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分析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分析摘要: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管线的布置比较复杂,容易出现问题,为了保证安装施工的质量,需要对管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避免其中存在问题影响施工的效果,同时需要加强施工的管理,使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进一步提升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水平。
本文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引言机电设备安装在建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安装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水平,需要重视机电安装施工。
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中的管线综合布置作为其中的基础内容,布置的效果对安装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应通过加强管线综合布置工作的方式来提升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同时加强工程管理,完善其中的各个流程,为建筑工程带来有效的帮助。
1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设备的种类也逐渐增加,在设备的应用中,功能得到了改善,这使管线交叉集中情况也更加明显,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管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存在关错电源等问题,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使设备的使用性能水平降低,同时对外观的质量也造成了影响。
因此,应对管线进行综合布置,考虑到管线的综合布置效果,结合施工中的设计图纸内容以及实际的情况对管线进行合理的2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中存在的问题2.1不同专业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配合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包含了多个专业的内容,因此需要不同专业之间协调配合,在安装中不仅包括设备的安装,还包括管线等,其中管线比较复杂,数量较多,在施工中一般集中堆放,导致安装过程中出现了混乱的问题,对施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果没有进行规范的整理放置,会使线路在交叉过程中互相影响,不利于施工的进行,降低了施工的质量,还会出现故障问题,导致工程的进度减慢,使施工过程中成本增多,导致机电设备无法正常的使用,从而影响设备后期的使用。
浅析地铁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及综合支吊架的合理设计与应用

限 的 地下 空 间 得到 更 加 充 分 、 合理 、有 效 的使 用 。地 铁 属 于地 下 些 都有 背 于地 铁施 工 “ 约空 间 、 降低 成 本 ”的施 工理念 。而 在安 节
结构 ,空 间狭 小 是 地 铁 车 站最 大 的特 点 ,但 是 麻 雀 虽小 ,五 脏 俱 装 中通 风管 道 的宽度 已经 占据 了走 廊 的宽度 空 间 ,其 他管 线的 吊架
布 置综合平 衡技术 及综合 支 吊架的合 理设 计与 应用 .
一
上方 支 吊架无 法生 根 或管 线 及支 架 间过 分拥 挤导 致无法 设置 检修通
、
管线 布 置综 合 平 衡 及 综 合 支 吊架 的 合 理 利 用 ,可 以使 有 道 等现 象 ,同时各 专业 管 线安 装使 用 单独 支 吊架 时钢材用 量大 ,这
全 ,地铁 车站 内机 电专业 如通 风 空调 、给水 排水 及 消 防给水 、动 力 根 本无 法生 根安 装 ,根 据现 场 实际 情况 应用 管 线布置综 合平 衡技 术
照明 、F 、B S AS A 、通信 、信 号 、导 向等 的设 备 管线 众 多且 布局 复 并 合理使 用 综合 支 吊架 恰恰 解 决 了此类 问题 ,不 但有效 的节 约 了吊
装过 程有一 定 的 了解 。地 铁机 电专业 安装 设 备管 线众 多 ,现 试从 机 2 0 0 mm(0 mm×2 0 20 0 mm) 部分 专业 的管 线 的布局 情况 ,如果均设 这
电设备 及管 线安 装施工 的 角度 ,分 析 地铁 机 电设 备管 线安 装 中管 线
置单 独 的支 吊架一 般 将会 出现 由于 支 吊架 的 吊杆 过多 导致走 廊 吊顶
十号 线一期 工程 机 电专业 安装 的设计 与 施工 中 ,就 在车 站各 个 区域 提 供 技 术支 持 ,为 施 工 的 顺 利 进 行 创 造 条件 。机 电 管线 布置 综 合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探讨 王万里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探讨王万里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更趋向于装配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随之而来高大的建筑其机电系统的管线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机电管线施工有了更高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在机电管线综合布置中,各专业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跨专业的工序协调问题(如结构的预留孔洞的标高问题、装配式工序的预埋件精度安装)、建筑项目移交(如精装修标高移交,隐蔽验收等)问题和优化管线节能降耗问题。
通盘考虑管线综合布置,不仅能对各系统统一规划和空间合理分配,更能减少各专业管线布置方面的冲突,减少返工的不必要性,保证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要求,特别是对以后交付业主运营更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对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管线综合布置1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分析的实际意义作为一项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建筑机械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和管理工作。
在建筑机电设备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工作区之间设置科学的管线,以便于满足供水系统、通风系统及电力系统等。
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科学合理的管线布置技术可以增加布线的合理性,同时为建筑的智能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建筑行业的机电安装技术也随着建筑企业的激烈竞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通过更加科学的管线布置技术,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标明不确定以及某些电气和机械设备安装不合理的问题。
提高建筑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合理科学地将管道综合布置技术进行完善和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的时候应该考虑其安全性,尽可能保证施工人员和安装人员处于安全状态的基础下,针对管线综合布置所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出不同的施工方案;其次,应该尽可能将土建技术和管线综合布置技术交互使用,管线科学布置的宗旨就是更好地执行建筑的使用功能;除此之外,在进行管线布置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考虑企业的施工成本和设计成本,再回去布置工作,完成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后续建筑的日常维护,工作和管线的扩展性是否合格。
四新”及“十项新技术”应用

