将列举7个案例来进行论证,以此证明这是最全张爱玲语录摘抄:1. 关于生活“生活就像一盘菜,有时候很美味,有时候很难吃,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吃完它。
”这个语录意味深长,讲述了一个人的生活如同一盘菜,有好有坏,但是我们都要好好地去面对。
2. 关于爱情“最寂寞的时候不是没有人陪伴,而是与所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这个语录展示了一段恋情如何能够让你失去心灵上的平衡和某些心灵上的支持。
3. 关于友谊“如果你拥有一个真正的朋友,那么你会感到身体和心灵都被温暖包围。
”这个语录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长久的,你可以全心全意地依赖你的朋友。
4. 关于时间“时间在流逝,我们必须要利用好它,因为我们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机会。
”这个语录提醒我们,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珍惜每一刻。
5. 关于梦想“挑战自己的梦想。
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持不断地追求它。
”这个语录告诉我们,梦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我们必须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在面对困难时。
6. 关于成就“成就不是看你有没有做过什么,而是你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个语录告诉我们,成功不是衡量你曾经做过什么,而是衡量你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多少努力。
7. 关于读书“我相信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有经验,更加有思想。
”这个语录告诉我们,读书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有思维深度,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上7个案例证明了张爱玲语录的深刻性和对人生和人类情感的丰富体验的领悟和洞察力。
张爱玲的语录涵盖了生活中很多不同的领域,包括爱情、友谊、时间、梦想、成就以及读书。
这些语录不仅仅是一些描述,更是张爱玲的人生哲学,可以激励和启发我们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除了以上举例的语录,下面再列举几个著名的张爱玲语录:8. “真正爱一个人,不是已有的或预告的,而是把一切都忘掉,为他付出一切。
张爱玲作品经典语录大全

张爱玲作品经典语录大全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对胡兰成说的话。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
我不喜欢壮烈。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出自张爱玲的散文《自己的文章》3、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出自《张爱玲》4、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出自《张爱玲语录》5、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出自《张爱玲语录》6、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出自《张爱玲语录》7、书是最好的朋友。
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出自《张爱玲语录》8、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出自张爱玲的小说《连环套》9、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出自张爱玲的小说《花凋》10、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11、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半生缘》12、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白玫瑰》13、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半生缘》14、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十八春》15、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16、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
17、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
18、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一枝桃花。
19、人生恨事:(一)海棠无香;(二)鲥鱼多刺;(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
张爱玲散文研究综述

张爱玲散文研究综述任雅玲【摘要】在中国现代散文随笔的流变中,张爱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的散文自成一格,对散文语言及题材的开拓确有新境.张爱玲散文富于现代性的苍凉美学.她横跨散文的现代与后现代,她的散文对于研究者、创作者皆有意义.【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6)001【总页数】4页(P103-105,封三)【关键词】张爱玲;散文;地位;创作特色【作者】任雅玲【作者单位】绥化师院,中文系,黑龙江,绥化,152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1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一些代表作,产生着持久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以往对张爱玲的研究大多偏于小说,对其散文的研究偏少,其实张爱玲散文创作的成就不亚于小说。
1938年,张爱玲在《大美晚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作品——英文散文“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比1939年的《天才梦》还早。
可见,她的散文创作早于小说。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盛于40年代,其散文作品大多写于那个时期。
1942年,她连续在英文杂志《二十世纪》月刊发表《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中国人的宗教》、《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和几篇影评,这几篇英文散文后被重写成中文,收在《流言》中。
