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2
ka新编简支钢桁架的静载试验报告精品

简支钢桁架的静载试验一、试验目的1、掌握常用静态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2、学习结构静载试验的加载方案制定、测点布置和观测方法;3、掌握结构静载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
二、试验试件及仪器设备1、试件:钢桁架,如图2-1所示。
试件跨度L、高度h、杆件截面均为双肢等边角钢。
L=1800,a=h=0.6m;桁架的上、下弦、垂杆均采用等边角钢2L40 4;图2-1 钢桁架试件示意图2、加载设备:液压千斤顶1台、荷载传感器1只、电阻应变仪2台、竖向加载架1套。
3、测试设备:位移计2只、磁性表座2只、仪表支架2座、静态电阻应变测试仪2台(电脑)。
三、试验方案1、加载装置:如图2-2所示,试件一端采用滚动铰支座、另一端采用固定铰支座,在试件跨中施加竖向集中力,采用液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与试件之间装有荷载传感器,以测定力值。
考虑到试件高度较小,故可不设侧向支承。
2、加载步骤:正式实验前应先预载一次,预载值为一个加荷级,检查试验装置;试验时,分五级施加荷载,每级为2kN,每级荷载持续时间不少于10min;加至满载10kN时,持荷20min,然后分2级卸载。
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试验装置和试件反应,发现事故隐患或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及时卸载,重新调整装置,以确保试验安全。
3、观测方案:观测项目主要是桁架的挠度和杆件内力。
1) 挠度量测采用位移计,在桁架的跨中布设位移传感器1#,2#。
位移计用磁性表座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应与试件支敦分开,固定于试验台座上,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保持仪表支架稳固不动。
2) 杆件内力通过量测杆件轴向应变值经计算而得。
杆件应变由粘贴在杆件截面上的应变片和电阻应变仪进行量测,应变测点布置如图2-2所示。
试验前预先贴好应变片,并按应变仪说明书采用多点测量线路连接好导线。
在桁架的1-1,2-2,3-3,…8-8杆件截面处均1/4桥路布设应变测点;图2-2 钢桁架加载装置测点布置示意图1--试件;2--支座;3--支敦;4--加载架横梁;5--千斤顶;6--荷载传感器;7--试验台座;8--电阻应变计;9--百分表1237546894、数据整理、计算:(1)桁架跨中挠度计算:①实测值:om o q u a = (5-1) omu ——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跨中位移实测值; ②理论计算值:按力学方法(单位荷载法)计算跨中节点的位移。
简支钢桁架非破损试验报告

简支钢桁架非破损试验报告1. 引言好吧,大家伙儿,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可能听起来有点儿枯燥,但其实超有意思的主题——简支钢桁架的非破损试验。
这可不是简单的“玩火自焚”,而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建筑结构坚不可摧。
想象一下,钢桁架就像是咱们建筑的“骨骼”,没有它们,整个建筑就得瘫软下来,像个没骨头的海绵一样。
因此,咱们得好好看看这些“骨架”到底有多能扛。
2. 实验目的2.1 检测性能首先,这个实验的核心目的就是评估桁架的性能。
我们希望能在不搞破坏的情况下,了解到它们在承受荷载时的表现。
谁不想知道自己的建筑能撑得住几吨重的货物呢?咱们得做个“体检”,让它们在不“受伤”的情况下展现真实的实力。
2.2 预测寿命再者,咱们还得考虑到这些桁架的使用寿命。
想象一下,老是听到“这个桥要拆了”或“这栋楼有安全隐患”,真是让人心慌慌。
所以,测试这些桁架的耐久性,就像是给它们做个长寿面,让它们活得久一点,安心一点。
3. 实验步骤3.1 准备阶段好啦,进入正题。
首先,咱们得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搞定的。
需要的工具可不少,有测力仪、传感器、数据记录器等等,仿佛是给桁架量身定做的一套装备。
每一样工具都得仔细检查,确保它们是“状态良好”,这就像是给赛跑的运动员做体检,不能有丝毫差池。
3.2 进行实验接下来,咱们就进入实验阶段。
首先,把桁架摆好,就像是一位优雅的模特在T台上走秀。
然后,慢慢地加上荷载,观察它的反应。
这个过程就像给桁架讲一个故事,看它在不同的压力下如何演绎出精彩的“剧情”。
有时候,它会微微弯曲,有时候则像个“硬汉”一样毫不动摇,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4. 实验结果4.1 数据分析说到结果,数据可是个好东西。
我们通过这些测试数据,能直观地看到桁架在各种荷载下的表现。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就像是在解密桁架的“性格”,让我们更加了解它们的强项和弱点。
4.2 性能评价经过一番折腾,咱们得出结论:这些桁架的表现真是不负众望!它们在承受荷载时,既稳定又坚韧,真是让人心里一阵安慰,仿佛终于找到了值得信赖的老朋友。
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