四新”及“十项新技术”应用本文介绍了“四新”及“十项新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其中,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方面,采用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和复合土钉墙技术。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通过注入水泥浆加固桩身泥皮,增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具有轻型、机动灵活、适用范围广、支护能力强、可作超前支护,并兼备支护、截水等效果。
在混凝土技术方面,采用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对砼原材料、砼浇筑和养护均有较高的要求,而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
在本工程中,地面、屋面找坡层采用了陶粒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何防治混凝土裂缝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防治混凝土裂缝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设计、材料、施工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技术措施。
本技术主要介绍防治裂缝的关键技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其中包括设计的构造措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抗裂性能影响因素、抗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施工中的技术措施等。
本工程在地下室混凝土中掺入复合纤维抗裂剂,以防止混凝土开裂。
同时,采用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使混凝土泵送高度达到190.7m。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它包含混凝土制备技术、泵送参数计算、泵送机械选定与调试、泵管布设和过程控制等内容。
本工程采用高强钢筋,即屈服强度为400MPa和500MPa级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和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普通热轧钢筋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钢筋综合性能好。
细晶粒热轧钢筋通过控轧和控冷工艺获得超细组织,从而在不增加合金含量的基础上提高钢材的性能。
本工程在配筋时考虑采用三级钢,同时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以便传递钢筋拉力和压力。
本工程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以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
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_1

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发布时间:2022-01-18T07:34:22.33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4期作者:喻英杰[导读]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智能化要求也明显提高。
对建筑机电工程来说,机电安装需要重点关注,空调设施、安防系统、通信系统等均不可忽视,这就使综合管线的铺设更为复杂,尤其要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
本文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现状出发,对管线综合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探析[1]。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随着当前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准不断提升,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与提升,现代建筑普遍都具备一定的多样化功能,在具体的安装中需要对应的支持,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使得其自身的优化空间有限,这样的情况下给对应的工程安装带来较大的麻烦,因此,需要及时地联系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优化,并合理地设计方案,从而避免出现其他的问题,减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大幅度节省施工成本,同时还能确保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为此,相关工作者要明确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的概念,明确常用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类型,从室内管线和室外管线两方面高效落实管线排布技术,提高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引言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智能化要求也明显提高。
对建筑机电工程来说,机电安装需要重点关注,空调设施、安防系统、通信系统等均不可忽视,这就使综合管线的铺设更为复杂,尤其要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
本文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现状出发,对管线综合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探析[1]。
1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的概念机电工程安装涉及土木工程、自用工程、工业工程、环保建设工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和专业。
机电工程在建筑工程尤其是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大。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运用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8期—209—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运用沈庆红(重庆震旦消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1331)现代建筑产业发展中建筑智能化建设程度逐渐提升,为了实现建筑智能化体系的构建,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机电系统来保证建筑智能系统的运转,而管线敷设就成为了机电安装施工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管线敷设施工中,需要通过综合平衡技术的运用来保证管线布置的科学性和整体质量,保证建筑机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及其特点概述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机电施工安装施工领域,其技术运用所涉及的领域包含了机电安装中的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以及现代智能化机电控制系统等管线敷设安装施工[1]。
随着现代建筑机电建设施工中智能化程度的逐渐提升,施工实践中对于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也愈加深入,成为了提升机电安装管线敷设施工质量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中管线敷设施工的实际应用,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实现对建设方、监理方以及设计方各项施工要求的充分协调,及时发现管线敷设设计图纸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中实现对施工技术问题的全面处理,这对于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而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快速实现管线节点设计。
