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来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从古代城墙到宫殿、寺庙和园林,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

一、古代城墙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防御的设施,也是展示城市繁荣和文化的象征。

中国古代城墙多以砖石和土坯建造,既雄伟壮观又稳固耐用。

其中,中国古代城墙的代表作之一是北京的故宫城墙。

故宫城墙高大厚实,由砖石垒砌而成,上面饰以琉璃瓦和雕花石雕,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气势。

二、宫殿建筑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皇帝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注重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雕饰精美。

在北京的故宫,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

故宫由一系列建筑群组成,包括午门、太和殿和乾清宫等等。

这些宫殿建筑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以黄色为主调,展现了皇家权力的高贵和庄严。

三、寺庙建筑寺庙建筑在中国古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中心。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注重平衡与和谐。

以少林寺为例,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一颗明珠。

少林寺建筑群分布有序,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木质结构的殿堂和塔楼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四、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巧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苏州的留园和北京的颐和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

留园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颐和园则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精美的建筑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五、结语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从古代城墙到宫殿、寺庙和园林,这些建筑作品展示了中国人民丰富的智慧和卓越的技艺。

分享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

分享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

分享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广泛的建筑史。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起源中国传统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在山间、水边、平原上树起了茅草、树皮、竹子等自然材料搭建的临时住所。

这时是以各地典型的地形为基础,采用简单的双坡屋顶为主。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建筑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是受到自然、哲学、文学、艺术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

它以南北风格为主要特征,又可分为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和园林建筑。

这些建筑风格虽有所不同,但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比如:1. 以天为顶、以地为基。

2. 以堂为体、以廊为衔。

3. 以柱为骨、以梁为肌。

4. 以雕为饰、以画为彩。

5. 以园为境、以亭为点。

这些特点使中国传统建筑展现了出来。

三、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在中国的历史中,许多著名的建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建筑建造于不同时期,风格各异,在建筑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阶段的代表性建筑:1. 商朝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的殷墟王宫和二里头夏都城。

2.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475年)的战国时期的秦、赵、韩、魏、楚等诸侯国宫殿建筑。

3.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220年)的汉武帝陵和长安城墙等。

4. 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的大唐长安城和故宫博物院。

5.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的禅宗寺庙和苏州园林。

6.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的紫禁城和泰山山门。

7. 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2年)的圆明园和颐和园。

以上这些代表性建筑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些古建筑不仅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ppt课件
5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木构架结构的优点: 1、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2、空间延展分割自由 3、有利于防震、抗震“墙倒屋不塌”
缺点:1、不利于防火 2、耐久性较差
7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
的组织规律
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单体建筑组成 庭院,再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 组群。
平面布局
四合院式
廊院式
8
9
三 进 式
10
(三)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1、造型突出的屋顶形式 2、辅助性建筑的应用
11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五)注重“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12
二、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特征 (一)风水与建筑 (二)礼制与建筑 1. 皇权至上思想 2.礼制思想 3.伦理思想
13
23
唐代木构建筑的风格
一、以中轴线左右对称 二、一眼看上去给人的印象是:结构简单,朴实无华,雄伟气派。 三、斗拱硕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
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四、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
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五、屋檐高挑。唐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翘起,而且屋檐通常
NEXT
75
76
77
BACK
78
NEXT
79
80
81
82
83
84
85
BACK
86
87
88
89
BACK
90
NEXT
91
92
93
94
BACK
95
96
97

