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海空徽章详解军衔图总结大全(附图)
国民党军衔详解附图

国民党军衔详解;附图1931-1949年的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军: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种..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此外;国民政府于1934年12月对驻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职官员;颁行了一种特殊的官衔;共分三等十级;其称谓类似于清末的军官衔称:一等一级称都统、一等二级称副统、一等三级称协统;二等一级称都领、二等二级称副领、二等三级称协领;三等一级称都卫、三等二级称副卫、三等三级称协卫;此外还设有准卫一级..中国的军衔制从清末建立到民国的几次改动;军衔等级中都没有“大元帅”这一级;那么孙中山和蒋介石等人的大元帅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孙中山等人的大元帅并不是军衔;而是职务;是一种权力象征..1917年7月张勋复辟后;孙中山即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有130多名议员出席;决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规定军政府设海陆军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均由国会选举产生..大元帅是国家元首兼行政首长;元帅则协助其工作..9月1日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桂系军阀陆荣廷、滇系军阀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大元帅职;但陆、唐二人不愿和孙中山合作;分别通电拒受元帅职务..可见;孙中山的大元帅是一种职务;即最高军政长官;其权力相当于实行“总统制”国家的总统;即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而不是军衔..其实;在晚清实行军衔制时;就有陆海军大元帅一职;是由光绪皇帝兼;光绪病逝后;宣统皇帝即位;因他当时才3岁;大元帅之职由其父摄政王载沣兼..而民国时期的大元帅也不止孙中山一人..北洋政府历届元首总统或执政;均兼陆海军大元帅..1924年11月;孙中山督师北上;国民党元老谭延闓、胡汉民在广州先后代理大元帅职..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大元帅也是一种实际职务名称;其权力相当于实行“内阁制”国家的总统..1934年3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长春当上了“满洲国”儿皇帝;并兼“满洲国陆海军大元帅”..1937年7月“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即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是旧中国最后一位大元帅..以上这些大元帅都不是军衔..如蒋介石就任大元帅时;军衔仍为特级上将;直到1975年蒋在台湾去世时;其特级上将的军衔都未曾改变过..。
兵役解读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二)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通过学习,在学生中可以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我国历史与现代的资料,以楷体小字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两个结合”的兵役制度和“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三部分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这一公民的神圣职责有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和平时代保卫国家安全的思想觉悟,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与保卫祖国的崇高责任感。
教学重点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教学难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第98页“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并思考两个问题:①为什么“中国小姐”会得到外国记者的称赞?②我们应该向“中国小姐”学习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公民都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最直接、最离不开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
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的—项义务就是服兵役。
三、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板书)讲授新课让我们先看我国两次阅兵的资料。
投影:1949年1999年历史背景此次阅兵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以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
此次阅兵是庆祝新中国华诞50年之际,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
具体情况此次受阅部队按海陆空三军的序列编组。
受阅部队共1.64万余人。
武器装备大都是我军在各个战场上缴获来的美国或日本货。
此次受阅部队由陆海空、武警、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成的徒步方队,坦克、步战车、装甲车、各种火炮、导弹组成的25个车辆方队组成。
此外,还有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等9个机种、15个机型132架飞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
充分显示了我军的强大战斗力。
各国军衔大全

