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简介

合集下载

【北航考研辅导班】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经验

【北航考研辅导班】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经验

【北航考研辅导班】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经验一、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启道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航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前身是飞机系,成立于1952年,首任系主任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屠守锷院士。

主要从事大气层内各类航空器(飞机、直升机、飞艇等)、临近空间飞行器、微小型飞行器等的总体设计、气动、结构、强度、飞行力学、人机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工程型以及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与教育工作。

曾成功研制了“北京一号”中程旅客机、“蜜蜂”系列轻型飞机、共轴双旋翼飞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包括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等国家领导人;中央委员、中央军民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金壮龙,中央委员、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等一大批治国栋梁;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神舟”五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航空重点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等18位两院院士;以及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等一大批优秀年轻企业家。

学院下设6个实体单位:飞机系、空气动力学系(流体力学研究所)、飞行器结构强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人机与环境工程系、飞行力学与控制系、动力学与控制系;涉及3个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获得一流学科奖(A+类),力学获得(A-类),两个学科双双被列入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涉及10个二级学科,其中流体力学、固体力学、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工程力学、一般力学及力学基础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学院建有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人机工效与环境控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粉体技术研究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飞行器设计基础部)、航空器先进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航空航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航空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北京市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空创新实践基地等。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二〇一四年六月目录航天航空学院基本情况 (2)工程力学、航天航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6)清华大学与空军航空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教学方案) (17)-------------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 (24)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列表 (29)《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目录...............................................32. 航天航空学院课程介绍 (34)院系介绍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1、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概况清华大学的航空与力学学科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1938年创立航空系、1958年为了我国的力学与航天航空事业培养专门人才成立了工程力学系,在2004年复建航天航空学院(简称航院),聘请了我国首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担任院长。

学院拥有国际一流的力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和发展中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等院士,他们为各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智慧和力量,奠定了清华航院发展的坚实基础。

清华航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含十几位院士,他们在祖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华航院设有工程力学系、航空宇航工程系和挂靠的清华大学宇航中心。

航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院士3名,53名正教授,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奖者1名。

学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2009年在本科生中创建了“钱学森力学班”,2011年开始与空军联合创建飞行学员班。

2、研究生教育航天航空学院具有一流的学科水平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目前设有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并都设有相对应的博士点和硕士点。

1-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1-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前身系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航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和建筑工程学院(航天工程系)。

学院下设工程力学系、航天工程系和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拥有工信部力学与工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平台、航天工程实验教学平台、建筑工程实验教学平台、科技创新平台)。

拥有黑龙江省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重点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71人,教授23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3人。

现在读本科生、研究生1500余人。

学院学科发展涉及力学、航空航天和土木工程等领域。

设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力学”、“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和“航天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其中,“固体力学”为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力学”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七个本科专业。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科研项目60余项,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获专利、软件著作权授权30项。

发表论文136篇,其中SCI、EI 检索收录论文91篇。

学院在断裂损伤、弹性波动理论、本构关系与变分原理、结构可靠性、结构优化设计及火灾防控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院的总体办学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学科建设成绩显著,科研能力和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基本上达到了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简介知识讲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简介知识讲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

自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经过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基本形成了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内在凝聚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

现有27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

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3个。

有59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四个学科领域进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

在职教职工3759人,其中专任教师2236人,教授、副教授136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

凝聚了以17位两院院士,14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国聘专家,23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1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

北航院系设置

北航院系设置

北航院系设置1951年,为培养航空建设人才,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专航空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系。

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

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

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北航院系设置如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宇航学院飞行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院法学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沈元学院(高等理工学院/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国际学院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化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空间与环境学院无人系统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体育部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北航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各学院专业设置及联系方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各学院专业设置及联系方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各学院专业设置及联系方式
序号 学院 包含专业 联系电话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程力学 024-89723730 024-89724478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024-89724258 网络工程 软件工程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交通运输 024-89724400 招飞办89723737 表演 飞行技术 安全工程 飞行器适航技术 024-89723493 消防工程 保险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024-89724200 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024-89723751 通信工程 自动化 024-89724428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024-89723679 金属材料工程 功能材料 环境工程 024-89724558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 024-89724398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业设计 广告学 024-89724691 产品设计
024-89724691
12 13 14
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024-89724418 024-89723814 024-89724878
1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院)
2
计算机学院
3
民用航空学院
4
安全工程学院
5
机电工程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能源与环境学院
10
经济与管理学院
11
设计艺术学院
11
设计艺术学院 动画 绘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英语 日语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 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哈工大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介绍

哈工大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介绍

哈工大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专业。

哈工大的航天工程学科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开设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校之一。

哈工大的航天工程系由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战术导弹部分组成,于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航天工程系主要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两个专业。

其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为国防特色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

在科学研究方面,航天工程系的研究方向涵盖了飞行器设计、力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重点开展以舰载机为核心的气动、流固耦合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民用航天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此外,哈工大还在固体火箭引擎、航天载人系统、卫星应用和导弹仿真等领域具有深入的科研积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体来说,哈工大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如需更多关于该专业的信息,建议访问哈工大官网或咨询相关人员。

沈航简介及详细资料

沈航简介及详细资料

沈航简介及详细资料历史沿革1952年8月,创办沈阳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9月,更名东北第一工业学校;1955年1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1956年1月,恢复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校名;1958年12月,更名沈阳航空学院;1960年2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1969年3月,更名国营第251厂;1972年9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3月,更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截止2014年7月,资料来源于校官网办学规模院系设定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20个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4个。

教学单位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 计算机学院民用航空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部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研究生学院(研究生部) 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处) 空军后备军官学院创新学院本科类专业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学英语、日语、广告学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物理学工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物联网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旅游管理艺术学表演、动画、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科类专业交通运输空中乘务电子信息计算机网路技术文化教育套用英语艺术设计传媒表演艺术师资力量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近1700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宇航学院简介
航空宇航学院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主机学院。

2004年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原飞行器制造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合并组建成为航空宇航工程学院,2011年将航空宇航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进行整合,成立了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2018年4月,为适应国家航空航天产业中长期战略发展需要,做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主干学科和专业,学校将原航空航天工程学部进行机构调整,成立了新的航空宇航学院。

学院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工程力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国内部分省市为“一本”招生。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辽宁省示范性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及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工业与信息化部与辽宁省共建专业,是辽宁省航空航天类本科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核心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结合改革试点专业。

航空宇航学院拥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航空工程”实验中心,航空航天技术博览、材料力学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

航空宇航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办学,与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培养,目前学院留学生总数为480人。

2017年获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单位,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航空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航空宇航学院现有教师7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5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18人、副教授34人,高工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7人。

本科生1701人、工学硕士研究生220人。

近5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总装预研、空装预研、载人航天等国家、省部级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近亿元,专利近100项,获省部级奖5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