在机电安装的管线施工设计中,节点设计是核心内容,更是决定管线敷设效果和机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而在机电设备安装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应用中,就能够根据工程的整体情况,实现管线节点的快速设计,如图一所示。
图一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节点设计 第二,避免管线敷设过程中产生冲突问题。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敷设施工中,由于管线标高以及位置问题而导致的管线冲突时有发生。
而通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在保证机电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管线敷设中标高和位置问题的解决,避免管线敷设中冲突问题的产生,满足管线敷设施工的实际需求。
探究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探究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摘要:本文呢介绍了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分析和探讨了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中图分类号:tv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一项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属工程管理的范畴,内容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智能化控制、电气、消防喷淋及消火栓、给排水等专业的管线安装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1) 成本控制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2) 位置要求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能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3) 维修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排列各种管道( 线) 时能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能考虑先施工的管道( 线) 不影响后续施工的管道( 线) ,还能考虑对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 线) 的安排。
4) 工期的影响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更好地节约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 线) 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原则在计算机上进行优化设计,需结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图纸,按照设计和业主对各使用功能区的标高要求,先规划出各区域管线布置基本框架。
同时基本确定该区域综合管线的排列。
管线排列应遵循 3个重要原则: 管线平面定位、管线排列原则、管线交叉避让原则、穿梁原则。
1) 管线平面定位管线平面定位应遵循: 先大后小、先繁后简,先重点部位、后次要部位,先主干后分支,先风管后水管、再电气配管,先无压后有压。
各类管槽走向统一规定,构件统一制作,统一标准; 同类管线集中布置,按照规范合理布置支架,充分利用组合支架,加大空间利用率。
建筑业10项新技术--设备安装部分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薄钢板法兰风管有两种构造形式:1)经过专用机械加固风管与法兰同为一体及采用镀锌板制作的法兰条与风管本体采用铆接形成的风管。
2)第一种的补充和加强形式。
风管间的连接采用弹簧夹式、插接式或顶丝卡紧固等方式。
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制作,可采用单机设备分工序完成风管制作;也可采用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自动生产线将材料类型选择、剪切下料、风管板面连接形式及法兰成型、折方等工序顺利自动完成。
自动化流水线使用镀锌板卷材,根据风管需要连续进行管材下料到半成品加工完成,全部工序只需30S即可完成,实现了直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
异性风管可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下料,有效节省手工展开下料的繁琐工序、操作时间,保证下料的准确性。
设备的配套使用实现了直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
2.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换的全空气空调系统,它由单风道定风量空调系统演变而来,只要用于办公和其他商用建筑的舒适性空调。
2.1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有各种类型,均由4个基本部分构成:变风量末端装置、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风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2.2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节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有两层含义:空调系统总风量可变;空调区域内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送风量可变。
2.3主要技术内容1)变风量末端装置它由箱体、控制器、风速传感器、调节风阀等部件组成的机电一体化装置。
空调系统通过末端装置调节一次风送风量,跟踪负荷变化,维持室温。
2)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与其他空调系统相比变风量系统更依赖于自动控制,由系统控制器、末端装置控制器及其他用于相互通信的BA网络构成。
3.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按复合板材质的不同,非金属复合板风管主要有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聚氨酯复合板风管、酚醛复合板风管、玻纤复合板风管。
复合板风管具有质量轻、美观、施工方便、效率高、不需外保温、漏风小的特点,一般在现场制作,以免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5-29T11:32:07.8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包剑灵[导读] 机电设备安装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管线综合布置工作,不断积累、总结管线综合布置的技术经验,积极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佛山市房建集团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建筑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渐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有了更多的要求,对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工程施工作业前预先对管线的位置和顺序进行科学策划、综合布置,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管线位置冲突、衔接不当甚至造成返工等问题,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
量的目的。
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对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管线综合布置;科学策划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包括多种基础设施管道建设,比如:电力管道、排污管道、雨水管道、空调管道、消防管道等等,这些管道构成建筑管线系统。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在CAD等绘图软件的帮助下进行的对设计的进一步深化设计,细化及合理化施工图纸的各项机电安装项目的过程。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可以为各种管道建设施工方提供整体的科学指导,为管道施工建设提供完整的系统管理,整体上把握管道施工建设;强调对于各个分体管道建设施工的总体协调,避免各个分体管道施工的盲目进行,造成工程的整体浪费,拖延建设工期,通过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就可以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实现建筑施工全面协调发展;可以节约建筑用地,实现资源的优化使用,比如在进行地下施工时可以协调相关的地下管道建设方一同进行作业,减少再次进行地下管网铺设等,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的成本节省目的。