各国军衔大全军衔的起源l5世纪以前的世界各国军队中,只有官衔,没有军衔。
军衔与官衔的根本区别是把士兵纳入了军队的等级体系,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最初用军衔代替官衔的变革,发生在15世纪一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
其原因是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阶级为了发展贸易,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权,以打破封建割据。
国王为了集中王权,需要工商阶级的财政资助,于是,在这些国家出现了一个以保护贸易为交换条件、工商阶级出资支持君主制的政治局面。
国王通过税收得到了雄厚的财源,雇佣国外的军人建立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从此以后,雇佣军成了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新的军队开始由大批雇佣军编成,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获得了谁出钱就为谁服务的自由”。
雇佣军以步兵为主体,其成分大都是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有产市民的子弟以及出身于其他阶层的普通人。
雇佣军的组织以连为基本单位,几个连组成一个团。
连的指挥官称作上尉,副手称中尉;团由称作上校的军官指挥,助手称为军士长,后来改称少校。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则反映到了军事领域,刺激着军队改变其官职的选拔制度:以出身门第世袭军职的旧传统破产了,建立起按劳绩战功获得军官职位的新制度。
但是被选拔上来的这些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会的保障,于是,这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强烈要求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这种要求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使用这些阶层的力量来共同反对封建领主的政治利益。
这样,终于导致了雇佣军中原先的某些职务名称,逐步转变成为个人的阶位称号,职务则用“连长”、“团长”来命名。
从而形成了军队职务与军衔等级相对应的两大体系,出现了包括军官、士兵在内的军队衔级制度。
军衔制度的出现,促进了军队的建设。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指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战争中,由于法军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军衔制度,“军人的衔级开始成为一种权利,大大优于家庭出身,受人重视的是劳绩战功,而不是祖宗门第”,使得法军所向披靡,“路易十四一在边境出现,边境城市便纷纷落入法国手中”。
军衔制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军衔制20世纪初,清新军最先引入军衔制。
此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几个时期实行的军衔制,基本上都是在清末军衔制基础上的发展和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先后两次实行军衔制,并进行了多次修改。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清代晚期军衔制中华民国时期军衔制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军衔制第一次军衔制时期恢复军衔制时期展开清代晚期军衔制中华民国时期军衔制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军衔制第一次军衔制时期恢复军衔制时期展开编辑本段清代晚期军衔制清朝在灭亡前,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衔体系。
当时,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清军战斗力的脆弱,在面对列强的战争中已暴露无遗。
一些大臣、督抚纷纷上书,条陈时务,要求清廷迅速建立一支新式武装。
清朝皇室也痛感中国兵制过于陈旧,已不合时宜。
为了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必须改革兵制。
于是采纳众议,决定效法西洋,训练一支新式陆军,以取代旧式绿营军队。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
清朝的新军,在编制、装备和操法上,完全仿效西方,而在人事制度上,基本上还是采用过去绿营制的一套老办法。
在编练新军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对推行新制障碍重重。
因此,清政府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继续在所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移植西欧式军衔制,试图通过军衔制度来改变当时“重文轻武”的流弊,振奋士气,提高军队的社会地位,改变官职与官衔之间严重失调的状况;改革官兵制服与识别标志,既整肃军容,亦适应操战;实行国际上大体统一的衔级制度,以利于国际交往。
清政府从1904年开始,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欧式军衔制。
1904年12月,清政府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朝廷奏准《另定新军官制事宜》,建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
中国各时期军警服饰大全组图

中国各时期军警服饰大全组图武警/解放军99式(夏)警察05式(常服)警察05式是由99式演变而来,主要区别在警服衬衫颜色由原来的铁灰色统一为浅蓝色。
换装后的浅蓝色长袖制式和内穿长袖衬衣,将佩戴丝织胸徽、警号和深蓝色领带,原铁灰色长袖制式、内穿长袖和短袖制式衬衣及浅灰色领带同时淘汰。
警察05式(夏)武警05式(常服)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
解放军55式(尉官)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
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
解放军55式(将官)解放军58式(尉官)针对55式军服穿用中暴露的问题。
1958年1月和7月对55式军衔服做了部分修改:平时军官着常服时只佩带军衔领章,戴解放帽,便于操练,劳动。
肩章和军官大檐帽只是在节日、集会、出国和外事活动时佩戴。
又称为58式解放军58式(将官常服1)解放军58式(将官常服2)解放军65式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服装用料:夏服为纯棉府绸布、冬服为纯棉卡其布。
而且陆、海、空三军的服装样式和衣料完全相同,只是颜色稍有区别,海军服装为深灰色、空军上绿下蓝。
女军人冬服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女战士与女干部夏装相同。
解放军74式(士兵)1971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我军自行研制了涤纶、锦纶、棉花三元混纺布料,这种采用合成纤维纺织品制作的军服,定名称71式服装。
从1973年起陆续装备部队。
71式军服提高了军服牢度,改善了外观,减轻了重量,使我军军容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1974年夏季又为女军人配发了裙子,1975年女军人着夏服时戴无檐帽。
1974年,经过毛泽东同志批准,海军服装又恢复到1965年以前的样式和颜色。
八一建军节小知识

