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改变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吉兰-巴雷综合征与周期性麻痹鉴别
症状
吉兰-巴雷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 周期性麻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不累及自主神经和感觉系统。
病因
吉兰-巴雷综合征通常由免疫反应引起,而周期性麻痹可能与遗传、代谢异常等有关。
诊断方法
吉兰-巴雷综合征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和相关免疫学检查以确诊,而周期性麻痹通常根据 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观察皮肤温度、湿度、颜色变 化等,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神经电生理检查
01
02
03
肌电图
检测肌肉的电活动,了解 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功能 状态。
神经传导速度
测量神经传导速度,判断 神经传导功能是否正常。
诱发电位
通过刺激神经并记录电位 变化,评估神经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观察骨骼结构,排除骨骼病变对神经 的压迫。
多发性神经病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 统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 因和病变范围,而单神经病通常根据 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
病因
多发性神经病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 如中毒、营养缺乏、代谢性疾病等, 而单神经病可能与创伤、压迫、炎症 等有关。
急性与慢性多发性神经病鉴别
01
病程
急性多发性神经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数日或数周内达到高峰,而慢
肌肉无力治疗
针对肌肉无力的治疗包括使用营养肌肉的药物、进行康复训练和物 理疗法。
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
01
根据周围神经病的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控制
血糖、降低血压、停用相关药物等。
免疫疗法
02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分析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分析
中, 患儿可 出现喂 养不耐 受 , 现为 呕吐 、 胀 、 表 腹 胃残 留量 增
在停药后消失 。但在 起效 后应 注 意 : 加奶 量 不易 过快 , 增 防
止喂养过度而促 发坏死 性小 肠结 肠炎 。有报道 服 用西 沙 比
利的患儿有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的 可能 。背包族病 例 中有 1例心电图 Q T间期延长 , 虽然与低 血钙有 关 , 以后 在使用 但 西沙 比利过程 中, 否提倡 常规心电图监 护 , 是 尚有待探讨 。
的干预治疗. 复旦学报 ( 医学科学 版) 20 ,8 5 :2 . ,0 12 ( )4 2
黏膜具有保护作 用 , 可缓解 功能 性消 化不 良, 是治 疗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 的首 选 药 物 。
[] 4 董梅 , 王丹华 , 国芳 , 极 低出生 体重 儿 胃肠喂养 的临床 观 丁 等.
察. 中华儿科杂志 ,0 3,12)8 20 4 ( :7—9 . 0 [ ]王 晶. 5 危重 新生 儿 胃肠功 能障碍 12例 l 8 临床分 析 小儿 急救 医 学 ,03,0 4 :5 . 20 1 ( ) 24 ( 收稿 日期 :0 1— 6—1 ) 21 0 6 ( 本文编辑 : 郎威 )

5 0.
中国医学创新
2 1 9月 第 8卷第 2 0 1年 6期
Mei l noai f hn ,et b r2 1 , o 8N .6 d a Invt no iaSpe e.0 1V 1 o2 c o C m .
刺激 胃肠 蠕动 , 减少 肝 肠循 环 。但在 喂 养及 增 加乳 量 过 程
比利为一种提高食 管下段 括约 肌张 力 、 促进 食管 蠕动 、 胃排 空和十二指肠蠕 动 的新 型促 动力 药物 。其基本 作用 机 制是 作用于肌间神经丛 , 进其 释放神 经递 质 乙酰 胆碱 , 促 因而具 有全 胃肠促动力作用 。近年来 , 内外 学者做 了大量 的基础 国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特点分析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特点分析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特点分析发表时间:2014-04-25T16:13:57.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作者:谢珊珊田珊张淑玲[导读] 尿毒症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并发症谢珊珊田珊张淑玲(郑州人民医院肌电图室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周围神经的电生理特点。

方法:对3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与F波检测。

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异常,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F波潜伏期延长,波形未引出等,并且在神经传导正常的情况下F波已经出现了潜伏期的延长,是一个早期敏感的评价指标。

结论:神经电生理的检测方法是敏感的方法,能够早期发现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并评价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尿毒症周围神经神经电生理【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66-01 尿毒症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可高达88%[1],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临床表现以肢体远端对称性、以感觉障碍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下肢重于上肢,可表现为不宁腿综合征,夜间症状加重,晚期可有肢体远端无力、肌肉萎缩,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神经电生理检测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并且能够了解神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没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的病人。

本文对33例尿毒症病人的下肢周围神经进行了各项电生理指标的检测,以探讨其电生理特点。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33例患者,男19例,女1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尿毒症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排除糖尿病肾病,药物中毒肾损害等可能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

