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鸟的天堂》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鸟的天堂》说课稿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鸟的天堂》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梢、暇、恋。
(2学)会本课几个新词:留恋、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会用“应接不暇”、“陆续”造句。
(3理)解本课重点句:①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树,树干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学习按作者游览顺序理清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阅读、思维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二、说教材《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
全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三、说重点、难点1、说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作者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2、说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文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鸟的天堂试讲稿(范本模板)

鸟的天堂试讲稿(范本模板)《鸟的天堂》试讲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应聘小学语文老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课题是《鸟的天堂》。
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的听,(播放鸟鸣声)。
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很好,大家说听到了悦耳的鸟鸣,那里肯定有很多鸟,那么,你想不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巴金老先生一起走进鸟的天堂.(板书标题)天堂是什么地方?幸福快乐的地方才叫天堂,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大家问题提的很好,有同学说“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还有同学说“在那里鸟儿们是怎样生活的?”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吧。
大家读的都非常投入,肯定有不少收获,请把你的收获和同桌分享一下吧!很好,那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好,这位同学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很大的榕树”,那么这棵榕树是作者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呢?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呢?非常好,这位同学说“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第二次是在早晨。
第一次只看到一棵很大的榕树,第二次看到榕树上有很多鸟。
”(板书:榕树,鸟)我们先来看看这棵榕树,吸引着众多鸟儿居住的树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把课文中描述榕树的句子找出来,可以边读边划边想。
(阅读7、8自然段)你感觉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稍作停顿)我听到有同学说这是一棵非常大的榕树,真棒!(板书:大)还有同学说这是棵很绿的榕树,非常好!(板书:绿)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概括它就是“茂盛”(板书:茂盛)真不愧为六年级的学生,真会念书。
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怎样体会到的,能说一说吗?能说的请举手。
看来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讲有点难度,不要紧,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请人人以四工钱一个小组来展开讨论。
好的,谁愿意把自己的体会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对,从“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试讲稿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试讲稿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初次领略了鸟的天堂那奇特而美丽的景色。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鸟的天堂”,去感受它更多的魅力。
二、复习回顾首先,谁能回忆一下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同学回答)没错,第一次作者看到了一株高大茂盛的大榕树,展示出了静态的美。
三、精读课文,感受群鸟纷飞的动态美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2. (学生默读后)谁来说一说?(作者看到了许多鸟,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3. 从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鸟多、鸟欢快?(引导学生找出“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等语句。
)4. 作者是如何描写鸟的姿态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展现了鸟的不同姿态。
)5.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热闹非凡的场景。
四、体会作者情感1. 面对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相关段落)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五、总结全文,领悟写作方法1. 同学们,回顾整篇课文,作者是如何把鸟的天堂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动静结合,第一次写大榕树的静态美,第二次写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2. 这样的写作方法对我们描写景物有什么启示?六、拓展延伸1. 假如你是一只生活在鸟的天堂里的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2. 观察一处你喜欢的景物,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下来。
七、布置作业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完成小练笔。
鸟的天堂教资面试教案

鸟的天堂教资面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鸟类。
2.学习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
3.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鸟类的分类和种类。
2.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
3.鸟类的保护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1.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鸟类。
2.学习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
3.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鸟类的保护和特点。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图片或幻灯片展示鸟类的种类和特点。
2.视频或录音资料展示鸟类的叫声和活动习性。
3.学生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笔记本。
六、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几种鸟类)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见的这些鸟是什么样的?他们与我们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根据图片或幻灯片)这是喜鹊,它有羽毛,会飞。
教师:非常好。
那么,我们今天的课程是关于鸟类的。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周围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鸟类呢?2.展示学习内容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鸟类的分类和种类,还有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
请看这些图片,鸟类的种类真的非常多。
(展示鸟类的图片)教师:鸟类的种类很多,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习性。
除了外观上的差别外,它们在飞行、觅食、筑巢等方面也有着各自的专长。
鸟类主要分为两大类:鸣禽和非鸣禽。
3.观察和记录教师:现在,我们进行一次观察实验,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笔记本。
我们观察一下身边的鸟类,看看它们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点。
然后把你们观察到的写下来。
4.交流讨论教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请告诉我你们的发现。
(学生一一回答)教师:非常好,你们的观察非常仔细。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更加了解鸟类的习性和特点。
5.学习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教师:通过前面的观察实验,我们发现鸟类有着不同的习性和栖息地选择。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们会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的问题!鸟类选择栖息地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食物供应、避免天敌、适宜筑巢等等。
《鸟的天堂》讲课稿

