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探讨
基于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与案例

1、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收入和竞争力。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 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
3、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革命。
4、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收 入水平。
1、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业者,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 更多的就业机会。
2、提高收入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 的收入水平。
3、推动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 购物等。
4、促进文化传承: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和 弘扬本土文化。
一、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
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通常指的是在地方层面上,以本土化、特色化为原则, 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模式通常具有以 下特点:
1、本土化: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强调对本土文化、风俗、景观等资源的开 发和保护,以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旅游特色。
2、特色化: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注重挖掘地方特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旅游发展策略。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
3、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4、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 民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5、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生态共保等方面的 合作。
5、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生态共保等方面的 合作,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贵州乡村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贵州乡村旅游的现状1.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适宜开展乡村旅游项目。
1.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贵州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1.3 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形成,涵盖了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民宿等多个环节。
二、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2.1 乡村振兴政策支持国家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为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2 乡村旅游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
2.3 乡村旅游与文化传承结合贵州乡村旅游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中,加强了文化传承,吸引了更多游客。
三、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挑战3.1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
3.2 乡村旅游营销手段滞后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市场营销的投入。
3.3 乡村旅游人材短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材短缺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4.1 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加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研发,提升产品特色和创新。
4.2 加强乡村旅游营销引入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
4.3 培养乡村旅游人材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五、贵州乡村旅游的未来展望5.1 乡村旅游将成为贵州经济增长新动力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壮大,将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5.2 乡村旅游将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促进贵州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5.3 乡村旅游将成为贵州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贵州乡村旅游将成为传播贵州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推动贵州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民族村寨在我国旅游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1. 文化保护问题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地域,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侵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难得以保护和传承。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一些民族文化的虚伪和商业化现象也开始出现。
2. 景区建设问题一些民族村寨在发展旅游业时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导致景区环境破坏严重,传统建筑和自然景观面临着严重破坏和改造。
3. 人才短缺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服务相关人才的培养上存在明显的短缺。
一些民族村寨的旅游服务水平常常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4. 缺乏特色产品和活动少数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中常常缺乏具有吸引力和特色的产品和活动,缺乏创新,无法形成独特的旅游IP。
1. 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业时,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民众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工作中。
2. 积极引导景区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民族村寨景区的建设,制定相关规划,遏制过度商业化开发行为,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3. 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服务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鼓励引进外部人才和技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服务水平。
5. 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促进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文化保护、提高景区建设质量、推动人才培养等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推动整个行业向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
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

民生消费2020年6月(下)/ 总第263期 37引 言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1]。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正因为如此,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这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战略、新部署和新要求。
2018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更是从产业、人才、组织、生态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做出具体的部署。
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民族村寨相对一般乡村而言发展更加落后,任务更加艰巨。
近年来,发展旅游成为民族村寨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
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芭沙苗寨等大量的民族村寨通过发展旅游摆脱了“富饶的贫困”的局面,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实践证明,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最有效的特色路径之一[2]。
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以来连续3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于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农村环境、倡导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治理等各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总要求。
而乡村振兴战略也为民族村寨旅游提供了政策利好,有助于民族村寨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将会有大担当、大作为。
因此,探讨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振兴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路径乡村振兴主要是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途径来实现20字总要求和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快速发展,因此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分析乡村振兴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机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进行管理ꎬ 以及缺乏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ꎮ
了多个优质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ꎬ 打造了 “ 云游
2 3 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形成了以花溪青岩古镇、 黄果树瀑布等景区为代表的
要ꎮ 一些知名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已经形成
一批优秀智慧景区ꎬ 引领带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高质
了自己的知名品牌ꎬ 而对于贵州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
