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合集下载

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药物监管、提升医务人员的药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患者教育和药物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药物监管是保障合理用药安全的基础。

药物监管部门应严格执行药品注册、生产和销售的监管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药店和医院药房的监督,严禁非法销售药品。

此外,还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事件的监测与报告,及时发布药物安全提示和警示信息。

其次,提升医务人员的药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保证合理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开展临床工作时,应严格按照临床治疗指南和规范进行用药选择和用量调整。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不断提升药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建议。

另外,加强患者教育也是促进合理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

患者需要了解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剂量与服用时间、饮食禁忌和不良反应的预防等。

医务人员应通过专业的讲解和资料提供,向患者传递正确的用药信息,引导患者提高药物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患者之间也应加强药物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以增强患者对药物的警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药物信息共享和管理体系。

各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建立起线上线下的药物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共用。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查询药物信息,快速获取到药品的相关知识,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用药建议。

患者也可通过药物信息共享平台获取可靠的药物信息,提高用药的自我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抓手。

各级政府、药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以及患者本身都需要共同努力,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的落地实施。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合理用药安全管理的目标。

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的依据

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的依据

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的依据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的依据引言:用药管理和合理用药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药物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多,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的依据,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概念解析1. 用药管理:指在个体层面,通过合理的用药计划、用药监测和用药咨询等方式,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措施。

2. 合理用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合理用药,以达到预期的疗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二、加强用药管理的依据1. 药物的危险性:药物是双刃剑,虽然可以治疗疾病,但也存在安全隐患。

加强用药管理可以减少药物错误使用导致的不良事件,降低用药风险。

2. 多药同用的复杂性: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疾病的增多,很多人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加强用药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因多药同用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3. 药物滥用和耐药性问题:药物滥用和耐药性是当前严峻的医学问题。

加强用药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滥用,从而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三、促进合理用药的依据1. 医疗专业性:医生作为用药的决策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合理地开具药物处方,避免过度和不当的用药。

2. 患者需求:患者对治疗效果和用药费用有合理的期望,医生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安排用药,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 科学依据:临床实践应该基于科学依据和药物临床试验结果。

合理用药应该依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指南,避免盲目和不科学的用药。

四、对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加强用药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是一个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医生、患者和社会各界都应积极参与其中。

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能力和药物知识水平,避免过度用药和滥用药物,做到合理用药。

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主动与医生沟通,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

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工作总结

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工作总结

人民医院《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工作总结为加强我院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工作,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的改革。

更好地保障人民用药健康,我院顺利的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现将此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取得成效:(一)、加强我院药品配备管理1、2022年我院严格按照要求采购药品,按照自治区新阳光采购平台即《医保服务平台》系统上采购,本着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合法、合规、保证临床使用的原则。

药品总目录644种。

其中基药目录386种,除去国家谈判药,基药品种占总目录的63.27%,基药使金额占比为74.28%。

带量采购品种315种,除去国家谈判药,带量品种占总目录的51.6%。

国家谈判药34种,占总目录的5.27%。

2、我院药品采购供应制度。

我院签订药品合同需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按照集体决策、程序公开、阳光采购的要求,确定药品配送企业,目前我院有8个药品配送公司,分别为()。

严格执行药品购入检查、验收等制度。

我院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合理用药。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要求,本年度我院参与集采药品采购共13批,集采药品采购总额521万元,积极宣传集中采购药品的使用。

(二)、强化药品合理使用1、我院药品安全管理。

按照药品贮存相关规定,我院配备冷库、阴凉库、常温区,冰箱、空调等设施设备,每月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与质量检查。

遵循近效期先出的原则,避免出现过期药品。

严格规范特殊管理药品和高警示药品的管理,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2、强化药师或其他药学技术人员对处方的审核。

2022年共计审核处方45418张,不合格处方为83张,处方合格率为99.81%,已符合二甲医院要求。

今后将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高药师或其他药学技术人员参与药物治疗管理的能力。

药师或其他药学技术人员负责处方的审核、调剂等药学服务,要加大处方审核和点评力度,重点对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进行审核,对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等,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并督促修改,确保实现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用药。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落实情况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落实情况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落实情况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落实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流程,包括药品采购、储存、配送、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确保药物管理规范化和安全性。

2. 加强药品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对进货、库存、销售等关键环节进行记录和监管,确保药品供应可追溯,有效避免假冒伪劣药物进入市场。

3. 推行合理用药指导: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知水平,加强患者的药物安全意识,鼓励医务人员科学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

4. 实施药物治疗监测:建立药物治疗监测体系,对重要疾病或高风险药物的使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5.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开展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的
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对药物知识、剂量计算、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6. 引入临床路径管理:制定并推行适合本机构特点的临床路径,明确合理用药的标准和程序,提高治疗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费用支出。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落实,可以提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水平,促进合理用药的落实情况,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和治疗效果,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如何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如何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如何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药品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促进人体恢复健康的重要物质,药品的种类不同,其发挥出的作用机制不同,同种药品不同的给药途径,其发挥出的作用机制也不同。

