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自平衡检测方法及运用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随着国家对建筑、桥梁等重要工程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其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桩基础作为建筑和桥梁的基础承重结构,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桩承载力的测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成为了当前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快速地测试桩的承载能力,非常适合于在建筑现场使用。
自平衡测试技术是利用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桩身上的细小形变,从而计算出桩的设计承载力。
该技术克服了以往测试方法需要对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做大量假设和引入较多的偏差问题,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在工程应用方面,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
一方面,该技术可以对桩的承载能力进行快速测试,比其他测试方法需要的时间更少,这样可以节约建筑和桥梁建设时间和成本,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该技术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也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破坏性,保护了地面和周围环境的完整性。
目前,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已经在国内多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某高速公路的桥梁施工中,使用该技术测试了基础桩的承载能力,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节约了经费,同时也获得了高精度的测试结果。
在某大型工业厂房建设中,使用该技术测试了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有力地支持了后续的安装,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连续性和运行安全性。
总的来说,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是一种高效、精确、便捷的测试方法,为现代建筑和桥梁工程的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未来,该技术将继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助力我国建筑和桥梁工程的飞速发展。
桩基自平衡检测原理及应用

桩基自平衡检测法原理及应用- 结构理论桩基自平衡检测法原理及应用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高速公路、铁路、高层建筑、近海建筑物等广泛应用桩基的建设项目发展迅速,单桩和群桩受静载或准静载轴向荷载问题成为了施工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桩基自平衡检测法作为发展成熟的一种经济实用、快速方便,操作简便、试验精度高的检测方法,正成为建设领域重要的检测方法。
本文首先从我国建设领域对桩基自平衡检测法的需要出发,分析了桩基自平衡检测法来源、检测原理、技术特点、应用前景等,对桩基自平衡检测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目的是从我国建设领域运用新方法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的桩基自平衡检测,使桩基自平衡检测法更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桩基;自平衡检测法;原理;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桩基自平衡检测法作为发展成熟的一种经济实用、快速方便,操作简便、试验精度高的检测方法,正成为建设领域重要的检测方法。
一直以来,我国的桩基设计基本上靠经验,对桩基的检测没办法达到精确的程度。
而桩基自平衡检测法以方法独特、操作简便的特性正成为高速公路、铁路、高层建筑、近海建筑物等广泛应用桩基的建设项目的通行检测方法。
一、桩基自平衡检测法的来源桩基自平衡检测法是一种静力试桩法,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AfarV asela公司经过多年工程经验积累和桩基检测理论研究,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通莫静载法(T-pile),AfarVasela公司后来发展为荷兰TomerSystensB.S公司。
1979年,AfarV asela公司向以色列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保护,并取得了以色列专利局注册号为58035的专利证书。
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莫静载法(T-pile)传入了美国,被称为Osterberg试桩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种方法随着中国和美国的学术交流进入了中国,自平衡法是国内业界对通莫静载法(T-pile)的称谓。
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

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桩基负荷承载能力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桩顶施加不同的加载,通过监测桩身沉降量与桩端桩顶反力的关系,以及桩身沉降速率与桩端桩顶反力变化的关系,来评估桩基的负荷承载性能。
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桩身的沉降变化规律,确定桩端桩顶反力与沉降之间的关系。
在试验中,首先在桩顶施加初始的轴向荷载,然后根据相应的加载步骤逐渐增加桩顶荷载。
通过实时监测桩身沉降量与桩端桩顶反力的关系,可以得到一个沉降-反力曲线。
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的优点之一是其试验负荷相对于传统静载试验来说较小,能更好地保护桩基结构的完整性。
同时,该方法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对桩身进行辅助测量,减少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简化了试验操作流程。
在进行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时,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自平衡测头测量桩顶反力,并通过高精度的挠度计对桩身进行沉降监测。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试验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同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需要准确地提取沉降-反力曲线的特征参数,并结合相关的试验理论,对桩基的承载性能进行评估,并给出合理的设计建议。
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在桩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该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桩基的负荷承载能力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桩基质量控制和监测,对桩基施工后的检测验证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是一种可靠性高、试验负荷小、操作简便、数据准确的桩基检测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评估桩基的负荷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桩基自平衡试验检测工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检测方案

