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讲 物态变化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

合集下载

2020年广东中考物理第四讲物态变化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

2020年广东中考物理第四讲物态变化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
内,眼镜片变 模糊、物体“出汗”等
_气__态___
吸热
碘变碘蒸气、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 衣服变干、 用久的灯丝变细、固体清 新剂消失等
固态 __放__热___ 霜、雪、冰花、雾凇、灯泡变黑等
注:“白气”是高温水蒸气(气体)遇到低温物体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返回思维导图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
图1
图2 返回思维导图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
返回栏目导航
(3)会读:待温度计的示数__稳__定____ 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 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液__面____ 相平(如图2中 “眼睛”B), 并看清液柱是在零刻度的上方还是下方,若刻度由下往上越 来越大,为“零上”, 反之,为“零下”. (4)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温度计示数 =整刻度值 +小格数 ×分度值.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_3____ ℃
返回栏目导航
回归教材
1. (RJ八上P58,教材素材改编)在干燥的天气,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就不见了, 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 熔化 B. 汽化 C. 升华 D. 液化 2. (RJ八上P57,教材素材)在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 放几桶水,这种做法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这主要是利用了( A ) A. 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B. 水凝固时吸收热量 C. 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D. 水蒸发时放出热量
第1题图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
返回栏目导航
2. [2017省卷16(2)题2分]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液__体__热__胀__冷__缩___的规律 制成的,如图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___丁_____图.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讲义:物态变化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讲义:物态变化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讲义: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1.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沸水的温度定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2.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和读数:①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③选:根据估测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④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⑤读: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的相平,如图中视线。

(注:若液面所在处刻度由下至上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反之为“零下温度”)⑥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3.六种物态变化:4.晶体和非晶体:5.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达到一定温度,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①沸腾的特点:液体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持续吸热。

③沸点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质量,气压。

(2)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缓慢的汽化现象。

①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空气流速。

6.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压缩体积。

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B.云雾消散C.清晨露珠D.雾凇结枝2.沥青属于非晶体材料,下列表示沥青熔化图像的是()A.B.C.D.3.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形成过程要吸热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4.近年来受暖冬的影响,有些滑雪场自然降雪较少,不得不采用人工降雪的方式增加雪量。

其工作流程是:来自高压水泵的高压水与来自空气压缩机的高压空气在喷嘴处混合。

利用自然蒸发和空气喷出后的体积膨胀带走热量而使雾滴凝结成冰晶,形成人工降雪。

2020广东中考物理1.3 物态变化

2020广东中考物理1.3  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1、2010、 2009年已考)
形 变化 吸放热 式 形式 情况
条件
晶体变化 特点
图像
常见 例子
熔 化
_固__态
→ _液__态
_吸__热
(1)温度达到 不断 __熔__点___. __吸__热__, (2)不断 但 __吸__热___. 温__度__不__变__
(2)如图所示,液化石油气是用_压__缩__气__体_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的,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 方法是__降__温____.
4.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常常会结冰,玻璃上的冰花 图案各异,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还有的像一朵朵的梅花.
(1)冰花在玻璃的__室__内____(填“室内”或“室外”)表面. (2)与冰花的形成有着相同物态变化的是_____霜________(填 “霜”“雾”或“露”).

空气中的水蒸气__液__化____成小水滴,小冰晶也__熔__化____成 小水滴.
冰雹
小水滴不断__凝__固____成冰块.
冰花
水蒸气急剧遇冷__凝__华____成小冰晶.
雾凇 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__凝__华__成小冰晶,挂在树枝等物体上.
要点梳理 夯实基础 三、回归教材——课前检测
1.(1)图甲是体温计,其分度值和读数 分别是__0_.1_℃____和__3_8_._5_℃__; (2)图乙中温度计,其分度值和读数 分别是___1_℃____和__-__8_℃___.
2009年已考)
形式 变化形式 吸放热情况
常见例子
__液____态
汽化
___吸___热. 湿头发、湿衣服变干.