八一建军节小知识一、建军节的来历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二、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1939年秋作于延安。
三、军旗的来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色,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四、三军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陆军。
海军、空军军徽均以“八一”军徽为主体,表示海军、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象征广阔的海洋,衬以银灰色铁锚,代表舰艇;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象征无垠的蓝天,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代表飞机。
五、三军军服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
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
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
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
海军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蓝和全蓝水兵服,用料均为棉平布。
空军战士的夏服与空军干部夏服基本相同。
六、军礼中国的军礼是德式和俄式军礼的混合体。
敬礼时,右手迅速取捷径从胸前抬起,右臂与肩同高,前臂、手掌呈一条直线,五指并拢,掌心稍向外翻,约三十度。
戴帽时,右手中指贴于帽檐外2公分处。
不戴帽敬礼时,中指微贴太阳穴。
持枪敬礼时,右手持枪,左手握拳平举于胸。
七、军官军衔等级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八、五大战区走过31年的原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七大军区番号撤销,正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五大战区。
新军衔诞生故事十大元帅排序有何讲究

新军衔诞生故事十大元帅排序有何讲究1955年9月27日,金秋时节的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在这里举行。
从元帅到将军,从将军到士兵,被授予军衔,佩戴勋章,光荣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在这一瞬间绽放。
黄河出版社新近出版的《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披露了授衔前后的来龙去脉。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横空出世1955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简称《军官服役条例》),标志着经过5年时间酝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横空出世。
同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等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由国家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授予。
9月27日,中央军委专门发出电报文稿,并通过国务院举行的将官授衔典礼大会,公布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以将官军衔的命令。
其中包括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8名。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具有中国特色”?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在纵向上既与中国近代历史上实行的几次军衔制不同,在横向上也与世界军衔制中的“西方型”、“东方型”和“东亚型”等几种类型有所区别,可谓独树一帜。
军衔制的核心内容是军衔等级的设置,各国军衔制的区别首先就在于军衔等级设置的不同。
我军的军衔制与其他军队军衔制的军衔等级设置比较如下:与旧中国的几种军衔类型相比,多设“元帅”这一等这一级,在将、校、尉官中多设“大将”、“大校”、“大尉”这一级,虽然在理论上少设“准尉”这一等这一级,但在实际中却把“准尉”当作临时军衔来应用,兵则少设一级。
与世界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尽管主要参照“东方型”的苏联军衔制,但元帅比他们少设“军兵种主帅”一级,校官比他们多设“大校”一级,军士比他们少设“大士”一级。
中国陆海空徽章详解军衔图总结大全(附图)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陆军上将软肩章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中将肩章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一杠一星:少尉两杠一星:少校一麦一星:少将一杠两星:中尉两杠两星:中校一麦二星:中将一杠三星:上尉两杠三星:上校一麦三星:上将两杠四星:大校陆军少将软肩章陆军少将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陆军中校软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中尉肩章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
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上将软肩章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
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
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
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
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校软肩章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
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上尉肩章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陆军上尉肩章
陆军中尉肩章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
衔。
陆军中尉软肩章陆军中尉肩章
陆军少尉肩章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
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陆军少尉软肩章陆军少尉肩章士兵
陆军士官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软肩章陆军文职干部肩章
陆军学员
陆军学员软肩章陆军学员肩章
海军军衔版面为金黄色,以镶边和纵向彩杠颜色分军种
陆军镶边为正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海军上将软肩章海军上将肩章
海军学员软肩章海军学员肩章
海军士兵
空军上将软肩章空军上将肩章
空军士兵。