33例患者均为我院的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治疗时间0.2-6年不等。

周围神经病的概念与防治

周围神经病的概念与防治
肌无力危象
最常见, 约1%MG患者出现 腾喜龙试验可证实
维持呼吸功能, 预防感染, 至患者从危象中恢复
治疗
治疗
7.危象的处理
出现肌束震颤&毒蕈碱样反应 可伴苍白, 多汗, 恶心, 呕吐, 流涎, 腹绞痛 &瞳孔缩小
胆碱能危象
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 待药物排出后重新调整剂量&改用其他疗法
脑神经瘫,常见双面瘫,舌咽迷走神经麻痹(球 麻痹)、动眼、滑车、外展、舌下、付及三叉神 经也可受累,感觉神经不受累(1、2、8脑神经)
呼吸肌麻痹,往往与球麻痹同时出现,病情危重,开始呼吸表浅,咳痰无力,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呼吸停止。
01
主观感觉障碍:肢体麻木、刺痛、蚁走 感、烧灼感。 客观感觉障碍:套状、袜状痛觉减退或 膝肘以下痛觉减退。
辅助检查
电生理检查 约90%的全身型MG患者3Hz或5Hz重复电刺激出现衰减反应(神经肌肉传递障碍) 眼肌型阳性率低, 故正常不能排除诊断
辅助检查
AChR-Ab测定 85%~90%的全身型, 50%~60%单纯眼肌型MG患者AChR-Ab滴度增高但抗体水平可与临床状况不平行
诊断
根据病变主要侵犯骨骼肌
2、药物治疗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剂量为
4g/kg.d 连用5日,三周后可重复应
用。有呼吸肌麻痹者尽早使用,其作用
机制是大量抗体竞争性阻止抗原与淋巴
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免疫球蛋白调
节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增强NK细胞非
特异性抑制,加强抑制性T细胞免疫活
性等。
01
甲强龙500mg qd,连用5日 地塞米松10mg /d,连用7-10日 有胃肠道感染前躯症状者用大环内酯

周围神经病概述

周围神经病概述

0.4~1.2
0.5~2
C(交感) 交感节后纤维
0.3~1.3
0.7~2.3
6
神经纤维和神经传导
• 神经纤维:
– 有髓纤维:朗飞结 – 无髓纤维
• 神经冲动的传导:
– 在无髓纤维沿神经纤维连续依次传 导,速度较慢
– 在有髓纤维由一个郎飞结到另一个 郎飞结跳跃式传导,速度较快
有髓纤维发生髓鞘变性后,施万细胞 增殖使郎飞结增多,都可使神经传导 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的分布特征对临床诊 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8
运动障碍
• 运动障碍的表现: – 刺激性症状:束颤、痉挛、痛性痉挛 – 麻痹症状:肌力下降、肌萎缩
• 某些临床体征的价值 – 肌肉萎缩是运动神经元或运动轴索损害的一个显著 特征 – 瘫痪严重,而肌肉萎缩不明显,与瘫痪程度不一致, 提示神经轴索受损相对较轻,而以髓鞘脱失为主。 – 慢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时,肌肉萎缩程度与无力通 常相一致
11
血管性病变、营养代谢障碍
血管性病变 • 周围神经的血液供应来自局部动脉 • 小动脉或微动脉病变,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糖尿病、结
缔组织病变、HIV感染等导致弥漫性或局灶性的动脉病 变,阻塞神经营养动脉而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营养、代谢障碍 • 营养障碍,如VitB1、VitB12等缺乏,导致神经髓鞘形成 障碍 • 神经的肌醇代谢紊乱,髓鞘及其脂质的合成和成分的异 常
周围神经病概念
• 周围神经病(Peripheral neuropathy): 是指由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改变 所导致的一组疾病
1
目录
• 周围神经病的概念 • 周围神经的解剖和生理 • 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 •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 •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类型 • 周围神经病的辅助检查 • 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思路 • 周围神经病的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意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意义

