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
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
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
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
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
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
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
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
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

智慧树20XX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5•总分数 10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5•1【多选题】(2分)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A.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B.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C.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2【多选题】(2分)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结构方式B.所用材料C.实用功能【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色彩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C.所用材料4【多选题】(2分)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A.价格便宜B.采集较易C.加工较易D.运输方便5【多选题】(2分)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台基B.天花C.梁枋D.E.门窗•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7•总分数 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7•1【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A.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B.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C.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D.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2【多选题】(2分)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A.色彩不绚丽B.色彩鲜丽C.气势恢宏3【多选题】(2分)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10年B.清朝C.13年D.明朝4【多选题】(2分)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考中状元B.皇后完婚C.出征武将5【单选题】(2分)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A.国家长治久安B.国家统一C.喜庆6【判断题】(2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对B.错7【多选题】(2分)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太庙B.明长陵C.雍和殿D.天坛祈年殿•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7•总分数 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7•1【判断题】(2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埋藏在地宫中的。
2019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答案及笔记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多选题】(2 分)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A.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B.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C.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2【多选题】(2 分)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实用功能B.所用材料C.结构方式3【多选题】(2 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所用材料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C.色彩4【多选题】(2 分)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A.采集较易B.运输方便C.加工较易D.价格便宜5【多选题】(2 分)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梁枋B.天花C.门窗D.基础E.台基对应章节第二章1【多选题】(2 分)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A.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B.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C.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D.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2【多选题】(2 分)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A.气势恢宏B.色彩鲜丽C.色彩不绚丽3【多选题】(2 分)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明朝B.清朝C.10 年D.13 年4【多选题】(2 分)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皇后完婚B.考中状元C.出征武将5【单选题】(2 分)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A.喜庆B.国家统一C.国家长治久安6【判断题】(2 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 对B.错7【多选题】(2 分)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太庙B.明长陵C.天坛祈年殿D.雍和殿对应章节第三章1【判断题】(2 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埋藏在地宫中的。
