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远程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电网远程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网远程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网远程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网远程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监测、故障诊断与预测、设备管理与数据分析等功能,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运维管理手段。

一、系统架构与功能电网远程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管理与控制。

1.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安装在电网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温度、电压、电流、功率等重要参数,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设备将数据传输给系统后台。

2. 数据传输:系统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4G、NB-IoT)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与共享。

3. 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云平台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故障预测与诊断。

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识别设备的故障特征,提前预测设备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修复方案。

4. 管理与控制:系统通过远程监测与控制中心,将采集到的数据和故障诊断结果展示给运维人员,并提供远程控制手段,使得运维人员可以远程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

二、关键技术与实现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是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

针对不同的设备类型和工作条件,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电压电流传感器等,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通信技术:系统的数据传输部分,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如4G通信、NB-IoT通信等。

通信技术的选择需考虑到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3. 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算法,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解决传统电力运维中的问题。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预测和诊断,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设备故障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4. 远程监测与控制技术:远程监测与控制中心是系统的核心模块,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与维护管理。

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的研制

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的研制

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的研制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上升,电力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人工抄表计量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电力行业发展的步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对电能计量进行远程监测已经成为了主流发展的方向。

文章通过对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进行研究来对其功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能计量;在线监测;远程校准1 电力计量与电力计量装置介绍1.1电力计量。

电能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启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其中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公共事业等同时电能的使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涉及到了电力生产、供电部门供电以及用户用三个部分而且电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启可以瞬间生产、瞬间消失,所以在这种商品交易过程中需要有一种科学的计量方法来进行电力计量完成电力计量的过程就称之为电力计量。

1.2电力计量装置。

在电力计量过程中需要借助一种电力计量器件,比较有代表性的电力计量装置就是电能表电能表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启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感应式电力计量装置,电能表有很多优点其中包括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价格便宜,同时还可以进行批量生产电能表的使用比较广泛而且电能表在不断地更新换代经历了交流感应式电能表、全电子电能表、电式电度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计量的需求还生产过预付费电能表、具有远程操表功能的电能表、分时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以及智能电能表等。

1.3电力计量装置管理技术在电力计量装置管理过程中肩很多可以采用的管理技术,比如说远程操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远程操表技术是通过特定的通讯手段和特定的通信介质来实现的并且远程操表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两种并且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很多新的通信技术已经应用到远程操表过程中例如蓝牙技术、以太网技术等;虚拟仪器技术的功能很强大启有效地结合了计算机硬件资源、仪器硬件、通信软件以及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等功能而且虚拟仪器技术有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它融合了各种资源使其数据处理能力和储存能力大大增强;它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而且做到了界面友好;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而且做到了界面友好;它展现出了强大的互联能力可以实现测量、控制过程的自动化。

电能表远程可视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能表远程可视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能表远程可视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现代工业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电能表作为电力质量监测的基础重要设备,其作用和重要性更加突出。

然而,传统的电能表采用人工读数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存在数据误读、漏读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电能表的数据检测和数据传输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电能表的监测相结合,实现电能表的远程可视化监测,可以实现数据的及时记录、监测和传输,大大提高了电能表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与实现两方面对电能表远程可视化监测系统进行详细阐述。

一、系统设计1. 总体设计电能表远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三部分:电能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

其中,电能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均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2. 数据采集模块电能表数据采集模块使用单片机进行采集和预处理,采用AD转换器将电能表的变化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串口通信将数字信号传输到数据传输模块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使用WLAN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将预处理后的电能表数据通过WiFi信号传输到云服务器,对电能表的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

云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电能表的运行状态,需要时返回数据并进行维护。

4. 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使用手机APP实现,用户可以通过APP查看电能表的运行状态,包括功率、电流、电压等数据,还可以远程进行控制操作,比如打开或关闭电器设备。

二、系统实现在系统实现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了Raspberry Pi和Arduino两种嵌入式系统进行搭建。

Arduino负责电能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Raspberry Pi作为云服务器,用来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

