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砂砂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砂处理工艺操作规程

砂处理工艺操作规程

砂处理工艺操作规程
一、生产前准备
1.检查砂库、膨润土库、煤粉库及水箱中材料是否充足。

2.检查混砂机等各设备指示是否正常,校正电子秤、时间继电器等。

3.设定煤粉、膨润土自动定量参数,使其达到工艺设定范围。

二、作业
1.按设备操作要求依次开启各级砂处理设备。

2.新砂、旧砂、煤粉、膨润土、水分等,根据要求的型砂性能指标,按
预定设置完成定量。

3.首次加入定量旧砂、煤粉、膨润土到混砂机预混10~15秒,然后加
入水混制100~110秒,根据型砂在线检测反馈结果调整水分加入量。

4.混砂完成后,出砂门自动打开放砂。

设定每碾混压周期为140±10
秒,放砂时间为20秒。

5.巡视各皮带机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反馈。

6.旧砂水分控制在1.5-2.0%
7.按工艺要求对型砂周期检验,并及时反馈控制室调整相应参数。

三、完工后
1.当班生产任务完成后,将混砂机内部清理干净。

2.打扫生产区卫生,做到清扫、清洁。

3.每班结束后,巡查人员用皮锤将皮带机盖板上粘着的型砂敲击振落至
皮带机上,所有未用完型砂必须回到砂库内,不允许存放在皮带机上。

附:型砂工艺参数表
型砂工艺参数表
砂处理工艺操作规程
(试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5.10。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型砂试验操作规程是对进行型砂试验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规范化的一份文件,旨在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是一份1200字左右的型砂试验操作规程,供参考:一、试验目的型砂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能,以提供给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依据。

二、试验设备及材料1. 型砂试验设备:型砂盒、压力机、程控仪表等。

2. 材料:测试样品、型砂、水等。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安装和调试型砂试验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 准备型砂盒,进行必要的清洁和干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准备型砂样品,通过筛选和处理,确保砂粒的均匀和干燥。

四、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1. 样品制备:(1)根据试验需求,将型砂盒分为若干层,每一层厚度控制在5-10毫米。

(2)将干燥的型砂均匀地加入到型砂盒中,用压实器对型砂进行均匀的加压,直至达到试验要求的标准厚度。

(3)将试验样品嵌入到型砂中,确保样品与型砂的贴合度。

(4)进行任何必要的标记,以便于后续操作。

2. 试验过程控制:(1)将型砂盒放置在压力机上,调整好试验参数,如加载速度、加载方式等。

确保试验参数符合试验要求。

(2)开始加载,记录下试验的开始时间和加载的力值。

(3)以恒定速度加载样品,同时记录下加载过程中的力值和变形量。

(4)加载到规定的终点时停止加载,并记录下试验的结束时间和加载的最大力值。

3. 试验结果处理:(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其他力学参数。

(2)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对材料性能的评估。

五、试验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使用压力机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距离,并佩戴好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在试验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试验并报告维修。

六、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1. 每次试验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了保障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规范操作工作流程,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砂处理控制室的操作工,包括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

第二章安全操作要求2.1 操作前准备2.1.1 在每次操作前,操作工应认真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操作要求。

2.1.2 确认设备的运行状态,如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是否正常通电等。

2.2 操作技术要求2.2.1 操作工应具备相关操作技术知识,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2.2.2 操作工应具备必要的操作工具,使用工具时应熟练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2.3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操作参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安全措施要求2.3.1 操作工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3.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周边情况,确保操作区域的通畅,并避免碰撞和摔倒等危险情况。

2.3.3 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3.4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并尽快上报相关部门。

第三章操作流程3.1 启动操作3.1.1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按照操作手册要求,按顺序依次启动设备。

3.1.2 在启动过程中,应留意设备运行情况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2 运行操作3.2.1 在设备正常运行后,根据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相关操作。

3.2.2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3 停止操作3.3.1 当操作结束或需要停止设备运行时,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3.3.2 在停止设备运行后,应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四章突发情况处理4.1 火灾事故4.1.1 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按规定拉响警报器,并尽快通知相关部门。