广东省2020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_含答案

广东省2020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_含答案

热学: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 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 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压强: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基础考点一遍过 第4讲 温度与物态变化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课件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基础考点一遍过 第4讲 温度与物态变化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课件

12/9/2021
返回思维导图
教材图片分点练
考向:利用物态变化解释现象 1. 北方冬季贮存蔬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 地窖的菜被冻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HK九年级P14图12-24)
答:当气温下降至0 ℃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 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中的温度不至于 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菜被冻坏.
12/9/2021
考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 晾晒衣服时,我们用衣架把衣服撑开,是为了增大液体 的_表__面__积___;放在太阳下,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温__度____; 再挂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_____________ ,使流衣动服速尽度快晒干.
(HK九年级P18图12-29)
油的玻璃瓶,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
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煤油中,就制成了如图所示一个简易温
(RJ八上P47 图3.1-1)
度计.
考向: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1)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热__胀__冷__缩_的规律制成的,为了更明 显地显示温度的变化,应尽量选择_较__细_____(选填“较粗”或 “较细”)的吸管.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面________.
12/9/2021
4. (2018福建3题2分)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 A )
12/9/2021
5. (2017福建13题2分)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 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C ) A. 熔化 凝华 B. 凝固 汽化 C. 汽化 液化 D. 熔化 液化
12/9/2021
达到沸___点_____,持续吸热
________的汽化现象
缓慢
________的汽化现象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温度计和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温度计和物态变化

课堂互动
9、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水 蒸发 时 会 吸 热来降温的。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 不让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 水 凝固 时会 放 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课堂互动
10、“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 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 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4—7 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 间冒出大量的“白气”液,化这是__________现象(填 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内的 _______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若汤的沸 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 汤 __不__会___ (填“会”或“不会”) 沸腾。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 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 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课后巩固
3、把与下列过程相关的物态变化填在题后的横线 上:(1)用蜡水浇铸玩具模型 凝固 ;(2)经过冷藏的 饮料瓶子,在常温下外表“出汗”液化 ;(3)用久 了的钨丝变细升华 ;(4)点燃的蜡烛“流眼 泪”熔__化____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 林斯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罗曼·罗兰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你发现错了。重新再来,别人不原谅你,你可以自己原谅自己。千万不要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勤劳的农夫,在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爱心,他们付出的心血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收获爱心。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我这一生就只有两样不会,那就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知识点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1)概念: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温度;(2)常用单位: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

(3)读数:4℃读作__________,-4℃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_;(4)估测:人的正常体温是37℃;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___________;(2)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和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②使用时:a.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b.看——不能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_________时读数,且要等示数______后再读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使用不同之处:(1)______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______回玻璃泡.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2.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提示】(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知识点3:汽化与液化1.汽化和液化2.蒸发和沸腾【提示】“白雾”“白气”,都是小水滴,它们是液化形成的.知识点4:升华与凝华【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答案】知识点11.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沸水4摄氏度负4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2.热胀冷缩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全部浸入容器壁和容器底被测液体稳定相平可以甩知识点22.有没有吸热放热相同知识点31.液态吸蒸发沸腾液态放加压降温温度计秒表防止热量的散失下上小升高大水蒸气不变沸点吸热高低2.表面内部表面缓慢剧烈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气压不变汽化吸知识点4固态气态吸气态固态放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典例1】(2023·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笑笑同学在做“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水的温度/℃808692989898(1)水沸腾前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温度是℃;(2)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选填“质量”或“温度”或“内能”)保持不变;(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第4课时 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第4课时 物态变化