1. Arduino电能表数据采集我们使用Arduino开发板和ESP8266-01 WiFi模块搭建了一套电能表数据采集系统。

此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能够持续准确地采集电能表的运行状态。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系统设计1.系统功能设计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远程校验和监测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远程校验功能主要包括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远程校准,校准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生成;监测功能主要包括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即时报警和故障诊断。

2.系统架构设计前端采集层负责采集电能计量装置的数据,包括电能计量数据、校准数据和状态数据等。

采集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然后传输到中间传输层。

中间传输层负责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压缩、数据加密和数据传输等。

数据传输可以选择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传输的数据经过处理后传输到后端应用层。

后端应用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校准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等。

根据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告警信息,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3.系统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电能计量装置的数据,包括电能计量数据、校准数据和状态数据等。

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后传输到下一层。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包括数据压缩、数据加密和数据传输等。

传输的数据经过处理后传输到下一层。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对校准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校准报告;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有异常情况;对故障数据进行诊断,确定故障原因。

报告生成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告警信息,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二、系统实现1.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或数据采集设备等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和设备。

数据传输可以选择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无线传输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进行。

2.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通过编程实现,根据不同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

对校准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校准结果的生成;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数据比对和异常检测等方法判断是否有异常情况。

智能电能计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能计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能计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能源的稀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电能计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管理环节。

为了实现对电能的准确计量和监控,智能电能计量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智能电能计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电能计量的要求。

一、设计需求智能电能计量监控系统的设计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准确计量:系统需要能够准确测量电能的使用情况,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记录。

2. 数据传输:系统需要能够将实时监控和记录的数据传输到主控台或服务器,以便用户能够随时查看和分析数据。

3. 远程监控:除了实时数据传输,系统还应具备远程监控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对电能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4. 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需要能够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以便用户能够对电能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制定节能方案。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的需求,智能电能计量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 电能计量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电能计量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需要实时监控电流、电压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其他部分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准确计量,电能计量模块需要选择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并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便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2. 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电能计量模块获取的数据传输到主控台或服务器。

传输方式可选用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如RS485通信、以太网、WiFi等。

数据传输模块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3. 远程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远程监控模块负责将实时监控和记录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给用户的手机或电脑。

手机上可以安装相应的APP,用户可以通过APP查看电能使用情况并进行控制。

电脑上可以通过网页登录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远程监控模块需要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

电能计量论文:远程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电能计量论文:远程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电能计量论文:远程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设计【摘要】本文具体论述了远程电能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就系统构成、采样方法、通信方案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远程抄表;采样方法;通信方案0.前言远程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设计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采用电子测量、计算机测控技术、数据通信等技术,使电能测量系统真正具有经济、实用、通信经济灵活多样、智能化的特点。

不仅能对多点、无人看管的电度表进行检测,并能将各点的一信息传送给计算机,并进行集中管理,因此远程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提高了电能计量部门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本文特就远程电能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述。

1.系统构成远程抄表系统一般由电能表、数据采集器、数据集中器、数据传输通道、计算机管理系统五部分构成,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集散控制系统,它具有树型网络结构,通过网络还可以和供电局的营业收费系统相连实现测量、管理、收费一体化。

在电力系统远程集中抄表系统中,客户端安装电能表,经过采集器,通过一定的通信信道,将数据集中收集到远方的数据集中器。

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数据集中器传送的数据,进行电费统计、营业管理。

工作过程如下:⑴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在营业计费系统设定的抄表时刻,将抄收命令下发给数据集中器。

⑵数据集中器接收采集命令,通过一定的通信信道,将命令转发给相应的采集终端。

⑶采集终端根据命令向客户的电表发送数据采集命令,将客户电能表的电量信息采集到采集终端中,根据规约将数据打包后传回数据集中器。

⑷集中器将数据包反馈回主站计算机。

2.采样方法测量管理模块测量是对电压和电流实时采样,将采样得到的电压和电流相乘,计算出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

电能是功率的积分,功率p(t)=u(t)×i(t),所以测量电能的基本方法是将电压电流相乘,然后在时间上再累加(即积分)起来。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前端数据来源于变电站的高压信号。