1 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在计算机上进行优化设计,需结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图纸,按照设计和业主对各使用功能区的标高要求,先规划出各区域管线布置基本框架,同时基本确定该区域综合管线的排列。
管线排列应遵循以下重要:管线平面定位原则、管线空间排列原则、管线交叉避让原则、管线穿梁布置原则。
1.1管线平面定位原则各类管线的定位,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管线的外形尺寸、间距要求、操作空间、保温厚度、支架尺寸、规范对相应管线的间距要求、施工操作空间、预留管线位置、种类等。
管线平面定位应遵循:先大后小、先繁后简,先重点部位、后次要部位,先主干后分支,先风管后水管、再电气配管,先无压后有压。
各类管槽走向统一规定,构件统一制作,统一标准;同类管线集中布置,按照规范合理布置支架,充分利用组合支架,加大空间利用率。
1.2管线空间排列原则要想提升建筑空间利用率,需对管线的支架进行合理布置,同时提升支架的利用率,将管线集中起来进行布局。
对于构件的标准和制作要进行统一,各种管线的走向也要进行统一。
风管、风阀、管道、保温层、电缆桥架,管线的排列间距、空间布置应有利于机电专业的安装和检修。
管线空间排列原则包括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冷水管路排列在右、热水管路排列在左,液体管路排列在下、通风管路排列在上,电气管路在给排水管路上方。
1.3 管线交又避让原则。
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
各类管线交叉翻弯时一般遵循“电气让水管”、“水管让风管”、“分支管让主干管”、“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低压管让高压管”、“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一般管道让工艺管道”、“同等情况下造价低的让造价高的”,也就是符合管线综合平衡的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
技术要求主要考虑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便利、施工维修空间等;经济分析则是经济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低的管线让翻弯造价高的管线”。
以管线布置基本构架为基础进行综合平衡,通过基本构架力求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
1.4 管线穿梁原则是指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条件下,尽量增加室内使用高度。
管线穿梁还具有受外界干扰小、美观等优点。
2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内容2.1 主要技术内容2.1.1绘图格式。
在进行机电管线布置时,需要结合原图的格式,进行统一化,避免采用不同的格式对施工人员造成理解错误。
在图纸的出图时,需要完全按照一定的标准格式进行,来保证图面的整体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图纸的打印比例适合阅读,方便普通的打印使用,一般绘图会按照1:1的比例进行绘制。
标题栏的设置需要标识具有相应的信息,体现四方的理解会签,体现目前的状态。
在绘制图纸时,为了避免修改操作失误,为了保证每个专业都能够高效反映出问题,每一个专业只需要设两个图层。
绘图人员要对施工图纸非常熟悉,按照技术要求,先规划出管线布置的平面位置,标高尺寸与交叉避让的基本原则。
2.1.2管线布置基本构架。
认真阅读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图,按照要求综合布置机电设备的管线,构建出各区域管线的标高、平面定位、交叉避让的基本框架。
在原设计图中对需要改变走向的管线进行标注,使综合图与施工图相呼应。
这样,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2重点、难点处理2.2.1狭小走廊的多管线排布。
狭小的走廊排布需要考虑到总体排布,不能因为部分而影响整体,要想办法尽量节省空间,如采取多层型钢通长安装,作为整体支架。
必要时,与设计沟通,施工阶段在梁上预留管线孔洞,或者将部分管道放置在其他位置敷设,避开拥挤位置。
2.2.2机房,如制冷机房、空调机房、水泵房、配电室内的机电管线综合排布。
机房最好单独进行排布出图,并充分考虑到与机房外部管线的接驳和剪力墙预留洞口的问题。
2.2.3无吊顶且注重观感的位置的机电管线综合排布。
无吊顶的展馆、大厅的位置,对所有排布都比较严格。
此处机电管线的观感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于施工水平和建筑档次的评价。
因此,此类位置应该重点进行管线排布,做到整齐、有序,保障施工观感。
2.2.4建筑屋面。
屋面落地设备一般较多,管线涉及风、水、电、消防等各专业。
屋面一般无法在上方安装支吊架,所以管线基本在地面排布。
屋面机电管线排布要在满足相关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保障整体观感,并且也要充分考虑到设备检修通道,使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能快速、顺利地在屋面通行。
2.3施工信息管理
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与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无法分开。
为了保证各承包方的规范统一,需要将其纳入统一领导的整体指挥办公室,进行协调施工,最后才能共赢。
在管线的布置中,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专门的信息管理,避免信息出现混乱与丢失。
信息主要包括支持性信息、过程信息与成果信息等,对于信息的管理外,还需要对发布方式进行关心。
通过每一个部门均建立信息组的方式,建立文件目录,通过记录的方式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与约束,签字后通过正式的途径下发给施工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处同样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信息管理,及时备案,对施工人员造成有效指导。
2.4 管线综合布置的注意事项
2.4.1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安全性、基本的功能、与土建建之间的配合度、施工时的安排、经济性以及拓展维护和管线的保养。
2.4.2管线的布局需要注意区分的三个等级:管线安装的安全性、功能性及配合度为一级;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性、协调性及程序性为二级; 经济性、拓展性以及维修保养为三级,其中包括了整个工程的成本支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管线安装的保养情况。
根据各个等级的重要性和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
而对于处于同一等级的管线,需要参考该级别的管线综合平衡原则对重要的配线、配管进行优先处理。
3 结语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有利于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增加民用建筑的使用寿命,为后期建筑内部设备运维阶段技术人员的检修提供了便利,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
因此,机电设备安装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管线综合布置工作,不断积累、总结管线综合布置的技术经验,积极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参考文献:
[1] 朱正.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要点[J].安装,2014
[2] 廖远标.机电工程管线安装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
[3] 叶海鹏.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合理规划[J].科学之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