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程大纲

合集下载

汽车维修工大纲(初级)

汽车维修工大纲(初级)

汽车修理工(初级)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二、培养对象:
社会汽车维修工、汽车相关专业学生
三、学制:20天
1.理论培训周:10天(60学时)
2.实践培训周:10天(60学时)
四、要求:
1.职业道德方面:
拥护党的领导,遵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职业心理。

尤其要热爱汽车维修事业,善于钻研技术,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职业能力方面:
(1)能正确熟练使用工、夹、量具,熟练操作常用的车辆维修设备及检测仪器仪表。

(2)熟练进行汽车一般维护作业。

(3)熟练进行汽车小修作业。

(4)具有较强的奉献意识。

五、培训原则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理论培训教师及师傅的主导作用,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结合,适应岗位要求和储运部整体发展需求,确保达到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中级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

六、课程设置。

车辆维修工作大纲及方案

车辆维修工作大纲及方案

车辆维修工作大纲及方案一、背景现今社会中,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私家车和商用车的数量逐年增加。

同时,由于领域技术发展和交通事故等原因,车辆维修行业也逐渐壮大。

车辆维修涉及到引擎、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多个方面,需要专业维修技师进行维修。

本文旨在探讨车辆维修的工作大纲及维修方案。

二、维修方案1. 诊断问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进行系统的诊断,找出车辆存在问题的地方,做到快而准确。

车辆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机械故障和电器故障。

在进行诊断时,可以采用很多种方式,如OBD(诊断故障码)、读取传感器数值等等。

通过诊断,可以大致确定故障位置和解决方案,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维修成本。

2. 修理或更换部件根据诊断结果,确定需要修理或更换的车辆部件。

在进行此项工作时,需要注意使用高质量的部件,确保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并且在安装前,要对所用部件进行检测和试验,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3. 测试反馈在进行修理或更换部件后,需进行测试反馈,确保车辆能够正常工作,并防止后续故障出现。

测试涉及到车辆的不同系统,如引擎、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

在测试过程中,需仔细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并及时修复或替换发现的问题,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工作大纲1. 工作流程车辆维修涉及到多个环节,工作流程如下:1.开单、领料:根据客户车辆的故障情况,开具维修单并领取所需的汽车零配件。

2.开始检修:对车辆进行初步的检测与维修。

3.故障分析:通过诊断及分析进行故障分析。

4.修理或更换部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修理、更换部件等作业。

5.测试反馈:进行测试反馈,确保车辆问题已经完全的解决。

6.维修清理:对车辆外观外饰进行清洗和擦亮。

2. 安全注意事项车辆维修属于高风险职业,需要注意安全。

在进行车辆维护和保养时,需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熟知车辆结构工正确使用维修设备和工具。

2.操作前检查保修操作区域及周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不擅自改变车辆结构。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doc本课程是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综合检验,学生需要在完成相关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基础上研究本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汽车维修检验工>(中级)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对学生进行考证前的针对性强化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完成本课程并考核合格后,学生将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技能鉴定试题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展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由汽车维修、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和相关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1.能够独立对汽车零件进行检验分类和互换代用。

2.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解体、清洗、检测、组装和调试工作。

3.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竣工验收工作。

4.能够独立判断、排除汽车异响和油电路综合故障。

5.能够独立运用测试仪具判断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

6.能够独立绘制简单零件草图及改制维修工夹具。

本课程的中文名称是汽车维修工程,英文名称为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适用专业为交通运输,总学时为32学时,总学分为2学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素质,因此将《汽车维修工程学》作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汽车维修业在体制上的改革,汽车维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解决汽车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十分重要。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汽车故障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讲述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与现状,汽车维修工程学的形成、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工程学的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第二章则主要介绍汽车故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汽车故障的分类、检修方法和技术要求,让学生了解汽车故障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汽车维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的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维修设备的使用、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空调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维修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2、掌握汽车主要部件的维修方法和工艺;3、学会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和工具;4、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和标准;5、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汽车维修概述1、汽车维修的定义和分类;2、汽车维修的发展历程;3、汽车维修的重要性。

第二章:汽车维修设备与工具1、常用汽车维修设备;2、常用汽车维修工具;3、设备与工具的安全使用。

第三章:发动机维修1、发动机的基本结构;2、发动机的拆卸与安装;3、气缸体与曲轴箱的检查与维修;4、燃油系统与点火系统的检查与调整;5、发动机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第四章:底盘维修1、底盘的基本结构;2、底盘的拆卸与安装;3、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修;4、制动系统的检查与维修;5、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6、悬挂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第五章:电气系统维修1、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2、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3、发电机与调节器的检查与维修;4、起动机的检查与维修;5、其他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第六章:空调系统与排放控制系统维修1、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2、空调系统的拆卸与安装;3、制冷系统的检查与维修;4、暖风系统的检查与维修;5、排放控制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汽车营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汽车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汽车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