铸件开箱、清砂、切割操作规程

铸件开箱、清砂、切割操作规程

铸件开箱、清砂、切割操作规程铸件开箱、清砂、切割⼯艺守则1.总则1.1 本守则规定了砂型铸件开箱、清砂、⽓割落件的⼯艺要求,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检查项⽬。

1.2 本守则适⽤于⼿⼯锤击与机械震动(⽓动)两种⽅式进⾏铸件清砂和⽓割⽅式进⾏铸件的浇冒⼝清理。

2. ⼯艺要求2.1 浇注后产品保温时间应达到⼯艺规定要求才能开箱清砂。

2.2 铸件的型砂、除盲孔、深孔和个别死⾓处允许残留少量难清理的粘砂外(待热处理后清理)其它表⾯的型砂应清理⼲净。

2.3 ⽓割铸件的内浇道、冒⼝以及必须⽴即割除部位的根部必须清理⼲净。

2.4 ⽓动清砂时,掌握好⼒度⽅向。

2.5 清砂时铸件温度不⾼于1500C(需余热切割的除外)2.6 ⽓割铸件的部位应符合有关⼯艺规定,⽅向⽅法要求采⽤顺向多⼑切割平整圆滑。

2.8飞边披缝的⽓割允许残留⾼度≤2mm,⾮加⼯⾯防⽌割伤。

2.9不损伤铸件本体,防⽌锤裂、变形、凿伤等缺陷产⽣。

2.10需利⽤余热切割的铸件,开箱清砂温度应不⼩于3500C,切割温度应符合⼯艺规定。

3. 操作程序3.1清砂3.1.1检查⼯具、设备确认安全可靠后⽅可开始⼯作。

3.1.2将铸件放置于地⾯上开始清砂。

3.1.3⽓动清砂要检查⽓管、接头、联系是否安全可靠后才能⼯作。

3.1.4 需热割的产品必须报证场地⼲燥,不准浇⽔,不准吹凤防制产品出现裂纹3.1.5 注意清砂时不要在产品上打出钎印,破坏铸件外观质量。

3.2切割3.2.1⼯作前认真检查⼄炔瓶、氧⽓瓶、割具等安全后才能开始操作。

3.2.2准备好待切割的铸件,摆正⽅向,保证不割伤铸件。

3.2.3按程序点燃割枪,调整⽕焰。

3.2.4尽量按表1要求切割,避免返⼯再割。

3.2.5须热割的铸件⾸先进⾏切割。

3.2.6⾼合⾦钢铸件需氧割的应保证2⼈进⾏操作。

4. 注意事项4.1⽆论采⽤什么⽅式落件,均不能损伤铸件本体,更要注意不准损伤铸字。

4.2开箱严禁锤击箱把。

4.3⽓割每班⼯作完毕,应关闭氧⽓瓶、⼄炔瓶,检查安全情况。

砂处理维修电工、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砂处理维修电工、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砂处理维修电工、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规程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砂处理维修电工、钳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安全规定,加强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操作前准备2.1.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2. 检查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其正常使用。

2.3. 检查操作区域是否清洁整齐,无障碍物,确保操作的安全。

3. 电工操作安全技术3.1. 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并锁好电箱,确保电源断开并避免电击风险。

3.2. 操作时,要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正确使用。

禁止使用破损或不合格的工具。

3.3. 进入电气设备操作区域前,必须确保身体干燥,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3.4. 操作期间要注意电气设备周围的可燃物或易燃物,避免引发火灾。

3.5. 禁止在潮湿的场地或使用带电设备时进行维修操作,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 钳工操作安全技术4.1. 在进行钳工维修前,必须确保机械设备停止运转并锁好相关开关,防止设备误操作导致伤害。

4.2. 在拆卸和安装机械部件时,必须确保部件的稳定性,防止意外滑动或掉落。

4.3. 进入机械设备操作区域前,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安全鞋,并确保身体穿着适合的安全服装。

5. 紧急情况处理5.1. 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救援。

5.2. 在意外伤害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并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

6. 操作结束后清理6.1. 操作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并归还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6.2. 对于有风险的设备或故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负责人,以便进行维修和改进。

7. 安全知识培训7.1. 所有砂处理维修电工、钳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和更新。

