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操作的常用术语

合集下载

工艺系统名词解释

工艺系统名词解释

工艺系统名词解释工艺系统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用于组织和管理物料、能源、设备和信息等要素的一套方法和技术体系。

它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效率和成本。

工艺系统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工艺流程、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每个环节都有其专门的术语和名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系统名词的解释:1.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确定的一套生产活动的安排,包括产品的种类、数量、交货期等。

生产计划的目的是实现生产的合理安排和资源的优化利用。

2.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指对企业所需物料的采购、库存管理和使用等活动。

其中常用的名词有物料需求计划(MRP)和物料清单(BOM)。

前者是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状况确定物料的采购需求量,后者是记录产品所需物料的明细表。

3.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和工序的流程。

它通常由工艺图、工艺路线、工艺卡等文档组成,用于指导生产操作和控制过程。

在工艺流程中常用到的名词有工序、工位、工艺参数等。

4.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管理的活动。

常用的术语包括设备台账、设备维修记录、设备故障报告等。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5.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活动。

常用的名词有质量检验、质量报告、质量问题反馈等。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以上只是工艺系统中的一部分名词解释,还有很多名词和概念涉及到了供应链管理、统计分析、信息技术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工艺系统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和优化,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

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

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是指在服装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术语和工艺操作方法。

这些术语既可以指代具体的工具、设备和材料,也可以指代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

一、缝制工艺术语1. 平缝:将两片布料的右面放在一起,用平缝机进行缝制,使用平缝线或丝线,适用于衬衫、裤子等产品的制作。

2. 钉扣眼:用钉扣眼机为衣物制作扣眼,以便搭扣使用,通常用于衬衫、裙子等服装的制作。

3. 上袖:将袖子与衣身缝在一起,通常使用平缝机或平缝针进行缝制,适用于外套、大衣等服装的制作。

4. 开衩:为了方便穿着和活动,将裙子或裤子的下摆部分剪开并缝制,通常使用平缝机或开衩机进行缝制。

5. 起褶:将布料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并缝制,使得衣物有褶皱效果,通常使用起褶机进行缝制,适用于裙子、裤子等服装的制作。

6. 扣线:使用特殊的线材将钮扣与面料缝在一起,以确保钮扣的牢固性和美观性,通常使用扣线机进行缝制。

7. 翻边:将衣物的边缘部分翻折并缝制,以增加衣物的美观性和舒适性,通常使用翻边机进行缝制,适用于裙子、裤子等服装的制作。

8. 起绉:将衣物的面料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并缝制,使得衣物有绉皱效果,通常使用起绉机进行缝制,适用于裙子、裤子等服装的制作。

9. 手工缝制:用手工将面料进行缝制,通常使用针线进行缝制,适用于一些复杂或特殊的缝制工艺。

10. 装饰缝线:为了增加服装的美观性和装饰效果,使用不同颜色、材质和线迹进行缝制,通常使用装饰缝线机进行缝制。

二、工艺操作术语1. 剪裁:根据服装设计图纸和尺码表,将布料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裁剪,以准备后续的缝制工艺。

2. 衬里缝制:将衣物的衬里与面料进行缝制,以增加衣物的舒适性和保暖性,通常使用平缝机或衬里缝机进行缝制。

3. 补料: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破损或缺陷,需要使用与面料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进行修补,通常使用手工缝制或补料机进行缝制。

4. 熨烫:在服装制作过程中,使用熨斗或熨烫机对衣物进行烫熨,以使衣物平整、光滑和整洁。

常用机械加工工艺术语英汉对照

常用机械加工工艺术语英汉对照

常用机械加工工艺术语英汉对照1. 弯曲(Bending)中文译名:弯曲定义:将工件或材料沿着一定弯曲半径的轴线弯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常见英文词汇: Bending、Bend常见应用场景:金属板件的弯曲加工、管道的折弯等。

2. 铣削(Milling)中文译名:铣削定义:利用铣刀在工件上旋转切削的方法,将工件表面的不规则部分切削成平整的形状。

常见英文词汇: Milling、Milling cutter常见应用场景:金属、塑料等工件的表面加工、平面铣削等。

3. 钻削(Drilling)中文译名:钻削定义:利用钻头在工件上旋转切削的方法,将工件表面钻出孔洞。

常见英文词汇: Drilling、Drill常见应用场景:金属、木材等工件的孔洞加工、螺纹加工等。

4. 拉伸(Stretching)中文译名:拉伸定义:利用外力施加在工件上,使工件拉长或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

常见英文词汇: Stretching、Stretch常见应用场景:金属板材的拉伸成型、塑料薄膜的拉伸加工等。

5. 折弯(Folding)中文译名:折弯定义:将工件沿一定的折弯线折弯或折叠的一种工艺。

常见英文词汇: Folding、Fold常见应用场景:金属片的折叠加工、纸张等的折叠加工等。

6. 车削(Turning)中文译名:车削定义:利用车床上旋转的工件,通过刀具的切削将工件外形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一种方法。

