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挖空填空练习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挖空练及易错提醒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答案版)

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
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在分裂以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1.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特别提醒: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如,植物中的形成层、分生区、生长点;人与动物中的受精卵、皮肤中的生发层。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四、下面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1. 据课本图6-3,把下列图填完整。
2.前期: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高中生物第一章和第二章本章小结挖空填空教材挖空练习

第一章走进细胞本章小结理解概念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细胞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如蛆遮、细胞质和核糖体等。
但是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又有差别。
3.细胞是多种多样的,总体上可以分为直接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在同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由于细胞结泡和电座的分化,细胞也呈现多样性。
多种多样的细胞都有共同的结构模式:有细胞膜、细胞质、遗饯物质集中存在的区域(细胞核或拟核),这说明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的统一性可以用细胞学说中“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观点来解释,这也是生物界的统二旌的基础。
4.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都以细胞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基于这一结论,人们认识到生物界也具有统二世这对于人们深入认识生物的结构、生理、发育以及遗传和进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5.从系统的视角看生命世界总典、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独避、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由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系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因此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物科学要研究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首先要研究细胞一发展素养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L阐明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进而认同生物界的多样性与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初步建立系统的观念,尝试以系统观认识生命世界。
2.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认同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3.重视观察与实诬,需要归纳和概括;科学的发现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要经历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中不断深化这些认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探究,审视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
黑体字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组胆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4.疝礴说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之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住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5.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高中生物第二章 本章小结教材挖空练习

本章小结理解概念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这四种的含最多。
这些元素都是无机自然界所具有的。
这些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包括水,等无机物, 、、蛋白质、等有机物。
2.水是细胞中良好的,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的形式存在。
一些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的重要组成成分,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糖类大致可以分为、二糖和等。
4.脂质通常包括、、等,它们有些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参与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5.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氧基酸。
20种左右的氨基酸在形成肽链时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的结构千差万别,这样就形成了结构和功能极其多样的蛋白质。
6.核酸包括和两大类,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虽然组成DNA的核苷酸只有4种,但在连成长链时, 极其多样,可以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7.多糖、蛋白质和核酸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为体组成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称为生物,生物大分子以为骨架。
发展素养8.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阐明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初步形成生命的观,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说明组成细胞的物质具有特殊性,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物所特有的,它们既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据此进一步阐明生命的物质观。
(3)说明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在细胞中的功能,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初步形成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并能运用这一观念分析相关的生物问题。
(4)关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膳为的同时,向他人宣传有关的营养保健知识。
本章小结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构成这些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CB. HC. OD. N2.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A.蔗糖B.核酸C.甘油D.脂肪酸3. 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挖空练及易错提醒专题01细胞的物质基础(答案版)

专题01细胞的物质基础走近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4.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5.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长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其中有多种蓝藻。
6.发菜也属于蓝藻。
7.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8.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9.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易错提醒1.辨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一定都是纤维素和果胶。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壳多糖。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
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4)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原核生物)。
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都是原核生物,但酵母菌和霉菌属于真核生物。
(5)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蓝藻(原核生物)。
除蓝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等)外,其余的带“藻”字的,如绿藻、红藻、褐藻、团藻、衣藻等都是真核生物。
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元素有些含量较多,如C、H、O、N、P、S、K、Ca、Mg等,称为大量元素。
有些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o等,称为微量元素。
2. 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4.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5. 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是。
6.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挖空(含答案)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后人修正的重要学说,它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其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发育而来,并由和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产生的。
2、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系统是指彼此间、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几部分,其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整体被称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形成的整体被称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更大的整体被称为。
5、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说细胞是的生命系统。
6、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把细胞分为细胞和细胞。
7、细菌属于(原核/真核)生物,它的细胞都有、、、,它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但有环状,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体内的元素在地壳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与非生物的。
生物与非生物、不同种生物之间元素含量的差异体现了。
2.生物体内的常见微量元素有(元素符号)。
3.一般来说细胞内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次之;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次之。
4.糖与作用,生成沉淀,使用该试剂必须现配现用。
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含有的物质,一般就记住双缩脲试剂检测出现反应。
蛋白质变性后(能/不能)双缩脲试剂反应。
双缩脲试剂A液与斐林试剂甲液(相同/不同),双缩脲试剂B液与斐林试剂乙液物质都是,浓度上后者更(低/高)。
5.苏丹III将脂肪染成色,苏丹IV将脂肪染成色,对花生子叶表面洗去残留染液时,使用(蒸馏水/50%酒精)。
蛋白质(属于/不属于)系统,(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
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水有两种形式,绝大部分呈游离态自由流动叫;少部分与其他物质结合,叫做。
高中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挖空概念挖空