A.对B.错2【单选题】(2 分)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A.陵前设神道B.设立方整的陵区C.以自然山体为地宫3【单选题】(2 分)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A.大红门B.碑亭C.六柱五开间石牌楼4【单选题】(2 分)明十三陵中哪座皇陵规模最大最讲究?A.明定陵B.明长陵C.明昭陵5【单选题】(2 分)明长陵的祾恩殿的柱子,梁枋是用哪种木料制造的?A.樟木B.C.楠木6【单选题】(2 分)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满布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A.康熙B.雍正C.乾隆7【多选题】(2 分)汉墓画像砖石上表现的内容有:A.动物、人物B.生活场景C.劳动生产场景D.游乐场景对应章节第四章1【单选题】(2 分)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A.野祭B.遥祭C.2【单选题】(2 分)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A.祁年殿B.皇穹宇C.圜丘3【单选题】(2 分)皇帝祭祖先之地称();百姓祭祖先之地称()。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2021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2021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1、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A、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B、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C、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正确答案:ABC2、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实用功能B、所用材料C、结构方式正确答案:ABC3、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所用材料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C、色彩正确答案:A4、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A、采集较易B、运输方便C、加工较易D、价格便宜正确答案:ABC5、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梁枋B、天花C、门窗D、基础E、台基正确答案:ABCE第二章测试1、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A、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B、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C、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D、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正确答案:AC2、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A、气势恢宏B、色彩鲜丽C、色彩不绚丽正确答案:AC3、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明朝B、清朝C、10年D、13年正确答案:AD4、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皇后完婚B、考中状元C、出征武将正确答案:AB5、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A、喜庆B、国家统一C、国家长治久安正确答案:C6、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正确答案:X7、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太庙B、明长陵C、天坛祈年殿D、雍和殿正确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埋藏在地宫中的。
正确答案:X2、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A、陵前设神道B、设立方整的陵区C、以自然山体为地宫正确答案:C3、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A、大红门B、碑亭C、六柱五开间石牌楼正确答案:C4、明十三陵中哪座皇陵规模最大最讲究?A、明定陵B、明长陵C、明昭陵正确答案:B5、明长陵的祾恩殿的柱子,梁枋是用哪种木料制造的?A、樟木B、松木C、楠木正确答案:C6、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满布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A、康熙B、雍正C、乾隆正确答案:C7、汉墓画像砖石上表现的内容有:A、动物、人物B、生活场景C、劳动生产场景D、游乐场景正确答案:ABCD第四章测试1、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A、野祭B、遥祭C、郊祭正确答案:C2、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A、祁年殿B、皇穹宇C、圜丘正确答案:C3、皇帝祭祖先之地称();百姓祭祖先之地称()。