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与特点

合集下载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区别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区别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区别潘丽君【摘要】随着国家对节能产品的提倡,满液式机组也越来越受到欢迎.满液式机组与普通冷水机组的区别就在于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而普通冷水机组采用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二者的明显区别在于制冷剂流程的不同,满液式蒸发器制冷剂走壳程,制冷剂从壳体下部进入,在传热管外流动并受热沸腾,蒸汽从壳体上部排出.干式蒸发器中制冷剂走管程,即制冷剂从端盖下部进入传热管束,在管内流动受热蒸发,蒸汽从端盖上部排出.【期刊名称】《制冷》【年(卷),期】2011(030)003【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满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传热;节能;回油【作者】潘丽君【作者单位】广州联合冷热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1.6+21 前言在离心式和螺杆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型式主要是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两种。

满液式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内的液位保持一定。

蒸发器内的传热管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

吸热蒸发后的气液混合物中仍含有大量液体,故从蒸发器内逸出的湿蒸气经气液分离后再回入压缩机。

干式蒸发器则由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直接控制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管程,制冷剂液体在管内完全转变为气体,而被冷却的介质则在传热管外的管程中流动。

此外,干式蒸发器载冷剂 (冷媒水)走壳程,干式蒸发器中有数量不等的折流板。

下面本文从结构、设计条件、流动传热设计、传热系数、端差、冷却水量、安装及检修方面逐一进行介绍分析。

1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结构满液式蒸发器与卧式管壳式冷凝器相似,如图1示。

图1中,冻水在换热铜管内 (管程)运行,制冷剂在换热管铜管外 (壳程)运行。

满液式蒸发器由端盖、管板、筒体、管束及各附件组成。

其中端盖是由封头与容器法兰、接管组焊,接管与管法兰组焊而成;管板与筒体密封焊,管束与管板胀接而成。

筒体上有若干与其它设备相连的管接头及各安全附件组成。

干式、满液式、降膜式的区别

干式、满液式、降膜式的区别

干式、满液式、降膜式的区别?
“满液式冷水机组”,是对一种制冷机组的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的冷源,或者空调工况的制冷,输出的是低温的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的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的,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是指机组所用的“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的形式,这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的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的“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看,就好像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的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和“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的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满液式蒸发器,以及满液式机组,比起干式蒸发器/干式机组来说传热效率更高,出水温度与蒸发温度的趋近温差小,沿程阻力小,适合循环量大的机组(比如离心机),制冷效果好。

但是制冷剂充注量要求大,并且需要专用的回油系统,帮助压缩机回油。

如果在机组名字前再加上“水冷”,则是指机组的冷凝器形式,采用水冷却还是空气冷却,分为风冷、水冷。

如果再加上压缩机的形式“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那么就是完整的机组命名了。

比如“水冷螺杆满液式冷水机组”。

在大部分场合,为了简略,会省却其中一两个部件的名称,只提和上下文相关的名称,比如“满液式冷水机组”(可能是只为了强调“满液式”)。

希望选为满意答案,谢谢。

蒸发器的设计

蒸发器的设计

三、设计实例
参见课本P250 例9-3 参见课本
冷却液体型干式蒸发器
冷却空气型干式蒸发器
2、再循环式蒸发器 、 液体所占体积约为管内总容积的50% 液体所占体积约为管内总容积的
3、满液式蒸发器 、
特点:制冷剂在管外流动 载冷 特点 制冷剂在管外流动,载冷 制冷剂在管外流动 剂在管内. 剂在管内
二、蒸发器的设计方法 以干式管壳式蒸发器的设计方法为例, 以干式管壳式蒸发器的设计方法为例, 掌握蒸发器的主要设计思想; 掌握蒸发器的主要设计思想;
蒸发器的设计
盛伟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常见蒸发器的结构形式; 常见蒸发器的结构形式; 二、蒸发器的设计方法; 蒸发器的设计方法; 三、设计实例; 设计实例;
一、常见蒸发器的结构形式
1、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 2、再循环式蒸发器; 、再循环式蒸发器; 3、满液式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
1、干式蒸发器 、
制冷剂在管内一次完全气化 的蒸发器,称为干式蒸发器 称为干式蒸发器; 的蒸发器 称为干式蒸发器
在正常运转情况下,干式蒸发 在正常运转情况下 干式蒸发 器中的液体容积约为管内容积的 15%~20%, 一般制冷剂在管内,载冷剂在 一般制冷剂在管内 载冷剂在 管外. 管外 包括冷却液体型和冷却空气 型干式蒸发器. 型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的设计方法: 干பைடு நூலகம்蒸发器的设计方法:
干式蒸发器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干式蒸发器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给定条件: )给定条件: (2)设计时主要参数的选择: )设计时主要参数的选择: (3)制冷剂的流动阻力计算: )制冷剂的流动阻力计算: (4)热流密度的计算: )热流密度的计算: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工作原理与结构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通过,冷水在高效换热管外运行,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相对较低,其换热系数仅为光管换热系数的2倍左右,但是其优点是便于回油,控制较为简便,而制冷剂的充注量大约是满液式机组充注量的1/2~1/3左右。

