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编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永春六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高考物理第三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高考物理第三次质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在某介质中,两列振幅和波长都相等的脉冲波相向传播,如图甲所示。
在它们相遇的某一时刻出现两列波“消失”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该时刻()A.A、B两质点都向上运动B.A、B两质点都向下运动C.A质点向上运动,B质点向下运动D.A质点向下运动,B质点向上运动2.(4分)科学家麦耶和奎洛兹因对系外行星的研究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发现恒星“飞马座51”附近存在一较大的行星,两星在相互万有引力作用下,围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恒星与行星质量之比为k,则恒星与行星的()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k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kC.向心力大小之比为1k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k3.(4分)如图,一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拴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受到推力F N作用保持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现撤去F N,在物体向下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大小F和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随物体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4.(4分)如图,总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软绳对称地挂在轻小滑轮上,用细线将质量也为m 的物块与软绳连接。
将物块由静止释放,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滑轮,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刚释放时细线的拉力大小为mgB .该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12mglC .该过程中软绳的重力势能减少了12mglD .软绳离开滑轮时速度大小为12√3gl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6分)足够大的金属平板MN 接地,正点电荷Q 置于板的左侧,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 、b 、c 、d 是以Q 为圆心的圆的四等分点,圆与金属平板相切于a 点。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理综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S 32 Na 23 Ti 48Cu 64 Zn 65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大卡车正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已知小汽车刚刹车时与大卡车相距40m,并开始计时,得到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初始距离太近,两车一定会追尾B.在t=1s时追尾C.在t=5s时追尾D.在t=5s时两车相距最近,但没有追尾15.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高、底部直径均为,球到容器左侧的水平距离也是,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离地高为,现将小球水平抛出,要使小球直接落在容器底部,重力加速度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的大小范围为(空气阻力不计)A.B.AB mC .D .16. 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恒星、,半径均 为 。
右图分别是两颗恒星周围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公转半径的图像,则A .恒星的质量大于恒星的质量B .恒星的密度小于恒星的密度C .恒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恒星的第一宇宙速度D .距两恒星表面高度相同的行星,的行星向心加速度较大17. 如图所示为洛伦兹力演示仪的结构示意图。
由电子枪产生电子束,玻璃泡内充有稀薄的气体,在电子束通过时能够显示电子的径迹。
前后两个励磁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两个线圈中心的连线平行。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在O点处放正点电荷,以水平线上的某点O′为圆心,画一个圆与电场线分别相交于a、b、c、d、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e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b、c两点间电势差等于e、d两点间电势差C.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D.负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答案】B【解析】【详解】b、e两点到点电荷O的距离相等,根据可知两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故电场强度不同,A错误;b、e两点到点电荷O的距离相等,即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c、d两点到点电荷O的距离相等,即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故b、c两点间电势差等于e、d两点间电势差,B正确;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距离点电荷越近,电势越高,故a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b 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而负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大,故负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CD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电荷电场规律:①距离正点电荷越近,电势越高,电场强度越大,②在与点电荷等距的点处的电势相等,③负点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大.2.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详解】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由题意知点O 缓慢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知:绳OB 的张力T B =mg根据平衡条件可知:Tcosθ-T B =0,Tsinθ-F=0由此两式可得:F=T B tanθ=mgtanθ B T T cos θ= 在结点为O 被缓慢拉动过程中,夹角θ增大,由三角函数可知:F 和T 均变大。
2021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永春六中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PDF版

2021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永春六中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B 11 , C 12, N 14 , O 16, Fe 5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泉州府志中有:“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其原理是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B. 将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C.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2.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B.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D.其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一定条件下,与反应可生成个B. 标准状况下,纯净的中含有个原子C. 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D. 完全燃烧,有个键断裂4.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在碱性溶液中,NaClO将Mn2+氧化成MnO2:Mn2++ClO-+H2O═MnO2↓+Cl-+2H+B. 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C. 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D.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W元素的一种原子中没有中子,X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Y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W、Z 元素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X、Y元素的最高正价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 W、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7.高铁酸钾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B. 可用溶液作为反应Ⅰ中尾气吸收剂,且反应后溶液能在上述流程中利用C. 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 用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可产生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8.如图分别代表溴甲烷和三级溴丁烷发生水解的反应历程。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某金属在黄光照射下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以下可能使它发生光电效应的是()A. 增加黄光的照射时间B. 增大黄光的照射强度C. 改用红光照射D. 改用紫光照射2.如图,方形金属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前后表面向里,金属棒通有从左到右的恒定电流I后将会产生霍尔效应,则()A. 金属棒上表面的电势高于下表面B. 金属棒前表面的电势高于后表面C. 仅增大磁感应强度,霍尔电压将变大D. 仅增大金属棒长度ab,霍尔电压将变大3.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进行天宫授课,如图为航天员叶光富试图借助吹气完成失重状态下转身动作的实验,但未能成功。