糖 尿 病 周 围 神经 病 变 是 糖 尿 病 最 常见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 由 于 合 并 神 经 病 变 时 常 起 病 隐 袭 , 明显 自觉 症 状 , 早 期 诊 断 无 给 造 成 一 定 困 难 。 现 回顾 性 分 析 本 院 2 0 0 3年 5月 一 2 0 0 5年 5 月 诊 治 的 2 0例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神 经 电 生 理 检 查 结 果 , 讨 神 0 探
22 病程与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关系 . 生 理 异 常率 越高 ( P<0 0 ) 见 表 1 .1, 。
病程越长 , 经 电 神
表 1 病 程 与 神 经 电生 理 检 查 的关 系 例 ( %)
经 电生 理检 查诊 断糖 尿 病 早 期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的 敏 感 指 标 及 其
示 的损 害 , 出现 传 导 速 度 下 降 。 所 以感 觉 神 经 电生 理 改 变 是 周 围神 经 亚 临床 病 变 的 可 靠 指 标 , 尿 病 的 神 经 损 害 以感 觉 糖
神 经 损 害 较 运 动 神 经 受 累 明显 , 以下 肢为 著 。证 明糖 尿病 周 且 围神 经越 靠近 远端 损 伤程 度越 重 , 该病 的 临床 特点相 符 合 。 与
感 觉神 经传 导速 度采 用表 面 电极顺 利性 测定 原则 。数 据 以 ±S 表 示 , 有 电生 理 检 测 结 果 均 与 本 实 验 室 年 龄 匹 配 的 正 常 值 所 进 行 比较 , 断 是 否存 在异 常 。神 经 传 导 速 度 低 于对 照 组 一 判 2 为 减 慢 。 F波 刺 激 在 上 肢 的腕 点 正 中 神 经 和 下 肢 踝 部 胫 后 神 经 , 超 强 刺 激 引 出 M 波 和 F波 。 F波 检 查 结 果 参 照 本 用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与结果分析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与结果分析

· 糖尿病与并发症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1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与结果分析钟菊,关海天梧州市工人医院脑电图室,广西梧州 543001[摘要] 目的 观察4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梧州市工人医院脑电图室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症状表现分为有症状组(n =59)与无症状组(n =41),再根据症状的程度将有症状组患者分为轻度(临床症状较轻)、中度(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和重度(临床症状明显且功能受累严重)分别为21例、25例和13例。

对两组患者均予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 )、交感皮肤反应检查(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 SSR ),统计两组患者的3种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MCV (47.20±12.36)m/s 、SCV (42.30±8.58)m/s 、SSR (0.77±0.59)mV 低于无症状组患者MCV (69.14±14.26)m/s 、SCV (53.22±7.36)m/s 、SSR (1.34±0.46)m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神经电生理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MCV 、SCV 和SSR 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随着周围神经病变病变程度的加重,其神经电生理各指标的越低,可知MCV 、SCV 、SSR 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严重程度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11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候特征及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

11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候特征及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

