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习报告
教育实习研习报告

教育实习研习报告1今年,我来到了__中学__班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是课堂语文教学,在原任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实习工作了得到了较为圆满的成功。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真正面对面的教学,尽管生涩、但在慢慢的成熟之中,让我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充实起来。
刚开始实习,根据学校要求,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听了8节课,听老师讲课主要是让我在听的过程中多学点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之后是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一直在给初一(_)班学生上语文课,直到实习生涯的结束。
现在,再回顾我的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我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现了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
我深深佩服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对自如,课堂内外相结合,他通过讲述他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虽然没有多媒体的帮衬,但课堂气氛却依然是如此的活跃。
__中学给我安排的是初一(_)班的语文课。
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吵闹,有些学生几乎是抢着回答问题的,我想这主要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刚上初一童稚未泯的使然。
上课的时候,我尽量把音量放到,充满激情,多运用肢体语言,有时还附带一些幽默的课堂语言和与课文有所联系的课外知识,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比如,《论语》是要重点讲的课文。
我在给学生讲《论语》(十则)的时候,就给学生所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清朝时有个文学家叫毕沅,他在陕西当过巡抚。
一天,他到庙里去住宿,看见一位小和尚在念经,于是就问他:“小师父,请问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小和尚说:“回大人,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
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吧?”毕沅也答不出。
因为“子曰”实在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
我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孔子的言论之多,不想有个学生下去动手查了查,说有201个左右。
教育研习报告-多篇

研习报告学院专业学号姓名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年级高二题目反思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关于实习中各项工作研习引言通过为期两周的研习,在陈柄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得到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跟大家一起交流,主要从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第一阶段每一个同学都谈到了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台下的同学认真听取,给予中肯的意见,老师给出总结式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阶段大家以说课的形式并且借助自己的教学视频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教学设想及教学流程,台下的同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最后由老师给出建设性意见。
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同学和老师的建议进行总结:正文一、课堂教学研习;如何有效提问提问环节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运用得当既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又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是在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一个问题抛出去,下面鸦雀无声,大部分同学都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提问环节对本堂课似乎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我在实习过程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有一节课上的是算法概述,在举出了许多与算法有关的实例之后,让大家总结算法的概念时,原本很活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很沉闷。
他们很清楚老师的这个问题让他们干什么,就是总结算法的概念,但是他们确无从下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一个初次接触算法的高中生通过简单的实例来总结算法的概念难度偏大,由抽象思维一下子过渡到具体思维,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有点难度的。
这个时候我就该反思为什么我提问他们没有反应呢?是不是难度过大?既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接着我马上给出提示。
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学生最终是总结出了算法的概念。
在这次的教学研习中,许多同学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结合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有效提问的方法:1、思考问题的兴趣;也就是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同学们感不感兴趣?他们愿不愿意回答。
如果老师抛出的问题对学生没有一点吸引力,学生怎么可能会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呢?怎么会进一步提高课堂气氛呢?所以这就要就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学生感不感兴趣?当老师在提出这个问题时,能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育研习工作总结报告格式

教育研习工作总结报告格式
教育研习工作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教育研习工作。
通过这次研习,我不
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此,我将对这次研习进行总结报告,分享我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这次研习让我对教育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参与各种讲座和研讨会,我学习了许多关于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不仅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这次研习也让我更加注重了教育实践。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意识到
理论知识只有结合实际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我在研习中学到的知识,我都会尽量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这次研习也让我认识到了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
个不断更新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因此,我将继续参加各种研习和培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总的来说,这次教育研习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教育实
践和不断学习的理念,我相信我能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些收获和体会分享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进步,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研习总结(7篇)

