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

合集下载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样本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样本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摘要: 文章对引起食物中毒的植物天然毒性成分( 如毒苷类、毒蛋白、氨基酸类、生物碱、萜类、酚类等) 及其致毒机理进行了分析, 简述了几种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作用表现, 提出了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同时,阐述了避免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对策。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天然毒性成分; 中毒机制; 急救措施植物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植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植物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毒植物, 稍有不慎, 就会引起中毒。

特别是一些有毒植物的外形和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香料等非常相似, 有的野生果子外形极其鲜艳, 而内部却含有毒质, 很容易被人们, 特别是儿童当作普通蔬菜或水果采食。

因此, 应当正确地辩别哪些植物有毒, 做好安全防毒工作, 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现将几种有毒植物的性质、用途、简单的鉴别方法和消毒方法、以及不慎中毒后的简易急救措施介绍给大家, 供大家参考。

1 植物常见的毒性成分[1-4]植物性食物中的有毒物质种类较多, 依化学结构可分为: 毒苷类、毒蛋白类、氨基酸类、生物碱、萜类和酚类。

1.1 毒苷1.1.1 氰苷类及其致毒机理氰苷主要指一类α-羟氰苷, 存在于某些豆类、核果和仁果的果仁中, 木薯块根中也少量含有。

常见的含氰苷的果仁有枇杷仁、苦桃仁和苦杏仁, 甜杏仁也少量含有。

氰苷中毒会出现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及四肢软弱无力等症状。

中毒严重者感到胸闷, 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甚至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眼球呆滞、对光反射消失、全身性痉挛等症状, 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或心脏停跳死亡。

氰苷毒性源于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

氢氰酸解离出的氰离子极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结合, 破坏细胞色素氧化酶在生物氧化中传递氧的功能, 使机体陷入窒息状态。

1.1.2 致甲状腺肿素及其致毒机理致甲状腺肿素为能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的物质, 属于异硫氰酸化合物的衍生物,如芥子苷。

常食用的十字花科蔬菜, 如油菜、甘蓝、芥菜、萝卜等, 都含芥子油苷。

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的鱼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组胺,加上人体过
敏体质,造成一种类过敏性食物中毒。
31
青皮红肉鱼:
鲐巴鱼(鲐鱼)
竹夹鱼
秋 刀 鱼
青皮红肉鱼:
鰤鱼 金枪鱼
• 这种类过敏食物中毒,和鱼的品种密切相
关,一般以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类常见,
虾蟹亦可引起。
• 鱼类组胺允许量100mg/100g。
• 鱼体中组胺含量>4mg/g即可引起中毒。
(eg 毒肽、毒伞肽、毒蝇碱毒、光盖伞素„)
• 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和个体
差异等有关。
毒素
•毒蕈碱——引起胆碱能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异常 兴奋。 •毒蝇硷——引起幻觉及精神异常 。 •毒蕈溶血素—— 引起强烈溶血。如鹿花蕈素。 •毒伞肽——可侵害肝、肾等实质脏器。
流行特点
常因误食而中毒
(一)毒蕈中毒
蕈类又称蘑菇
44
世界各地毒蕈
毒蕈
• 蕈俗称蘑菇,属大型真菌类,种类繁多。我
国食用蕈有300余种、毒蕈100余种,其中
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 • 毒蕈中毒常因个人或家庭采集野生鲜蕈食用 而误食引起。
毒素
• 毒素:毒蕈的有毒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毒蕈常可
含有多种毒素,几种有毒成分同时存在。
• 性质稳定:耐酸、耐高温,100℃ 10min不被
破坏,日晒、盐腌亦不能破坏,但在pH>7时
可被破坏;
• 分布:河豚的卵巢、肝脏中毒素含量最高,皮
肤、内脏、血液均含河豚毒素。
20
有毒成分
河豚毒素的药理作用:
• 河豚毒素有镇静、局麻、解痉等功效,能降血
压、抗心律失常、缓解痉挛;作为镇痛药可取 代吗啡、阿托品等;作为麻醉药品,其麻醉强 度为普鲁卡因的3000多倍。 • 药用价值:可制成戒毒剂,还可用于癌症的介 入治疗。 • 国际市场上1克河豚毒素价值17万美元,是黄金 价格的1万倍。