首页
下一页
15. 在研究“固体融化过程的规律”和“水沸腾的 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__停__表___.晶体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 持__续__吸__热__,__温__度__保__持__不__变__.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 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2_3_℃.
首页
第一板块 声光热
第4课时 物态变化
首页
下一页
课标解读
首页
下一页
考点梳理
【 考 点 1】 温 度 、 温 度 计 ( 10 年 6 考 , 202X 、 202X 、 202X、202X、2014、2011年考)
1.温度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三种: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和 热力学温度. 摄氏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冰__水__混__合_规物定为0 ℃ ,___沸__水_的温度规定为100 ℃,把0 ℃和100 ℃之间 平均分成100等份,则一等份就代表____1_℃_. 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____℃,如:-9 ℃ 读作:___负__九__摄__氏__度__或__零__下__九__摄__氏__度_.
首页
下一页
1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气体 温度计,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 体的热胀冷缩,由此判断当气温降落时,玻璃泡内 的气体___收__缩___,该温度计的液柱面将__上__升___.
首页
下一页
13.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示数 __不__变____;用扇子扇玻璃泡上涂有酒精的温度计时 ,温度计的示数___降__低____,这说明酒精__蒸__发____时 要__吸____热.
首页
下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物态变化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六种物态变化
类型1 温度的估测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0 ℃
B. 冰冻矿泉水(内有少量冰块)的温度约0 ℃
C. 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 dm
D.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 g
类型2 温度计原理、使用及读数
2. (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3. (2019博雅中学二模)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第3题图
4. (2018黄冈)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为________.
第4题图
类型3 物态变化辨识及解释
5.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上,空中梯队接受了祖国人民的检阅,并在蔚蓝的天空中划出美丽的“彩带”(如图),这种现象俗称“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彩烟剂气体遇冷所致. 这一过程中排出的彩烟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第5题图
A. 熔化
B. 蒸发
C. 液化
D. 升华
6. (2019天津)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
A. 凝固放热
B. 升华吸热
C. 液化放热
D. 蒸发吸热
7. (2019阳春市一模)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B.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 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8. (2019长沙)“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9. (2019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A. 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
C.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D. 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10. (2019荆门)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 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 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11. (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 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12. (2019天水 )我国长征运载火箭选用液态氢做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________高;火箭外表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可利用该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要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从而避免高速运动的火箭温度过高.
13. (2019玉林)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迅速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14.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_,使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
第14题图
核心素养提升
1. (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长
D. 一样长
2. (2019无锡)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
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第2题图
A. 浸入开水中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物态变化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六种物态变化
1. B 【解析】人感觉最舒服的环境温度约为25 ℃,A错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0 ℃,B正确;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m,C错误;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 kg,D错误.故选B.
2. C 【解析】甲的体温是38 ℃,用完后没有甩,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如果乙的体温等于或低于38 ℃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是38 ℃.如果乙的体温高于38 ℃,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8 ℃,即乙的实际体温不会高于甲的体温.故选C.
3. 热胀冷缩37.6 【解析】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 ℃,图中水银柱在37 ℃后第六格,故读数为37 ℃+0.6 ℃=37.6 ℃.
4. 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在液体中22 ℃【解析】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应完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与烧杯壁和底部接触;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水银柱在20℃向上第2格,故温度计读数为20℃+2℃=22℃.
5. A 【解析】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A正确,故选A.
6. D 【解析】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会感觉凉,是因为酒精蒸发需要吸热的缘故,D正确.故选D.
7. D 【解析】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冰直接吸热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A错误;房间内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冰花是空气中的水遇冷凝华形成,B错误;湖面上厚厚的一层冰是凝固现象,C错误;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D正确.故选D.
8. C 【解析】云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形成的,“云”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A错误;雨是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是液化现象,B错误;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C正确;河水中结冰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形成的,水结冰是凝固现象,D错误.故选C.
9. C 【解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放热,A错误;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放热,B错误;灯丝变细属于升华现象,吸热,C正确;洒水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放热,D错误.故选C.
10. D 【解析】物态变化过程中,“固态→液态→气态”为吸热过程,反之为放热过程,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再根据各物态变化的概念分析判断,D正确.故选D.
11. D 【解析】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窗玻璃上液化成为小水珠,水珠附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当室外温度更低时,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更低的玻璃时会凝华成冰花,附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热值吸【解析】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它的热值大;为避免火箭高速运动温度过高,该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应吸收热量.
13. 升华吸收【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极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
14. 汽化低液化【解析】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水在高温下会发生汽化而变成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较冷的金属盘发生液化现象.
核心素养提升
1. A 【解析】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酒精,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和分度值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中的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A正确.故选A.
2. A 【解析】将锤形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加热时,因开水的温度约为100 ℃,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实验中能看到有大量的碘蒸气产生,这说明碘能发生升华现象,A符合题意;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锤形玻璃泡时,因酒精灯外焰的温度远高于碘的熔点,碘很快会熔化,液态的碘也能变成碘蒸气,因此实验中虽然看到有大量的碘蒸气产生,但这不能说明固态碘发生了升华,B不符合题意;将锤形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或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时,碘的升华很慢,不易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