常见英文词汇: Turning、Turn常见应用场景:圆柱形工件的精密加工、内外圆柱的加工等。

7. 切削(Cutting)中文译名:切削定义:利用刀具沿工件表面进行切削的过程,将工件切割、修整或产生新的形状。

常见英文词汇: Cutting、Cut常见应用场景:金属、木材等工件的切割、修整等。

8. 研磨(Grinding)中文译名:研磨定义:利用磨料通过相对运动与工件表面进行切削、磨削的一种加工方法。

常见英文词汇: Grinding、Grind常见应用场景:金属、陶瓷等材料的表面处理、精加工等。

工艺术语及焊接符号常识

工艺术语及焊接符号常识

工艺小常识常用术语
1.工艺:
工艺纪律:在生产过程中,有关人员应遵守的工艺秩序。

工序:生产和检验原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具体阶段。

2.常用工艺术语:
三好:管好、用好、保养好。

三定:定人、定机、定工种。

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三熟悉:熟悉质量标准、熟悉工艺标准、熟悉测量标准。

三不加工:图纸有问题不加工、工艺装备有问题不加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加工。

三不放过:问题没有查清不放过、没有总结经验教训不放过、没有订出改进措施不放过。

三按:按产品图样、按工艺、按标准进行加工与检验。

三检:即实行首检、巡检、完工检,以防止发生成批不合格品。

或工序加工中的自检、互检、专检。

五字法:借(工艺图纸)、看(工艺识图)、提(问题)、办(加工操作)、检(检验)
五不准: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料:不合格毛坯不准加工:不合格零件不准装配: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不合格品不准计算产量和产值。

管件车间常用焊接符号及解释:
标注示例2:。

生产工艺规程术语

生产工艺规程术语

生产工艺规程术语生产工艺规程术语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术语或规则,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工艺规程术语:1. 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产品设计的要求和标准。

2. 原材料(Raw Material):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物质。

3. 工艺流程(Process Flow):生产过程中的一连串步骤和工序,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

4. 工艺参数(Process Parameters):影响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变量,如温度、压力等。

5. 检验标准(Inspection Standards):确定产品质量的指标和要求。

6. 工具设备(Tools and Equipment):用于生产过程中加工、装配和检验的工具和设备。

7. 检测方法(Testing Methods):用于检验产品质量的技术和方法,如物理测试、化学分析等。

8. 产品规格(Product Specifications):确定产品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9. 工序控制(Process Control):根据工艺参数和检验标准,控制生产过程以确保产品质量。

10. 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 Conditions):影响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11. 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详细描述每个工序的步骤和要求,以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生产。

12.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通过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一系列活动。

13. 严重缺陷(Critical Defect):会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

14. 工艺改进(Process Improvement):通过技术革新、工艺优化等手段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活动。

15. 不良品率(Defective Rate):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的比例。

工艺技术用词

工艺技术用词

工艺技术用词工艺技术用词工艺技术是一门关于制作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技术,涵盖了各种制造过程和技术方法。

在工艺技术领域,有很多常用的专业术语和用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艺技术用词。

1. 设计: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需求和要求,进行构思和规划的过程。

设计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

2. 制造:制造是指将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图纸或规格文件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制造可以通过机械加工、装配、焊接等方式进行。

3. 加工:加工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磨削、冲压等技术操作,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4. 成型:成型是指将原始材料通过热塑性或热固性的变形方式,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产品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注塑、挤出、压铸等。

5. 焊接:焊接是指使用高温热源将两个或多个工件加热至熔化状态,并使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方式。

6. 组装:组装是指将多个零件按照设计要求,通过拧紧、装配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成品的过程。

7. 上色:上色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上色涂装的过程。

上色可以通过喷涂、涂刷、电泳等方式进行。

8.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过程。

9.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指对产品表面进行喷砂、镀铬、电镀等方式,以增加产品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10.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测试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过程。

11. 自动化:自动化是指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的方式。

12. 数字化:数字化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和操作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式。

13. 物流:物流是指对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式。

14.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过程。

15.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废气废水排放,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标。

缝纫工艺名词术语归类介绍

缝纫工艺名词术语归类介绍

缝纫工艺名词术语归类介绍缝纫工艺名词术语归类介绍一、概念性术语1,查疵点:检查原、辅料疵点,以便排料时有计划的避让。

2,排料:在裁剪过程中,对面料如何使用及用料的多少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工艺操作。