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有哪些_怎样避免植物性食物中毒

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有哪些_怎样避免植物性食物中毒

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有哪些_怎样避免植物性食物中毒生果仁类:苦桃仁、枇杷仁、亚麻仁、杨梅仁、李子仁、樱桃仁、苹果仁等。

所含毒素:苦杏仁甙食用后会在胃内生成极毒的氢氰酸。

中毒症状:食用生果仁后大多在1~2小时内出现口中苦涩、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为水样便等症状,可伴有头痛、眩晕、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全身无力,有的甚至可在几分钟内死亡。

预防措施:切勿食用生果仁。

野蘑菇所含毒素:蕈毒素。

中毒症状:误食毒蘑菇后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表现为恶心、呕吐、流口水、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出虚汗等,肝肾损害最多见,严重者可出现肝坏死、肝昏迷、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由于蕈毒素不能通过烹调、加工破坏,许多毒素还没有确定而无法检测,再加上有毒和无毒蘑菇不易辨别,所以目前惟一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除了不要采摘野蘑菇,对于市场上卖的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鲜金针菜鲜黄花菜所含毒素:秋水仙碱。

中毒症状:食用1小时内发病,症状为肠胃不适、腹痛、呕吐、腹泻等。

预防措施:经过食品厂加工处理的金针菜或干金针菜都无毒。

如用新鲜金针菜烹调菜肴,则要彻底煮熟。

青色、发芽、腐烂的马铃薯所含毒素:茄碱马铃薯毒素。

中毒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

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轻者1~2天自愈,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预防措施:未成熟青紫皮、发芽、腐烂的马铃薯不可食用。

有少许发芽的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

煮马铃薯时加些米醋,可使毒素分解,变为无毒。

白果银杏所含毒素:氢氰酸。

中毒症状:一般在食用后1~12小时发病。

先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随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肺水肿和昏迷。

预防措施:白果不宜多吃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颗,更不宜生吃。

常见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有哪些_食物中毒的常见急救方法

常见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有哪些_食物中毒的常见急救方法

常见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有哪些_食物中毒的常见急救方法由有毒食物引起的中毒现象称为食物中毒。

不注意食品卫生,食物感染病菌,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物1.发芽或未成熟的马铃薯。

其中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

冬天应把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烧煮时可加入少许的醋,能够破坏毒素。

2.霉变甘蔗。

其毒性非常强,进食2—8小时后会出现呕吐、头晕、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昏迷、呼吸衰竭,病死率及出现后遗症率达50%,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3.大棚培育的蔬菜水果。

大棚种植的植物对农药需要量较大,再加上冬季寒冷,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能完全将农药吸收,所以,清洗不净会导致冬季吃蔬菜水果时农药中毒。

4.生豆浆。

其中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饮用后容易中毒。

所以,豆浆一定要彻底煮熟后饮用。

需要提醒的是,豆浆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泡沫,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煮熟了,应继续加热5—10分钟,至泡沫消失才可饮用5.腐烂的白菜。

大白菜的叶子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腐烂后其含量会明显增高。

一旦大量进食,经肠道细菌作用,会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

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等,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为防止中毒,应避免蔬菜在高温下长时间堆放。

当发现疑似食物中毒时应尽快送医院,同时将可疑食物、患者的呕吐及排泄物给医生看。

在送医途中可尝试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做法是用手指或汤匙压迫舌根,使病人呕吐。

催吐时要将病人脸朝下、头部压低,以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同时切记,意识不清的病人千万不可催吐。

食物中毒的常见急救方法发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1)饮水。

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

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

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常见毒菜与正确处理方法

常见毒菜与正确处理方法

常见毒菜与正确处理方法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误食毒菜,导致不良反应或者中毒,这种情况非常危险。

