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描述方法(2014届教师版)

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描述方法(2014届教师版)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 ,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 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 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 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14分)(08广东卷)
成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 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 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时 间 分 布 特 点 描 述
(2011年新课程)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 1976 1986 2005 湿地斑块数目 (块) 2251 3721 1973 湿地总面积 湿地比率(%) (hm2) 88893 42.99 39639 19.17 19230 9.30
例14:图8中的曲线代表雪线高度,描述图中雪线的 纬度分布特征。
这类题目往往要求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比较。 在做题时一定要重视其坐标代表的数据类型,并根据其数 据类型进行相应描述。
图8
(雪线高度)由副热带向高低纬递减
答案分析: 读图可知其横坐标代表纬度,意味着只需分析位臵属性中的纬度(南北) 因素,纵坐标代表海拔。该题即描述雪线高度与纬度的对应关系。
如果等值线走向 变化很大,则需 要分区域描述
2.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 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8分)
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 (2分)受夏季风影响,降 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 减少(2分) 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2分)气流遇山地(祁连 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 东北减少。(2分)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答: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交通线 分布;沿谷地 (沿河流)分布。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水平分布图 (1)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增减方向 (2)分布的范围——看数值 (3)分布的疏密——看疏密 (4)分布的凸变——看弯曲 (5)分布的极值——看闭合 (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 垂直剖面图 (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 (“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 变化

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描述方法(课堂PPT)

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描述方法(课堂PPT)
(1)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增减方向 (2)分布的范围——看数值 (3)分布的疏密——看疏密 (4)分布的凸变——看弯曲 (5)分布的极值——看闭合 (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 垂直剖面图 (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
(“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
湿地比率(%)
88893
42.99
198 6
3721
39639
19.17
阅答显读时著案资间2增:料50分0加变,布,化分特湿特析点1地点该描9破:区7述3碎1域:9,不76湿同—地时1面段9189积湿263大年地0幅,变度湿化减地的少斑特9。块点.(数。30量3(分6)分)
(先时描间述、总数趋量势、,面然积后各分1时分间)段;描19述8差6—异2。005年,湿
末年据成 展 答,桑为,案图我蚕最 只 要简国茧大 有 点述桑产的 新 二我蚕量桑疆:国养(产蚕减东桑殖量养产部业蚕大殖较原开养于省 大 产始0殖区 ( 量了.1业吨; 分 大空的)间其 区 ,的发转余最 增省移展省快 长区。区、 量分特下布(慢 较点图大) 少。示于。 ;(意8( 中0分我.1部8国)吨分有2))0明0多0显年数增与有长2发0,07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按向索因 注意拐点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太阳辐射) 西段(110°E以西) :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地形12 )
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 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东段向低纬(南)弯曲(1分) ,地处小兴安岭,海拔较 高(1分);西段向高纬(北) 弯曲(1分),地处松嫩平原, 地势较低(1分)。

新考纲系列高考地理 地理事象的时间分布规律专题辅导与训练精品预测题

新考纲系列高考地理 地理事象的时间分布规律专题辅导与训练精品预测题

新考纲高考系列地理地理事象的时间分布规律一、选择题右图为2011年某地1—6月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5月1日,该地的黎明与黄昏分别为.0时和24时左右.4时和20时左右.2时和22时整.4时和20时整2.该地有可能位于.利比亚.日本.加拿大.南非3.9月初,该地的白昼时长约为.12小时.16小时.20小时.24小时读下列天气预报简图,回答4、5题。

4.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春分(3月21日). 谷雨(4月20日). 立夏(5月5日). 小满(5月21日)5. 当日的天文现象及该地此时所处季节容易出现的天气现象分别是.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沙尘漫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和风细雨.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暴风骤雨.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气温波动较大2011年4月7日中国天气网未来三天冷空气频繁影响北方地区,中东部地区有降水天气。

