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以和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以和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以和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以及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是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新概念,蕴含了技术与金融两层概念。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牺牲一致性效率且保证最终一致性的的分布式的数据库,当然这是比较片面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容错能力很强的点对点网络,恰恰满足了共享经济的一个必须要求——低成本的可信环境。

本次分享一下聊聊区块链技术,以及目前区块链技术架构,并且介绍一下价值互联网。

由于区块链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概念,本文所有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未必全部正确。

#1. 技术人员看待区块链的正确姿势

区块链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它依赖的技术一点也不新,如非对称加密技术、P2P网络协议等。好比乐高积木,积木块是有限的,但是不同组合却能产生非常有意思的事物。

我接触过一些工程师,初次接触区块链时,不约而同的表达了:都是成熟的技术,不就是分布式存储嘛。站在工程师的角度,第一反应将这种新概念映射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是非常自然的。但是细究之下发现,这种片面的理解可能将对区块链的理解带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忽略了区块链的经济学特性——一个权力分散且完全自治的系统。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基于P2P的价值传输协议,我们不能只看到了P2P,而看不到价值传输。同样的,也不能只看到了价值传输,而看不到区块链的底层技术。

可以这么说,区块链更像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P2P网络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博弈等等知识,构建的一个新领域——针对价值互联网的探索。

那什么是价值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可以是当下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所衍生的支付业务。但,真的只是支付领域吗?很显然这是不够的,一级资本市场,实体资产确权与转移,证券登记交割、证信与反欺诈。我们再仔细想想,我们的各大电商平台的专业差评师,恶意刷单还少吗?

如今的金融领域,除了支付比较便利之外,在其他绝大部分的业务中,我们就像是被套着锁链走路一样,我们反复确认,反复审核,反复监督,我们反复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大大小小的高可用集群,保证线上服务的可靠性与连续性,我们雇佣一个又一个的安全工程师,交付一个又一个的渗透测试项目。为什么?因为作弊的成本太低了,低到只要改数据库的一行记录就可以提取上百万的资金。

强大的互联网给了我们成本几乎为零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却没有一个成本低廉可靠的高速价值传输通道,那么这也就是区块链即将带来的。

区块链是一个公共的分布式总账,下面从技术角度简单介绍一下:

想象有一个100台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现在的情况是这100个节点实际上的拥有者是一个机构,并且所有节点处在该机构的内网当中,所以这个机构想让这100个数据库节点干嘛就干嘛,换句话说这100个节点之间是处于一个可信任的环境,并且受控于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具有绝对仲裁分配权。

另外的情况是这样的,想象这100个节点分别归不同的人所有,且每个人的节点数据都是一样的,即完全冗余,并且所有的节点是处在广域网当中,换句话说就是这100个节点之间是不信任的,且不存在一个实体,它拥有绝对仲裁权。

现在考虑第二种情况,采用什么样的算法(共识模型)能够提供一个可信任的环境,使:“1. 每个节点交换数据过程不被篡改;交换历史记录不可被篡改;

2. 每个节点的数据会同步到最新数据,且承认经过共识的最新数据;

3. 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整体节点维护的数据本身客观反映了交换历史。”

区块链本质上就是要解决以上第二种情况的一种技术方案,更确切的说应该叫分布式的冗余的链式总帐本方案。有关区块链的一些要素,在我以往的文章里有总结过一些:

“1. 包含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2. 分布式数据库是区块链的物理载体,区块链是交易的逻辑载体,所有核心节点都应包含该条区块链数据的全副本

3. 区块链按时间序列化区块,且区块链是整个网络交易数据的唯一主体

4. 区块链只对添加有效,对其他操作无效

5. 基于非对称加密的公私钥验证

6. 记账节点要求拜占庭将军问题可解/避免

7. 共识过程(consensus progress)是演化稳定的,即面对一定量的不同节点的矛盾数据不会崩溃

8. 共识过程能够解决double-spending问题”

所以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不应当只看到了区块链所依赖的技术,更应该关注区块链以外的点和面,综合来看,区块链将会有趣得多。

#2. 区块链的一般性架构介绍

有关区块链本身的发展史,网络上资料比较多,本文不再赘述。

而有关区块链技术的介绍,在各个区块链平台的社区是有详细资料的,但是针对这些资料的总结,以及抽象出一共通概念的介绍,还是凤毛麟角,本文尝试总结一下。

在介绍之前,我想稍微介绍一下公有链,联盟链的概念,这些概念是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提出的,我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研究。

其实区分公有链、联盟链很简单,只要看这个区块链的访问权限就可以了,如果访问该区块链需要获得链上节点的许可,那么这是一个联盟链,否则是公有链。

根据名称,我们也可以”望文生义“,公有表示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联盟表示一个半开放的网络,成员之间是共享的,非成员身份是没有自由访问权限的,所以我们也称联盟链为许可链。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比较主流的区块链平台(公有链,皆开源):

“1. 比特币Bitcoin

2. 以太坊Ethereum/经典以太坊Ethereum Classic

3. 比特股Bitshares ”