因此,正确处理毒菜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毒菜以及正确处理毒菜的方法。

一、千日红千日红被称为“毒草王”,通常是一些不熟悉它的人会把它误当成菜来吃,因此中毒的情况比较多见。

一旦误食了千日红,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手脚冰凉、头晕等症状。

应该马上吃一些清淡的饭菜,加速毒素的排泄。

二、白果白果长得像枣核,在潮湿的地区比较常见。

虽然白果味道美,但在吃之前需要用开水烫过或晒干,否则其所含有的有毒成分,包括皂甙、氰化物等,有害人体。

如果误食了未经处理的白果,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头晕等,并可能导致昏厥,最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死亡。

如果中毒症状比较轻微,需要饮用大量清水,以排出毒素。

三、蚕豆蚕豆是我们餐桌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蔬菜,是一种味道美、营养丰富的蔬菜。

然而,蚕豆中含有一种有毒成分——蚕豆碱,对人体有害。

如果误食了蚕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口干、心跳加快等。

如果中毒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正确处理蚕豆的方法是,把蚕豆煮熟,去掉里面的皮,而皮中含有的大部分毒素。

四、银杏银杏是一种可以食用的应季水果,但它们的种子却不可食用。

银杏种子中含有一种叫做田基酚的有毒化学物质,如果误食,会导致呕吐、腹泻、头痛、眼花等症状。

最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甚至死亡。

因此,我们在食用银杏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核去掉。

五、芸苔芸苔也被称为“毒豆芽”,它们是绿色或黄色的小芽,有豆芽一样的口感,并且是一种常见的营养蔬菜。

然而,芸苔中含有硫氰化物这种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不利。

如果误食芸苔,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恶心、肚子疼痛等症状。

如果中毒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震荡、昏迷、甚至死亡。

正确处理芸苔的方法是,先用热水泡泡,再用凉水冲洗干净。

然后再用开水烫熟,以去掉其中的毒素。

植物性中毒的急救

植物性中毒的急救

第二节植物性中毒的急救一、苦杏仁中毒的急救苦杏仁中含有杏仁甙,生吃后,释放出剧毒物质氢氰酸,其毒性比甜杏仁高25~30倍。

它能很快破坏细胞的呼吸功能,使中枢神经麻痹。

生吃苦杏0.4~1g/公斤体重,即可中毒而死。

(一)判断有食用苦杏仁的病史,常在中毒者的衣袋或场地发现有剩余苦杏仁多在食后1到数小时出现口中苦涩、头痛、头晕、流涎、恶心、呕吐、心慌、无力、四肢末端感觉迟钝,重则呼吸浅快、神志不清、瞳孔散大、面青紫、牙关紧闭、血压下降、四肢冰冷、大小便失禁、瞪目、昏迷而死亡。

(二)急救轻者:①尽快用筷子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催吐。

②口服绿豆汤进行解毒。

重者:①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②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0.2ml,每隔5~16分钟吸一次。

③血压下降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5~1mg,呼吸困难及时吸氧并人工呼吸(见第三章)。

肌肉注射尼可刹米0.375g。

④速送医院。

二、马铃薯中毒的急救马铃薯又名土豆、地蛋、山药蛋等。

它不发芽时内含一种毒素名为龙葵素不到0.1%,不能使人中毒。

发芽的马铃薯特别是芽周发青紫绿的马铃薯龙葵素含量可达0.5%,大量食用可引起中毒。

预防的措施是:坚决不吃发芽土豆。

如要吃可将芽周彻底挖掉,并用冷水浸泡30~40分钟。

煮熟再食,食时放些醋,加速对龙葵素的破坏。

三、腐烂蔬菜中毒的急救日常食用的各种蔬菜腐烂后,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变成亚硝酸盐。

吃大量腐烂菜后,亚硝酸盐被吸收入血,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它能阻碍氧的运送,使人缺氧。