中国传统文化--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古建筑
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 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 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 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 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 南方较潮湿地区,“巢居”已演进 为初期的干阑式建筑。在建筑技术 方面,开始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 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地面收 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
天安门
午门
太和门
太和殿
金銮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堆秀山
穴居——寻找遮雨避寒的住所
“上古穴居而野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天然 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 也开始出现。但是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 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 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
隋:统一后的城市建设
•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 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凿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 • 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这两 座城均被唐朝所继承,进一步充实发展为东西二京。 •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 桥)。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 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 1,宫殿的布局 严格的中轴对称 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 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
• 2,陈设 华表
石狮
吉祥缸
嘉量
日晷
铜龟,铜鹤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 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北京故宫, 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 (1420),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1925年 始称故宫。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PPT课件
唐三大皇宫
建筑精选课件
53
太极宫复原图 太以规划严整、主次分明见长
建筑精选课件
54
太极殿复原图
建筑精选课件
55
兴庆宫 以豪华绮丽、风光优美取胜
为唐代长安最近的皇家园林。公园中兴庆湖即 在原兴庆宫中“龙池”原址建成。
建筑精选课件
56
• 兴庆宫是唐玄宗朝政的重心,是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居住 和享乐的地方。其设计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又吸 收了国外造园的艺术特点。
址长 乐 宫 遗
建筑精选课件
据记载,此宫四面各 开宫门一座,仅东门 和西门有阙。宫中有 前殿,为朝廷所在。 西为后宫。
50
未央宫
• 汉未央宫在长安城的西南部(今天的西安市西北5公里),是汉朝 君臣朝会的地方。总体的布局呈长方形,四面筑有围墙。东西两 墙各长2150米,南北两墙各长2250米,全宫面积约5平方公里, 约占全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较长乐宫稍小,但建筑本身的壮丽宏 伟则有过之。
建筑精选课件
57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 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 北倚栏杆。”
沉香亭
日本的遣唐使藤原清河及留学生阿 倍仲麻吕也来过这里。现园内有唐 勤政务本楼遗址,仿建有唐玄宗与 杨贵妃游乐的“沉香亭” ,阿倍仲麻 吕纪念碑等多处名胜。
建筑精选课件
58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在唐朝三大内中规模最大,融合了两者的特长,成 为唐代最富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大明宫建筑布局以丹风门、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含元殿是大 明宫的主殿,它建在一个突出地面十余米高的殿基上。殿身 东西约60米,殿前两侧有翔鸾阁、栖凤阁,伸向前方。殿阁 之间,廊道相连,形成三面环抱的平面布局。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与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与文化遗产
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 独特魅力
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 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体现了中 国古代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建筑装饰: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 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
著名古代建筑 介绍
北京故宫
历史背景:始建于 明朝,历经明清两 代
建筑特点:红墙黄 瓦,气势恢宏
中国古代著名建 筑与文化遗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概 中 介 著 承 文 与代古 对 中
加 述 国 绍 名 与 化 发社代 世 国


古 保 遗 展会建 界 古


代 护 产 的筑 的 代



的 应在 影 建



传 用现 响 筑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中国古代建筑 概述
保护:文化遗 产的保护是保 护人类文明的 重要手段,可 以促进文化交
流与传承。
传承方式与途径
教育传承:通过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等方 式,传承文化遗产的 知识和技能。
技艺传承:通过师徒 传承、家族传承等方 式,传承文化遗产的 技艺和技巧。
文化活动:通过举办 各种文化活动,如展 览、演出、比赛等, 传承文化遗产的文化 内涵和价值。
建筑风格演变
秦汉时期:以宫殿、陵墓、城墙等大型建筑为主,气势恢宏,注重对 称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兴起,石窟寺、佛塔等建筑形式多样,注 重宗教色彩
隋唐时期:建筑技术成熟,宫殿、佛寺、塔等建筑形式多样,注重装 饰美
宋元时期:建筑风格趋于简洁,注重实用,如园林、书院等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特色ppt课件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特色ppt课件
▪ 北京四合院 ▪ 晋商院落住宅 ▪ 徽派民居 ▪ 客家土楼 ▪ 蒙古包
8
4、桥梁建筑
▪ 灞桥 ▪ 赵州桥 ▪ 卢沟桥 ▪ 宝带桥
9
5、宗教建筑
▪ 应县木塔 ▪ 栖霞寺
10
五、中国建筑的人文意蕴
▪ 群体的和谐性 ▪ 组合的内向性 ▪ 阴阳的融合性
11
[] []
栋 与 梁
12
我国现存年代最悠久的古代建筑 ——唐代·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 平面布局 中:多中轴对称,房子分布四周,庭院居中 西:布局灵活,房子居中,外围草坪
▪ 整体环境 中:外围以墙垣包围,环境独立,内部界限分明 西:较少使用围墙或用铁栅栏围挡,内外景观相通
3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 宫殿建筑 ▪ 帝王陵寝 ▪ 宗教建筑 ▪ 古代园林
▪ 亭阁桥梁 ▪ 各地民居 ▪ 万里长城 ▪ 装饰建筑
故 宫 城 墙
西式建筑
23
鸱 尾
鱼悬
彩 画
瑞 兽
24
马头山墙
25
原始社会建筑(下图)
——鸟巢形式
奴隶社会建筑(上图)
——出现相对封闭的院落形式
26