教育研习总结(7篇)第1篇:教育研习总结为期10天的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培训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10天的研修期间,我们观看了了专家讲座,参加了网上研讨,完成了作业,发表了文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通过学习,我们再一次回顾了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历程,重新认识了新课改下教与学,教与考的关系。
并通过学习课时任务设计,目标分析从而科学地设定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从观看教学案例和之后的专家点评,我们近距离地体会到任务型教学和任务性评价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了对我省素质教育改革的认识,对新课程实践有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同时,在做作业和进行作业互评时,我对我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提高了专业发展认识,解决了教学中一些迟迟未得到解决的棘手问题。
此刻,我深刻体会到,当你在实践中走投无路时,就到科学的理论当中去找寻方法吧。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培训,我们付出了很多。
祝学昌和王玉成老师是我们潍坊市初中数学七班的指导教师,他们每天都要浏览大量的学员作业,给每位学员点评,有时候要工作到深夜。
有的老师不顾放暑假独自在家的孩子,每天都保证在线时间,高质高效地完成作业,发表点评。
培训给了我们一个互相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培训中我们从各个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日常教学,得到许多启示。
在炎炎夏日,暑期的全员培训就像送给山东省十万教师的夏日凉茶,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第2篇:教育研习总结一、前言:教育见习是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近讲台的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宝贵机会。
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学生,我对这次见习机会期待已久,能有机会去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参观学习,有机会听各位化学老师上课,我感到非常荣幸。
以前总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角色听课,而今,我们将作为一个准教师听课,去学习各位化学老师上课方法技巧。
让我充满在这段期待,也感到紧张,也很重视这次见习的机会,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于不够理解的,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感觉到受益匪浅。
教育研习报告(篇)

教育研习报告1. 引言本篇报告旨在总结、分析和评估教育研习活动的结果和效果。
教育研习是指教师、教育从业人员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研讨会和研习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一种学习形式。
教育研习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本报告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教育研习的目标和意义•教育研习的方式和形式•教育研习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育研习的评估与反馈•教育研习的效果与挑战2. 教育研习的目标和意义教育研习的目标是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研习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育研习还可以提供一个教师互动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学校和地区之间的教学经验分享。
教育研习的意义在于改善教育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研习还可以增加教师的教学信心和教学动力,提高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
3. 教育研习的方式和形式教育研习的方式和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培训课程:教育机构或相关机构举办的专业培训课程,包括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培训。
•研讨会:集中讨论特定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研习班:由专家或学者主讲的一系列课程,涵盖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小组:教师自发组织的小组学习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来提高教学能力。
•在线学习: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 教育研习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育研习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是确保教育研习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组织和管理教育研习活动的要点:•确定目标:确定教育研习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策划安排:组织者需要制定详细的日程安排和活动流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确定讲师和主题等。
教育类实习研习报告大全9篇