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钢桁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用于桥梁、建筑等工程中。
静载试验是评定钢桁架结构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钢桁架进行静载试验,可以验证其设计参数和结构稳定性,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档旨在制定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确保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二、试验准备1. 试验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载试验前,需要对钢桁架的结构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同时,需要准备好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静载试验仪器、传感器等。
2. 试验方案的制定静载试验方案需要根据钢桁架的具体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制定,包括试验载荷、试验点的设置、试验持续时间等内容。
三、试验实施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载试验前,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工作正常。
同时,需要对试验现场进行清理和安全检查,保证试验环境安全整洁。
2. 试验方案的执行根据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载荷的施加和试验点的监测。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试验结果的分析在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验证钢桁架的结构性能。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对钢桁架的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试验总结静载试验是评定钢桁架结构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试验的实施,对钢桁架的结构性能进行了有效验证。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试验结果对钢桁架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附录1. 静载试验设备清单2. 试验方案和数据记录表格以上是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对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简支钢桁架模型非破坏静载实验

简支钢桁架模型非破坏静载实验
简支钢桁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用于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
由于它的重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简支钢桁架的安全、稳定性能以及优化设计,需要进行非破坏静载实验。
非破坏静载实验是指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测试方法进行载荷、变形和应力变化等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法。
这种测试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在样品负载过程中观察样品载荷的特征,同时采用有限元等模拟计算方法,得到初步分析结果。
针对简支钢桁架非破坏静载实验,首先需要对实验的步骤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根据实验目标和测试项,选择相应的载荷和变形方式。
通常采用静态载荷测试方式,通过加载仪器精确测量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位移、负荷、应变等参数数据,得到载荷-位移曲线图。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软件等设备,对实验数据进行快速采集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在实验过程中监测测试系统和样品的状态,并及时控制系统参数,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非破坏静载实验,可以对简支钢桁架的荷载性能和变形特性进行全面、准确的测定和分析,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2

实验二: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一、试验介绍1、试验结构2、试验项目各杆件的应变和钢桁架下弦结点的挠度.3、试验目的<1>了解所用仪器的原理,学会所用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与读数、<2>通过对钢桁架各杆件的应变和钢桁架下弦结点的挠度的量测,来检验桁架的工作特性和验证桁架、<3>通过试验,学会试验数据的采集4、试验仪器:钢桁架、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台、静态应变仪5、试验步骤准备工作- - - - - - 分级加载<1级> - - -- - - - - 分级卸载<1级>6、试验特点:应变测试点多<有6点> ,结构具有对称性.7、桁架内力计算假定:<1>结点为铰结点. <2>杆件轴线为直线且通过铰中心. <3>荷载与支座反力作用在结点上.二、试验步骤1、实验设备的连接与调试:①应变的连接与调试②百分表的安装与调整2、正式实验:①预载:加40kN荷载,循环两次,做预载实验.其目的为:消除节点和结合部位的间隙,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全部实验装置的可靠性;检查全部观测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检查现场的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情况.然后卸载,与时排除发现的问题.预载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应变与挠度测试仪表的读数是否发生变化,变化情况是否正常.②正式加载与测量:采用分级等量的荷载进行加荷,先施加10kN初载<结构试验测量的是结构在每级加载后的应变与挠度增量,为了排除荷载较小时的非线性段,使数据结果更理想,更好地了解整个静载实验过程,因此将P0=10kN作为零荷载>,初载施加完毕后,将应变仪调零并记录初读数,同时记录挠度的初读数.然后进行分级加载,每级荷载30kN〔 P=30kN〕,共加三级,即10kN→40kN→70kN→100kN.每加一级荷载之后稳载5分钟,然后读取应变与挠度数据,记录在表6-1中.实验共进行两个循环,排除所测读数的偶然性.三、试验数据处理原始记录表格ε=δ/Ε平均应变值四、试验报告与误差分析1、钢材本身存有缺陷.2、桁架结构不对称,放在钢架上加压时没有精确在桁架中心,应变片贴片位置不够精确且左右贴片位置不对称.3、桁架在加载过程中产生了塑性变形,同时桁架结点处的间隙,在预加载后没有完全消除.4、加压点没有在桁架的对称轴所在的直线上,加的压力没有精确到整数.5、两次加压时并没有十分精确.6、应变仪读数不稳定,产生一定误差.7、应变片的电阻值不同,导线的电阻值不同,将其忽略而导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8、温度、电压的变化对结构带来的影响,接应便仪时,不同组的线头混搭在一起,彼此产生影响.9、应变仪、加压设备有滞后性,导致显示读数与实际值有偏差,其他实验条件达不到理论的要求也影响了试验结果.。
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