民受教育程度较低ꎬ 导致综合素质偏低ꎬ 服务水平和
地方特色的旅游主体功能区ꎬ 形成了特色突破、 多极
质量均有待提高ꎮ 同时ꎬ 还因为管理制度混乱ꎬ 缺乏
拉动的旅游模式ꎮ
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制度ꎬ 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一种杂
1 2
乱无章的粗放式经营状态ꎮ 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
贵州的 历 史 文 化 底 蕴 颇 为 深 厚ꎬ 从 1930—1936 年ꎬ
达地区增长空间较大ꎬ 乡村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ꎬ 发
注: 资料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局ꎮ
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ꎮ 因此ꎬ 本文将贵州省旅游
1 1
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ꎬ 并在此
收稿日期: 2021-05-20
旅游总收 乡村旅游扶
入占比 / % 贫重点村 / 个
73 48
“ 山地旅游 +地方特色” 模式
等方面存在的问题ꎬ 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应对措施ꎬ 为更好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借鉴ꎮ
关键词: 乡村振兴ꎻ 乡村旅游业ꎻ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 S-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
“ 三农” 问题的关键ꎬ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ꎬ 按
重要产业ꎮ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ꎬ 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会随
浅谈贵州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贵州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贵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以其山水之美、民族文化之丰富而著名,近年来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但是,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将从交通、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升级、品质提升等方面探讨解决对策。
一、交通问题贵州地域面积广,地形复杂,交通水平偏低,成为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贵州地势较高,气候多变,交通受到的自然因素干扰比较大。
因此,加强交通建设是发展贵州旅游业的前提条件。
解决对策:1、加速铁路网建设: 对贵阳、遵义、六盘水、凯里等旅游城市加强铁路交通的联系,开通高铁、城际铁路等交通方式,为旅游业的客流输送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2、加强公路建设:在贵州各地开通更多高速公路、国道支线、省道等轨交路线,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系统,提高旅游业的物流效能;3、加强航空运输:开通更多本地和外地航线,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航线,为更多游客进出贵州提供便利。
二、旅游基础设施问题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接待设施、餐饮住宿、旅游街区等。
这些都是旅游业面向游客的有效载体,它们的完善和提升,是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解决对策:1、完善宾馆酒店设施:建造更多星级宾馆和民宿,提高接待条件,在住宿环节上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2、开发旅游商业街区:在旅游目的地周边开发商业街区,完善商务、购物、娱乐配套设施,建立全新的消费模式,增强旅游项目的吸引力;3、推进农村旅游发展:加强农民院落和文化建筑的更新和改造,打造特色农家乐,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为游客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
三、旅游产品升级问题贵州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创新产品开发思路,增强旅游产品的张力和个性,提高旅游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解决对策:1、多元化旅游产品:在贵州地理特点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深挖旅游资源潜力,推出更多精品线路和主题旅游项目,增强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专业化、品质化;2、加强旅游新技术应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科技手段,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信息化水平,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3、注重互动式体验:依托网络、新媒体和各种互动方式,加强旅游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联动,引导游客通过线上预订、线下实地游览等方式,获得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困境及开发建议(1)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困境及开发建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前往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
但是,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也面临一些困境,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才能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一、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发展困境1.文化差异的理解偏差许多旅游者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无法得到有效开发。
例如,一些旅游者穿着不适合低温环境的服装前往藏区,甚至以不尊重文化的方式参观少数民族村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良影响。
2.基础设施缺乏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缺乏基础设施,无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例如,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等问题都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
3.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少数民族村寨缺乏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很多村寨的经营者只知道接待游客,没有很好地开发本身的特色产品。
这种现象不仅未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也限制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开发建议1.通过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提高游客体验。
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村寨民宿的经营行为和游客游览的行为,防止一些不文明游览行为的发生。
同时,也要加强对文化差异的解读和介绍,让游客能够更好的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给当地居民带来不好的影响。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定位。
少数民族村寨无法为游客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是影响游客流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村寨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定位,例如:可以推广当地的特色文化、美食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3.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获利能力。
少数民族村寨应该加强经营管理,与专业的旅游公司进行合作,利用专业性的资源进行运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获利能力。
4.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
要全面提升当地旅游的品牌效应,宣传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把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独立的旅游业态进行运营、推广。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研究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1. 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2. 贵州的民族文化优势: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
这些民族文化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 政府支持政策: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贵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如财政扶持、税收减免和土地资源优惠等。
三、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1. 旅游资源开发:贵州已经开发了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如黄果树瀑布景区、镇远古镇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乡村旅游产品丰富:贵州的乡村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农家乐、民宿、特色美食等。
这些产品满足了游客对于乡村休闲、体验的需求。
3.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贵州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如道路改善、厕所革命等。
这些改善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挑战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贵州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一些地区资源利用率低,而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贵州的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和服务质量问题。
3.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虽然贵州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但仍存在一些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如交通不便和缺乏公共设施。