读下面气象服务热点提示图,回答6、7题。

6.根据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可以推测, 4月7日~9日我国东部地区将主要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7.新疆地处内陆地区,但北疆地区比南疆地区降水明显较多,其主要原因是①北疆地区距离海洋更近②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③北部山口能使大西洋水汽进入④天山山地阻挡.①②.②③.③④.①④读某一时期内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示时期内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及主要原因分别是.逐渐增大黄河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淤积严重.逐渐减小黄河入海口流水侵蚀严重.逐渐增大为促进经济发展,在黄河入海口附近围海造陆.逐渐减小为加快对外交往而开挖海岸,修建港口9.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关于湿地生态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热容量减小,温差减小②保持生物多样性③涵养水源④使黄河入海泥沙大大减少.①②. ②③.③④.①④10.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于2011年4月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

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时空特征1

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时空特征1

一 陆地
月 海洋
七 陆地
月 海洋
气温分布特 点
等温线分布 特点 南北半球等 温线特点
风向
降温快气 温比同纬 度海洋低
降温慢气 温比同纬 度陆地高
向低纬方 向高纬方
向凸出
向凸出
陆地上都向南凸出;
海洋上都向北凸出。
陆上气温低、气压高,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增温快气 温比同纬 度海洋高
增温慢气 温比同纬 度陆地低
极点,与经线圈平面之 间
的交角为0°,与纬线圈 平面之间的交角为9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 为0°(赤道)。
(1)晨昏圈相切的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之和等于90°(即互为余角)
(2)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之间交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冬至日——春分日 90°--66°34′-90°-66°34′- 90°
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5、垂直补偿流的形成与分布
6、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由于山区海拔高低不同,热量条件有明显 的垂直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长 期越短。因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农作物 的品种也有不同。
山西北部五台山一带的山地农业
高度
主要作物
2000米以上
不能种植
1500~2000米 莜麦、马铃薯带
1200~1500米 谷子、马铃薯、莜麦带
900~1200米 谷子、马铃薯、冬麦带
600~900米
玉米、高粱、棉花带
例题: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 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中表示 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1——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变化)及成因分析型详解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1——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变化)及成因分析型详解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1——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变化)及成因分析型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

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

读图完成1—3题。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A.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B.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C.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D.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2.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生态地理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②生态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A.夏季风B.年降水量C.纬度因素D.地势起伏3.②、②、②、②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迟的是A.② B.② C.② D.②【答案】1.A 2.C 3.D【解析】本题组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为背景材料,以随海拔同度的增加该区物候的变化、在某一海拔高度返青期晚影响因素、不同区域内返青期最迟的区域为切入点,考查区域气候、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1题,调用所学知识,可以很容易的知道: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

随着气温(即热量)的降低,生物生长期缩短,这样生长期就会集中在气温最高的季节,所以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故A对,BCD错。

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地的纬度比②地较高,在海拔大致相同的地区,纬度高则气温低,所以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纬度因素,C正确;植被返青期受热量影响,年降水量对热量差异的影响较小,结合设问中最为“密切的因素”,可知B错;海拔高度类似,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全是山地,②②两地于青藏高原上,夏季风几乎都影响不到,所以两地的夏季风影响和地势起伏都差不多,故A、D也不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选C。

第3题,根据图中所示可知,②、②都是针叶林区,根据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两区域分布的海拔相对较低,所以这两个区域热量条件较好,返青期较早,②、②不符合设问条件;②、②都有草甸分布,说明两地分布海拔较高,但图中②为灌木草甸,②为高寒草甸,根据垂直分异规律,灌丛草甸生长的温度比高寒草甸的要高,所以②的热量条件较好,返青期较早。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正)1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正)1