目前,医师给病人用药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常常会将多种药品联合应用,因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却忽略了药物搭配的合理性,殊不知有些药品联合应用后可能会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但是有些药品搭配后反而会对病人的身体状态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严重的还会造成病人死亡。

所以说,用药过程中,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可有效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那么到底如何加强药事管理呢?下面做了详细的解释。

1药事委员会要充分的发挥出职责作用医院中的药品种类非常多,同一种类型的药物可能会出现多种包装、规格、不同的名称,导致药师在用药方面显得比较混乱。

药剂科要加强对药物采购过程的把关,医院药事委员会中的成员基本都来自于临床,所以要加强不规范用药行为的整治,尤其是抗菌药物,比如在三甲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通用名称相同,注射剂和口服剂型均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第3代和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种,注射剂型不能超过8种。

药事委员会要加强对药品采购过程以及使用过程的管理,根据临床用药需求选择质量可靠的药物类型。

2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教育和培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我国卫生部门颁发的用药管理规范,也是有效管理用药行为的依据,各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行政机关以及药学部门都高度重视此原则的落实情况,我院也严格按照相关原则执行了相关管理措施,比如定期举办了抗菌药物应用与规范化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根据培训情况进行了考核,并将每次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了备案,考核通过的医师才能授权进行处方开具。

3临床药师要保证用药的合理性感染性疾病病人在医院非常常见,对于此类病人需要应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抗菌药物及抗菌谱、作用机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药物的代谢过程等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求临床药师充分的掌握每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对药物药理作用的研究,积极加入临床工作中,比如参与临床查房,参与病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死亡病例讨论等等,充分的了解病人用药后的表现情况,从而能够准确的把握药品的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用药途径,加强用药过程的监测,为医师提供药物动力学相关参数,为病人以及家属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正确辨别药品引发的不良反应,把握不同药物之间的搭配禁忌,严格按照药物的储存需求进行药物管理和保存,保证病人的合理用药。

(推荐精选)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用药安全

(推荐精选)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用药安全
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用药安全
1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部分疗效是通过药 物治疗而获得的,可见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药物治疗在整个 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主体、关键和决定性的位置。
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药物,就不但不能解除患者的病痛,达不到防治 疾病的目的,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危害。
6
合理用药遵循的5right原则(5R原则)
1. 正确的病人 right 2. 正确的药品 right 3. 正确的剂量 right 4. 正确的时间 right 5. 正确的用法 right
patient medication does time route
7
科别
诊断
药品名称
医嘱用法
心血管 高血压
医患关系紧张
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4
1 合理用药的概念
基本药物就具 备这些特质
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 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 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WHO对合理用药的定义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安全、有效、经济
14
2.2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15
2.2.1 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现代治疗很 少使用单一药物,几乎都是少则2~3种,多则6~7种同时应用,难免发生药 物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分为有益的相互作用(疗效增强、不良反应减少)和有害的相 互作用(疗效减弱、不良反应增多)。 如:氯沙坦+氢氯噻嗪(有利?有害?)
合理用药并不能保证用药绝对无风险,但要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 果,承担最小的治疗风险,支付合理的费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剂科在保障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药剂科在保障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保障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通过加强药品采购管理、优化药品配送流程、推广临床合理用药指导等具体行动,能够有效提高药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引言:药剂科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部门,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配置和配送等工作。

药剂科在保障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药剂科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一、加强药品采购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制定供应商评估标准,对药品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和服务能力。

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程序: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采购过程公开透明、合法合规,遵循市场竞争原则,选择优质药品供应商。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建立药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对药品的质量把控和监测,及时处理药品质量问题,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二、优化药品配送流程建立科学的药品配送系统:优化药品配送流程,确保药品的准确配送到各个临床科室,提高配送效率。

引进先进的药品配送技术:积极引进自动化、信息化的药品配送设备和系统,提高配送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药品误配和漏配的风险。

加强药品库存管理:建立科学的药品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和调整库存,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降低药品损耗和过期风险。

三、推广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制定合理用药指南:结合国家和地方的临床指南,制定医院内部的合理用药指南,明确药品的适应症、用药剂量和疗程等,促进医生合理用药决策。

加强医师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临床用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生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用药决策能力。

实施药物审查制度:建立药物审查制度,对医嘱进行审核和调整,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重复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加强药品信息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提高用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