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能表也得到了许多创新和改进。

远程抄表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能抄表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介绍了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实现方法,并对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引言:电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电能表作为计量电能的工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电能抄表方式存在着许多不便之处,如需要人工上门抄表、存在数据误差等。

为了提高抄表的效率和准确性,远程抄表系统应运而生,成为了电能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设计原理和功能特点远程抄表系统主要由电能表、通信模块、数据中心以及用户终端组成。

电能表通过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将电能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数据中心。

用户终端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端等方式实时查看电能数据以及电费情况。

此外,远程抄表系统还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 自动化抄表:远程抄表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抄表过程,不再需要人工上门抄表,大大提高了抄表的效率;2. 准确性高:数据采集模块能够精确地采集电能数据,消除了传统抄表中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3. 实时监测: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实时查询电能使用情况,了解电能消耗情况,方便合理规划能源使用;4. 费用统计:远程抄表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每月的电费情况,并生成详细的费用统计报表,方便用户查看和管理。

二、实现方法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的实现主要使用了以下技术:1. 通信技术:系统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4G、NB-IoT等)或有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RS-485等)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地理位置、通信费用等因素;2. 数据采集技术:系统采用数据采集模块将电能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

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实时读取电能表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给通信模块;3. 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数据中心需要具备足够的存储和处理能力,能够接收、存储和分析大量的电能数据。

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造成的安全事故 。 随着 经 济社会 不 断发展 , 电量 日益 增大 , 会对 供 电的可靠 性 和 电能质 用 社
2系统 原 理 电能计量 装置远 程 校验监 测系 统主 要 由3 部分构 成 : 大 电能 计量装 置现 场 监 测 设 备、通 讯网络 和 后 台管 理 中心 。系统 通 过其 现场 监 测 设备 实现 对 现 场 各个 接入 的 电能 计量 点 的校验 信 号采 集 、分析 处理 、存 储及 通讯 等, 电 对 能 计 量装 簧 的 误差 实 时 检测 、实 时计 算 , 下 图 1所 示 。 如
1远 程校 验 监测 的 意 义 电能计 量是 电力部 门经济 工作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准确可 靠 的计量是 生产 组 织 、电力 营销 和领 导决策 的重 要 依据 。 目前, 各个 电力公 司 对现 场运 行计 量 装 置的技 术管 理手 段主 要是投 运 前检 定 、投运 后根 据用 户类 别定 期校 验 。按 照 D/4820 《 L T 4 0 0 电能 计量装 置技 术 管理 规程 》 的要求 , 类 电 能表至 少每 I 3 月现场 检验 一 次, 类 电能表 至 少每 6 月现 场检 验 一次, H 类 电能表至 个 ¨ 个 I 少每 年现 场检 验 ‘ : 次 二次压 降每 两年 检 验 ‘ 等等 。这 样就 造 成对 计量 装 次 置 的检测 周 期 欧, 检测 手段 落后 , 作任 务重 , 工 时实性 不够 以及重 复投 资等 问 题 。当需 要现 场 校验 电流 、 电压 互 感 器误 差 时, 要停 电操作 , 还 同时 所 需携 带设备笨 重, 接线 复杂, 作量 大等 等, 且还具 有检 定人 员出现操 作错 误时 易 并
2 1 电能表 现场 校验
量 提 出 l 高 的要求 , 『 更 要保证 电 网的 期安 全稳 定运 行, 必须 加强 统 ‘ 能 电 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目前,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正在步入商业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供电和用电等环节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由于电能量具有不可存储的特点,电能计量成为贸易结算的唯一依据,准确、可靠的电能量值测量是贸易结算、经营管理和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了适应电力供应的新形势,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规范和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势在必行[1]。

电能计量是电力部门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久发展。

因此,为顺应电力企业发展和管理方面的需要,特别是为顺应我国无人值守变电站快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我们研制开发了电能计量装置远程自动检测系统。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网、省及地(市)、县各级供电企业和发电企业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以下简称厂站端),实现对厂站端CT、PT二次计量回路中电能计量装置的远程自动在线检测,以及其它电网运行参数的实时采集和远程传送。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陈卓娅1,秦楠2,赵富海3,潘辉1,冯雷3(1.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郑州450052;2.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450052;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郑州450015)摘要: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测试在电力企业计量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该在线检测系统进行远程检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描述了系统实现远程在线检测的原理,详细论述了一个分站装置对多路被检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多路选一”检测等关键技术部分的设计方法。

