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概论 第章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共41页

合集下载

1城市规划概述

1城市规划概述

内容简介•城市的诞生与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城市规划的编制•城市规划相关基本概念•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划•城市用地的分类与选择•城市道路交通•城市正常运行保障体系规划第一章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的起源城市的概念城市的发展主讲:杨婷 1.城市是怎样诞生的?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起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穴居、树居、巢居母系社会的原始群落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固定居民点的出现城市雏形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城、廓、沟、池的出现“市”的出现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村与城市差别的出现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奴隶社会没有固定的居民点形成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所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相对稳定、固定→固定居民点畜牧业:流动性的以防御性为主的构筑物,如沟、墙等防卫性,如“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的交换,如“日中为市,各易而退,各得其所”商业: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固定交易场所;手工业者:以奴隶主居住和商业、手工业者居住为主的城市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居住地——农村城市产生过程简图•城市产生的条件•(1)、城市产生的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2)、城市产生的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早期的城市——城、市分离•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治野兽侵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防御敌方侵略。

2.什么叫城市?•市——交易场所,人口集聚之地•《周礼·地官》:“五十里有市”,“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

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古代常将“市”与“井”连在一起称“市井”•城市定义:依据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2.1 城市规划的概念
(六)城市规划行政与立法授权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政府的一项职能,在不同国家有不同 的起因和不同的立法授权方式,但是政府的规划行政权力来 源于立法授权却是共同的。
英国城市规划行政的立法授权 英国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政府的职能起源于公共卫生和住 房政策。
2.1 城市规划的概念
(六)城市规划行政与立法授权
2.1 城市规划的概念
(三)城市规划的任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 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 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和全面安排。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 效地和公正地创造(引导、协调、控制)有序的城市生活空 间环境。
2.1 城市规划的概念
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 综合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政策性(城市规划的任何内容都是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利 益的全面体现) 民主性(公众参与) 实践性(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2.1 城市规划的概念
(五)城市规划与行政权力
对城市进行规划,实施规划管理,涉及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 律的把握, 因此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城市规划在实践中又表现为对资源的配置,涉及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涉及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判断和对人们行为的 规范。无论是对城市发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主动行为,还 是对各项开发活动的被动控制,都必然联系到权威的存在及 权力的应用。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都是城市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能,城市规划 无不与行政权力相联系。
2.1 城市规划的概念
(一)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
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 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研究的本质对象:城市土地使用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
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 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 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 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 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2、总体规划期限
一般为20年。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
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 则》中规定为3-5年)。
3、总体规划的内容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 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
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1 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 • 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如
国家的《城市规划法》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 》; • 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 如《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2 专项法 • 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特定议题的立法 ,如《上海市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条例》。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 用、空间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
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 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 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和知识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和知识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和知识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

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 Comprehensive planning )指综合性的城市规划。

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订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ning )在中国,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局部地区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作出具体布置的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选定技术经济指标,提出建筑空间处理要求,确定各项用地的控制性座标、建筑物位置与标高等。

城市分区规划( City district planning )在中国,指根据已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做的市内各局部地区的规划。

各区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有各自的规划。

功能规划( Functional planning )对某些领域[如运输、住房和水质]的需要或活动定出目标,政策和工作程序的规划,通常由政府制订。

住房建设规划( Housing program )指制订出若干年内分年度建造住房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和住房建造的数量以及居住水平等多项指标。

实体规划( Physical planning )为开发或改造一个地区而预先做出的设计,把现有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物质条件纳入规划,加以全面考虑,包括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最佳开发战略等。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a city )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概论精品-第一章第一节-对城市的基本理解课件

城市规划概论精品-第一章第一节-对城市的基本理解课件
• 城市的系统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
•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为了更好的 理解、把握城市,我们基本可以将其分 解为四个子系统: 1.经济子系统 2.政治子系统 3.交通子系统 4.空间子系统
城市规划概论精品-第一章第一节-对城市的基本理解
2020/11/25
Hale Waihona Puke 三、城市的划分标准2020/11/25
城市规划概论精品-第一章第一节-对城市的基本理解
2020/11/25
一、城市的概念
1.城市的发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 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城市” 是“城”与“市”功能的叠加,即政治行政 中心和商业活动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原 因与城市的基本职能。
城市规划概论精品-第一章第一节-对城市的基本理解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 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020/11/25
城市规划概论精品-第一章第一节-对城市的基本理解
2020/11/25
二、城市的系统构成
2014201412122222城市规划概论城市规划概论河北建工学院河北建工学院崔英伟崔英伟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第一节 对城市的基本理解 一、城市的概念 二、城市的系统构成 三、城市的划分标准
1、按人口集聚规模划分城市(最常见的方法) 2、按人口密度标准划分城市(一般作辅助指标) 3、按非农人口比重划分城市(重要指标) 4、按行政地位划分城市。 5、按服务设施情况划分城市 6、按建筑物集聚程度划分城市(参考指标)