试验桩自平衡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方案1 概述1.1 工程概况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有关文件,对该工程指定的试桩采用静载(自平衡法)进行检测,并对试桩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1.2 试验目的1.确定桩身完整性2.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1.3 试验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3.《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 /T738-2009)4.《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技术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6. 设计图纸7. 地质报告2地质情况依据勘察报告,、各岩土层相关灌注桩桩基参数建议如下表:3桩身完整性检测声波透射法测试原理声波透射法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联接如下图所示。
声波透射法试验示意图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
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的参考强度和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
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声测管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
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说明:桩身完整性判定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表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自平衡法)4.1自平衡试验简介自平衡法由1960年代的以色列Afar Vasela 公司开创并于1979年申请了专利称为通莫静载法(T-pile ®)。
自平衡法桩基检测

1、3 自平衡法
自平衡法在国外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已经研究应用,我国 从90 年代中期起开始实用性得应用。通过多年得科研 应用,目前在交通桥梁和码头工程领域得使用较为广泛, 经过不断得实践累积,逐步从科研转变为工程得检测得 常规应用,部分行业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关得检测规程。 自平衡试桩法得基本原理就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拔)桩得 实际工作条件得试验方法。首先把一种特制得加载装 置—荷载箱放置在桩身指定位置,将荷载箱得高压油管 和位移杆引到地面(平台)。
在小吨位基桩和复合地基试验中,小巧易用得地锚就显示
出了工程上得便捷性。地锚根据螺旋钻受力方向得不同 可分为斜拉式(也即伞式)和竖直式,斜拉式中得螺旋钻受 土得竖向阻力和水平阻力,竖直式中得螺旋钻只受土得 竖向阻力。地锚提供反力得大小由螺旋钻叶片大小和地
层土质有关。虽然有不少单位使用地锚进行复合地基试 验,但由于试验过程中,地锚会对复合地基土产生扰动,这 一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另外,还有一些反力装置比如 锚桩与堆重平台联合装置,以及利用现有建筑物或特殊 地形提供反力得。
1、2 锚桩法: 锚桩反力梁装置在具体得应用中又可根据反力锚得不 同分为两种:将反力架与锚桩连接在一起提供反力得,俗 称锚桩反力梁装置;将几只螺旋钻钻入地下使用地锚提 供反力,俗称锚杆反力梁装置。锚桩反力梁装置就就是 将被测桩周围对称得几根锚桩用锚筋与反力架连接起来, 依靠桩顶得千斤顶将反力架顶起,由被连接得锚桩提供 反力。提供反力得大小由锚桩数量、反力架强度和被连 接锚桩得抗拔力决定。锚桩反力梁装置一般不会受现场 条件和加载吨位数得限制,当条件允许时采用工程桩作 锚桩就是最经济得,但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观测锚桩得上 拔量,以免拔断,造成工程损失。
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检测方案

试验桩自平衡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方案1 概述1.1 工程概况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有关文件,对该工程指定的试桩采用静载(自平衡法)进行检测,并对试桩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1.2 试验目的1.确定桩身完整性2.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1.3 试验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3.《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 /T738-2009)4.《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技术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6. 设计图纸7. 地质报告2地质情况依据勘察报告,、各岩土层相关灌注桩桩基参数建议如下表:3桩身完整性检测声波透射法测试原理声波透射法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联接如下图所示。
声波透射法试验示意图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
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的参考强度和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
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声测管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
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说明:桩身完整性判定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自平衡法)4.1自平衡试验简介自平衡法由1960年代的以色列Afar Vasela 公司开创并于1979年申请了专利称为通莫静载法(T-pile ?)。
桩基自平衡检测方法

桩基自平衡检测方法
桩基自平衡检测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将按桩承载力参数要求定型制作的荷载箱置于桩身底部,连接施压油管及位移测量装置于桩顶部,待砼养护到标准龄期后,通过顶部高压油泵给底部荷载箱施压,得出桩端承载力及桩侧总摩阻力。
自平衡法是一种基于在桩基内部寻求加载反力的静荷载试验方法。
其适用范围为黏性土、粉土、砂石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斜桩、嵌岩桩、抗拔桩等。
1。
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检测方案