最后根据用户实际应用效果和产品鉴定情况,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具有很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检测;多路选一切换选择;CT、PT二次计量回路;远程通信中图分类号:TM9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390(2008)06-0027-04CHENZhuo-ya1,QINNan2,ZHAOFu-hai3,PANHui1,FENGLei3(1.Henan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Zhengzhou450052,China.2.HenanElectricPowerCorporation,Zhengzhou450052,China.3.The27thResearchInstituteofCETC,Zhengzhou450015,China.)Abstract:Theimportanceoffieldtestforpowermeteringdeviceinpowermeteringmanage-mentofanelectricpowersupplyenterprise,aswellasthenecessityandpracticalsignifi-canceofthissystemforremotedetectionispresentedinthispaper.Theoperatingprincipleforremoteautomaticdetectionisintroduced.Designapproachesofsomekeytechnologiessuchas“multi-to-1”detectionofonesub-stationdeviceforthedetectedmulti-channelpowermeteringdevicearediscussedindetail.Finally,withtheusers’actualapplicationeffectandtheexpertisereport,ithasshownthatthesystemoperatessteadily,reliably,andthemea-surementdataareaccurate,realandeffective.Thissystemhasgreatvaluetoexpandanduse,andwillhaveabrightfuture.Keywords:powermeteringdevice,remotedetection,multi-to-1switching,CT/PTsecondarymeteringloop,telecommunicationDesignofremoteon-linedetectingsystemforpowermeteringdevice27--1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功能1.1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1)标准电能表:精度等级优于0.05级。

本部分主要完成以下功能:(a)实时在线检测每只运行中的三相电能表误差;(b)查找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种类;(c)实时在线测量CT、PT二次计量回路中的其它电参数;(d)带有多种通信接口。

(2)转换单元:包括电流切换模块、电压切换模块、电能脉冲切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该部分主要完成信号的多路选一控制选择功能,然后将某一组被选中的检测信号向标准表单元进行传送。

(3)监控单元:包括一台嵌入式工控机及应用软件。

主要通过其自身带有的多通信接口实现与标准表部分的数据传输、存储及其与主站系统的远程通信。

(4)远程通信:可以是GSM/GPRS无线信道,也可以是光纤信道或PSTN信道。

该部分是联通分站装置和主站系统而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和媒介。

(5)主站微机系统:主要由一台带有远程通信接口的高性能微机和一套远程检测应用软件等部分组成。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a)数据处理、浏览及查询对抄收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可浏览查看,并按电力部门标准格式打印输出。

(b)误差统计及分析分别对每只电能表的误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误差曲线图并显示。

1.2系统工作原理框图系统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系统工作原理框图来看,系统显示的基本配置为:多路转换器完成m路(m=1,2・・・)三相电流、n路(n=1,2・・・)三相电压、m路电能脉冲的“多路选一”切换。

将现场接入的电流、电压和脉冲信号进行分组,我们定义为:在m个CT回路中,每个回路的两进两出电流,即Iami入和Iamo出、Icmi入和Icmo出,称为一路电流;按照n个电压等级的不同,某一等级的三相三线制电压Uan、Ubn、Ucn,称为一路电压;在m只三相电能中,某一只三相电能表发出的电能脉冲Mm(m=1,2・・・)称为一路脉冲;把同时选中的某1路电压、1路电流和1路脉冲称为1组信号。

由控制板从m组信号中切换出一组信号进入标准电能表,再由标准电能表测量出被测电能表的运行误差和电能计量装置的其它电参数[2]。

最后将测量结果通过远程通信通道送往主站计算机,再由主站计算机进行处理、运算,完成系统各种功能。

2系统远程检测方案设计本系统在地域和功能上分为主站、分站两部分。

两部分通过远程通信信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构成一系统整体。

2.1电能表检测原理设计运行于发电厂、变电站的电能表多为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本设计将上述三相电能表作为被测表,分站检测装置(含标准电能表单元)作为三相电能表的检测标准设备。