清 人








27
杭州灵隐寺 南京鸡鸣寺
洛阳白马寺
28
唐代长安城复原图
29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30
康熙皇帝题写的匾额
4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 萌芽期 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 生长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成熟期 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
▪ 渐进期 明清时期

中国古建筑文化介绍

中国古建筑文化介绍

中国古建筑文化介绍中国古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它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它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在中国古代,人们建造的古建筑主要是宫殿、庙宇、园林和寺庙等。

这些建筑通常都是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斗拱和榫卯等特殊的建筑技术,使建筑结构稳固而富有美感。

古建筑的屋顶常常采用瓦片覆盖,形成独特的风格,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古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所以他们在建筑设计中注重选择合适的地点和环境,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古代中国人还注重在建筑中融入自然元素,比如利用山、水、树木等元素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古建筑文化还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古代中国人在设计建筑时,通常会考虑到建筑的实际用途和功能需求。

比如宫殿和寺庙通常会有多个房间和大厅,供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和仪式。

园林则注重营造一种宜人的环境,给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古建筑文化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古代中国人认为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要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所以古建筑通常都会注重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通过建筑的形式和结构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今,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赞赏。

中国的古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热门旅游景点。

同时,古建筑也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和灵感来源,许多现代建筑师从古建筑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中国古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相关图片图片素材
3.音像材料
4.导游器材:导游旗、话筒等。
三、实训项目
1.古代宫殿建筑的讲解能力
2.坛庙建筑的讲解能力
3.陵寝建筑的讲解能力
4.园林建筑的讲解能力与设计能力
四、实训方法与步骤
1.老师讲解有关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
2.老师模拟范例
3.学生分组模拟训练:分5个小组,每组准备两个训练项目。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
宋代
平面布局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出现各种形式复杂的殿阁楼台。在建筑装修和色彩上更加华丽。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福建泉州清净寺
河北正定隆兴寺
浙江宁波保国寺
元代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全国各地;减柱方法成为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梁架结构有了新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的。
(三)唐乾陵:陕西乾县北的梁山,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四)宋八陵:巩义的西村、芝田、孝义和回郭镇
(五)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天寿山下
(六)清东陵和西陵: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市,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帝及后妃;西陵在河北易县,葬雍正、嘉庆、道光、光线四帝及后妃。
(七)汉梁孝王墓:河南永城芒砀山
方法:树抑、山抑、曲抑
2.透景
特点:在你观赏的景点之间总有东西阻挡着,但也总有空隙可让视线通过,且能得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方法:从树木或建筑物的空隙处看。
3.添景
特点:通过景点之间的花卉乔木等的过渡景,使景色更有层次感,这之间的乔木花卉就被叫做添景。
方法:把花卉、乔木作中间和近处的过渡景,如站在杭州白堤垂柳下赏远景。
代表: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与构景手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中国造园自古有“六法”,即山、水、树、石、路、屋其中山水是园林主要的模拟对象。
1、叠山
目的:登高望远,扩大空间。
代表:江南三大奇石:玉玲珑(上海豫园)、冠云峰(苏州留园)、绉云峰(杭州竹素园)
5.沧浪亭(宋代):园主因有感于渔父《沧浪之水》歌而题名
(三)寺观园林
1.狮子林(元朝):园中石峰酷似石狮
2.普宁寺(清代):著名的“外八庙”之一
任务八:中国古代建筑知识实训
一、实训目的
针对本章所需达到的能力目标设计实训项目,通过对实训项目进行科学地实训以实现掌握该项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材料与工具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理水
理水之法: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例:杭州西湖就是分隔十分得体的典范。白堤和苏堤把西湖隔成外湖、西里湖、北里湖、岳湖、小南湖和湖西湿地等部分,湖中又有三个岛屿点缀。
3、树
选择植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
4、石
叠山所用讲究“瘦、漏、透、皱”
5、路
目的:便于人们多角度观赏园景
6、屋
(1)厅堂(主体建筑):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任务四:坛庙
(一)古代帝王专用
天坛:专供帝王祭祀祭天
社稷坛:专供帝王祭祀土地神
太庙:专供帝王祭祀祖宗
(二)祭奉圣贤的祠堂
孔庙:祭祀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场所
(三)祠堂
祠堂:各级官员所设置用于祭祀祖先的家庙
任务五:陵寝建筑
(一)陵寝建筑的文化心里特征
1.“灵魂不死”观念
古人认为,人除可视的肉体之外,还有超越肉体的“灵魂”,肉体可以死,而“灵魂”永存。
项目六: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授课教师
计划课时
10
教学对象
一年级上学期
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主要构成部分及其特点
2.宫殿、坛庙、陵寝建筑、古代园林的布局构成、主要特点、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1.宫殿建筑的布局、陈设
2.陵寝建筑的构成、形式、特点
3.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3、建筑装饰丰富多彩
屋顶装饰、天花和彩绘
(四)环境设计和谐自然
三、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成
(一)构架
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其他材料作围物的木结构建筑体系
(二)度量
(三)台基
是全部建筑物的基础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台基两类
(四)柱子
(五)斗拱
(六)屋顶
(七)屋顶装饰
(八)彩画
任务三:宫殿
一、宫殿
(一)宫殿建筑的文化背景
成熟后期
清乾隆到清末
南北园林大融合,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蕴涵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一)按根据园主的身份划分
(1)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代表:北海公园、北京颐和园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园林色彩淡雅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水之中的心态。
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绍兴沈园。
(2)寺庙园林
特点:多以栽培名贵花木文明于世
代表:外八庙、东林寺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划分
任务二: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时期
特点
代表性建筑
原始社会时期
天然崖洞、构木为巢/穴居、浅穴居
奴隶社会时期
夯土墙技术、木构架