一、必修二课本原文填空0011.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____________,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_。
2.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也叫自交。
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
3.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________。
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____。
然后,套上纸袋。
待雌蕊_______时,釆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5.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分离假设”: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____________。
6.孟德尔用___________实验验证了其“分离假设”是正确的。
7.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____________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存在,不相__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自由组合假设”:F1(YyRr)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
这样 F1 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4 种: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9. 孟德尔用__________实验验证了其“自由组合假设”是正确的。
10.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挖空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五章挖空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P78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P79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P80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P835.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却是另一种有机物--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
P886.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
P887.细胞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P898.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P899.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粉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或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P9210.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三个阶段中只有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水在线粒体基质(场所)中生成,[H]在第一、二阶段生成。
P9411.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无论是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转化成乳酸,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段阶释放出少量能量,生产少量ATP。
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P9412.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P9713.绿叶中色素提取时,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的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分离色素时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P9814.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P9915.光合作用第二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暗反应阶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经典填空(原卷版+答案解析)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经典填空(3)样品稀释操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的菌落一定是分解尿素的细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发酵过程进行____才能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发酵工业中发酵罐的大小取决于______。
在密封的罐体上安装各种阀门、管道、传感器、仪表等,以监控发酵过程的____供给、氧气、温度、____等变化。
17.发酵工业所使用的菌种与在实验室中培养的某种目标微生物不同,要满足以下5个条件:第一,应选择______,使菌种的发酵产物中,需要的产物多,不需要的产物少。
第二,______来源充足且廉价,被______的效率高。
第三,菌种发酵产物易于_______。
第四,_______对环境没有明显或潜在的危害第五,菌种的______和______ 稳定。
18.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包括:(1)生产传统的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2)生产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如通过_________发酵制得的柠檬酸,由____________发酵生产味精。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添加剂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酶制剂,如α淀粉酶、β淀粉酶、果胶酶、氨基肽酶、脂肪酶等。
酶制剂应用:食品的直接生产、改进生产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改善产品的品质和口味、延长食品储存期和提高产品产量等。
酶制剂来源:少数由_______生产,绝大多数通过________生产。
19.在其他方面的应用(1)解决___________与__________问题:随着对纤维素水解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纤维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已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问题探讨:病毒(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通常病毒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有些病毒还含有囊膜。
Eg.:HIV含有囊膜。
(3)每种病毒只含有_____(“1”或“2”)种核酸。
Eg.:T2噬菌体含有______,HIV含有_____ _。
(4)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宿主细胞)才能生活。
病毒具有一定的宿主专一性。
Eg.:T2噬菌体寄生在_____________体内,HIV主要寄生在人体___________细胞内。
1.1.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是因为:(1)单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Eg.: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Eg.: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Eg.: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3)病毒只有在_________中才能表现生命特征。
1.1.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典型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通常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一结构层次是上一结构层次作为元素构成的系统,并同时具有上一结构层次所不具有的特性(组成、结构和功能)。
(2)________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___________ __是现已知最大的生命系统。
说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3)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缺乏_________层次。
(4)单细胞生物具有两个结构层次:_________层次和__________层次。