满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运行方式恰好相反,冷水在换热管内通过,制冷剂完全将换热管浸没,吸热后在换热管外蒸发。

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管表面上有许多针形小孔,管内表面上还有螺旋形凸起强化冷水侧的换热。

这种同时强化管外沸腾和管内传热的高效传热管,使其传热系数较光管提高了5倍左右。

降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也称之为喷淋式蒸发器,这种换热器与满液式蒸发器相似,但是它又与满液式蒸发器有区别。

这种蒸发器的制冷剂是从换热器的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是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冷剂液膜,这样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较满液式机组提高了5左右。

降膜蒸发是流动沸腾,由于管外表面的液膜层厚度小,没有静压产生的沸点升高,传热系数高。

而满液式蒸发(也就是沉浸式蒸发)产生的气泡易于集聚在换热管的表面,导致换热效率下降,其换热效果不如降膜蒸发。

总的来说降膜蒸发属于小温差情况下,但要防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冷水机组”,是对一种制冷机组的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的冷源,或者空调工况的制冷,输出的是低温的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的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的,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是指机组所用的“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的形式,这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的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的“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看,就好像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的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和“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的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通过,冷水在高效换热管外运行,这样得换热器换热效率相对较低,其换热系数仅为光管换热系数得2倍左右,但就是其优点就是便于回油,控制较为简便,而制冷剂得充注量大约就是满液式机组充注量得1/2~1/3左右。

ﻫ满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得运行方式恰好相反,冷水在换热管内通过,制冷剂完全将换热管浸没,吸热后在换热管外蒸发。

满液式蒸发器得传热管表面上有许多针形小孔,管内表面上还有螺旋形凸起强化冷水侧得换热。

这种同时强化管外沸腾与管内传热得高效传热管,使其传热系数较光管提高了5倍左右、ﻫ降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也称之为喷淋式蒸发器,这种换热器与满液式蒸发器相似,但就是它又与满液式蒸发器有区别。

这种蒸发器得制冷剂就是从换热器得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就是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得冷剂液膜,这样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较满液式机组提高了5左右。

ﻫ降膜蒸发就是流动沸腾,由于管外表面得液膜层厚度小,没有静压产生得沸点升高,传热系数高。

而满液式蒸发(也就就是沉浸式蒸发)产生得气泡易于集聚在换热管得表面,导致换热效率下降,其换热效果不如降膜蒸发。

总得来说降膜蒸发属于小温差情况下,但要防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冷水机组",就是对一种制冷机组得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得冷源,或者空调工况得制冷,输出得就是低温得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得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得,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就是指机组所用得“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得形式,这就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得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得“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瞧,就好像就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得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与“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得就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比较的优势2014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比较的优势2014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比较的优势1、满液式蒸发器比干式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更高,提高了能效比(COP值),即能量输入与能量输出之比满液式蒸发器管程走水,壳程为液态制冷剂,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液体换热,传热温度差仅为2℃。

而干式蒸发器管程内走制冷剂,壳程走水,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气液混合物换热,传热温度差达5℃。

满液式地温中央空调机组的能效比采用干式和板式蒸发器机组要运行费用节省15~25%左右。

2、满液式蒸发器比干式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维护更方便、可靠性更高满液式蒸发器水走管程,分配均匀,无水短路现象,水流动阻力小,在长期应用后只需将水箱和椭圆封头固定螺栓松开,即可方便进行清洗。

而干式蒸发器和不锈钢钎焊板式换热器由于结构方面的原因,无法拆开清洗。

3、满液式地温中央空调单机容量更大满液式蒸发器大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因此单个满液式蒸发器可以交换的热量更多。

满液式地温中央空调单台机组的最大制热量可以达到4000KW,单台机组即可满足4~5万平方米建筑的负荷,比采用多台其他形式的地温中央空调机组要节省一次性投资费用,并且减少了机组的占地面积和管路阀门数量,也节省了机房的投资费用。

4、在保持同等效率前提下,满液式地温中央空调机组对地下水需求量更少,满液式地温中央空调传热温差较其他形式的地温中央空调小,所以满液式中央空调对地下水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