本课程涵盖汽车营销策略、销售技巧、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学生在汽车营销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方法;2、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3、掌握汽车营销策略和销售技巧,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和定位;4、学会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汽车维修工大纲(高级)

汽车维修工大纲(高级)

汽车修理工(高级)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独立维修中高档轿车;能够独立处理维修过程中的疑难性技术问题;能够独立诊断排除轿车在运行中出现的疑难性故障。

熟悉本作业区管理和维修作业程序。

二、培养对象:
社会汽车维修工、汽车相关专业学生
三、学制:20天
1.理论培训周:10天(60学时)
2.实践培训周:10天(60学时)
四、要求:
1.职业道德方面:
拥护党的领导,遵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职业心理。

尤其要热爱汽车维修事业,善于钻研技术,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职业能力方面:
(1)熟练进行一级二级维护作业。

(2)熟练掌握轿车的简单故障排除。

(3)熟练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4)能够进行汽车疑难故障排除。

(5)能够进行培训与指导
五、培训原则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理论培训教师及师傅的主导作用,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结合,适应岗位要求和储运部整体发展需求,确保达到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中级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

六、课程设置。

汽车维修技能培训大纲及计划

汽车维修技能培训大纲及计划

汽车维修技能培训大纲及计划第一部分: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1. 汽车结构及基本原理- 汽车的结构组成- 发动机工作原理- 变速箱及传动系统- 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 悬挂系统- 冷却系统- 电气系统1.2. 日常维护保养- 机油更换及滤清器更换- 轮胎检查及气压调节- 刹车片更换- 灯泡更换- 蓄电池维护1.3. 故障诊断与排除- 发动机故障代码读取- 故障诊断流程- 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故障维修案例分析第二部分:高级车辆维修技术2.1. 发动机维修及调整- 全面了解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拆装与维修- 发动机调试与性能优化2.2. 自动变速箱维修技术- 自动变速箱原理与维护- 变速箱故障诊断与维修- 变速箱油更换及调整2.3. 车辆电气系统维修- 电路原理及故障排除- 电气设备维修与更换- 电子控制单元编程与调试第三部分:车辆安全及环保知识3.1. 工作安全常识- 汽车维修相关安全规范- 使用安全装备及工具-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意识3.2. 车辆安全检测- 制动系统检测- 悬挂系统检测- 安全气囊系统检测3.3. 环保知识- 环保法规与政策- 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节能减排技术培训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 学员将在最初的阶段学习汽车的基础知识,包括发动机原理、车辆结构和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

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训练,以帮助学员建立起对汽车维修的基本了解。

第二阶段:高级车辆维修技术学习- 学员将在第二阶段学习更具体的高级车辆维修技术,包括发动机维修调整、变速箱维修技术和车辆电气系统维修等内容。

这一阶段的学习将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学员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车辆维修实训,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阶段:车辆安全及环保知识学习- 学员将在最后的阶段学习车辆的安全及环保知识,包括工作安全常识、车辆安全检测和环保知识等内容。

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帮助学员建立起对车辆安全和环保的基本认识,提高他们的工作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第一篇:《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执笔人:郭会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汽车维修工程2.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3.适用专业:交通运输4.总学时:32学时5.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汽车维修业在体制上的改革,汽车维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解决汽车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针对汽车技术的新发展,更为了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素质,而把《汽车维修工程学》作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1学时)讲述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与现状;汽车维修工程学的形成、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

掌握汽车维修工程学的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

2.第二章汽车故障理论基础(4学时)讲述故障的概念、故障分类及其等级划分;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数据的统计处理;汽车故障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汽车的维修性;汽车的有效性;维修性分配和验证;维修性设计。

教学要点是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处理。

掌握故障的概念和分类,理解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处理。

3.第三章汽车零件的损伤(4学时)讲述摩擦学的基础知识;零件磨损的含义和分类;气缸、活塞环、曲轴轴径与轴承的磨损;金属零件的变形和疲劳断裂机理;金属零件的腐蚀与气蚀;其他损伤。

掌握典型零件磨损机理、金属零件变形和疲劳断裂的机理,掌握金属零件的腐蚀与气蚀以及其他部件损伤机理。

4.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4学时)讲述故障诊断概述;汽车故障诊断原理;动态参数图形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油质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方法和应用。

掌握动态故障信号的分析方法和油质分析技术。

5.第五章汽车维修管理(2学时)讲述汽车维修体制;汽车维修管理工作;汽车大修时机的确定和汽车大修经济界限的划分;汽车修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汽车维修工程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程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程技术教学大纲汽车维修工程技术教学大纲是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文件,它规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内容要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定背景汽车维修工程技术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汽车维修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教学大纲的制定可以统一教学标准,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内容要点汽车维修工程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理论知识:学生需要掌握汽车结构、原理、电子控制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