欠理想 。 患者 一 旦 出现 神经 病 变 , 很 难逆 转 【 则 ” 。笔
者 对 1 8例 D N患 者 进 行 了中 医辨 证 和 电生 理检 1 P

肠 透析 机具有 肠道 清洁 、结肠 透 析 、保 留灌肠 的作 用 。 过 清洁 肠道 , 中药 的 靶 向性 更 强 , 物利 用 通 使 生
较 ,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o 5; 差 P< . )与其 他 证 型 S V、 觉神 经 动 作 电 位潜 伏 期 (A ) 波 幅 (N P 方 面 比较 , 异 亦有 统 计 学 意 义 0 C 感 LT和 SA ) 差 ( O 1 尸< . ) 论 1 8例 D N患 者 中气 虚 比例 最 高 , 瘀证 患 者 H Al 最 高 ; 生理 检 测对 阳虚证 、 0 。结 1 P 血 b c 电 血瘀 证 患 者最 敏 感 。
靳 淼 安 红 梅 唐 红 沈远 东 冯 永 康 徐 戈 1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 P 患者的 中医证候特点及 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 18例 D N患者进 D N) 1 P 行 中 医辨 证 及 相 关 实 验 室 检 查 , 用 肌 电 图仪 测 定 腓 总 神 经 的运 动 神 经 传 导 速 度 ( V 、 肠 神 经 的感 觉 神 经 传 导 速 度 (C 采 MC )腓 S V)
6 8, 7 . 6 6 0
状、 改善肝 功 能 ( 黄 、 高凝 血酶 原活动 度 等 ) 改 退 提 及 善患 者预后 方 面优 于西药 组 , 样本 数较 少 , 但 有待 进
行大 样本 、 随机 对照研 究 进一步 验证 疗效 。 参考 文献
f 1 中华 医学 会 传 染 病 与 寄生 虫 病 学 分 会 、 病 学 分 会 联 合 l 1 肝 修 订 . 毒 性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 脏 , 0 ,( ) 5 — 6 . 病 J肝 2 0 5 4 : 7 2 2 】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6-6
运动单位和运动单位电位
波幅
主波成分 面积 时限
0.5mm(2-3MF) 1mm(5-10MF) 2mm
2.5mm
2009-6-6
针电极的类型
电极类型 同心圆针电极 单极针电极 巨肌电图电极 单纤维针电极 电极的记录面积 0.07mm2 0.24mm2 27mm2 0.0003mm2
2009-6-6
2009-6-6
2009-6-6
诊断意见:
EMG:静息下部分被检肌见正尖、纤颤波,轻收缩个别
被检肌MUP偏宽大。 NCV:左侧尺神经和右侧胫神经运动传导CMAP波幅降 低伴CB或TD以及F波潜伏期延长;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 波幅正常范围。
提示:多数性单神经损害,累及部分运动神经髓鞘和
2009-6-6
纤颤和正尖波:
一般在失去神经支配10-
14天左右出现,代表了单 个肌纤维在失去了神经支 配后的自主收缩。
纤颤电位和正尖波的出现
往往提示失神经支配的病 理过程,但在一些炎性肌 病或肌营养不良时也可出 现。
2009-6-6
束颤电位:
临床上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肌肉跳动,患者主诉有
很可能MMN:
两条以上运动神经出现很可能CB或一条出现很可能CB而 另一条出现确诊CB。
2009-6-6
Minimal Temporal dispersion (duration increase by 30% or less)
Moderate Temporal dispersion (duration increase by 31%-60%)
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改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 乔凯
电生理诊断在周围神经病中的作用:
1. 2. 3. 4. 5.
有无周围神经病? 是单神经,多数性单神经还是多发性周围神经 病? 运动纤维还是感觉纤维损害或是混合性损害? 髓鞘损害还是轴索损害或是两者都有? 推测可能的病因—如是遗传性还是获得性?
2009-6-6
2009-6-6
患者男性,34岁,主诉下肢乏力一年余,全身肉跳。 申请单:舌肌无萎缩,抬头肌力5,四肢肌力5,未见明
显肌萎缩,针刺觉正常。外院EMG:神经源性损害 双上肢反射++,双下肢反射+++,病理征-。下肢踇趾 背屈肌力略差。
2009-6-6
2009-6-6
2009-6-6
2009-6-6
Nerve Segment
Median
Definite Partial Conduction block
Amplitude Reduction Area Reduction
Probable Partial Conduction block
Amplitude Reduction Area Reduction
2009-6-6
募集遵循的原则 -大小原则(size principle)
2009-6-6
神经传导检查
用临床电生理方法测的神经传导主要是有髓的大
直径纤维的速度。 神经传导检查可分为三个部分: ①运动神经 ②感觉神经 ③混合神经。
2009-6-6
2009-6-6
运动神经传导各参数及意义
2009-6-6
神经性肌强直(neuromyotonia)
是起源于运动轴突的阵发
性MUP以高频(150-300Hz) 发放,通常持续数秒钟, 突然开始突然终止,在严 重病例也可持续存在。 神经性肌强直多见于神经 轴突兴奋性增高的离子通 道病如获得性神经性肌强 直(Isaac综合征)、Morvan 综合征和发作性共济失调I 型。
2009-6-6
左侧尺神经运动传导检查,见肘部上下传导速度轻度减慢并有 轻度的波幅降低。
-6-6
Inching检测尺神经肘 部传导:在肘到肘上 1cm处发现传导减慢 并有轻度的传导阻滞。
上述波形的重叠
2009-6-6
CB
CB CB
2009-6-6
2009-6-6
2009-6-6
时间离散(temporal dispersion,TD)
2009-6-6
CB 是 诊 断MMN的重要指标,不同的CB诊断标 准有不同的阳性率。 MMN 除 可见多灶性CB外还可以有其他脱鞘的 电生理改变,如F波延迟或消失,异常TD等。 有人认为节段性的TD异常,在MMN诊断中与CB 同等重要。
2009-6-6
美 国 电 诊断医学会于2002年提出的诊断标准:
>50%
>50%
>40%
>40%
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的MMN诊断标准
(1)20~60岁发病 (2)不对称的肢体无力或至少累及两条周围神经的运动功 能,以上肢受累为主; (3)至少一条肌肉的肌力<4级; (4)至少6个月的病程; (5)电生理提示一个部位确定有CB,或上肢一个部位有可 能CB; (6)无上运动神经元体征,无颅神经和感觉损害体征; (7)无能引起周围神经病的系统疾病; (8)脑脊液蛋白<1g/L; (9)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不低于正常值的80%。
肌肉颤搐放电,肌电图表
现为二联、三联或多联发 放的运动单位电位(260Hz)呈节律性或非节律 性发放。 肌颤搐电位常见于放射性 臂丛神经病、脱髓鞘性周 围神经病(如GBS)和肌 萎缩侧索硬化(ALS)。 局部面肌颤搐在多发性硬 化和桥脑胶质瘤中较常见。 肌颤搐电位都是病理性的。
2009-6-6
时间离散(temporal dispersion),即由于神经冲动沿可
兴奋纤维传导的时间不同导致肌纤维去极化不同步, 提示纤维之间传导速度的变异加大,往往提示存在脱 髓鞘。
2009-6-6
2009-6-6
特殊的神经传导检查-晚反应和瞬目反应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中较为特殊的神经传导检查
主要包括晚反应和瞬目反应。晚反应有H反射(H -reflex)、F波(F-wave)、T反射、咬肌反射等, 前两种在临床上较为常用。
复合重复放电(complex repetitive discharge,CRD):
复合重复放电指复合电位的
重复发放,具有突然开始和 结束的特点。 CRD通常是肌膜兴奋性增加 的表现,但并不总是病理性 的。CRD可见于脊肌萎缩症、 Charcot-Marie-Tooth病、肌萎 缩侧索硬化(ALS)、包涵 体肌炎、酸性麦芽糖酶缺乏 症和多肌炎中。
“肉跳”。在肌电图上可见束颤电位,其本质是 正常或异常的单个MU不规则且不自主的发放。 正常人也可有束颤电位,称为“良性肌束颤动”,
束颤电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较为常见,如前角细
胞疾病、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病和脱髓鞘性周 围神经病。
2009-6-6
肌颤搐电位(myokymic potentials)
针极肌电图检查
神经传导检查和晚反应
诱发电位(运动和体感)
2009-6-6
同心圆针电极肌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插入电位和自发电活动
1. 插入电位 2. 自发电位
单个或几个肌纤维(纤颤、正锐波、CRD、肌强直) MUAP(束颤、震颤、肌颤搐、神经性肌强直)
自主收缩
1. 单个MUAP形态(如大小,形状和稳定性) 2. MUAP发放模式
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 尿毒症/ 副肿瘤/ 副蛋白/ 重症疾病 遗传性 CMT Dejerine-Sotas Refsum 卟啉病 代谢中毒性 酒精和药物 获得性 CIDP/AIDP/ AMAN/白喉 2009-6-6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
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运动纤维的多数性单神 经病。1982年由Lewist和Summer首先描述,1988 年被Pestronk等正式命名为MMN。 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非对称性的、缓慢进 展的以上肢为著的肢体无力。 电生理表现为持续性且不可逆的节段性运动 神经传导阻滞。 对免疫球蛋白及环磷酰胺等治疗有效。