四、蘑菇中毒的急救蘑菇又称蕈,有毒者谷称毒蘑菇,属于真菌。

它们分布广,种类多,全世界有百种,我国有50多种,其中最毒的10种,生长在阴暗潮湿处。

蘑菇营养价值高,如香蘑、口蘑、松蘑等味鲜美,深受人们青睐。

城市多食混杂的毒蘑,可使人中毒而死。

毒蘑常见的有白帽、马鞍、鬼笔蕈、粟茸蕈等。

它们含的毒素亦不一,如毒蕈碱、毒蕈溶血素、毒蕈毒素等,人中毒后症状也不相同,多在食后数小时发病。

食品中的常见有毒植物及处理方法

食品中的常见有毒植物及处理方法

食品中的常见有毒植物及处理方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解食品中常见的有毒植物及其处理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有毒植物可能会误入食品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毒植物以及处理这些食品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常见的有毒植物之一——豆科植物。

豆科植物包括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比如豆类和坚果。

然而,豆科植物中的一些种类含有毒素,如苦豆、苦杏仁和扁豆。

苦豆和苦杏仁含有氢氰酸,而扁豆中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毒素。

在食用这些食品之前,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苦豆和苦杏仁,我们可以将它们浸泡在水中,以去除其中的毒素。

对于扁豆,我们需要将其煮沸至少十分钟,以确保其中的毒素被破坏。

除了豆科植物,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有毒植物存在于我们的食品中。

例如,茄科植物中的番茄和茄子含有龙葵碱,这是一种有毒物质。

然而,番茄和茄子通常在烹饪过程中会被彻底加热,这样可以将其中的有毒物质分解掉。

因此,在烹饪番茄和茄子时,确保它们被完全煮熟是很重要的。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蔬菜中也可能含有有毒物质。

比如,马铃薯中的绿色部分含有龙葵碱,这是一种有毒物质。

因此,在食用马铃薯时,要确保将其削皮,并将绿色部分完全去除。

另外,芹菜中的叶子和茎含有毒素,如果食用过量可能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食用芹菜时,要适量控制。

除了食品中的有毒植物,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食用植物的有毒部分。

例如,苹果的果核中含有氢氰酸,而葡萄中的种子含有一种叫做葡萄酸的有毒物质。

因此,在食用这些水果时,要确保去除果核和种子。

总之,了解食品中常见的有毒植物及其处理方法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烹饪和处理方法,我们可以降低食品中有毒植物的风险。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选择新鲜、健康的食品,并适当处理其中的植物部分,以确保我们的饮食安全。

常见食物中毒症状与急救措施

常见食物中毒症状与急救措施

常见食物中毒症状与急救措施一、四季豆中毒四季豆因地区不同又称为豆角、莱豆、梅豆角、芸扁豆等,是人们普遍爱吃的蔬菜。

但因烹调方法不当,食用四季豆中毒的事件时有生。

四季豆中含有一种叫皂素的生物碱,这种物质对消化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会引起胃肠道局部充血、肿胀及出血性炎症。

(视频1 食物中毒救援 22min)中毒症状:四季豆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主要为胄肠炎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污、排无脓血的水样便。

呕吐少则数次,多者可过10余次。

多数中毒者有四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和背疼等感觉。

此外还有头晕、失痛、胸闷、出冷汗和畏寒等神经系统症状。

四季豆中毒的病程较短,一般在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就可恢夏健康。

防范与急救:1、防范:皂素主要在四季豆的外皮内,只要加热至100C以上,使四季豆车彻底煮熟,就能破坏其毒性。

2、急救的处理方法如下:(1)轻症中毒者,只须静卧休息,少量多次地饮服糖开水或浓茶水,必要时可服镇静剂如安定、利眠宁等。

(2)中毒严重者,若呕吐不止,造成脱水,或有溶血表现,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民间方用甘草、绿豆适量煎汤当茶饮,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二、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源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多见于食入含亚硝酸盐类植物中毒,或者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用而中毒。

中毒症状:一般潜伏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1、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2、刚腌制不久的新鲜蔬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3、有些地区饮用水含有较多的硝酸盐。

