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星详解

合集下载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也是人类最熟悉的星系之一。

在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转。

这些行星表现出来的特点和特征,令人着迷和惊叹。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这八大行星。

水星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因此运转速度最快。

它自转的周期只有88个地球日,也是一个日面飞快的天体。

水星存在着极端的高温和极端的低温,日间温度可达430°C,夜间温度会降至-170°C。

它是一个小行星,大小仅次于月球,并且表面较为凹凸不平。

水星还有一个有趣的特征是它存在着一些小行星或微行星带,这些微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比较特殊,有可能是一颗流落太阳系的小行星簇。

金星金星被人类认为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尽管它的表面并没有太阳表面高温的那么恐怖。

金星的大气层非常厚,由二氧化碳和氮组成,这使得金星上的大气压力非常大,是地球的90倍。

金星的表面像月球一样充满了坑洼,但表面上几乎没有月球上的山脉和河流。

最有趣的是,金星的特殊运转方式可能让我们有机会在不太久之后观测到日食。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它的大气层和地球表面的水体一起维持着我们生命的存在。

地球的自转周期每天24个小时,而它的公转周期则是365天,这才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四季和日夜交替。

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命种类繁多,这也使得它成为了太阳系中最重要的行星之一。

火星火星被认为是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这让人们对它的探索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火星是一个比较小的行星,但是它的景象非常壮观,有着如火星巨坑、火星撞击坑等众多壮观的景象。

火星上也有许多特殊的地域如赤道、南极冰帽和瓦勒斯马里峡谷等。

最近,许多探测器都对火星进行了探测,这些探测装置带回了很多能够解答火星谜题的有关信息。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行星。

它的大小是地球的1300倍,质量几乎等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总和。

木星的最显眼特征就是木星的大红斑。

这个红色的嵌在云层中的风暴形成时间比人类存在的时间还长,持续数百年。

八大行星简介

八大行星简介

八大行星简介八大行星”资料大全水星简介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与太阳的角距从不超过28°,中国古代称水星为辰星。

古时候西方人以为水星是两颗行星,他们在暮色中见到它时,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在晨曦中见到它时,称它为阿波罗。

后来人们知道了墨丘利和阿波罗就是同一颗星,就称水星为墨丘利。

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他头戴插有双翅的帽子,脚蹬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

他神通广大,令人难以捉摸。

水星确实像墨丘利那样,行动迅速,神出鬼没,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它会沿着一段奇特的曲线,从太阳的最东边跑到最西边,平均速度为每秒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水星风光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个较扁的椭圆,当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大小可差一倍多。

太阳在水星天空中移动得慢极了,如果在水星上看日出,要耐着性子花上十几个小时。

在水星上可以长时间地仔细观察日冕和色球,而不必像在地球上那样去追逐日食的瞬间,这一点令天文学家十分羡慕。

然而要想到水星上去是不可能的。

水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1/3左右,再加上没有大气遮挡,水星上的阳光比地球赤道的阳光还强6倍,不要说人,就是一些熔点较低的金属也会熔化。

另外,水星上既无空气又无水,昼夜温差非常悬殊,最热时达到427℃,最冷时则有-173℃。

温度最高的区域是中心位于北纬30°、西经195°的盆地,它是诸行星中温度最高的地方,由此给它取名为"卡路里盆地",即热盆地的意思。

又因它和月球上"雨海"(月球上一个盆地的名称)极为相像,所以它也被人们称为水星上的"雨海"。

貌似月球在地面上观测水星,几乎看不到它的细节。

1973年11月3日,美国发射了水手10号宇宙飞船,对水星进行近距探测。

它是迄今唯一"访问"过水星的宇宙飞船。

在它与水星三次相会的过程中,向地面发回了5000多张照片。

八大行星介绍

八大行星介绍

八大行星介绍水星英文名:Mercury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第二小行星。

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

奇观五星联珠。

水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5791万千米(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87.70 天自转周期:58.65 日平均轨道速度:47.89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206 轨道倾角:7.0 度行星赤道半径:2440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0553 密度:5.43 克/立方厘米卫星数:无公转轨道: 距太阳57,910,000 千米(0.38 天文单位) 赤道逃逸速度 4.25 km/sec 平均地表温度179°C 最高地表温度427°C 最低地表温度-173°C 大气组成氦42% 钠42% 氧15% 其它1% 在古罗马神话中水星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为众神传信的神,或许由于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这个名字。

金星简介八大行星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地球地球Earth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

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而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

但由于人类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它不得不寻求深入的了解。

行星地球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是第3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A)。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其轨道长半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偏心率为0.0167,公转轨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 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二者相差约21千米。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儿童科普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儿童科普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儿童科普
太阳系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八大行星。

四大系内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木星和土星都是气体巨星大部分是由氢和氦组成的巨大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大部分是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