9.(08高考北京卷)(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 答: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大致呈 南北走向, 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 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原因:从西 (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 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28.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 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 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
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 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 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 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 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 溉水源。
说出最稠密最稀疏区的地区名称等)
(08天津) 1.甲区域的城镇 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6分) 答: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交通线 分布;沿谷地 (沿河流)分布。
(2011.课标全国文综) 2.(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
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9,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四川)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 国,服装生产中心在 A 城,首都 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 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 城市比较,指 出该国西部城 市分布的突出 特点。( 6 分)
(2011.课标全国文综.37) 37.(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
(2013年四川)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 国,服装生产中心在 A 城,首都 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 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专题

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专题

3、08年地理试卷特点
(1)命题思路创新,重视过程分析 (2)试题陌生度高,向新课标靠拢 (3)提升能力要求,注重科学分析 (4)试题原创性强,体现公正、公平 (5)体现选拔功能,具有一定难度
二、地理学科命题趋势分析
1、地理学科命题思路:
知识抽样——全面复习,要分清主次
图像承载——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 能力覆盖——空间定位、逻辑推理、联系迁移以及 临场的应变能力等 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比较归纳等思 维过程 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3月21日~9月23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夏半年 各纬度昼长夜 短,纬度越高 昼越长,6月22 日昼最长。 9月23日~3月21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 南半球冬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南半球夏半年 各纬度夜长昼 短,纬度越高 夜越长,6月 22日夜最长。 各纬度夜长昼 短,纬度越高 夜越长,12月 22日夜最长。 各纬度昼长夜 短,纬度越高 昼越长,12月 22日昼最长。
例题:图中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⑦极地气候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③
C.④⑥⑦
B.②④⑤
D.②③⑤
答案:C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23°26′S
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递减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 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极昼极夜范围变化、晨昏线与太阳光 线的关系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2PPT课件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2PPT课件

该题主要描述的是冻害程度的数量属性中的数值变
化趋势。首先根据图例判断数值(冻害程度)、再
按数值变化趋势(冻害程度由轻到重或由重到轻)
描述其变化特点。
16
3、“面”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 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 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 布方位,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应加以注意。 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 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
35°

宜昌
30°
柑桔冻害分布示意图
图例 严重冻害区 重冻害区 冻害区 轻冻害区 无冻害区
110°
1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5
15
(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指出图5所示区域柑橘 冻害分布特点
35°

宜昌
30°
柑桔冻害分布示意图
图例 严重冻害区 重冻害区 冻害区 轻冻害区 无冻害区
图5
110°
115°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 答案分析: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
纬线平行);西半段呈东
北——西南走向。
答案分析:
题目要求描述图中10℃
等温线的位置属性。仔
细审题可知只需描述其
水平分布特点。由于该
等温线有明显的曲折,
所以要分段进行描述。
10
2、线状分布图答题方法等值线、交通线、河流、山脉等

走势、疏密、数量








从化







城市多沿河分布,较为均匀,等级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1《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高考考点:◆描述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时间:季节年际日;空间:水平垂直纬度(南北)海陆(东西))◆阐释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成因、原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是地理高考中强调的能力之一。

但在本文中只尝试讲解“描述地理事物特征。

”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

一、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进行定性概括在教材里经常看到,如对某地理事物的定义。

在考试中常见的定性概括有:地形特点、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气温特点等。

1、地形特点:地形种类、海拔高度、地表起伏(地势特点)、分布特点,主要特征地形。

例1:简答德国的地形特点。

参考答案:地势南高北低。

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宽谷山地,北部为平原。

答案分析:地形种类:巴伐利亚高原、阿尔卑斯山地、宽谷山地、平原;地表起伏:地势南高北低;分布特点:南部为……,中部为……,北部为……回忆中国地形特征:也有只考查地势特征的题目,地势特征应从“起伏(高差)、坡度”等方面描述。

例2:图1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1回答:图1c 、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答案分析:地势起伏大→高差大→坡度陡;地势起伏小→高差小→坡度缓2、河流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例3:松花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参考答案:流量较大(水量丰富);有两个(或春夏)汛期;含沙量小;有结冰期(或结冰期较长)。