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钢桁架静载试验是为了测试钢桁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能。
以下是一个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的大致内容,供参考:1. 实验目的:通过静载试验,评估钢桁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实验对象:选取一根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典型钢桁架进行试验。
3. 实验装置与工具:- 静载测试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 实验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固定钢桁架。
- 实验荷载系统:用于施加荷载到钢桁架上。
- 其他辅助工具:如手动工具、测量工具等。
4.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 清理实验区域,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
- 检查实验装置和工具的正常工作状态。
- 校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b. 钢桁架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将钢桁架正确安装在实验支撑系统上,并进行固定。
c. 荷载施加:- 根据设计要求,逐步施加荷载到钢桁架上。
- 在每个荷载阶段,记录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数据。
d. 数据采集与记录:-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
- 记录每个荷载阶段的压力和位移数据,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e. 试验结束:- 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荷载后,停止施加荷载。
- 检查钢桁架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裂缝等损伤。
- 拆卸钢桁架,并对实验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
5. 数据分析:- 根据记录的压力和位移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 评估钢桁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 检查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6. 结果评估与报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钢桁架的性能。
- 撰写试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施步骤、数据分析结果等。
7. 安全措施:-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 保持实验现场整洁和无杂物。
- 确保实验装置和工具的正常工作状态。
钢桁架静载试验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并确保安全措施得到充分落实。
同时,在数据采集和分析阶段要注意仔细记录和准确计算,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钢桁架加固前后的动静载试验

三、结论
(1)从静载试验的对比可知该加固方法能在桁架承受同等荷载的情况下降低跨中25%挠度,提高桁架的承载力。
(2)从模态分析可以看出前三阶的固有频率在加固后都有提升,从结
明了结构的刚度k提高了。
(3)从静载试验的结果可知,加固后挠度减少25%。从结论(2)可知是由于整体刚度的提升,所以桁架的扰度下降。材料力学可知当荷载不
4.0加固后的静载试验及模态分析
静载试验:与未加固前进行相同操作后将0.5kg的砝码放置在跨中上,记录下千分表的读数为16.70mm,再加载0.5kg,当记录千分表对数16.85mm。差值为0.15mm。
动载试验结果:前三阶固有频率分别为11.22,27.62,36.99
振型如图所示
(1)1阶振型图
并不符合。由于该加固方法仅对桁架下部进行加固,而并非是全面加固,所以该加固方法对于第一阶的自振频率影响较大,而对后三阶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张俊平.桥梁检测与维修加固[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徐文锋,袁向荣.DASP系统在连续梁模态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与试验,2011.
作者简介
何铭堂(1994-),男,汉族,广东佛山,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桥梁加固。
动载试验结果:前三阶固有频率分别为9.88,26.71,36.87。
2.振型如图所示:
(1)1阶振型图
3.分析问题及加固方法
静载试验过程中可以看出,单节桁架拼装处下部的空隙扩大,从材料力学可知简支桥梁中,桥梁的下部承受拉应力,因此加固方式应该通过抑制下部的空隙发展来提高承载能力。本文采用下部张拉钢绞线的方式,其中固定端设置在桁架两端高于底面5cm处,沿桥向直线拉伸至跨中,钢绞线呈V型分布。
钢桁架静力试验