1944年12月初出版的散文专集《流言》(上海科学公司),收有《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谈音乐》等三十余篇。
1976年5月,台湾出版了她的小说、散文合集《张看》(台北皇冠出版社),收入《谈看书》、《谈看书后记》等少数几篇散文。
1988年,台湾又出版了她的另一本小说、散文合集《续集》(台北皇冠出版社),内中有《表姨细姨及其他》、《谈吃与画饼充饥》等七篇散文。
此外,几十年间佚散于报章杂志的篇什以及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和其它著作写的序跋,可以确认的有十余篇。
浙江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6月出版的《张爱玲散文全编》,确定的篇目即取自上面提到的三个集子再加上其他未结集的作品。
解读张爱玲范文一份

解读张爱玲范文一份解读张爱玲 1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凄风苦雨,处处弥漫着__的寥廓凄迷。
寂寞的文坛上,她是轰轰烈烈的满山杜鹃,灼灼的大红色,既突兀又自然;她是姹紫嫣红的罂x,颔首低垂里,带着诱惑和神秘;她是开在阴暗角落里的玫瑰,凄红而妖艳,藏不住浮世的悲欢。
她的小说集叫《传奇》,而她自己也正是上海瑰丽的传奇之一。
冷暖人生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地处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
她的爷爷张佩伦是晚清翰林院学士,外祖父更可谓大名鼎鼎,乃是稍微了解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就知道的李鸿章。
可以说她是地道的贵族后裔,血管里流淌着“贵族的血液”。
两岁的时候她随全家迁居北方,直至8岁才搬回上海。
8岁以后的日子对于她来说是残缺不全、黯淡凄楚的——父母失睦离婚,不久父亲再婚。
因为看过太多太多关于后母的小说,她认为世上最坏的事情莫过于此。
“我只有一个迫切的感觉: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
”和她想的一样,她的后母待她很不好。
17岁那年,年少的张爱玲终于受不了后母的虐待,从父亲__她的黑屋中逃了出来,逃到母亲那里,从此和那个封建家庭断绝了一切联系。
然而等待她的并非幻想中的幸福与美满。
她的母亲是一个新式女子,颇受__文化的熏染,几度与她的姑姑一起远赴法国留学。
对于张爱玲,她的母亲一心想将她培养成一个淑女。
但她在父亲家里孤独惯了,对于骤然要在窘境中学做人,而且是学做淑女,感到非常困难。
因此,母女间也开始产生了隔阂。
如果说她的情感世界里还有什么轻松愉快的部分,那就只有她的姑姑张茂渊和好朋友炎樱了。
她在《姑姑语录》中说:“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
”在《炎樱语录》中她则记录了这个黑皮肤女孩的许多有趣的奇思妙语。
正是由于她们的存在,她不幸的童年里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天真,偶然也有一丝生活的甜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散文集《姑姑语录》
引导语:张爱玲的散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那么她的散文,大家知道哪些?下文是一篇《姑姑语录》,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
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
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
有一天夜里非常的寒冷。
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
”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夜,视睡如归。
”
洗头发,那一次不知怎么的头发很脏很脏了,水墨黑。
她说:”好像头发掉色似的。
”
她有过一个年老唠叨的朋友,现在不大来往了。
她说:”生命太短了,费那么些时间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太可惜——可是,和她在一起,又使人觉得生命太长了。
”
起初我当做她是说:因为厌烦的缘故,仿佛时间过得奇慢。
后来发现她是另外一个意思:一个人老了,可以变得那么的龙钟糊涂,看了那样子,不由得觉得生命太长了。
她读了苏青和我对谈的记录,(一切书报杂志,都要我押着她看的。
她一来就声称”看不进去。
”我的小说,因为亲戚份上,她倒是很忠实地篇篇过目,虽然嫌它大不愉快。
原稿她绝对拒绝看,清样还可以将就。
)关于职业妇女,她也有许多意见。
她觉得一般人都把职业妇女分
开作为一种特别的类型,其实不必。
职业上的成败,全看一个人的为人态度,与家庭生活里没有什么不同。
普通的妇女职业,都不是什么专门技术的性质,不过是在写字间里做人罢了。
在家里有本领的,如同王熙凤,出来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经理人才。
将来她也许要写本书关于女人就职的秘诀,譬如说开始的时候应当怎样地”有冲头”,对于自己怎样地”隐恶扬善”……然而后来她又说:”不用劝我写了,我做文人是不行的。
在公事房里专管打电报,养成了一种电报作风,只会一味的省字,拿起稿费来太不上算了!”
她找起事来,挑剔得非常厉害,因为:”如果是个男人,必须养家活口的,有时候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怎么苦也得干,说起来是他的责任,还有个名目。
像我这样没有家累的,做着个不称心的事,愁眉苦脸嫌了钱来,愁眉苦脸活下去,却是为什么呢?”
从前有一个时期她在无线电台上报告新闻,诵读社论,每天工作半小时。
她感慨地说:”我每天说半个钟头没意思的话,可以拿好几万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说着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个钱。
”
她批评一个胆小的人吃吃艾艾的演说:”人家睡珠咳玉,他是珠玉卡住了喉咙了。
”“爱德华七世路”(爱多亚路)我弄错了当做是”爱德华八世路”,她说:”爱德华八世还没来得及成马路呢。
”
她对于我们张家的人没有多少好感——对我比较好些,但也
是因为我自动地粘附上来,拿我无可奈何的缘故。
就这样她也常常抱怨:”和你住在一起,使人变得非常唠叨(因为需要嘀嘀咕咕)而且自大(因为对方太低能)。
”有一次她说到我弟弟很可怜地站在她眼前:”一双大眼睛吧达吧达望着我。
”“吧达吧达”四个字用得真是好,表现一个无告的男孩子沉重而潮湿地目夹着眼。
她说她自己:”我是文武双全,文能够写信,武能够纳鞋底。
”我在香港读书的时候顶喜欢收到她的信,淑女化的蓝色字细细写在极薄的粉红拷贝纸上,(是她办公室里省下来的,用过的部分裁了去,所以一页页大小不等,读起来淅沥煞辣作脆响。
)信里有一种无聊的情趣,总像是春夏的晴天。
语气很平淡,可是用上许多惊叹号,几乎全用惊叹号来做标点,十年前是有那么一派的时髦文章的罢?还有,她老是写着”狠好,”“狠高兴,”我同她辩驳过,她不承认她这里应当用”很”字。
后来我问她:”那么,’凶狠’的’狠’字,姑姑怎么写呢?”她也写作”狠”。
我说:”那么那一个’很’字要它做什么呢?姑姑不能否认,是有这么一个字的。
”她想想,也有理。
我又说:”现在没有人写’狠好’了。
一这样写,马上把自己归入了周瘦鹃他们那一代。
”她果然从此改了。
她今年过了年之后,运气一直不怎么好。
越是诸事不顺心,反倒胖了起来,她写信给一个朋友说,”近来就是闷吃闷睡闷长。
……好容易决定做条裤子,前天裁了一只腿,昨天又裁了一
只腿,今天早上缝了一条缝,现在想去缝第二条缝。
这条裤子总有成功的一日罢?”