4、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摘要:文章对引起食物中毒的植物天然毒性成分(如毒苷类、毒蛋白、氨基酸类、生物碱、萜类、酚类等)及其致毒机理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几种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作用表现,提出了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同时,阐述了避免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对策。

关键词:食物中毒;天然毒性成分;中毒机制;急救措施植物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植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植物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毒植物,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中毒。

特别是一些有毒植物的外形和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香料等非常相似,有的野生果子外形极其鲜艳,而内部却含有毒质,很容易被人们,尤其是儿童当作普通蔬菜或水果采食。

因此,应当正确地辩别哪些植物有毒,做好安全防毒工作,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现将几种有毒植物的性质、用途、简单的鉴别方法和消毒方法、以及不慎中毒后的简易急救措施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 植物常见的毒性成分[1-4]植物性食物中的有毒物质种类较多,依化学结构可分为:毒苷类、毒蛋白类、氨基酸类、生物碱、萜类和酚类。

1.1 毒苷1.1.1 氰苷类及其致毒机理氰苷主要指一类α-羟氰苷,存在于某些豆类、核果和仁果的果仁中,木薯块根中也少量含有。

常见的含氰苷的果仁有枇杷仁、苦桃仁和苦杏仁,甜杏仁也少量含有。

氰苷中毒会出现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及四肢软弱无力等症状。

中毒严重者感到胸闷,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眼球呆滞、对光反射消失、全身性痉挛等症状,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或心脏停跳死亡。

氰苷毒性源于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

氢氰酸解离出的氰离子极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结合,破坏细胞色素氧化酶在生物氧化中传递氧的功能,使机体陷入窒息状态。

1.1.2 致甲状腺肿素及其致毒机理致甲状腺肿素为能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的物质,属于异硫氰酸化合物的衍生物,如芥子苷。

常食用的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甘蓝、芥菜、萝卜等,都含芥子油苷。

Greer 等证明,大豆、油菜籽等十字花科植物中致甲状腺肿素前提物为硫代葡萄糖苷。

Hilmer Soerensen 等发现,硫代葡萄糖苷及其代谢产物能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及其他内脏器官的病变。

硫代葡萄糖苷被酶解生成的配基可进一步生成腈、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

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口恶唑烷硫酮主要影响甲状腺形态和功能,是致甲状腺肿大的主要物质,被称为致甲状腺肿素。

其致病机理是:致甲状腺肿素优先与血液中的碘结合,使合成甲状腺素所需碘缺乏,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1.1.3 皂苷类皂苷又称皂甙、皂素,种类繁多。

在豆类中,皂甙普遍存在且是一种有毒成分。

目前认为,其毒性主要体现在溶血性及其水解产物皂苷元的毒性。

低浓度皂苷水溶液即可破坏红细胞产生溶血。

这可能由于皂苷与胆甾醇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

而皂苷元可强烈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局部充血、肿胀、炎症,以致造成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1.2 植物蛋白和非蛋白氨基酸类及其致毒机理1.2.1 凝集素及其致毒机理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有至少一个非催化结构域,并能可逆性地结合特异单糖或寡聚糖的植物蛋白。

已发现近 1000 种,广泛分布于豆科、茄科、禾本科等植物中。

不同来源的凝集素毒性差别很大。

毒性较大的是蓖麻凝集素,大豆和菜豆凝集素毒性大约为其 0.1%。

植物凝集素与糖分子特异结合位点对红细胞、淋巴细胞或小肠绒毛特定糖基加以识别结合,引起病变和发育异常,进而干扰消化吸收过程。

小肠襞受其损伤后,引起糖、氨基酸、维生素吸收不良,且肠黏膜损伤使黏膜上皮通透性增加,植物凝集素、一些肽类和肠道有害微生物产生的毒素被吸入体内,对器官和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1.2.2 酶抑制剂豆类、谷物、油料作物等植物中含抑制酶活性的毒性蛋白质,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剂、胃蛋白酶抑制剂和淀粉酶抑制剂等。