答案分析:前面所列的河流水文特征描述要点只是一个大致方向,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如该参考答案中突出松花江有两个汛期。

图23、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数量、水量)、土壤等。

例4、读图2,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参考答案: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

答案分析地形:低山(山地)丘陵;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土壤:以红壤为主。

4、气候特点:气温、降水量等 例5、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参考答案: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分析:气温:炎热、温和;降水:干燥、多雨。

定性概括能力应在平时读教材中培养,因为教材中的语言才是最标准的地理学科术语。

二、定量表述定量描述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应该做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高考中,定量描述常以点、线、面、计量图表这四种方式出现。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

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

(集中?沿着什么方位?沿着什么方向?描述时要联系图中主要地理事物进行阐述。

例1:读图3,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

答案分析:此题要求描述的是点状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

图中给出的是海陆简位置属性(空间属性)垂直(海拔) 水平数量属性 极值(最大值、最小值)高 低或者以与某熟知的地理事物的相对方位来描述。

如:与……平行、沿海(河、铁路……)、欧洲西部等。

数值 宽广(大)狭窄(小)纬度(南北) 海陆(东西) 日 季节 水平面积时间变化趋势(数值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定 量 表 述比重(比例)在数量图表中要根据其计量单位来描述形状图,不是地形图,不需要考虑海拔差异。

又因为这些城市都是分布在陆地上,也不必考虑海陆差异。

所以只需纬度(南北)差异。

答:我的理解:例2: (08广东卷)M 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

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14分)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5分) 答:叠加就是联系,缺乏联想无法完成有效答题!例3:2009北京卷36(1) 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

(6分)(2) 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

(10分)例1答案: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美洲)。

例2答案: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疏密 方位 叠加(一)针对练习:1、点状分布图答题方法(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6分)2.读图6,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3.读“某国南部水系及其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概括乙河南部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一)针对练习:参考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2.多数分布在季风区内,沿河近海的平原地区; 多数分布在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人口、城市密集地区。

3.城市多沿河分布,较为均匀,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少,且距离较远。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单一线状地理事象描述)线状分布图答题方法(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描述其分布特点,从走向、疏密特点、延伸方向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从极限值突破或影响因素分析。

如果是等值线,还要说明量的大小。

例1说出“我国一月0 ℃等温线”的走向。

例2.描述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特点例3.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从化例4.读图10、11,完成下列要求。

(4)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9分)例5.读图回答问题:请分别描述以上两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特点。

例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①和②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图4例7.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

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

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

例8:描述图4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例9: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例10: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面积等方面去考虑。

例1:(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指出图5所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例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根据下图分别说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分布的异同。

(四)、“面”状分布图答题方法: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应加以注意。

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平方千米。

例1: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 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 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分析原因。

例2.请描述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例例3.比较两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

例4.读京津冀区域等值线图,分析回答:分析图中西部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影响因素。

例5.中部六省是承东启西、通北接南的枢纽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之后,中央部署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材料一中部六省区域及人口、面积、GDP情况示意图(3)读图分析中部六省的矿产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这种分布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例6.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简要说明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⑵简要分析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不均的主要原因。

例7.⑵依图分析说明该岛地形地势特征。

⑶依图简要说明该岛的降水分布特点。

⑷该岛有可能分布在南半球的热带省区,还是温带省区?请说明理由。

例8.⑴简要说明图示的甲国家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⑶指出图中Q湖南北大致长度,并简要分析该湖南北狭长的原因。

例9.2011北京卷39.(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图12.回答第(1)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分)例10.(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6分)(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括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8分)图12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答题方法总结★“分布特点”类1、点状分布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描述角度:①位置、疏密(多少)。

2、线状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

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3、面状分布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

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围。

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

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

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参考答案《线状地理事物描述》,单条线,:例1.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