特别说明:人教教材把病毒视作生物,但不具有生命(特征),只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视作是生命。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1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Ⅰ.取镜、安放、对光:①一手托住镜座,一手握住镜座。
②将显微镜放置于距离桌子边缘一巴掌左右的位置。
③转动镜头转换器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将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眼睛注视目镜的同时调节反光镜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
Ⅱ.低倍镜观察:①升高镜筒,然后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尽量将观察对象置于通光孔的中央,并用玻片夹固定。
当物镜下降至距离装片约一指的距离(约2cm)时,用眼睛注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地降低镜筒。
视野中感觉看到东西时,用更慢的速度降低镜筒。
如果镜筒降至最低时仍未看到物象,再升高镜筒重复上述操作。
②看到物象后,可以换用细准焦螺旋缓慢地升降镜筒,使物象清晰。
③根据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将观察对象移至______________。
Ⅲ.高倍镜观察:①__________转动镜头转换器至高倍物镜。
②调节且仅允许调节____________螺旋使物象清晰(_____ ____使用粗准焦螺旋)。
③高倍物镜下,视野会变____ ___,可以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增大亮度。
但有时视野偏暗可以增大对比度,更有利于区分观察对象。
(2)多种多样的细胞低等植物细胞(水绵属于绿藻)、高等植物细胞(叶保卫细胞)、动物细胞(蛙皮肤上皮细胞或鱼红细胞)、真菌细胞(酵母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单细胞真核生物),上述细胞均能观察到细胞核。
高倍镜下也能看到伊红美蓝染色后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没有细胞核。
1.2.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1)根据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可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说明:真核生物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细胞)。
原核生物对应细菌界,支原体、衣原体等都属于细菌界。
蓝藻门属于细菌界,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蓝藻类生物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除蓝藻(蓝细菌)以外的其它藻类都是真核生物。
藻类爆发可导致水华(淡水)或赤潮(海水)。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_ 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但有一个______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_________。
说明:原核生物除了拟核区的DNA还可能含有质粒(DNA)。
原核细胞缺乏膜包被的细胞器,但都含有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原核生物通常具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与植物的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不同。
(4)原核细胞具有和真核细胞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场所(细胞核或拟核)等,也都使用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_。
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这说明了细胞的__________。
1.2.3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_,魏尔肖等人发展了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1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问题探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这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这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2.1.1组成细胞的元素(1)细胞中的元素按照含量多少可以划分为___ 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
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说明:每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具有其他元素难以替代的作用。
(2)_________________是基本元素。
_____是最基本的元素。
说明:无论细胞干重/鲜重,C、H、O、N 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这四种元素同时参与构成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
在细胞干重中,C含量极高,且C在构成生物大分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可以划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前者包括水和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并不是所有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都一样。
通常,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2.1.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1)_________加入淀粉样液中会出现_____色。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通常使用________ _________。
该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由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体积混合所得,不能久置,需要______________。
使用斐林试剂进行还原糖检测时需要_________加热,最终会出现________色沉淀。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通常使用_____ ______________,该试剂使用时需要先加_____________ __(使蛋白质变性暴露肽键并提供碱性环境),再加__ ______________。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后呈现____ _色。
注意: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中CuSO4浓度不同(不要求记住具体浓度)。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如果选择花生子叶切片进行观察,需要使用____________。
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以用苏丹Ⅲ(Ⅳ)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 _)色;且子叶切片染色后需要用______________洗去浮色后才能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也可以选择花生组织样液进脂肪检测,不需要用到显微镜。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2.1氨基酸及其种类(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根据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可以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共同点:一个_______ ____(-NH2)和一个___________(-COOH)连接在_ 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α-氨基酸)。
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不同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蛋白质及其多样性(1)____________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_____连接形成多肽:Ⅰ.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_______(写反应式,氨基酸用结构简式写,标注肽键):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多肽:①多肽通常呈链状,也称多肽链。
②每条多肽链至少含有_____个游离氨基和_____个游离羧基。
③一条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数目- 肽键数目=______。
(3)一条或多条多肽链折叠、盘曲形成蛋白质,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