存在最广泛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其抑制机理为:胰蛋白酶抑制剂链环结构中暴露的氨基酸残基(活性部位)与胰蛋白酶的氨基酸发生络合作用,使酶失去酶解能力,抑制了酶的活性。

1.2.3 非蛋白氨基酸非蛋白氨基酸多为基本氨基酸的类似物或取代衍生物,如甲基化、磷酸化、交联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β、γ、δ氨基酸及 D-氨基酸。

在一些植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非蛋白氨基酸有很大一部分有毒,当人食入含毒非蛋白氨基酸食物后,代谢和生长会受影响,如人类某些疾病与体内的 D-氨基酸的积累水平有关。

另外,某些非蛋白氨基酸可作为“伪神经递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系统毒素,某些含氰、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则可分解为有毒物质,间接发生毒性作用。

1.3 生物碱及其致毒机理大多数生物碱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如茄科、豆科、夹竹桃科、伞形科等。

生物碱引起的人中毒症状主要有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如麻痹、沉郁、沮丧等;心血管症状,如心跳加快、溶血等。

茄科植物普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糖苷生物碱,因天然含量很低,一般不影响食用品质,但若使用不当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人对其毒性非常敏感,口服 1-5mg/kg 就能引起严重中毒反应。

其机理有 2 个方面:①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该酶失活后造成乙酰胆碱积累,致使神经兴奋增强;②能使甾醇类物质的生物膜破裂,使糖苷生物碱被血液、肝脏等运输、吸收,破坏肠道细胞结构或其他组织和器官。

龙葵素是发芽马铃薯的主要有毒物质,人摄入 0.2-0.4 g便能引起严重中毒。

在成熟马铃薯中,其含量极低,正常食用不会引起中毒,但在未成熟、表皮发绿或发芽的马铃薯的绿皮部位、芽及芽孔周围含量较高,有时高达0.43 %,食用时未妥善处理就会中毒。

1.4 萜类及其致毒机理常见含萜类植物有蔷薇科、禾本科、伞形科、菊科等。

许多混合萜有强烈毒性,包括多种重要的植物毒素。

有毒萜类主要是倍半萜内酯、二萜、三萜毒素。

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菊科,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佛波醇脂等二萜脂类成分具强烈的皮肤刺激作用,并能促进癌细胞生长。

1.5 酚类及其致毒机理酚类主要有棉酚和单宁。

棉酚可与钠、钾、镁等矿物元素作用,不利于矿物元素的吸收,还可与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导致缺铁性贫血和 VA 缺乏症。

粗制棉籽油中含的棉酚能降低机体对铁的吸收,杀死精子,并有致癌作用。

单宁普遍存在于豆科、谷物等植物果实中,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单宁在体内能跟消化酶发生变互反应,抑制酶活性,破坏胃肠消化吸收,影响机体健康。

1.6 其他有毒成分其他有毒成分,如草酸、植酸、膳食纤维等,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性。

草酸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菠菜),会影响钙的吸收。

植酸和膳食纤维则影响一些矿物质的吸收率,如钙、镁、铁、锌等。

另外,后者还会抑制少量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的吸收。

2 植物毒素的毒性作用表现[5-11]有毒植物不仅可以引起急性、慢性中毒症状,还可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有毒植物往往损害身体的多个器官与功能;但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某些特定的植物导致某个脏器的严重损害,而对其他脏器的影响则较小。

由于有毒植物的毒性成分十分复杂,其中毒症状与作用机理也十分复杂,因此植物中毒情况远比化学毒物中毒要复杂得多。

2.1 对皮肤、黏膜及眼等刺激作用有的有毒植物对皮肤、眼睛及口腔粘膜等有强烈刺激作用,表现为皮肤红肿、皮肤过敏、瘙痒、黄染、起皮疹,口腔溃疡,眼睛疼痛、水肿,结膜炎、结膜出血,青光眼,功能性失明等,如十字花科植物的芥子油苷、菊科植物的倍半萜酯等。

