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旅游开发.doc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贵州乡村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贵州乡村旅游的现状1.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适宜开展乡村旅游项目。
1.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贵州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1.3 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形成,涵盖了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民宿等多个环节。
二、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2.1 乡村振兴政策支持国家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为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2 乡村旅游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
2.3 乡村旅游与文化传承结合贵州乡村旅游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中,加强了文化传承,吸引了更多游客。
三、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挑战3.1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
3.2 乡村旅游营销手段滞后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市场营销的投入。
3.3 乡村旅游人材短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材短缺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4.1 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加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研发,提升产品特色和创新。
4.2 加强乡村旅游营销引入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
4.3 培养乡村旅游人材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五、贵州乡村旅游的未来展望5.1 乡村旅游将成为贵州经济增长新动力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壮大,将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5.2 乡村旅游将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促进贵州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5.3 乡村旅游将成为贵州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贵州乡村旅游将成为传播贵州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推动贵州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创新

5 . 乡村旅游环境容量超载,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少乡 村旅游景点无视旅游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 片面追求 经济效益, 超负荷接待游客 , 对乡村旅游景观造成严重破坏, 有的旅游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后甚至不可恢复。 过度的商业化 严重侵蚀了乡村旅游环境, 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冲
度上予以保证。政府各相关部门在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 , 建
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 吃、 住、 行、 游、 购、 娱等产业的发展 参差不齐 , 产业链之间相互支持、 相互衔接较差 , 旅行社能够 整合 、 设计的乡村旅游产品种类有限,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难 以得到保证; 经营分散、 低价无序竞争严重等。 这样低水平的 行业状况大大弱化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
传规划和手段 , 影响了塑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
8 . 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缺乏, 服务水平较低。贵州乡村
3 . 政府对乡村旅游公共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不完善。贵 州的乡村旅游在交通 、 通讯、 供电、 供水 、 景区购物 中心 、 救 助、 绿色通道、 公共厕所 、 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体 投资较少, 投资渠道单一。贵州乡村旅游的交通主要依靠汽 车, 但公共交通的种类、 班次较少; 乡村旅游地的宽带网络、 移动网络的覆盖率较低, 大多数景点都没有集散中心、 游客
Au g us t 201 3
第 2期( 总第 4 6 期)
No . 2( J a n No . 4 6 )
立、 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 、 法规 、 规章和标准等, 促进和 规范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严格执行已经制定的乡村旅游的法 规、 制度、 规划和标准, 使贵州乡村旅游逐步规范、 健康发展。 2 . 分级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 科学指导乡村旅游的景 点开发。依据合理布局 、 突出特色 、 因地制宜的原则 , 由专家 小组领头编制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 把乡村旅游发展纳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不论是塞外农庄,还是江南古镇;不论是全国独树一帜的河南省南街村,还是全国农村城镇化的榜样江苏省华西村,都早已是国内旅游热点,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国际旅客。
贵州的苗寨、彝寨、千户侗寨等特色乡村旅游也是蜚声海内外,为众多游客所神往。
虽然国内的乡村旅游各具特色——江南的古镇比不了北国的粗犷,东部的水乡比不了西部的山寨,但是,贵州的乡村旅游在其中仍然独具优势。
2.1古朴的原生态旅游资源贵州乡村发展旅游的独特优势是乡村大多保持着古朴的原生态,当你走进黔东南的舞阳河流域,感觉就像进入了历史时代,那里的乡村气息完全是农耕经济形态的,几乎看不到现代化工业的浸染,可以让人尽情享受宁静与安逸;在黔南、黔西南、黔西北、黔东北,也大都保持着乡村古朴的气息,这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或者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
与此相比,虽然北京周边的乡村并未城镇化,但村民住房早已现代化,所谓的农家饭摆在窗明几亮的小雅间里吃,原汁原味的乡村土炕早已不见踪影;游客们来观光,从里到外都难有太大的新鲜感。
在西华村那样的乡村里,生活比大城市还先进,基本上失去了乡村的原生态。
所以,贵州的乡村是实实在在的乡村,贵州乡村古朴、原始的风貌是发展旅游的绝好条件。
2.2优美的自然风光贵州的乡村大都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旅游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使旅客融人自然,在这一点上,贵州的乡村也有绝对的优势。
走出织金县城,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这里虽是贫困山区,但自然风光美得让人陶醉。
清镇红枫湖周围的山寨,又有哪一处不是风光迷人。
从玉屏到兴义,无论是在交通大道还是铁路旁,人们也能处处看到优美的景致。
之所以说贵州是公园省,实际上就是说贵州省是由无数风光美丽的自然村落构成的,贵州的每一个乡村都可以开辟为一个公园。
贵州优美的自然景色是除了云南以外的其他省所不能同日而论的,而云南又因海拔较高,还有人们难以抗拒的紫外线。
至于在华北大地,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乡村确实不少,但拥有自然美丽风光的乡村却不多。
贵州乡村旅游新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完整 , 原始 自然的高原喀斯特景观 和古朴神秘 的山 地多民族文化 紧密 结合 , 育 了贵州较 高文 化价 孕
享受提高到精神享受再提高 到文化享受 , 诚然人们 值 、 科研价值 、 观赏价值 和体验价值 的乡村旅游产
收稿 日期: 0 — 5 增 2 5 0一 0
基金项 目: 贵州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 罗时琴 , , 0 年毕业于西南林学 院生态旅游系 , 女2 3 0 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开发研究。
对旅游需求的享受也不断提高 ,游 、 娱、 、 、 “ 购、 吃 住
1 引言
行” 的传统旅游模式也不能再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
求, 旅游活动不再 是表面的观光、 度假 、 游玩 , 而是 更深层次的理解 、 知、 认 体验与感受。由此旅游 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 就为人类注入 了一种新的血液和内涵, 体 验” 即“ 旅
城市 已成为“ 柏油沙漠 、 水泥丛林 、 噪声海洋、 垃圾 游。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洪兵主任在“ 贵州红色 围城 ” 城市里空气不佳 , , 水质不净 , 品不绿使得 旅游发展策划” 座中说 : 食 讲 体验 经济是一种新 的经
城市居 民越来越 向往乡村美 丽 的风景 、 清新 的空 球环保意识的增强 和绿色运动 的兴起 , 乡村旅游得
景区电视信号较 弱和通讯 条件较差。由于 乡村旅
游大多是在 乡村开展 , 相对 闭塞 的环境使村 民们 的
卫生观念落后 , 特别是饮 水和厕所等卫生条 件差 , 很多地区还存在着 “ 人畜共饮、 人畜 同居 ” 的现象。
另外部分基础设施存在着较大 的安全隐患 , 缺乏 也
ln . B sd O hs t tg fte ssan bed vlp n a e npo oe . ig ae nti,asr e yo u tia l e eo me th sb e rp s d a h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讨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492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讨分析罗 毅 贵州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摘要: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业态,但贵州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乡村旅游接待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仍需加大投入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农产品消费;乡村旅游管理标准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492-0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普通家庭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小长假短途旅游及周末近郊游,引致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
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业态,接待游客人数、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实现了“一三产业互动”。
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乡村旅游概述及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是以体验乡村地区的村民情、礼仪风俗、村容村貌、乡村土产和人文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
品尝特色美食和土特产品,住农家特色院落,参观和参与农业生产、体验独具特色的农业活动和节日等,这都发生在农业的生产环节,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中,乡村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乡村旅游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休闲和体验,乡村旅游产品也将进入创意化、精致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及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将向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2.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贵州省是一个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的省份。
喀斯特地貌及常态地貌共同构成了贵州少数民族生存的基本环境。
贵州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贵州可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就已超过1000处,可开发的乡村旅游点亦上千,以民俗体验、亲子旅游、农产品采摘已成为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的重点。
