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基础知识填空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基础知识填空

课本基础知识填空惠州七中许秋容《必修一》1.__________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和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3.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9种)等称为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等被称为微量元素,____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4. _____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

5. _______是主要的能源物质;_______是直接能源物质,_______是主要储能物质;除葡萄糖外,常见的单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脱氧核糖;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常见的二糖有_______、_______和乳糖;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_______是最常见的多糖,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6.与糖类相似,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__,有些含有P和N;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比糖类少,而氢的含量则_______;常见的脂质有_______、_______和固醇等,固醇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D等。

7.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_______;组成多糖的单体是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填空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填空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填空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填空版)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 XXX 和 XXX。

2.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自主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从而阐明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细胞学说使得生物学的研究由器官水平进入细胞水平。

4、细胞学说建立历程:①比利时的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组织水平的结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②XXX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等。

③德国的XXX修正细胞学说,总结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5、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可信的。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

2、植物没有器官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做细胞层次,又可做个体层次。

3、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病毒、蛋白质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4、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5、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种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6、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三、病毒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微生物,无法自主繁殖,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可以根据其大小和本质区别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较小,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较大,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课本知识再回首——分子与细胞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病毒/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2.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步骤:①转动使视野明亮。

②在下观察清楚后,。

③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④观察并用调焦。

3.根据,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

4.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如、、等。

5.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广泛的各种细菌外,还有蓝藻(也称)。

现象的出现就与蓝藻大量繁殖有关。

蓝藻包括、、、等。

其中发菜的细胞群体呈色。

6.蓝藻细胞内含有色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同化类型)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的(同化类型)生物。

7.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他们通过对的研究而揭示了。

要点如下: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8.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9.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如等,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如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占人体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干重最多的是。

10.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的形式存在。

1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并且都有。

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如上的R基是—H,上的R基是—CH3。

12.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种。

有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种),必须从直接获取,这些氨基酸叫做。

另外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做。

13.盐析(会/不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吃熟鸡蛋容易消化的原因是。

14.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

1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蛋白质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6.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中。

、内也含有少量DNA。

RNA主要分布在中。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精编必修1(填空)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精编必修1(填空)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精编制作:哈六中生物教研组上传:☭赤色黎明010☭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生态系统→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核生物,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和,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和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②微量无素:、、、、、③主要元素:、、、、、④基本元素: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或被苏丹IV染成);淀粉(多糖)遇碘变;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结构通式为,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数=数—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千变万化,多肽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 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 ,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 ,简称 ;一类是 ,简称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它们可以是单细胞生物,也可以是多细胞生物的组成部分。

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所有生命活动,而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甚至病毒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结构和分子。

植物没有器官和组织的区分,单细胞生物既可做亚细胞结构,又可做个体。

而病毒、蛋白质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需要以下步骤: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然后将物象移至所需位置。

接着,转动镜头,换上高倍镜。

调节光源和光亮度,使视野亮度适宜。

最后,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高倍镜和低倍镜的比较,物镜和目镜的特点,以及放大倍数的计算。

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有无核膜和核仁。

原核细胞较小,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主要成分是DNA。

而真核细胞较大,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而真菌细胞的细胞壁由几丁质构成,动物细胞则无细胞壁。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有拟核,有核膜、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同时含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四、细胞学说细胞学说是细胞研究的基础,它是由XXX和XXX在19世纪提出的。

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生命体系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可以自我复制,也可以合并形成新的细胞。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所有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完成的。

细胞是有机体,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高一生物上册知识归纳要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生物圈中有些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们必须依赖细胞才能生存。

细胞是专营细胞内生活的小型结构,结构简单,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3.植物没有个体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生物群落层次。

4.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5.种群是在一定区域内个体的总和,例如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6.群落是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如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仅仅是鱼)。

7.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它们周围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中央,转动镜头,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

2.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高倍镜和低倍镜的不同,物镜和目镜的特点,以及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3.细胞根据细胞核的结构,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较小,没有核膜、核仁和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中在称为拟核的区域内,没有内膜系统,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真核细胞较大,有核膜、核仁和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例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例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6.细菌和病毒的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可以自主繁殖;病毒不是细胞,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7.根据核酸种类的不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分别属于RNA病毒、DNA病毒和噬菌体。