去年她生过病,病后久久没有复元。
她带一点嘲笑,说道:”又是这样的恹恹的天气,又这样的虚弱,一个人整个地象一首词了!”
她手里卖掉过许多珠宝,只有一块淡红的披霞,还留到现在,因为欠好的缘故。
战前拿去估价,店里出她十块钱,她没有卖。
每隔些时,她总把它拿出来看看,这里比比,那里比比,总想把它派点用场,结果又还是收了起来,青绿丝线穿着的一块宝石,冻疮肿到一个程度就有那样的淡紫红的半透明。
襟上挂着做个装饰品罢,衬着什么底子都不好看。
放在同样的颜色上,倒是不错,可是看不见,等于没有了。
放在白的上,那比较出色了,可是白的也显得脏相了。
还是放在黑缎子上面顶相宜——可是为那黑色衣服的本身着想,不放,又还要更好些。
除非把它悬空宕着,做个扇坠什么的。
然而它只有一面是光滑的。
反面就不中看;上头的一个洞,位置又不对,在宝石的正中。
姑姑叹了口气,说:”看着这块披霞,使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
张爱玲散文作品的具有特点
张爱玲的散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个人认为其散文成就远大于小说,但是现在的环境下其散文并没有得到广泛的
认可,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单纯”的认为张最优秀的散文作品是《爱》,这足以说明张的散文的散文没有被现今的文学吸收,对张的文学研究也仅多限于小说.真是一种可耻的单纯.) 首先是思想,鞭辟精深.这和张的个人经历有很很大的干系.因为看透了,有限的时间,放到无限的空间里,因而人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知道人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因而在世间看到人的一切努力和挣扎的时候变得慈悲起来,又觉得世人都是可怜又可爱的.正是因为这种超脱的眼光,因而即使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冷冷的站在那里,像一个从天上意外掉下来的天使,用一种探知似的热情,静静的去看眼前人的视界.因为觉得自己的世界里什么也没有,因而孤独、苍凉.(《烬余录》《私语》《姑姑语录》).
其次是文体,张爱玲的散文文体个性鲜明,舒缓流畅,感受性极强,感觉一个人喋喋不休的人就在你对面讲故事,平和而且亲切,让人可亲可近.并不像通常的散文那样要求的“形散而神聚”,而是流畅自然,小说式的行文后(将读者带进那一个个小的故事里去,让读者觉得那就是自己,或者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就坐在对面和你讲这样的一个故事),突然露出一个可怕的深邃的主题,然后戛然而止,那时候你感觉她就站在那个可怕深邃的悬崖边上,成了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冷漠孤独的人.她像是一个哲学家,不是告诉你哲学的终极秘密,而是引导你做无穷尽的思考.文体个性比较突出的是《烬余录》《私语》.
至于语言,我个人对张爱玲的散文语言推崇备至.其中的一方
面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另一方面是专注表达,突出感受性,“松子糖装在金耳的小花瓷罐里.旁边有黄红的蟠桃式瓷缸,里面是痱子粉.下午的阳光照到那磨白了的旧梳妆台上.有一次张于买了个柿子放在抽屉里,因为太生了,先收在那里.隔两天我就去开拍屉看看,渐渐疑心张于是否忘了它的存在,然而不能问她,由于一种奇异的自尊心.日子久了,柿子烂成一胞水.我十分惋惜,所以至今还记得.”我想只有张爱玲可以用语言表达出这种情感.另如《弟弟》,这种独特的情感到目前位置我只见于张爱玲笔下.这很大一部分归于张爱玲的语言功力.张爱玲的散文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用词精炼得当,最求表达的目的性和可感性,有时甚至不惜舍弃语言用法上的完整,比如“创造性的爱”.语言风格突出的是《更衣记》——体现语不惊人誓不休,《弟弟》体现的是感受性.(《私语》《烬余》是张散文中最登峰造极的两篇,张爱玲的散文特色的各个方面都在这两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语言特色在这两篇中也有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