第01章 城市规划基础

第01章 城市规划基础
9
13:14
§1-1 城市与城市规划
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动因
集约使用城市土地资源
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粗放经营模式
单位用地国民经济总产值,北京(1989)与东京(1986)相差16.5倍。 耕地保护:人均耕地面积临界点
地下空间巨大
北京10m 以上地下空间资源量19.3亿m3,可提供6.4亿m3建筑面积。 日本80年代末开始研究50~100m的地下空间。
城市规模
规模指的是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
大城市 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 中等城市 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 小城市 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门不满20万的城市。
15
13:14
§1-2 城市性质与人口
2 城市人口
基本构成
§1-1 城市与城市规划
3 城市规划理论
“卫星城镇”理论 o限制大城市发展,疏散人口、控制城市规模 o在大城市外围发展卫星城镇, 在卫星城与大城市间用绿地 隔开,但保持一定的联系。
6
13:14
§1-1 城市与城市规划
3 城市规划理论
“雅典宪章” o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建筑学派,城市规划大纲 o城市与其周围地区是一个整体,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 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功的进行。 o居住(人口密度大):居住在城市最好的地段 o工作(工作地点远):有计划确定工作和居住的关系 o休憩(绿地面积少):保留空地、降低人口密度 o交通(道路较拥挤):规划道路系统、功能分类
影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
19
13:14
§1-2 城市性质与人口
2 城市人口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在人类社会300多万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历史时期,城市作为一种区别于农村的聚落,是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人类历史社会劳动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

城市的产生于人类技术的进步和阶段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一.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与原是聚落的出现早期的原始聚落多发源于自然资源较为优越的地区,大都靠近河流.湖泊,哪里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适于耕作,已于居住。

原始聚落一般选址在进水德尔基地或向阳坡上,便于取水,利于卫生。

二.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与城市的出现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这些充分条件中,可能包括人类文明的其他产物:分阶层的社会,所有权的不平等,宗教,政治国家的出现等等。

第二节城市的概念一.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与乡村相对的概念,城市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新的聚落。

城市局落实乡村聚落的一种形式。

二.城市的设置标准三.城市的类型(一)按人口规模分类城市的四个等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称作特大城市:人口在50万到100万的称作大城市:人口在20万到50万成座中等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的称作小城市。

(二)按职能分类(1)首都(2)省.自治区中心城市(3)工矿城市(4)交通枢纽.港口城市(5)特殊职能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边境城市(6)一般县市(三)按布局形式分类(1)块状布局城市(2)带状布局城市(3)星座装布局城市(4)组团状布局城市(5)大都市连绵区第三节城市发展的阶段性一古代城市的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一)城市绝对集中发展阶段(二)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三)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三、城市未来发展趋势1.知识经济与城市发展动力(1)信息技术(2)服务产业(3)人力素质(4)科技创新2.经济全球化对城市未来的影响3.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第四节城市化一、城市化概念城市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课件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课件
规划审批的公众参与
强调公众参与在规划审批中的重要性,提高 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规划审批的标准
说明规划审批的标准,包括规划符合性、技 术可行性、环境影响等方面。
规划审批的结果
介绍规划审批的结果,包括批准、修改、驳 回等情况的处理方式。
规划实施
规划实施的组织
介绍规划实施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 和实施计划。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城市规划概述 • 城市规划的要素 • 城市规划的程序 • 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 城市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01
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的定义
01
02
03
城市规划定义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 展、建设和管理的一系列 决策和行动的总体安排之一,其城市规划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东京的城市规划注重提高 城市的韧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推动城市创新和科技发展,使东京成为全球最具 现代化和科技感的城市之一。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北京奥运会场馆规划
北京奥运会场馆规划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之一。通过规划,奥运会场馆 不仅满足了赛事需求,还成为城市新的地标和公共空间,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 和经济发展。
社区规划法
这种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对社区的需求、资源和发展 潜力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符合社区实际的发展规划。
问题导向法
这种方法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研 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比较规划法
这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模式、规划方案等,借 鉴成功的经验,避免失败的教训,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 合理的城市规划。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是上海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之一。通过规划,世博园区成为 集会展、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推动了上海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