参考资料
1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以表面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态的物质出发,可以把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行星环绕恒星的运动称为公转,行星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点。

所谓共面性,是指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是指它们朝同一方向绕恒星公转;而近圆性是指它们的轨道和圆相当接近。

在一些行星的周围,存在着围绕行星运转的物质环,它们是由大量小块物体(如岩石,冰块等)构成,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被称为行星环。

20世纪70年代之
前,人们一直以为唯独土星有光环,以后相继发现天王星和木星也有光环,这为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内最小的行星,也是最接近太阳的行星,公转周期约88天,直径4879千米,历元偏移0.4秒每年的变化最大,由于距离太阳太近,温度差异极大,表面温度可达400°C。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第二个行星,也是最大的普通行星,公转周期约225天,直径12104千米,距离太阳108万公里,表面温度450°C以上,因其面对太阳时有“太阳神体”之称,是太阳系最亮的行星。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可以供人类居住的行星,公转周期365.26天,直径12742千米,距离太阳149万公里,表面温度-20°C到50°C,是宜居行星。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行星,公转周期约687天,直径6787千米,距离太阳228万公里,表面温度-125°C到25°C,是太阳系里探索最多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之一。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第五颗行星,公转周期约11.86年,直径142984千米,距离太阳778.5万公里,表面温度-121°C到-143°C,木星有多种卫星,其中四颗月球有人工探测器访问,木星是目前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第六颗行星,公转周期约29.46年,直径120668千米,距离太阳1433.5万公里,表面温度-170°C到-186°C,是太阳系中最大带状行星,有大量卫星,其中最大的月球是土卫六,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月球。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公转周期约84年,直径49528千米,距离太阳2872.5万公里,表面温度-223°C,一般情况下是太阳系最暗的行星,有大量卫星,其中最大的月球是海尔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月球。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最后一颗行星,公转周期约164.8年,直径24764千米,距离太阳4496.3万公里,表面温度-220°C,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有许多卫星,其中最大的月球是海尔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三大的月球。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阳系中有八个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八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八颗行星的特点。

星是最接近太阳的行星,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它没有卫星。

它有着灰色的表面,表面上有着无数的火山发出的熔岩和碎屑,有很多的峡谷和山谷,显示出它曾经受到过极大的冲击。

星是太阳系中第二颗行星,它有着类似于地球的大小,但是它与地球在大气组成、温度等方面不同,其大气极其厚实,但是大气中没有水汽,这使得它没有浓郁的雾气,它的表面也很暗淡,温度也很高,比地球的温度高很多。

球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也是唯一能够容纳生命的行星,它有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其中大部分由氧气、二氧化碳、水汽以及其他微量气体组成,正是这一层大气让地球拥有着宜人的气候,从而形成了地球特有的环境,这使得其上生物繁衍生息。

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它有着赤红色的表面,古老的火山熔山口和河床表明它过去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它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氮气和甲烷组成,但缺乏氧气,使得它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也没有足够的水汽保持温暖,因此它目前是一个极寒的环境。

不过,在未来的某一天,它的气候或许会变得温暖,这将会是一个人类史上难以置信的发现。

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它有着蓝色的表面,大气组成主要为氢气和氦气,大气很温柔,没有太多的云层覆盖,这让星辰显得非常壮观。

它有着四颗月亮,被称为“金星”、“英格玛”、“欧罗巴”和“希瓦诺”,这些月亮给它带来了很多的神话传说。

星是太阳系中第六颗行星,它有着淡蓝色的表面,大气层由氢气、氦气和甲烷组成,表面上有一个巨大的圈状庞大的环状物,也被称为“土星环”,这是它与其他行星最大的区别。

它有着一颗月亮,被称为“泰坦”,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月亮。

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七颗行星,它有着淡蓝色的表面,大气组成主要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氧气的含量比地球的氧气含量低,太阳照射在表面上也带来了荧光。

八大行星详细资料

八大行星详细资料

水星:水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5791万千米(0.38天文单位)公转周期:87.70日平均轨道速度:47.89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206轨道倾角:7.0度行星赤道半径:2440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0553密度:5.43xx/立方厘米自转周期:58.65日卫星数:无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与太阳的角距从不超过28°。

古代中国称水星为辰星,西方人则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

墨丘利(赫尔莫斯)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神通广大,行走如飞。

水星确实象墨丘利那样,行动迅速,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水星的密度较大,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地球。

它可能有一个含铁丰富的致密内核。

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星罗棋布,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水星大气非常稀薄,昼夜温差很大,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夜晚降低到-173℃。

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恒定不变。

这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

但在1965年,借助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测量了水星两个边缘反射波间的频率差,成功地测量了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5日,恰好是公转周期的。