我一般戏称为”三巨头“,从生态上来看,比特币是最为成熟稳定的,以太坊更像是一个冲在前面的勇士,比特股相比前两位生态要小很多,但是从创新的角度,也不亚于前两位。

其他的很多项目,是从这三个区块链上衍生出来的,所以以这三个为基础,基本上可以吃透区块链了。

不得不提的还有Linux基金会项目——HyperLedger项目(主打联盟链,开源),也是旨在打造一个通用的区块链技术,不过我认为目前尚在开发迭代当中,还没有具体的应用案例,按下不讲。

另外还有一些好玩的联盟链项目——R3 CEV项目(联盟链,闭源),以及中国的R3项目——ChinaLedger(联盟链,闭源),当然这些不是开源的,我无法获得有用的资料进行分析,所以就不展开了。

从技术上来看,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对区块链有不同需求,比如实时结算业务,要求区块链提供秒级的交割,相对应的就是出块速度的要求,而出块速度过快往往会导致区块链分叉(fork),形成孤儿链,孤儿链是无效的,那么交易也就作废了,影响了区块链的最终一致性。

如果频繁产生分叉造成相当比例的用户交易失效,那么可以认为系统是不可靠的。

如果我们将这种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安插到联盟链中,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调整共识算法,利用快速一致共识模型(Consensus Model)来避免上述问题,虽然不如公有链那么健壮,但对某些特殊场景足够了。

所以架构层面,对公有链和联盟链的技术也要差异化对待。

不过客户端整体的设计还是有一些通用的概念的,如下图:

(图1)

一个区块链至少分为三层:

最底层是一些通用的基础模块,比如基础加密算法,网络通讯库,流处理,线程封装,消息封装与解码,系统时间等;

中间一层是区块链的核心模块,一般包含了区块链的主要逻辑,如P2P网络协议,共识模块,交易处理模块,交易池模块,简单合约或者智能合约模块,嵌入式数据库处理模块,钱包模块等等;

最上面一层,往往都是基于Json Standard RPC的交互模块,基于Json-RPC,我们还可以做出更好的UI界面,也可以是一个web-service。

如果区块链支持智能合约,可能还要分更多的层,比如增加BaaS层,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提供自治的服务,比如下面这张以太坊的架构图(来自google,仅作参考):

(图2)

这种分层更加关注的是区块链本身的分层,即业务上的视角,而不完全是技术的。

我们再转向比特币的设计:

(图3)

比特币几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其实比较高,而且有不少历史包袱,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在开发比特币的时候,使用VC++开发,而VC++的标准库中的sstream流处理性能非常感人,不得不放弃,自行实现了了基于vector的流处理容器。而随着c++11的推出以及标准库的更新迭代,性能不可同日而语。

从整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比特币的模块比较少,也比较简单。chain-paramters描述了整个区块链的参数设置,wallet是与地址/加密还有存储相关的,mem-pool是未确认的交易池。得益于比特币核心开发者的不朽贡献,相比中本聪时代的比特币代码,现在的比特币代码质量已经相当不错了。

以上无论哪种设计,一般都要从P2P网络协议作为切入,作为一个P2P钱包,既要提供Service也要提供Client,作为Service依赖P2P网络协议,作为Client依赖Json-RPC。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三巨头”所使用的账户模型是不同的(所谓账户模型是指账户记账方法),比特币使用UXTO模型,以太坊和比特股使用账户余额模型。

UXTO模型(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 (UTXOs) ):此模型表达了一种转移的概念,即任何产生的新币,在以后的生命周期中,只有转移,没有消亡,转移实质上是由加密算法的签名与验证控制的:

(图4)

账户余额模型:账户余额模型摒弃了这种强验证的账户模型,即账户余额回归到数字加减,这样做提升了交易的效率。

#3. 共识算法与分布式

终于来到重点了,本文每节其实都可以展开成为独立的文章,内容所限,简单讲。

所谓区块链共识过程,在上文有所提及,是指如何将全网交易数据客观记录并且不可篡改的过程。目前”三巨头”分别使用不同的共识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 比特币使用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以太坊即将转换为权益证明PoS(Proof of Stake),比特股使用授权权益证明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以上这些算法我称之为“经济学”的算法,所谓经济学的算法,是指让作弊成本可计算,且让作弊成本往往远大于作弊带来的收益,即作弊无利可图,通过这种思想构造一个用于节点之间博弈的算法,并使之趋向一个稳定的平衡。

相对应的我们还有计算机领域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例如Paxos、Raft,我也称之为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

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系统在拜占庭将军(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情景下的可靠性,即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支持拜占庭容错)。然而无论是Paxos还是Raft算法,理论上都可能会进入无法表决通过的死循环(尽管这个概率其实是非常非常低的),但是他们都是满足safety的,只是放松了liveness的要求, PBFT也是这样。

下面是一些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和区块链共识过程的异同点:

相同点:

“1. Append only

2. 强调序列化

3.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4. 分离覆盖的问题:即长链覆盖短链区块,多节点覆盖少数节点日志”

不同点:

“1. 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大多不考虑拜占庭容错(Byzanetine Paxos除外),即假设所有节点只发生宕机、网络故障等非人为问题,并不考虑恶意节点篡改数据的问题;

2. 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是面向日志(数据库)的,即更通用的情况,而区块链共识模型面向交易的,所以严格来说,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应该处于区块链共识模型的下面一层。”