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2019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2019见面课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2019 见面课答案见而课:中国古代建筑简史与艺术特征1、如下中国现存古代木构楼阁式建筑中哪一座建筑的年代最为久远?A:大同善化寺善贤阁B:蓟县独乐寺观音阁C:应县佛宫寺释迦塔D:万荣东岳庙飞云楼正确答案:蓟县独乐寺观音阁2、开封祐国寺铁塔是一座A:北宋的铁构楼阁塔B:金代的砖心木檐塔C:北宋的砖筑琉璃塔D:金代的砖筑琉璃塔正确答案:北宋的砖筑琉璃塔3、与宋代建筑中的几个术语:厦两头造、补间铺作、禅间、合㭼、 意思最为接近的几个清代建筑术语是4、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两部文法书是 A:《清式营造则例》与《营造法原》B:《营造法原》与《鲁般营造正式》C:《营造法原》与《营造法式》D:《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与《营造法式》正确答案:《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与《营造法式》5、与16世纪意大利建筑师帕拉第奥设计的集中式构图,四面出山花 门廊的维琴察(圆厅)别墅在空间理念与外观造型上最为接近的四椽猷 A:歇山、 平身科、 尽间、霸王拳. 三架梁B:歇山、 平身科, 標垫板、 缴背、 五架梁C:悬山, 平身科, 標垫林 缴背、 太平梁D:歇山、 平身科, 平板林 角翘、五架梁 正确答案:歇山、 平身科, 標垫板、缴背、五架梁同样是四而出山花抱厦的中国古代木构殿堂是11世纪建造的A:正定隆兴寺摩尼殿B:大同善化寺三圣殿C:太原晋祠圣母殿D:义县奉国寺大殿正确答案: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见而课: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遗存案例1、《清式营造则例》一书的著者是A汶IJ敦桢B:清工部C:梁思成D:李明仲正确答案:梁思成・・・・・・・・・・-・・・-・・・・・——■■■■—■■■■■■■■■■■■■■■・・・・・,・・・・・・・・・・・-・・■・・・■■2、明代计成所著的一部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是A:《洛阳名园记》B:《园冶》C:《闲情偶寄》D:《绛守居园池记》正确答案:《园冶》3、如下哪三座城市,是在同一城址基础上相沿建造的?A:汉长安— —唐长安— —明清西安B:汉洛阳— —北魏洛阳Amdash; Smdash;隋洛阳C: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D:隋大兴— Smdash;唐长安— —明清西安正确答案:隋大兴— —唐长安&mdash ;—明清西安4、著名唐代遗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铺作形式是:A:八铺作双杪三下昂B:七铺作双杪双下昂C:六铺作双杪单下昂D:五铺作单杪单下昂正确答案:七铺作双杪双下昂5、如下所列都是三开间木构佛殿建筑,其中哪一座的建造时间距离宋《营造法式》成书的时间最为接近?A:宁波保国寺大殿B:福州华林寺大殿C:平遥镇国寺大殿D:五台南禅寺大殿正确答案:宁波保国寺大殿见而课:中国古代建筑类型概说1、文献记载中中国古代最高的木结构塔为 _。
《中国古建筑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建筑欣赏》教学大纲“中国古建筑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数:16学分数:1适用专业:全校学生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论文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国古代建筑的内涵十分丰富,诸如建筑形式、平面布局、用材、结构、油饰、彩画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指导我们能动地认识古建筑,提高对古建筑文化内涵的认识水平及审美享受;对于古建筑的维护修缮及设计施工而言,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建方面的基本知识,自然更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木结构体系(1学时)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大屋顶与斗拱、火烧太和殿、蜀山秃、阿房出等。
2 古代城市规划(1学时)了解周口店与北京人、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3 居住建筑(1学时)了解紫禁城规划、建筑布局、建造等。
4 陵寝建筑(1学时)了解秦兵马俑、汉墓、唐宋陵墓、明十三陵、清东西陵。
5 祭祀建筑(1学时)了解北京天坛、社稷坛、山岳之祭、泰山封禅、祖庙、祠堂。
6 宗教建筑(1学时)了解石窟、佛寺、佛殿、佛山、佛塔、清真寺.7 园林建筑(1学时)了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8 乡土建筑(1学时)了解浙江诸葛村、乡村“淫祀”、吊脚楼、干栏房、蒙古包等。
9 牌楼华表影壁(1学时)了解牌楼、华表、影壁、日晷、嘉量、铜龟、铜鹤等。
10 建筑装饰(1学时)了解装饰的起源、特征、内容、表现手法等。
11 龙狮图腾(1学时)了解龙的起源、龙与建筑、龙的形象、龙的变异、狮子与建筑、狮子形象等。
12 建筑色彩(1学时)了解宫殿色彩、园林色彩、寺庙色彩、乡土建筑色彩。
13 建筑风水(1学时)了解风水学、案例、经验等。
14 古建筑保护(1学时)了解古建筑的价值、古建筑保护、高迪、赖特的草原住宅。
15 梁思成与中国建筑(1学时)了解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古文物建筑保护的勇士、毕生的事业、密斯·凡·德·罗、赖特、现代主义其他名师名作。
15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后(1学时)了解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
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习题目(含答案)

欢迎阅读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5∙总??分??数?10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所用材料?C.实用功能3【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色彩?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C.所用材料4【多选题】(2分)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D.基础?E.门窗∙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7∙总??分??数?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71【多选题】(2分)气势恢宏3【多选题】(2分)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10年?B.清朝?C.13年?D.明朝4【多选题】(2分)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国家长治久安?B.国家统一?C.喜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对?B.错7【多选题】(2分)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太庙?B.