试验桩自平衡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方案1 概述1.1 工程概况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有关文件,对该工程指定的试桩采用静载(自平衡法)进行检测,并对试桩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1.2 试验目的1.确定桩身完整性2.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1.3 试验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3.《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 /T738-2009)4.《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技术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6. 设计图纸7. 地质报告2地质情况依据勘察报告,、各岩土层相关灌注桩桩基参数建议如下表:层号土层名称fak(kPa)抗拔系数λ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增强系数qsik(kPa)qpk(kPa)βsiβp2 ②粉质粘土120 0.70 45 1.43 ③粘土130 0.70 45 1.44 ④粘土140 0.70 50 1.45 ⑤粉质粘土140 0.70 50 1.4 ⑤1粉土150 0.70 40 1.46 ⑥粉质粘土150 0.70 50 1.4 ⑥1中粗砂160 0.60 45 1.77 ⑦粉质粘土150 0.70 55 1.4 ⑦1粘土160 0.70 60 1.4 ⑦2细砂160 0.60 45 1.6层号土层名称fak(kPa)抗拔系数λ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增强系数qsik(kPa)qpk(kPa)βsiβp8⑧粘土190 0.75 70 1.4 ⑧1粉质粘土170 0.70 65 1.4 ⑧2砾岩260 0.50 130 2.09 ⑨粉质粘土200 0.70 70 1.4 ⑨1粘土220 0.75 75 1.410 ⑩辉长岩残积土220 65 1.411 ⑪全风化辉长岩300 80 1.412⑫强风化辉长岩500 140 1800 1.4 2.0⑫1强风化辉长岩600 160 2200 1.4 2.03桩身完整性检测声波透射法测试原理声波透射法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联接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自平衡检测方法及运用摘要:通过对几种桩基荷载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从效果、成本、工期、环境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防城港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桩基工程荷载检测采用自平衡检测方法。
阐述了检测装置、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安装及检测工作,检测成果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是一种经济合理、高效实用的桩基荷载检测方法。
关键词:桩基,荷载检测方法,自平衡检测,加载系统,数据传感与采集,慢速载荷维持法加载,高压灌浆Abstract: based on several 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of the load detection method, from the effects of, cost, time limit,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nd so on various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fangcheng port culture and art center project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detection using the load balance test methods. Expounds the detection equipment,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testing, testing results and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is a reasonable economy, high efficiency of pile load test methods.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load testing method, the balance testing, the loading system, data sensing and acquisition, slow load maintain method loading, high pressure grouting前言传统的桩基荷载检测方法有两种,一是堆载法,二是锚桩法。
两种方法都是采用油压千斤顶在桩顶施加荷载,而千斤顶的反力,前者通过反力架上的堆重与之平衡,后者通过反力架将反力传给锚桩,与锚桩的抗拔力平衡。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者必须解决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荷载来源、堆载及运输问题,后者必须设置多根锚桩及反力大梁,不仅所需费用昂贵,时间较长,而且易受吨位和场地条件的限制(堆载法目前国内试桩最大极限承载力仅达3000吨,锚桩法的试桩最大极限承载力也不超过4000吨)。
自平衡测桩法与传统测桩法相比具有四方面的优点:(1)工期短对摩擦桩荷载箱埋设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70%左右)强度,对于嵌岩端承桩,可用在混凝土中加早强剂的方法使检测时间提前,并且多根桩同时检测,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2)材料省试桩完全按工程桩制作,桩顶无需特殊处理,也不需露出地面,对于有地下室的桩基础,与其它试桩法相比,桩长减小很多,因而节省材料,降低试桩本身的造价。
(3)场地小由于无需笨重的反力架和大量的“堆载”,加载只需几台高压油泵,占用场地极小,且不受场地条件和天气条件的限制。
检测时只要能保护在试桩周围10米内无较大的震动,施工可照常进行。
且不需要对场地内的运输道路进行特别的铺设,节省了场地平整和道路铺设的高额费用。
(4)能做大吨位试验自平衡优势之一在于能做大吨位的试验,通常大吨位堆载法上面的配重过重过高,对堆载下面的场地要求很高,场地局部沉降过大会引起堆载配重的倾斜直接对试验人员生命构成威胁,因此一般堆载极限也是做到1800-2000吨。