3,划样:按排料确定的格式,依样板划出衣片轮廓和记号。

4,复查划样:复查表划片的质量,以及数量和样板是否相符。

5,缝合,合,辑:指用缝纫机缝合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裁片,俗称辑缝、辑线。

为了使用方便,一般将“缝合”、“合”称为暗缝,及产品正面无线迹,“合”则是缝合的简易词;“辑”称为明缝,即产品正面有整齐的线迹。

6,缝份:俗称“缝头”,指两层裁片缝合后被缝住的余份。

7,缝口:两层裁片缝合正面所呈现的痕迹。

8,绱:亦称装,一般指部件安装到主件上的缝合过程,如裳(装)领、绱袖、绱腰头;安装辅件也称为绱或装,如绱拉链、绱松紧带等。

9,打剪口:亦称打眼口、剪切口,“打”即剪的意思。

在裁片上剪出小缺口,做对位记号。

如在绱袖、绱领等工艺中,为了使袖、领与衣片吻合准确,而在规定的裁片边缘部位剪0.3cm深的小三角缺口作为定位的标记。

10,包缝:亦称锁边,拷边、码边、指用包缝线迹将裁片毛边包光,使织物纱线不脱散。

11,针迹:指缝针刺穿缝料时,在缝料上形成的针眼。

12,线迹:在缝制物上两个相邻针眼之间的缝线形式。

13,缝型:指缝纫机缝合衣片的不同方法。

14,缝线密度:指在单位长度内的针迹数,也可叫做针迹密度。

一般单位长度为2cm或3cm。

15,止口:衣服的沿边,如门襟与挂面的连接线,方襟、领子、腰头等结构的外边沿处。

16,挂面:也叫做前门贴边,是装在衣裳搭门反面的一层面料,一般比搭门宽。

17,搭门:门襟、里襟叠在一起,为了锁扣眼和纽扣所留放的部位。

18,挂面:也叫做前门贴边,是装在衣裳搭门反面的一层面料,一般比搭门宽。

搭门:门襟、里襟叠在一起,为了锁扣眼和纽扣所留放的部位。

眼档:纽扣位。

19,门襟、里襟:衣片锁扣眼处为门襟,钉纽扣处为里襟。

常用工艺术语

常用工艺术语

常用工艺术语1工艺基本概念1、1 一般概念1.1。

1数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根据被加工零件图样与工艺要求,编制成以数码表示得程序输入到机床得数控装置或控制计算机中,以控制工件与工具得相对运动,使之加工出合格零件得方法。

1、2生产对象1.2.1原材料:raw material投入生产过程以创新产品得物质。

1。

2。

2主要材料:primarymaterial;direct material构成产品实体得材料。

1.2.3辅助材料:auxiliarymaterial;indirectmaterial在生产中起辅助作用而不构成产品实体得材料。

1.2.4代用材料:substituent在使用功能上能够代替原设计要求得材料。

它具有被代替材料所具备得全部或主要性能.1.2。

5易损材料:quick—wear material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容易损坏或失效得材料。

1。

2。

6废料:waste material在制造某种产品过程中,剩下得而对本生产对象不再有用得材料。

1.2.7型材:section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拉制、轧制或压制等方法所获得得具有特定几何形状截面得材料。

1.2.8板材:plate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轧制或压制等方法而获得得各种不同厚度得板状材料。

1.2.9棒材:bar stock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拉延、轧制工艺获得得圆、方、六角形截面得材料。

1.2.10铸件:casting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所得到得金属制件或毛坯。

1.2.11锻件:forgings金属材料经过锻造变形而得到得工件或毛坯.1。

2。

12焊接件:weldment用焊接方法而得到得结合件。

1.2。

13模压件:molded parts利用模具压制得工件。

1。

2.14冲压件:stamping用冲压得方法制成得工件或毛坯。

1。

2.15合格品:accepted product;;conforming article通过检验质量特性符合标准要求得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艺操作的常用术语
1.缉止口缉指在衣片的正面做缉线缝合的意思。

缉止口就是在衣缝止口沿边缘平行
地再加缉一道缝线,俗称“压止口”,是服装缝纫中最常用的工艺形式之一,如缉门襟止口,领止口等。

缉止口有缉单止口,即在正面缉一道缝线线迹;缉双止口,即在正面等距地缉两道缝线线迹;缉狭止口,即缉线距离止口在0.6厘米以下;缉宽止口,即缉线距离止口在0.6厘米以上,最宽约在1.2厘米左右。

2.包缝是将下层衣片包转上层衣片的一种衣片缝合形式,常用于衣缝需要拷光的单
层服装上。

包缝有明包缝和暗包缝两种。

明包缝即衣片的正面与正面相对包缝,在正面能看到两道缝线线迹。

暗包缝即衣片的反面与反面相对包缝,如缉线,正面只能看到一道缝线线迹,如不缉线,正面就看不到缝线线迹。

3.缝折桐服装某一部位衣片经过折叠后缝制,一端缝合,一端散开称为折桐。

如裤
前片的左右折桐、裙子的腰部折桐等。

折桐有顺风桐、和合桐、明桐、暗桐之分。

顺风桐是一个方向折叠,和合桐是对称型的。

4.收省缝把衣片的某一部位缉一道缝,为使成衣更符合人体体型,称省缝。

如衣片
的胸省、腰省,裤片的后省等,收省一般均在衣片的反面缉缝,正面只有衣缝而无线迹。

省缝的形式较多,常用的有上下两端缝成尖形、中间宽形的橄榄省;有一端大一端尖的钉形省;以及上下两端等距平行的开花省等。

5.里外匀是服装缝纫工艺常用的技艺手法,指在缝合双层衣片的服装部件时,使外
层衣料比里层均匀地长(宽)出一些,使两层衣料相贴成自然卷曲状态,卷曲程度越大,
里外匀也就越大。

服装的翻领、衣袋的袋盖都应该适当地做些里外匀,使平面的衣片更加符合立体的人体体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