秦汉
木架结构日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有说发展
魏晋南北朝
砖瓦;金属材料装饰;木结构技术提高;
石结构技术巨大进步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隋唐
砖的运用逐步增多;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物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8)香炉: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9)铜龟、铜鹤:象征长寿
2.室内陈设
(1)屏风:衬托帝王的尊严,宫殿的雄伟
(2)太平有象:象征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稳定,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3)角端仙鹤:象征圣明永久
(4)盘龙香筒:显示体现大治
(5)如意:寓意吉祥
3.中国现存的古代皇宫——北京故宫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宫。
能力训练
任务
1.古代宫殿建筑的讲解能力
2.坛庙建筑的讲解能力
3.陵寝建筑的讲解能力
4.园林建筑的讲解能力与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
任务一:建筑与旅游
一、古建筑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古建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古建筑旅游资源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旅游对古建筑的影响
(一)旅游促进了古建筑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二)旅游促进了建筑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1)南方类型
特点:范围小,风格秀丽、但略感局促。
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尤以苏州为代表。
(2)北方类型
特点:范围大,建筑富丽堂皇,风格粗犷,秀丽媚美则显不足。
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3)岭南类型
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自然条件比北方和南方都好。
一、著名城关
1.万里长城
最早修长城的是楚国,秦始皇将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筑起西起甘肃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著名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二、著名楼阁
(一)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湖北武昌)、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
(二)蓬莱阁
神仙居住的地方,八仙过海处。
三、著名古桥
桥名
年代
设计师
山西芮城永乐宫
湖北武当山金殿
山西洪洞广胜寺
明清
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北京明清故宫、沈阳故宫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主要材料及结构形式
材料:木材、砖瓦
结构:木质框架
2、平面布局的组织规律
(1)布局规律:建筑序列向平面展开,以纵轴为中心,前后呼应,左右对称,以群体的统一、和谐造成气氛。
(2)成群体分布:建筑的基本单位是“间”,由“间”组成“屋”,由“屋”组成庭院,再有庭院组成个字建筑群。
4.夹景
特点:景点两旁的花卉、建筑等把你要见到的景点夹在中间,使风景显的不单调,更有诗情画意。
方法:苏州河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被两岸起伏的土山、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5.对景
特点:风景之间可以相互观赏。
方法:从甲风景观赏到乙风景,乙风景观赏到甲风景的方法。
6.障景
特点:遮挡不足之处。
方法:通过山、石、花木等加以掩盖和处理。
7.框景
特点:将景色和远处的対景框起来。
方法: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合抱成景框。
8.漏景
特点:透过园内漏窗的窗隙所看到景色。
方法:通过墙上雕刻美丽植物、动物形成的空隙所看到的园外美景。
9.借景
特点:借助其他景物使景色以小见大,扩展游人视觉和联想。
方法: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任务七:中国古代著名城关、楼阁、古桥与园林
(2)轩:独立优雅的小环境
(3)榭: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
(4)廊:“引”且“观”的建筑,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5)舫:将船的造型建筑化。
(6)亭: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7)墙:分隔空间,对景物起衬托与遮蔽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段
1.抑景
特点:采用“先抑后扬”、“先藏后露”的方法,好的景点都在后面。
(2)石狮:辟邪,显示尊贵和威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