远端潜伏期 时限 波幅 传导时间和速度
2009-6-6
感觉传导检查各参数及意义
潜伏期(传导时间) 时限
波幅
传导速度
2009-6-6
周围神经损害的神经传导发现
远端潜伏期延长和或传导速度减慢; 远端CMAP和或SNAP波幅降低; 传导阻滞 (conduction block,CB); 时间离散(temporal dispersion,TD)。
2009-6-6
传导阻滞 (conduction block,CB)
传导阻滞在电生理上表现为近端刺激与远端刺激相
比,其引出的CMAP的波幅和面积出现明显降低 (通常下降>50%)而不伴有明显的波形离散。 CB可见于获得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如GBS和CIDP 以及MMN,还可见于周围神经的卡压性疾病。 假性传导阻滞(pseudo-CB )。
2009-6-6
1.
2.
3. 4.
5.
有无周围神经病? 运动纤维还是感觉纤维损害或是混合性损害? 髓鞘损害还是轴索损害或是两者都有? 是单神经,多数性单神经还是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推测可能的病因—是遗传性还是获得性?
2009-6-6
轴索型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 运动神经传导 波幅 时限 波形 远端潜伏期 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 明显降低 正常 正常 正常或轻度延长 正常或轻度减慢
2009-6-6
2009-6-6
MUAP的变异性
A:正常MUAP B-D:神经源性损害时MUAP不稳定
E-F:MG时的MUAP不稳定性
2009-6-6
神经源性损害时肌纤维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
•MUAP时限增宽同时伴有 波幅和面积增大。 •MUAP的复杂性增加和单 纯波幅增大并没有特异性, 但是对于早期的较轻度的 损害比较敏感。 • MUAP不稳定提示正在进 行再支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