明长陵?C.雍和殿∙∙∙∙∙∙∙?A.错?B.对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A.陵前设神道?B.以自然山体为地宫设立方整的陵区3【单选题】(2分)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A.碑亭?B.大红门?C.六柱五开间石牌楼?A.明昭陵?B.明长陵?C.明定陵?A.樟木?B.松木?C.楠木6【单选题】(2分)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满布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乾隆?B.康熙?C.雍正7【多选题】(2分)∙∙∙∙∙∙∙总题数:61【单选题】(2分)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A.郊祭?B.野祭?C.遥祭2【单选题】(2分)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A.皇穹宇?B.祁年殿?C.圜丘?A.祠堂;宗庙?B.太庙;祠堂?C.经堂;宗庙?D.太庙;经堂在农村,多路神仙可以同置于一座庙堂祭祀。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精编版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
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
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
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
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
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
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
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
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
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
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
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
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
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
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
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
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独特的木结构建筑中国古代工匠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对房屋的木构件梁枋、檩、天花、藻井,对门、窗、格扇几乎所有的木材构件都进行了美的加工,使它们具有了结构和装饰两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巍巍殿堂——中国古代宫殿宫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既有物质功能,即为皇帝提供理政、学习、宗教、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所以功能多、规模大;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功能,即要表现出皇权集中,一统天下的气势,要求宏伟、恢雄。
帝王掌握着全国的人力与财力,所以会应用最好的材料,采取最精良的技艺,调集最优秀的工匠来建造宫殿,从而使宫殿成为一个时代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都是最高水平的代表。
从秦、汉、唐、宋几个主要朝代看,都在长安、汴梁等老城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都有前朝、后宫及后苑几个部分,前者为皇帝理政处,后者为皇帝及其皇族生活游乐之所。
可惜这些宫殿都已经毁坏无存,今人只能从文献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去相像当年的辉煌了。
现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朝的宫城,自公元1403年至1420年经13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大小建筑数百座,组合成大大小小的四合院。
紫禁城继承历代宫城的传统,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将主要殿堂置于南北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布置,规模严整,井然有序。
前朝有三大殿,其中太和殿为帝王上大朝之地,凡帝王登基、完婚、重大节日接见文武百官均在这里举行盛大礼仪。
根据中国礼制,太和殿在紫禁城各座殿堂中面积最大,面阔开间最多达11开间,屋顶最高,位居紫禁城中心位置,可称宫城中第一大殿。
后宫除中轴线上的皇帝、皇后共居的主要殿堂之外,两侧有东六宫供皇妃居住,西六宫供皇后、太后居住,还有皇太子居住的东、西五所。
紫禁城应用庭院广场之大小,个体殿堂建筑之造型和各种建筑上的装饰表现出封建王朝的恢宏气势,使它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宫殿功能宫殿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
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王朝都要建造新的宫殿,并以此来表现新王朝在政治上的统一的气势。
历代宫殿中国历代王朝的宫殿建筑群都按中轴对称布局,将众多殿堂规整地组合在一起,四周筑围墙,成为方整的宫城,位居于都城的中心地。
明、清紫禁城北京紫禁城以其庞大的规模和严整的布局而成为我国仅存的、也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它集中记载和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与技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章肃穆陵寝——中国古代陵墓中国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依存,只是生活在另一个被称为阴间的世界里。
在阴间同样需要衣、食、住、行,所以在死人下葬时要烧一些纸糊的房屋、用具和纸钱,或者放一些陶土制作的小房屋和生活用具在墓室中供死者使用,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的墓葬制。