考虑上面的不同点,结合公有链和联盟链的特征,我们有:

“1. 联盟链:半封闭生态的交易网络,存在对等的不信任节点,如房地产行业A、B、C、D公司。

2. 公有链:开放生态的交易网络,这层主要是为行业链和私有链提供全球交易网络。”

由于联盟行业链其半封闭半开放特性,使用Delegated Proof of XXX 是可行的,可以考虑以传统一致性算法作为基础加入拜占庭容错/安全防护机制进行改进也是可以的。

而针对公有链,PoW/Pos/DPos等“经济学”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算法。

技术上,以上不同的共识算法,我们很多新开发区块链都相应的支持一个特性:共识模块可插拔,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要求。

下图是一张未来区块链生态示意图:

(图5)

公有链提供可信可靠的价值传输网络,上面可以继续组建去中心化应用(DAPP)或者部署联盟链,甚至传统数据库都行,在上层搭建C端应用。

ref1:浅谈区块链共识机制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https://www.360docs.net/doc/343995786.html,

ref2:从Paxos到拜占庭容错,兼谈区块链的共识协议(转)–https://www.360docs.net/doc/343995786.html,

#4. 数字资产与价值流通网络

这里有张图:

ref: Metaverse元界白皮书-CN(概要)

“三巨头”中,比特币在“数字货币”处,比特股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附近,以太坊在“去中心化组织”处。而实际上,区块链和现实的接触点,还在图示位置。

所以区块链仍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结合图5,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价值传输网络,上层应用丰富的区块链生态,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下一步目标,是将资产数字化(类比资产证券化),例如我们可以将珍稀物品(艺术品/古董)数字化、知识产权数字化、票据基金等收益权数字化,将极大的提升市场运作效率,配备智能合约,甚至人工智能,可编程社会不再是梦想。

——————————–

Q:还是感觉太抽象,至今都还不能具象化的理解这个区块链,也没找到具象化的解释,费解???

A:正如区块链这个名词一样,它是被创造出来的,并没有以往的概念可以映射到上面,所以容易费解。我们不谈这个概念,我们只需要想想我们的互联网还需要什么。正如比特币白皮书提到的,一个点对点的现金系统,他使用的前提要求是很低的,不需要注册,不需要手机号,一个点对点的网络,只要你用设备接入,那么你就可以使用。区块链这个概念也一样,目的是构建一个点对点的生态,解构权力带来的不对称。它本身只是一个共享的总账本,不同于网络中多节点自己记账,再对账,这就瓦解了中心权力。

Q: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身份认证方面如何应用?

A:这个问题很好。我目前所做的区块链项目是涵盖了这个概念的,也就是你所说的互联网身份认证。我们认为它是使区块链接入现实业务的必要一环。

在我们的设想中,首先什么是身份?身份不单单是一个ID号,一个密码,而是一个使用者所有的操作记录集,这个记录集的代号才是身份。正如账户丢失,然后申诉一样,申诉的内容才是真正定位到你这个人。区块链也一样,它需要一样ID,同样它也需要自动验证你历史记录的合法性。目前互联网的身份认证是依赖公安系统的,最简单的方案就是把公安系统中的身份系统映射到区块链中。另外一个方案也是用户自定义记录集,根据交易历史核对身份。当然再更远的未来,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可能有更好的表现。

Q:实时交割数据如果放到联盟链中,联盟链的数据是否要最终同步到公有链?按分享所说,联盟链的数据对公有链来说是不可信任的,联盟链和公有链中数据是什么关系?此处没有理解,谢谢老师分享!

A:我认为不可能所有机构都愿意把资产放到公有链上的,一定会出现并存的现象。理想的情况当然完全使用公有链搭建去中心化应用。联盟链和公有链直接的数据是单纯的引用关系,我认为开放的关键数据集,如用户身份应该沉淀到公有链,让用户自己管理,而机构比较私有的关键数据,应该使用访问权限将它与公有链隔离,所以联盟链的数据和公有链的数据我认为是互补的。也就是说,联盟链的数据是否要同步到公有链,这个要是视机构本身的需求而定。另外,公有链的外部数据引用,我们称之为data-feed,这个东西就要把人的因素引入了,比方说法务,律师,政府机构等等,作为一个仲裁者帮助引用数据,好坏可以让市场评价信用,正如对一个机构评级一样,如果这样就很透明开放了。

Q:有一些很有趣的实体项目比如智能门锁,无人租车,这些都是线下项目,怎么做到互联互通呢?