若他在1s内以20m/s的速度呼出质量约1g的气体,可获得的反冲力大小约为()A. 0.01NB. 0.02NC. 0.1ND. 0.2N4.如图,工人在斜坡上用一绳跨过肩膀把货物从A点缓慢拉到B点,轻绳与斜坡的夹角恒为θ。
若工人采用身体前倾的姿势使θ变小且保持恒定,仍把货物从A点缓慢拉到B点,则用身体前倾的姿势拉货物()A. 一定更省力,对货物做的功也一定更少B. 一定更省力,但对货物做的功一定更多C. 不一定更省力,但对货物做的功一定更多D. 不一定更省力,但对货物做的功一定更少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5.亲子游戏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如图,父亲与儿子站在水平地面玩抛球游戏,两人相向站立,各持一小球并将球水平抛出,下述抛球方式可能使两球在落地前相遇的有()A. 父亲先将球抛出B. 儿子先将球抛出C. 两人同时将球抛出D. 父亲下蹲适当高度后再与儿子同时将球抛出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平衡位置相距6m的两质点,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0至t=0.5s时间内,质点a的路程比质点b的小B. a、b两质点可能同时经过平衡位置C. 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24mm/sD. 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677.我国于2020年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它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分别为r、T。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新高考三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新高考三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A、B两盏电灯完全相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移动时,则()A.A灯变亮,B灯变亮B.A灯变暗,B灯变亮C.A灯变暗,B灯变暗D.A灯变亮,B灯变暗【答案】D【解析】当滑出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所以外电路电阻增大,路端电压增大,总电流减小,即B中的电流减小,所以B变暗,B两端的电压减小,而路端电压是增大的,所以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大,即A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A变亮,D正确.2.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2;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4倍。
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由于电流表A的每个最小格表示0.02A,当将接线柱1、2 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电阻R1并联,当电流表中通过0.02A的电流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过R1的电路为0.04A,故干路电流为0.06A,即此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故AB均错误;CD .将接线柱 1、3 接入电路时,电流表与电阻R 1并联后再与电阻R 2串联,当电流表中通过0.02A 的电流时,R 1中的电流仍是0.04A ,故干路电流就是0.06A ,所以通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就是0.06A ,所以它表示每一小格表示 0.06 A ,选项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3.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追根溯源,地球上消耗的能量绝大部分是来自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C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但内能不一定大,D .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气体由于自由扩散而体积增大时,气体对外界不做功,故A 错误;B .物体放出热量,若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故B 错误;C .内能取决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故C 正确;D .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压强产生的阻力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一个圆弧面AB 在A 点与水平面相切,圆弧面的半径4m R =。
在AB 两点间放平面薄木板。
一个小物块以0410m/s v =的速度从A 点滑上木板,并恰好能运动至最高点。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取210m/s g =。
则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时间为( )A 10B .10C 10sD .210s【答案】A【解析】【详解】设木板长度为l 。
向上滑动过程能量守恒,有201cos 2mv mg lmgh μθ=⋅+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222l x h =+,sin h l θ=,cos x lθ= 又有12R l hl = 运动过程有cos sin mg mg ma μθθ+=又有0v at =解以上各式得10s t =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3.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一个光滑弧形槽静止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让一个物块从槽上高h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第三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第三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恒力F的作用下,紧靠在一个水平的上表面上保持静止,物块与上表面间静摩擦因数为μ,取1tan μα=。
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θ角的最小值为()A.2arctan11Fαμ+-B.2arctan11Fαμ++C.2arcsin11Fαμ+-D.2arcsin11Fαμ++【答案】D【解析】【详解】对物块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mg、恒力F静摩擦力f F弹力N F。
正交分解后,竖直方向平衡有NsinF F mgθ=-最大静摩擦力fm NF Fμ=水平方向有fmcosF Fθ„(临界点)解得sin cosmgFμμθθ-…题意有1tanμα=结合数学知识,联立方程解得2arcsin11F θαμ++…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基于人的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发明了指纹识别技术.目前许多国产手机都有指纹解锁功能,常用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是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指纹的凸起部分叫“嵴”,凹下部分叫“峪”.传感器上有大量面积相同的小极板,当手指贴在传感器上时,这些小极板和正对的皮肤表面部分形成大量的小电容器,这样在嵴处和峪处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不同.此时传感器给所有的电容器充电后达到某一电压值,然后电容器放电,电容值小的电容器放电较快,根据放电快慢的不同,就可以探测到嵴和峪的位置,从而形成指纹图象数据.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较大B .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放电较慢C .充电后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的电荷量大D .潮湿的手指头对指纹识别绝对没有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电容的决定式4SC kdεπ=分析d 改变时电容的变化以及电荷量的多少; 根据电荷量的多少分析放电时间长短. 【详解】A .根据电容的计算公式4SC kdεπ=可得,极板与指纹峪(凹下部分)距离d 大,构成的电容器电容小,故A 错误;BC .传感器给所有的电容器充电后达到某一电压值,然后电容器放电,所以所有的电容器电压一定,根据4SUQ CU kdεπ==可知,极板与指纹沟(凹的部分,d 大,电容小)构成的电容器充上的电荷较少,所以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短,放电快;反之,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大,电荷量大,放电时间长,故C 正确,B 错误;D .湿的手与传感器之间有水填充,改变了原来匹配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所以会影响指纹解锁,故D 错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一定失去一个电子B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55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1371375556Cs Ba+x →可以判断x为质子C .若氢原子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123,,m m m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a 粒子,释放的能量是1223(22)m c m m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核内中子变成质子,放出一个电子,选项A 错误;B .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的质量数为零,电荷数为-1,则x 是电子,选项B 错误;C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n=1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为hv=E 1-E 1=-3.4eV-(-13.6eV )=10.1eV ,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为hv'=E 6-E 1=-0.38eV-(-3.4eV )=3.01eV ,结合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氢原子从n=1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C 错误;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1、m 1、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的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1m 1+1m 1-m 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释放的能量是(1m 1+1m 1-m 3)c 1.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