II 金星:金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1082万千米(0.72天文单位)公转周期:224.70日平均轨道速度:35.03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007轨道倾角:3.4度行星赤道半径:6052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8150密度:5.24xx/立方厘米自转周期:243.01日卫星数:无金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比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亮14倍,我国古代称它为“太白”,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爱与美的女神。

在地球上看金星和太阳的最大视角不超过48度,因此金星不会整夜出现在夜空中,我国民间称黎明时分的金星为启明星,傍晚时分的金星为长庚星。

八大行星的简单介绍

八大行星的简单介绍

八大行星的简单介绍
1.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是一颗岩石行星,没有明显的大气层,表面温度极端,白天极热,夜晚极冷。

2.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它拥有非常浓
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层,表面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多度,因此被称为
“地球的姐妹星”。

3. 地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气候
和环境,是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4. 火星,火星是一颗岩石行星,它有许多类似地球上的地貌特征,因此被称为“红色行星”,人类将其作为未来太空探索的目标
之一。

5.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由氢气
和氦气组成,拥有多颗卫星和非常强大的磁场。

6. 土星,土星以其美丽的光环而闻名,它也是一个巨大的气态
行星,拥有多颗卫星,其中最大的土卫六上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迹象。

7. 天王星,天王星是一颗冰巨行星,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几
乎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被认为是“侧倒”的行星。

8. 海王星,海王星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它也是一颗冰巨行星,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和多颗卫星。

以上是对八大行星的简单介绍,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特点和特征,是人类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的重要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星


• 天空中除太阳和月球外最亮的一颗星体; 天空中除太阳和月球外最亮的一颗星体; • 古代称之为太白星、启明星(清晨)、长庚星(傍晚); 古代称之为太白星、启明星(清晨)、长庚星(傍晚); )、长庚星 • 金星表面是一片不毛之地,有一层浓密的大气覆盖,具有腐蚀性,气 金星表面是一片不毛之地,有一层浓密的大气覆盖,具有腐蚀性, 压高出地球的气压100倍 有很强的硫酸雨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压高出地球的气压100倍,有很强的硫酸雨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很强,温度很高; 温室效应很强,温度很高; • 由于大气的保护作用,固体表面平坦,但有山地(主峰麦克斯韦山峰 由于大气的保护作用,固体表面平坦,但有山地( 高达12000M)、 1200KM的裂谷 )、有 的裂谷; 高达12000M)、有1200KM的裂谷; • 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300C; 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30 • 类地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类地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 自转周期243日,公转周期为225日; 自转周期243日 公转周期为225日 • 赤道半径为605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88倍。 赤道半径为605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英国音乐教师、天文学家用自制的望远镜发 1781年由英国音乐教师、 年由英国音乐教师 现的(威廉); 现的(威廉); • 肉眼在冲日看到;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字东向 肉眼在冲日看到;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西); • 表面围绕着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氢和氦。云层物质及 表面围绕着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氢和氦。 其状态不清楚;表面推测可能有很厚的冰层; 其状态不清楚;表面推测可能有很厚的冰层; • 到1997年发现天王星有卫星24颗,但都很规则; 1997年发现天王星有卫星 颗 但都很规则; 年发现天王星有卫星24 • 1986年发现天王星也有光环至少有10个,主要还是石 1986年发现天王星也有光环至少有 个 年发现天王星也有光环至少有10 尘埃颗粒和冰块组成;总宽度有7000KM。 头、尘埃颗粒和冰块组成;总宽度有7000KM。
水星


• 距离太阳最近,我国古称辰星; 距离太阳最近,我国古称辰星; • 表面没有水和大气,只有许多很深的陨石坑; 表面没有水和大气,只有许多很深的陨石坑; • 没有大气保护,表面温度变化范围很大(-2000C~+6000C), 没有大气保护,表面温度变化范围很大(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 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 • 自转周期58.6日,公转周期为88日; 自转周期58.6日 公转周期为88日 • 赤道半径为244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37倍。 赤道半径为244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37倍
海王星
海 王 星
• 肉眼观察不到,亮度较小; 肉眼观察不到,亮度较小; • 海王星是英国剑桥大学刚毕业的学生,1845年根据天体力 海王星是英国剑桥大学刚毕业的学生,1845年根据天体力 学理论推算出来,后用望远镜寻找而发现的; 学理论推算出来,后用望远镜寻找而发现的; • 有四季的变化;蓝绿色的圆球状天体; 有四季的变化;蓝绿色的圆球状天体; • 有浓密的大气(甲烷和氢),所以反射率较高;风暴多, 有浓密的大气(甲烷和氢),所以反射率较高;风暴多, ),所以反射率较高 大气层中有亮斑和黑斑,有类似木星的“大黑斑” 大气层中有亮斑和黑斑,有类似木星的“大黑斑”,其是 逆时针方向运动的气团; 逆时针方向运动的气团; • 1980年掩星观察时确认海王星有5道光环,有的残缺不全; 1980年掩星观察时确认海王星有 道光环,有的残缺不全; 年掩星观察时确认海王星有5 • 目前发现有11颗卫星; 目前发现有11颗卫星 颗卫星;
火星