A:首先区块链的项目都是跨平台的,也就是说嵌入式设备可以依托区块链的低信用成本的优势,自动记账,可以是联盟链的,也可以是直接基于某个公有链的DAPP,这些账本是共享的,这些数据在发生引用关系的时候,可以进入公有链通道,打通两者关系。

其次,任何具体的区块链项目,都是需要依托一个公有链进行的,正如现在很多落地项目都是基于“三巨头”,然而其实目前并没有一个让大家都特别满意的标准,让大家都服,所以我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Q:多谢分享,能谈谈最后一张图中区块链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对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影响吗

A:对银行业的影响,我认为现阶段影响不大,尤其是国内。这个要视区块链发展的程度而定。我所了解的,央行已经开始着手自己的数字货币了,这对银行来说,顶多就是再来一次IT架构升级的事儿而已,可以帮助银行业降低IT成本,也可以方便加强监管。但如果在更远的未来,银行可能不会特别封闭,变成一些区块链的代理节点,也会被所有人所监督,而不是几个特殊机构。

Q:如果公有链能够记录所有历史,有没有技术能破坏或封禁,有没有生命终结的那天?A:有一点技术风险,通用量子计算商用的时候,目前的加密技术很多都失效了,基于密码学的区块链受影响最大(当然现在的中心化架构也会受到影响)。这取决于理论研究的成果,如果出现了新的密码学理论可以抵抗量子计算就没问题。如果从P2P网络的角度,是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能封禁的,只要有两个节点还能做交易也能记账,这个区块链就是alive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区块链的生死也不主要在于加密技术是否被攻破,而主要在于链上聚集了多少财富和利益,链上的数据有多少价值,如果没有价值了,链自然就死了,反之如果被攻破了,不过是分叉、或者等待新的加密算法出来之后进行数据迁移,这一点跟中心化数据库恢复备份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作者:维优区块链CTO陈浩

来源:火币区块链微信公众号

区块链以及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以及区块链技术总结 区块链是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新概念,蕴含了技术与金融两层概念。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牺牲一致性效率且保证最终一致性的的分布式的数据库,当然这是比较片面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容错能力很强的点对点网络,恰恰满足了共享经济的一个必须要求——低成本的可信环境。 本次分享一下聊聊区块链技术,以及目前区块链技术架构,并且介绍一下价值互联网。 由于区块链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概念,本文所有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未必全部正确。 #1. 技术人员看待区块链的正确姿势 区块链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它依赖的技术一点也不新,如非对称加密技术、P2P网络协议等。好比乐高积木,积木块是有限的,但是不同组合却能产生非常有意思的事物。 我接触过一些工程师,初次接触区块链时,不约而同的表达了:都是成熟的技术,不就是分布式存储嘛。站在工程师的角度,第一反应将这种新概念映射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是非常自然的。但是细究之下发现,这种片面的理解可能将对区块链的理解带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忽略了区块链的经济学特性——一个权力分散且完全自治的系统。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基于P2P的价值传输协议,我们不能只看到了P2P,而看不到价值传输。同样的,也不能只看到了价值传输,而看不到区块链的底层技术。 可以这么说,区块链更像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P2P网络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博弈等等知识,构建的一个新领域——针对价值互联网的探索。 那什么是价值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可以是当下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所衍生的支付业务。但,真的只是支付领域吗?很显然这是不够的,一级资本市场,实体资产确权与转移,证券登记交割、证信与反欺诈。我们再仔细想想,我们的各大电商平台的专业差评师,恶意刷单还少吗? 如今的金融领域,除了支付比较便利之外,在其他绝大部分的业务中,我们就像是被套着锁链走路一样,我们反复确认,反复审核,反复监督,我们反复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大大小小的高可用集群,保证线上服务的可靠性与连续性,我们雇佣一个又一个的安全工程师,交付一个又一个的渗透测试项目。为什么?因为作弊的成本太低了,低到只要改数据库的一行记录就可以提取上百万的资金。 强大的互联网给了我们成本几乎为零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却没有一个成本低廉可靠的高速价值传输通道,那么这也就是区块链即将带来的。 区块链是一个公共的分布式总账,下面从技术角度简单介绍一下:

《区块链》读书心得

《区块链》读书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区块链》内容简介及读书心得 一本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的区块链专业著作,火币技术副总裁、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查询及数据服务平台“”创始人张健倾情奉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廖理推荐。 文明向前发展,有些成果的出现乃是必然。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接踵而至。现在,区块链来了。从极客的创造到风投的宠儿,从比特币的“野蛮生长”到金融机构的争先恐后——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产生解决了什么问题自身将如何发展区块链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应许它将创造什么又将重塑什么这是一本高屋建瓴的书,你将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听到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声。 区块链技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区块链技术投以了极大的热情,很多人也听说了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你想把这个概念讲清楚,它并不是说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有很深的背景,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它还有出现的必然逻辑,还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未来。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工作,但是这个普及工作毕竟面很窄,我希望有一个很公开的书籍,本书从各个方面全面地介绍区块链这项技术,从它的起源、发展、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它的未来,就是从方方面面去介绍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市面上缺少这样一个东西。 内容解密如下: 解密一: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价值互联网将深刻改变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我们的生活。什么叫价值互联网呢我们现在面对的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它是一个信息复制的互联网,或者说信息传递传播的一个互联网,但是这个信息传递是不包含所有权的,或者说它不关心信息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这个信息本身它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复制,所以你发现互联网诞生以来,有些行业就受到了冲击,比如唱片业。 解密二:货币仅仅是区块链要解决的很小部分 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如果我们去探究这其中的道理,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比特币的创始人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有比特币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分布式账本,或者叫P2P的,去中心化的记帐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