分站检测装置对三相电能表进行检测时,采用精度高、可靠性好的电能比较法。

此法对检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和无功电能表计量误差都适用[3]。

在被检电能表转N转后,分站检测装置中的工控机单元可从标准表单元的RS232通信口中读出实测电能值。

由于每次检测中标准表仅发出一次电能值(电能表转N转后)[4],所以工控机将把整个检测过程中实时检测电能值的出现与否可作为一次检测结束的标志。

2.2多路切换原理设计本系统是用一台标准的分站检测装置分别同多个被检测的电能表实现比对,得出每个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因此就需要设计出“多路选一”切换控制电路,多路三相电能表的电压、电流输出信号经“多路选一”[5]后向分站检测装置标准表单元传送。

为了满足有关规程中“在电压切换时保证各回路间电压不短路,在电流切换时保证各电流回路不开路”的安全要求,本设计着重对安全性设计进行了论证和考虑,并设计出相应保护电路以确保该项指标的实现。

(1)电流切换原理设计为了确保电流切换时不开路,将每只三相三线电能表的电流信号都接入一组电流互感器,此组电流互感器中每一只互感器的二次侧经电阻钳位后作为标28--准表的电流信号输入,且确保它即使开路也是安全的,因为此时向标准表输入的信号为低幅值(小于8V)的电压信号,所以可不用继电器,而用模拟电子开关切换即可满足要求[6],于是该系统的体积得以减小,可靠性得以提高。

电流切换原理如图2所示。

(2)电压切换原理设计由于现场安装的三相电能表通过电压互感器接入不同的二次回路中,而且又因各回路的电压相别不同,所以各电压回路间是严禁短路的。

因此,分站装置对各路三相电能表及其所在的二次计量回路进行电压切换时,必须准确无误地切换至所选三相电能表的相应电压回路。

一般情况下,电压回路电流很小(小于1A),选用切换继电器时其触点电流大于1A就足以满足要求。

设计时应将继电器连接设计为一种互锁方式,即任何一个或几个继电器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误动作时,也不会使不同电压回路间短路,这样就确保了电压回路的安全切换。

此外,由于电压回路为工频交流电,电压峰值可达300V左右,所以在峰值点实施电压切换时,继电器触点常有电弧产生,既影响继电器寿命,又会产生干扰信号,最终会影响系统稳定性,此时采取“灭弧”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所以,设计时采用了零电压切换方法,有效地消除了继电器触点产生电弧的可能性。

(3)电能脉冲切换原理设计电能脉冲信号切换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

电能脉冲代表电能表对电能的累计情况,每只电能表因电网负荷大小变化的不同,电能脉冲输出的频率也不同。

多功能电能表脉冲是经光电隔离后输出,每一个电能脉冲可能因夹带前、后沿抖动而产生干扰信号,必须将它滤除,否则会严重影响测量精度。

目前有很多成熟的去抖动电路和滤波电路(如RC、施密特电路等)可有效地改善电能脉冲信号质量,使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目前现场运行的多功能电能表,由于兼有有功测试端口和无功测试端口两种脉冲输出接口,且同时有脉冲输出,因此本方案将电能脉冲的总路数设计为:m×2=2m路,这样既缩小了系统体积,也降低了系统成本。

所以在脉冲选择时,就可以分别选择电能表的有功脉冲和无功脉冲。

将光电隔离的输出端调制成TTL电平就可直接连接于多路数据选择器接口。

此外,由于电流切换时,选择的是8选1电子开关,系统控制信号有:三路片选信号和三路地址信号,因此脉冲选择时为使输入的电流信号和脉冲信号能同时选中某一三相电能表,则要求脉冲信号切换的布局、片选和地址应确保与电流信号的切换相一致。

2.3被检测电能表误差曲线的统计被检电能表误差曲线的统计可分为按负荷率统计和按日期统计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