历代皇帝由于集中掌握国家权利,都十分注意自己死后的墓葬,将墓室都修建得十分讲究,这就是帝王的陵墓。
秦始皇陵动员民工70万,修建了39年,据文献记载,在陵墓的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从满藏之"。
"以水银为百川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说明地宫中满藏珍宝,建有宫室,天花上有天文形象,地面上刻出江河大海,里面充以水银替代水流。
地宫尚未发掘,实况未可知,但在校区的地下出现了多处兵马俑坑,埋藏有数千兵马俑,规模巨大,说明始皇陵的确达到空前的宏伟程度。
唐朝皇陵开创了以自然山体作地宫的先例,使皇家陵墓更为恢宏。
明朝有13位皇帝集中埋葬在北京昌平天寿山下,形成为一个庞大的皇陵区。
清朝继承明朝皇陵制,在都城北京附近,分别建造了东、西二陵,分埋着清朝九位帝王。
陵墓的价值表现在建筑上是创造了中国特有的皇家陵墓制度,形成了规范的皇陵形制。
同时也创造了地下砖石结构建筑的形制。
表现在艺术上是在地面上留下了众多的石象生雕刻作品和地宫内四壁的砖雕、石雕的装饰雕刻,它们都是中国雕刻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古代的厚葬制,陵墓的地宫内存藏着大量珍贵的殉葬品,这些铜器、玉器、漆器、瓷器、纺织品等等都具有历史、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文物价值。
陵墓的产生封建帝王讲求"生不带来,死要带走",于是地上的仪仗队变成陵墓中的神道石象生;地上的宫殿变成陵墓的祭殿,地上的后宫变成地宫,从而组成为古代皇陵建筑群体。
历代陵墓历代皇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陵墓的规范形制,即由石牌楼、碑亭、神道、陵门、祭殿、方城明楼、地宫组成为陵墓群体。
陵墓价值陵墓中出土的大量铜器、玉器、漆器、瓷器等文物,它们组成为一幅绚丽的画卷,向人们展示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使世人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感性的认识。
第四章礼制坛庙——中国古代礼制建筑中国古人在思想信仰上除宗教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自然界天地山川的信仰;二是对祖先的信仰;三是对神明的信仰。
有信仰、崇拜就产生了崇拜的礼仪即为祭祀,祭祀需要场所,即产生了坛庙。
在以礼治国的中国,礼制规范了人们的各种活动,当然也包括祭祀之礼,所以坛庙建筑也称礼制建筑。
由于人类生存有赖于自然条件的优劣,为了求得良好的自然条件,人们很早就产生了对自然界天地山川的崇敬与祭祀。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在都城四郊分别建立了天、地、日、月四坛,其中以天坛最重要。
天坛以圜丘、后穹宇、祈年殿三座殿堂同置于南北中轴线上组成祭天神的主要建筑群体,并且广泛地应用形象、色彩、数字的象征手段营造出肃穆祭天的环境。
中国对山丘的祭祀起源很早,在群山中选出位处五方的五岳作为祭祀对象,其中又以东岳泰山最重要,泰山祭祀最早,历代帝王亲临祭祀的次数最多。
在五岳分别建有规模相当大的山岳庙。
在礼制中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
北京太庙为明、清两朝帝王祭祖之所,祭祀大展面阔九开间,坐落于三层石台基上,具有很高的规格。
广设于城乡各地的祠堂是广大百姓祭祖先的场所,除祭祖外,有的还兼作办义学、存义粮、修续族谱之处,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家族的团结与兴旺。
由于天灾人祸促使人们产生了各类神明的信仰,产生了各路神明的庙堂。
土地、财神、娘娘、华佗、文昌以及文臣武将,组成了中华天地上庞大的神仙庙堂的系列。
坛庙建筑的产生人类生存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当人们还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时,会产生一种希求天地之神保护的信念,这是产生各类自然、神仙信仰与崇敬的社会基础,也因此而产生了各类坛庙建筑。
天地山川自然神的祭祀自然界天地山川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人们设坛以祭天地、设庙以祭山川,为了更接近自然,多将此类坛庙设在城市之郊外,故称"郊祭"。
祖先祭祀各地祠堂为当地家族祭祖之堂,为了显示家族的势力与光彩,多将祠堂建造得十分讲究,从而使祠堂成为当地、尤其是乡村的中心建筑。
神明祭祀在农村,为了方便百姓祭神的多种需求,一方面常将神庙建在田间、路边、同时还将多路神仙共置于一座庙堂之中,因而使这些神庙形态丰富而多样。
第五章佛图高筑——中国佛塔佛塔是佛教建筑中的一种类型,它的原型来自印度佛教建筑中的STupa,它是埋葬佛主释迦牟尼舍利子的纪念物,形状如同中国的坟堆。
STupa传至中国后与中国本土传统的楼阁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式的佛塔。
它的基本形态是以楼阁作为塔身,将STupa扣在楼阁之顶作为塔刹,所以被称为"楼阁式"佛塔,这是中国佛塔最初的形式。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是山西应县的佛宫寺塔,该塔高达67米,塔中供有高达11米的佛像,塔居寺庙中心:供佛徒们顶礼膜拜。
由于木塔易被火烧毁,于是出现了由砖材、石材、琉璃、金属等制作的楼阁式塔。
由楼阁式佛塔发展而出现了密檐式佛塔,它的特征是保持塔的第一层而将以上各楼层降低,从而使各层屋檐密叠在一起,故称为密檐式佛塔。
此类佛塔多由砖、石建造,外形多呈四方或八角形,塔中心可空心,也可实心。
除常见的楼阁和密檐两种类型的佛塔外,还有金刚宝座塔、喇嘛塔、缅式塔以及单层塔、花塔等等,在中华大地上组成了佛塔的系列。
佛塔除了成为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之外还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有的在塔的地宫、塔刹内存藏着佛经、佛像等,它们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在佛塔整体和局部造型上和依附在塔身上的雕刻装饰多具有艺术价值;为了宣扬佛教,多将佛塔置于山头、江河之滨,它们与四周环境组合在一起具有景观上的价值,因此各地还出现了专为装点江山的风景塔,象征风水的风水塔,佛塔的功能被大大延伸了。
中国佛塔的产生印度纪念佛主的STupa与中国的楼阁相结合而成为中国式的佛塔,它是佛教象征性的建筑,成为中国佛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佛塔的形制在中国佛塔中有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金刚宝座式、缅式、单层塔、花塔等多种形式,但它们的基本形制是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所组成。
佛塔的价值佛塔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宗教、佛教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