3 区块链技术总结

3.1.1 什么是区块链(6:52) 1.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创造发明了比特币,区块链是支持比特币的技术。 账本就是区块,区块连起来就是区块链。账本的可靠性是数字货币的基石。 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可信任的第三方,每个人都无法互相信任,转账要发广播,让所有人都知道网络上的每个人每笔钱的来龙去脉,电子签名验证真实性,将转账记载账本上。 2.问题1 谁来给大家记账?--共识机制 记账的人得被大家接受,所有的账本才能统一。 中本聪的共识机制:做题。谁先做出来谁有权利记账—工作量证明(POW proof-of-work)工作量证明的本质:穷举(用哈希加密) 区块包括:交易数量、交易详情、区块头(区块头是一个区块的标签) 哈希值:每改变一个数的成功概率为2的n次方之一,参与运算的算力越强,概率越低难度越大。今天比特币网络里的n大概是76,那成功率便为2的76次方之一。 为了有动力做题,第一个完成区块打包的节点会得到奖励(激励机制),目前奖励12.5比特币。这个过程也被成为“挖矿”。 3.问题2 怎么保证账本不被造假—数字签名验证、历史账本的存在 为了防止篡改,每个新加的区块,在区块头里记录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被称为哈希指针,指向上一个区块,最终指向第一个创始区块。 通过哈希指针把所有的区块紧紧连接在一起,若改变任何一个区块里的任一字符,都会改变这个区块的哈希值,让下一个区块的哈希指针失效。 4.问题3 两个人同时打包出区块,听谁的?--最长链原则(谁长听谁的) 算力大于51%即为最长链,一般6块以内会分出胜负。 矿工的算力越强需要算的0就越多,保证谁都不能控制记账权。 普通人获得数字货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交易所购买,提现到钱包地址。 地址来自私钥-加密成为公钥—加密就是地址。只有私钥才能证明你是你,不可泄露。 3.1.2区块链概述(18:55) 1.区块链的基础 计算机密码学与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密码学在区块链中的最大应用技术,还有哈西算法)分布式系统与对等网络(区块链不是只有一个服务器的网络,所有的节点都是对等的) 博弈论与激励机制(对现有系统做了比较大的改动) 2.区块链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比特币:区块链的第一个版本 以太坊:区块链的第二个版本,可编程的货币 3.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交易:交易是有顺序的,是对账户系统的修改动作。交易的另一种形式是账户,账户之间的转账就是交易行为。 链:一系列有顺序的交易或者一系列有顺序的日志 日志:日志是对信息系统的修动作(日志和交易是等价的)、 区块:一组交易构成块,通过链的方式连载一起,构成区块链。区块链是分布式“复制”账本。 分布式共识:保证所有账本完全一样,解决账本的一致性问题。 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合约是可执行的,允许在没有第三方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4.区块链的关键技术

区块链读书心得

一本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的区块链专业著作,火币技术副总裁、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查询及数据服务平台“”创始人张健倾情奉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廖理推荐。 文明向前发展,有些成果的出现乃是必然。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接踵而至。现在,区块链来了。从极客的创造到风投的宠儿,从比特币的“野蛮生长”到金融机构的争先恐后——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产生?解决了什么问题?自身将如何发展?区块链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应许?它将创造什么?又将重塑什么?这是一本高屋建瓴的书,你将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听到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声。 区块链技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区块链技术投以了极大的热情,很多人也听说了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你想把这个概念讲清楚,它并不是说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有很深的背景,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它还有出现的必然逻辑,还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未来。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工作,但是这个普及工作毕竟面很窄,我希望有一个很公开的书籍,本书从各个方面全面地介绍区块链这项技术,从它的起源、发展、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它的未来,就是从方方面面去介绍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市面上缺少这样一个东西。 内容解密如下: 解密一: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价值互联网将深刻改变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我们的生活。什么叫价值互联网呢?我们现在面对的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它是一个信息复制的互联网,或者说信息传递传播的一个互联网,但是这个信息传递是不包含所有权的,或者说它不关心信息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这个信息本身它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复制,所以你发现互联网诞生以来,有些行业就受到了冲击,比如唱片业。 解密二:货币仅仅是区块链要解决的很小部分 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如果我们去探究这其中的道理,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比特币的创始人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有比特币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分布式账本,或者叫P2P的,去中心化的记帐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

《区块链》读书心得

《区块链》内容简介及读书心得 一本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的区块链专业著作,火币技术副总裁、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查询及数据服务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343995786.html,”创始人张健倾情奉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廖理推荐。 文明向前发展,有些成果的出现乃是必然。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接踵而至。现在,区块链来了。从极客的创造到风投的宠儿,从比特币的“野蛮生长”到金融机构的争先恐后——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产生?解决了什么问题?自身将如何发展?区块链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应许?它将创造什么?又将重塑什么?这是一本高屋建瓴的书,你将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听到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声。 区块链技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区块链技术投以了极大的热情,很多人也听说了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你想把这个概念讲清楚,它并不是说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有很深的背景,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它还有出现的必然逻辑,还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未来。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工作,但是这个普及工作毕竟面很窄,我希望有一个很公开的书籍,本书从各个方面全面地介绍区块链这项技术,从它的起源、发展、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它的未来,就是从方方面面去介绍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市面上缺少这样一个东西。 内容解密如下: 解密一: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价值互联网将深刻改变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我们的生活。什么叫价值互联网呢?我们现在面对的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它是一个信息复制的互联网,或者说信息传递传播的一个互联网,但是这个信息传递是不包含所有权的,或者说它不关心信息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这个信息本身它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复制,所以你发现互联网诞生以来,有些行业就受到了冲击,比如唱片业。 解密二:货币仅仅是区块链要解决的很小部分 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如果我们去探究这其中的道理,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比特币的创始人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有比特币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分布式账本,或者叫P2P的,去中心化的记帐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