《鸟的天堂》讲课稿主要内容:本课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作者描写了和朋友两次途经鸟的天堂时所见的不同景象,傍晚去时见到了静态的大榕树的壮观美丽,第二天早晨再去时看到了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不由地发出了赞叹。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
写作特色:1、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
2、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设计:一、质疑导入“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今天我们随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游览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自主质疑。
学贵有疑,同学们很会提问,鸟的天堂在哪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弄懂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学懂了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1、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按以下要求默读课文:(1)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小组内讨论解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经过同学们认真地自学、合作交流讨论,我们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了解到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研读感悟1、抓住中心句质疑问难(1)我们已经知道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
你找得真准确:“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让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读了这句,你有什么疑问?我想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打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不打引号呢?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2、品读写大榕树的部分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见到一只鸟,他看到了什么?这棵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思,在一旁作批注。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1)你读出了榕树的“大”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榕树的大?“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你会运用拆字解词法来解释成语,真不错。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面试试讲设计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面试试讲设计鸟儿的世界一直是我们人类所向往的神秘领域。
在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当下,关注和保护鸟儿们的生存环境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而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向孩子们传递这种意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珍爱自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次试讲旨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手段,将一篇介绍中国法制生态环境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文章《鸟的天堂》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小学生,启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心。
第一部分引入试讲可以从节选文章一部分作为引言,形成对文章整体的简要介绍。
本次试讲以《鸟的天堂》一文为主题。
文章是以介绍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区为主线,向读者展示该区域内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特点以及所实行的保护措施。
读完文章后可以深切感受到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内容讲解在文章的内容讲解环节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来逐步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1. 生态保护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首先,可以从生态保护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来进行解释。
可以引用文章中的例子,例如蓝天白云的美景和地球生态环境中的秩序,这些都离不开人类的不断保护和呵护。
而且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的污染、物种的减少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保护环境。
这样引导孩子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关注生态环保事业。
2. 生态保护区介绍接下来可以正确介绍具体的生态保护区。
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其他手段,具体展示保护区内鸟类的栖息环境、数量、特征等相关信息,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鸟儿们对于环境的依赖和需求。
3.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解说对于生态环保的理解和实践,重要的一步就是认识到它的法律层面。
可以通过简单介绍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则有深度地让小学生了解大自然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它们面临的威胁和破坏。
从而引导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平衡。
第三部分总结试讲的最后,以一些易于记忆的语言来总结内容。
(精品教案)《鸟的天堂》讲课稿模板(通用6篇)

(精品教案)《鸟的天堂》讲课稿模板(通用6篇)为大伙儿收集的《鸟的天堂》讲课稿模板(通用6篇),欢迎大伙儿分享。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通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别同景象。
全文按作者游玩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览;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通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继续写了作者和朋友翌日又一次通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终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叹。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大榕树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表达办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漂亮,体味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培养学生的咨询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受到大榕树美的熏陶,感觉南国体面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增强学生的环境爱护意识。
(3)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索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明白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漂亮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1)明白:“那翠绿的颜群,璀璨地照射着我们的双眼,大概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具新的生命在抖动。
(2)明白“鸟的天堂”为啥的确是鸟的天堂,体味两个“鸟的天堂”的别同含义。
1、环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想:在教学形式上,采纳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经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三处情境:(1):学习课文前让学生观赏鸟的天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观赏大榕树的情境中。
(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观赏鸟儿的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把质疑咨询难贯通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带着咨询题学,针对咨询题学,培养学生解决咨询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鸟的天堂》优秀说课稿