机组在保持同样制热效率的前提下,对应不同地下水温度、满液式机组需要的地下水量与干式/板式蒸发器水源热泵机组需要的地下水量对比如下(以干式/板式蒸发器需要的地下水为基准):地下水温度 16℃ 14℃12℃ 10℃ 7℃板式和干式蒸发器 100% 100% 100% 100% 100%满液式蒸发器 75% 70% 63% 50% 40%地下水需求量越少,井的数量和潜水泵耗电也随之减少.。

比较-满液式与干式

比较-满液式与干式

干式与满液式
压缩机
冷凝器
引射泵 过滤器
膨胀阀
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壳程为制冷剂,管侧程为水; ◆满液式蒸发器部件多,回路复杂,机组运行可靠性低; ◆满液式机组回油动力为引射泵,机组回油故障几率大; ◆满液式机组制冷剂充注量较大(约为干式机组2倍),维护成本高; ◆非共沸制冷剂(如R407C)无法用于满液式机组。
干式与满液式
压缩机
干式蒸发器
膨胀阀水侧换热器器◆干式蒸发器壳程为水,管侧程为制冷剂; ◆干式蒸发器部件少,回路简单,机组运行可靠性高; ◆干式机组回油动力为机组高低压力差,机组回油稳定; ◆干式机组制冷剂充注量较小(不到满液式50%),维护成本低; ◆非共沸制冷剂(如R407C)无法用于满液式机组。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通过,冷水在高效换热管外运行,这样得换热器换热效率相对较低,其换热系数仅为光管换热系数得2倍左右,但就是其优点就是便于回油,控制较为简便,而制冷剂得充注量大约就是满液式机组充注量得1/2~1/3左右。

ﻫ满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得运行方式恰好相反,冷水在换热管内通过,制冷剂完全将换热管浸没,吸热后在换热管外蒸发。

满液式蒸发器得传热管表面上有许多针形小孔,管内表面上还有螺旋形凸起强化冷水侧得换热。

这种同时强化管外沸腾与管内传热得高效传热管,使其传热系数较光管提高了5倍左右。

ﻫ降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也称之为喷淋式蒸发器,这种换热器与满液式蒸发器相似,但就是它又与满液式蒸发器有区别。

这种蒸发器得制冷剂就是从换热器得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就是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得冷剂液膜,这样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较满液式机组提高了5左右。

ﻫ降膜蒸发就是流动沸腾,由于管外表面得液膜层厚度小,没有静压产生得沸点升高,传热系数高。

而满液式蒸发(也就就是沉浸式蒸发)产生得气泡易于集聚在换热管得表面,导致换热效率下降,其换热效果不如降膜蒸发。

总得来说降膜蒸发属于小温差情况下,但要防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冷水机组”,就是对一种制冷机组得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得冷源,或者空调工况得制冷,输出得就是低温得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得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得,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就是指机组所用得“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得形式,这就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得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得“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瞧,就好像就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得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与“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得就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与特点
满液式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简述
在螺杆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型式主要是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两种。

满液式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人蒸发器,蒸发器内的液位保持一定。

蒸发器内的传热管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

吸热蒸发后的气液混合物中仍含有大量液体,故从蒸发器内逸出的湿蒸气经气液分离后再回人压缩机。

干式蒸发器则由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直接控制液体制冷剂进人蒸发器的管程,制冷剂液体在管内完全转变为气体,而被冷却的介质则在传热管外的管程中流动。

二者的比较:
1、换热性方面
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大。

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部分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低。

满液式蒸发器管程走水,壳程为相变状态的液态制冷剂,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液体换热,属大空间蒸发换热,传热温度差仅为2℃。

满液式蒸发器内,冷水流动于管内,可达紊流状态,传热系数较高,对壳侧内冷媒而言,处于沸腾状态,热传效率大为提升。

满液式蒸发器可免除过热度限制,使换热管完全润浸于液态冷媒,充分利用了有效的蒸发面积,蒸发温度可提高2~3℃,机组效率获得提升。

而干式蒸发器管程内走制冷剂,壳程走水,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气液混合物换热,属管内蒸发换热,传热温度差达5℃,传热效率较低。

干式蒸发器受限于感温式热力膨胀阀的控制条件,蒸发器出口需维持5~8℃过热度,造成换热管总面积15~20%为干蒸(过热)区,此区内冷媒的换热量非常小而且流动阻力大,抑制了蒸发温度的提升。

满液式蒸发器比干式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更高,提高了能效比(COP值),即能量输入与能量输出之比。

满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一般能达到国家一、二级,而普通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一船只能达到四、五级。

因此,满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较采用干式蒸发器的干式冷水机组运行费用节省15~25%左右。

2、回油性能
对于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情况下,满液式蒸发器的回油较难,而回油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机组的工作工况和工况油移。

干式蒸发器的回油稳定、方便。

因此,对于满液式蒸发器,需要有较高的回油技术,才能确定机组回油正常,使机组实现高效长期稳定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