自平衡则由于不用在桩上堆载配重,不受场地影响可以做上很大吨位。
目前国内试验单桩最大承载力高达20000吨,最大桩径2.8m,最大桩长125 m。
一、自平衡试验原理自平衡法也称为通莫静载法(T-pile ®)。
其试验原理是将一种特制的加载装置—通莫荷载箱®,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和钢筋笼一起埋入桩内相应的位置(具体位置根据试验的不同目的而定),将加载箱的加压管以及所需的其他测试装置(位移、应变等)从桩体引到地面,然后灌注成桩。
由加压泵在地面向荷载箱加压加载,荷载箱产生上下两个方向的力,并传递到桩身。
由于桩体自成反力,我们将得到相当于两个静载检测的数据:荷载箱以上部分,我们获得反向加载时上部分桩体的相应反应系列参数;荷载箱以下部分,我们获得正向加载时下部分桩体的相应反应参数。
通过对加载力与这些参数(位移、应变等)之间关系的计算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桩基承载力,而且可以获得每层土层的侧阻系数、桩的侧阻、桩端承力等一系列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为设计提供数据依据,也可用于工程桩承载力的检验。
二、试验装置1、加载系统包括加载泵站、荷载箱以及加压管。
采用的荷载箱为特制的、具有专利技术的专业荷载箱。
其特点为:a)抗压试验的荷载箱端面设计成锥形体,对灌注时产生的浮浆起导流作用,避免浮浆存积在荷载箱端面,从而保证了试验位移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试验补浆后的桩体强度和承载能力。
b)荷载箱直径和加载面积的设计,充分兼顾加载液压的中低压力和桩体试验后的高承载能力。
c)荷载箱通过内置的特殊增压技术设计,以很低的油压压强,产生很大的加载力,从而能够极大地降低加载系统的故障率。
2、荷载箱的安装埋设1)为保证桩基质量和试桩的成功,埋设荷载箱时,将有以下安全措施:a)为保证桩体因加载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荷载箱附近钢筋笼箍筋适当加密。
b)荷载箱与上下钢筋笼连接强度适当,以方便试验时打开荷载箱。
c)荷载箱与上下钢筋笼连接处,焊接锥形导正筋,以方便注浆管由荷载箱中心孔穿入。
2) 荷载箱安装位置:对端承桩荷载箱焊在钢筋笼底部放于桩底。
3、数据采集系统项目的数据采集,采用电脑读数的方式。
记录内容包括:油压,荷载箱上部位移,荷载箱下部位移等。
4、数据传感装置a) 位移传感器:传统的位移棒作为位移测量的装置,安装要求高,安装效率低,特别是不适应长桩的检测。
此次项目采用位移丝外套护管的方式,以简化安装过程并提高试验精度。
试验点截面引出若干组位移丝(通常3组),到桩顶后,用一特定装置将这些位移丝进行固定,并读取这些位移的平均值。
位移值由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进行测量,其读数精确到0.01mm。
b) 将位移丝穿在钢管中引至地面。
c) 先进的位移传感器固定结构的设计和安装,在原理上保证了位移测量值只受桩体位移和基准梁运动的影响。
(如下图)位移测量原理图三、试验方法1、加载方法如原理所述:以流体为加载介质,向埋设于桩基内一定深度位置(端承桩放桩底)的荷载箱中加压,从而对荷载箱上下两部分桩体同时施加载荷。
当采用多个荷载箱加载时,液压站以并联油路对多个荷载箱同时加压。
2、试验加/卸载方法根据《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45/T 564—2009)要求,采用慢速载荷维持法进行加载。
a)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测读位移值,以后每隔30 min测读一次。
b) 位移相对稳定标准:每1 h 内的位移量不超过0.1 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 min开始,按1.5 h连续三次每30 min的位移量计算)。
c) 当位移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d)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 h,按第15 min、30 min、60 min 测读位移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残余位移量,维持时间为3 h,测读时间为第15 min、30 min,以后每隔30 min 测读一次。
四、检测设备安装1、现场安装工作a) 预浇筑荷载箱导流结构混凝土将荷载箱翻过来,在底面灌倒混凝土,并用钢筋条将混凝土充实,使用的混凝土标号等同或高于与桩身混凝土标号。
b) 荷载箱与钢筋笼的焊接:荷载箱底的混凝土硬化后,将进行荷载箱的焊接,将荷载箱焊在钢筋笼底部。
c) 安装位移管及油管:荷载箱焊好在钢筋笼底后,进行位移管、油管、注浆管的安装。
预装桩底压浆管以便在试验完成后,利用压浆管进行荷载箱周围的补浆。
埋完荷载箱后,对各管线进行封头保护防止水泥浆漏入。
2、检测结束后对试验桩进行高压灌浆检测结束后利用原先安装的压浆管进行荷载箱周围的压力补浆。
四、工程实例运用1、工程概况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工程由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桩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该工程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总桩数为338根。
桩长25m/根左右,砼标号C40抗渗(水下砼),入岩深度不小于1倍桩径。
2、检测方案选择防城港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工期紧,桩基施工期间现场环境差,为确保工程连续施工,决定对桩基荷载检测采用自平衡检测方法,即在桩基施工前期与设计院、检测中心、监理等单位选定做荷载检测的桩基,在桩基施工后期即可安排桩基荷载检测,检测成果提供时间与桩基工程完工时间基本同步,使得后续工序衔接紧密,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进度,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3. 检测结果序号桩径(mm)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柱底向下总位移值(mm)残余沉降值(mm)检测结果数据判断,该4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五、结论通过工程实例的运用,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方法是一种技术先进、科学可靠、经济合理、高效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促进质量、降低成本、提高进度、保证安全均效果明显,具有传统桩基荷载检测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45/T 564—2009).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