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
4. 药物创新和发展:鼓励药物创新和研发,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内药物的研 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推动药物产业的发展。
5. 药品价格和支付:合理控制药品价格,加强药品价格监管,降低药品的负担,保障公众 的用药权益。同时,建立合理的药品支付机制,提高医保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
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
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
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公众的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可及性, 促进药物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具体来说,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安全:确保药物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加强药品监管和药物安全监测,防止药品 质量问题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 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推动医疗机构和医生科学、规范地开展药物治疗,提高医生 和公众的药物知识和意识,减少药物滥用和误用。
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
3. 药物质量和可及性:提高应和可及性,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药物需求。
6.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取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推动国际药物政策 的协调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药物安全和公共卫生挑战。
通过实施这些基本目标,国家药物政策旨在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推 动药物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部分疗效是通过药 物治疗而获得的,可见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药物治疗在整个 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主体、关键和决定性的位置。
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药物,就不但不能解除患者的病痛,达不到防治 疾病的目的,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危害。
“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用药亦然,一误便隔生死” ——《本草衍义》
解析
建议嚼碎后服用以快 速吸收(说明书、指 南)
干预结果
解析
诺氟沙星、环丙 沙星或左氧氟沙 星
莫西沙星说明书中无 尿路感染适应症
2 合理用药的几个方面
2.1 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 2.2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2.3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4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2.5 特殊病理生理情况下药物的合理使用
医患关系紧张
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1 合理用药的概念
基本药物就具 备这些特质
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 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 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WHO对合理用药的定义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安全、有效、经济
合理用药并不能保证用药绝对无风险,但要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 果,承担最小的治疗风险,支付合理的费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1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 正确的疾病诊断和正确的药物选择,做到有的放矢,防治误诊误治 2. 注意病史和用药史,明确用药指征,防止由于病史和用药史不明而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3. 用药个体化 4. 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药物滥用造成不良后果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6.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7. 根据药物和其制剂的药动学特点及药效学特点,合理选择和应用
国家基本药物-医务人员层面
形成科学的用药观念,根据临床实际和群众用药需要,促进基本药物的安全 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 ➢信息来源于各类疾病的诊疗指南 ➢收载医疗机构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慢性病等的药物治疗原则 ➢指导和规范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合理用药遵循的5right原则(5R原则)
1. 正确的病人 right 2. 正确的药品 right 3. 正确的剂量 right 4. 正确的时间 right 5. 正确的用法 right
patient medication does time route
科别
诊断
药品名称
医嘱用法
心血管 高血压
➢ 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的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苏北地区不低于60%。 ➢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除外)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目录外、
医保目录和新农合目录内的药品,品种比例不超过本单位基本药物通用名总数的10%, 销售金额不超过本单位销售药品总金额的15%。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苏合理用药
2.2.1 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现代治疗很 少使用单一药物,几乎都是少则2~3种,多则6~7种同时应用,难免发生药 物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分为有益的相互作用(疗效增强、不良反应减少)和有害的相 互作用(疗效减弱、不良反应增多)。 如:氯沙坦+氢氯噻嗪(有利?有害?)
吲达帕胺缓释片 3.0mg,qd
科别
诊断
药品名称
医嘱用法
心血管 急性心梗 阿司匹林肠溶片 300mg,口服
科别
诊断
药品名称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莫西沙星片
医嘱用法 0.4g,口服
干预结果 1.5mg,qd
解析
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 吲达帕胺的抗高血压 疗效,只能增加利尿 作用(说明书)
干预结果 300mg,嚼服
基本药物是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
2.1.2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的关系
✓ 推行基本药物政策是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和控制药费过快增长的有力 手段。
✓ 合理用药是国家推广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 ✓ 通过基本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
人员的用药行为。
2.1 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
2.1.1 基本药物的含义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要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 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2009年我国新医改方案对基本药物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和界定 基本药物遴选原则: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 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基层能够配备
据最新统计,药源性疾病死亡的人数竟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 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后果
耐药性
如,青霉素的滥用,导致现在治疗淋病青霉素已不是临床的首选;肺炎双球菌 的耐青霉素的发生率在我国也已高达60%。
延误疾病的治疗
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酿成药疗事故
浪费医药资源,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不合理用药现状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早在20世纪 70年代,WHO曾指出全球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据有关部门统计,我 国每年因为药源性疾病而住院的患者达250多万人,住院患者中每年约有19.2 万人死于用药不当。我国现有180万聋哑儿童中60%是不合理用药(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造成的。
2.1.3 国家基本药物-医院层面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通用名总数占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通用 名总数的比例:不设床位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低于40%,设床位的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原则上不低于50%,中心卫生院原则上不低于60%,村卫 生室原则上不低于20%。
多潘立酮+红霉素(有利?有害?)
2.2.2 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环节
体外——配伍禁忌
体内
2.2.3 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2.2.4 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2.4.5 如何避免有害的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 注意查阅药品说明书 关注治疗窗窄的药物 关注药物警戒快讯
2.3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