这些知识是学生进行汽车维修工作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2. 实践操作技能: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汽车维修工作的技能。

这包括汽车维修设备的使用、故障诊断、维修方法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情况。

3. 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学生需要具备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

汽车维修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严格遵守工作规范,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4.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汽车维修工作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学生应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施效果汽车维修工程技术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质量。

通过对教学大纲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 学习效果提升:教学大纲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同时,教学大纲也规定了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2. 就业质量提高: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要点能够满足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维修工程(022631221)课程教学大纲
2009-08-27 21:46:5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汽车(师资)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函授本科专业。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4学时、实验4学时、自学34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师资)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函授本科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理论、修理工艺和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检测与维修,为从事汽车维修
的教学、实践和管理奠定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必须在讲授过《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
开设。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汽车维修理论、修理工艺和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检测与维修;
2、掌握分析排除汽车—般故障的方法;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本课程的重点:
1、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
2、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检测与维修。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1章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
熟练掌握汽车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熟练掌握汽车故障类型及故障分布规律;了解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熟练掌握系统的可靠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2章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其分析
掌握汽车零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掌握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掌握零件磨损的分类及机理;掌握汽车零件疲劳断裂及机理;掌握汽车零件腐蚀失效及机理;
第3章汽车维护基础知识
掌握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维护类型和维护方式;了解汽车维护的制度;掌握汽车维护作业的分类;
掌握汽车维护作业的组织形式。

第4章汽车修理工艺概论
了解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体现;掌握汽车修理工艺过程和作业组织方式掌握各种零件检验方法;掌握汽车总成装配的一般要求。

掌握发动机总成磨合实验的过程和要求。

第5章汽车零件修复方法掌握磨损零件、变形零件和破裂零件可选择的修理方法;掌握修理尺寸法和附加零件修理法;了解焊接、喷涂、喷焊的、电刷镀等零件修理法。

第6章汽车修理质量及其评价
掌握汽车修理质量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修理质量管理分哪些阶段;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方法;掌握分析影响质量因素的方法;掌握汽车修竣出厂的主要性能要求。

第7章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掌握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ECU如何实现点火提前角、闭和角控制;掌握有分电器计算机点火系的组成;掌握DIS点火系如何实现点火高压分配;单点喷射(SPI)与多点喷射(MPI)的区别;掌握D型与L型LH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区别;掌握EFI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的主要作用;掌握下列电控系统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磁脉冲式发动机转速传感器NeS(2)曲轴位置传感器CKPS(3)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AFS(4)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S(5)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THW(7)热氧传感器HO2S;掌握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进气量的控制方式;掌握电喷发动机的检修规则;掌握电喷发动机的基本检修内容;掌握汽缸压力检测的方法步骤;. 掌握人工方式读取发动机故障码的方法和如何清除故障码;掌握用检测仪检测发动机故障码、读取数据流和清除故障码的方法。

第8章电控自动变速器
掌握电控自动变速器的部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掌握三元件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掌握变矩器的变扭比、转速比和传动效率的计算公式;指出变矩器传动特性曲线中变矩区、偶合区和失速点,指出各工作区域的特点;掌握单排行星齿轮的组成和变速原理;掌握分析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系各档的工作情况的方法;掌握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组成;掌握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曲线;掌握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检修步骤;掌握自动变速器失速实验、时滞实验的方法步骤;了解读取和消除丰田A340E自动变速器的故障码
的方法。

第9章ABS系统检测与维修
掌握ABS的组成部分及其的工作原理;掌握车轮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采用3-3电磁阀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采用2-2电磁阀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ABS故障初步诊断的方法步骤;掌握ABS常规检查的方法步骤;了解读取和消除丰田车系ABS系统故障码的方
法。

第10章汽车车身修理
了解汽车车身常见的损伤形式;了解车身尺寸的测量;掌握轿车车身的较正原理;掌握车身表面涂
层的修复。

四、学时分配表
(一)总学时分配表
(二)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五、制定本大纲的说明
(一)本教学大纲是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函授本科专业《汽车维修工程》课程的基本内容。

这些内容是通过讲课、实验、自学、课外练习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的。

(二)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辅以课外练习和实验。

课堂讲授着重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以线性理论为主。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既要保持理论的连续性,又要注意联系工程实际。

(三)习题内容的选择是基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巩固,以分析解答和综合应用为主,培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适当安排一些具有综合性的习题。

(四)实验内容以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实验方法和训练实验研究能力为主,验证理论为辅。

(五)主要参考书
戴冠军主编《汽车维修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六)主讲教师根据本大纲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