7.2. 安全培训应包括常见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

2型砂水分的概念指型砂(旧砂)中直径小于20微米的细粉的含量。

3所需仪器虹吸式洗砂机;双盘红外线烘干器;感量为0.01的天平;漏斗,中速滤纸,玻璃棒;4实验程序4.1取300克左右型砂(旧砂),用四分法取100克烘干待用;4.2用天平称取50±0.1克旧砂,将试样放入容量为600ml专用洗砂杯中,加入390ml蒸馏水和10ml浓度为5%的焦磷酸钠溶液,煮沸3-5分钟,将洗砂杯置于洗砂机上,搅拌15分钟,取下洗砂杯。

4.3向洗砂杯中加入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30秒,静止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

第二次仍加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约30秒后,静置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

第三次操作与第二次相同,但每次仅需静置5分钟,这样反复多次,直至洗砂杯中的水已达到透明无泥类为止;4.4最后一次将洗砂杯中的水排除后,将试样和水到如直径为100毫米左右的玻璃漏斗中过滤,然后将试样连同滤纸置于玻璃皿中,在电烘箱中烘干至恒温(温度140-160度)。

烘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量。

5型砂(旧砂)含泥量的计算试样含泥量=(试验前试样重量-试验后试样重量)÷试验前试样重量×100%型砂紧实率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紧实率的测试方法。

2型砂紧实率的概念指型砂的可紧实程度。

3所需仪器锤击试样机Φ50标准装样筒,底座型砂透砂器6目标准筛4实验程序4.1从混砂机或造型机处取混好的型砂约2公斤,用密封容器密封带回实验室,以保持型砂的水分不损失;4.2将6目筛放在投砂器的上端对齐,再将标准样筒和底座安装好,放在投砂器的正下方,使样筒的外圈和投砂器的外圈对齐;4.3将取来的型砂均匀的透过6目筛落放到样筒中,直至装满;4.4刮平样筒顶部多余的砂,将整个组合(装样筒,底座杯和未紧实的砂)移至标准样锤击制样机上。

砂处理线搬运、辅助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砂处理线搬运、辅助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砂处理线搬运、辅助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1.安全操作前的准备1.1 确保具备搬运、辅助工作的技能和知识,参加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1.2 检查并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1.3 确保搬运、辅助工作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机械的正常工作状态。

1.4 对所需搬运、辅助工作区域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无杂物、积尘等。

2.砂处理线搬运、辅助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2.1 在进行搬运之前,必须先了解物料的重量、尺寸和特性,并制定相应的搬运计划和路线。

2.2 在搬运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姿势,同时使用双手和双脚进行平衡,以避免因姿势不稳而造成的伤害。

2.3 搬运时要注意用力的均匀性,避免用力过猛或用力不足,以免造成物料倾斜或滑落。

2.4 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避开人员和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并确保视野良好,避免因视野不清而发生意外。

2.5 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保持沟通,尽量与其他人员保持联系,以协调工作,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并随时将工作情况向上级报告。

2.6 搬运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归还工具、设备和机械,并检查其完好性。

3.砂处理线搬运、辅助工作的应急措施3.1 在发生意外或紧急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搬运工作,并向上级报告,接受指导和处理。

3.2 在发生物料倾斜或滑落时,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事故的发生,如采用安全索等。

3.3 在发生人员伤害时,要立即向上级报告,进行紧急救助,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伤者的处理和转运。

3.4 在发生火灾或其他严重事故时,要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并向上级报告,接受指导和处理。

4.砂处理线搬运、辅助工作的安全管理要求4.1 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和程序。

4.2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工作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禁违反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4.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4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工作的安全性。