(完整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填空及答案

(完整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填空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2、生物(、、多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4、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5、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6、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如。

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等。

7、细胞学说揭示和生物体结构。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如等,称为大量元素。

2、组成细胞的元素中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3、糖类中的还原糖(如),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或被苏丹Ⅳ染成)。

淀粉遇碘变蓝色。

蛋白质与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4、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6、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的不同7、氨基酸分子结合的方式是,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肽键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9、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0、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中,RNA主要分布在中11、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2、一个核苷酸是由组成。

13、是主要的能源物质14、糖类可分为单糖(果糖、)、二糖()、多糖()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16、组成多糖的单体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组成的单体是核苷酸。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

17、在细胞中含量最多,细胞中最多的有机物是1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

1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的形式存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主要由组成2、细胞膜的功能:3、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95%来自线粒体5、叶绿体是细胞的“”和“”6、细胞器膜和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7、细胞核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默写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细胞膜和称为原生质层,质壁分离是指和的分离。

高中生物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版

高中生物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版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①大量无素:②微量元素:: )③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元素)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元素)-10%)(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 )、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的比较:6.糖相关概念:二糖水解为两分子单糖: 水解为 和 。

水解为 和 。

水解为 和 。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水解为 可溶性还原性糖: 等 7①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含量最多的 。

②组成元素:主要由 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 等 ③相对分子质量:几千~100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④基本单位: ,大约有 种。

⑤氨基酸结构通式:⑥氨基酸结构特点:都含有一个 和一个 与相连,而且这个碳原子还分别与一个氢原子、一个可变的R 基相连接。

将氨基酸区别为不同的种类的依据是 。

⑦形成过程:R 1 COOH NH 2 C R 2 COOHH 2N C + R 1CO NH 2 C R 2 COOH HN C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二肽:,只含有一个肽键。

H2O来自。

★肽键数==-。

★若为环状肽:肽键数 =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8×。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②作用:如酶;③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作用:如抗体;⑤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胰岛素是,口服会被消化酶水解而失去疗效。

:元素组成:。

功能:是细胞内的物质,控制。

①核酸的种类:(DNA)和(RNA)一分子②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一分子(DNA中为脱氧核糖、RNA中为核糖)一分子③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种),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①大量无素:②微量元素:③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中含量最多元素为;中含最最多元素为。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元素)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元素)2.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60%-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7%-10%)34(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 )、甲状腺激素()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的比较:6二糖水解为两分子单糖: 水解为 和 。

水解为 和 。

水解为 和 。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水解为 可溶性还原性糖: 等 78蛋白质(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①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含量最多的 。

②组成元素:主要由 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 等 ③相对分子质量:几千~100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 ④基本单位: ,大约有 种。

⑤氨基酸结构通式:⑥氨基酸结构特点:都含有一个 和一个 与 相连,而且这个碳原子还分别与一个氢原子、一个可变的R 基相连接。

将氨基酸区别为不同的种类的依据是 。

⑦形成过程:R 1R 2 R 1R 2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二肽:由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H2O来自,来自。

★肽键数==-。

★若为环状肽:肽键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8×。

决定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如肌动蛋白;②作用:如酶;③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作用:如抗体;⑤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胰岛素是,口服会被消化酶水解而失去疗效。

9核酸:元素组成:。

功能:是细胞内的物质,控制。

①核酸的种类:(DNA)和(RNA)DNA中为脱氧核糖、RNA中为核糖)③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RNA的核苷酸叫做(种)。

④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T)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U)⑤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中(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中。

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大型环状DNA)和(小型环状DNA),RNA分布在中。

⑥比较问题:真核生物(如小麦)体内的核酸有种,碱基种,核苷酸种,组成真核生物(如小麦)遗传物质的碱基种,核苷酸种。

病毒(如噬菌体)体内的核酸有种,碱基种,核苷酸种,组成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种,核苷酸种;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体内的核酸有种,碱基种,核苷酸种,组成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种,核苷酸种。

10. 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的建立: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提出:一切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它揭示了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没有细胞结构,它主要由和组成。