钢桁架静力试验一、试验目的1.把试验二所贴的电阻片进行试验,验证贴片效果。
总结经验与体会。
2.进一步学习掌握电测技术和应用。
3.学习加载方法。
4.通过对桁架杆内力(应变)的测定,进行钢桁架结构杆件分析。
学习结构静荷载试验全过程。
二、试验设备和仪器1.钢桁架结构,跨度1=6.0m,高度h=0.6m上,下弦用一对角钢2∠50×5(面积F=9.606cm2),腹杆为一对钢钢2∠40×4(面积F=6.172cm2)桁架简图如下:2.油压千斤顶。
3.荷重传感器。
4.YJ—26静态电阻应变仪及顶调平衡箱。
三、试验步骤1.计算桁架杆件内力的理论值,准备与实测值对比之用。
2.复查试验桁架就位,支承等是否正常。
(试验时注意侧向稳定)3.检查自己所贴的电阻片是否完好,并做记录。
4.往预调平衡箱做半桥多点测量、接测点导线。
5.各自把自己的测点试调平衡。
6.对桁架进行预载试验。
加载10KN,检查桁架工作状态及仪表是否正常。
稳压5分钟后卸荷。
7.试验时E点最大集中荷载用20KN(考虑侧向望而压步杆稳定安全)分五级加载,每级4KN,稳载后3分钟开始测读。
(考虑到0荷载时,桁架初始应力不明确—为什么?1用第一级荷载4KN做初读数)每级荷载各测点要反复读两次(相差不能超过5με)各测读数记附表上。
8.满载后分二次卸载,并记录读数。
9.重复做一遍以便对照。
四、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1.绘制所测杆件在20KN作用下的荷载一应变曲线。
2.比较桁架杆件在各级荷载下内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伯桑比μ=0.3)3.按试验目的的进行分析总结。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示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
一、试验介绍
1、试验结构
2、试验项目
各杆件的应变和钢桁架下弦结点的挠度。
3、试验目的
(1)了解所用仪器的原理,学会所用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与读数、(2)通过对钢桁架各杆件的应变和钢桁架下弦结点的挠度的量测,来检验桁架的工作特性和验证桁架、(3)通过试验,学会试验数据的采集
4、试验仪器:钢桁架、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台、静态应变仪
5、试验步骤
准备工作- - - - - - 分级加载(1级) - - -- - - - - 分级卸载(1级)
6、试验特点:应变测试点多(有6点) ,结构具有对称性。
7、桁架内力计算假定:
(1)结点为铰结点. (2)杆件轴线为直线且通过铰中心. (3)荷载及支座反力作
用在结点上。
二、试验步骤
1、实验设备的连接及调试:
①应变的连接及调试
②百分表的安装及调整
2、正式实验:
①预载:加40kN荷载,循环两次,做预载实验。
其目的为:消除节点和结合部位的间隙,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全部实验装置的可靠性;检查全部观测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检查现场的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情况。
然后卸载,及时排除发现的问题。
预载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应变及挠度测试仪表的读数是否发生变化,变化情况是否正常。
②正式加载及测量:采用分级等量的荷载进行加荷,先施加10kN初载(结构试验测量的是结构在每级加载后的应变及挠度增量,为了排除荷载较小时的非线性段,使数据结果更理想,更好地了解整个静载实验过程,因此将P0=10kN 作为零荷载),初载施加完毕后,将应变仪调零并记录初读数,同时记录挠度的初读数。
然后进行分级加载,每级荷载30kN(∆P=30kN),共加三级,即10kN→40kN→70kN→100kN。
每加一级荷载之后稳载5分钟,然后读取应变及挠度数据,记录在表6-1中。
实验共进行两个循环,排除所测读数的偶然性。
三、试验数据处理
原始记录表格
ε=δ/Ε
平均应变值
整理数据记录表
四、试验报告与误差分析
1、钢材本身存有缺陷。
2、桁架结构不对称,放在钢架上加压时没有精确在桁架中心,应变片贴片
位置不够精确且左右贴片位置不对称。
3、桁架在加载过程中产生了塑性变形,同时桁架结点处的间隙,在预加载后没有完全消除。
4、加压点没有在桁架的对称轴所在的直线上,加的压力没有精确到整数。
5、两次加压时并没有十分精确。
6、应变仪读数不稳定,产生一定误差。
7、应变片的电阻值不同,导线的电阻值不同,将其忽略而导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8、温度、电压的变化对结构带来的影响,接应便仪时,不同组的线头混搭在一起,彼此产生影响。
9、应变仪、加压设备有滞后性,导致显示读数与实际值有偏差,其他实验条件达不到理论的要求也影响了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