五、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方向1. 提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能力:贵州应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资源开发的均衡化,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工商学院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毕业论文(设计)GRADUATION THESIS(DESIGN)论文(设计)题目Title Of Thesis(Design)贵州省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探讨分院(系别)Department工商管理学院专业Speciality 旅游管理班级Class旅游101论文(设计)作者Author of Thesis(Design)石春阳论文完成日期Date 2014年05月30日论文(设计)指导教师Advisor 曾蓓指导教师职称The Title of Advisor副教授贵州省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探讨Discuss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Tourism In Zhaoxing DongZhai Village Of Guizhou Province作者:***目录引言 (1)一、乡村旅游概述 (1)(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1)(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三)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2)二、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3)(一)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 (3)(二)独特的天然避暑型气候 (4)(三)浓郁、神奇、原始、古朴的侗族风情 (4)(四)独特、精湛的民族古建筑 (4)三、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4)(一)肇兴侗寨的概况 (4)(二)肇兴侗寨的交通现状 (4)(三)肇兴侗寨景区的开发与规划现状 (5)(四)肇兴侗寨的客源市场 (5)四、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 (6)(一)旅游产品单一、特色少 (6)(二)民族文化遭到破坏 (6)(三)肇兴侗寨乡村旅游业服务人员少、素质低 (7)(四)宣传力度不够 (7)五、发展肇兴侗寨乡村旅游的对策 (7)(一)挖掘本地特色,努力打造精品 (7)(二)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 (8)(三)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大专业人员的引进 (8)(四)加大宣传力度 (8)结束 (9)致谢语 (10)参考文献 (11)贵州省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即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的主旋律。
从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贵州省黔东南肇兴侗寨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
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分别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的特点,以及黔东南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肇兴侗寨乡村旅游的交通现状、开发与规划现状及客源市场的分析,介绍了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了该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黔东南肇兴侗寨乡村旅游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推动了黔东南肇兴侗寨乡村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让肇兴侗寨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地和避暑胜地。
关键词:乡村旅游肇兴侗寨现状问题对策Discuss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Tourism In Zhaoxing DongZhai Village Of Guizhou ProvinceAbstract substan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reation of a new form of tourism, the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is in a perio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theme. From the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rends, Guizhou province Qiandongnan tongzhai Zhaoxing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resources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This paper takes Guizhou province Qiandongnan tongzhai Zhaoxing as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of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as well as Qiandongnan tongzhai Zhaoxing the meaning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the Guizhou province Qiandongnan tongzhai Zhaoxing village tourism traffic situati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ourist market, introduces the Zhaoxing Dongzhai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put forward Qiandongnan tongzhai Zhaoxing village touris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iandongnan rural tourism tongzhai Zhaoxing faster, better, let tongzhai Zhaoxing is an ideal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summer resort.KEY WORDS: Rural Tourism Zhaoxing Dong stockaded villag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根本组成部分,据相关文献统计,我国乡村旅游业年接待量高于3亿观光者,入账资金高于400亿元人民币,这种趋势为乡村体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旅游业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最古老的侗寨,寨内有鼓楼、花桥,各具特色,风格不同,在建筑上别具一格,不费一钉一铆,皆以木榫穿插而成,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整个侗寨分为十二大房族,五个组团,称为仁、义、礼、智、信五团,每团各建有一座鼓楼,形成“肇兴鼓楼群”。
肇兴侗寨从2013年10月1日起开始收门票,厦蓉高速公路开通,黎平县投入8.29亿打造肇兴侗寨景区,目前各项正在进行中,景区内设施设备相对还不够完善,知名度不高,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如何发展,是肇兴侗寨目前一段时期面临的问题。
打造肇兴侗寨成为“中国第一侗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原始、古朴的村寨,让游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
借着国家日益发展的趋势,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极大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此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差距。
乡村旅游不但为城市居住者提供了新的休闲活动,而且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在我国,乡村旅游通常被称为“休闲农业”、“农业旅游”等等,尽管内容上可能会有些细微差别,但总的内涵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即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济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
它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吸引旅游者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因此,乡村旅游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从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乡村旅游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乡村旅游根据其独有的方式,有以下的特点:1.游乐行为的体验性乡村旅游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游乐行为的体验性。
游乐行为的体验性是乡村旅游所具有的、让游客参与到乡村生产、生活的某一过程,通过观察、模仿、习作等,让游客得到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的主要特点。
观光者不但能观赏到优美的园圃风光,而且满足了参与的欲望,体验到自身的劳动成果。
2.产品文化的高品性乡村的各种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民俗节庆、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都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城市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乡村旅游最稳定的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很好的人。
因此,乡村旅游也是一种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旅游活动。
3.客源市场的城市性天人合一式的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可以读到的历史,可以看见的美德,正是这些传统乡村地区所独有的魅力,形成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极大差异,产生了城市居民对乡村的旅游吸引力。
所以,乡村旅游的客源是生长在城市,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情况比较陌生的城市居民,客源市场的城市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
4.旅游发展的持续性乡村旅游区一般都是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稳定性较差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给这些地区的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很多国家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都认为有必要限制旅游者的人数。
由于乡村旅游既实现了乡村自然意象、现代科技和文化意象的统一,也实现了旅游发展与农业生产、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统一,因而使其发展是可持续的。
(三)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乡村旅游,对出生并成长在城市的居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对一种固有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突破;对于从农村迁徙到城市里来的城市居民来说,是对自己曾经十分熟悉的农村生活的一种温故知新;而对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通过接触和观察到乡村旅游的游客,可以感知城市文明以及它与农村文明的异同。
换句话,游客可以通过乡村旅游,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尤其是对那些拥有优越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但工商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低,村庄“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的农村地区来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