34.具有细胞壁的细胞有: 真 菌原核细胞(其成分:肽聚糖 ,可用CaCl 2增大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 植物细胞(其成分: ,形成与 有关;维持植物细胞的 正常形态 ,具有 和 作用。

5.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 → 低倍物镜观察 → 移到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倍数小,细胞多;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放大倍数大,细胞少。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③高倍物镜观察: a .移动装片,在 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b .转动 ,移走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c .调节 ,使视野亮度适宜。

d .缓缓调节 螺旋,使物像 。

6① :构成细胞膜的 基本支架 。

②蛋白质分子: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 两侧 ,或 嵌插 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 贯穿 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③糖蛋白:细胞膜与膜上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

糖蛋白作用:与细胞内外的 有密切关系。

(即识别功能)7:(1)原因: 。

(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吐、胞吞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细胞的长大等(3)影响因素:温度(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4)实例:①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②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③白细胞吞噬细菌④胞吐、胞吞⑤受精时细胞的融合⑥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⑦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8: (与载体蛋白有关) ★ 细胞膜的功能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细胞的功能由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9.细胞膜的功能⑴ 将细胞与 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⑵ 控制物质、 。

神经递质 、 激素 ⑶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0.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是 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说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细胞器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11. : 、 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组成生物膜系统,这些膜的化学成分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

生物膜的功能:① 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还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起重要的作用。

②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为酶提供了附着的位点;③生物膜把各个细胞器分割开,使得各种生化反应互不干扰。

12.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和一部分激素(如)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脱水缩合,合成肽链)→内质网(折叠、组装等)→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分类、包装,)→细胞膜(胞吐作用)→细胞外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说明了生物膜之间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

13.细胞核功能:库,是和14.细胞核的结构:①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②染色质:呈极细丝状,由组成,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染色质染色体(物质在细胞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解螺旋③核仁:与某种有关。

(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核仁较大)。

④核孔:保证核内外(如蛋白质(酶)和RNA)可进行交换。

注意: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小分子物质物质通过进行交换。

15.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注意:(1)、在小分子、离子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中,只要消耗能量一定为,即使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当然一般情况下主动运输应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只要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定是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的需要,主动的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①;②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①蛋白——(不同生物DNA不同→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②能量——线粒体(受浓度、温度等影响)16.胞吞作用: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胞吐作用: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排除细胞利用细胞膜的。

三、细胞的代谢1.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少数是合成原料合成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来源一般来说,都能产生酶作用场所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作用酶只起作用作用原理降低2(1)、酶具有高效性: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更显著。

(2)、酶具有特异性(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①②③④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酶的浓度一定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的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温度恢复,酶活性。

(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左右,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左右)4.ATP ——中文名称:①元素组成:ATP 由五种元素组成②结构简式:;其中 A 代表(由和结合而成),P代表磷酸基团(3个);~ 代表(个),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此化学键中。

③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来源④ATP,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TP的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反应式:;⑤合成ATP时,反应式:,所需能量来源,动物,植物和。

5.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

而能产生ATP 的生理作用则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前者产生的ATP只能用于,而后者产生的ATP则可用于除上述所说的的生理作用以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思考:根尖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叶肉细胞在光下能产生ATP的结构:,在黑暗条件下能产生ATP的结构:。

6.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①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②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 ;③1779年,荷兰科学家扬·英根豪斯认为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O 2; ④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能 ⑤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从叶绿体放出氧的实验; ⑥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 和 采用 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的实验。

⑦1948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发现,CO 2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7.光合作用的过程8.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 等②农业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延长 时间、增加 强度、增加 的浓度,适当提高 等。

9.有氧呼吸过程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进行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所需条件 光、色素、酶多种酶、[H]、ATP物质变化 :H 2O 酶 [H]+02 :ADP+Pi+能量 酶 ATP:CO 2+C 5 酶 2C 3:2C 3 酶 (CH 2O )+C 5ATP 、[H]能量转换 光能→ATP 中的化学能ATP 中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

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1 葡萄糖______能量______能量______能量①② ③A B C D E F ① ② ③ ④10.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比较①②③④12、应用①农业生产中疏松土壤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增强根系,促进根系对的吸收;②粮食储藏时,低温、、,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期限。

③果蔬储藏时,低温、低氧(充氮气)、保持,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期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