2.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有毒植物都能引起胃肠道症状,植物中有的成分直接刺激或腐蚀胃肠道, 或者产生非特异性刺激,引起肠胃炎,可出现剧烈腹痛。

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减退、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胃肠炎等,大戟科及旋花科的某些有毒植物、千里光属植物的倒千里光碱、棉籽产品中的棉酚及苍耳属植物中的氢醌及毒伞菌中的毒肽和毒肽、马樱丹中的马缨丹烯A,B,可损害肝功能,引起黄疸、肝硬化、肝坏死、巨红细胞症;有的植物在体内蓄积可致肝癌。

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具有神经系统中毒作用的有毒植物主要分布于毛莨科、马钱科、杜鹃花科、防己科、百合科、罂粟科、夹竹桃科、卫矛科等科中。

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直、痉挛,如马桑、马钱、茵芋、红花八角等;肌肉麻木、皮肤青紫、肢端麻痹,如乌头、藜芦等;肌肉松弛、四肢麻痹、昏迷,如雷公藤、钩吻、木兰、杜鹃花类等;镇静、嗜睡、昏迷,如博落回、野罂粟等;心跳缓慢、血压下降、昏迷,如黄花夹桃、毛地黄、海檬果、马利筋等。

可有明显的呕吐、流涎、腹痛、腹泻及躁动不安等精神症状。

2.4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有的植物花粉或种子可释放组胺,引起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困难、肺气肿、肺水肿等。

损害呼吸系统的有毒植物主要是含箭毒生物碱类化合物和含氰甙植物,可以通过食入、吸入和透过皮肤中毒,其中毒症状以呼吸抑制为特征,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5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苍耳属植物的氢醌、栎树叶和橡子的丹宁、甜菜属、盐生草属、酢浆草属、马齿苋属、大黄属、酸模属、猪毛菜属和肉叶刺藜属等植物中的可溶性草酸盐可损害肾功能,出现血尿、肾硬变、肾结石及肾功能衰竭等。

2.6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出现贫血、心律不齐、心跳停止、血压下降。

如野葱、羽叶甘蓝、棉酚、毛地黄、铃兰、嚏根草、轮叶王孙、郁金香、黄精属、夹竹桃、卫茅等植物。

2.7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某些植物化学成分作用于免疫系统,引起过敏性变态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如漆树中的漆酚是很强的人类过敏原,金丝桃科的金丝桃蒽酮、蓼科植物、荞麦中的荞麦素、黍、蒺藜、高播娘蒿以及欧芹中的呋喃香豆素所含的光敏毒素等是引起皮肤光过敏性反应,所以被称为光动力毒素。

2.8 对生殖与发育的影响香豌豆属植物、某些蜀黍属植物、野樱桃均可引起动物畸形,所有蓄积硒的植物可引起胎儿畸形。

许多植物毒素有抗生育作用,如棉酚可导致男性不孕、奎宁致流产;洋茴香和茴香中的二苯乙烯、松属树叶中的银松素、酿造啤酒的蛇麻花中含有多种β-苦味素和蛇麻酮等植物雌激素影响生育。

2.9 致癌作用几种常见的致癌植物毒素:苏铁含有致癌物质苏铁素,可引起肝、肾、肺癌;菊科千里光属、豆科猪屎豆属、紫草科天芥菜属、毛囊草属和聚合草属,已分离出100多种生物碱,主要损害肝脏,导致肝癌;蕨类植物主要引起膀胱癌和肠癌。

3 植物毒素中毒的救治措施[12-13]当发生有毒植物中毒时,应尽早脱离接触,避免毒素经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继续进入体内;同时应及早清除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对于出现症状者应积极对症及支持治疗;对于明确何种毒素者尽早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3.1 清除毒物如果皮肤表面和粘膜接触有毒植物,可用清水充分冲洗,对不溶于水的毒物,可选用其它适当溶剂。

3.1.1 洗胃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2%~0·5%鞣酸溶液,也可用炭末混悬液,用温热盐水洗胃,反复进行,直到呕吐出的灌洗液澄清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