SXX虹吸式洗砂机型砂含泥量安全操作规程

SXX虹吸式洗砂机型砂含泥量安全操作规程

常德方铸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SXX-3S 微电脑控制自动洗砂机操作规程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作业指导文件
文件编号:FZHCB-EHS-004 第1页 共1页
1.适用范围( GB/T2684-2009)
本仪器用来测定原砂或旧砂中的含泥量
2.危险源/环境因素
搅拌叶片、AC220V 电源
3.作业前
3-1 仪器放置水平工作台上,用水管连接好仪器 背板进出水接头
标准方法,增加参考方法中的自动功能,首先搅拌 15 分钟⇒自动加水⇒搅拌 30 秒⇒静置 10 分钟 ⇒排水⇒加水⇒搅拌 30 秒⇒静置 10 分钟⇒排水⇒加水⇒搅拌 30 秒⇒静置 5 分钟⇒排水⇒加水⇒搅 拌 30 秒⇒静置 5 分钟⇒排水⇒后面的是静置时间 5 分钟循环……的程序,进行自动反复冲洗,直 至洗砂杯中的水到透明不再带有泥类止。 4-4 最后一次将洗砂杯中的清水排除后,关闭洗砂机及水龙头,然后用塑料洗瓶将虹吸管等组件上所 粘附的砂粒冲入洗砂杯中,用手托住托板,松开锁紧螺母,移出洗砂杯。将试样和余水倒入折有 滤纸的直径为 100mm 左右的漏斗中过滤 4-5 然后将试样连同滤纸置于承砂盘中,在电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温度为 110-140℃),烘干后置于干 燥器中,待冷却至室温时称量。(也可置于 SGH 红外线烘干器中快速烘干) 按下式计算含泥量百分率
5-3 每天使用后,应拔去电源插头,并将洗砂杯置于杯托上固定。 5-4 试验完毕将仪器上水渍灰尘擦净。不用时用塑料薄膜罩上防尘;
6.应急与对策
6-1 作业过程中遇到故障或险情,要立即停止作业,拔掉设备电源,报告上级主管。
编制部门 技术部
编写人 冯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审核人 刘建国
会签 胡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加强砂处理系统的管理,保障安全生产预防发生事故。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本公司的所有砂处理系统。

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通则
1、设备须专人使用,专人管理,非操作人员未经车间负责人批准,不得操作本套设备任何按钮。

2、操作人员操作时,需穿戴好劳保用品,戴好防护眼镜,避免受到伤害。

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砂处理系统的性能及工作原理,熟悉砂处理系统各项操作程序及维修与保养工作,不得违规操作。

4、操作人员开机前必须检查控制柜(面板)各类开关是否在所需设定位置(包括各电源开关)然后才能开机,以免误动作造成设备事故。

5、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混砂系统控制室内,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在系统内平台上行走和攀登梯子时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接触运动机构和部件,更不得碰及紧急按钮、行程开关和气门手柄等具有操作功能的零部件,避免发生人身事故,避免误操作。

7、系统平台上不得存放非工作性的重物。

(如螺帽、型材、工具、换下配件等)也不得将重物向下投掷,必须用工具包等带到地面。

平台上任何垃圾严禁扫向地面,避免造成二次空气污染。

8、经常检查设备,实时掌握保护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保护系统不完整或存在异常时禁止开机。

9、当在本系统内切割、焊接、打磨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在旁边准备好灭火装置,特别要注意保护传输胶带。

10、润滑油、润滑脂的加入,需要接触系统内设备的检查,都应在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并在混砂机或配电盘上挂维修警示牌“禁止合闸”,警示牌谁悬挂谁摘除。

11、混砂机工作时,不得打开检查门、检修门、保护门。

不阻碍运动部件,不穿越循环运动设备,不得进入封闭空间内施工。

12、开机时,用警报灯或警报器通知所有非工作人员离开设备工作区域,确认设备无异常后方可开机。

13、系统内所有设备器具必须按额定数据运行,不得超负荷运行。

14、系统发生的警报和其它警示信号必须认真对待,做针对性处理后,方可继续运行,不得强行起动和让系统设备带病工作。

15、操作人员要经常注意检查周围环境,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内。

维护保养结束后,不可将工具遗留在设备中,阻碍设备运行。

16、酒后不得上岗操作。

17、工作结束后,将本机电源开关切断。

以免使本设备处在运行状态而发生电器及设备意外。

并及时清扫回收散落型砂。

18、操作人员必须对本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及周保养(包括润滑)工作。

确保设备的完好率。

四、违规处理
1 凡违反本规定任一条款者,一经发现则处以50.00元/次/人的扣款;
2 导致他人受伤事故时,处以200元/次/人的扣款,情节严重者处以不低于500元之扣款,并按公司规定处以相对应的处罚;
3 造成设备设施等公司财产损失时,按照设备事故流程及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凡与本规程相抵触的情形,均以本规程之规定为准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