贵州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贵州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贵州,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从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到神秘的千户苗寨,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到多彩的民族风情,贵州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潜力,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有效的开发利用策略。
首先,深入挖掘和保护文化内涵是关键。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例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蜡染等,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我们应当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内涵,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开展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和参与其中。
同时,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的失真和破坏。
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保障。
尽管贵州近年来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
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提高景区的可通达性,不仅要加强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还要改善景区内部的道路状况,增加公共交通服务。
此外,加强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至关重要。
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从高端酒店到特色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地方文化。
建设规范的购物场所,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农产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再者,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模式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应当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
利用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徒步旅行、露营、探险等生态旅游活动,让游客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
结合当地的中药材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康养旅游,为游客提供养生保健服务。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本文旨在研究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贵州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
三、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目前,贵州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宣传推广不足等。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a) 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贵州山区地势复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不足。
b) 服务质量不高:部分农村旅游从业者对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稳定,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c) 宣传推广不足:贵州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相对较小,知名度较低,限制了其发展潜力的发挥。
四、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和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a) 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提升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条件。
b)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入乡村旅游产业。
2. 提升服务质量a)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b)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监管机制,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管理和监督。
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a)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升贵州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b) 组织各类推介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贵州乡村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以荔波县万亩梅原地区木朝村为例

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以荔波县万亩梅原地区木朝村为例李德萍,卢显瑞,汪超,文正彪,袁涓文(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贵州贵阳550000)一、研究背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位为“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定位为“2007年中国和谐城乡游”,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奠定了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以及政策基础。
许磊(2016)[1]提到,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是首要任务,乡村旅游是促进现代农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新方式,但是形式单一,仅仅局限于以农家乐为主,采摘瓜果蔬菜为辅这样的方式。
周霄(2014)[2]提出,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三农”问题。
促进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使用“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一体化模式。
促进乡村旅游。
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高远(2011)[3]提出,旅游业的发展会引发相关问题的出现(如环境问题),注意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结合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还有城市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
彭婧(2010)[4]指出:贵州乡村旅游中旅游资源状况极不协调,有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逐步衰退、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管理和服务人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混乱。
范丽美、侯黔灵(2015)[5]认为,集高层次、原生态、文化气息浓厚、亲身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乡村旅游越来越受旅游者的青睐。
而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体验性的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贵州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省份,乡村旅游的发展能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减少劳动力的流失浪费,带领人民脱贫,是脱贫攻坚的一大助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可持续发展措施
论文摘要: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是贵州农村奔小康的必然选择。
本着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较系统地提出了贵州乡村的开发措施。
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帮助下编制完成的《贵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这是贵州的资源禀赋和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有原始的高原喀斯特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山地多民族文化:遍布全省各地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的自然奇观,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全省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这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堪称“文化千岛”。
目前,贵州省有3万个自然村寨,这些村寨既有众多原始的自然景观,有蕴含有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贵州乡村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
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创造与众不同的给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体验的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这些将成为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
一、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几年的时间,可谓忧喜交加。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我省许多学者和开发商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村观光,严重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
乡村旅游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农家乐”而是将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将精心设计制作具有吸引里的旅游产品为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走向庸俗化。
2、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
部分乡村旅游在开发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遵循生态学中可持续发展的原理,鉴于旅游业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较强依赖,以及一个时期以来旅游业快速而有一定程度上较无序的发展,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
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农家乐”,即品尝农家饭,看农村风光,虽有部分地区抓住了对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的开发,但普遍存在是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整体接待水平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矛盾分析
1、开发与保护。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业,同时有又能成功地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贵州所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开发与保护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先的状态造成变化或者破坏。
贵州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既丰富又脆弱,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如何既能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