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所有当前参与的节点共同维护交易及数据库,它使交易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任,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交易,不需第三方的参与。 从技术上来讲,区块是一种记录交易的数据结构,反映了一笔交易的资金流向。系统中已经达成的交易的区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主链,所有参与计算的节点都记录了主链或主链的一部分。一个区块包含以下三部分:交易信息、前一个区块形成的哈希散列、随机数。交易信息是区块所承载的任务数据,具体包括交易双方的私钥、交易的数量、电子货币的数字签名等;前一个区块形成的哈希散列用来将区块连接起来,实现过往交易的顺序排列;随机数是交易达成的核心,所有矿工节点竞争计算随机数的答案,最快得到答案的节点生成一个新的区块,并广播到所有节点进行更新,如此完成一笔交易。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

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库块。 通俗一点说,区块链技术就指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也就是一个大账本。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目前就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各个银行的账本就是各个银行在记,支付宝的账本就是阿里在记。但现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记账。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有新的交易数据变化,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来进行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将其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账本。因此,这些数据就会变得非常安全。篡改者需要同时修改超过半数的系统

《区块链》读书心得.doc

《区块链》内容简介及读书心得 文明向前发展,有些成果的出现乃是必然。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接踵而至。现在,区块链来了。从极客的创造到风投的宠儿,从比特币的“野蛮生长”到金融机构的争先恐后——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产生?解决了什么问题?自身将如何发展?区块链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应许?它将创造什么?又将重塑什么?这是一本高屋建瓴的书,你将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听到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声。 区块链技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区块链技术投以了极大的热情,很多人也听说了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你想把这个概念讲清楚,它并不是说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有很深的背景,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它还有出现的必然逻辑,还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未来。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工作,但是这个普及工作毕竟面很窄,我希望有一个很公开的书籍,本书从各个方面全面地介绍区块链这项技术,从它的起源、发展、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它的未来,就是从方方面面去介绍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市面上缺少这样一个东西。 内容解密如下: 解密一: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价值互联网将深刻改变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我们的生活。什么叫价值互联网呢?我们现在面对的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它是一个信息复制的互联网,或者说信息传递传播的一个互联网,但是这个信息传递是不包含所有权的,或者说它不关心信息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这个信息本身它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复制,所以你发现互联网诞生以来,有些行业就受到了冲击,比如唱片业。 解密二:货币仅仅是区块链要解决的很小部分 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如果我们去探究这其中的道理,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比特币的创始人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有比特币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分布式账本,或者叫P2P的,去中心化的记帐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 关于如何建立一个严谨数据库的问题,区块链的办法是:将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创新,把数据分成不同的区块,每个区块通过特定的信息链接到上一区块的后面,前后顺连来呈现一套完整的数据,这也是“区块链”这三个字的来源。 区块(block):在区块链技术中,数据以电子记录的形式被永久储存下来,存放这些电子记录的文件我们就称之为“区块(block)”。区块是按时间顺序一个一个先后生成的,每一个区块记录下它在被创建期间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所有区块汇总起来形成一个记录合集。 区块结构(BlockStructure):区块中会记录下区块生成时间段内的交易数据,区块主体实际上就是交易信息的合集。每一种区块链的结构设计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大结构上分为块头(header)和块身(body)两部分。块头用于链接到前面的块并且为区块链数据库提供完整性的保证,块身则包含了经过验证的、块创建过程中发生的价值交换的所有记录。

区块结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每一个区块上记录的交易是上一个区块形成之后、该区块被创建前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这个特点保证了数据库的完整性。第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新区块完成后被加入到区块链的最后,则此区块的数据记录就再也不能改变或删除。这个特点保证了数据库的严谨性,即无法被篡改。 顾名思义,区块链就是区块以链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数据库我们称之为区块链数据库。区块链是系统内所有节点共享的交易数据库,这些节点基于价值交换协议参与到区块链的网络中来。 区块链是如何做到的呢?由于每一个区块的块头都包含了 前一个区块的交易信息压缩值,这就使得从创世块(第一个区块)到当前区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长链。由于如果不知道前一区块的“交易缩影”值,就没有办法生成当前区块,因此每个区块必定按时间顺序跟随在前一个区块之后。这种所有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引用的结构让现存的区块集合形 成了一条数据长链。 总结区块链的基本结构:“人们把一段时间内生成的信息(包括数据或代码)打包成一个区块,盖上时间戳,与上一个

区块链技术的调研综述报告

区块链技术调研报告 课程: 老师: 组号: 组员: 院系: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8年3月22日