教育类实习研习报告大全9篇教育类实习研习报告篇1根据县电大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我被安排在小学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在实习中,我得到了小学领导、老师的全面指导和帮助,我比较成功的将自己在电大所学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了本次实践活动中,顺利并优秀的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并且我觉得自己也从实习中得到了不少工作经验,深刻了解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童趣幼稚、模仿性强、好奇好问的孩童,其教师应具备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工作心态,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积极营造寓教于乐的优良课堂教学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向上的师生关系去开展学前教育工作。
实习对我职业生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个人专业技术人水平的提升,收获很多,遗憾也不少。
下面就我在这一实习活动中自己所做的及其收获,报告如下: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1、培养热爱幼教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于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增强热爱幼儿的思想情感、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幼儿园老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责任心,所以她必须付出加倍的爱,这是每个幼儿工作者必须做到的。
在一个普通的幼儿园,一个班也有二十几个幼儿,面对这么多的幼儿,我们必须要做到不落下每一个,这就要求我们为每一位幼儿编写了“成长档案”,老师们在填写档案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点,每个月都可以看到他们不断成长的点,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话题。
2、把在电大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综合运用于幼儿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
在实践中检验、巩固、提高,并丰富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教师要不断了解本班的幼儿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某件事情可能会做出的反映,才能定出合适的学生发展目标,把教育与实践较好的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3、进一步从实习中不断获得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独立从事幼儿园教育和保育工作的实际能力。
中学教研研习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组织开展了中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使教师深入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中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1. 深入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3.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我校的深入实施。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
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教研小组讨论活动期间,教师们被分成若干个教研小组,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活动安排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师们通过观摩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 教学反思教师们在观摩、研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
2.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互相学习,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课堂教学观摩、教研小组讨论等活动,使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本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在我校的深入实施,教师们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教育研习报告范文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浮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教师工作。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贯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这一基本原则。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角色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于是,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研究”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应随之改革,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还要强化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
作为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育研习,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同时,通过参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等能力。
教育实习结束后,我们便开始了为期三周的教育研习。
本次研习通过观看各位同学的教学视频来进行,从最鲜活的视频资料中挖掘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在研习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作为一门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它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一、教学视频研习由于此次课的包含的内容不少,所以此次我上课时要能够控制好时间,同时知识点十分多的话要怎么样融会贯通也是在这次试遊中找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次试遊中我在时间上发现了很大的问题,我的PPT 有60 几页,如果每一个问题都讲得很细很慢的话时间真的严重不够,有些问题其实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了,所以只要稍微点一下就好了的,由此试遊PPT 的内容我也删减了些,更加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简单或者易懂的地方我就简单带过就好了,并且在速度上严谨的把关控制好正式上课应该是可以上完的。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刚开始时因为心情特殊紧张,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浮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思路不流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教育研习报告
(2013 届)
实习学校:长兴第一中学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 黄晓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28日
浙江师范大学制
关于《师生互动》主题的研习报告引言】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
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
将来的教师工作。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贯穿“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这一基本原则。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角色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因而,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研究”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应随之改革,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还要强化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
作为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育研习,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同时,通过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等能力。
【正文】
本次的教育研习由黄晓老师主持,在她的带领下,针对我们实习期间的视频以及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在反思总结中进步。
由于时间等各方面
原因的限制,我们每个人都大概讲了半个小时,并有些同学播放我了们实习期间
的上课视频,由本人自评和他评。
我研习的主题是《师生互动》,通过播放两位同学实习上课的视频,进行比较两位同学在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情况,然后大家一起来点评,大家也都能看出其中显露出来的优缺点,对于优点,毫不吝啬的给予肯定同时,对于缺点也犀利的指出,因此,这也体现了我们研习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
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 ,更要让他们“会思维”。
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不一
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
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还可以按照互动的有效程度来划分为形式互动与有效互动。
形式互动就是指师生互动在课堂上只具有互动的外在形式,缺乏必要的教育性与有效性,是一种表面上的、低效、或无效的师生互动。
有效互动是指师生双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互相尊重和理解、经验互换、资源共享、行为共勉、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互动。
在研习过程中,我播放了两段视频,我播放的第一段视频是一位同学在实习期间上课时的视频,这位同学在课堂上做实验,通过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来回答问题,很好的与学生进行了互动,播放完视频,我们针对他与学生的互动进行了讨论和点评。
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让同学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同时让学生记住几个问题,就算实验结束后的提问。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于实验现象有各种反应,结束后,该同学又针对那几个问题,让学校进行回答,从而很好的进行了互动,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效互动,是互相尊重和理解、经验互换、资源共享、行为共勉、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互动。
我播放的第二段视频是另一位同学在实习期间的一次上课,该同学在上课时,只是自顾自的讲,形成了满堂灌,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想法,在上课过程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师生互动,只是提问了几个形式的问题,而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进行讲解和讨论,所以我们进过点评,认为该同学的互动是形式互动,是一种表面上的、低效的师生互动,缺乏必要的教育性与有效性。
通过两段视频的播放,以及和老师同学的讨论和点评,使我更加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且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我们可以通过三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研习,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生互动的定义,师生互动并不是为了一种形式而进行的互动,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
想的体现。
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教育教学过
程,互相尊重和理解、经验互换、资源共享、行为共勉、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互
动。
【结论】
经过这次研习,恍然间发现,在两个月的实习后,经过教育的研习总结反思, 自己已经由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快蜕变成了一个新老师,尽管有很多的不足值的改进,但是,自己已经觉察到自己越来越有那种老师的样了。
让我觉得,这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值得,我在蜕变,我在成长,即将走向工作舞台的我多了一份自信,一份成熟,一份稳重。
今后,我会不断的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涉猎各种教育理论和书籍,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成就教师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