• 南北极都有白色的极冠,已经证明主要是干冰和冰水;冬天 南北极都有白色的极冠,已经证明主要是干冰和冰水; 极冠增大,夏天消融; 极冠增大,夏天消融; • 大气稀薄,气压是地球的0.5%~0.8%;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大气稀薄,气压是地球的0.5%~0.8%;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其云层的主要成分为干冰。干燥,昼夜温差很大( 其云层的主要成分为干冰。干燥,昼夜温差很大(1000C); 无陆地生物—低温的影响; 无陆地生物—低温的影响; • 表面有氧化铁组成的棕红色的土壤层,其天空呈现橙红色; 表面有氧化铁组成的棕红色的土壤层,其天空呈现橙红色; • 温差很大,所以时常发生“尘暴”,席卷全球,;可以持续 温差很大,所以时常发生“尘暴” 席卷全球,;可以持续 ,; 数月之久; 数月之久; • 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公转周期为1.88年;有2颗卫星; 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 公转周期为1.88年 颗卫星; • 平均半径为3395KM,表面重力是地球重力的0.38倍; 平均半径为3395KM,表面重力是地球重力的0.38倍
木星


• 亮度仅次于金星; 亮度仅次于金星; • 有许多不同颜色的斑纹和平行与赤道的明暗相间的条带;皆 有许多不同颜色的斑纹和平行与赤道的明暗相间的条带; 为云带,有上千公里厚; 为云带,有上千公里厚; • 质量和体积是8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 质量和体积是8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 • 赤道是地球的11.2倍;自转速度最快(约为9小时55分); 赤道是地球的11.2倍 自转速度最快(约为9小时55分 • 表面是浓厚的大气,底下是液态的海洋; 表面是浓厚的大气,底下是液态的海洋; • 表面有一个低压气旋型的大红斑,组成物质为红磷,其存在 表面有一个低压气旋型的大红斑,组成物质为红磷, 有上百年;长为26000KM,宽约11000KM;1977年发现的 年发现的; 有上百年;长为26000KM,宽约11000KM;1977年发现的; • 木星大气的成分主要是H(占82%;氦占17%,其余是甲烷 木星大气的成分主要是H 82%;氦占17%, 和氨); 和氨); • 有光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组成;磁层影响有极光现象; 有光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组成;磁层影响有极光现象; • 到2003年发现有61颗卫星。 2003年发现有 颗卫星 年发现有61颗卫星。
土星


• 密度最小但可能有岩石固态核,质量仅次于木星而居于第二 密度最小但可能有岩石固态核, 位; • 有美丽的光环,与土星隔离。三环之间也相互隔离。其主要 有美丽的光环,与土星隔离。三环之间也相互隔离。 为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组成(1M~1KM) 为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组成(1M~1KM)而绕土星转 动; • 大气层下面无岩石表面,为液态表面;表面温度低(大气层下面无岩石表面,为液态表面;表面温度低( 1800C),气体物质都冻结成小晶体、形成云带、层层包围土 ),气体物质都冻结成小晶体 形成云带、 气体物质都冻结成小晶体、 并绕着土星在运动; 星,并绕着土星在运动; • 有平行于出倒的亮暗条纹,他是云带,主要成分是氢、甲烷 有平行于出倒的亮暗条纹,他是云带,主要成分是氢、 和氨; 和氨; • 到2003年发现土星有31颗卫星;1955年发现土卫六,已经证 2003年发现土星有 颗卫星 1955年发现土卫六 年发现土星有31颗卫星; 年发现土卫六, 明其上可能有低级的生命,因为表面有有机层。 明其上可能有低级的生命,因为表面有有机层。
地球


• 距离太阳1AU; 距离太阳1AU; • 有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氧气),密度适中。有层次,对 有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氧气),密度适中。有层次, ),密度适中 流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人类生活很重要; 流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人类生活很重要; • 表面五种物质共存,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转化与循环 表面五种物质共存, 活跃—这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基础条件; 活跃—这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基础条件; • 表面温度一般为平均值13~150C,适合生物生存; 表面温度一般为平均值13~15 适合生物生存; • 自转周期为1太阳日,公转周期为365.2422 日; 自转周期为1太阳日,公转周期为365.2422 • 平均半径为6371KM,表面重力加速度为9.8M/S2; 平均半径为6371KM,表面重力加速度为9.8M/S • 是太阳系目前发现惟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是太阳系目前发现惟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