目录 一、区块链的起源 (1) 二、区块链的发展历程 (1) 三、区块链原理 (1) 3.1 什么是中心化? (2) 3.2 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2) 3.3 谁还可以依靠? (4) 四、区块链技术 (7) 4.1 技术特点 (7) 4.2 公有链、私有链、侧链 (8) 4.3 关键技术 (9) 4.3.1、采用工作量证明达到去中心化及公正性 (10) 4.3.2 每笔交易采椭圆曲线数位签章演算法加密 (11) 4.3.3 Hashcash演算法及多种Hash函数确保资料不被窜改 (11) 4.3.4 经由Merkle Tree将大量讯息缩短成一个Hash值 (12) 4.3.5 用时间戳伺服器(Timestamp Server)确保区块序列 (12) 五、区块链存在的问题 (12) 六、区块链的研究方向 (13)

一、区块链的起源 2008年,区块链技术奠基性论文《比特币: 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横空出世,该文作者中本聪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中本聪认为首先,在中心化的体系内,价值分散在各中心手中,由于各中心的系统不同,各中心的互通成本非常大;其次,由于少数中心化的机构掌握了多数的价值,因此价值的流通受制于中心化机构的体系要求,造成了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运作现状;最后,由于所有数据均存储于中心化机构中,更容易遭恶意破坏者的篡改。 基于上述现存的问题,中本聪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比特币,也正是比特币网络使得区块链进一步完善并正式进入了公众视野。目前,以太坊、超级账本Fabric等的许多应用已经开始出现在生活中。 区块链技术是构建比特币数据结构与交易信息加密传输的基础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比特币的挖矿与交易。区块链技术是指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区块(Block)通过密码学方法相关联起来,每个数据块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数据信息,并且生成数字签名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链接到下一个数据块形成一条主链。通过区块链技术,互联网上的各个用户成为一个节点并相互连接起来,所有在此区块链架构上发布的内容都会在加密后被每一个节点接收并备份,换而言之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查看历史上产生的任何数据。各节点将加密数据不断打包到区块中,再将区块发布到网络中,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连接,生成永久、不可逆向的数据链,这便形成了一个公开透明的受全部用户的监督的区块链。 二、区块链的发展历程 2009-2012年,经济形态以比特币及其产业生态为主;2012-2015年,区块链随着比特币进入公众视野,新生的钱包支付和汇款公司出现,区块链经济扩散到金融领域。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不断。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系统中剥离出来。2016年开始探索行业应用,出现了大量区块链创业公司。2017年ICO的火热让区块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那么,产生的区块链具有什么价值呢?实际上这从区块链的特性上就可以得出结论:去中心化、交易点对点、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实现机器信任;交易不可逆、信息加密的特性可以实现价值传递;此外信息点对点、不可篡改等还可以实现智能合约。 三、区块链原理 区块链(Block 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

区块链技术应用概述

区块链技术应用概述

央行数字货币-从无到有的颠覆性货币体系 “民间”数字货币发展迅速,倒逼央行积极研发:加密货币丌断涊现,根据CoinMarket 癿数据统计,戔至目前全球拥有 649 种加密数字货币以及 94 种加 密资产,其中最为熟知和觃模最大癿加密货币比特币市值达到 175.26 亿美元。目前全球各大夬行积极拥抱数字货币,包拪新加坡夬行、突尼斯夬行在内癿多国夬行应用匙块链技术构建更安全癿数字货币管理体系。我国积极推迚数字货币体系建设,2016 年 1 月 20 日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认会,提出争叏早日推出夬行収行癿数字货币。 不纸币幵行,打造中心化、加密数字法币:夬行収行数字货币是由夬行収行、代表国家信用、中心化、可控匿名、加密癿数字化法币。数字货币归属 M0 范畴,由夬行収行,代表国家信用,収行丌需要不纸币一一对应,但可有效替代纸币;同时数字货币实现中心化管理,挄照不纸币相同癿“中夬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事元体系搭建,遵循安全可控癿匿名原则。 相比纸币有时多,成为追查违法行为利器:基二匙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密码算法等等可以保证货币癿安全流通,同时夬行作为数字货币癿造币者和収行者,可以充分利用脱敏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掌握货币癿収行、流通和存储等情况,为货币政策课控、金融稳定性分析提供挃导性意见。夬行通过私有链追溯数字货币流通路径,可以有效癿追查违法犯罪行为,降低反洗钱成本。 顶层设计决定技术选择,搭建私有于数字货币体系:夬行収行数字货币首要是要确保货币主权控制力以及保证货币政策有效执行和传导,在使用中保护用户癿隐私,同时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癿可追溯上面保持相对平衡。所以夬行搭建以匙块链为底层技术,以私有亍为基础癿数字货币体系,实现“一币、两库、三中心”构架。 数字货币参不方众多,上市公司业务拓展空间巨大:类比纸币癿事元体系,技术类公司在数字货币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向夬行和商业银行需要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癿私有亍系统,作为数字货币収行库和数字货币银行库。面向银行宠户提供数字货币基础设斲。面向 C 端用户搭建丰富多元癿数字货币支付场景,未来公司将在数字钱包开収,基二数字钱包癿消贶应用等斱面开展服务。 投资建议:数字货币从无到有,将带来一个全新癿行业增量,夬行搭建顶层框架,技术类公司实现数字钱包开収及相兰消贶应用服务。我们重点推荐三个领域癿相兰叐益标癿:安全硬件产品(新国都、飞天诚信),匙块链技术类公司(恒生电子、赢时胜)及消贶场景提供商(奥马电器、海立美达)。 风险提示: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癿风险;匙块链技术丌达预期癿风险;政策监管风险