《鸟的天堂》优秀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作者巴金先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画卷。
一、说教材这篇课文被安排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从语文要素的角度来看,它既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学习作者如何细致地观察和生动地描写,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仿写等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课文描绘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着重展现了大榕树的静态美,第二次则突出了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二、说学情咱们的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阶段。
他们对于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有着天然的兴趣,但可能在观察和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就拿我之前的教学经历来说吧,有一次带孩子们去郊外踏青,看到一棵大树,孩子们都很兴奋地围过去。
但是当我让他们描述这棵树的时候,很多孩子只会说“大树好高好粗”这样简单的话。
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们虽然有观察的热情,但缺乏细致观察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正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更深入地观察,更生动地表达。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和群鸟活动的热闹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五、说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应聘小学语文老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课题是《鸟的天堂》。
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的听,(播放鸟鸣声)。
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很好,大家说听到了悦耳的鸟鸣,那里肯定有很多鸟,那么,你想不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巴金老先生一起走进鸟的天堂。
(板书标题)
天堂是什么地方?幸福快乐的地方才叫天堂,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大家问题提的很好,有同学说“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还有同学说“在那里鸟儿们是怎样生活的?”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吧。
大家读的都非常投入,肯定有不少收获,请把你的收获和同桌分享一下吧!很好,那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好,这位同学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很大的榕树”,那么这棵榕树是作者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呢?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呢?非常好,这位同学说“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第二次是在早晨。
第一次只看到一棵很大的榕树,第二次看到榕树上有很多鸟。
”(板书:榕树,鸟)
我们先来看看这棵榕树,吸引着众多鸟儿居住的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把课文中描写榕树的句子找出来,可以边读边划边想。
(阅读7、8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稍作停顿)我听到有同学说这是一棵非常大的榕树,真棒!(板书:大)还有同学说这是棵很绿的榕树,非常好!(板书:绿)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概括它就是“茂盛”(板书:茂盛)真不愧为六年级的学生,真会读书。
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怎样体会到的,能说一说吗?能说的请举手。
看来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有点难度,不要紧,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请大家以四人为一个小组来展开讨论。
好的,谁愿意把自己的体会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对,从“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一株很大的榕树。
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不可计数”这个词来形容?天上的星星不可计数;街上的行人多的不可计数……
接着思考:为什么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见过枝上生根的树吗?大家看PPT上
这张图片,是不是觉得很震撼?这棵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都从树枝上长出许多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在根上又长出新的枝干来,就这样根上长枝,枝上有根,它已长成了榕树林,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它占地20亩,相当于我们学校的整个校园!我听到很多同学都在赞叹,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个字表达出来。
那么,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了榕树的大?“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大家找到了这句,大家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这个“卧”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一棵大树静静的卧在湖面上,对不对?谁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很好,读出了榕树的大,且安详。
我们来看第8自然段,谁能把你喜欢的句子和大家分享?这位同学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很好,因为它写出了大树的生机勃勃,老师也很喜欢这句话,为什么作者说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先在小组内部交流一下。
每个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一下。
你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把你们的理解融入到这句话中,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啊,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我们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感叹一下。
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
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发现了这棵大榕树,你怎样向你的同伴宣传这棵榕树呢?真会宣传,小鸟们听到你们的召唤肯定很快来这里居住的。
大榕树很美,作者写得也很美。
所以我们在欣赏美丽的榕树的同时,也要学一学他的描写方法。
其实,我们身边的美景无处不在,现在是仲夏时节,我们郊外的田野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象,课余时,我们走到外面去看一看,下次上课的时候请把你看到的夏日美景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拍成美丽的照片分享给小组成员,我们会把大家的作品贴到教室最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