区块链技术综述

第45卷第5期Vol.45No.5 2019年5月 May2019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区块链专题-文章编号:1000-3428(2019)05-0001-12文献标志码:A中图分类号:TP399 区块链技术综述 张亮"Z,刘百祥"Z,张如意"2,江斌鑫"2,刘一江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a.上海市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c.复旦-众安区块链与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上海200433) 摘要:基于区块链整体架构介绍技术栈层级,以比特币为例分析区块链工作原理,从分布式账本的角度描述区块链账本存储模型和账本分类情况$区块链中的数据通过共识算法在全网传播、达成共识并存储$在不存在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利用智能合约实现交易、事务及分布式应用的独立运行,保证区块链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合法性$同时将哈希算法与默克尔树相结合降低区块链存储空间,基于数字签名算法为区块链参与者提供匿名身份证明,并使用加解密技术进一步保护区块链数据隐私$针对区块链安全、隐私保护、钱包管理等问题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区块链;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隐私保护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鑒| 中文引用格式:张亮,刘百祥,张如意,等.区块链技术综述:J].计算机工程,2019,45(5):1-12. 英文引用格式:ZHANG Liang,LIU Baixiang,ZHANG Ruyi,et al.Overview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J).Computer Engineering,2019,45(5):1-12. Overview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ZHANG Liang a,b,c,LIU Baixiang a,b,c,ZHANG Ruyi a,b,c&JIANG Binxin a,b,c,LIU Yijiang a,b,c (a.Shanghai Blockchain Centr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b.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cssing; c.Fudan-Zhongan Blockchain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Joint Lab,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lockchain overal l architecture,the technology stack Merarchy is introduccd.Bitcoin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blockchain working principle.The blockchain ledger storage model and ledger classification are describ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tributed ledger.The date in the blockchain is spreed acros s the network through consensus algorithms,reaches a consensus and is stored.In the absencc of a trusted third party,this paper uses smart contractt to achieve independent operation of transactions,bussinesses and datributed applications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security and legitimacy of blockchain date.It combines the hash algorithm with the Merkel tree to reducc the blockchain storage spacc,provide anonymous identity proof for the blockchain participants based on th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and further protect the blockchain dat privacy by using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technology.In view of blockchain security priv2cy protection w2l et m2n2gement2nd other issu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 r ent rese2rch2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2rch2re2n2lyzed2nd forec2sted. +Key words]blockchain;cryptography;consensus mechanism;smart contract;privacy protection DOI:10.19678/j.issn.1000-3428.0053554 0概述 区块链概念自2008年在比特币白皮书⑴中被提出以来,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采用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存储共识技术。从记账的角度出发,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或账本系统;从协议的角度出发,区块链是一种解决数据信任问题的互联网协议;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区块链是一个提升合作效率的价值互联网$近年来,区块链逐渐从加密数字货币演变为一种提供可信区块链即服务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72166);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16XD14002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6JC1402700)$ 作者简介:张亮(1989―),男,博士研究生,主研方向为区块链、密码学;刘百祥,工程师、博士;张如意、江斌鑫、刘一江,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9-01-03修回日期:2019-02-20E-mail:briliasm@https://www.360docs.net/doc/343995786.html,

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3995786.html, 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作者:刘倩伶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6期 【摘要】区块链技术一直以來受到许多领域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已在不少行业得到应用,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先对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和核心技术进行简单地描述说明,再从金融、电子发票、会计、税收、著作权方面介绍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关键词】区块链 一、区块链简述 每次新的信息产生都会在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同步进行更新记录,即每个区块中都有区块链存储的全部信息,而且每个节点都可以分享区块链所存储的所有信息,从而产生了无法更改的轨迹链条。每个节点集体维护这个全网的数据库,每当产生新的信息数据或者需要进行信息修改都必须经过全系统的节点共同认定或许可。 2.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由于区块链核心技术涉及大量专业术语,下面仅简单地描述说明。 (1)分布式共享技术。分布式共享技术是区块链最核心的技术,它指所有的信息数据均由所有节点集体记录并存储在所有节点中,即分布式记录和分布式存储,整个系统中没有第三方中介的存在。 (2)哈希算法。区块链技术中的哈希算法具有固定长度和不可逆性两个特点。固定长度是指在哈希算法下,输入任意长度的数据,输出固定长度的数据,相同的数据输出结果相同,不同的数据输出结果不同。而不可逆性表示的是该算法正向计算非常容易,但反向计算极其困难,在当前被认为不可能。 (3)时间戳。“时间戳”是伴随信息数据记录在区块中而生成的,标明数据写入的具体时间,一条链中的区块按时间顺序相连,具有不可篡改,可以追溯的特性,解决信息防伪和数据跟踪问题。 (4)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技术需要公钥和私钥两个数字密码实现信息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因为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中需要两个不同的钥匙因而称之为非对称加密。如果公钥用于数据加密,那么只能使用相对应的私钥解密;如果私钥用于数据加密,那么只能使用对应的公钥解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